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4909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4909U
CN216844909U CN202220053268.1U CN202220053268U CN216844909U CN 216844909 U CN216844909 U CN 216844909U CN 202220053268 U CN202220053268 U CN 202220053268U CN 216844909 U CN216844909 U CN 21684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return
centrifugal fan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32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雪
白海龙
薛寒冬
邓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00532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4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该风管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2),出风通道(4)与离心风机(2)的出风侧连通,回风通道(3)与离心风机(2)的进风侧连通,回风通道(3)位于离心风机(2)的轴向一侧,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根据本申请的风管机,能够避免增加风管机沿送风方向上的机组宽度,降低工程安装难度,提高性价比。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庭中央空调因为内机为吊顶安装(又称风管机),具有安装美观、占地空间小的优势,市场销售份额不断增加。目前主流的风管机只具有一个出风口,无法实现制冷水平送风,制热下送风,用户舒适度体验较差。
相关技术的风管机提出了两个出风口的方案,但该方案需要增加风管机沿空气输送方向上的机组宽度,工程安装复杂,性价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管机,能够避免增加风管机沿送风方向上的机组宽度,降低工程安装难度,提高性价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出风通道与离心风机的出风侧连通,回风通道与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连通,回风通道位于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
优选地,机壳包括有与离心风机相配合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前侧,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下侧,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出风通道连通,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风阀执行器,风阀执行器能够打开第一出风口同时关闭第二出风口,或打开第二出风口同时关闭第一出风口,或同时打开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第一回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前侧,第二回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下侧,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均与回风通道连通,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位于同侧,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位于同侧。
优选地,机壳内还设置有风机安装板,风机安装板设置在离心风机与出风通道之间,并将离心风机所在空间与出风通道隔离开,风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开口,离心风机的出风部安装在安装开口处,并通过安装开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机壳包括上盖板、后盖板、下盖板和通风框,通风框上设置有连通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回风口均与连通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均设置在下盖板上。
优选地,出风通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出风通道设置在回风通道的两侧,每一个出风通道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进风侧均与回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两个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二回风口的两侧,且与第二回风口呈品字形排布,第二回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远离通风框的一侧。
优选地,连通风口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和/或,第二出风口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和/或,第二回风口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
优选地,挡风结构为挡风软帘,挡风软帘延伸至通风框处,并固定连接在通风框上。
优选地,机壳内还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回风通道内,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离心风机。
优选地,第二回风口突出于机壳的底面,突出高度大于15mm。
优选地,风管机还包括吊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通过柔性材料与吊顶之间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风管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出风通道与离心风机的出风侧连通,回风通道与离心风机的进风侧连通,回风通道位于离心风机的轴向一侧,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该风管机采用离心风机作为送风风机,并且使得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因此能够将出风通道布置在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上,将回风通道布置在离心风机的轴向方向上,使得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能够错开设置方向,避免了回风通道的设置增加离心风机沿送风方向上的机组宽度,使得风管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安装难度,提高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风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机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冷模式下的前出前回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冷模式下的前出下回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热模式下的下出下回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热模式下的下出下回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热模式下的下出前回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在制热模式下的下出前回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机壳;2、离心风机;3、回风通道;4、出风通道;5、第一出风口;6、第二出风口;7、风阀执行器;8、第一回风口;9、第二回风口;10、风机安装板;11、安装开口;12、上盖板;13、后盖板;14、下盖板;15、通风框;16、连通风口;17、法兰边;18、挡风软帘;19、换热器;20、吊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风管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2,出风通道4与离心风机2的出风侧连通,回风通道3与离心风机2的进风侧连通,回风通道3位于离心风机2的轴向一侧,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
该风管机采用离心风机2作为送风风机,并且使得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因此能够将出风通道4布置在离心风机2的出风方向上,将回风通道3布置在离心风机2的轴向方向上,使得出风通道4和回风通道3能够错开设置方向,避免了回风通道3的设置增加离心风机2沿送风方向上的机组宽度,使得风管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安装难度,提高性价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包括有与离心风机2相配合的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第一出风口5设置在机壳1的前侧,第二出风口6设置在机壳1的下侧,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均与出风通道4连通,在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之间设置有风阀执行器7,风阀执行器7能够打开第一出风口5同时关闭第二出风口6,或打开第二出风口6同时关闭第一出风口5,或同时打开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风通道4内布置有风阀执行器7,该风阀执行器7包括阀板和控制阀板转动位置的电机,该阀板的转轴位于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之间,能够控制阀板向上转动以封闭第一出风口5,或者是控制阀板向下转动以封闭第二出风口6。
该风阀执行器7可以独立控制,当风阀执行器7处于开启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该风阀执行器7的阀板位置的方式来改变机组的出风方向,从而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
阀板的转轴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阀板的长度和宽度需要大于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的长度和宽度,且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的设置位置也需要与阀板达到转动位置时的位置相匹配,从而保证阀板能够有效封闭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
在需要进行前出风时,可以通过电机控制阀板转动,关闭第二出风口6,此时第一出风口5打开,离心风机2的出风经出风通道4从第一出风口5吹出,实现前侧出风。
在需要进行下出风时,可以通过电机控制阀板转动,关闭第一出风口5,此时第二出风口6打开,离心风机2的出风经出风通道4从第二出风口6吹出,实现下侧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快速地调节室内温度,实现室内空气的快速流动,也可以使得阀板位于中间位置,即,既不关闭第一出风口5,也不关闭第二出风口6,这样一来,离心风机2的出风就可以经过阀板进行分流之后,一部分从第一出风口5进行前出风,一部分从第二出风口6进行下出风,此时阀板的作用是分流,可以根据分流的需求来调整阀板的转动位置,进而控制前出风风量和下出风风量的分配比例,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8和第二回风口9,第一回风口8设置在机壳1的前侧,第二回风口9设置在机壳1的下侧,第一回风口8和第二回风口9均与回风通道3连通,第一回风口8和第一出风口5位于同侧,第二回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6位于同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8和第一出风口5位于同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当第一出风口5打开时,可以实现机组的前出风和前回风位于同侧,此时可以关闭第二回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6,使得机组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同时可以实现制冷模式下的淋浴式出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二回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6位于同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当第二出风口6打开时,可以实现机组的下出风和下回风位于同侧,此时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5,利用第二出风口6实现机组制热模式下的地毯式出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内还设置有风机安装板10,风机安装板10设置在离心风机2与出风通道4之间,并将离心风机2所在空间与出风通道4隔离开,风机安装板10上设置有安装开口11,离心风机2的出风部安装在安装开口11处,并通过安装开口11与出风通道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机安装板10,一方面可以使得离心风机2所在的空间与出风通道4的空间隔离,避免空气从出风通道4进入到离心风机2所在空间,引起噪音以及降低出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利用风机安装板10实现离心风机2的安装固定,降低离心风机2的安装难度,还可以利用风机安装板10在机壳1的中部形成支撑,加强机壳1的整体结构强度。
离心风机2的蜗壳出口端从安装开口11处伸出,并进入到出风通道4内,安装开口11的形状与蜗壳出口端的结构匹配,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开口11保证蜗壳的安装固定,而且能够方便实现安装开口11与蜗壳外壁之间的密封,有效避免发生漏风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包括上盖板12、后盖板13、下盖板14和通风框15,通风框15上设置有连通风口16,第一出风口5和第一回风口8均与连通风口16连通,第二出风口6和第二回风口9均设置在下盖板14上。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通过上盖板12、后盖板13、下盖板14和通风框15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其中上盖板12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上盖板12通过侧板与下盖板14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后盖板13与上盖板12和下盖板14固定连接,通风框15与上盖板12和下盖板14固定连接。风机安装板10设置在上盖板12与下盖板14之间,并且通过上盖板12两侧的侧板与挡风结构配合,形成两个隔离的腔体,离心风机设置在一个腔体内,另一个腔体形成出风通道4。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通道4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出风通道4设置在回风通道3的两侧,每一个出风通道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离心风机2,离心风机2的进风侧均与回风通道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机组采用离心风机2,且离心风机2均布在机组两侧,机组在前侧和下侧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即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其中第一出风口5为前侧出风口,第二出风口6为下侧出风口,使得机组前侧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出风口5,机组下侧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两个第二出风口6,因此可以使得机组的出风更加均匀,能够从两侧的两个出风口均匀送风。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出风口6位于第二回风口9的两侧,且与第二回风口9呈品字形排布,第二回风口9位于第二出风口6远离通风框15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二回风口9与两个第二出风口6均位于下盖板14上,因此第二回风口9与第二出风口6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回风口9与第二出风口6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布置,且第二回风口9完全位于第二出风口6远离通风框15的一侧,从而避免三者位于同一排时,下盖板14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差的问题,使得两个第二出风口6之间为实体结构,保证了下盖板14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安装板10为两个,两个风机安装板10与离心风机2对应设置,且两个风机安装板10的顶部通过连接筋进行连接,能够使得两个风机安装板10形成一体式结构,方便安装拆卸,而且整体规格也更加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风阀执行器7包括两个阀板,两个阀板之间通过同一个转轴进行连接,且通过同一个电机进行驱动,转轴的长度与机壳1的长度保持一致,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上盖板12的两个侧板上,阀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能够通过转轴的转动调整阀板的转动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风口16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和/或,第二出风口6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和/或,第二回风口9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
在一个实施例中,挡风结构为挡风软帘18,挡风软帘18延伸至通风框15处,并固定连接在通风框15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8与第一出风口5共用一个通风框15,其风道被中隔板和挡风软帘18隔开,实现密闭连接。
机组内部上盖板12、下盖板14、风机安装板10、通风框15之间用柔性材质的挡风软帘18分割开出风与回风,形成机组内密闭风道,并在此基础上将外部出风框与格栅之间通过柔性材料实现密闭连接,形成外部密闭风道,确保机组性能的可靠性。
上述的挡风软帘18也可以采用隔热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隔板结构进行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内还设置有换热器19,换热器19设置在回风通道3内,气流经换热器19换热后进入离心风机2。在本实施例中,机组采用离心风机2进行风道的布置,将风叶与蜗壳均布在机组两侧,安装在中隔板上,中部安装换热器,如此使得机组出风均布在两侧,自回风口进入的风流经换热器换热后经离心风叶改变空气流动方向,后经出风口吹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回风口9突出于机壳1的底面,突出高度大于15mm,第二回风口9处设置有导风板,能够方便将回风引入到回风通道3内,提高下回风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吊顶20,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均通过柔性材料与吊顶20之间连接。
当机组内的风阀执行器7进行工作时,会出现两种工作状态,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可以使机组自不同的位置出风,可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前出风或者下出风。
在制热模式时,可通过独立控制风阀执行器7,使其旋转至封闭第一出风口5,此时机组前侧的第一出风口5被执行器封锁,无法出风,这种情况下机组向下送风。
在制冷模式时,可通过独立控制风阀执行器7,使其旋转至封闭第二出风口6,此时机组下侧的第二出风口6被执行器封锁,无法出风,即这种情况下机组向前送风。
当机组处于制冷模式下前出前回的工作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通风框15既是出风口,又是回风口,风从外界通过通风框15中部的第一回风口8进入机组,流经换热器19后,通过离心风叶改变气流方向,自通风框15两端的第一出风口5吹出,完成热量的置换。
当机组处于制冷模式下前出下回的工作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通风框15作为出风口,机组从第二回风口9进行回风,风从外部经第二回风口9进入机组,流经换热器19后,通过离心风叶改变气流方向,自通风框15两端的第一出风口5吹出,完成热量的置换。
当机组处于制热模式下下出下回的工作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通风框15处的第一出风口5被完全封锁,没有气流从此处经过,机组此时启用第二回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6,风从外部经第二回风口9进入机组,流经换热器19后,通过离心风叶改变气流方向,自两端的第二出风口6吹出,完成热量的置换。
当机组处于制热模式下下出前回的工作状态时,在这种情况下,通风框15的第一出风口5被完全封锁,没有气流从此处经过,机组此时启用第一回风口8和第二出风口6,风从通风框15处的第一回风口8进入机组,流经换热器19后,通过离心风叶改变气流方向,自两端的第二出风口6吹出,完成热量的置换。
机组的通风框15处可以同时作为出风口与回风口,可通过用户对风阀执行器7不同的控制实现同时开启或选择性开启,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选配格栅或出风口等外观风口部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回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所述回风通道(3)和所述出风通道(4)之间设置有离心风机(2),所述出风通道(4)与所述离心风机(2)的出风侧连通,所述回风通道(3)与所述离心风机(2)的进风侧连通,所述回风通道(3)位于所述离心风机(2)的轴向一侧,所述回风通道(3)和所述出风通道(4)之间通过挡风结构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有与所述离心风机(2)相配合的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所述第一出风口(5)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前侧,所述第二出风口(6)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下侧,所述第一出风口(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均与所述出风通道(4)连通,在所述第一出风口(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之间设置有风阀执行器(7),所述风阀执行器(7)能够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同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6),或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6)同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或同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8)和第二回风口(9),所述第一回风口(8)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前侧,所述第二回风口(9)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下侧,所述第一回风口(8)和所述第二回风口(9)均与所述回风通道(3)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口(8)和所述第一出风口(5)位于同侧,所述第二回风口(9)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位于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还设置有风机安装板(10),所述风机安装板(10)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机(2)与所述出风通道(4)之间,并将所述离心风机(2)所在空间与所述出风通道(4)隔离开,所述风机安装板(10)上设置有安装开口(11),所述离心风机(2)的出风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11)处,并通过所述安装开口(11)与所述出风通道(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盖板(12)、后盖板(13)、下盖板(14)和通风框(15),所述通风框(15)上设置有连通风口(16),所述第一出风口(5)和所述第一回风口(8)均与所述连通风口(16)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6)和所述第二回风口(9)均设置在所述下盖板(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4)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出风通道(4)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3)的两侧,每一个所述出风通道(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离心风机(2),所述离心风机(2)的进风侧均与所述回风通道(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6)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9)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回风口(9)呈品字形排布,所述第二回风口(9)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6)远离所述通风框(1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风口(16)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6)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9)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法兰边(1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结构为挡风软帘(18),所述挡风软帘(18)延伸至所述通风框(15)处,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通风框(1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还设置有换热器(19),所述换热器(19)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3)内,气流经所述换热器(19)换热后进入所述离心风机(2)。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9)突出于所述机壳(1)的底面,突出高度大于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吊顶(20),所述第一出风口(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6)均通过柔性材料与所述吊顶(20)之间连接。
CN202220053268.1U 2022-01-10 2022-01-10 风管机 Active CN21684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3268.1U CN216844909U (zh) 2022-01-10 2022-01-10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3268.1U CN216844909U (zh) 2022-01-10 2022-01-10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4909U true CN21684490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4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3268.1U Active CN216844909U (zh) 2022-01-10 2022-01-10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4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WO202324654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844909U (zh) 风管机
CN103673080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396655A (zh) 风管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06771553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14949729U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5222309A (zh) 立式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6138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3898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048640A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2555991A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567365U (zh) 空调器
CN214536504U (zh) 空调器
WO2020172940A1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5939429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44898U (zh) 风管机
CN21345392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45408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7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2227595A1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95890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198904U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