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9795A -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9795A
CN111409795A CN202010277180.3A CN202010277180A CN111409795A CN 111409795 A CN111409795 A CN 111409795A CN 202010277180 A CN202010277180 A CN 202010277180A CN 111409795 A CN111409795 A CN 111409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ell
lifesaving
shaft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7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佳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77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9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9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7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3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 B63C9/1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 B63C9/15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infl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8Inflatable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gas-generating or inflation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所述救生浮板包括壳体、腰带、微型压缩气瓶、硬管和气囊,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外轴,所述微型压缩气瓶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外侧,所述排出管的边侧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硬管贯穿壳体,且硬管与软管相互连接,并且软管贯穿活动窗,所述硬管与密封层的外侧相互连接,所述软管与气囊的底端相互连接,且气囊安装在壳体的外侧。该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装配不会影响使用者正常的游泳活动的进行,不会对使用者的泳姿造成影响,并且在使用者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自救时,可以快速的触发展开,面积较大且浮力足够,可以为腿部抽筋的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以及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1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070091.9,发明名称为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项对人身体的心肺功能和肌肉等方面都有一定锻炼的运动,长期游泳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可以提高肺活量,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能够得到提高,并且游泳特别适合初、高中的学生,有利于增强初、高中学生的体质,并且目前初、高中都在不同程度的推广游泳学习,越来越多的初、高中学生参与到学习游泳的活动中,在初、高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用到相关的教学救援装置,以保证初、高中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的安全。
在对初、高中学生进行游泳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一些保护装置,如充气游泳圈、水袖和浮板等,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体积和佩戴位置的原因,无法令初、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游泳姿势,并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以下问题:
1.充气游泳圈和水袖由于均需要充气,所以体积较大,并且充气游泳圈佩戴在腰部,一般在水中使用者只能保持竖直状态,无法进行手部动作练习,而水袖套在使用者的大臂上,对手臂划水的姿态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姿势;
2.游泳池用浮板面积较小,且仅为光滑板状结构,需要双手把持,紧急情况下使用者较为慌乱,无法稳定抱住浮板,且浮力不足,不能支持一个腿部抽筋的初、高中学生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满足使用者在游泳过程中遇到抽筋等突发情况时进行自救的要求。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影响使用者的游泳姿态,结构不合理无法稳定把持,浮力不足不能为腿部抽筋者提供足够的浮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包括壳体、腰带、微型压缩气瓶、硬管和气囊,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外轴,且外轴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板,并且旋转板的下端面固定有功能弹簧和背板,所述功能弹簧的底端固定在壳体的上端面,且背板与触发杆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触发杆固定在连接齿轮的边侧,且连接齿轮安装在壳体的内壁顶端,并且连接齿轮的底端与弹出板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弹出板的上端面与限位板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限位板固定在壳体的内壁边侧,并且弹出板贯穿壳体的侧壁,所述弹出板的边侧固定有工作弹簧,且工作弹簧与安装板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上安装有卷筒,所述弹出板上开设有活动窗,且弹出板的下端面固定有卡板,并且卡板的边侧安装有贯穿针,所述卷筒上固定有拉绳,且拉绳上固定有固定板,并且拉绳贯穿密封套,同时密封套固定在壳体的底端,所述拉绳与腰带相互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内轴和上板,且上板与安装板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微型压缩气瓶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外侧,且微型压缩气瓶上安装有排出管,并且排出管贯穿壳体,所述排出管的边侧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硬管贯穿壳体,且硬管与软管相互连接,并且软管贯穿活动窗,所述硬管与密封层的外侧相互连接,所述软管与气囊的底端相互连接,且气囊安装在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通过外轴与壳体构成转动机构,且外轴和旋转板均在壳体上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旋转板的俯视形状为圆形的1/4,同时壳体和旋转板的材质均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触发杆形状为水平放置的“L”形,且触发杆的顶端高于背板的底端,并且触发杆与连接齿轮为焊接连接,同时连接齿轮与弹出板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出板与壳体和限位板均为滑动连接,且弹出板在壳体内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1块弹出板上对称分布有2个活动窗,同时活动窗与软管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贯穿针为中空结构,且贯穿针内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壳体的侧壁厚度与正方形排出管的边长之和。
优选的,所述内轴上安装有下板,且下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轴,并且第一连接轴与推拉杆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推拉杆的底端安装在侧轴上,且侧轴安装在垂直板的边侧,并且垂直板安装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下板和上板均在壳体内对称分布有2个,且2个下板之间的间距大于2个上板之间的间距,并且2个下板之间的间距和2个上板之间的间距均小于固定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下板构成转动机构,且下板通过内轴与壳体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推拉杆通过侧轴与垂直板构成转动机构,同时垂直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壳体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层分布在排出管靠近壳体侧壁和远离壳体侧壁的两面上,且密封层由橡胶层和铁皮层组成,并且密封层中的铁皮层位于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装配不会影响使用者正常的游泳活动的进行,不会对使用者的泳姿造成影响,并且在使用者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自救时,可以快速的触发展开,面积较大且浮力足够,可以为腿部抽筋的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以及支撑;
1.拉绳、固定板、下板、推拉杆、垂直板和上板在不使用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用时可以快速触发装置中具有弹出展开功能的结构,保证装置可以正常工作;
2.工作弹簧、安装板、活动窗、卡板、贯穿针、微型压缩气瓶、排出管、密封层、硬管、软管和限位板可以被驱动结构触发,进行装置中弹出板的弹出和气囊的充气操作;
3.外轴、旋转板、功能弹簧、背板、触发杆和连接齿轮可以在触发结构运行时,旋转打开并组合,起到增大装置整体面积,从而达到提高装置整体浮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壳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贯穿针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密封层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外轴;21、旋转板;22、功能弹簧;23、背板;3、触发杆;31、连接齿轮;4、弹出板;41、工作弹簧;42、安装板;43、卷筒;44、活动窗;45、卡板;46、贯穿针;5、拉绳;6、固定板;7、腰带;8、内轴;81、下板;82、第一连接轴;83、推拉杆;84、侧轴;85、垂直板;86、第二连接轴;9、上板;10、密封套;11、微型压缩气瓶;12、排出管;13、密封层;14、硬管;15、软管;16、气囊;1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包括壳体1、外轴2、触发杆3、弹出板4、拉绳5、固定板6、腰带7、内轴8、上板9、密封套10、微型压缩气瓶11、排出管12、密封层13、硬管14、软管15、气囊16和限位板17,壳体1的顶端固定有外轴2,且外轴2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板21,并且旋转板21的下端面固定有功能弹簧22和背板23,功能弹簧22的底端固定在壳体1的上端面,且背板23与触发杆3的顶端相互连接,触发杆3固定在连接齿轮31的边侧,且连接齿轮31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顶端,并且连接齿轮31的底端与弹出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弹出板4的上端面与限位板17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限位板17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边侧,并且弹出板4贯穿壳体1的侧壁,弹出板4的边侧固定有工作弹簧41,且工作弹簧41与安装板42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42上安装有卷筒43,弹出板4上开设有活动窗44,且弹出板4的下端面固定有卡板45,并且卡板45的边侧安装有贯穿针46,卷筒43上固定有拉绳5,且拉绳5上固定有固定板6,并且拉绳5贯穿密封套10,同时密封套10固定在壳体1的底端,拉绳5与腰带7相互连接,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内轴8和上板9,且上板9与安装板42的底端相互连接,微型压缩气瓶11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外侧,且微型压缩气瓶11上安装有排出管12,并且排出管12贯穿壳体1,排出管12的边侧设置有密封层13,硬管14贯穿壳体1,且硬管14与软管15相互连接,并且软管15贯穿活动窗44,硬管14与密封层13的外侧相互连接,软管15与气囊16的底端相互连接,且气囊16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
本例中旋转板21通过外轴2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且外轴2和旋转板21均在壳体1上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旋转板21的俯视形状为圆形的1/4,同时壳体1和旋转板21的材质均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旋转板21在被触发结构触发后,可以以外轴2为轴旋转展开,并组合成一个半圆形结构,增加装置整体与水的接触面积,配合同样由具有密闭泡孔结构、不吸水、防潮和耐水性能良好优点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的壳体1,为使用者提供较大的支撑面,并提供足够的浮力;
触发杆3形状为水平放置的“L”形,且触发杆3的顶端高于背板23的底端,并且触发杆3与连接齿轮31为焊接连接,同时连接齿轮31与弹出板4为啮合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弹出板4在运动时可以通过连接齿轮31驱动触发杆3与背板23脱离,令旋转板21不再受到限制而旋转打开;
弹出板4与壳体1和限位板17均为滑动连接,且弹出板4在壳体1内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1块弹出板4上对称分布有2个活动窗44,同时活动窗44与软管15为滑动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弹出板4在被触发后,可以较为顺利的弹出;
贯穿针46为中空结构,且贯穿针46内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壳体1的侧壁厚度与正方形排出管12的边长之和,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贯穿针46在触发后其尖锐不仅可以贯穿排出管12和壳体1进入硬管14中,并且可以利用其中空结构将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输送进硬管14中;
内轴8上安装有下板81,且下板8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轴82,并且第一连接轴82与推拉杆83的顶端相互连接,推拉杆83的底端安装在侧轴84上,且侧轴84安装在垂直板85的边侧,并且垂直板85安装在第二连接轴86上,第二连接轴86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上述的结构为装置中主要的触发驱动结构,不使用时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触发后可以快速的工作;
下板81和上板9均在壳体1内对称分布有2个,且2个下板81之间的间距大于2个上板9之间的间距,并且2个下板81之间的间距和2个上板9之间的间距均小于固定板6的长度,上述的结构设计保证在稳定状态下固定板6可以保持在下板81和上板9之间的位置;
推拉杆83通过第一连接轴82与下板81构成转动机构,且下板81通过内轴8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推拉杆83通过侧轴84与垂直板85构成转动机构,同时垂直板85通过第二连接轴86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转动机构使安装有固定板6的拉绳5可以触发装置中具有弹出功能的结构;
密封层13分布在排出管12靠近壳体1侧壁和远离壳体1侧壁的两面上,且密封层13由橡胶层和铁皮层组成,并且密封层13中的铁皮层位于外侧,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密封层13在不被贯穿针46贯穿时,可以保持密闭状态,保证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不泄露,而在被贯穿针46贯穿后,同样保证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仅可以通过贯穿针46中的中空结构进入硬管14中而不泄漏浪费。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工作弹簧41为劲度系数较高的弹簧,稳定未触发状态下工作弹簧41被压缩,工作弹簧41给予弹出板4推力,弹出板4通过卡板45推动垂直板85以第二连接轴86为轴向内小幅转动,垂直板85通过推拉杆83将下板81以内轴8为轴向上转动,将固定板6挤压在上板9的下端面上,但是弹出板4仍被卡板45和垂直板85卡住无法移动,弹出板4利用啮合连接关系将连接齿轮31卡住,令连接齿轮31将触发杆3固定为水平状态,而触发杆3将旋转板21卡住,旋转板21持续推动实际为涡旋弹簧的功能弹簧22的保持收卷状态,而旋转板21保持在图2所示状态;
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装有尼龙粘扣的腰带7,将腰带7固定在腰上,拉绳5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调节,将拉绳5缠绕在腰带7上或者从腰带7上取下,将装置整体投入水中,装置整体会漂浮在水面上,并距离使用者一定距离,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游泳;
当使用者遇到突发情况如腿部抽筋时,只需猛的拉动拉绳5,拉绳5从卷筒43上被拉出并从橡胶材质的密封套10中被拉出一段距离,拉绳5带着固定板6向下运动,固定板6将图4中的下板81向下推动,2个下板81以内轴8为轴向下旋转打开,最终固定板6滑过下板81,在下板81旋转时,下板81通过推拉杆83推动垂直板85以第二连接轴86向内旋转,垂直板85的顶端旋转并推动卡板45,在推动一个较小距离后,垂直板85的顶端由于旋转,在垂直方向上位置下降,并与卡板45滑动脱离,卡板45不再被限制,2个弹出板4就带着卡板45和贯穿针46在工作弹簧41的作用下,快速的向壳体1外弹出展开,增大装置整体的面积;
在贯穿针46跟随卡板45和弹出板4快速运动,贯穿针46直接贯穿图6中的密封层13,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贯穿进入壳体1内壁的硬管14中,图5中的贯穿针46顶端的开口此时位于排出管12内,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的开口位于硬管14中,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迅速通过排出管12和贯穿针46顶端的开口进入贯穿针46的中空结构中,并从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的开口进入硬管14中,接着压缩气体通过软管15进入气囊16中,气囊16膨胀,增加装置整体的浮力,密封层13内侧的橡胶层起到隔离密封的作用,密封层13外侧的铁皮层仅有2mm厚,在保证贯穿针46可以刺穿的情况下,对橡胶层进行支撑,避免微型压缩气瓶11内的气压将橡胶层压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出现,避免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泄漏;
在弹出板4弹出的同时,弹出板4利用啮合连接关系驱动图1中的连接齿轮31带着触发杆3向下旋转,触发杆3的顶端与背板23产生相对位移滑动并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与背板23脱离,图2中的2块旋转板21不再被卡死,就在被收卷的功能弹簧22的作用下以外轴2为轴向壳体1的中心线旋转90°,图1中左侧的旋转板21边侧的凸块旋转卡入右侧的旋转板21边侧开设的凹槽内,2块旋转板21均旋出壳体1的上表面,并组合成一个半圆形整体,这样材质均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弹出的2个弹出板4、旋出的2块旋转板21和壳体1就组成一个整体,并且在膨胀的气囊16的作用下,拥有了足够的浮力;
此时使用者通过拉绳5将壳体1拉近,使用者可以抱着壳体1,并通过图1中壳体1底端安装的把手将装置整体抱住,装置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便于救援人员接近使用者进行救援;
本装置中的微型压缩气瓶11和气囊16均为现有成熟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浮板包括壳体(1)、腰带(7)、微型压缩气瓶(11)、硬管(14)和气囊(16),所述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外轴(2),且外轴(2)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板(21),所述旋转板(21)通过外轴(2)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旋转板(21)的下端面固定有功能弹簧(22)和背板(23),所述功能弹簧(22)为涡旋弹簧,且套设于外轴(2)上;所述功能弹簧(22)的底端固定在壳体(1)的上端面,且背板(23)与触发杆(3)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触发杆(3)的顶端高于背板(23)的底端;所述触发杆(3)固定在连接齿轮(31)的边侧,且连接齿轮(31)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顶端,并且连接齿轮(31)的底端与弹出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齿轮(31)与弹出板(4)为啮合连接;所述弹出板(4)的上端面与限位板(17)的下端面滑动连接,且限位板(17)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边侧,并且弹出板(4)贯穿壳体(1)的侧壁,所述弹出板(4)的内边侧固定有工作弹簧(41),且工作弹簧(41)与安装板(42)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42)上安装有卷筒(43),所述弹出板(4)上开设有活动窗(44),且弹出板(4)的下端面固定有卡板(45),并且卡板(45)的边侧安装有贯穿针(46),所述贯穿针(46)为中空结构,贯穿针(46)在触发后其尖锐不仅贯穿排出管(12)和壳体(1)进入硬管(14)中,利用其中空结构将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输送进硬管(14)中;所述卷筒(43)上固定有拉绳(5),且拉绳(5)上固定有固定板(6),并且拉绳(5)贯穿密封套(10),同时密封套(10)固定在壳体(1)的底端,所述拉绳(5)与腰带(7)相互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内轴(8)和上板(9),且上板(9)与安装板(42)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微型压缩气瓶(11)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外侧,且微型压缩气瓶(11)上安装有排出管(12),并且排出管(12)贯穿壳体(1),所述排出管(12)的边侧设置有密封层(13),所述硬管(14)贯穿壳体(1),且硬管(14)与软管(15)相互连接,并且软管(15)贯穿活动窗(44),所述硬管(14)与密封层(13)的外侧相互连接,所述软管(15)与气囊(16)的底端相互连接,且气囊(16)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
所述内轴(8)上安装有下板(81),且下板(8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轴(82),并且第一连接轴(82)与推拉杆(83)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推拉杆(83)的底端安装在侧轴(84)上,且侧轴(84)安装在垂直板(85)的边侧,并且垂直板(85)安装在第二连接轴(86)上,所述第二连接轴(86)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
所述下板(81)和上板(9)均在壳体(1)内对称分布有2个,且2个下板(81)之间的间距大于2个上板(9)之间的间距,并且2个下板(81)之间的间距和2个上板(9)之间的间距均小于固定板(6)的长度;
所述推拉杆(83)通过第一连接轴(82)与下板(81)构成转动机构,且下板(81)通过内轴(8)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推拉杆(83)通过侧轴(84)与垂直板(85)构成转动机构,同时垂直板(85)通过第二连接轴(86)与壳体(1)构成转动机构;
稳定未触发状态下固定板(6)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垂直板(85)挡住卡板(45)从而阻止弹出板(4)的弹出,触发状态下垂直板85的顶端旋转并推动卡板(45),在推动到一个较小距离后,垂直板(85)的顶端由于旋转,在垂直方向上下位置下降,并与卡板(45)滑动脱离,卡板(45)不再被限制,弹出板(4)弹出;
所述救生控制方法包括:
(1)通过装有尼龙粘扣的腰带7,将腰带7固定在腰上,拉绳5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调节,将拉绳5缠绕在腰带7上或者从腰带7上取下,将装置整体投入水中,装置整体会漂浮在水面上,并距离使用者一定距离,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游泳;
(2)当使用者遇到突发情况如腿部抽筋时,只需猛的拉动拉绳5,拉绳5从卷筒43上被拉出并从橡胶材质的密封套10中被拉出一段距离,拉绳5带着固定板6向下运动,固定板6将图4中的下板81向下推动,2个下板81以内轴8为轴向下旋转打开,最终固定板6滑过下板81,在下板81旋转时,下板81通过推拉杆83推动垂直板85以第二连接轴86向内旋转,垂直板85的顶端旋转并推动卡板45,在推动一个较小距离后,垂直板85的顶端由于旋转,在垂直方向上位置下降,并与卡板45滑动脱离,卡板45不再被限制,2个弹出板4就带着卡板45和贯穿针46在工作弹簧41的作用下,快速的向壳体1外弹出展开,增大装置整体的面积;
(3)在贯穿针46跟随卡板45和弹出板4快速运动,贯穿针46直接贯穿图6中的密封层13,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贯穿进入壳体1内壁的硬管14中,图5中的贯穿针46顶端的开口此时位于排出管12内,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的开口位于硬管14中,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迅速通过排出管12和贯穿针46顶端的开口进入贯穿针46的中空结构中,并从贯穿针46的尖锐部分的开口进入硬管14中,接着压缩气体通过软管15进入气囊16中,气囊16膨胀,增加装置整体的浮力,密封层13内侧的橡胶层起到隔离密封的作用,密封层13外侧的铁皮层仅有2mm厚,在保证贯穿针46可以刺穿的情况下,对橡胶层进行支撑,避免微型压缩气瓶11内的气压将橡胶层压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出现,避免微型压缩气瓶11中的气体泄漏;
(4)在弹出板4弹出的同时,弹出板4利用啮合连接关系驱动图1中的连接齿轮31带着触发杆3向下旋转,触发杆3的顶端与背板23产生相对位移滑动并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与背板23脱离,图2中的2块旋转板21不再被卡死,就在被收卷的功能弹簧22的作用下以外轴2为轴向壳体1的中心线旋转90°,图1中左侧的旋转板21边侧的凸块旋转卡入右侧的旋转板21边侧开设的凹槽内,2块旋转板21均旋出壳体1的上表面,并组合成一个半圆形整体,这样材质均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弹出的2个弹出板4、旋出的2块旋转板21和壳体1就组成一个整体,并且在膨胀的气囊16的作用下,拥有了足够的浮力;
(5)此时使用者通过拉绳5将壳体1拉近,使用者可以抱着壳体1,并通过图1中壳体1底端安装的把手将装置整体抱住,装置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便于救援人员接近使用者进行救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轴(2)和旋转板(21)均在壳体(1)上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旋转板(21)的俯视形状为圆形的1/4,同时壳体(1)和旋转板(21)的材质均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3)形状为水平放置的“L”形,且触发杆(3)的顶端高于背板(23)的底端,并且触发杆(3)与连接齿轮(31)为焊接连接,同时连接齿轮(31)与弹出板(4)为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板(4)与壳体(1)和限位板(17)均为滑动连接,且弹出板(4)在壳体(1)内对称分布有2个,并且1块弹出板(4)上对称分布有2个活动窗(44),同时活动窗(44)与软管(15)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针(46)为中空结构,且贯穿针(46)内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壳体(1)的侧壁厚度与正方形排出管(12)的边长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13)分布在排出管(12)靠近壳体(1)侧壁和远离壳体(1)侧壁的两面上,且密封层(13)由橡胶层和铁皮层组成,并且密封层(13)中的铁皮层位于外侧。
CN202010277180.3A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11409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180.3A CN111409795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180.3A CN111409795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CN201910070091.9A CN109703717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0091.9A Division CN109703717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9795A true CN111409795A (zh) 2020-07-14

Family

ID=6626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7180.3A Withdrawn CN111409795A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救生浮板的救生控制方法
CN201910070091.9A Active CN109703717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0091.9A Active CN109703717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4097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0774A (zh) * 2021-01-18 2021-05-18 泰州市三泰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式溺水救援机器人
CN113636042A (zh) * 2021-09-07 2021-11-1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承载面积可变的船舶救生用浮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9590A (zh) * 2022-10-18 2022-11-15 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水上救生浮体结构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2424B2 (en) * 1999-09-22 2003-06-03 Kent Harkrider Personal swim craft with an underwater viewing area
CN202783738U (zh) * 2012-09-12 2013-03-13 吕碧升 一种安全游泳浮板
CN203989782U (zh) * 2014-01-27 2014-12-10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种游泳练习浮板
CN203753382U (zh) * 2014-03-04 2014-08-06 大连大学 带有遥控功能的游泳练习浮板
CN204642116U (zh) * 2015-05-27 2015-09-16 史爱波 浮板
CN208248463U (zh) * 2018-04-23 2018-12-18 余立 一种平衡游泳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0774A (zh) * 2021-01-18 2021-05-18 泰州市三泰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式溺水救援机器人
CN112810774B (zh) * 2021-01-18 2021-11-30 泰州帕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式溺水救援机器人
CN113636042A (zh) * 2021-09-07 2021-11-1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承载面积可变的船舶救生用浮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717B (zh) 2020-06-23
CN109703717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3717B (zh)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游泳教学用救生浮板
CN110182338B (zh) 一种浮球型密闭水上救生设备
CN201816734U (zh) 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
CN202379067U (zh) 双气囊多功能水上救生设备
CN110104140A (zh) 新型水上救援船艇及其缓冲撞击方法
CN201097724Y (zh) 兼有游泳板功能的充气伞
CN110615080A (zh) 可变形游泳救生浮漂
CN109552574A (zh) 俯卧式救援浮舟
CN108284927A (zh) 一种救生气囊
CN210433939U (zh) 新型教学游泳浮板
CN108791760B (zh) 一种水上自救装置
CN201169379Y (zh) 救生腰带
CN210258783U (zh)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CN108263577B (zh) 遥控救生圈
CN207403906U (zh) 一种救生圈
CN220786096U (zh) 一种水上救生手环
CN208813479U (zh) 一种投掷式水上救生装置
CN2688611Y (zh) 挂式防溺水自动充气救生圈
CN207809728U (zh) 遥控救生圈
CN206417160U (zh) 一种水上滑行设备
CN208053591U (zh) 一种救生气囊
CN218288081U (zh) 手投式救生设备
CN220391501U (zh) 游泳浮漂助推器
CN215684977U (zh) 一种自救式泳衣
US20230271685A1 (en) Anti-drown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