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4558A -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4558A
CN111414558A CN202010183901.4A CN202010183901A CN111414558A CN 111414558 A CN111414558 A CN 111414558A CN 202010183901 A CN202010183901 A CN 202010183901A CN 111414558 A CN111414558 A CN 111414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vigation route
information
marked
navigation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3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4558B (zh
Inventor
赵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39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4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4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4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15Dynamic re-routing, e.g. recalculating the route when the user deviates from calculated route or after detecting real-time traffic data or accid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61Preferred or disfavoured areas, e.g. dangerous zones, toll or emission zones, intersections, manoeuvre types, segments such as motorways, toll roads, fer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05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7Display of a road m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根据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导航路线。本申请中,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

Description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导航技术得到了发展。用户可以根据由导航技术生成的导航路线的指引,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
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可以获取道路的相关情况(如:事故的发生地点,当前的拥堵路段),根据道路的相关情况检索导航路线,将导航路线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在根据导航路线出行时,可以避免拥堵。
但是,上述方法中提供的导航路线只考虑了道路的相关情况,不够智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根据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导航路线。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在所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检索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所述检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导航路线。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路线的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或,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或,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服务器在进行导航路线的检索时,会获取标记场所位置,并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满足与标记场所位置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码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整体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相关名词做出介绍:
标记场所:是标记事件的发生场所。标记事件包括: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移动标记源:是在路面上移动的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具体地,移动标记源包括:车辆和行人中的至少一种。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终端101和服务器102。
终端101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电子设备。可选地,终端101是便携式终端,终端101由某一用户使用,比如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三用户等。终端101中可以安装有客户端(或称应用程序),客户端能够向服务器102发送路线查询请求,接收服务器102发送的导航路线并在导航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比如客户端是地图类应用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客户端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该客户端以是地图导航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网络购物应用程序、支付应用程序、新闻资讯应用程序、视频应用程序,等等。
服务器102用于为终端101中的客户端提供后台服务,该后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导航服务、资讯服务、即时通讯服务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服务器102可以是上述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102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终端101与服务器102之间,可通过网络进行互相通信。该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下面,对应用于服务器侧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120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
其中,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路线查询请求是客户端对应的出行人用于获取服务器推荐的导航路线的请求。出发地信息对应于路线查询请求所生成的导航路线的起点信息,目的地信息对应于路线查询请求所生成的导航路线的终点信息。出发地可以是出行人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是出行人选定的另一地理位置。
示例性的,服务器获取到的路线查询请求为:出发地为a小学;目的地为b超市。示例性的,服务器获取到的路线查询请求为:出发地为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目的地为c小区。
可选地,路线查询请求还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时间信息、出行人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20,获取标记场所位置;
其中,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可选地,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如: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则标记场所位置是疫情病例的确诊场所的位置;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则标记场所位置是核安全事故(如核泄漏)发生地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仅对标记事件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标记事件的类型不加以限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上报客户端上报的标记场所位置;或,从数据源获取标记事件的事件信息;对事件信息进行知识抽取,获取标记场所位置。
上报客户端是具有上报标记场所位置权限的客户端。上报客户端获取标记场所的相关信息后,可以上报至服务器,使得服务器获取到标记场所位置。
数据源包括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事件信息,服务器在获取到事件信息后,可以对事件信息进行知识抽取,提取出事件信息中和标记场所位置相关的信息抽取出来。如,数据源是“2020年3月10日,公园发生一起失物招领事件”,服务器可以从数据源中获取“公园”这一标记场所位置。
可选地,标记场所位置是通过纬度和经度的方式呈现。经度是指标记场所位置离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纬度是指标记场所位置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两者组成地理坐标系统,能够表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示例性的,标记场所位置包括:纬度:北纬(N)32度02.18分;经度:东经(E)118度49.07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步骤210、步骤220两者之间的实施顺序不进行限定。即,服务器可以先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再获取标记场所位置;也可以先获取标记场所位置,再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也可以同时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和标记场所位置。
步骤230,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避让条件包括: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导航路线是由出发地至目的地的路线。导航路线采用多个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轨迹点来表示,或者,采用多个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轨迹点以及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来表示,也即一条含有多个轨迹点的折线,或者,采用一条呈曲线形态的轨迹线来表示。
第一距离阈值是为了保障出行人的人身安全,在出行时需要与标记场所位置保持的距离。第一距离阈值由人工进行设置,或者,第一距离阈值由服务器根据辅助信息来确定。
第一避让距离指的是导航路线与具有影响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可能性的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第一避让距离可以是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的出入口(或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导航路线所处的车道标记场所位置的出入口(或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所表示的折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或者,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曲线上最近的一个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可选地,根据路线查询请求,服务器在地图数据库中对进行检索,得到多条候选导航路线。在上述候选的导航路线中,服务器对候选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进行计算,对第一避让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候选导航路线进行排除,得到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的数量是一条或者多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240,向客户端发送导航路线。
服务器响应于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在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之后,向客户端发送导航路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在进行导航路线的检索时,会获取标记场所位置,并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满足与标记场所位置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
在基于图2的可选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120中。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30替换实现为步骤231和步骤232:
步骤231,根据辅助信息确定第一距离阈值;
辅助信息是服务器用于判定第一距离阈值的信息。辅助信息是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信息,或,是与用户相关的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服务器根据辅助信息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距离阈值,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辅助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环境信息、所述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辅助信息包括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时,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与第一距离阈值正相关。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越高,意味着标记事件的事态越严重,第一距离阈值越大。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传染性较弱的疫情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1,第一距离阈值为20米;标记事件是传染性较强的疫情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2,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10,第一距离阈值为30千米。
可选地,辅助信息包括环境信息,比如:天气、温度、风向。
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环境信息是风向,第一距离阈值与标记事件场所是否在导航路线标记事件场所的下游方向相关。如:标记事件场所在导航路线的北方,若风向是由北向南吹的北风,标记事件场所在导航路线标记事件场所的下游方向,则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若风向是南风,标记事件场所不在导航路线标记事件场所的下游方向,则第一距离阈值是50米。
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环境信息是温度,第一距离阈值与温度负相关。如:温度为10度,则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温度为35度,则第一距离阈值是80米。
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环境信息是天气,第一距离阈值与天气的类型相关。由于天气良好时,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导航路线需要更加远离标记场所位置,以免接触到与标记事件场所相关的人员。如:天气为晴天,则第一距离阈值为30千米;天气为雨天,则第一距离阈值是25千米。
可选地,辅助信息包括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时,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与第一距离阈值正相关。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越高,意味着该标记场所位置的危险性越大,需要的第一距离阈值越大。示例性的,标记场所位置是隔离外地返回人员的隔离场所,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为1,第一距离阈值为20米;标记场所位置是接收多位确诊病例的医院,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为3,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表一,其示出了在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时,不同的出行方式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一
出行方式信息 第一距离阈值
步行 100米
骑行 80米
乘车 20米
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步行时,出行人需要距离标记场所较远的距离才安全,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骑行时,第一距离阈值为80米;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乘车时,出行人处于安全性较高的车内,不易被疫情影响,第一距离阈值为20米。可选地,服务器基于客户端的健康码获取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码是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的二维码。
当出行人经过社区出入口、交通卡口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出入口等查验关卡时,出行人可以使用客户端出示其健康码,以供查验关卡的工作人员进行查验。可选地,健康码也可以实现为条形码、三维码等其他图像码的形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示例性的,健康码是“疫情健康码”,“疫情健康码”是在全国逐步推行的一种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由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根据真实信息自行申报生成。
健康码用于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状态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如健康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体温、症状等信息。服务器通过健康码获取到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通过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距离阈值。
图4示出了一个疫情健康码的示意图。服务器可以根据疫情健康码41的颜色,获取取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若疫情健康码41为绿色,则表示出行人的健康状况良好,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若健康码41为黄色,则表示出行人具有与疫情相关的疑似症状,是疑似病例,第一距离阈值是120米;若健康码41为红色,则表示出行人是疫情的确诊病例,第一距离阈值是50米。
步骤232,根据出发地信息、目的地信息和第一距离阈值,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可选地,根据路线查询请求中的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服务器在地图数据库中对进行检索,得到多条候选导航路线,候选导航路线的起点是出发地,终点是目的地。在上述候选的导航路线中,服务器对候选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进行计算,再根据确定好的第一距离阈值,对第一避让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候选导航路线进行排除,得到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在进行导航路线的检索时,会获取标记场所位置,并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满足与标记场所位置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可以根据多种辅助信息确定第一距离阈值,保障了第一距离阈值的可靠性,使得生成的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足够保障出行人的安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基于图3的可选实施例中,服务器响应于出行方式信息是公共出行方式,确定候选推荐车辆;根据候选推荐车辆的车辆信息,在候选推荐车辆中确定目标推荐车辆;向客户端发送目标推荐车辆;其中,车辆信息包括:司机信息、历史乘坐人信息、已有乘坐人信息、历史途径场所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公共出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出租车和公交。在服务器获取到客户端选择公共出行方式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出多个候选推荐车辆,并根据候选推荐车辆的车辆信息,确定出目标推荐车辆,并向客户端发送该目标推荐车辆。
示例性的,车辆信息是司机信息,服务器根据司机信息确定司机的健康状态,选择健康状态良好的司机对应的车辆作为目标推荐车辆。
示例性的,车辆信息是历史乘坐人信息(或已有乘坐人信息),服务器根据历史乘坐人信息确定历史乘坐人(或已有乘坐人)的健康状态,选择历史乘坐人(或已有乘坐人)健康状态良好的车辆作为目标推荐车辆。
示例性的,车辆信息是历史途径场所信息,服务根据历史途径场所信息确定车辆是否经过标记场所位置,选择未经过标记场所位置的车辆作为目标推荐车辆。
在基于图2的可选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120中。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0,获取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由客户端所属的终端上报至服务器,或,由与该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其他终端上报至服务器。
可选地,实时位置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客户端的位置信息。服务器以固定的频率获取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如:每一秒获取一次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260,响应于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移动标记源是在路面上移动的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具体地,移动标记源包括:车辆和行人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移动标记源是为确诊病例的行人、为疑似病例的行人、医院的救护车。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移动标记源是发生核事故的车辆、运载核原料的车辆、被核事故影响的行人。
预警范围是对移动标记源进行检测的范围。可选地,服务器根据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客户端的实时位置,预警范围是以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为中心,以预设长度为半径的范围。或者,服务器还根据客户端对应的出行方向设定预警范围,预警范围是以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为中心,以预设长度为半径的半圆形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获取该地区内移动标记源的实时位置信息,基于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和移动标记源的实时位置信息,确定预警范围内是否存在移动标记源。若确定移动标记源的实时位置信息对应的当前坐标在预警范围对应的坐标范围内,则判定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
示例性的,如图6中的(a)所示,导航路线是63,客户端61的预警范围是以m为半径的圆形范围,m为正数。在客户端61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62。
第二距离阈值是为了保障出行人的人身安全,在出行时需要与移动标记源保持的距离。第二避让距离是导航路线与具有影响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可能性的移动标记源之间的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来表示时,服务器将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二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所表示的折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二避让距离;或者,服务器将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为第二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移动标记源与曲线上最近的一个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二避让距离。
在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的情况下,服务器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服务器还获取移动标记源的行驶路径,根据移动标记源的行驶路径,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使得出行人根据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行驶时,会远离移动标记源以保障安全。
示例性的,如图6中的(b)所示,服务器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64,客户端61沿导航路线64行驶时,会远离移动标记源6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确定第二避让距离。
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越高,意味着移动标记源的危险性越高,第二距离阈值应该越大。示例性的,移动标记源是疫情的疑似病例,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3,第二距离阈值为20米;移动标记源是疫情的确诊病例,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4,第一距离阈值为30米;移动标记源是发生核事故的车辆,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10,第二距离阈值为30千米。
需要说明的是,图2对应的实施例、图3对应的实施例、图5对应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实施,也可以两个或三个组合实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在进行导航路线的检索时,会获取标记场所位置,并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满足与标记场所位置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服务器此时能够考虑标记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客户端发送安全性更高的导航路线,导航更加智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会获取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对预警范围内是否存在移动标记源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避免移动标记源对客户端对应的出行人造成影响,进一步保障导航路线的安全性。
下面,对应用于终端侧的信息获取方法进行说明,终端运行有客户端。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110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710,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是用于提供导航服务的应用程序。
步骤720,响应于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包括:文字输入、语音输入、点选输入、图片输入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对输入操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点选输入指的是应用程序上显示多个预设输入选项,预设输入选项可以根据出行人的历史输入记录生成的,出行人在多个预设输入选项点选一个预设输入选项,完成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图片输入指的是出行人通过与应用程序关联的图片存储程序(如相册),选择一张图片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地点作为目的地位置(或出发点位置),完成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8,其示出了一个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该导航用户界面上包括文字输入控件81和语音输入控件82。出行人可以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控件,实现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如通过文字输入控件81,在搜索栏83处搜索目的地位置“医院”。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发点位置可以直接由终端对应的定位设备采集得到,无需对应用程序进行输入操作。
可选地,响应于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客户端还可以确定出行方式信息、出行时间信息、出行人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730,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可选地,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如: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则标记场所位置是疫情病例的确诊场所的位置;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则标记场所位置是核安全事故(如核泄漏)发生地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仅对标记事件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标记事件的类型不加以限制。
其中,导航路线是由出发地至目的地的路线。导航路线采用多个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轨迹点来表示,或者,采用多个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轨迹点以及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来表示,也即一条含有多个轨迹点的折线,或者,采用一条呈曲线形态的轨迹线来表示。
第一距离阈值是为了保障出行人的人身安全,在出行时需要与标记场所位置保持的距离。第一距离阈值由人工进行设置,或者,第一距离阈值由服务器根据辅助信息来确定。
第一避让距离指的是导航路线与具有影响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可能性的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第一避让距离可以是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的出入口(或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导航路线所处的车道标记场所位置的出入口(或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所表示的折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或者,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时,服务器将标记场所位置与曲线上最近的一个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第一避让距离。
可选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的数量是一条或者多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若显示多条导航路线,出行人可以在多条导航路线中选择一条导航路线作为目标导航路线,采用目标导航路线进行导航。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9,其示出了一个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了两个标记场所位置:标记场所位置91和标记场所位置92。在导航界面上,还显示了3条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导航路线:导航路线93、导航路线94和导航路线95。上述3条导航路线的出发点位置均为“我的位置”,目的地位置均为“医院”。出行人可以了解上述3条导航路线的详细信息,如:导航时间、导航距离、导航路线包括的红绿灯数,选择一条导航路线作为目标导航路线。出行人通过点击开始导航控件96,采用目标导航路线进行导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距离阈值是根据辅助信息和对应关系确定的,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辅助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环境信息、所述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辅助信息包括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时,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与第一距离阈值正相关。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越高,意味着标记事件的事态越严重,第一距离阈值越大。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传染性较弱的疫情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1,第一距离阈值为20米;标记事件是传染性较强的疫情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2,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标记事件的事件等级为10,第一距离阈值为30千米。
由于在不同的出行方式下,出行人遭遇与标记事件相关的风险的可能性不一样。可选地,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时,不同的出行方式信息对应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步行时,出行人需要距离标记场所较远的距离才安全,第一距离阈值为100米;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骑行时,第一距离阈值为80米;当出行人选择的出行方式是乘车时,出行人处于安全性较高的车内,不易被疫情影响,第一距离阈值为20米。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生成健康码,健康码是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的二维码;基于健康码,向服务器上报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
当出行人经过社区出入口、交通卡口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出入口等查验关卡时,出行人可以出示其健康码,以供查验关卡的工作人员进行查验。可选地,健康码也可以实现为条形码、三维码等其他图像码的形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示例性的,健康码是“疫情健康码”,“疫情健康码”是在全国逐步推行的一种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由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根据真实信息自行申报生成。
健康码用于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状态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如健康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体温、症状等信息。
可选地,终端根据出行人自己录入终端的信息生成健康码,或者,终端根据管理者录入其他终端的有关出行人的信息生成健康码。服务器通过健康码获取到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通过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距离阈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客户端上显示的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客户端上显示的导航路线与标记事件相关联,安全性更高,导航更加智能。
在基于图7的可选实施例中,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110中。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40,向服务器上报实时位置信息;
可选地,实时位置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客户端当前位置的信息。
可选地,实时位置信息中包括客户端的标识,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标识,将获取到的实时位置信息与客户端相对应。
步骤750,响应于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移动标记源是在路面上移动的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具体地,移动标记源包括:车辆和行人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疫情事件。移动标记源是为确诊病例的行人、为疑似病例的行人、医院的救护车。示例性的,标记事件是核安全事件。移动标记源是发生核事故的车辆、运载核原料的车辆、被核事故影响的行人。
第二距离阈值是为了保障出行人的人身安全,在出行时需要与移动标记源保持的距离。第二避让距离是导航路线与具有影响出行人的健康状况可能性的移动标记源之间的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来表示时,第二避让距离是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多个轨迹点+相邻轨迹点之间的连线”所表示的折线来表示时,第二避让距离是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避让距离是移动标记源与导航路线上最近的一个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当导航路线采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时,第二避让距离是移动标记源与曲线上最近的一个点之间的距离。
在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的情况下,服务器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客户端接收调整后的导航路线并在导航用户界面上进行显示。
结合参考图11,其示出了一个导航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1中的(a)所示,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的是导航路线113,按照导航路线113的指引,出行人即将拐入高阳路。客户端111在沿导航路线113行驶时,在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112,则服务器对导航路线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114。如图11中的(b)所示,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调整后的导航路线114,按照导航路线114的指引,出行人即将拐入远离移动标记源112的复兴路。
可选地,第二避让距离是根据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确定的。
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越高,意味着移动标记源的危险性越高,第二距离阈值越大。示例性的,移动标记源是疫情的疑似病例,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3,第二距离阈值为20米;移动标记源是疫情的确诊病例,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4,第一距离阈值为30米;移动标记源是发生核事故的车辆,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为10,第二距离阈值为30千米。
需要说明的是,图7对应的实施例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客户端上显示的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由于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如疫情事件)的地理位置,客户端上显示的导航路线与标记事件相关联,安全性更高,导航更加智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的情况下,客户端在导航用户界面上调整后的导航路线,避免移动标记源对出行人造成影响,进一步保障导航路线的安全性。
图12示出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整体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路线查询请求。
路线查询请求是客户端对应的出行人用于获取服务器推荐的导航路线的请求。其中,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步骤1202,服务器接收路线查询请求。
步骤1203,服务器获取标记场所位置。
其中,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可选地,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
步骤1204,服务器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根据路线查询请求,服务器在地图数据库中对进行检索,得到导航路线,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步骤1205,服务器发送导航路线。
响应于路线查询请求,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导航路线。
步骤1206,客户端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
可选地,在导航用户界面上,还对标记场所位置进行显示。
步骤1207,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1208,服务器响应于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
移动标记源是在路面上移动的与标记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具体地,移动标记源包括:车辆和行人中的至少一种。在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的情况下,服务器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步骤1209,服务器发送调整后的导航路线。
步骤1210,客户端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调整后的导航路线。
出行人可以依据调整后的导航路线出行,从而避开移动标记源。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示例的功能,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服务器,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如图13所示,该装置13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301、检索模块1302和发送模块1303;
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检索模块1302,被配置为根据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发送模块1303,被配置为向客户端发送导航路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置1300还包括确定模块130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根据辅助信息确定第一距离阈值;检索模块1302,被配置为根据出发地信息、目的地信息和第一距离阈值,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根据辅助信息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距离阈值,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辅助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环境信息、所述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基于客户端的健康码获取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码是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的二维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响应于出行方式信息是公共出行方式,确定候选推荐车辆;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根据候选推荐车辆的车辆信息,在候选推荐车辆中确定目标推荐车辆;发送模块1303,被配置为向客户端发送目标推荐车辆;其中,车辆信息包括:司机信息、历史乘坐人信息、已有乘坐人信息、历史途径场所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获取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响应于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生成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4,被配置为根据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确定第二避让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路线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示例的功能,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终端,也可以设置在终端中。如图14所示,该装置140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401和确定模块1402;
显示模块1401,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确定模块1402,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显示模块1401,被配置为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一距离阈值是根据辅助信息和对应关系确定的,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辅助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环境信息、所述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装置1400还包括生成模块1403和发送模块1404;生成模块1403,被配置为生成健康码,健康码是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的二维码;发送模块1404,被配置为基于健康码,向服务器上报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发送模块1404,被配置为向服务器上报实时位置信息;显示模块1401,被配置为响应于以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在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调整后的导航路线,调整后的导航路线与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二避让距离是根据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确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该服务器可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具体来讲:
所述服务器1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5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502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503的系统存储器15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504和中央处理单元1501的系统总线1505。所述计算机设备15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设备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nput/Output系统,I/O系统)15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513、应用程序1514和其他程序模块15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5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509。其中所述显示器1508和输入设备15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5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5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5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5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服务器15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存储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寄存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5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1501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包含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指令,中央处理单元1501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15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服务器运行。也即服务器15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505上的网络接口单1511连接到网络15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5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服务器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或,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或,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步骤编号,仅示例性示出了步骤间的一种可能的执行先后顺序,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不按照编号顺序来执行,如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按照与图示相反的顺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根据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导航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标记场所数据,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包括:
根据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根据所述出发地信息、所述目的地信息和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在所述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辅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辅助信息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辅助信息和不同的第一距离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出行方式信息、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所述标记事件的事件级别、环境信息、所述标记事件场所位置的场所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客户端的健康码获取所述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所述健康码是记录出行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的二维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出行方式信息是公共出行方式,确定候选推荐车辆;
根据所述候选推荐车辆的车辆信息,在所述候选推荐车辆中确定目标推荐车辆;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目标推荐车辆;
其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司机信息、历史乘坐人信息、已有乘坐人信息、历史途径场所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实时位置信息;
响应于以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生成调整后的所述导航路线,调整后的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标记源的评估等级确定所述第二避让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
9.一种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在所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上报实时位置信息;
响应于以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为中心的预警范围内存在移动标记源,在所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调整后的所述导航路线,调整后的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移动标记源之间的第二避让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疫情事件、核安全事件、生物污染事件和化学污染事件。
12.一种导航路线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检索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客户端的路线查询请求,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包括出发地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标记场所位置,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所述检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路线查询请求在地图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满足避让条件的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所述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导航路线。
13.一种导航路线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应用程序的导航用户界面;
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输入操作,确定出发点位置和目的地位置;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导航用户界面上显示导航路线,所述导航路线与标记场所位置之间的第一避让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标记场所位置是发生标记事件的地理位置。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或,如权利要求9至11所述的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
1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或,如权利要求9至11所述的导航路线的显示方法。
CN202010183901.4A 2020-03-16 2020-03-16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Active CN111414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3901.4A CN111414558B (zh) 2020-03-16 2020-03-16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3901.4A CN111414558B (zh) 2020-03-16 2020-03-16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558A true CN111414558A (zh) 2020-07-14
CN111414558B CN111414558B (zh) 2023-09-08

Family

ID=7149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3901.4A Active CN111414558B (zh) 2020-03-16 2020-03-16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45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585A (zh) * 2020-08-07 2020-10-02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79430A (zh) * 2020-09-28 2022-04-0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的路线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310725A (zh) * 2022-10-10 2022-11-08 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导航场景中基于疫情的提醒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97911A (ko) * 2005-02-28 2005-10-10 하만 베커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즈 게엠베하 마킹된 우회로를 사용한 교통 장애물 주위의 경로 계산
EP1645849A1 (en) * 2004-10-06 2006-04-1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 route to a destination
EP1726917A1 (en) * 2005-05-27 2006-11-2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An off-board navig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US20110288714A1 (en) * 2008-12-30 2011-11-24 Elbit Systems Ltd. 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aneuverable platform
CN106097775A (zh) * 2016-06-07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导航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7843252A (zh) * 2017-10-18 2018-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195877A1 (en) * 2015-12-25 2018-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avigation method, navigation terminal, and server
US20190041226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navigation modification
CN109801491A (zh) * 2019-01-18 2019-05-2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风险评估的智能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45876A (zh) * 2017-12-20 2019-06-28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导航路径控制方法、系统、导航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832283A (zh) * 2017-05-03 2020-02-21 通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导航设备提供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5849A1 (en) * 2004-10-06 2006-04-1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 route to a destination
KR20050097911A (ko) * 2005-02-28 2005-10-10 하만 베커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즈 게엠베하 마킹된 우회로를 사용한 교통 장애물 주위의 경로 계산
EP1726917A1 (en) * 2005-05-27 2006-11-2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An off-board navig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US20110288714A1 (en) * 2008-12-30 2011-11-24 Elbit Systems Ltd. Autonomous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aneuverable platform
US20180195877A1 (en) * 2015-12-25 2018-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avigation method, navigation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6097775A (zh) * 2016-06-07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导航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0832283A (zh) * 2017-05-03 2020-02-21 通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导航设备提供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041226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navigation modification
CN107843252A (zh) * 2017-10-18 2018-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45876A (zh) * 2017-12-20 2019-06-28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导航路径控制方法、系统、导航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01491A (zh) * 2019-01-18 2019-05-2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风险评估的智能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 "无形呵护 处处用心 福特"神盾"定义健康座舱新标准", pages 1 - 3,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media.ford.com/content/fordmedia/fap/cn/zh_cn/news/2020/03/Ford_AAR_Shield.html>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585A (zh) * 2020-08-07 2020-10-02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585B (zh) * 2020-08-07 2020-11-17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79430A (zh) * 2020-09-28 2022-04-0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的路线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79430B (zh) * 2020-09-28 2023-08-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的路线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310725A (zh) * 2022-10-10 2022-11-08 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导航场景中基于疫情的提醒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558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584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sualizing risk levels associated with aerial vehicle flights
US10037689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to manage monitored vehicular flow rate
EP32934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jectory bundles for map data analysis
US202002863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 three-dimensional route based on risk-related data
CN111414558B (zh) 导航路线的发送方法、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US20090005067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essage filtering based on previous path trajectories and probable destination
US2020002022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vulnerable road users
CN110945498A (zh) 地图不确定性和观测模型
CN105144259A (zh) 交通监察和指导系统
US11408739B2 (en) Location correction utiliz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117048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quality assessment of cross view feature correspondences using bundle adjustment techniques
US2021040481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ybrid traffic incident identifica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CN113259900B (zh) 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13748316A (zh) 用于车辆遥测的系统和方法
EP382293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road closure detection during probe anomaly
EP400276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privacy risks in datasets
JP2003217093A (ja) バス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7309906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経路探索サーバ
EP402710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driven evaluation of heuristics for trajectory cropping
Wang et al. A data driven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using taxicab as probes for real-time route selections
US1154672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non-specific location according to an observed mobility pattern derived from non-positioning related sensor data
Cui et al. Establishing multisource data-integration framework for transportation data analytics
US202201707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verifying contraflow lane shift incidents
Pasha Ambulance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GIS
US2023020675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ffic prediction based on road segment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