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286A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286A
CN111399286A CN202010368139.7A CN202010368139A CN111399286A CN 111399286 A CN111399286 A CN 111399286A CN 202010368139 A CN202010368139 A CN 202010368139A CN 111399286 A CN111399286 A CN 111399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botto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8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冰萍
张军
陈国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8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2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有天线;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背光模组包括:底框;反射件,设置于底框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抗干扰件,设置于反射件与底框之间,且抗干扰件在底框的正投影与天线在底框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通过将电子设备的天线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并将抗干扰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逐渐普及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这些电子设备通常会配置有满足基本通话需求的移动通信主天线,还有Wi-Fi天线、蓝牙天线、GPS天线或者可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天线、可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等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大多集成于电子设备的后盖、中框或者主电路板等位置,为了不增大电子设备的长宽尺寸,只能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拓展,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将天线及抗干扰件集成于显示装置,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有天线;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背光模组包括:底框;反射件,设置于底框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抗干扰件,设置于反射件与底框之间,且抗干扰件在底框的正投影与天线在底框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将现有技术中布置于电子设备的例如主电路板、后盖、中框等位置的天线及配合使用的抗干扰件集成于显示装置,可以减小天线及抗干扰件在显示装置以外区域的占用空间,进而为其他天线等元器件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减小其他天线等元器件在显示装置以外区域的厚度方向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尺寸,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天线集成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不需要单独制作天线模块再与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组装,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省去组装过程,简化工艺。另外,抗干扰件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反射件与底框之间,且反射件不透光,在提高天线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一种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另一种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面板;11-阵列基板;111-第一衬底;12-彩膜基板;121-第二衬底;13-液晶层;14-第一偏振片;15-第二偏振片;16-盖板;
2-背光模组;21-底框;22-光学元件;23-光源;24-反射件;
3-天线;4-抗干扰件;
10-主电路板;20-电池;30-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随着第五代移动网络(5G)技术的发展,尤其在5G高频频段,通信波长进入毫米波范围,电子设备也将随着5G移动网络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为了满足5G的传输速率要求,移动通信主天线由原来波束固定的单天线转变为由多个单天线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天线阵列模块。在电子设备的长宽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天线阵列模块只能在厚度方向拓展,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将天线模块集成于显示装置,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为清楚地描述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仅示出了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
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模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LCM),由于LCM模组的显示面板1本身为非发射型光接收元件,故LCM通常包括用于向显示面板1提供光的背光模组2。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各种天线分别设置于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以外的位置,例如后盖、中框或者主电路板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天线的功能需求,可以将一部分尺寸相对较薄、占用面积较大的天线3设置于显示面板1,而不需要在后盖、中框或者主电路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拓展以容纳多种类型的天线。
可选地,天线3为NFC天线。NFC天线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例如在10厘米范围内交换数据。NFC天线容易受到与其紧贴的金属件的涡流干扰,致使NFC天线的实际有效读写距离大大缩短或者不发生响应,导致数据读写失败。因此,当天线3为NFC天线时,为了避免NFC天线受到外界的干扰,天线模块通常还包括抗干扰件4。可选地,抗干扰件4设置于背光模组2,避免影响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2与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1位于背光模组2的出光面一侧。背光模组2包括:底框21、反射件24和抗干扰件4。
底框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铁板、钢板、铝板、铝合金板、或镀锌钢,也可以为塑性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C),根据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而定。底框21的具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背光模组2的各部件,例如反射件24和抗干扰件4。
反射件24设置于底框21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侧,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显示面板1。反射件24可以为片状件,其材质一般可以为具有高反射率的塑性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以及聚苯乙烯(PS)。
抗干扰件4设置于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且抗干扰件4在底框21的正投影与天线3在底框2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天线3为NFC天线时,抗干扰件4可以起到聚束磁通量的作用,避免天线3受到外界的干扰。另外,反射件24为不透光材料,抗干扰件4设置于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不会影响光线反射至显示面板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将现有技术中布置于电子设备的例如主电路板、后盖、中框等位置的天线3及配合使用的抗干扰件4集成于显示装置,可以减小天线及抗干扰件在显示装置以外区域的占用空间,进而为其他天线等元器件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减小其他天线等元器件在显示装置以外区域的厚度方向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尺寸,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天线3集成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不需要单独制作天线模块再与显示面板1或显示装置组装,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省去组装过程,简化工艺。另外,抗干扰件4设置于背光模组2的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且反射件24不透光,在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2还包括光源23和光学元件22。
光源23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子光源。子光源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者发光二极管(LED)。CCFL为线光源,功耗小且能够提供明亮的白光。LED具有较好的色彩再现性、较长的寿命以及较少的功耗。单个LED可以与基板封装为点光源,多个LED可以在基板上以预定间隔成一直线或者多行设置,形成线光源。
根据光源23的放置位置不同,背光模组2可以分为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或者直下式背光模组。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2为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光学元件22设置于反射件24的背离底框21的一侧,光源23沿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设置于光学元件22的一侧。光学元件22用于控制光源23的光线发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22包括导光板。以光源23的子光源为LED为例,光源23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光源23发射出来的光线通过导光板将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以达到亮度和均匀度的要求。反射件24位于导光板与底框21之间,即反射件24位于导光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光源23提供的光通过导光板向出光面射出时,会有部分光从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导出,反射件24可以将背离出光面导出的光再次反射至导光板,有利于提高光源23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22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扩散膜、下增光片、上增光片和上扩散膜,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中至少有一片的出光面上设置有棱镜结构,使发出的光线产生聚集效果,从而可以提高背光模组2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2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23位于底框21与光学元件22之间。光学元件22可以为扩散板。光源23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1,用于平均整个背光模组2的亮度。
以光源23的子光源为LED为例,多个LED呈行列排布于基板上,基板平行于底框21所在的平面。反射件24位于底框21与光学元件22之间,多个子光源穿过反射件24并朝向光学元件22设置。具体来说,反射件24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开口,每个LED从对应的一个开口伸出。
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LED发光角度有限,在相邻两个LED之间容易产生暗区,所述暗区指的是扩散板下表面上被LED光源的发光区覆盖之外的区域,即在扩散板下表面上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扩散板下表面的局部区域涂布反射材料涂层后,LED发出的一部分光线会照射到反射材料涂层上,由于反射材料涂层的反射特性,反射材料涂层会将这些光线反射到反射件24上,然后反射件24再将光线反射到扩散板的暗区,使画面光线均匀,有效地克服暗区问题,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画面品质。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天线3及配合使用的抗干扰件4集成于显示装置,可以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尺寸;其中,天线3集成与显示面板1,不需要单独制作天线模块再与显示面板1或显示装置组装,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简化工艺;另外,抗干扰件4设置于背光模组2的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且反射件24不透光,在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可以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也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其他类型的背光模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背光模组的类型,只要将抗干扰件4设置于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即可,在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光线反射至显示面板1。
可选地,抗干扰件4可以覆盖底框21的整个内表面,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可选地,如果天线3的尺寸较小,抗干扰件4也可以覆盖底框21的一部分内表面,只要抗干扰件4在底框21的正投影能够覆盖天线3在底框21的正投影即可,即抗干扰件4在底框21的正投影与天线3在底框2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以节省抗干扰件4的材料用量,保证抗干扰件4在不占用较大空间的基础上可以抵抗邻近金属件对天线3的信号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为感应天线,抗干扰件4包括导磁材料,导磁材料可以为铁氧体、非晶铁碳混合物和纳晶铁碳混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抗干扰件4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可以降低金属材料对信号磁场的吸收,增加磁场强度,有效增加感应距离。
图4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一种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另一种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天线3设置为图案化的环形线圈,环形线圈稳定性好。环形线圈的首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管脚连接,末端与处理芯片的输出管脚连接。可选地,环形线圈采用单向辐射的方式进行通信,环状线圈以形成的环所在平面为分界面将天线3所在空间分为两部分空间,天线3仅限于在其中一部分空间中实现信号传输,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调整电子设备使形成天线3的环状线圈的轴线方向与通信对端的通信设备正对。由此,将天线3设置于平行于底框21所在的平面方向设置,便于与通信对端的通信设备快速通信。
环形线圈的材质为金属或者导电金属氧化物,例如金、银、铝、镍、钼、铜、铬等金属材料,还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等导电金属氧化物。环形线圈的图案可以通过对沉积在显示面板1的某一膜层上的金属层或者导电金属氧化物层进行蚀刻而形成。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环形线圈形成的环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等其他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环形线圈的具体形式及形状均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显示面板1。从结构来说,至少两个天线3可以均为图案化的环形线圈天线,也可以为不同形状的天线;从功能来说,至少两个天线3可以均为NFC天线,也可以为一部分为NFC天线,另一部分为其它类型的天线。如图5所示,两个环形线圈天线3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于显示面板1,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不同膜层之间,抗干扰件4在底框21的正投影与两个环形线圈天线3在底框2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另外,抗干扰件4在底框21的正投影与两个环形线圈天线3在底框2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抗干扰件4可以起到聚束磁通量的作用,避免环形线圈3受到外界的干扰,保证感应线圈的感应效果高。
如图1至图3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盖板16和阵列基板11,盖板16位于背光模组2的出光面一侧,阵列基板11位于盖板16与背光模组2之间,阵列基板11包括第一衬底111,天线3设置于第一衬底111与盖板16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天线3及配合使用的抗干扰件4集成于显示装置,可以减小电子设备整体的厚度尺寸;其中,天线3集成与显示面板1,不需要单独制作显示模块再与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组装,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简化工艺;另外,抗干扰件4设置于背光模组2的反射件24与底框21之间,且反射件24不透光,在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将天线3设置于第一衬底111与盖板16之间,第一衬底基板111和盖板16可以保护天线3,相对于将天线3布置于主电路板、后盖、中框等位置,可以提高天线3的防护效果,避免外界的灰尘、水分等影响天线3的信号传输,提高天线3的感应效果和使用寿命;第一衬底111与盖板16之间包括多个膜层,天线3位于第一衬底111与盖板16之间,即天线可以有多种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位置,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2以图2所示的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面板1还包括彩膜基板12,彩膜基板12位于阵列基板11与盖板16之间,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于阵列基板11与彩膜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液晶层13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通常为棒状,既可像液体一样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特征。液晶分子处于电场中时,其排列方向会根据电场变化而改变。彩膜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121,天线3设置于第二衬底121与第一衬底111之间。
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为透明绝缘基板,例如玻璃。阵列基板11还包括形成在第一衬底111上的第一器件层112,第一器件层112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平坦化层、公共电极层、绝缘层和像素电极层,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金属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金属层,栅极金属层设置有栅极和栅极线,源漏极金属层设置有源极、漏极和数据线,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若干子像素单元,每个子像素单元均包括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或者,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
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为透明绝缘基板,例如玻璃。彩膜基板12还包括形成在第二衬底121上的第二器件层122,第二器件层122包括滤色器和遮光结构。滤色器可以包括多种滤色器,例如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蓝色滤色器等。遮光结构上设置有与多个像素电极分别对应的多个开口。
阵列基板11、彩膜基板12中的任一者可以包括公共电极,公共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以公共电极设置于阵列基板11为例,其中公共电极可以通过钝化层与像素电极之间相互绝缘。
当阵列基板11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施加于栅极线的信号而导通时,施加于数据线的信号被施加于像素电极。由此,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生成预定强度的电场,施加不同的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调节光的透射率并显示图像。
如前所述的天线3设置于第一衬底111与第二衬底121之间。也就是说,天线3可以布置于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第一器件层112、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第二器件层122之间的任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设置于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与第一器件层112之间,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衬底111可以为玻璃基板,将金属的天线3设置于玻璃基板上,可以提高天线的附着力,不影响阵列基板其它膜层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设置于第一器件层112内或者第一器件层112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位于第二器件层122内。具体来说,天线3位于遮光结构背离第二衬底121的一侧,且遮光结构在第二衬底121之上的正投影覆盖天线3在第二衬底121之上的正投影。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衬底121之上先形成遮光结构,再在遮光结构之上形成天线3。这样,遮光结构在第二衬底121之上的正投影覆盖天线3在第二衬底121之上的正投影,可以使遮光结构遮挡天线3,从而避免金属可见现象,不影响用户体验;另外,可以利用现有的遮光结构对天线3进行遮挡,不需额外设置天线3的遮光层,减小工艺复杂度和制作成本。
另外,天线3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天线3可以分别布置于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第一器件层112、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第二器件层122中的同一层或者不同层,根据具体的布置空间而定,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图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偏振片14,第一偏振片14位于盖板16的朝向阵列基板11的一侧,彩膜基板12位于阵列基板11与第一偏振片14之间,彩膜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121,天线3设置于第一偏振片14与第二衬底121之间。
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二偏振片15,第一偏振片14附接于彩膜基板12的顶表面,第二偏振片15附接于阵列基板11的底表面。第一偏振片14和第二偏振片15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来说,显示面板1的光路过程如下:背光模组2的光源23从显示面板1的入光侧(靠近背光模组2的一侧)射向第二偏光片15,通过第二偏光片15后形成第二偏振方向的入射偏振光;第二偏振方向的入射偏振光经过液晶层13旋转90°后转化为第一偏振方向的入射偏振光;第一偏振方向的入射偏振光通过第一偏光片14后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射出,其中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天线3设置于第一偏振片14与第二衬底121之间。具体来说,天线3可以布置于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第一偏振片14之间的任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位于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朝向第一偏振片14的一侧,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位于第一偏振片14朝向彩膜基板12的一侧,如图9所示。
另外,天线3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天线3可以分别布置于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第二器件层122、第一偏振片14中的同一层或者不同层,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图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天线3设置于盖板16与第一偏振片14之间。具体来说,天线3可以布置于第一偏振片14朝向盖板16的一侧,也可以布置于盖板16朝向第一偏振片14的一侧。例如,图10中,天线3位于盖板16朝向第一偏振片14的一侧,天线3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或者其它方式,设置于盖板16。
另外,天线3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天线3可以分别布置于第一偏振片14朝向盖板16的一侧;或者,两个以上的天线3分别布置于盖板16朝向第一偏振片14的一侧,根据具体的布置空间而定,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如前所述,天线3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阵列基板11的第一衬底111、第一器件层112、彩膜基板12的第二衬底121、第二器件层122、第一偏振片14或者盖板16中的任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3的材质为金属或者导电金属氧化物,例如金、银、铝、镍、钼、铜、铬等金属材料,还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等导电金属氧化物。环形线圈的图案可以通过对沉积在显示面板的某一膜层上的金属层或者导电金属氧化物层进行蚀刻而形成,而阵列基板11包括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公共电极层、像素电极层,如此,可以将天线3设置于上述膜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中,且天线可以与阵列基板的现有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流程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以图2所示的侧面入光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天线3在显示面板1的布置方式及抗干扰件4在背光模组2的布置方式也适用于具有图3所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不再赘述。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装置。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例如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设备、取款机显示设备等。
以电子设备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背光模组2、主电路板10、电池20和后盖30。天线3设置于显示面板1,天线3例如为用于支付功能的NFC天线和/或用于为电池20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抗干扰件4设置于背光模组2,用于提高天线3的抗干扰性能。
电子设备的其它天线例如移动通信主天线、GPS天线、Wi-Fi天线或者蓝牙天线等,以及与其它天线配置的电路可以布置于主电路板10和后盖30,由于NFC天线、无线充电线圈整体尺寸薄、但占用空间大,将NFC天线和/或无线充电线圈从原来布置于主电路板10或者后盖30的位置移出到显示面板1,同时将与天线3配合使用的抗干扰件4从后盖30移出到背光模组2,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1),设置有天线(3);
背光模组(2),与所述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面板(1)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的出光面一侧,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
底框(21);
反射件(24),设置于所述底框(21)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
抗干扰件(4),设置于所述反射件(24)与所述底框(21)之间,且所述抗干扰件(4)在所述底框(21)的正投影与所述天线(3)在所述底框(2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2)还包括光源(23)和光学元件(22);
所述光学元件(22)设置于所述反射件(24)的背离所述底框(21)的一侧,所述光源(23)沿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光学元件(22)的一侧;或者,所述光源(23)位于所述底框(21)与所述光学元件(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件(4)在所述底框(21)的正投影与所述底框(21)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为感应天线,所述抗干扰件(4)包括导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设置为图案化的环形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盖板(16)和阵列基板(11),所述盖板(16)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的出光面一侧,所述阵列基板(11)位于所述盖板(16)与所述背光模组(2)之间,所述阵列基板(11)包括第一衬底(111);
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11)与所述盖板(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彩膜基板(12),所述彩膜基板(12)位于所述阵列基板(11)与所述盖板(16)之间,所述彩膜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121),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11)与所述第二衬底(1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偏振片(14)和彩膜基板(12),所述彩膜基板(12)位于所述阵列基板(11)与所述盖板(16)之间,所述第一偏振片(14)位于所述盖板(16)与所述彩膜基板(12)之间;
所述彩膜基板(12)包括第二衬底(121),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14)与所述第二衬底(1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偏振片(14),所述第一偏振片(14)位于所述盖板(16)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11)的一侧,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盖板(16)与所述第一偏振片(14)之间。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010368139.7A 2020-04-30 2020-04-3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399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8139.7A CN111399286A (zh) 2020-04-30 2020-04-3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8139.7A CN111399286A (zh) 2020-04-30 2020-04-3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286A true CN111399286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8139.7A Pending CN111399286A (zh) 2020-04-30 2020-04-30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286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560A (zh) * 2020-08-28 2020-1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显示模组和穿戴显示装置
CN112327535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48159A (zh) * 2020-11-23 2021-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12787691A (zh) * 2021-01-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785927A (zh) * 2021-01-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817482A (zh) * 2021-01-2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92761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130990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2127465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WO2022161306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WO2022161351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WO2022161311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WO2022161333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7243A (ja) * 2012-09-13 2014-03-27 Nec Saitama Ltd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実装方法、表示装置、携帯端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765192A (zh) * 2015-04-30 2015-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50748A (zh) * 2017-05-12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彩膜基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955074A (zh) * 2019-12-12 2020-04-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7243A (ja) * 2012-09-13 2014-03-27 Nec Saitama Ltd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実装方法、表示装置、携帯端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765192A (zh) * 2015-04-30 2015-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50748A (zh) * 2017-05-12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彩膜基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10082976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955074A (zh) * 2019-12-12 2020-04-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560A (zh) * 2020-08-28 2020-1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显示模组和穿戴显示装置
CN112039560B (zh) * 2020-08-28 2022-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显示模组和穿戴显示装置
CN112327535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48159A (zh) * 2020-11-23 2021-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12448159B (zh) * 2020-11-23 2023-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WO2022127465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WO2022161396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WO2022161351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92761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12817482A (zh) * 2021-01-2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785927A (zh) * 2021-01-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WO2022161306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WO2022161405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2817482B (zh) * 2021-01-28 2024-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WO2022161344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WO2022161311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WO2022161333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12787691A (zh) * 2021-01-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13099005B (zh) * 2021-04-08 2023-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990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9286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44484B (zh)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30977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147998B2 (en) Interfa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532245B (zh) 具感應天線之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US9891469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80188590A1 (en)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9805867U (zh) 一种终端
US20030095219A1 (e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color filter
WO2022161311A1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137253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27617B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US202200376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161333A1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08494901B (zh) 移动终端
US11734945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382211A (zh)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CN11377781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56233A (zh) 光转换元件、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4384723B (zh) 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99005B (zh) 电子设备
CN11444706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0647861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70077698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241016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