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6300A -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6300A
CN111406300A CN201880076768.3A CN201880076768A CN111406300A CN 111406300 A CN111406300 A CN 111406300A CN 201880076768 A CN201880076768 A CN 201880076768A CN 111406300 A CN111406300 A CN 111406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fixed
mov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口圣也
木本进弥
尾崎良介
小玉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0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7Details concerning mounting a relays
    • H01H50/048Plug-in mounting or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2050/362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onducts current to be switched or coil current, e.g. connector and magnetic circuit formed of one sing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谋求提高将可动件维持在触点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触点装置(1)伴随着可动件(13)的移动,在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的闭合状态和可动触点(81、82)自固定触点(311、321)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汇流条(21、22)与固定触点(311、321)电连接。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汇流条(21、22)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以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汇流条(21、22)和电磁体装置(10)。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而言涉及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切换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的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触点接入、断开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利用通过对电磁体装置的励磁线圈(励磁用绕组)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电磁继电器所具有的可动触头移动,使可动触头的可动触点与电磁继电器所具有的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接触。由此,固定端子与可动触头连接。
即,在上述这样的电磁继电器中,例如,在未对励磁线圈通电时,触点装置(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利用由电磁体装置产生的电磁力将可动件向固定件吸引,从而使触点装置成为闭合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2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维持在触点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的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体装置、触点装置以及汇流条。所述电磁体装置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以及可动件。所述电磁体装置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所述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所述触点装置伴随着所述可动件的移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可动触点自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固定触点电连接。以如下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电磁体装置: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汇流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体装置、固定端子、可动触头以及汇流条。所述电磁体装置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可动件以及轭铁。所述轭铁形成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的路径的一部分。所述电磁体装置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所述固定端子具有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可动触点。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固定触点电连接。所述轭铁具有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位于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同的一侧的轭铁上板。从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轭铁上板重叠的位置,或者相对于所述轭铁上板配置于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的一侧的位置。所述汇流条包括电路片。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所述电路片沿着所述励磁线圈的周向的局部的切线方向延伸。在所述电路片流动的电流的朝向是与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在所述励磁线圈的所述周向的所述局部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磁继电器、用于保持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外壳以及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导电条。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体装置和触点装置。所述电磁体装置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以及可动件,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所述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伴随着所述可动件的移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可动触点自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导电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以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导电条和所述电磁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图1的B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X1-X1剖视图。
图2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X2-X2剖视图。
图3是说明上述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触点装置中的电流的流动的图。
图4的A是说明上述触点装置所具备的汇流条与可动触头的位置关系以及在汇流条与可动触头之间产生的斥力的图。图4的B是说明上述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1磁轭与第2磁轭相互吸引的情况的图。
图5是说明上述第1磁轭与可动触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将由上述触点装置产生的电弧拉长的图。
图7的A、图7的B是用于说明构成上述汇流条的电路片的长度的图。
图8是说明基于由在上述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固定端子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在可动触头流动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洛伦兹力和基于由在与固定端子相对的电路片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在可动触头流动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洛伦兹力的图。
图9的A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是说明上述触点装置所具备的汇流条的辅助力的图。图9的B是表示上述触点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0的A是实施方式1的电气设备的立体图。图10的B是上述电气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上述电气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电气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上述电气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汇流条的形状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汇流条的形状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汇流条的形状的图。
图17的A、图17的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第1磁轭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6的触点装置的图。
图19的A、图19的B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7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8的触点装置的概略图。
图21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8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形态的立体图。图21的B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22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8的电磁继电器的另一形态的立体图。图22的B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图23的A是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图23的B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X2-X2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不过是本公开的一个例子,本公开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即使在该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之外,只要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大小以及厚度各自的比不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的A~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电磁继电器100、电气设备M1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M10。
如图10的A和图10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M1包括由电磁继电器100构成的内部设备M2以及用于保持内部设备M2的外壳M3。
电气设备M1还包括导电条M21、M22。导电条M21、M22保持于外壳M3。导电条M21、M22相当于导电构件。在本公开中所说的“导电构件”是用于对作为内部设备M2的电磁继电器100的可动件13(参照图1的B)作用电磁力的构件。利用在导电构件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电磁继电器100的触点装置1(参照图1的A)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磁力),详细情况见后述。
外壳M3连同导电条M21、M22一起构成电气设备用机壳M10。换言之,电气设备用机壳M10包括外壳M3和保持于外壳M3的导电条M21、M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外壳M3中保持有两个由电磁继电器100构成的内部设备M2。换言之,电气设备M1包括分别由电磁继电器100构成的两个内部设备M2和用于保持这两个内部设备M2的外壳M3。
以下,首先,使用图1的A~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M1所使用的触点装置1和电磁继电器100的基本的结构、动作以及优点。在此,代替导电条M21、M22,以与触点装置1电连接的汇流条21、22为导电构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1)结构
(1.1)电磁继电器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包括触点装置1、电磁体装置10以及两根汇流条21、22。触点装置1具有一对固定端子31、32和可动触头8(参照图1的B)。各固定端子31、32保持固定触点311、321。可动触头8保持一对可动触点81、82。
电磁体装置10具有可动件13和励磁线圈14(参照图1的B)。电磁体装置10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吸引可动件13。伴随着可动件13的吸引,可动触头8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在本公开中所说的“断开位置”是可动触点81、82从固定触点311、321离开时的可动触头8的位置。在本公开中所说的“闭合位置”是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时的可动触头8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13配置在直线L上,构成为沿着直线L直进往复移动。励磁线圈14由绕着直线L卷绕的导线(电线)构成。也就是说,直线L相当于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触点装置1如图1的A所示与电磁体装置10一起构成电磁继电器10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触点装置1并不限于电磁继电器100,例如也可以用于断路器(阻断器)或者开关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磁继电器100(电气设备M1)搭载于电动汽车的情况为例。在该情况下,在从行驶用的电池向负载(例如:逆变器)供给直流电力的供给路径上电连接有触点装置1(固定端子31、32)。
(1.2)触点装置
接下来,说明触点装置1的结构。
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触点装置1包括一对固定端子31、32、可动触头8、壳体4以及法兰5。触点装置1还包括第1磁轭6、第2磁轭7、两个嵌套磁轭(capsule yoke)23、24、两个灭弧用磁体(永磁体)25、26、绝缘板41以及间隔件45。固定端子31保持固定触点311,固定端子32保持固定触点321。可动触头8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的构件。可动触头8保持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相对配置的一对可动触点81、82。一对固定端子31、32与两根汇流条21、22电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汇流条21、22不包含在触点装置1的结构要素中。
以下,为了进行说明,将固定触点311、321与可动触点81、82的相对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从可动触点81、82观察时的固定触点311、321侧定义为上方。并且,将一对固定端子31、32(一对固定触点311、321)排列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从固定端子31观察时的固定端子32侧定义为右方。也就是说,以下,将图1的B的上下左右作为上下左右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以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与图1的B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但是,这些方向的宗旨并不在于限定触点装置1和电磁继电器100的使用形态。
一个(第1)固定触点311保持于一个(第1)固定端子31的下端部(一端部),另一个(第2)固定触点321保持于另一个(第2)固定端子32的下端部(一端部)。
一对固定端子31、32沿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参照图1的B)。一对固定端子31、32分别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一对固定端子31、32作为用于将外部电路(电池和负载)连接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的端子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使用由铜(Cu)形成的固定端子31、32,但宗旨并非将固定端子31、32限定为铜制,固定端子31、32也可以由除铜之外的导电性材料形成。
一对固定端子31、32分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形状的圆柱状。在此,一对固定端子31、32分别构成为,上端部(另一端部)侧的直径比下端部(一端部)侧的直径大,正面观察时呈T字状。一对固定端子31、32以局部(另一端部)从壳体4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保持于壳体4。具体而言,一对固定端子31、32分别以贯穿在壳体4的上壁形成的开口孔的状态固定于壳体4。
可动触头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比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可动触头8以使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相对的方式配置于一对固定端子31、32的下方(参照图1的B)。在可动触头8中的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相对的部位设有一对可动触点81、82(参照图1的B)。
可动触头8收纳于壳体4。可动触头8利用配置于壳体4的下方的电磁体装置10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动触头8在闭合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图1的B表示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保持于可动触头8的一对可动触点81、82分别与对应的固定触点311、321接触。另一方面,在可动触头8位于断开位置的状态下,保持于可动触头8的一对可动触点81、82分别自对应的固定触点311、321离开。
因而,在可动触头8处于闭合位置时,一对固定端子31、32之间经由可动触头8短路。即,若可动触头8处于闭合位置,则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因此固定端子31经由固定触点311、可动触点81、可动触头8、可动触点82以及固定触点321而与固定端子32电连接。因此,若固定端子31与电池和负载中的一者电连接,固定端子32与另一者电连接,则在可动触头8处于闭合位置时,触点装置1形成从电池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的供给路径。
在此,可动触点81、82保持于可动触头8即可。因此,可动触点81、82既可以通过对可动触头8的局部进行锻造等方式而与可动触头8一体地构成,也可以由可动触头8之外的构件构成,例如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可动触头8。同样地,固定触点311、321保持于固定端子31、32即可。因此,固定触点311、321既可以与固定端子31、32一体地构成,也可以由固定端子31、32之外的构件构成,例如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端子31、32。
可动触头8在中央部位具有贯通孔83。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83形成于可动触头8的一对可动触点81、82的中间。贯通孔83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可动触头8。贯通孔83是用于供后述的轴15通过的孔。
第1磁轭6是强磁性体,例如由铁等金属材料形成。第1磁轭6固定于轴15的顶端部(上端部)。轴15经由可动触头8的贯通孔83而贯穿可动触头8,轴15的顶端部(上端部)从可动触头8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因此,第1磁轭6位于可动触头8的上方(参照图1的B)。具体而言,第1磁轭6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可动触头8位于与固定触点311、321所在侧相同的一侧。
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在可动触头8与第1磁轭6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隙L1(参照图5)。也就是说,在可动触头8的位置为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1磁轭6在上下方向上自可动触头8离开间隙L1的量。例如,当在可动触头8、轴15以及第1磁轭6之间至少局部电绝缘的情况下,可确保可动触头8与第1磁轭6之间的电绝缘性。
第2磁轭7是强磁性体,例如由铁等金属材料形成。第2磁轭7固定于可动触头8的下表面(参照图1的B)。由此,第2磁轭7伴随着可动触头8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也可以在第2磁轭7的上表面(特别是与可动触头8接触的部位)形成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层90(参照图5)。由此,可确保可动触头8与第2磁轭7之间的电绝缘性。在图1的B和图2等中,适当省略绝缘层90的图示。
第2磁轭7在中央部位具有贯通孔71。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71形成于与可动触头8的贯通孔83相对应的位置。贯通孔71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第2磁轭7。贯通孔71是用于供轴15和后述的压接弹簧17通过的孔。
第2磁轭7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具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突出部72、73(参照图2)。换言之,在第2磁轭7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向与可动触头8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的朝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相同的朝向突出的突出部72、73。也就是说,第2磁轭7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可动触头8位于与固定触点311、321所在侧相反的一侧。
采用这样的形状,如图4的B所示,一对突出部72、73中的前方的突出部72的顶端面(上端面)靠近第1磁轭6的前端部61,后方的突出部73的顶端面(上端面)靠近第1磁轭6的后端部62。因而,在电流I以图4的B所例示的朝向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下,产生在由第1磁轭6和第2磁轭7形成的磁路通过的磁通φ1。此时,第1磁轭6的前端部61和突出部73的顶端面成为N极,第1磁轭6的后端部62和突出部72的顶端面成为S极,从而在第1磁轭6与第2磁轭7之间作用吸引力。
嵌套磁轭23、24是强磁性体,例如由铁等金属材料形成。嵌套磁轭23、24保持灭弧用磁体25、26。嵌套磁轭23、24以从前后方向上的两侧包围壳体4的方式相对于壳体4配置于前后方向上的两侧(参照图6)。在图6中,省略汇流条21、22的图示。
灭弧用磁体25、26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异极彼此相对。换言之,灭弧用磁体25、26配置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灭弧用磁体25、26相对于壳体4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灭弧用磁体25、26在可动触头8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将在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嵌套磁轭23、24将壳体4连同灭弧用磁体25、26一起包围。换言之,灭弧用磁体25、26夹在壳体4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面与嵌套磁轭23、24之间。一个(左方)灭弧用磁体25的左右方向上的一面(左端面)与嵌套磁轭23、24的一端部结合,左右方向上的另一面(右端面)与壳体4结合。另一个(右方)灭弧用磁体26的左右方向上的一面(右端面)与嵌套磁轭23、24的另一端部结合,左右方向上的另一面(左端面)与壳体4结合。灭弧用磁体25、26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异极彼此相对,但也可以配置为,同极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8的位置为闭合位置的情况下,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的与一对可动触点81、82接触的接触点位于灭弧用磁体25与灭弧用磁体26之间(参照图1的B)。也就是说,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的与一对可动触点81、82接触的接触点包含于在灭弧用磁体25与灭弧用磁体26之间产生的磁场内。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6所示,嵌套磁轭23形成供由一对灭弧用磁体25、26产生的磁通φ2通过的磁路的一部分。同样地,嵌套磁轭24形成供由一对灭弧用磁体25、26产生的磁通φ2通过的磁路的一部分。这些磁通φ2在可动触头8的位置为闭合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的与一对可动触点81、82接触的接触点。
在图6的例子中,假定在壳体4的内部空间产生朝左的磁通φ2,朝下的电流I流过固定端子31,朝上的电流I流过固定端子32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在可动触头8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在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81之间从固定触点311朝向可动触点81产生朝下的放电电流(电弧)。因而,利用磁通φ2,对电弧作用朝后的洛伦兹力F2(参照图6)。也就是说,在固定触点311与可动触点81之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后方拉长而灭弧。另一方面,在固定触点321与可动触点82之间从可动触点82朝向固定触点321产生朝上的放电电流(电弧)。因而,利用磁通φ2,对电弧作用朝前的洛伦兹力F3(参照图6)。也就是说,在固定触点321与可动触点82之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前方拉长而灭弧。
壳体4例如为氧化铝(矾土)等陶瓷制。壳体4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在前后方向上长的中空的长方体状(参照图1的B)。壳体4的下表面开口。壳体4收纳一对固定触点311、321、可动触头8、第1磁轭6以及第2磁轭7。在壳体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供一对固定端子31、32通过的一对开口孔。一对开口孔分别形成为圆形状,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壳体4的上壁。固定端子31通过一个开口孔,固定端子32通过另一个开口孔。一对固定端子31、32与壳体4通过钎焊而结合。
壳体4形成为收纳一对固定触点311、321和可动触头8的箱状即可,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中空的长方体状,例如也可以为中空的椭圆筒状、中空的多棱柱状等。也就是说,在此所说的箱状是指在内部具有收纳一对固定触点311、321和可动触头8的空间的所有形状,宗旨并不在于限定为长方体状。壳体4不限于陶瓷制,例如既可以由玻璃或者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也可以是金属制。壳体4优选由不会因磁性而成为磁性体的非磁性材料构成。
法兰5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形成。非磁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为SUS304等奥氏体系不锈钢。法兰5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中空的长方体状。法兰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法兰5配置于壳体4与电磁体装置10之间(参照图1的B和图2)。法兰5气密接合于壳体4和后述的电磁体装置10的轭铁上板111。由此,能够使被壳体4、法兰5以及轭铁上板111包围的触点装置1的内部空间成为气密空间。法兰5也可以不是非磁性,例如也可以是42合金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绝缘板41为合成树脂制,具有电绝缘性。绝缘板41形成为矩形板状。绝缘板41位于可动触头8的下方,使可动触头8与电磁体装置10之间电绝缘。绝缘板41在中央部位具有贯通孔42。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42形成于与可动触头8的贯通孔83相对应的位置。贯通孔42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绝缘板41。贯通孔42是用于供轴15通过的孔。
间隔件45形成为圆筒形状。间隔件45例如为合成树脂制。间隔件45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与绝缘板41之间。间隔件45的上端部与绝缘板41的下表面结合,间隔件45的下端部与电磁体装置10结合。利用间隔件45支承绝缘板41。另外,轴15通过间隔件45的孔。
汇流条21、2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一个例子,汇流条21、22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汇流条21、22形成为带形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弯折加工而形成汇流条21、22。汇流条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例如与触点装置1的固定端子31电连接。汇流条2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例如与行驶用的电池电连接。汇流条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例如与触点装置1的固定端子32电连接。汇流条2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例如与负载电连接。
汇流条21包括三个电路片211、212、213。电路片211与固定端子31机械连接。具体而言,电路片211在俯视时呈大致正方形状,在固定端子31的铆接部35处与固定端子31铆接结合。电路片212(延长片)与电路片211连结,以从电路片211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4的后方。电路片213(第1电路片)与电路片212连结,以从电路片212的下端部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4的后方。电路片213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参照图1的A和图2)。
汇流条22包括五个电路片221、222、223、224、225。电路片221与固定端子32机械连接。具体而言,电路片221在俯视时呈大致正方形状,在固定端子32的铆接部36处与固定端子32铆接结合。电路片222(延长片)与电路片221连结,以从电路片221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4的前方。电路片223(第2电路片)与电路片222连结,以从电路片222的下端部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4的前方。另外,电路片223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
也就是说,固定触点311、321设于固定端子31、32的一端侧(下端侧)。汇流条21、22固定于固定端子31、32的另一端侧(上端侧)。在本公开中所说的“固定”包含各种机械的连接形态,除了铆接结合之外,例如还包括螺钉固定、焊接或者钎焊等形态。
电路片224与电路片223连结,以从电路片223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的前方。电路片225与电路片224连结,以从电路片224的下端部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延伸的方式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的前方。另外,电路片225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
在此,汇流条21、22具有刚度。因此,在汇流条21、22中,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电路片211、221)与固定端子31、32机械连接,从而其整体成为支承于固定端子31、32的状态。由此,汇流条21、2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电路片213、225)自立。因而,汇流条21、22具有与固定端子31、32一体化而成的构造。
另外,电路片212的长度L22和电路片222的长度L23为固定端子31、32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L21以上(参照图7的A和图7的B)。在图7的A和图7的B中,长度L21为从固定端子31(或者32)的上端缘到固定端子31(或者32)的下端缘(包括固定触点311(或者321))的尺寸。但是,应该与长度L22、L23处于上述尺寸关系的长度L21至少为从固定端子31(32)的与汇流条21(22)连接的连接部位到固定端子31(32)的固定触点311(321)的保持部位的长度。
在此,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从前后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可动触头8位于电路片213、223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电路片213、223相对于可动触头8大致平行地配置于壳体4的外侧,以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参照图1的B和图2)。换言之,对于电路片213、223而言,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可动触头8位于电路片213、223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所示,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将电路片213的中心点与可动触头8的中心点连结的直线与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之间的角度θ1为45度。同样地,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将电路片223的中心点与可动触头8的中心点连结的直线与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之间的角度θ2与角度θ1相同(在此为45度)。在此,相同不仅仅是完全一致,也包含处于容许几度左右的误差的范围内的情况。上述数值(45度)为一个例子,宗旨并不在于限定为该数值。在图4的A中,为了使可动触头8的截面的中心点与电流I的标记不重叠,在从可动触头8的截面的中心点偏移的位置标记电流I,但宗旨并不在于限定电流I实际上流动的位置。关于在电路片213、223流动的电流I的标记,也是同样的。
另外,电路片213、223配置于后述的轭铁11的轭铁上板111与闭合位置的可动触头8之间。
并且,电路片213的长度L12和电路片223的长度L13分别为可动触点81与可动触点82之间的距离L11以上(参照图7的A、图7的B)。在此,可动触点81与可动触点82之间的距离L11为可动触点81与可动触点82的最短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13从电路片212向右方延伸(突出),电路片223从电路片222向左方延伸(突出)。在此,首先假定电流I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此时,电流I按照电路片213、电路片212、电路片211、固定端子31、可动触头8、固定端子32、电路片221、电路片222、电路片223的顺序流动(参照图3)。在电路片213、223中,电流I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流动。另一方面,在可动触头8中,电流I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流动。相反,在电流I从固定端子32朝向固定端子31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下,在电路片213、223中,电流I向右方流动,在可动触头8中,电流I向左方流动。
也就是说,电路片213从电路片212延伸(突出)的朝向与电路片223从电路片222延伸(突出)的朝向为相反朝向,由此,在电路片213和电路片223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为相反朝向。换言之,电路片213、223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可动触头8位于与固定触点311、321相反的一侧,构成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反朝向的电流I的反向电路片。像这样,汇流条21、22包括以与电流I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向相反的朝向流过电流I的作为上部电路片的电路片213、223。上部电路片(电路片213、223)相对于励磁线圈14位于与可动触头8相同的一侧(上侧)。
在此,电路片213、223具有沿着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方向为在可动触头8的上表面将可动触点81的中心点和可动触点82的中心点连结的直线的延长方向,也就是左右方向。另外,电路片212、222具有沿着在固定端子31、32流动的电流I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端子31、32流动的电流I的方向为固定端子31或者固定端子32的中心轴线方向,也就是上下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反向电路片的电路片213位于壳体4的后方,作为反向电路片的电路片223位于壳体4的前方。也就是说,作为导电构件的汇流条21、22包括一对反向电路片(电路片213、223),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可动触头8位于一对反向电路片(电路片213、223)之间。
在本公开中,“沿着电流的方向延伸”是指,以电路片21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在触点装置1的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预定的范围(0度以上45度以下)的方式设置电路片213。也就是说,对于在电路片213流动的电流的矢量,以与在触点装置1的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矢量平行的分量大于与在触点装置1的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分量的方式设置电路片213。另外,优选的是,电路片21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在触点装置1的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预定的范围(0度以上25度以下)。作为具体例,触点装置1的电路片213与在触点装置1的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平行地延伸。
并且,在电路片212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在固定端子31流动的电流I为相反朝向。另外,在电路片222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在固定端子32流动的电流I为相反朝向。具体而言,在假定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流动的电流I的情况下,在电路片212中,电流I向上方流动,在固定端子31中,电流I向下方流动。在电路片222中,电流I向下方流动,在固定端子32中,电流I向上方流动。
另外,如图1的A所示,电路片213、223和灭弧用磁体25、26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从上方起按照灭弧用磁体25、26、电路片213、223的顺序排列配置。换言之,在上下方向上,电路片213、223位于比灭弧用磁体25、26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25从电路片224向右方延伸(突出)。在此,首先假定电流I1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此时,电流I1按照固定端子32、电路片221、电路片222、电路片223、电路片224、电路片225的顺序流动。此时,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在电路片225中,电流I1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流动。在该情况下,假设在励磁线圈14中,从上方观察,电流I2绕逆时针流动。由此,在励磁线圈14中的与电路片225相对的部位(励磁线圈14的前表面侧),电流I2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流动。图9的A是在与图2同样的截面中省略了触点装置1的图示的示意图。
相反,在电流I1从固定端子32朝向固定端子31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下,在电路片225中,电流I1向左方流动。在该情况下,假设在励磁线圈14中,从上方观察,电流I2绕顺时针流动。由此,在励磁线圈14中的与电路片225相对的部位(励磁线圈14的前表面侧),电流I2向左方流动。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上方)观察,电路片225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延伸。在此,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的朝向是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I2相同的朝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是位于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的前方的励磁线圈14的前端部。因而,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为左右方向。在图9的B中,用单点划线表示“切线”,对该“切线”标注“切线方向”的附图标记“D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体装置10的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作为汇流条22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片225位于励磁线圈14的两端之间。也就是说,电路片225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上端缘与励磁线圈14的下端缘之间的范围Ra1内(参照图9的A)。
并且,电路片225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轭铁11的轭铁上板111位于与电路片223相反的一侧。也就是说,在上下方向上,轭铁上板111位于电路片225与电路片223之间。
(1.3)电磁体装置
接下来,说明电磁体装置10的结构。
电磁体装置10配置于可动触头8的下方。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电磁体装置10具有固定件12、可动件13以及励磁线圈14。电磁体装置10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使可动件13向上方移动。
在此,电磁体装置10除了固定件12、可动件13以及励磁线圈14之外,还具有包含轭铁上板111的轭铁11、轴15、筒体16、压接弹簧17、复位弹簧18以及线圈骨架19。
固定件12是形成为从轭铁上板111的下表面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的圆筒状的固定铁芯。固定件12的上端部固定于轭铁上板111。
可动件13是形成为圆柱状的可动铁芯。可动件13在固定件12的下方配置为使其上端面与固定件12的下端面相对。可动件13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可动件13在其上端面与固定件12的下端面接触的励磁位置(参照图1的B和图2)与其上端面自固定件12的下端面离开的非励磁位置之间移动。在本公开中所说的“励磁位置”是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可动件13的位置。另外,在本公开中所说的“非励磁位置”是在未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可动件13的位置。
励磁线圈14以使其中心轴线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朝向配置于壳体4的下方。在励磁线圈14的内侧配置有固定件12和可动件13。励磁线圈14相对于触点装置1电绝缘。即,励磁线圈14相对于与触点装置1的固定端子31、32电连接的作为导电构件的汇流条21、22电绝缘。
轭铁11以包围励磁线圈14的方式配置,与固定件12和可动件13一起形成供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因此,轭铁11、固定件12以及可动件13均由磁性材料(强磁性体)形成。轭铁上板111构成该轭铁11的局部。换言之,轭铁11的至少一部分(轭铁上板111)位于励磁线圈14与可动触头8之间。
压接弹簧17配置于可动触头8的下表面与绝缘板41的上表面之间。压接弹簧17是对可动触头8向上方施力的螺旋弹簧(参照图1的B)。
复位弹簧1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固定件12的内侧。复位弹簧18是对可动件13向下方(非励磁位置)施力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18的一端连接于可动件13的上端面,复位弹簧18的另一端连接于轭铁上板111(参照图1的B)。
轴15由非磁性材料构成。轴15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棒状。轴15将由电磁体装置10产生的驱动力向设于电磁体装置10的上方的触点装置1传递。轴15通过贯通孔83、贯通孔71、压接弹簧17的内侧、贯通孔42、形成于轭铁上板111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固定件12的内侧以及复位弹簧18的内侧,其下端部固定于可动件13。在轴15的上端部固定有第1磁轭6。
线圈骨架19为合成树脂制,缠绕有励磁线圈14。
筒体16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筒体16的上端部(开口周部)接合于轭铁上板111的下表面。由此,筒体16将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限制为上下方向,并且规定可动件13的非励磁位置。筒体16气密接合于轭铁上板111的下表面。由此,即使在轭铁上板111形成有贯通孔,也能够确保被壳体4、法兰5以及轭铁上板111包围的触点装置1的内部空间的气密性。
根据该结构,伴随着利用由电磁体装置10产生的驱动力使可动件13沿上下方向移动,可动触头8沿上下方向移动。
(2)动作
接下来,简单说明具备上述结构的触点装置1和电磁体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00的动作。
在未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非通电时),在可动件13与固定件12之间不产生磁性吸引力,因此可动件13在复位弹簧18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非励磁位置。此时,轴15被向下方下拉。可动触头8向上方的移动被轴15限制。由此,可动触头8位于其可动范围的下端位置即断开位置。因此,一对可动触点81、82自一对固定触点311、321离开,触点装置1成为断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一对固定端子31、32之间未导通。
另一方面,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可动件13与固定件12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因此可动件13克服复位弹簧18的弹簧力而被向上方吸引,向励磁位置移动。换言之,电磁体装置10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使可动件13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此时,轴15被向上方上推,因此轴15对可动触头8向上方的移动限制被解除。然后,压接弹簧17对可动触头8向上方施力,从而使可动触头8向其可动范围的上端位置即闭合位置移动。因此,一对可动触点81、82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接触,触点装置1成为闭合状态。在该状态下,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因此一对固定端子31、32之间导通。
像这样,电磁体装置10通过切换励磁线圈14的通电状态来控制作用于可动件13的吸引力,使可动件13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用于切换触点装置1的断开状态与闭合状态的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100是在未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可动触头8位于断开位置的所谓常断类型。因此,在可动件13位于非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成为断开状态,在可动件13位于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成为闭合状态。
(3)优点
在此,说明具有上述汇流条21、22的优点以及具有第1磁轭6和第2磁轭7的优点。
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如上所述,在电磁体装置10中,可动件13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此时在由电磁体装置10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可动触头8向上方移动,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由此,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触点装置1成为闭合状态。若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则可动触点81、82处于被压接弹簧17按压于固定触点311、321的状态。
另外,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由于在触点装置1(固定端子31、32之间)流动的电流,有时会产生将可动触点81、82从固定触点311、321拉离的电磁排斥力。即,当电流在触点装置1流动时,在洛伦兹(Lorentz)力的作用下,有时会对可动触头8作用使可动触头8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的朝向(下方)的电磁排斥力。电磁排斥力通常比压接弹簧17的弹簧力小,因此可动触头8维持使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的状态。但是,在例如短路电流等非常大的(作为一个例子,6kA左右的)电流(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存在作用于可动触头8的电磁排斥力超过压接弹簧17的弹簧力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针对这样的电磁排斥力的对策,首先利用在汇流条21、22流动的电流。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汇流条21、22具有以与电流I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向相反的朝向流过电流I的电路片213、223。因此,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在电路片213与可动触头8之间以及电路片223与可动触头8之间产生斥力F1(参照图4的A)。在本公开中所说的“斥力F1”是在可动触头8与电路片213、223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中的相互远离的朝向的力。这样的斥力F1是在可动触头8和电路片213、223流动的电流I由于洛伦兹力而受到的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上,可动触头8位于电路片213、223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电路片213、223固定于固定端子31、32,因此不会相对于壳体4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可动触头8能够相对于壳体4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斥力F1的上下方向上的分力F1x与前后方向上的分力F1y中的分力F1x施加于可动触头8(参照图4的A)。其结果,将可动触头8向上方上推的力、也就是将可动触点81、82按压于固定触点311、321的力增大。换言之,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利用由在配置于壳体4的外侧的汇流条21、22(导电构件)流动的电流I产生的磁场,对可动触头8作用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闭合位置的朝向的力。在此,斥力F1中的朝上的分力F1x相当于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闭合位置的朝向的力。
因而,即使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e的情况下,也能够谋求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汇流条21、22具有以与电流I在固定端子31、32流动的朝向相反的朝向流过电流I的电路片212、222。在此,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假定电流I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流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固定端子31中,电流I向下方流动,从而产生以固定端子31为中心在俯视(从上方观察)时顺时针的磁通φ10(参照图8)。另一方面,在电路片212中,电流I向上方流动,从而产生以电路片212为中心在俯视(从上方观察)时逆时针的磁通φ11(参照图8)。
此时,根据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右的电流I与磁通φ10的关系,朝下的洛伦兹力F10作用于可动触头8。并且,根据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右的电流I与磁通φ11的关系,朝上的洛伦兹力F11作用于可动触头8。也就是说,触点装置1通过设置电路片212而能够产生朝上的洛伦兹力F11。由此,朝下的洛伦兹力F10的至少一部分被抵消(取消),因此能够减弱使可动触头8向下方移动的力。
另外,同样,根据由在固定端子32流动的电流I产生的磁通与由在电路片222流动的电流I产生的磁通的关系,作用于可动触头8的朝下的洛伦兹力的至少一部分也被抵消(取消)。也就是说,利用电路片222,能够减弱使可动触头8向下方移动的力。
因而,即使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够谋求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上方)观察,汇流条22具有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电路片225。在此,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的朝向是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I2相同的朝向。因此,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以与由在励磁线圈14流动的电流I2产生的磁通φ22相同的朝向作用于电磁体装置10的可动件13(参照图9的A和图9的B)。也就是说,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励磁线圈14所产生的力(磁力)同样地,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力。像这样,在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中,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在励磁线圈14流动的电流I2产生的磁通φ22朝向上方通过可动件13和固定件12,从而在可动件13与固定件12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也同样朝向上方通过可动件13和固定件12,从而在可动件13与固定件12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因而,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产生辅助力,利用辅助力对用于将触点装置1从断开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的由电磁体装置10产生的驱动力进行辅助(assist)。在本公开中所说的“辅助力”是指利用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
其结果,利用辅助力增大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的力、也就是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按压的力。换言之,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φ21,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以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汇流条22和电磁体装置1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25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与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由此,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辅助力沿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有效地作用。
因而,能够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辅助力特别大,因此能够将可动件13稳定地维持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励磁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13、223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由此,在与电路片213、22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能够使电路片213(或者223)的中心点与可动触头8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较短(参照图4的A)。作为比较例,在电路片的厚度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情况下,在与电路片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电路片的中心点与可动触头8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距离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能够在电路片213、223与可动触头8之间产生比在比较例的电路片与可动触头8之间产生的斥力大的斥力F1。
其结果,与比较例相比,能够谋求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进一步的稳定化。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25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由此,在与电路片22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能够使电路片225的中心点与励磁线圈14之间的距离比较短(参照图9的A)。其结果,与比较例相比,产生较大的辅助力。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辅助力特别大,因此能够将可动件13进一步稳定地维持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励磁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磁轭6和第2磁轭7也另外成为针对电磁排斥力的对策。
即,如图4的B所示,在电流I在可动触头8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流动的情况下,从右方观察,在可动触头8的周围产生逆时针的磁通φ1。此时,如上所述,第1磁轭6的前端部61和突出部73的顶端面成为N极,第1磁轭6的后端部62和突出部72的顶端面成为S极,从而在第1磁轭6与第2磁轭7之间作用有吸引力。
第1磁轭6固定于轴15的顶端部(上端部),因此若可动件13处于励磁位置,则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第2磁轭7被向上方吸引。第2磁轭7被向上方吸引,从而从第2磁轭7对可动触头8作用朝上的力,结果,将可动触头8向上方上推的力、也就是将可动触点81、82按压于固定触点311、321的力增大。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通过具备第1磁轭6和第2磁轭7,从而即使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够谋求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稳定化。
(4)电气设备
接下来,参照图10的A~图11说明电气设备M1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M1包括外壳M3和两个内部设备M2。内部设备M2是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00(触点装置1和电磁体装置10)。并且,电气设备M1作为“导电构件”,代替上述汇流条21、22而包括导电条M21、M22。电气设备用机壳M10包括外壳M3和导电条M21、M22。
外壳M3是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M3包括基座M31、内罩M32以及外罩M33。
外罩M33的下表面开口。基座M31以封堵外罩M33的下表面的方式与外罩M33机械结合,从而与外罩M33一起构成在内部收纳内部设备M2(在此为电磁继电器100)的箱状的轮廓。基座M31与外罩M33的机械结合例如通过熔接或者粘接等实现。
内罩M32在基座M31与外罩M33之间以覆盖内部设备M2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相对于内部设备M2安装。内罩M32的下表面开口。内罩M32以覆盖内部设备M2的相当于触点装置1的部分的方式从上方覆盖内部设备M2。在内罩M32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供内部设备M2的固定端子31、32通过的开口孔。开口孔形成为圆形状,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内罩M32的上壁。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内罩M32跨两个内部设备M2(电磁继电器100)地进行安装。由此,利用一个外壳M3保持两个由电磁继电器100构成的内部设备M2。
外壳M3还包括多个固定部M34和多个连接器M35。电气设备M1利用多个固定部M34安装于安装对象。电气设备M1利用多个连接器M35而与连接对象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电磁继电器100搭载于电动汽车的情况,因此电气设备M1利用多个固定部M34固定于作为安装对象的电动汽车的车身(框架等)。另外,电气设备M1利用多个连接器M35而与作为连接对象的行驶用的电池和负载(例如:逆变器)等电连接。在此,多个固定部M34以从外罩M33向侧方突出的形式与外罩M33一体地形成。多个连接器M35以沿上下方向贯通基座M31的形式与基座M31一体地形成。另外,连接器M35与外壳M3为一体,但不限于该结构,连接器M35也可以与外壳M3分体,并保持于外壳M3。
另外,在电气设备M1中,如图11所示,作为导电构件的导电条M21、M22保持于外壳M3。导电条M21、M22分别相当于上述汇流条21、22。即,导电条M21包括分别相当于汇流条21的电路片211、212、213的电路片M211、M212、M213。另外,导电条M22包括分别相当于汇流条22的电路片221、222、223、224、225的电路片M221、M222、M223、M224、M225。
在此,通过将导电条M21、M22的局部向外壳M3压入,将导电条M21、M22保持于外壳M3。具体而言,电路片M212、M222的下端部压入于内罩M32,从而利用内罩M32保持导电条M21、M22。但是,外壳M3对导电条M21、M22的保持构造并不限于压入,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导电条M21、M22作为嵌件对外壳M3进行嵌件成形,从而将导电条M21、M22保持于外壳M3。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导电条M21、M22通过螺钉固定、铆接结合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外壳M3,从而将导电条M21、M22保持于外壳M3。
另外,导电条M22还包括电路片M226。电路片M226与电路片M225连结,以从电路片M225的右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内部设备M2的前方。电路片M226的顶端部(下端部)与连接器M35的触头M351机械连接(结合)。在此,触头M351与电路片M226一体地构成。由此,在连接器M35与作为连接对象的负载电连接的状态下,导电条M22经由连接器M35而与负载电连接。另外,电路片M226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
在图11中,仅对导电条M21、M22中的导电条M22示出了具体的形状,但关于导电条M21,也与导电条M22同样地,包含将电路片M213与连接器M35之间连接的电路片。
因而,在电气设备M1中,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内部设备M2的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在导电条M21的电路片M213与可动触头8之间以及导电条M22的电路片M223与可动触头8之间产生斥力。并且,在电气设备M1中,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内部设备M2的触点装置1的情况下,利用在导电条M22的电路片M225流动的电流,产生辅助力。
在此,导电条M21、M22与汇流条21、22同样地具有刚度。因此,在导电条M21、M22中,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电路片M211、M221)与固定端子31、32机械连接,从而其整体成为支承于固定端子31、32的状态。并且,导电条M21、M2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连接器M35机械连接。因而,导电条M21、M22以架设于固定端子31、32以及连接器M35之间的状态直接地、或者借助内部设备M2(电磁继电器100)间接地保持于外壳M3。
并且,电气设备M1还包括屏蔽件M4。屏蔽件M4由磁性材料(强磁性体)构成,在两个内部设备M2(电磁继电器100)之间具有遮蔽磁通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M1中,在从上方观察时与一对固定端子31、3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上,两个内部设备M2以背靠背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以一个内部设备M2的后表面与另一个内部设备M2的后表面相对的方式,在外壳M3中对两个内部设备M2进行定位。屏蔽件M4为矩形板状,配置于这两个内部设备M2的后表面之间。屏蔽件M4保持于内罩M32。由此,能够降低因在与一个内部设备M2电连接的导电条M21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对另一个内部设备M2造成的影响。
另外,电气设备M1也可以除了作为内部设备M2的电磁继电器100之外,还包括各种传感器。传感器例如是用于测量在内部设备M2或导电条M21、M22流动的电流,或者内部设备M2或外壳M3的内部空间的温度等的传感器。
(5)变形例
以下,描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适当省略说明。
(5.1)变形例1
实施方式1的电气设备M1的结构、特别是外壳M3和导电条M21、M22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适当变更。
如图12和图13所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电气设备M1a主要是外壳M3a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气设备M1不同。另外,与外壳M3a的结构相配合地,在变形例1的电气设备M1a中,导电条M21、M22的结构也与实施方式1的电气设备M1不同。本变形例的电气设备用机壳M10a包括外壳M3a和导电条M21a、M22a。
在本变形例中,外壳M3a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外壳M3a在前表面具有凹处M37和一对端子口M36。一对端子口M36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与铆接部35、36相对的位置。凹处M37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与电磁体装置10相对的位置。如图13所示,凹处M37在内部设备M2保持于外壳M3a的状态下,通过收纳电磁体装置10的局部而形成用于避免外壳M3a与电磁体装置10干涉的空间。
导电条M21a包括相当于汇流条21的电路片211的电路片M211a。另外,导电条M22a包括分别相当于汇流条22的电路片221、222、225的电路片M221a、M222a、M225a。在图12和图13中,省略了导电条M21a中的相当于汇流条21的电路片212、213的电路片的图示。在此,导电条M21a、M22a在物理上分离为与固定端子31、32机械连接的电路片M211a、M221a和除此之外的电路片。也就是说,在导电条M22a中,电路片M221a与电路片M222a、M225a分离。导电条M21a、M22a中的除电路片M211a、M221a之外的电路片(电路片M222a、M225a等)埋入于外壳M3a,例如通过铆接结合等结合构造保持于外壳M3a。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3所示,内部设备M2以电路片M211a、M221a的局部插入于一对端子口M36的状态保持于外壳M3a。由此,经由端子口M36,电路片M211a、M221a与导电条M21a、M22a中的除了电路片M211a、M221a之外的电路片(电路片M222a、M225a等)接触。因此,在导电条M22a中,电路片M221a与电路片M222a、M225a电连接。即,在本变形例中,仅通过将电路片M211a、M221a的局部插入于一对端子口M36,就能完成内部设备M2与保持于外壳M3a的导电条M21a、M22a之间的电连接。在此,导电条M21a、M22a中的位于一对端子口M36的部位相当于连接器的触头。换言之,电气设备M1a还包括设于外壳M3a的连接器,在内部设备M2保持于外壳M3a的状态下,固定触点311、321经由连接器而与导电条M21a、M22a电连接。
(5.2)变形例2
汇流条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汇流条21、22的形状。
在触点装置1中,也可以代替上述汇流条21、22,应用图14所示的汇流条21a、22a。
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1a包括三个电路片211a、212a、213a。电路片212a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2不同。另外,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2a包括五个电路片221a、222a、223a、224a、225a。电路片222a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2不同。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电路片212a、222a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31、32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总之,电路片212a(延长片)与电路片211a连结,配置为从电路片211a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该电路片212a配置于连结固定端子31与固定端子32的直线上。
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中也是,在电路片212a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在固定端子31流动的电流I为相反朝向。同样地,在电路片222a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在固定端子32流动的电流I为相反朝向。
(5.3)变形例3
在实施方式1中,设为使用两个汇流条21、22来增大可动触头8上推固定触点311、321的力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在触点装置1中,应用汇流条21、22中的一个汇流条即可。也就是说,在触点装置1中,应用汇流条21、22中的至少一个汇流条即可。
在应用汇流条21、22中的一个汇流条的情况下,该汇流条的形状既可以为上述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在本变形例中,应用与汇流条21、22的形状不同的汇流条22b。
如图15所示,汇流条22b包括六个电路片221b、222b、223b、224b、225b、226b。与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22的主要不同在于,汇流条22b还包括电路片226b。电路片222b与变形例2的电路片222a是同样的,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电路片226b与电路片222b连结,以从电路片222b的下端部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4的后方。另外,电路片226b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
在本变形例中,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从前后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可动触头8位于电路片226b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电路片226b相对于可动触头8大致平行地配置于壳体4的外侧,以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电路片226b的与电路片222b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电路片225b一起电连接于例如负载。
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的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将电路片226b的中心点与可动触头8的中心点连结的直线与沿着前后方向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为45度。也就是说,电路片226b配置于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3(参照图4的A)的位置。该数值(45度)为一个例子,宗旨并不在于限定为该数值。
并且,电路片226b的长度为可动触点81与可动触点82之间的距离L11(参照图7的A、图7的B)以上。
在本变形例中,例如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从电路片222b向电路片223b、226b流入,在电路片223b和电路片226b处分流。因而,在电路片226b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与电路片223b同样地,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相反。
本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1和变形例2中的至少一者组合。
(5.4)变形例4
在触点装置1中,也可以代替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21、22,而应用图16所示的汇流条21c、22c。
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1c代替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3而具有电路片213c、213d。另外,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2c代替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3而具有电路片223c、223d,代替电路片224而具有电路片224c、224d,代替电路片225而具有电路片225c、225d。电路片213c、213d的与电路片21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电连接于例如行驶用的电池。电路片225c、225d的与电路片2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电连接于例如负载。
也就是说,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1c包括4个电路片211、212、213c、213d。关于电路片211、212,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电路片213c、213d相当于将电路片213在短边方向(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因此,电路片213c、213d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3同样地,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从前后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可动触头8位于电路片213c、213d与固定触点311、321之间。
本变形例的汇流条22c包括8个电路片221、222、223c、223d、224c、224d、225c、225d。关于电路片221、222,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电路片223c、223d、电路片224c、224d以及电路片225c、225d分别相当于将电路片223、224、225在短边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因此,电路片225c、225d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5同样地,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上方)观察,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延伸(参照图9的A)。
本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1~3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例组合。
(5.5)变形例5
在实施方式1中,第1磁轭6为固定于轴15的顶端部(上端部)的结构,也就是说第1磁轭6为能够沿着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第1磁轭6也可以设置为,相对于壳体4,相对位置固定。例如,触点装置1也可以代替第1磁轭6而具备图17的A和图17的B所示的第1磁轭6d。
第1磁轭6d固定于壳体4的内周面的局部。在此,第1磁轭6d固定于可动触头8的上方且是与可动触头8相对的位置。如图17的B所示,在电流I在可动触头8向右方(从固定端子31观察为固定端子32侧)流动的情况下,从右方观察,在可动触头8的周围产生逆时针的磁通φ3(参照图17的B)。通过产生该磁通φ3,与实施方式1的第1磁轭6与第2磁轭7相互吸引同样地,第1磁轭6d与第2磁轭7相互吸引。
或者,第1磁轭6d也可以固定于壳体4的外周面。或者,第1磁轭6d也可以在壳体4的内部固定于固定端子31、32。
本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1~4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例组合。
(5.6)变形例6
在实施方式1的触点装置1中,嵌套磁轭23设置为位于壳体4与汇流条21的电路片212之间,嵌套磁轭24设置为位于壳体4与汇流条22的电路片222之间,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如图18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中,从上方(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侧)观察,汇流条21的电路片212位于嵌套磁轭23与壳体4之间。同样地,从上方观察,汇流条22的电路片222位于嵌套磁轭24与壳体4之间。并且,关于电路片213也是,从上方观察,位于嵌套磁轭23与壳体4之间。另外,关于电路片223也是,从上方观察,位于嵌套磁轭23与壳体4之间。
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与电路片212位于嵌套磁轭23的外侧、电路片222位于嵌套磁轭24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电路片213、223靠近可动触头8,因此能够产生更大的斥力。因而,根据图18所示的变形例6的触点装置1,能够进一步增大将可动触头8向上方上推的力,也就是将可动触点81、82按压于固定触点311、321的力。
(5.7)变形例7
在实施方式1的触点装置1中,为电路片225沿着左右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在本变形例中,应用与汇流条22的形状不同的汇流条22e或者汇流条22f。
首先,在图19的A所示的触点装置1e(和电磁继电器100e)中,汇流条22e包括六个电路片221e、222e、223e、224e、225e、226e。与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22的主要不同在于,汇流条22e还包括电路片226e。电路片226e与电路片225e连结,以从电路片225e的右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励磁线圈14)的右方。另外,电路片226e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在该结构中,能够自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前方的电路片225e和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右方的电路片226e这两者对可动件13作用辅助力,能够产生更大的辅助力。因而,根据该触点装置1e,能够进一步增大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的力、也就是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按压的力。
另外,在图19的B所示的触点装置1f(和电磁继电器100f)中,汇流条22f包括六个电路片221f、222f、223f、224f、225f、226f。在该例子中,相当于图19的A的电路片226e的电路片226f位于轭铁11与励磁线圈14之间。也就是说,通过将电路片226f配置于轭铁11的内侧而非外侧,从而将电路片226f配置得更靠近励磁线圈14。在该结构中,与图19的A所示的触点装置1f相比,能够利用电路片226f产生更大的辅助力。因而,利用该触点装置1f,能够进一步增大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的力、也就是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按压的力。
本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1~6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例组合。
(5.8)变形例8
在实施方式1的触点装置1中,产生辅助力的电路片225位于励磁线圈14的前方,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例如,产生辅助力的电路片225也可以配置于在图20中用位置P1~P8表示的位置。图20是在与图9的A同样的截面中省略了电路片225的图示的示意图。在图20中,位置P1~P8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配置电路片225的候选位置。
在实施方式1中,电路片225配置于位置P1~P8中的位置P1。此时,在上下方向上,电路片225的中心点位于可动件13处于励磁位置时的固定件12与可动件13的分界面上。相对于此,即使在电路片225配置于位于位置P1的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P2或者位置P3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电路片225产生辅助力。在位置P1~P3中,在电路片225配置于位置P1的情况下,由电路片225产生的辅助力最大。
另外,即使在电路片225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后方的位置P4~P6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电路片225产生辅助力。并且,即使在电路片225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下方的位置P7、P8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电路片225产生辅助力。但是,在励磁线圈14的下方中的可动件13的正下方的位置,由在电路片225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不会作为辅助力作用于可动件13。
关于电路片225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下方的情况的具体例,参照图21的A~图22的B进行说明。
在图21的A和图21的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00h中,汇流条22h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电路片222h(延长片)和电路片225h。电路片222h的上端部侧与固定端子32相连。电路片225h与电路片222h的下端部连结,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的励磁线圈14的下方。如图21的B所示,从下方观察电磁继电器100h,电路片225h具有形成以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形状(圆弧状)。也就是说,从下方观察电磁继电器100h,电路片225h形成为沿着励磁线圈14的外周缘的圆弧状。特别是,在电磁继电器100h中,电路片225h以在3/4周(也就是270度)的范围内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于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的周围。
在此,假定电流I1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此时,电流I1自固定端子32起按照电路片222h、电路片225h的顺序流动。因此,在电路片225h中,如图21的B所示,从下方观察,电流I1绕顺时针流动。在此,假设在励磁线圈14中,从下方观察,电流I2绕顺时针流动。这样的话,在励磁线圈14中的与电路片225h相对的部位(励磁线圈14的下表面),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以与在电路片225h流动的电流I1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流过电流I2。其结果,由在电路片225h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以与由在励磁线圈14流动的电流I2产生的磁通相同的朝向作用于电磁体装置10的可动件13。由此,由在电路片225h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产生辅助力,在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h中,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辅助力对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进行辅助(assist)。
另外,在图22的A和图22的B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00i中,汇流条22i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电路片222i(延长片)和电路片225i。电路片222i的上端部侧与固定端子32相连。电路片225i与电路片222i的下端部连结,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的励磁线圈14的下方。如图22的B所示,从下方观察电磁继电器100i,电路片225i具有形成以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一部分的形状(圆弧状)。也就是说,从下方观察电磁继电器100i,电路片225i形成为沿着励磁线圈14的外周缘的圆弧状。特别是,在电磁继电器100i中,电路片225i以在1/2周(也就是180度)的范围内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于励磁线圈14的中心轴线的周围。
在此,假定电流I1从固定端子31朝向固定端子32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情况。此时,电流I1自固定端子32起按照电路片222i、电路片225i的顺序流动。因此,在电路片225i中,如图22的B所示,从下方观察,电流I1绕顺时针流动。在此,假设在励磁线圈14中,从下方观察,电流I2绕顺时针流动。这样的话,在励磁线圈14中的与电路片225i相对的部位(励磁线圈14的下表面),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以与在电路片225i流动的电流I1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流过电流I2。其结果,由在电路片225i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以与由在励磁线圈14流动的电流I2产生的磁通相同的朝向作用于电磁体装置10的可动件13。由此,由在电路片225i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产生辅助力,在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i中,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辅助力对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进行辅助(assist)。
本变形例也可以与上述变形例1~7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例组合。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g中,汇流条21g、22g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适当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21g、22g不包含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反的朝向的电流I的反向电路片和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同的朝向的电流I的正向电路片这两者。也就是说,如图23的A所示,汇流条21g包含电路片211g,不包含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3的电路片。另外,如图23的A所示,汇流条22g包含三个电路片221g、222g、225g,不包含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3的电路片。电路片211g、221g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11、221是同样的,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片222g与电路片221g连结,从电路片221g的前端部到电磁体装置10沿上下方向延伸。电路片225g与电路片222g连结,以从电路片222g的下端部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延伸的方式配置于电磁体装置10的前方。电路片225g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5。因此,电路片225g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片225同样地,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上方)观察,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参照图23的B)的切线方向延伸。另外,电路片225g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与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g中也是,如图23的B所示,在电路片225g流动的电流I1的朝向是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I2相同的朝向。例如,假设在电路片225g中,电流I1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流动。在该情况下,在励磁线圈14中,从上方观察,电流I2绕顺时针流动。由此,在励磁线圈14中的与电路片225g相对的部位(励磁线圈14的前表面侧),电流I2向左方(从固定端子32观察为固定端子31侧)流动。图23的B是图23的A的X2-X2剖视图,是省略了触点装置1的图示的示意图。
因而,由在电路片225g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以与由在励磁线圈14流动的电流I2产生的磁通φ22相同的朝向作用于电磁体装置10的可动件13(参照图23的B)。也就是说,由在电路片225g流动的电流I1产生的磁通φ21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励磁线圈14所产生的力(磁力)同样地,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力。像这样,在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g中,在触点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电路片225g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其它变形例)
以下,列举其它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包含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适当组合来应用。
在各实施方式中,设为壳体4以使固定端子31、32的局部暴露的状态保持固定端子31、32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壳体4也可以将固定端子31、32的整体收纳于壳体4的内部。也就是说,壳体4为至少收纳固定触点311、321和可动触头8的结构即可。
在各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也可以不具备嵌套磁轭。在设有嵌套磁轭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嵌套磁轭而使电路片213、223与可动触头8之间的斥力减弱的可能性。因此,通过省略嵌套磁轭,能够抑制因嵌套磁轭引起的斥力的降低,结果,进一步增大将可动触头8向上方上推的力。
在各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设为在未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可动触头8位于断开位置的所谓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但也可以是常通类型的电磁继电器。在常通类型的电磁继电器中,在未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因此辅助力作为将可动件13维持在非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作用于可动件13。
在各实施方式中,保持于可动触头8的可动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保持于可动触头8的可动触点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同样,固定端子(和固定触点)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各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为无保持件类型的电磁继电器,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带有保持件类型的电磁继电器。在此,保持件为例如左右方向上的两面开口的矩形筒状,保持件与可动触头8组合,以使可动触头8沿左右方向贯穿保持件。在保持件的下壁与可动触头8之间配置有压接弹簧17。也就是说,可动触头8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由保持件保持。轴15的上端部固定于保持件。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轴15被向上方上推,因此保持件向上方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触头8向上方移动,而位于使一对可动触点81、82与一对固定触点311、321接触的闭合位置。
各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设为柱塞类型的触点装置,但也可以是铰链类型的触点装置。
各实施方式的汇流条通过铆接结合于固定端子31、32而与固定端子31、32机械连接,但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而与固定端子31、32机械连接。或者,汇流条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钎焊等方式与固定端子31、32结合。
各实施方式的灭弧用磁体设为配置于壳体4的外侧(也就是嵌套磁轭与壳体4之间)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灭弧用磁体也可以配置于壳体4的内侧。
在各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磁轭、灭弧用磁体以及嵌套磁轭并非必须的结构。
可动件13和固定件12分别不限于铁芯,例如既可以由除铁之外的磁性材料构成,也可以是铁芯被树脂等包覆的结构。
各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也可以具有这样的电路片: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可动触头8位于与固定触点311、321或者固定端子31、32相同的一侧,沿着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延伸。该电路片通过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同的朝向的电流I,从而构成正向电路片。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例如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的情况下,在正向电路片与可动触头8之间产生吸引力。在本公开中所说的“吸引力”是在可动触头8与正向电路片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中的相互吸引的朝向的力。其结果,将可动触头8向上方上推的力、也就是将可动触点81、82按压于固定触点311、321的力增大。换言之,在可动触头8位于闭合位置时,利用由在配置于壳体4的外侧的汇流条(导电构件)流动的电流I产生的磁场,对可动触头8作用在可动触头8的移动方向上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闭合位置的朝向的力。在此,吸引力中的朝上的分力相当于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闭合位置的朝向的力。
各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也可以不包含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反的朝向的电流I的反向电路片和流过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相同的朝向的电流I的正向电路片这两者。即使在该结构中,通过使汇流条包括产生辅助力的电路片,也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另外,也可以在相对于励磁线圈14位于与可动触头8相同的一侧(上侧)的上部电路片(电路片213、223)以与电流I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流过电流I。也就是说,在电路片213和电路片223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也可以是与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电流I的朝向相同的朝向。
另外,嵌套磁轭23、24和灭弧用磁体25、26也可以设于壳体4的内部。此时,灭弧用磁体25相对于固定端子31、特别是固定触点311被屏蔽,灭弧用磁体26相对于固定端子32、特别是固定触点321被屏蔽。
另外,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各种结构能够与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电气设备M1、M1a适当组合而应用。
(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包括电磁体装置(10)、触点装置(1、1e、1f)以及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电磁体装置(10)具有励磁线圈(14)、固定件(12)以及可动件(13)。电磁体装置(10)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使可动件(13)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触点装置(1、1e、1f)具有固定触点(311、321)和可动触点(81、82)。触点装置(1、1e、1f)伴随着可动件(13)的移动,在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的闭合状态和可动触点(81、82)自固定触点(311、321)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与固定触点(311、321)电连接。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以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和电磁体装置(10)。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2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包括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延伸。在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流动的电流,能够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3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包括电磁体装置(10)、固定端子(31、32)、可动触头(8)以及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电磁体装置(10)具有励磁线圈(14)、固定件(12)、可动件(13)以及轭铁(11)。轭铁(11)形成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通的路径的一部分。电磁体装置(10)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使可动件(13)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固定端子(31、32)具有固定触点(311、321)。可动触头(8)具有可动触点(81、82)。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与固定触点(311、321)电连接。轭铁(11)具有相对于励磁线圈(14)位于与可动触头(8)相同的一侧的轭铁上板(111)。从与励磁线圈(14)的轴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轭铁上板(111)重叠的位置,或者相对于轭铁上板(111)配置于与可动触头(8)相反的一侧的位置。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包括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延伸。在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对可动触头(8)作用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触头(8)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4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2形态或第3形态的基础上,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的延伸方向与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正交。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电路片(225、225a~225i、226e、226f)流动的电流,能够有效地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5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可动件(13)位于非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1e、1f)处于断开状态。在可动件(13)处于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根据该形态,在所谓的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中,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6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1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上,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励磁线圈(14)的两端之间。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能够有效地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7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1形态~第6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电磁体装置(10)还具有形成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通的路径的一部分的轭铁(11)。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轭铁(11)与励磁线圈(14)之间。
根据该形态,与配置于轭铁(11)的外侧的情况相比,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配置于靠近励磁线圈(14)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
第8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3形态的基础上,固定触点(311、321)设于固定端子(31、32)的一端侧。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固定于固定端子(31、32)的另一端侧。
根据该形态,能够将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固定于固定位置。
第9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3形态的基础上,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包括以与电流在可动触头(8)流动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或者相反的朝向流过电流的上部电路片(213、223)。上部电路片(213、223)相对于励磁线圈(14)位于与可动触头(8)相同的一侧。
根据该形态,能够从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对可动触头(8)作用力。
第10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是在第1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可动件(13)配置于励磁线圈(14)的内侧。
根据该形态,能够使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通有效地作用于可动件(13)。
第11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包括第1形态~第10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以及用于保持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的外壳(M3、M3a)。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12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包括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用于保持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的外壳(M3、M3a)以及保持于外壳(M3、M3a)的导电条(M21、M22、M21a、M22a)。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包括电磁体装置(10)和触点装置(1、1e、1f)。电磁体装置(10)具有励磁线圈(14)、固定件(12)以及可动件(13),利用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由励磁线圈(14)产生的磁场将可动件(13)向固定件(12)吸引,使可动件(13)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触点装置(1、1e、1f)具有固定触点(311、321)和可动触点(81、82)。触点装置(1、1e、1f)伴随着可动件(13)的移动,在可动触点(81、82)与固定触点(311、321)接触的闭合状态和可动触点(81、82)自固定触点(311、321)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以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导电条(M21、M22、M21a、M22a)和电磁体装置(10)。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13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2形态的基础上,导电条(M21、M22、M21a、M22a)包括电路片(M225、M225a)。从励磁线圈(14)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电路片(M225、M225a)沿着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的切线方向(D1)延伸。在电路片(M225、M225a)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励磁线圈(14)通电时在励磁线圈(14)的周向的局部(141)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电路片(M225、M225a)流动的电流,能够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14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3形态的基础上,电路片(M225、M225a)的延伸方向与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正交。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电路片(M225、M225a)流动的电流,能够有效地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15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2形态~第14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可动件(13)位于非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1e、1f)处于断开状态。在可动件(13)处于励磁位置时,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根据该形态,在所谓的常断类型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中,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16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2形态~第1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可动件(13)的移动方向上,导电条(M21、M22、M21a、M2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励磁线圈(14)的两端之间。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能够有效地对从励磁线圈(14)作用于可动件(13)的力进行辅助。
第17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2形态~第16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还包括设于外壳(M3、M3a)的连接器。在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保持于外壳(M3、M3a)的状态下,固定触点(311、321)经由连接器而与导电条(M21、M22、M21a、M22a)电连接。
根据该形态,将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与导电条(M21、M22、M21a、M22a)连接的作业变得简单。
第18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2形态~第17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导电条(M21、M22、M21a、M22a)与固定触点(311、321)电连接。
根据该形态,若在固定触点(311、321)流过电流,则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也流过电流。
第2形态~第10形态形态的结构并不是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第13形态~第18形态形态的结构并不是电气设备(M1、M1a)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第19形态的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设置于第1形态~第10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汇流条(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20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是在第11形态~第18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包括多个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多个电磁继电器(100、100e、100f、100g、100h、100i)包括第1电磁继电器(101)和第2电磁继电器(102)。在第1电磁继电器(101)和第2电磁继电器(102)这两者的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第1电磁继电器(101)和第2电磁继电器(102)这两者的可动件(13)作用将两者的可动件(13)维持在两者的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以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导电条(M21、M22、M21a、M22a)和第1电磁继电器(101)及第2电磁继电器(102)这两者的电磁体装置(10)。
根据该形态,对于第1电磁继电器(101)和第2电磁继电器(102)这两者,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第21形态的电气设备用机壳(M10、M10a)包括第11形态~第18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电气设备(M1、M1a)的外壳(M3、M3a)和导电条(M21、M22、M21a、M22a)。
根据该形态,利用在导电条(M21、M22、M21a、M22a)流动的电流,对可动件(13)作用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因而,能够谋求提高将可动件(13)维持在触点装置(1、1e、1f)处于闭合状态的位置的力。
附图标记说明
1、1e、1f、触点装置;10、电磁体装置;12、固定件;13、可动件;14、励磁线圈;21、22、21a、22a、22b、21c、22c、22e、22f、21g、22g、22h、22i、103~106、汇流条;81、82、可动触点;100、100e、100f、100g、100h、100i、电磁继电器;101、第1电磁继电器;102、第2电磁继电器;141、(励磁线圈的)周向的局部;225、225a~225i、226e、226f、电路片;311、321、固定触点;D1、切线方向;M3、M3a、外壳;M21、M22、M21a、M22a、导电条;M225、M225a、电路片。

Claims (1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磁体装置,其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以及可动件,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
触点装置,其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伴随着所述可动件的移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可动触点自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汇流条,其与所述固定触点电连接,
以如下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电磁体装置: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汇流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所述汇流条包括沿着所述励磁线圈的周向的局部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电路片,
在所述电路片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在所述励磁线圈的所述周向的所述局部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3.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磁体装置,其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可动件以及形成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的路径的一部分的轭铁,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
固定端子,其具有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可动触点;以及
汇流条,其与所述固定触点电连接,
所述轭铁具有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位于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同的一侧的轭铁上板,
从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轭铁上板重叠的位置,或者相对于所述轭铁上板配置于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所述汇流条包括沿着所述励磁线圈的周向的局部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电路片,
在所述电路片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在所述励磁线圈的所述周向的所述局部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路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可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非励磁位置时,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励磁位置时,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
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汇流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两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体装置还具有形成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的路径的一部分的轭铁,
所述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轭铁与所述励磁线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固定触点设于所述固定端子的一端侧,所述汇流条固定于所述固定端子的另一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汇流条包括以与电流在所述可动触头流动的朝向相同的朝向或者相反的朝向流过电流的上部电路片,
所述上部电路片相对于所述励磁线圈位于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同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配置于所述励磁线圈的内侧。
11.一种电气设备,其中,
该电气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以及
外壳,其用于保持所述电磁继电器。
12.一种电气设备,其中,
该电气设备包括:
电磁继电器;
外壳,其用于保持所述电磁继电器;以及
导电条,其保持于所述外壳,
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磁体装置,其具有励磁线圈、固定件以及可动件,利用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由所述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所述可动件向所述固定件吸引,使所述可动件从非励磁位置向励磁位置移动;以及
触点装置,其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伴随着所述可动件的移动,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可动触点自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以如下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导电条和所述电磁体装置: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导电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位置的朝向的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从所述励磁线圈的轴向上的一侧观察,所述导电条包括沿着所述励磁线圈的周向的局部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电路片,
在所述电路片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为与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在所述励磁线圈的所述周向的所述局部流动的电流相同的朝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所述电路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可动件的移动方向正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非励磁位置时,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励磁位置时,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
在所述触点装置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利用由在所述导电条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对所述可动件作用将所述可动件维持在所述励磁位置的朝向的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导电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励磁线圈的两端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该电气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的连接器,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保持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所述固定触点经由所述连接器而与所述导电条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
所述导电条与所述固定触点电连接。
CN201880076768.3A 2017-11-27 2018-11-21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Pending CN1114063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7282 2017-11-27
JP2017-227283 2017-11-27
JP2017227283 2017-11-27
JP2017-227282 2017-11-27
PCT/JP2018/043067 WO2019103062A1 (ja) 2017-11-27 2018-11-21 電磁継電器、電気機器及び電気機器用ケー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6300A true CN111406300A (zh) 2020-07-10

Family

ID=6663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768.3A Pending CN111406300A (zh) 2017-11-27 2018-11-21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1203A1 (zh)
EP (1) EP3719826A1 (zh)
JP (1) JPWO2019103062A1 (zh)
CN (1) CN111406300A (zh)
WO (1) WO20191030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39133B2 (en) * 2017-01-11 2021-10-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7036047B2 (ja) * 2019-01-18 2022-03-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EP3770935A1 (de) * 2019-07-25 2021-01-27 Rail Power Systems GmbH Spannungsbegrenz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schaltgerät
JP2021022548A (ja) * 2019-07-30 2021-0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2964920A (zh) * 2021-02-08 2021-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于直流汇流条式电磁接触器负载电流检测线圈
CN115458370B (zh) * 2022-11-09 2023-02-03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继电器引出端的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2668A (ja) 2013-05-29 2014-12-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および接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300157B2 (ja) * 2013-08-02 2018-03-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213818B2 (ja) * 2013-08-02 2017-10-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9074993B (zh) * 2016-04-22 2019-12-0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头开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03062A1 (ja) 2020-11-19
WO2019103062A1 (ja) 2019-05-31
EP3719826A1 (en) 2020-10-07
US20200381203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6300A (zh) 电磁继电器、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用机壳
CN111418039A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以及电气设备
US11139133B2 (en)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2006310247A (ja) 電磁開閉装置
CN112509874A (zh) 电磁继电器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KR102204278B1 (ko) 유극 직류 전자석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 접촉기
US20210082649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200303145A1 (en) Relay
CN111406302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WO20200132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WO2020022231A1 (ja) 電磁石装置、電磁継電器
JP2020074333A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0013224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WO2022123873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WO2021019895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CN112530749A (zh) 电磁接触器
CN117178339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