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4329A -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4329A
CN111424329A CN201910019996.3A CN201910019996A CN111424329A CN 111424329 A CN111424329 A CN 111424329A CN 201910019996 A CN201910019996 A CN 201910019996A CN 111424329 A CN111424329 A CN 111424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glass
titanium dioxide
loaded
glass beads
black tita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99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4329B (zh
Inventor
冯悦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ao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ao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ao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ao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99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4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4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4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4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4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7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fire- or flame-pro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Catalys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然后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纤维;然后采用防火纤维纺织成防火布。本发明的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被动辐射制冷、杀菌除臭、隔热型的防火布;该防火布采用负载了黑色二氧化钛、氧化铪和空心玻璃微珠的纤维制成,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点燃、耐高温、防腐蚀和除臭的性能,可以在火焰较大的场所进行抢险救灾。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布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服装、消防、装饰等行业中,这样,人们对布料的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火布是一种功能性布料,其可以用于消防、家庭防火、储存防火等行业。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物密度越来越高,防火布的需求逐渐提高。
现如今,传统的防火布由于气密性差、隔热差、易发臭发霉等原因,其大规模的使用受到限制,需要和其它功能性布料和配件联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然后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纤维;然后采用防火纤维纺织成防火布。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2、采用直接化学沉积法在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上沉积氧化铪,从而形成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将钛盐溶液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
步骤S12、再将悬浊液在150℃-220℃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过滤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再将第一固体物质烘干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13、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与氢气在380℃-420℃下进行部分还原反应,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钛盐溶液采用钛酸四丁酯、钛酸乙酯、氯化钛、异丙醇钛、硫酸钛或过硫酸钛的乙醇、乙二醇或四氢呋喃溶液。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11中,钛盐溶液的浓度采用0.2mol/L~0.5mol/L;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1wt%~3wt%;空心玻璃微珠的密度为0.5g/mL~1.5g/mL;
在步骤S11中,悬浊液中还加入有分散剂;分散剂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0.1wt%~0.5wt%;分散剂的型号采用SIM6492.72或SIB1824.82。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在铪盐溶液中加入PVA或PVP,从而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S2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搅拌均匀,再经调节pH值、过滤以及烘干后,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最后将第二固体物质进行煅烧,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铪盐溶液的浓度采用1mol/L~3mol/L;铪盐溶液采用氯化铪、硫酸铪、三氟甲磺酸铪或氯铪酸钾的乙醇或乙二醇溶液;
在混合溶液中,PVA或PVP占铪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wt%~10wt%;其中,PVA和PVP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0之间。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S22中,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占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
本发明上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中,纤维采用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防火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将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调节pH值并搅拌分散,再经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在步骤S3中,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按照10-30:5-15:3-6的质量比混合。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防火布,采用如上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制成。
本发明构造一种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并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布;通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使得防火布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高的隔热系数,并且其可以被动辐射散热;这样,防火布可直接用于消防服上,给消防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直接用在预防火灾上。本发明的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自分散二氧化钛水溶液的照片;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自分散二氧化钛水溶液的二次粒径的分布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自分散二氧化钛水溶液的TEM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制备的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的XRD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制备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的SEM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制备的防火布在可见光辐射下的分解亚甲基蓝溶液效率的结果示意图;
图7示出了由对照组试验的方法所制备的防火布以及由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所制备的防火布的发射率谱图测试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防火布由于气密性差、隔热差、易发臭发霉等原因,其大规模的使用受到限制,需要和其它功能性布料和配件联合使用。本发明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构造一种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并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布;通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使得防火布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高的隔热系数,并且其可以被动辐射散热;这样,防火布可直接用于消防服上,给消防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直接用在预防火灾上。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然后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纤维;然后采用防火纤维纺织成防火布。采用防火纤维纺织成防火布的纺织方法可以采用纯纺方式或混纺方式。
具体地,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2、采用直接化学沉积法在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上沉积氧化铪,从而形成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在这里,空心玻璃微珠不仅用作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载体,还用于提供较高的发射率;而沉积在空心玻璃微珠上的氧化铪改变空心玻璃微珠的远红外的光学特性,进一步提高其在大气窗口上的发射率。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将钛盐溶液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
步骤S12、再将悬浊液在150℃-220℃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过滤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再将第一固体物质烘干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13、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与氢气在380℃-420℃下进行部分还原反应,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在这里,钛盐溶液采用钛酸四丁酯、钛酸乙酯、氯化钛、异丙醇钛、硫酸钛或过硫酸钛的乙醇、乙二醇或四氢呋喃溶液。
在步骤S11中,钛盐溶液的浓度采用0.2mol/L~0.5mol/L;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1wt%~3wt%。空心玻璃微珠的密度为0.5g/mL~1.5g/mL。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中,悬浊液中还加入有分散剂;分散剂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0.1wt%~0.5wt%;分散剂的型号采用SIM6492.72或SIB1824.82。在这里,分散剂通过滴加方式加入到悬浊液中,优选地,分散剂的滴加时间通过滴液漏斗控制在0.5h~1h之间。
具体地,在步骤S12中,悬浊液在水热釜中进行分段加热;优选地,分段加热过程为:150℃下加热2h-3h,180℃下加热5h-8h,220℃下加热3h-5h。
进一步地,在步骤S12中,第一固体物质的烘干温度采用80℃-120℃。
优选地,步骤S13包括:
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和氢气在管式炉中进行部分还原反应;其中,氢气以1L/min的流量通入管式炉10min,再以5℃/min~15℃/min的升温速度将管式炉中温度升到400℃,保持3h~5h后停止加热,最后在通入氢气的条件下自然冷却到室温。这样就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将铪盐溶液中加入PVA或PVP,从而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S2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搅拌均匀,再经调节pH值、过滤以及烘干后,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最后将第二固体物质进行煅烧,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其中,铪盐溶液的浓度采用1mol/L~3mol/L;铪盐溶液采用氯化铪、硫酸铪、三氟甲磺酸铪或氯铪酸钾的乙醇或乙二醇溶液;在混合溶液中,PVA或PVP占铪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wt%~10wt%;其中,PVA和PVP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0之间。
在步骤S22中,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占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同时,在当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混合溶液中后以500r/min~2000r/min的速度搅拌。
进一步地,在步骤S22中,采用氨水为pH调节剂来调节pH值,来将pH值调节在8-9之间,并同时搅拌1h-4h。
进一步地,第二固体物质在400℃~600℃下煅烧。
进一步地,纤维采用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防火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将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调节pH值并搅拌分散,再经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在步骤S3中,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按照10-30:5-15:3-6的质量比混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纤维采用芳砜纶。
进一步地,在本步骤S3中,采用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5-7,然后以1000r/min~3000r/min的转速搅拌分散10min-20min,再利用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防火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纺丝胶利用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纺丝制得防火布;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包括: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纺丝。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对照组试验
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5nm-30nm)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化、均匀化和稳定化的自分散二氧化钛水溶液,如图1-图3所示,以用于后续试验结果的对比。
将10质量份的芳砜纶、5质量份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3质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用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5,并继续以1000r/min的转速分散10min,再利用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将纺丝胶利用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纺丝制得防火布;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包括: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纺丝。
第一实施例
将0.2mol/L的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和密度为0.5g/mL的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1wt%。随后在悬浊液中缓慢滴加占悬浊液质量分数为0.1wt%的型号为SIM6492.72的分散剂;分散剂滴加时间通过滴液漏斗控制为0.5h。
将滴加分散剂完成后的悬浊液加入水热釜中,将水热釜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分段加热,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其中,分段加热程序为150℃加热2h,180℃加热5h,220℃加热3h。分段加热反应完成后,将第一固体物质过滤并在100℃的烘箱中烘干过夜,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和氢气在管式炉中进行部分还原反应;其中,氢气以1L/min的流量通入管式炉中1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度将管式炉内温度升到400℃,保持3h后停止加热,在通入氢气的条件下自然冷却到室温,这样就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如图4所示。
然后在1mol/L的氯化铪乙醇溶液中加入占氯化铪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wt%的分子量为100000的PVA,从而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占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10wt%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再以氨水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8并继续搅拌1h,在经过过滤、清洗以及烘干,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
然后,将第二固体物质在马弗炉中在400℃下煅烧2h,再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如图5所示。对比图2和图5可知,图5中直径大约为50μm的球为空心玻璃微珠,在球上点缀的“米粒”为黑色二氧化钛。同时可知,氧化铪直接沉积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上。
将10质量份的芳砜纶、5质量份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3质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用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5,并继续以1000r/min的转速分散10min,再利用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将纺丝胶利用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纺丝制得防火布;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包括: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纺丝。
第二实施例
将0.3mol/L的异丙醇钛四氢呋喃溶液和密度为1.0g/mL的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2wt%。随后在悬浊液中缓慢滴加占悬浊液质量分数为0.3wt%的型号为SIB1824.82的分散剂;分散剂滴加时间通过滴液漏斗控制为0.8h。
将滴加分散剂完成后的悬浊液加入水热釜中,将水热釜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分段加热,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其中,分段加热程序为150℃加热3h,180℃加热6h,220℃加热4h。分段加热反应完成后,将第一固体物质过滤并在100℃的烘箱中烘干过夜,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和氢气在管式炉中进行部分还原反应;其中,氢气以1L/min的流量通入管式炉中10min。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将管式炉内温度升到400℃,保持4h后停止加热,在通入氢气的条件下自然冷却到室温,这样就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然后在3mol/L的三氟甲磺酸铪乙二醇溶液中加入占三氟甲磺酸铪乙二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wt%的分子量为200000的PVP,从而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占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15wt%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以1000r/min的速度搅拌,再以氨水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9并继续搅拌2h,在经过过滤、清洗以及烘干,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
然后,将第二固体物质在马弗炉中在500℃下煅烧4h,再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将20质量份的芳砜纶、10质量份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5质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用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6,并继续以2000r/min的转速分散15min,再利用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将纺丝胶利用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纺丝制得防火布;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包括: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纺丝。
第三实施例
将0.5mol/L的硫酸钛乙二醇喃溶液和密度为1.5g/mL的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3wt%。随后在悬浊液中缓慢滴加占悬浊液质量分数为0.5wt%的型号为SIM6492.72的分散剂;分散剂滴加时间通过滴液漏斗控制为1h。
将滴加分散剂完成后的悬浊液加入水热釜中,将水热釜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分段加热,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其中,分段加热程序为150℃加热3h,180℃加热8h,220℃加热5h。分段加热反应完成后,将第一固体物质过滤并在100℃的烘箱中烘干过夜,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和氢气在管式炉中进行部分还原反应;其中,氢气以1L/min的流量通入管式炉中10min。再以15℃/min的升温速度将管式炉内温度升到400℃,保持5h后停止加热,在通入氢气的条件下自然冷却到室温,这样就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然后在3mol/L的氯铪酸钾乙醇溶液中加入占氯铪酸钾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wt%的分子量为300000的PVP,从而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占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20wt%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以2000r/min的速度搅拌,再以氨水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9并继续搅拌4h,在经过过滤、清洗以及烘干,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
然后,将第二固体物质在马弗炉中在600℃下煅烧6h,再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将30质量份的芳砜纶、15质量份的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6质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用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将pH值调节为7,并继续以3000r/min的转速分散20min,再利用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将纺丝胶利用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纺丝制得防火布;常规湿法喷丝纺丝工艺方法的具体过程包括: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络筒纺丝。
检测试验
采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制备防火布;将该防火布浸渍在浓度为100wt%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再将亚甲基蓝溶液放置在阳光下;然后,每隔20min测量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其结果如图6所示。由此可知,采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制备防火布具有光催化效果,经分析可知,该光催化效果是由黑色二氧化钛实现。
采用对照组试验的方法制备防火布,对由对照组试验的方法所制备的防火布以及由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所制备的防火布进行发射率谱图测试,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整理有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的防火布的发射率比整理有空心玻璃微珠的防火布的发射率更高。整理有空心玻璃微珠的防火布在8μm左右具有一个较高的发射率;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为使其在大气窗口有个较高的发射率,使其辐射散热更完美,因此本发明在微球表面沉积二氧化铪,改变其在远红外的光学特性,使其正好在大气窗口上有更强的发射率,从而使其可以直接与太空被动辐射换热,最终达到辐射制冷的目的。
采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得到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然后按照GB/T 5455—1997垂直燃烧法对阻燃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样品1-样品3的测试结果
续燃时间/s 阴燃时间/s 损毁长度/mm 熔融滴落物
样品1 0s 0.1s 12mm
样品2 0s 0.1s 13mm
样品3 0s 0.2s 11mm
由此可以看出,样品1-样品3具有优异的阻燃功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然后将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整理在纤维上,从而制成防火纤维;然后采用防火纤维纺织成防火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2、采用直接化学沉积法在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上沉积氧化铪,从而形成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将钛盐溶液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形成悬浊液;
步骤S12、再将悬浊液在150℃-220℃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过滤得到第一固体物质;再将第一固体物质烘干得到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步骤S13、将负载有普通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与氢气在380℃-420℃下进行部分还原反应,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盐溶液采用钛酸四丁酯、钛酸乙酯、氯化钛、异丙醇钛、硫酸钛或过硫酸钛的乙醇、乙二醇或四氢呋喃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钛盐溶液的浓度采用0.2mol/L~0.5mol/L;空心玻璃微珠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1wt%~3wt%;空心玻璃微珠的密度为0.5g/mL~1.5g/mL;
在步骤S11中,悬浊液中还加入有分散剂;分散剂占悬浊液的质量分数为0.1wt%~0.5wt%;分散剂的型号采用SIM6492.72或SIB1824.8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在铪盐溶液中加入PVA或PVP,从而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S2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并搅拌均匀,再经调节pH值、过滤以及烘干后,从而得到第二固体物质;最后将第二固体物质进行煅烧,从而得到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铪盐溶液的浓度采用1mol/L~3mol/L;铪盐溶液采用氯化铪、硫酸铪、三氟甲磺酸铪或氯铪酸钾的乙醇或乙二醇溶液;
在混合溶液中,PVA或PVP占铪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wt%~10wt%;其中,PVA和PVP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2中,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的空心玻璃微珠占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wt%~20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采用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防火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将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调节pH值并搅拌分散,再经真空除气泡后,得到纺丝胶。
在步骤S3中,纤维、负载有黑色二氧化钛和氧化铪的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聚乙烯醇按照10-30:5-15:3-6的质量比混合。
10.一种防火布,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火布的制备方法制成。
CN201910019996.3A 2019-01-09 2019-01-09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24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996.3A CN111424329B (zh) 2019-01-09 2019-01-09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996.3A CN111424329B (zh) 2019-01-09 2019-01-09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4329A true CN111424329A (zh) 2020-07-17
CN111424329B CN111424329B (zh) 2022-05-13

Family

ID=7154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9996.3A Active CN111424329B (zh) 2019-01-09 2019-01-09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43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8744A1 (en) * 2005-05-31 2009-08-20 Teijin Limited Ceramic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002263A (zh) * 2010-11-01 2011-04-06 上海大学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249300A (zh) * 2011-05-12 2011-11-23 陕西鸿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黑色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6009044A (zh) * 2016-06-29 2016-10-1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阻燃应用
CN107327054A (zh) * 2017-07-21 2017-11-0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辐射制冷玻璃幕墙及其冷却方法
US20180347072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Erik Garth Vaaler Fibers fabricated to incorporate metals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8744A1 (en) * 2005-05-31 2009-08-20 Teijin Limited Ceramic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002263A (zh) * 2010-11-01 2011-04-06 上海大学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249300A (zh) * 2011-05-12 2011-11-23 陕西鸿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黑色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06009044A (zh) * 2016-06-29 2016-10-1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阻燃应用
US20180347072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Erik Garth Vaaler Fibers fabricated to incorporate metals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CN107327054A (zh) * 2017-07-21 2017-11-0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辐射制冷玻璃幕墙及其冷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4329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2966B (zh) 一种宽幅阻燃油画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2078A (zh) 一种环保防火无机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5343C (zh) 轻薄天然纤维材料的阻燃处理方法
US20010006865A1 (en) Gel-coated materials with incereased flame retardancy
CN110218062A (zh) 一种无机耐高温防火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14045071B (zh) 一种建筑铝单板幕墙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280879A1 (en) Flame-retard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1424329B (zh) 防火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0140B (zh) 一种氢氧化铝/锡酸锌微胶囊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产物
CN101481873B (zh) 一种织物的纳米金属氧化锌溶胶负氧离子的整理方法
CN104046156B (zh) 纳米多彩内墙环保涂料
CN110528292B (zh) 一种阻燃杀菌防霉自清洁的非织造墙纸及其制备工艺
CN102965750A (zh) 一种阻燃黏胶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5986474A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0838B (zh) 一种防火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CN107353755A (zh) 一种隔热抗紫外线外墙涂料
CN103668521B (zh) 一种非水溶性硅酸镁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540047A (zh) 纳米耐高温阻燃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13981560A (zh) 一种抗菌型间位芳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2531A (zh) 基于导电高分子的抗雾霾窗纱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21078B (zh) 一种建筑墙用隔音防火易洁的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844A (zh) 一种复合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34158B (zh) 一种抑菌遮光窗帘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3668522B (zh) 一种非水溶性硅酸钙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113601A (zh) 一种编织工艺品的阻燃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Yuekun

Inventor after: Wang Yuanhao

Inventor before: Feng Yuek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