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5274B -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5274B
CN111365274B CN202010247110.3A CN202010247110A CN111365274B CN 111365274 B CN111365274 B CN 111365274B CN 202010247110 A CN202010247110 A CN 202010247110A CN 111365274 B CN111365274 B CN 111365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ir supply
air outlet
mode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71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5274A (zh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71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5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5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5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5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5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根据红外信息,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自学习,有效地预测用户行为,实现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出了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塔扇多是单一方向出风,送风范围较小,即使塔扇能够自动左右摇头,增大塔扇的送风范围和改变送风角度,但由于塔扇是一体结构,因此送风方向是相对固定的,进而就不能根据需要来对塔扇的送风方向进行分割,从而调整塔扇的送风方向。因此,塔扇的送风方式就受到限制,不能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塔扇在用户每一次使用的时候都要重新调节塔扇的转速档位、是否摆动等参数,不能够存储用户对塔扇的相关设置;且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塔扇时,塔扇的设置只能根据一个用户的需求来调节,不能同时根据多个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置,因此,现有技术中塔扇的控制方法还不能够达到用户的送风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自学习,有效地预测用户行为,实现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根据红外信息,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建立步骤:
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新增步骤:
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设定步骤:
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
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
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
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还包括适应调整步骤:
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优化步骤:
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
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更新步骤:
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
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红外信息提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并将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分配给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形成执行信息,并发出对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执行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按照执行信息执行各自的用户送风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和模型新增模块: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新增模块,用于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优选的,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包括数据设定单元:
所述数据设定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优选的,还包括适应调整模块、模型优化模块和模型更新模块:
所述适应调整模块,用于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更新模块,用于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自学习,有效地预测用户行为,实现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出了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智能出风设备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单元驱动装置400、出风栅板310、风道板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根据红外信息,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
现有技术中的塔扇在用户每一次使用的时候都要重新调节塔扇的转速档位、是否摆动等参数,不能够存储用户对塔扇的相关设置;且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塔扇时,塔扇的设置只能根据一个用户的需求来调节,不能同时根据多个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置,因此,现有技术中塔扇的控制方法还不能够达到用户的送风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适用于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的智能出风设备,例如具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出风栅板且各出风栅板的送风参数独立设置的塔扇/柱形落地扇等电风扇。特别地,该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即每个出风栅板均设有单元驱动装置,使每个出风栅格可绕智能出风设备的转轴实现相互独立的旋转。
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再根据红外信息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具体地,红外图像指的是可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特征图像,可以是用户体态特征的红外图像,也可以是预先存储的用户的特定红外图像。例如,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送风区域内不同身份的用户,其体态特征也不相同,因此,得到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后,可从红外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的红外图像,并根据红外图像中表现的体态特征信息用于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可录入用户的特定红外图像以根据该特定红外图像来识别该用户的身份,例如特定手势或特定动作等。
用户送风模型指的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数据或使用习惯形成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送风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量、风轮转速、送风模式、出风形态或出风范围。
其中,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具体地,本技术方案可先对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多个出风栅板分成送风段,将送风段分别分配到送风区域内的各用户,使送风段的用户送风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红外图像来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指的是对送风段的数量、长度或顺序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分配方式的组合。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确定送风段的数量、可根据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送风段的长度或根据用户在送风区域内的相对高度确定送风段的顺序等。
另一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中的任意的单个出风栅板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送风段,同样可以将各出风栅板分别分配给送风区域内的各个用户,并且各出风栅板的用户送风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红外图像来执行。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可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自学习,有效地预测用户行为,实现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提高用户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检测的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可通过以下智能出风设备实现,但不限于该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如图2-3所示,包括: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140;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每层风道层结构独立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独立安装的单元驱动装置400和与该单元驱动装置400传动配合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风轮100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风轮100外侧,用于在风轮外侧导风;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且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相对于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多层出风栅板310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321,多块所述风道板321平行分布于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数量进行分配,出风栅板可以被分成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其实现分段的具体步骤为:智能出风设备可根据红外信息识别到送风区域内有三名用户,然后智能出风设备根据用户的数量对出风栅板310进行分段,生成对多个出风栅板310分成三段的分段信息。智能出风设备的单元驱动装置400获取分段信息后,驱动对应位置的风道层结构相对于导风结构水平转动,使得出风栅板310在单元驱动装置400的驱动下分成三个送风段。出风栅板310的分段设置使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数量进行分配,且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可单独旋转至不同或相同的转动角度,使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的实现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模型建立步骤:
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具体地,本技术方案可首先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可以便于智能出风设备通过红外图像来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本技术方案中的红外图像,可以是用户体态特征的红外图像,也可以是预先存储的用户的特定红外图像;存储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可以便于智能出风设备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形成用户送风模型,在用户再次使用智能出风设备时,智能出风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送风模型来有效地预测用户行为,实现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个性化控制,提高用户满意度。
然后,在用户再次使用智能出风设备时,智能出风设备先获取和判断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是否相互匹配,当体态特征信息相互匹配时,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模型新增步骤:
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由于智能出风设备的使用环境可能会出现用户的更换,为使其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技术方案中的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还增设了模型新增步骤,使智能出风设备在面对不同的用户时可以做出快速的适应。
具体地,当智能出风设备获取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检测到送风区域内检测到3个红外图像,其中2个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匹配,分别为用户A和用户B,1个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为用户C。则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A和送风段B,分别分配给用户A和用户B,且送风段A执行用户A的用户送风模型,送风段B执行用户B的用户送风模型;而用户C则需要建立自己的用户送风模型。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数据设定步骤:
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
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
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
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利用输入特定姿势的方式对智能出风设备进行数据设定。利用姿势设定指令实现智能出风设备的相关设定,大大地方便了用户,不需要用户像控制传统的塔扇那样,需要亲自前往塔扇处进行按键的按下或屏幕的触碰才能实现相应的控制,只要通过做出特定姿势,就可以轻松控制智能出风设备,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采集“双手交叉”的姿势表示“否”的选项,以及采集“双手成环”姿势表示“是”的选项,并以此作为该用户的姿势设定指令模板;当智能出风设备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发出“是否需要设定送风模式”或“送风模式是否设定成强劲模式”等提醒信号,用户可以“双手交叉”或“双手成环”选择“是”或“否”,然后智能出风设备对用户发出的姿势设定指令进行接收和识别,并存储对应姿势设定指令下用户的数据设定。
由于不同用户的习惯动作不同,本技术方案可以采集不同用户的特定姿势并存储为多个用户的姿势设定指令模板,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类型的动作习惯,充分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体现。然后,智能出风设备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接收并识别用户发出的姿势设定指令,有效提高了数据设定的操作性,智能化程度高。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适应调整步骤:
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在智能出风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因送风区域的温度下降而需要重新调整送风参数的情况,此时,用户也可通过向智能出风设备发出更新设定指令,更新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并更新该红外图像下的用户送风模型。用户可重新设定智能出风设备的相关数据,使得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更贴近生活。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模型优化步骤:
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
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由于周围环境的不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需求也不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当地环境突然变化的情况,用户不得不对智能出风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但该情况只是偶然的情况,进行调整的参数不应该影响用户日常的使用。
为了避免此类偶然情况的出现,本技术方案设定了通过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的方式来建立用户送风模型。例如,智能出风设备接收并记录了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中关于送风模式的设定,10次设定中有8次设定为柔和模式,有2次设定为强劲模式,即柔和模式的设定频率为80%,强劲模式的设定频率为20%,即用户对送风模式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为柔和模式,在该用户下一次使用智能出风设备时,智能出风设备输出的送风模式为柔和模式。设定频率的定义,使智能出风设备根据用户习惯形成的用户送风模型更具代表性,能进一步预测用户的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送风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量、风轮转速、送风模式、出风形态或出风范围。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模型更新步骤:
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
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由于环境温度的不断变化,系统不可能记录每一天的用户设定数据,并且根据每一天的用户设定数据生成的用户送风模型去预测用户行为习惯,例如,在冬天的时候,夏天的用户设定数据不应该作为用户送风模型的参考内容。
因此,系统需要设置用户送风模型的更新阈值。
当N>更新阈值时,系统会按照数据“先进先出”的规则更新用户送风模型,即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并更新用户送风模型;具体的,更新阈值可以为智能出风设备的开发商设定,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用户手册的指示信息设定用户送风模型的更新阈值,可以更好地遵循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使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逻辑更好地贴近生活,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红外信息提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并将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分配给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形成执行信息,并发出对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执行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按照执行信息执行各自的用户送风模型。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在用户的操作下,存储模块可向用户调取模型建立模块的相关数据设定记录,有利于用户根据数据设定记录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等信息对控制系统内的映射关系进行相应调整,使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更进一步地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
控制模块利用用户的红外图像识别用户身份,并当用户的红外图像匹配时,根据该用户送风模型下的智能出风设备设定数据和控制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获取用户的红外图像所对应的控制代码,发送到智能出风设备执行。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接收和筛选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的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用户送风模型指的是不同用户的红外图像下的智能出风设备设定数据和控制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和模型新增模块: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新增模块,用于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包括数据设定单元:
所述数据设定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适应调整模块、模型优化模块和模型更新模块:
所述适应调整模块,用于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更新模块,用于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本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中,红外检测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模型建立模块、模型新增模块、适应调整模块、模型优化模块和模型更新模块可设置于智能出风设备或通讯终端,智能出风设备和通讯终端之间可实现通信连接,具体地,通讯终端可以是手机或智能家电中除智能出风设备以外的其他家用电器设备等。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风轮、风轮驱动装置、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每层风道层结构独立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多层出风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根据红外信息,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为送风段的数量、长度或顺序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分配方式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建立步骤:
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新增步骤:
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设定步骤:
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
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
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
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应调整步骤:
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优化步骤:
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
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更新步骤:
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
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
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8.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红外信息提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红外图像,并将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分配给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形成执行信息,并发出对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执行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按照执行信息执行各自的用户送风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和模型新增模块: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接收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红外图像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新增模块,用于当获取的用户的红外图像与已有的用户送风模型的红外图像不匹配时,执行模型建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包括数据设定单元:
所述数据设定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特定手势作为该用户的手势设定指令模板;向用户发出数据设定的提醒信号;采集用户当前的手势,判断用户当前的手势与特定手势是否匹配;若与手势设定指令模板中的特定手势匹配,则执行该特定手势对应的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应调整模块、模型优化模块和模型更新模块:
所述适应调整模块,用于实时接收用户发出的更新设定指令,记录并更新用户的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更新该用户红外图像下对应的用户送风模型;出风栅板或送风段执行更新后的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存储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多次设定数据;累积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送风参数中设定频率最高的设定数据,建立用户送风模型;
所述模型更新模块,用于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N次设定数据;当N>更新阈值时,接收并记录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新设定数据,删除用户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最早设定数据;根据用户的红外图像和更新后的设定数据,计算用户对同一送风参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频率,更新用户送风模型。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47110.3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65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110.3A CN111365274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110.3A CN111365274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5274A CN111365274A (zh) 2020-07-03
CN111365274B true CN111365274B (zh) 2022-02-15

Family

ID=7120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7110.3A Active CN111365274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527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028A (zh) * 2012-10-11 2013-02-13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控制装置和一种电风扇
CN104895821A (zh) * 2015-06-30 2015-09-0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的自学习系统和方法
JP2017075727A (ja) * 2015-10-14 2017-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837842A (zh) * 2017-02-28 2017-06-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风扇和控制智能风扇的方法
CN106871365A (zh) * 2017-03-09 2017-06-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7388509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781205A (zh) * 2017-10-09 2018-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90524A (zh) * 2016-10-25 2018-05-0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百叶、空调器及百叶驱动方法
CN110186161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默认参数更新方法、空调自学习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028A (zh) * 2012-10-11 2013-02-13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控制装置和一种电风扇
CN104895821A (zh) * 2015-06-30 2015-09-0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的自学习系统和方法
JP2017075727A (ja) * 2015-10-14 2017-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7990524A (zh) * 2016-10-25 2018-05-0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百叶、空调器及百叶驱动方法
CN106837842A (zh) * 2017-02-28 2017-06-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风扇和控制智能风扇的方法
CN106871365A (zh) * 2017-03-09 2017-06-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7388509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781205A (zh) * 2017-10-09 2018-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86161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默认参数更新方法、空调自学习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5274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3299B1 (ko) 데이터 학습 서버 및 이의 학습 모델 생성 및 이용 방법
JP6861373B2 (ja) 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WO2020022123A1 (ja) 行動最適化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33135B1 (ko) 전기 기기의 에너지 사용 패턴을 분석하여 에너지를 관리하는 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0488887B (zh) 智能家居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33128A (zh) 一种资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5826428A (zh) 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128934A (zh) 空调器的智能控制方法与智能控制设备
CN111425438B (zh) 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753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虚拟投影开关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1365274B (zh)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1B (zh) 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43B (zh) 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1B (zh) 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06091B (zh) 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出风系统及其出风段变化的控制方法
CN111306090B (zh) 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7143650A (ja) 設備管理装置、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25436B (zh) 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3882A (zh)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51374A (zh) 电采暖设备参与电力调峰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25433B (zh) 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6B (zh) 一种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2B (zh)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8916A (zh) 一种用户行为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425434B (zh) 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