CN210663284U - 空调导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导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3284U
CN210663284U CN201921798648.2U CN201921798648U CN210663284U CN 210663284 U CN210663284 U CN 210663284U CN 201921798648 U CN201921798648 U CN 201921798648U CN 210663284 U CN210663284 U CN 210663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rc
air guid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86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忠刚
覃晓苗
王槐雨
邹春香
刘思远
赵大亮
蔡年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86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3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3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3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导风结构,属于空调出风组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转动设置的导风盘,由旋转的导风盘对出风口产生的直向风进行干扰,代替了竖直摆叶的左右摆动和水平摆叶的上下摆动,直线吹出的风因导风盘的大面阻挡反弹而形成紊流,在风压的推动下,经由导向盘上的连续或间断连续的出风孔挤出,同时,由于导风盘正在以中心轴线做旋转运动,导致了导风盘上每个出风孔的位置都在随时变化,从而使出风口附近的气流方向各异,方向变化的气流会吹向室内各个角落,与每个方向的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流,从而使室内空气均匀的达到设置的温度,舒适度更高。

Description

空调导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导风结构,属于空调出风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已经非常普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产品,但其风口的出风方式一直没有太大变化,通常使用竖向摆叶完成水平方向的导风,横向摆叶完成竖直方向的导风,但是由于使用竖向摆叶和横向摆叶会让空调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向一个空间方向导风,这样就容易造成直吹用户和室内空调流动性不佳,导致舒适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导风结构,可使得舒适度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导风结构,包括空调外壳,空调外壳的正面设置有出风口、背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空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安装区域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出风口内安装有转动设置的导风盘,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平行设置,导风盘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导风盘具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导向盘上的出风孔可以连续设置,也可以间断连续设置,可以采用任意不规律变化设计的出风孔,也可以采用按设定规律进行形状规格变化的出风孔,根据客户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进一步的是: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为同一轴线。
进一步的是: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独立设置的减速电机,导风盘通过轴套转动连接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是: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风机的输出轴,导风盘通过轴套及减速传动机构安装于风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是:导风盘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盘及外圆环,中心盘及外圆环之间通过分隔条形成多个出风孔。
进一步的是:分隔条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二弧形板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弧形板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弧形弯曲方向为反向设置,两者组成框格式的出风孔。
进一步的是:空调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出风口设置在前壳上,进风口设置在后壳上。
进一步的是:进风口、蒸发器、风机、出风口及导风盘构成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并排设置多组,导风盘均为转动设置。
进一步的是:出风组件并排设置两组。
进一步的是:空调为柜式机,出风组件包括上出风组件及下出风组件,下出风组件设置于上出风组件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设置导风盘的情形下,出风口与普通空调的工作方式相同,直向吹出热风或者冷风。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转动设置的导风盘,由旋转的导风盘对出风口产生的直向风进行干扰,代替了竖向摆叶的左右摆动和水平摆叶的上下摆动,直线吹出的风因导风盘的大面阻挡反弹而形成紊流,在风压的推动下,经由导向盘上的连续或间断连续的出风孔挤出,同时,由于导风盘正在以中心轴线做旋转运动,导致了导风盘上每个出风孔的位置都在随时变化,从而使出风口附近的气流方向各异,方向变化的气流会吹向室内各个角落,与每个方向的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流,从而使室内空气均匀的达到设置的温度,舒适度更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出风组件包括上出风组件及下出风组件,通过控制上、下导风盘的差异化的旋转,可以调节空调上、下出风口气流的差异性,当差异性过大时,在同一时间点,空调上、下出风口气流的相互干扰形成紊流,这样上、下出风口附近的气流方向各异性急剧增大,风速和风压也会降低,形成弱风,与室内近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这种情况风感舒适,避免风直接吹人的不适感。当上、下导风盘的差异性较小时,在同一时间点,空调上、下出风口吹出的风会差异性较小,可以提高上、下出风口附近的风压,可以增加送风距离,与室内远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从而使室内全空间达到设置的温度。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控制上、下导风盘的旋转转速,来调节空调出风方向变化的快慢,从而控制室内空气热交换的速度。上、下导风盘的旋转还加速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更有利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风口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盘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风组件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进风口效果图。
图中零部件标号说明:1-空调外壳,11-前壳,12-后壳,2-上出风组件,21-上导风盘,22-上导风盘电机,23-上风扇驱动电机,24-上风扇,25-上蒸发器,26-上进风口,3-下出风组件,31-下导风盘,32-下导风盘电机,33-下风扇驱动电机,34-下风扇,35-下蒸发器,36-下进风口,211-第一弧形板,212-第二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调外壳1,空调外壳1的正面设置有出风口、背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安装区域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出风口内安装有转动设置的导风盘,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平行设置,导风盘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导风盘具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
其中,导向盘上的出风孔可以连续设置,也可以间断连续设置,可以采用任意不规律变化设计的出风孔,也可以采用按设定规律进行形状规格变化的出风孔,根据客户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在本实施例中,对导风盘的出风孔布置提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导风盘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盘及外圆环,中心盘及外圆环之间通过分隔条形成多个出风孔。分隔条包括第一弧形板211和第二弧形板212,第一弧形板211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弧形板211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二弧形板212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弧形板212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一弧形板211和第二弧形板212的弧形弯曲方向为反向设置,两者组成框格式的出风孔。
为具有更好的出风效果,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为同一轴线。
导风盘的驱动机构可以为独立设置的减速电机,也可以与风机共用同一个驱动电机。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独立设置的减速电机时,导风盘通过轴套转动连接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风机的输出轴时,导风盘通过轴套及减速传动机构安装于风机的输出轴上。为便于对导风盘的转速进行控制,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优选为独立设置的减速电机。
为方便产品的组装,空调外壳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出风口设置在前壳11上,进风口设置在后壳12上。
空调可以采用单出风口设计,也可采用多个出风口的设计。进风口、蒸发器、风机、出风口及导风盘构成出风组件,当采用多个出风口的设计时,相应地,出风组件并排设置多组,导风盘均为转动设置。出风组件一般优选为并排设置两组。通过控制两个导风盘的差异化的旋转,可以调节空调两个出风口气流的差异性,当差异性过大时,在同一时间点,空调两个出风口气流的相互干扰形成紊流,这样两个出风口附近的气流方向各异性急剧增大,风速和风压也会降低,形成弱风,与室内近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这种情况风感舒适,避免风直接吹人的不适感。当两个导风盘的差异性较小时,在同一时间点,空调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会差异性较小,可以提高两个出风口附近的风压,可以增加送风距离,与室内远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从而使室内全空间达到设置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适用于柜式机,为具有更舒适的出风效果,出风组件包括上出风组件2及下出风组件3,下出风组件3设置于上出风组件2的正下方。
具体实施时,上出风组件2由上出风口、上导风盘21、上导风盘驱动电机22、上风扇驱动电机23、上风扇24、上蒸发器25和上进风口26构成,空调外壳1的上出风口位置设计有上导风盘驱动电机22安装位,上导风盘21安装在上出风口内;下出风组件3由下出风口、下导风盘31、下导风盘驱动电机32、下风扇驱动电机33、下风扇34、下蒸发器35和下进风口36,空调外壳1的下出风口位置设计有下导风盘电机32安装位,下导风盘31安装在下出风口内。系统中的各个驱动电机都可成组独立运行。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上设计了连续或间断连续的出风孔,同时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能以各自中心轴线做旋转运动,实现将空调吹出的风导向不同方向。
上出风组件2和下出风组件3可以一起运行,也可以分别单独开启。当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旋转的方向相反时,在同一时间点,上出风组件2和下出风组件3吹出的风会差异性很大,上、下出风口气流的会相互干扰形成紊流,这样上、下出风口附近的气流方向各异性急剧增大,风速和风压也会降低,形成弱风,与室内近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这种情况风感舒适,避免风直接吹人的不适感。当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旋转的方向相同时,在同一时间点,上出风组件2和下出风组件3吹出的风会差异性较小,可以提高上、下出风口附近的风压,可以增加送风距离,与室内远距离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流,从而使室内全空间达到设置的温度。
此外,通过控制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的旋转转速,能够调节空调出风方向变化的快慢,从而控制室内空气热交换的速度。上导风盘21和下导风盘31的旋转还加速了室内空气的循环,更有利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流。

Claims (10)

1.空调导风结构,包括空调外壳(1),空调外壳(1)的正面设置有出风口、背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安装区域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其特征在于:出风口内安装有转动设置的导风盘,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平行设置,导风盘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导风盘具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盘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为同一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独立设置的减速电机,导风盘通过轴套转动连接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盘的驱动机构为风机的输出轴,导风盘通过轴套及减速传动机构安装于风机的输出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盘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盘及外圆环,中心盘及外圆环之间通过分隔条形成多个出风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分隔条包括第一弧形板(211)和第二弧形板(212),第一弧形板(211)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弧形板(211)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二弧形板(212)沿着中心盘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弧形板(212)的一端与中心盘外侧相连、另一端与外圆环的内壁相连;第一弧形板(211)和第二弧形板(212)的弧形弯曲方向为反向设置,两者组成框格式的出风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调外壳(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出风口设置在前壳(11)上,进风口设置在后壳(12)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蒸发器、风机、出风口及导风盘构成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并排设置多组,导风盘均为转动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组件并排设置两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调为柜式机,出风组件包括上出风组件(2)及下出风组件(3),下出风组件(3)设置于上出风组件(2)的正下方。
CN201921798648.2U 2019-10-24 2019-10-24 空调导风结构 Active CN210663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648.2U CN210663284U (zh) 2019-10-24 2019-10-24 空调导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648.2U CN210663284U (zh) 2019-10-24 2019-10-24 空调导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3284U true CN21066328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8648.2U Active CN210663284U (zh) 2019-10-24 2019-10-24 空调导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3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45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08801U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6196305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11749931A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63284U (zh) 空调导风结构
WO202324654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55850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2539473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216814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378064B (zh) 风道结构、控制方法及空调柜机
CN114165841A (zh) 柱柜式空调送风结构与送风方法
CN20976329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177824U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217685378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6844909U (zh) 风管机
CN210118952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部件和空调器
CN217715175U (zh) 立式空调器
CN220567365U (zh) 空调器
CN220355566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6557398U (zh) 柱柜式空调送风结构
CN218209814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6011040U (zh) 导风面板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