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354A -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354A
CN111399354A CN202010371211.1A CN202010371211A CN111399354A CN 111399354 A CN111399354 A CN 111399354A CN 202010371211 A CN202010371211 A CN 202010371211A CN 111399354 A CN111399354 A CN 111399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latent
latent image
color
prin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12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顺利
许海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Wanxiang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12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3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包括:一感光带,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所述静电潜像区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激光扫描单元,作用在感光带上,以于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供墨单元,沿所述感光带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静电潜像区;介质传输单元,驱动打印介质运动,并能于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后,驱动所述打印介质中的印制区域处于对应的所述静电潜像区。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可实现彩色打印。

Description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彩色打印机比较常见的打印原理是如下两种:
如图1所示,采用四个感光鼓2,每一感光鼓2对应设置一激光器、一单色碳粉盒1。工作时,激光器在感光鼓2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的静电潜像利用电荷吸附对应颜色的碳粉,并随之转印到转印带3上,随着转印带的转动,不同的感光鼓2依次将不同颜色的碳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上,随后再次转印到纸张4上,实现三原色的混合以形成需要印制的色彩图像。
如图2所示,采用一个感光鼓2,在其周向顺序布置四个单色碳粉盒1。工作时,感光鼓2转动四周,每转动一周,激光器在感光鼓2上形成对应颜色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吸附对应颜色的碳粉并转印到转印带3上,通过感光鼓2的四次转动和转印带的四次转印操作,完成色彩图像在转印带3上的成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彩色打印方式,从而提供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包括:一感光带,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所述静电潜像区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激光扫描单元,作用在感光带上,以于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供墨单元,沿所述感光带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静电潜像区;介质传输单元,驱动打印介质运动,并能于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后,驱动所述打印介质中的印制区域处于对应的所述静电潜像区。
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包括:四个感光带,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感光带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激光扫描单元,作用在所述感光带上,以于所述感光带上形成相应色的静电潜像;供墨单元,沿所述感光带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感光带;介质传输单元,驱动打印介质运动,并能于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后,驱动所述打印介质中的印制区域处于对应色的所述感光带下。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静电潜像区之间或相邻所述感光带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mm小于等于0.1mm。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介质的前进方向垂直于所述感光带的前进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介质的印制区域均能同时处于对应的所述静电潜像区或所述感光带下。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感光带均配置有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感光带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墨仓,所述墨仓内设置若干隔板,以将所述墨仓内的空间构造为所述供墨区域,所述供墨区域具有至少一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辊设置的敞口。
一种彩色打印方法,包括一感光带,所述感光带上沿打印介质的前进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所述介质传输单元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所述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沿所述打印介质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所述激光扫描单元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将打印介质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一种彩色打印方法,包括四个感光带,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感光带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所述介质传输单元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四个所述感光带,所述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沿所述打印介质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所述激光扫描单元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感光带上;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将打印介质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置于成像位置,包括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一步中需要成型有所述静电潜像的感光带置于成像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使用感光带替代传统的感光鼓结构,在感光带上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静电潜像区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需要解释的是,根据传统的色彩合成原理,上述中的第一色、第二色、第三色、第四色中包括黑色以及三原色。工作时,激光扫描单元将不同色的静电潜像区对应的静电潜像按照预先设定的成像顺序依次在感光带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感光带的转动,在供墨单元处实现对静电潜像的显像处理。介质传输单元负责在感光带上的静电潜像显像成型后,将打印介质中的印制区域传输到感光带上对应的静电潜像区,实现将感光带上显像的碳粉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当打印介质中的印制区域根据色彩合成的需要,依次经过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时,即可完成多种颜色的碳粉图像在印制区域的叠加混合,从而实现彩色打印。
2.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在静电潜像区之间或相邻所述感光带之间构造有间隙,间隙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mm小于等于0.1mm。构造间隙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同色的静电潜像在显像时,于相邻静电潜像区的边缘位置处产生不同色的碳粉交汇混合的问题,而将间隙范围设置成大于0mm小于等于0.1mm,肉眼辨识度低,可避免在打印介质上形成打印白痕。
3.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打印介质的前进方向垂直于感光带的前进方向,此种布置方式,打印介质与感光带垂直交错设置,保证了打印介质能以最短的行程穿过所有的静电潜像区,进而提高打印的速度。
4.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打印介质的印制区域均能同时处于对应的静电潜像区或感光带下,这样打印介质仅需要一次性通过感光带上的静电潜像区即可完成这个印制区域的打印,提高打印的速度。
5.本发明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在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可设置四个感光带,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感光带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同时给每一个感光带设置一个驱动组件,在彩色打印过程中,涉及哪种色的静电潜像,可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相应的感光带转动,未涉及的感光带不作运动,从而降低对感光带的驱动消耗,降低图像成型设备的能耗。
6.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彩色打印方法,介质传输单元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打印介质在感光带下运动,在打印介质每前进一步之前,在相应的静电潜像区上形成静电潜像,并配合供墨组件进行显像,在打印介质运动到上述中的静电潜像区时,将其上显像的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通过打印介质的多步传输运动,实现不同色的静电潜像的显像图像在打印介质上的转印叠加,从而实现彩色打印,同时,一步一打印的方式,控制系统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中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彩色打印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中的图像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中的图像成型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5到图11为本发明中的实施例3中的彩色打印方法的打印过程示意图。
背景技术附图标记说明:
1-碳粉盒;
2-感光鼓;
3-转印带;
4-纸张。
实施方式附图标记说明:
1-感光带;
2-激光扫描单元;
3-供墨单元;
4-介质传输单元;
5-打印介质;
6-清洁装置;
7-转印组件;
Q-静电潜像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成型装置,上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一感光带1、一激光扫描单元2、一供墨单元3、一介质传输单元4,当然还包括常用的辅助打印完成的其他结构单元,在此不在单独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感光带1,在功能上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感光鼓。根据彩色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需要三种原色的墨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从而调配出各色图像,满足打印的需求。常见的三原色为:黄色(Y色)、品红(M色)、天蓝(C色),因在日常的打印过程中,虽然三色全部混合能形成黑色,但是黑色在日常打印过程中的打印量特别大,为了提高打印的速度,在彩色激光打印机中单独提供黑色(K色)的碳粉以方便对图像内容中的黑色部分直接打印。
基于现有的激光打印的原理,如背景技术中附图1和2中的示出,需要在感光鼓上依次形成三原色各自对应的静电潜像,故本实施例中沿感光带1的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Q,四个静电潜像区Q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在其中一种区分方式中,第一色静电潜像区为Y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为M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为C色静电潜像区,第四色静电潜像区为K色静电潜像区,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静电潜像区对应的原色可任意调整,本实施例中的颜色顺序,仅提供一种阐述实施的方式。
在同一感光带1上划分的不同的静电潜像区,其仅仅是一种控制逻辑上的区分,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不同的静电潜像区均使用同样的感光材料制备,因感光带1为现有的技术结构,在此就不在阐述其制备的结构组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阐述的是,因在静电潜像区上形成的是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在电荷库伦力的作用下吸附对应色的碳粉,以使静电潜像完成显像的操作。在此过程中,相邻的静电潜像区若是一同进行显像操作,会导致相邻静电潜像区边缘处吸附的碳粉在感光带1传输抖动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混合,导致打印错乱。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静电潜像区间构造了间隙,间隙处不涂制感光层等结构,且为了在打印介质5上,上述间隙处形成的打印白痕不被用户的肉眼所识别,间隙的大小控制为大于0mm小于等于0.1mm,本实施例中取值为0.1mm,0.1mm的间隙加工难度低,成品率高。
感光带1的驱动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即可。如在环形感光带1的两端安装皮带辊,一主动辊,一从动辊,以及用以张紧感光带1的张紧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带动感光带1的转动。上述结构仅为驱动组件的结构之一。
为了在静电潜像区形成静电潜像,本实施例中包括激光扫描单元2,激光扫描单元2借用现有技术中激光打印中的激光单元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扫描单元2需要按照打印介质5的传输进度的需求在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
另,本实施例中将感光带1实施为四个静电潜像区,相应的打印介质5在进行打印时,需要将整个的印制区域按照打印的顺序分隔为四部分,此四部分的大小与静电潜像区的大小相互对应,为了印制的方便,本实施例中的印制区域等大小区分,相应的静电潜像区同样等大小设置。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印制区域的区分与静电潜像区的大小对应即可,以节约感光带1资源。
本实施例中的静电潜像区是能够完全覆盖上述中的印制区域,以保证打印介质5一次性通过上述四个静电潜像区即可完成彩色打印的过程。
基于上述的描述,如在需要印制打印介质5中前四分之一的内容中的图像内容时,激光扫描单元2将打印介质5前四分之一内容中需要形成的黄色静电潜像扫描在Y色静电潜像区,当黄色静电潜像在打印介质5上完成转印时,激光扫描单元2再将打印介质5前四分之一内容中需要形成的品红色静电潜像扫描在M色静电潜像区,依次循环扫描操作。
在上述中的打印介质5的传输依靠本实施例中的介质传输装置。介质传输装置为常用的搓纸辊结构,在感光带1宽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组搓纸辊,在感光带1的下方设置可自由转动的辊子,在能实现打印介质5传输的同时,尽可能防止打印介质5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抖动,避免附着在打印介质5上的碳粉散落导致打印错乱的问题。关于驱动搓纸辊运动的装置可采用常见的电机齿轮驱动结构或者传送带驱动结构等。
显然,本实施例中还需要供墨单元3,沿所述感光带1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静电潜像区,如黄色墨粉的供墨区域内盛放有黄色墨粉,其对应到Y色的静电潜像区。具体地供墨单元3包括墨仓,墨仓内设置三个隔板,以将所述墨仓内的空间构造为四个供墨区域,供墨区域具有一朝向驱动组件的驱动辊设置的敞口,颜色碳粉通过上述的敞口处转移到感光带1上,实现对相应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像处理。
静电潜像的显像过程如下:成型在感光带1上的静电潜像,随着感光带1的转动,依次经过上述中的供墨区域,利用电场的库仑力从敞口处将相应颜色的碳粉吸附到静电潜像上,当整个感光带1转动180度后,显像过程结束,将显像的碳粉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打印介质5的下方还设置有转印组件7,转印组件7将感光带1上的碳粉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转印组件7的结构为常见的激光打印机中的转印组件结构,如常用的转印带或者转印辊结构,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采用的是转印辊结构时,因本实施例中的将感光带1上设置了四个静电潜像区,需要在每一个静电潜像区下均设置转印辊结构,以完成转印操作。
当转印操作完成后,为了方便下一步的成像和显像操作,在靠近感光带1的位置还设置有清洁装置6和消电装置,以去除感光带1上残留的墨粉和电荷。上述中的清洁装置6和消电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清洁装置6和消电装置即可,在此不在具体展开阐述。
基于上述的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中使用感光带1替代传统的感光鼓结构,在感光带1上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静电潜像区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工作时,激光扫描单元2将不同色的静电潜像区对应的静电潜像按照预先设定的成像顺序依次在感光带1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感光带1的转动,在供墨单元3处实现对静电潜像的显像处理。介质传输单元4负责在感光带1上的静电潜像显像成型后,将打印介质5中的印制区域传输到感光带1上对应的静电潜像区,实现将感光带1上显像的碳粉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当打印介质5中的印制区域根据色彩合成的需要,依次经过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时,即可完成多种颜色的碳粉图像在印制区域的叠加混合,从而实现彩色打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区别于实施例1中的图像成型装置之处在于,本实施中的感光带1的数量使用的是四个,四个上述中的感光带1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四个感光带1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四个感光带1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且在布置时,保持同样高度的并排设置,以简化后续的成像和显像操作,因同等高度的设置可使激光扫描单元2的扫描角度均相同,从而降低静电潜像的成像难度。
如在实施例1中的阐述,感光带1需要驱动组件带动其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感光带1均配置有一驱动组件,每个驱动组件均可以单独驱动相应的感光带1。在彩色打印的过程中,如仅需要对印制内容中的黄色部分的静电潜像进行成型,此时可仅驱动对应黄色静电潜像的感光带1转动,其他色的感光带1不用驱动,从而降低对感光带1的驱动消耗,降低图像成型设备的能耗。
上述中具体的驱动组件可采用实施例1中的驱动组件,为了适应四个感光带1结构,其在形状尺寸上作出相应的减小。
实施例3
如图3-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色打印的方法,包括一感光带1,感光带1上沿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
依据彩色图像形成的原理,上述中的第一色、第二色、第三色、第四色包括三原色以及黑色。
介质传输单元4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打印介质5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中的打印介质5的印制区域沿印制方向等分为四分,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同样设置为等区域大小,并和等分后的印制区域相互对应。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打印方式为一步一打印的方式,其在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2沿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激光扫描单元2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4将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每一步打印的过程,下面:
定义第一色静电潜像区为Y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为M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为C色静电潜像区,第四色静电潜像区为K色静电潜像区。
定义打印介质5的全部印制区域沿打印方向等分为四份,并依次定义为A1印制区域、A2印制区域、A3印制区域和A4印制区域。
其具体打印过程如下:
激光扫描组件中的激光器读取并处理用户输入的印制内容,处理时,将整个印制内容按照打印顺序依次和A1印制区域、A2印制区域、A3印制区域和A4印制区域对应,具体地,印制内容的前四分之一与A1印制区域对应,依次后续的每个四分之一内容分别与A2印制区域、A3印制区域和A4印制区域对应,并以此划分为四部分为a1印制内容、a2印制内容、a3印制内容和a4印制内容。
第一步,激光扫描组件将a1印制内容中对应的Y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Y色静电潜像区;
第二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同时Y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黄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三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1印制区域到达Y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Y色静电潜像区上的Y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完成转印操作。
第四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第五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1印制内容中对应的M色静电潜像扫描在M色静电潜像区,同时将a2印制内容中对应的Y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Y色静电潜像区;
第六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Y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黄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M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品红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七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1印制区域到达M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M色静电潜像区上的M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1印制区域,同时将Y色静电潜像区上的Y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2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八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第九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1印制内容中对应的C色静电潜像扫描在C色静电潜像区,同时将a2印制内容中对应的M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M色静电潜像区,将a3印制内容中对应的Y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Y色静电潜像区。
第十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Y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黄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M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品红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C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天蓝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十一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1印制区域到达C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C色静电潜像区上的C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1印制区域,同时将M色静电潜像区上的M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2印制区域,将Y色静电潜像区上的Y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3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十二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第十三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1印制内容中对应的K色静电潜像扫描在K色静电潜像区,同时将a2印制内容中对应的C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C色静电潜像区,将a3印制内容中对应的M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M色静电潜像区,将a4印制内容中对应的Y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Y色静电潜像区。
第十四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Y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黄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M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品红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C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天蓝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K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黑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十五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1印制区域到达K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K色静电潜像区上的K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1印制区域,同时将C色静电潜像区上的C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2印制区域,将M色静电潜像区上的M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3印制区域,将Y色静电潜像区上的Y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3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十六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到此步,打印介质5上的A1印制区域上已经完成整个的彩色打印过程。下面依次完成A2\A3\A4印制区域的打印,具体如下:
第十七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2印制内容中对应的K色静电潜像扫描在K色静电潜像区,同时将a3印制内容中对应的C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C色静电潜像区,将a4印制内容中对应的M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M色静电潜像区。
第十八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M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品红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C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天蓝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K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黑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十九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2印制区域到达K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K色静电潜像区上的K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2印制区域,同时将C色静电潜像区上的C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3印制区域,将M色静电潜像区上的M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4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二十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A2印制区域的整个打印过程完成。
第二十一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3印制内容中对应的K色静电潜像扫描在K色静电潜像区,同时将a4印制内容中对应的C色的静电潜像扫描在C色静电潜像区。
第二十二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C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天蓝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K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黑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二十三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3印制区域到达K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K色静电潜像区上的K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3印制区域,同时将C色静电潜像区上的C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4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二十四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A3印制区域的整个打印过程完成。
第二十五步,激光扫描单元2将a4印制内容中对应的K色静电潜像扫描在K色静电潜像区。
第二十六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K色的静电潜像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从供墨单元3中吸附黑色碳粉,完成成像动作转动180度后到达转印位置,并停止运动。
第二十七步,介质传输单元4传输打印介质5中的A4印制区域到达K色静电潜像区下,到位后,停止驱动。转印组件7将K色静电潜像区上的K色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介质5上的A4印制区域,完成转印操作
第二十八步,驱动组件驱动感光带1转动,清洁组件和消电组件对感光带1进行消墨和消电处理完成后,停止转动。
A4印制区域的整个打印过程完成,整个彩色打印过程完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色打印的方法,包括四个感光带1,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感光带1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介质传输单元4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打印介质5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四个感光带1,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2沿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激光扫描单元2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感光带1上;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4将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包括驱动装置驱动下一步中需要成型有静电潜像的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即在彩色打印过程中,涉及哪种色的静电潜像,可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相应的感光带1转动,未涉及的感光带1不作运动,从而降低对感光带1的驱动消耗,降低图像成型设备的能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带(1),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形成四个静电潜像区,所述静电潜像区被区别设置为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
激光扫描单元(2),作用在所述感光带(1)上,以于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
供墨单元(3),沿所述感光带(1)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静电潜像区;
介质传输单元(4),驱动打印介质(5)运动,并能于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后,驱动所述打印介质(5)中的印制区域处于对应的所述静电潜像区。
2.一种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个感光带(1),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感光带(1)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
激光扫描单元(2),作用在所述感光带(1)上,以于所述感光带(1)上形成相应色的静电潜像;
供墨单元(3),沿所述感光带(1)的带宽方向依次设置四个不同颜色的供墨区域,单一色的所述供墨区域对应于相应色的感光带(1);
介质传输单元(4),驱动打印介质(5)运动,并能于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后,驱动所述打印介质(5)中的印制区域处于对应色的所述感光带(1)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静电潜像区之间或相邻所述感光带(1)之间构造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mm小于等于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垂直于所述感光带(1)的前进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5)的印制区域均能同时处于对应的所述静电潜像区或所述感光带(1)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感光带(1)均配置有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感光带(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单元(3)包括墨仓,所述墨仓内设置若干隔板,以将所述墨仓内的空间构造为所述供墨区域,所述供墨区域具有至少一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辊设置的敞口。
8.一种彩色打印方法,包括一感光带(1),所述感光带(1)上沿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其特征在于,
介质传输单元(4)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所述打印介质(5)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第一色静电潜像区、第二色静电潜像区、第三色静电潜像区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区,所述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2)沿所述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所述激光扫描单元(2)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4)将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9.一种彩色打印方法,包括四个感光带(1),沿其带宽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感光带(1)分别被用作形成第一色静电潜像、第二色静电潜像、第三色静电潜像和第四色静电潜像,其特征在于,
介质传输单元(4)以步进的方式驱动所述打印介质(5)上的印制区域依次经过四个所述感光带(1),所述步进的距离为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每前进一步均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
激光扫描单元(2)沿所述打印介质(5)的前进方向扫描,其中所述激光扫描单元(2)将四分之一的打印内容对应的静电潜像扫描成型在对应色的感光带(1)上;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显像并至转印位置;
介质传输单元(4)将打印介质(5)中印制区域的四分之一传输到对应的静电潜像区;
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清洁并至成像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彩色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包括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一步中需要成型有所述静电潜像的感光带(1)置于成像位置。
CN202010371211.1A 2020-04-30 2020-04-30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Pending CN111399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211.1A CN111399354A (zh) 2020-04-30 2020-04-30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211.1A CN111399354A (zh) 2020-04-30 2020-04-30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354A true CN111399354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1211.1A Pending CN111399354A (zh) 2020-04-30 2020-04-30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3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6882A (zh) * 2022-10-18 2023-01-17 东莞市铁石文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方式灵活的档案复印装置及复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842A (zh) * 2006-04-27 2007-10-3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74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显示单元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及其打印方法
CN10121114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透明调色剂的电照相成像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01211136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透明调色剂的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CN101893828A (zh) * 2006-04-28 2010-11-24 株式会社东芝 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842A (zh) * 2006-04-27 2007-10-3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93828A (zh) * 2006-04-28 2010-11-24 株式会社东芝 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74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显示单元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及其打印方法
CN10121114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透明调色剂的电照相成像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01211136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透明调色剂的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6882A (zh) * 2022-10-18 2023-01-17 东莞市铁石文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方式灵活的档案复印装置及复印方法
CN115616882B (zh) * 2022-10-18 2023-07-14 东莞市铁石文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方式灵活的档案复印装置及复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6553C (zh) 成像装置
US9400450B2 (en)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47203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の駆動装置
CN1042383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0837373B1 (e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2200718A (zh) 粉末储存容器、显影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99354A (zh) 图像成型装置、彩色打印方法
CN103365156B (zh) 充电装置、图像形成结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5799230A (en) Compact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developer module
US200702640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30108369A1 (en) Sequential transfer assist blade assembly
US7912409B2 (en) Toner cartridge
US6556805B1 (en) Dual cam set transfer assist blade system
US20220413416A1 (en) Toner transport device, an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transport device
CN1080894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4296878A (ja) 電子写真印刷機
JPH0736246A (ja) 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US4806972A (en) Printer
US8620192B2 (en) Dual toner replenisher assembly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loss
JP20032955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7936A (ja) 像担持体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662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15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43170A (ja) 多重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310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