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7689A -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7689A
CN111417689A CN201880077166.XA CN201880077166A CN111417689A CN 111417689 A CN111417689 A CN 111417689A CN 201880077166 A CN201880077166 A CN 201880077166A CN 111417689 A CN111417689 A CN 111417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ink
resin
ink composition
textil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71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432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07284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417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4Inks based on two liquids, one liquid being the ink, the other liquid being a reaction solution, a fixer or a treatment solution for the ink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0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P1/5214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COOH groups or functional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P1/5221Polymers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e.g. polystyrene polyalkylen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0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P1/525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functional derivative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D06P1/5285Polyurethanes; Polyurea; Polyguan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D06P1/52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containing Si-atom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2After-treatment
    • D06P5/04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D06P5/08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该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该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颜料的固体成分1质量份,该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该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质量份,使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使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

Description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法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装置记录高精细的图像,在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其中,针对得到更稳定且高质量的记录物进行了各种探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供印染质量及油墨的喷出稳定性优异,用于纺织品时具备较高的摩擦牢固性的喷墨用油墨,公开了一种具备彩色油墨和面漆液(overcoatliquid)的喷墨用油墨组,其中,彩色油墨包含色料,面漆液包含聚酯树脂且实质上不包含色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1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当使用诸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油墨组来进行喷墨印染时,如果除作为彩色油墨的油墨组合物之外,使作为面漆液的涂敷液附着于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则得到的印染物虽然摩擦牢固性优异,但质地不充分优异。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下述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粒子包含预定的树脂,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粒子的含量在预定的范围,使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分别具有特定的关系。
即,本发明为一种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所述颜料的固体成分1质量份,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质量份,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考虑这种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能够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主要因素如下。但是,主要因素不限制于此。即,当现有的不使用涂敷组合物而仅使用油墨组合物时,作为附着于被记录介质上的含有颜料的油墨组合物,由于该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存在颜料,表面的颜料因摩擦而被刮掉等,因此摩擦牢固性不佳。另外,现有的具备含有颜料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组合物组按照油墨组合物、涂敷组合物的顺序依次附着在被记录介质上,因此,表面上存在实质上不含有颜料的涂敷组合物,因此,摩擦牢固性优异。但是,作为使用了制成涂膜时杨氏模量较高的涂敷组合物的现有的组合物组,针对得到的印染物,其摩擦牢固性虽然优异,但质地不充分优异。另外,使用了制成涂膜时杨氏模量较低的涂敷组合物的现有的组合物组虽然质地优异,但摩擦牢固性不充分优异。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中,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主要为50MPa以下,得到的印染物的质地优异,且,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高于使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得到的印染物的摩擦牢固性也很优异。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进一步具备下述构成。
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0MPa。
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20MPa。
优选地,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比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高5~25MPa。
优选地,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50MPa。
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具有交联性基团的树脂。
更优选地,所述交联性基团包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硅醇基中的任意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具有聚碳酸酯骨架的尿烷类树脂。
优选地,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所述涂敷组合物的总量,所述涂敷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含量为0.1~10质量%。
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或所述涂敷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润滑剂。
优选地,所述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含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涂敷组合物是用于通过浸渍法涂敷于被记录介质的组合物。
进一步,本发明具有使本发明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所具备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附着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需要参考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也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需要指出,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表示丙烯酸类树脂及与其对应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这两者。
在本说明书中,“印染”是指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记录(印刷)油墨。另外,“喷墨印染”是指利用喷墨方式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记录(印刷)油墨组合物,它是喷墨记录的一种。“印染物”是指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记录油墨组合物而形成图像的物品。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下面,也简称为“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树脂粒子(下面,也称为第一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粒子(下面,也称为第二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另外,第一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且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颜料1质量份(固体成分量),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质量份。进一步,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更进一步,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考虑这种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的主要因素如下。但是,主要因素不限制于此。即,当现有的不使用涂敷组合物而仅使用油墨组合物时,作为附着在被记录介质上的含有颜料的油墨组合物,由于该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存在颜料,表面的颜料因摩擦而被挂掉等,因此摩擦牢固性不佳。另外,现有的具备含有颜料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组合物组按照油墨组合物、涂敷组合物的顺序依次附着在被记录介质上,因此,表面上存在实质上不含有颜料的涂敷组合物,因此,摩擦牢固性优异。但是,作为使用了制成涂膜时杨氏模量较高的涂敷组合物的现有的组合物组,针对得到的印染物,其摩擦牢固性虽然优异,但质地不充分优异。另外,使用了制成涂膜时杨氏模量较低的涂敷组合物的现有的组合物组虽然质地优异,但摩擦牢固性不充分优异。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中,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得到的印染物的质地优异,且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高于使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得到的印染物的摩擦牢固性也很优异。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的喷出稳定性也很优异。
〔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含有颜料、树脂粒子和水,除此之外,进一步能够进一步含有适当所需的成分。
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较优选为1~20MPa,另外,较优选为5~25MPa,更优选为5~20MPa。通过使涂膜的杨氏模量为25MPa以下,得到的印染物的质地优异。另外,通过使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MPa以上,由于与作为被记录介质的布帛的纤维的粘接性良好,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另外,因为油墨组合物的分散性变得良好,因此保存稳定性优异。能够通过适当调节后述的油墨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各成分的种类和/或含量、特别是树脂粒子的种类和/或含量来将涂膜的杨氏模量调节在上述范围内。另外,涂膜的杨氏模量依据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在本说明书中,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表示油墨组合物干燥而得到的膜。作为涂膜的具体例,在金属或玻璃等平坦的基材上设置足够高度的框架,该框架是开口部的大小形成为3×19cm的长方形的凹陷,并向框架内装入10g油墨组合物。在大气下干燥一晚之后,在160℃下加热15分钟之后,从基材上剥离油墨涂膜。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制作。
<颜料>
本实施方式的颜料可以是包含颜料的粒子。作为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下面的物质。
作为用于黑色油墨的碳黑,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Bonjetblack CW-1(ORIENT化学工业公司制造)、No.2300、No.900、MCF88、No.33、No.40、No.45、No.52、MA7、MA8、MA100、No.2200B等(以上由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Raven 5750、Raven5250、Raven 5000、Raven 3500、Raven 1255、Raven 700等(以上由哥伦比亚碳(Carbon Columbia)公司制造)、Rega1 400R、Rega1 330R、Rega1660R、Mogul L、Monarch 700、Monarch 800、Monarch 880、Monarch 900、Monarch 1000、Monarch 1100、Monarch 1300、Monarch 1400等(卡博特公司(CABOT JAPAN K.K.)制造)、色素黑(ColorBlack)FW1、色素黑FW2、色素黑FW2V、色素黑FW18、色素黑FW200、色素黑S150、色素黑S160、色素黑S170、Printex 35、Printex U、Printex V、Printex 140U、特黑6、特黑5、特黑4A、特黑4(以上由德固赛(Degussa)公司制造)。
作为用于白色油墨的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C.I.颜料白(pigmentwhite)6、18、21、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氧化锑、氧化锆、白色的中空树脂粒子及高分子粒子。
作为用于黄色油墨的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EMACOL SF YellowJ701F(山阳色素公司制造的商品名)、C.I.颜料黄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67、172、180。
作为用于品红色油墨的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2、48:5、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或C.I.颜料紫19、23、32、33、36、38、43、50。
作为用于青色油墨的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34、15:4、16、18、22、25、60、65、66、C.I.还原蓝4、60及C.I.直接蓝199。
另外,作为除上述以外的颜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C.I.颜料绿7、10、C.I.颜料棕3、5、25、26、C.I.颜料橙1、2、5、7、13、14、15、16、24、34、36、38、40、43、63。
颜料的平均粒径较优选为50nm以上且300nm以下,更优选为55nm以上且2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nm以上且150n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65nm以上且100nm以下。通过使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喷出稳定性更优异的倾向,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的平均粒径为体积标准。作为测定方法,例如,可列举如下方法:使用Zeta电位-粒径-分子量测定系统Zetasizer Nano ZS(马尔文公司制造),在25℃下测定被纯水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为0.1质量%的样品。
例如,能够通过调节分散颜料的工序的搅拌速度及时间、分散剂的量和/或种类等来调节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测定这样得到的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并基于值的位数再次调节以得到所需的分散液即可。另外,可以使用市售的平均粒径已知的颜料粒子。不限制于上述的方法,通过能够调节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方法进行调节即可。
在油墨组合物中,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颜料的含量较优选为1.0~15质量%,更优选为2.0~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7.0质量%。通过使颜料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喷出稳定性更优异的倾向。
<树脂粒子>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粒子为包含树脂的粒子(下面,也称为“树脂分散体”、“树脂乳液”。)。下面,特别是当未明确记作“第一树脂粒子”而记作“树脂粒子”而进行说明时,与后述的第二树脂粒子的说明一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粒子可以为导入有用于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所需的亲水成分的自分散型的树脂粒子(自分散型树脂粒子),也可以为通过使用外部乳化剂而成为水分散性的树脂粒子。但是,从不阻碍与能够包含于后述的被记录介质的多价金属化合物的反应的观点出发,优选树脂粒子为自乳化型树脂分散体。
作为树脂,例如,可列举: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MOWINYL 6760(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芴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松香改性树脂、萜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乙烯醋酸乙烯酯类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在使涂膜的杨氏模量优选的观点上,优选第一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包含尿烷类树脂。
尿烷类树脂是分子内具有尿烷键的树脂。从油墨的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及当后述的预处理剂中包含多价金属化合物时提高与其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尿烷类树脂为具有羧基、磺基、羟基等阴离子性的官能团的阴离子性的尿烷类树脂。
作为尿烷类树脂,可列举:除尿烷键以外主链上还包含醚键的聚醚型尿烷类树脂、主链上还包含酯键的聚酯型尿烷类树脂、主链上还包含碳酸酯键的聚碳酸酯型尿烷类树脂。这些尿烷类树脂能够组合多种使用。在使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较高,并使摩擦牢固性良好的观点上,优选主链上包含碳酸酯键即具有聚碳酸酯骨架的尿烷类树脂。
作为尿烷类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ETERNACOLL UW-1501F、UW-5002(以上为宇部兴产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AKELAC WS-5000、W-6061、W-6110、WS-5984、WS-5100(以上为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ERMARIN UA-150、UA-200、UCOAT UX-390(以上为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HYDRAN WLS-210(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
聚碳酸酯树脂为分子内具有聚碳酸酯键的树脂。当不使用尿烷类树脂时,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
作为有机硅类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POLON-MF014、POLON-MF-18T、POLON-MF-33、KM-2002-T(以上为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的商品名)、WACKER FINISH WR1100、NP2406、POWERSOFT FE55、TS2406(以上为旭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粒子优选包含具有交联性基团的树脂。通过包含具有交联性基团的树脂,由于使树脂粒子彼此交联,从而具有得到的印染物的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倾向。作为交联性基团,只要是能够使树脂粒子彼此交联即可,不作特别限制,从后述的摩擦牢固性(湿润)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硅醇基中的任意一种。除后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物质之外,具有这种交联性基团的树脂能够从上述的树脂中适当选择。
相对于上述的油墨组合物中所含的颜料粒子1.0质量份,树脂粒子较优选包含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1.5质量%以上且4.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2.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尿烷类树脂。通过使尿烷类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表示具有(甲基)丙烯酸骨架的树脂。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酸、(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聚合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其它单体,可列举苯乙烯等乙烯基类单体。需要指出,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基”是包含“甲基丙烯酸基”及“丙烯酸基”这两者的概念。
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较优选为10nm以上且300nm以下,更优选为30nm以上且1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m以上且80nm以下。通过使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喷出稳定性更优异的倾向,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能够通过与作为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所记载的方法相同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例如,能够通过改变合成树脂时液相中的单体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所存在的乳化剂的种类及量、或通过调节分散树脂的工序的搅拌速度及时间、乳化剂的量等来调节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测定如此得到的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并基于其结果再次进行调节以得到所需的分散液即可。另外,可以使用市售的平均粒径已知的树脂粒子。不限制于上述的方法,只要通过能够调节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即可。
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颜料1质量份(固体成分量),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质量份,较优选为1.5~4.5质量份,更优选为2~4质量份。通过使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喷出稳定性优异,且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
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较优选为5.0~20质量%,更优选为7.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3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质量%。通过使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喷出稳定性及保存稳定性更优异的倾向,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水>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水,例如,可列举:诸如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及蒸馏水等纯水以及超纯水等尽可能除去离子杂质后的水。另外,若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而杀菌后的水,在长期保存凝集液时,能够防止霉菌或细菌的产生。由此,具有储存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只要是能够与水共同使用的有机溶剂,则不作特别限制。
作为有机溶剂的种类,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环状氮化合物、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单醇、烷基多元醇及二醇醚。
作为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环状酮化合物、链状酮化合物及链状氮化合物。另外,作为环状氮化合物及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代表例,可列举:吡咯烷酮类、咪唑啉酮类、亚砜类、内酯类、酰胺醚类及咪唑类的溶剂。作为吡咯烷酮类,只要是具有吡咯烷酮骨架的物质,则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2-吡咯烷酮、N-烷基-2-吡咯烷酮及1-烷基-2-吡咯烷酮。作为咪唑啉酮类,例如,可列举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作为亚砜类,例如,可列举二甲基亚砜,作为内酯类,例如,可列举γ-丁内酯,作为咪唑类,例如,可列举:咪唑、1-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及1,2-二甲基咪唑。
作为单醇,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叔丁醇、异丁醇、正戊醇、2-戊醇、3-戊醇及叔戊醇。
作为烷基多元醇,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甘油、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1,2-丙二醇)、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1,3-丙二醇(1,3-丙烷二醇)、异丁二醇(2-甲基-1,2-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丁烯-1,4-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7-庚二醇及1,8-辛二醇。其中,从得到优异的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油墨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剂优选包含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在含有树脂粒子和有机溶剂的现有的油墨组合物中,当该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时,树脂粒子可能会溶解于有机溶剂,进而导致油墨组合物增粘或产生异物。另一方面,作为含有树脂粒子和有机溶剂的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就是当该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时,通过包含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其亲水性也优选,树脂粒子不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具有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倾向。
有机溶剂的优选为水溶性溶剂。水溶性表示将水和有机溶剂在常温下以1:1的质量比混合并搅拌之后,不会确认到分离或白浊等情况。
作为二醇醚,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二醇二醚类及二醇单醚类。
二醇二醚的具体例,不作特别限制,可列举: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丁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乙醚、四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及二丙二醇二乙醚。
可列举: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正丙醚、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单苯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三乙二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四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及二丙二醇单乙醚。
作为有机溶剂,也较优选使用SP值为25.0~35.0的溶剂,更优选为26.0~34.0,进一步优选为26.0~32.5。当SP值在该范围时,油墨组合物的亲水性优选,树脂粒子不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具有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倾向。
在此,“SP值”是指相溶化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也能够称为溶解度参数。它表示使用下面所示的汉森(Hansen)的数学式所算出的值。Hansen的溶解度参数是将通过希式方程(Hildebrand)所导入的溶解度参数分割为分散项δd、极性项δp及氢键项δh这三个分量并在三维空间内表示而得到的。在本说明书中,用δ[(cal/cm3)0.5]表示SP值,并使用利用下述数学式所算出的值。
δ[(cal/cm3)0.5]=(δd2+δp2+δh2)0.5
而且,δd较优选为13.0~20.0,更优选为14.0~17.2。δp较优选为10.0~17.0,更优选为10.5~15.0。δh较优选为17.0~26.0,更优选为20.0~25.0。在该情况下,油墨组合物的亲水性优选,树脂粒子不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具有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倾向。
作为SP值和/或δd、δp、δh为如上所述的优选值的有机溶剂的例子,可列举: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
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有机溶剂的含量较优选为0.01~5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通过使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附着于被记录介质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性更为提高的倾向,另外,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润滑剂>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润滑剂。通过含有润滑剂,由于润滑材料进入被记录介质中所含的布帛的纤维之间(降低钩挂感),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作为润滑剂,不作特别限制,可列举:硬脂酸钙、硬脂酸铵、微晶蜡、聚乙烯蜡、石蜡及聚乙烯-石蜡。另外,作为市售品,例如,可列举:AQUACER497(BYK公司制造)、MichemEmulsion 85250(Michelman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其中,更优选聚乙烯蜡及聚乙烯-石蜡、以及Michem Emulsion 85250(Michelman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的聚乙烯类化合物。这些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在油墨组合物中,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润滑剂的含量更较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通过使润滑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表面活性剂>
从光泽性的观点出发,油墨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包含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及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
作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不作特别限制,优选选自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及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以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一种以上。作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OLFINE(注册商标)104系列及OLFINE1010等E系列(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 Japan,Inc.)制造的商品名)、SURFYNOL(注册商标)104、465、61、DF110D(日信化学工业公司(Nissi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的商品名)。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及全氟烷基氧化胺化合物。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S-144、S-145(以上为商品名、旭硝子株式会制造);FC-170C、FC-430、FLUORAD-FC4430(以上为商品名、住友3M株式会制造);FSO、FSO-100、FSN、FSN-100、FS-300(以上为商品名、Dupont公司制造);FT-250、251(以上为商品名、株式会社Neos制造)。氟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聚硅氧烷类化合物及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不作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列举:SAG503A(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 BYK-347、BYK-348、BYK-349(以上为商品名、毕克化学(BYK Chemie)公司制造)、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为商品名、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等。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较优选为0.05~2.5质量%,更优选为0.05~1.5质量%。通过使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附着于被记录介质的油墨组合物的湿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油墨组合物也能够适当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其它成分,例如,软化剂、蜡、助溶剂、粘度调节剂、三乙醇胺等pH调节剂、甘油等保湿剂、抗氧化剂、PROXEL XL2(Arch Chemicals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等防霉·防腐剂、防霉剂、防腐蚀剂、不会影响分散的用于捕捉金属离子的螯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钠)等。在上述中,甘油等也属于有机溶剂的物质也包含在上述有机溶剂中。
〔涂敷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组合物含有树脂粒子和水,且与油墨组合物相同,也能够含有可以包含于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成分,此外,还能够进一步含有适当所需的成分。但是,从确保优异的摩擦牢固性的观点出发,涂敷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颜料。“实质上不含有”表示涂敷组合物中完全不含有颜料或颜料的含量相对于涂敷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低于0.1质量。在此,也将涂敷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粒子称为第二树脂粒子。
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如上杨氏模量,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优异的印染物。
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较优选为5~50MPa,更优选为10~40MPa,进一步优选为20~30MPa。通过使涂膜的杨氏模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可以通过适当调节涂敷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各成分的种类和/或含量、特别是树脂粒子的种类和/或含量来将涂膜的杨氏模量调节在上述范围内。另外,涂膜的杨氏模量按照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较优选比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高1~50MPa,更优选高3~35MPa,进一步优选高5~25MPa。通过使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在本说明书中,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表示涂敷组合物干燥而得到的膜。作为涂膜的具体例,在金属或玻璃等平坦的基材上设置足够高度的框架,该框架是开口部的大小形成为3×19cm的长方形的凹陷,并向框架内装入10g油墨组合物。在大气下干燥一晚之后,在160℃下加热15分钟之后,从基材上剥离涂敷涂膜。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制作。
如后述的[附着工序]中所述,涂敷组合物优选为用于通过浸渍法涂敷于被记录介质的组合物。由此,不仅在作为被记录介质的布帛的附着有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在另一背面上也涂敷涂敷组合物,纤维之间的润滑性提高,具有印染物的质地更优异的倾向。
作为第二树脂粒子,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的树脂粒子相同系列的物质,但即使在上述树脂粒子中,在使涂膜的杨氏模量优选的观点上,第二树脂粒子也优选包含有机硅类树脂。另一方面,从得到质地及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观点出发,较优选包含尿烷类树脂,更优选具有聚碳酸酯骨架的尿烷类树脂,从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为优异的印染物的观点出发,也更优选包含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尿烷类树脂。
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第二树脂粒子的含量较优选为0.1~13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7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3质量%。通过使第二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具有得到的印染物的质地及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倾向,通过使第二树脂粒子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具有得到的印染物的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润滑剂。通过含有润滑剂,由于被记录介质的表面的顺滑性提高,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在涂敷组合物中,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润滑剂的含量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通过使润滑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能够得到摩擦牢固性更优异的印染物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物组用于下述所说明的喷墨印染方法。
〔喷墨印染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印染方法具有下述工序:使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物组所具备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附着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附着工序)。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除上述附着工序以外,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可以进一步具有下述的加热工序及清洗工序。
上述喷墨印染方法是将油墨组合物装入喷墨装置而使用的印染方法。作为该喷墨装置,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按需喷墨型的喷墨装置。在该按需喷墨型的喷墨装置中存在下述装置等:采用使用配设于头部的压电元件的喷墨印染方法的装置;及采用使用由配设于头部的发热电阻元件的加热器等提供的热能的喷墨印染方法的装置,可以为采用任意喷墨印染方法的装置。下面,对喷墨印染方法所具有的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附着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附着工序通过喷墨方式向例如作为被记录介质的布帛的表面(图像形成区域)喷出油墨组合物,并使油墨组合物附着于被记录介质,从而形成图像。需要指出,喷出条件根据所喷出的油墨组合物的物性适当确定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附着工序例如通过浸渍法将涂敷组合物涂敷于被记录介质。具体而言,通过使作为被记录介质的布帛的附着有油墨组合物的表面浸渍于涂敷组合物来附着涂敷组合物。在此,当使涂敷组合物附着于被记录介质时,可以与油墨组合物相同地通过喷墨方式喷出而使其附着。当通过喷墨方式喷出涂敷组合物并使其附着时,优选在附着油墨组合物之后附着涂敷组合物。
[加热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在附着工序后可以进一步具有加热附着有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被记录介质的加热工序。通过具有加热工序,能够使染料更好地浸染于构成布帛的纤维。作为加热方法,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HT法(高温蒸煮法)、HP法(高压蒸煮法)、热溶胶法。
另外,在加热工序中,可以对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附着面进行或不进行加压处理。作为不对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附着面进行加压处理的加热方法,可列举:烤箱干燥(输送带烤箱(Conveyor oven)、分批烤箱(Batchoven)等不进行压制的方法)。通过具有这种加热工序,记录物生产性进一步提高。另外,作为对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附着面进行加压处理的加热方法,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热压、湿罩干。需要指出,“加压”是指通过使个体与被记录介质接触而施加压力。
加热处理时的温度较优选为130℃以上且18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上且17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以上且170℃以下。通过使加热处理时的温度在上述范围,具有能够使染料更好地浸染于构成布帛的纤维的倾向。
[清洗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可以在加热工序后进一步具有清洗附着有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被记录介质的清洗工序。通过清洗工序,能够有效地去除未浸染于纤维的颜料。清洗工序例如能够使用水来进行,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皂洗处理。作为皂洗处理方法,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利用热的皂液等洗掉未粘合的颜料。
如此一来,能够得到由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形成有来自上述油墨组合物的图像而成的印染物等记录物。
<被记录介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被记录介质,只要包含布帛即可(包含布帛自身。)。作为布帛,例如,可列举丝绸、棉、羊毛、尼龙、聚酯、人造棉等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但不限制于此。布帛可以由一种纤维构成,也可以为两种以上纤维的混纺物。其中,特别是通过使用浸透性不同的纤维的混纺物,具有更容易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倾向。作为布帛,可以为将上述例举的纤维制成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任意的形式而得到的布帛。
下面,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丝毫不受下面的实施例限制。
[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用的材料]
制作下述的记录物时所使用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用的主要材料如下所述。
〔颜料分散液〕
C.I.颜料蓝15:3(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造、表中示作“PB-15:3”。)
〔树脂粒子〕
UW-1501F(宇部兴产公司制造ETERNACOLL UW-1501F、尿烷类树脂、含有聚碳酸酯骨架)
WS-5984(三井化学公司制造TAKELAC WS-5984、尿烷类树脂、含有聚酯骨架)
WS-5000(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AKELAC WS-5000、尿烷类树脂、含有聚酯骨架)
WS-5100(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AKELAC WS-5100、尿烷类树脂、含有聚碳酸酯骨架)
UA-150(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ERMARIN UA-150、尿烷类树脂、含有聚醚骨架)
UA-200(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ERMARIN UA-200、尿烷类树脂、含有聚醚骨架)
UX-390(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UCOAT UX-390、尿烷类树脂)
WLS-210(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HYDRAN WLS-210、尿烷类树脂、含有聚碳酸酯骨架)
6760(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MOWINYL 6760、丙烯酸类树脂)
POLON-MF014(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POLON-MF-18T(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POLON-MF-33(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KM-2002-T(信越有机硅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WACKER FINISH WR1100(旭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有机硅类树脂)
NP2406(旭化成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POWERSOFT FE 55(旭化成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TS2406(旭化成公司制造、有机硅类树脂)
〔有机溶剂〕
1,3-丙二醇
1,4-丁二醇
1,5-戊二醇
丙二醇
乙二醇
〔润滑材料〕
AQUACER497(BYK公司制造、石蜡)
〔其它成分〕
甘油
SAG503A(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表面活性剂)
TEA(三乙醇胺、pH调节剂)
PROXEL XL2(Arch Chemicals公司制造的商品名、防腐剂)
纯水
二丙二醇单甲醚
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N-甲基吡咯烷酮
三乙二醇单丁醚
〔表面活性剂〕
BYK348(商品名、毕克化学(BYK Chemie)公司制造)
MF410(商品名、DIC公司制造、含全氟烷基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
DW800(商品名、毕克化学(BYK Chemie)公司制造、含聚氧乙烯烷醚基的表面活性剂)
〔水〕
纯水(离子交换水)
[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下述表1、表3及表5所示的组成混合各材料,从而制备油墨组合物。具体而言,向纯水中混合有机溶剂、保湿剂、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之后,持续搅拌15分钟,然后,在搅拌下分别少量滴加树脂粒子,然后搅拌1小时,从而制备树脂分散液。接着,向颜料分散液中分别少量滴加所制备的树脂分散液,然后搅拌1小时,用MF-膜过滤器(SCWP:纤维素混合酯,8μm)过滤,从而制备油墨组合物。
[涂敷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下述表2、表4及表5所示的组成混合各材料,充分搅拌,从而得到涂敷组合物。
[涂膜样品的制作]
在不锈钢(SUS)平板上利用硅橡胶(厚度:5mm)设置框架,在3cm×19cm的开口部中装入上述所制备的各油墨组合物或各涂敷组合物10g,在大气下干燥一晚。然后,在160℃下加热处理15分钟,从而得到SUS上的涂膜。再从SUS上剥离涂膜,从而得到涂膜。
〔杨氏模量〕
针对所得到的涂膜,使用TENSILON万能试验机(A&D公司制造的商品名:RTG-1250),在试验片尺寸为宽度10mm、高度30mm、拉伸速度100mm/min的条件下,测定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的应变为0.05~0.25%之间的线性回归求得杨氏模量[MPa]。需要指出,本测定所需的涂膜的膜厚通过利用千分尺(三丰(Mitutoyo)公司制造的商品名“MDH-25M”)进行实测而求得。将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示于表1~表5。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231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241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251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261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271
〔印染物的制作〕
(实施例1~21及比较例1~8)
使用喷墨打印机(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产品名“PX-G930”)的改造机(具有布帛固定装置以能够向布帛进行记录。),通过喷墨法,使上述所制备的各油墨组合物附着于棉宽幅面料(布帛)。作为记录条件,在23~24ng/dot、720×720dpi的条件进行记录。由此进行喷墨印染。
然后,在通风橱内干燥1晚后,使用高温蒸锅HT-3-550型(辻井染机工业公司制造),在160℃(干燥)下进行3分钟加热处理,从而使该油墨组合物固定于被记录介质,得到印捺布帛。接着,在25℃环境下将该印捺布帛浸渍在涂敷组合物中。需要指出,在此,作为涂敷组合物,组合使用实施例编号与油墨组合物的实施例编号相同的涂敷组合物。然后,利用轧液机挤压至轧余(pick up)率为80%,使用高温蒸锅HT-3-550型(辻井染机工业制造的商品名),在150℃(干燥)下进行5分钟热处理,从而制造被记录介质形成有图像(印染有油墨)的实施例1~21及比较例1~8的印染物。
〔印染物的制作〕
(实施例22~29)
使用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改造机,通过喷墨法,将上述所制备的各油墨组合物和涂敷组合物从不同的喷嘴列喷出并附着于棉宽幅面料(布帛)。需要指出,在此,作为油墨组合物和涂敷组合物,使用实施例编号彼此相同的油墨组合物和涂敷组合物。作为记录条件,在23~24ng/dot、720×720dpi的条件下进行记录。另外,记录时,在托架扫描一次期间,喷出油墨组合物和涂敷组合物两者。所形成的记录物具有由油墨组合物形成的点和由涂敷组合物形成的点重合的部分。由此进行喷墨印染。
然后,在通风橱内干燥1晚后,使用高温蒸锅HT-3-550型(井染机工业公司制造),在160℃(干燥)下进行3分钟加热处理,使该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固定于被记录介质,从而制造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有图像(印染有油墨)的实施例22~29的印染物。
〔质地〕
将上述〔印染物的制作〕中得到的各印染物切割为20×20cm的大小,使用拉伸剪切试验机KES-FB1-A(Katotech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在剪切张力10gf/cm、剪切角±8°的条件下测定张力-曲率曲线。通过所测得的张力-曲率曲线上曲率0.5°~2.5°之间的线性回归,求得剪切硬度[gf/(cm·deg)]。再针对未涂敷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的棉宽幅面料,与上述印染物相同地求得剪切硬度。算出印染物的剪切硬度和棉宽幅面料的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并通过下述评价标准来评价质地。当评价结果为3~5时,表示皮肤触感特别良好,获得了本申请发明的效果。
(评价标准)
5: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为0.5以下。
4: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超过0.5且为1.0以下。
3: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超过1.0且为1.5以下。
2: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超过1.5且为2.0以下。
1:剪切硬度的差的绝对值超过2.0。
〔摩擦牢固性(干燥)〕
针对上述〔印染物的制作〕中得到的各印染物,使用学振型摩擦牢度试验机AB-301(Tester产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在摩擦元件形状45R、负载200gf、往返距离20cm、速度10cm/s的条件下,进行100次往返,然后,使用JIS染色牢度试验用白布(JIS L 0803标准3-1号、平纹细棉布3号),利用GretagMacbeth公司制造的SPECTROSCAN(D65光源、反射角度2°)测定移染浓度OD值,并通过下述评价标准来评价摩擦牢固性。移染浓度OD值越低,则表示摩擦牢固性越优异。当评价结果为3~5时,表示得到了本申请发明的效果。
(评价标准)
6:移染浓度OD值为0.10以下。
5:移染浓度OD值超过0.10且为0.15以下。
4:移染浓度OD值超过0.15且为0.20以下。
3:移染浓度OD值超过0.20且为0.25以下。
2:移染浓度OD值超过0.25且为0.30以下。
1:移染浓度OD值超过0.30。
〔摩擦牢固性(湿润)〕
评价上述〔摩擦牢固性(干燥)〕时,将JIS染色牢度试验用白布替换为含浸有与JIS染色牢度试验用白布相同质量的水的物品,除此之外,与上述评价相同地测定移染浓度OD值,并通过下述评价标准评价摩擦牢固性。当评价结果为3~5时,表示得到了本申请发明的效果。
(评价标准)
5:移染浓度OD值为0.15以下。
4:移染浓度OD值超过0.15且为0.20以下。
3:移染浓度OD值超过0.20且为0.25以下。
2:移染浓度OD值超过0.25且为0.30以下。
1:移染浓度OD值超过0.30。
〔喷出稳定性〕
将所制备的各油墨组合物装入喷墨打印机(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产品名“PX-G930”)的墨盒,通过喷墨喷出观察装置“Dot View”(Tritek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将油墨组合物的喷出速度调节为下述所示的值,并观察喷嘴脱漏及飞行弯曲,通过下述评价标准来评价喷出稳定性。
(评价标准)
3:在6m/s的喷出速度下未见产生喷嘴脱漏及飞行弯曲的喷嘴。
2:在6m/s的喷出速度下产生喷嘴脱漏及飞行弯曲的喷嘴的数量相对于喷嘴总数超过0%且为3%以下。
1:在6m/s的喷出速度下产生喷嘴脱漏及飞行弯曲的喷嘴的数量相对于喷嘴总数超过3%。
表6
Figure BDA0002513462950000311
〔评价结果〕
各实施例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第一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第二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其中,第一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颜料1质量份(固体成分量),第一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质量份,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25MPa,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由此制得的各实施例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的质地、摩擦牢固性(干燥)及摩擦牢固性(湿润)的评价结果均为“3”以上,可知它们均很优异。
比较例1推测因为油墨组合物的杨氏模量低于1MPa,因此,涂膜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变弱,涂膜的附着力降低,容易在油墨组合物的涂膜和涂敷组合物的涂膜的界面上产生破坏,或涂膜自身的强度降低,容易在涂膜层内产生破坏,由此,摩擦牢固性(干燥)及摩擦牢固性(湿润)的评价结果为“1”。
比较例2推测因为油墨组合物的杨氏模量与涂敷组合物的杨氏模量相同,因此,涂膜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涂膜收缩,容易在油墨组合物的涂膜和涂敷组合物的涂膜的界面上产生应力破坏,或被记录介质(纤维)容易产生应力破坏,由此,摩擦牢固性(干燥)及摩擦牢固性(湿润)的评价结果为“2”。

Claims (13)

1.一种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具备含有颜料、树脂粒子和水的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粒子和水的涂敷组合物,
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尿烷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所述颜料的固体成分1质量份,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质量份~5质量份,
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MPa~25MPa,
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0MPa以下,且高于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1MPa~2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MPa~2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相比于所述油墨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高5MPa~2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涂敷组合物干燥而成的涂膜的杨氏模量为5MPa~5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具有交联性基团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交联性基团包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硅醇基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包含具有聚碳酸酯骨架的尿烷类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以固体成分量计,相对于所述涂敷组合物的总量,所述涂敷组合物所含有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含量为0.1质量%~10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或所述涂敷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润滑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包含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包含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其中,
所述涂敷组合物是用于通过浸渍法涂敷于被记录介质的组合物。
13.一种喷墨印染方法,具有使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所具备的油墨组合物及涂敷组合物附着在包含布帛的被记录介质上的工序。
CN201880077166.XA 2017-11-30 2018-11-22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Pending CN1114176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0379 2017-11-30
JP2017230379 2017-11-30
JP2018-169929 2018-09-11
JP2018169929A JP7208580B2 (ja) 2017-11-30 2018-09-11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組成物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PCT/JP2018/043268 WO2019107284A1 (ja) 2017-11-30 2018-11-22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組成物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689A true CN111417689A (zh) 2020-07-14

Family

ID=66975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7166.XA Pending CN111417689A (zh) 2017-11-30 2018-11-22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7801B2 (zh)
EP (1) EP3719083A4 (zh)
JP (1) JP7208580B2 (zh)
CN (1) CN11141768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3053B2 (ja) * 2020-03-10 2023-08-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処理液、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JP2022006561A (ja) * 2020-06-24 2022-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物
CN112853777A (zh) * 2021-01-05 2021-05-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码烫画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088510A (ja) 2021-12-15 2023-06-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2023096760A (ja) 2021-12-27 2023-07-07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物の製造方法
JP2023179259A (ja) * 2022-06-07 2023-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5163A (ja) * 1999-04-16 2000-12-26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50453A (ja) * 2008-12-26 2010-07-08 Riso Kagaku Corp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
JP2017150125A (ja) * 2014-12-24 2017-08-31 Dic株式会社 捺染剤及び布帛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2519B1 (en) 1999-04-16 2002-08-13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sheet
JP2009012204A (ja) 2007-07-02 2009-01-22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印刷方法、印刷物、及び印刷装置
JP5403310B2 (ja) * 2007-12-26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22590B2 (ja) * 2008-03-12 2013-06-2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2013071957A (ja) 2011-09-27 2013-04-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捺染方法
JP2013221141A (ja) 2012-04-19 2013-10-2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捺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5163A (ja) * 1999-04-16 2000-12-26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50453A (ja) * 2008-12-26 2010-07-08 Riso Kagaku Corp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
JP2017150125A (ja) * 2014-12-24 2017-08-31 Dic株式会社 捺染剤及び布帛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17942A1 (en) 2020-10-08
JP7208580B2 (ja) 2023-01-19
US11667801B2 (en) 2023-06-06
EP3719083A4 (en) 2021-10-20
EP3719083A1 (en) 2020-10-07
JP2019099790A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7689A (zh) 喷墨印染用组合物组及喷墨印染方法
US10344174B2 (en) Ink jet printing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US10654289B2 (en) Inkset for ink jet textile printing and ink jet textile printing method
CN10380251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EP3048145B1 (en) Ink jet black ink composition for sublimination transfer, and dy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yed article
US11318754B2 (en) Ink jet printing clear ink composition, ink jet printing ink set,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CN110863378B (zh) 喷墨印染用渗透液、喷墨印染用油墨组以及喷墨印染方法
US11427023B2 (en)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2017014372A (ja) 処理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EP2913371A1 (en) Ink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2038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US11485871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1466173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0550277B2 (en) Ink compositio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WO2019107284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組成物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JP201800283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方法
US20220033667A1 (en) Treatment Liquid Composition For Ink Jet Pigment Printing,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71903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捺染方法
JP202103182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1845871B2 (en) Treatment liquid composition for ink jet pigment printing,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08976913A (zh)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US20230312963A1 (en) Printing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240302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24032157A (ja) インク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