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005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005B
CN113099005B CN202110377083.6A CN202110377083A CN113099005B CN 113099005 B CN113099005 B CN 113099005B CN 202110377083 A CN202110377083 A CN 202110377083A CN 113099005 B CN113099005 B CN 113099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ntenna
projection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7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005A (zh
Inventor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70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显示屏叠置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天线电极电连接于天线芯片,本申请通过将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均设置于背光模组中,可实现远离显示屏,进而避免来自显示屏的信号干扰,同时也能够缩短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天线收发信号的加强。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利用手机内的有限空间,天线通常是集成在手机的显示屏中以实现对信号的收发,但是这样的天线设置方式,第一方面将导致天线与天线芯片的距离过大,以致降低信号接收的灵敏度,第二方面天线将受到来自显示屏的信号干扰。
综上,天线设置于显示屏中的方式,将影响天线对信号的正常接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天线信号收发易受影响的问题。
在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所述显示屏叠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天线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天线芯片,所述天线电极和所述天线芯片均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将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均设置在背光模组中,可实现远离显示屏,进而避免来自显示屏的信号干扰,同时也能够缩短天线电极和天线芯片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天线收发信号的加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源和天线电极集成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的结构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天线电极的接地保护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屏、101-第一透光区域、
200-背光模组、210-扩散层、220-导光层、230-反射层、240-透光孔、
300-摄像模组、
410-光源、420-光源芯片、
510-天线电极、511-信号极、512-接地极、
520-天线芯片、
600-电路板、
610-第一基部、620-第二基部、630-第二透光区域、
700-支撑壳、800-壳体、900-设备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100、背光模组200,其中显示屏100可用于显示图像,以实现人机交互,而背光模组200可以作为显示屏100的光源使用。具体来说显示屏100可以叠置于背光模组200的出光侧,这样背光模组200便发出光线投射至显示屏100,使显示屏100可以正常工作。
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其中天线电极510用于收发信号,而通过天线电极510电连接于天线芯片520,可以使天线芯片520实现对天线电极510的控制,这样电子设备便可与发射基站等外界通讯设备实现信号交互,比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实现通信功能。
在本申请中,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均设置于背光模组200中,这样便缩短了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电子设备收发信号的整体灵敏度,同时可实现远离显示屏100以避免来自显示屏100的信号干扰,进而实现电子设备收发信号的增强。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模组300。摄像模组300为常见的各类摄像头,以实现电子设备拍摄成像。背光模组200开设有贯通的透光孔240。显示屏100上设有第一透光区域101,摄像模组300、透光孔240和第一透光区域101沿摄像模组300光轴方向依次设置,这样环境光线可依次通过第一透光区域101和透光孔240投射至摄像模组300,以实现摄像模组300的拍摄成像,该种挖孔成像的方式可以用于全面屏手机类的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具有全面屏结构的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摄像模组300完成诸如自拍等拍摄功能。
由于透光孔240的开设,背光模组200在透光孔240处无法正常发光,进而会使显示屏100上正对于透光孔240处的部分,即第一透光区域101处无法正常成像。为避免此情况发生,故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板600和光源410。光源410可以选取为LED光源,电路板600可选取FPC柔性电路板等,光源410可以设置于电路板600上,这样电路板600可将电能引入光源410,以使光源410发光。
在布局方式上,光源410通过透光孔240与第一透光区域101相对设置,这样光源410发出的光线将对透光孔240进行补光,并通过透光孔240照射至第一透光区域101,这样光源410配合背光模组200的使用,可以使显示屏100中整个显示区域都得到光线的投射,显示屏100便可正常成像。
更进一步的,采用此种结构,通常需要将透光孔240的孔径设置的比摄像模组300更大,以保证摄像模组300拍摄所需的视场角,避免对摄像模组300的干涉,但是这样势必会造成透光孔240和摄像模组300之间存在间隙。具体来说,透光孔240于第一透光区域101形成第一投影,摄像模组300与第一透光区域101形成第二投影,由于间隙的存在,第二投影将处于第一投影中,这样第二投影无法完全覆盖第一投影,第一投影中未被第二投影覆盖的部分便是间隙所在的位置,这样将会造成显示屏100成像时的漏光。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可将电路板600填补于该缝隙处,已达到遮光效果,同时将光源410设置在该电路板600上,这样光源410于第一透光区域101形成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位于第二投影一侧,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均处于第一投影中,这样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形成的整体便将第一投影进行完全的覆盖,可有效避免显示屏100出现漏光现象。
更进一步的,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也可以设于电路板600上,通过电路板600所提供的电能,可实现天线芯片520对天线电极510的控制,以及实现天线电极510正常收发信号,这样便实现了对电路板600的复用,并且光源410、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均设于所述电路板600上的方式可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使电子设备进一步的轻薄化。
更为具体的,天线电极510可以通过透光孔240与第一透光区域101相对设置,这样天线电极510可以通过透光孔240实现信号的收发,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天线电极510收发信号过程中的干涉,以提高信号的收发能力,实现对透光孔240的复用。更为具体的,天线电极510和光源410均可以设置多个,天线电极510和光源410交替设置,这样光源410的投射效果更为均匀,天线电极510的信号收发效果也更好。
更进一步的,电路板600可以设置于背光模组200中背离显示屏100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其上安装的天线电极510和天线芯片520进一步远离显示屏100,更好的防止显示屏100信号对天线电极510信号的相互干扰。
更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光源芯片420。光源芯片420设于电路板600上,光源芯片420电连接光源410,以实现对光源410的控制,比如控制光源410的明暗程度、显示颜色等,以便与显示屏100所要达到的显示效果更加适配。同时天线芯片520和光源芯片420可以沿远离天线电极510的方向依次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天线芯片520和天线电极510之间的距离更近,实现电子设备对信号收发能力的加强。
对于电路板600的具体结构来说,电路板600包括第一基部610和第二基部620。第一基部610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中心区域为第二透光区域630。第二基部620可以嵌设于背光模组200中,第一基部610可以安装于透光孔240中,同时光源410和天线电极510可以均设于第一基部610上,这样可以使电路板600、光源410、天线电极510和背光模组200共用同一堆叠高度,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第二透光区域630可以位于显示屏100和摄像模组300之间,并且第二透光区域630于第一透光区域101形成第四投影,摄像模组300于第一透光区域101中形成的投影,即第二投影位于第四投影中。此种设计可以保证第二透光区域630的口径大于摄像模组300的口径,以避免第一基部610对摄像模组300的成像造成干涉。
对于背光模组200的具体结构来说,背光模组200可以包括扩散层210、导光层220和反射层230。其中导光层220用于将外界光源的光线导入背光模组200中,扩散层210可以使背光模组200发出的光线被均匀扩散,反射层230可以对背光模组200所发光线进行方向调整。
具体来说,扩散层210、导光层220和反射层230沿远离显示屏100的方向依次叠置,导光层220中朝向显示屏100发出的光线可于扩散层210被均匀发散后投射至显示屏100,使显示屏100发光均匀,以提高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而导光层220中背向显示屏100发出的光线可经反射层230反射后投射至显示屏100,以使电子设备的可通过更低的整体耗能达到更高的显示亮度。
更进一步的,透光孔240可以开设于导光层220和扩散层210中,反射层230上开设有与透光孔240相对设置的容纳孔,反射层230正对透光孔240的部分形成环形搭接区域,环形搭接区域围绕容纳孔设置。
反射层230可以为摄像模组300提供安装基础和安装基准,具体来说,摄像模组300可以嵌装于容纳孔中,以保持和透光孔240较好的位置一致性。同时反射层230还可以对电路板600进行承载和支撑,具体来说电路板600可以设于反射层230朝向导光层220的一侧,第一基部610位于透光孔240中,并且第一基部610叠置于环形搭接区域朝向显示屏100的一面,光源410和天线电极510均设于第一基部610背离环形搭接区域的一侧,这样电路板600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天线电极510可以包括信号极511和接地极512。信号极511为天线电极510中用于收发信号的部分,具体来说,天线电极510可以通过信号极511电连接天线芯片520。接地极512遮罩设置于信号极511朝向背光模组200的一侧,接地极512可以为天线电极510提供遮罩保护和接地保护。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撑壳700,支撑壳700可以为筒状结构。支撑壳700周部贴敷于透光孔240内壁进行设置,支撑壳700支撑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101。支撑壳700的设置可以对透光孔240进行加固,也可以较好的防止第一透光区域101的塌陷,保障显示屏100的整体外观性能,同时支撑壳700也可以防止背光模组200对天线电极510收发信号的干扰。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壳体800,显示屏100设于壳体800上,显示屏100与壳体800围绕形成设备内腔900,摄像模组300、背光模组200均设于设备内腔900之中,以通过壳体800实现遮罩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天线电极、天线芯片、摄像模组、电路板和光源,
所述显示屏叠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天线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天线芯片,所述天线电极和所述天线芯片均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中;
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贯通的透光孔,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透光区域,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透光孔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沿所述摄像模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以使环境光线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和所述透光孔投射至所述摄像模组,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成像,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中,所述光源、所述天线电极和所述天线芯片均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光源通过所述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形成第一投影,所述摄像模组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形成第二投影,所述光源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形成第三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三投影一侧,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均处于所述第一投影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极通过所述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极和所述光源均设置多个,所述天线电极和所述光源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源芯片,所述光源芯片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源芯片电连接所述光源,
所述天线芯片和所述光源芯片沿远离所述天线电极的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中心区域为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一基部位于所述透光孔中,
所述光源和所述天线电极均设于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模组之间,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形成第四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四投影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层、导光层和反射层,
所述扩散层、所述导光层和所述反射层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方向依次叠置,
所述透光孔开设于所述导光层和所述扩散层中,所述反射层开设有与透光孔相对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反射层正对所述透光孔的部分形成环形搭接区域,所述环形搭接区域围绕所述容纳孔设置,
所述摄像模组嵌装于所述容纳孔中,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导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基部叠置于所述环形搭接区域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面,所述光源和所述天线电极均设于所述第一基部背离所述环形搭接区域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极包括信号极和接地极,所述天线电极通过所述信号极电连接所述天线芯片,
所述接地极遮罩设置于所述信号极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为筒状结构,
所述支撑壳周部贴敷于所述透光孔内壁,所述支撑壳支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围绕形成设备内腔,
所述摄像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均设于所述设备内腔中。
CN202110377083.6A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99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7083.6A CN113099005B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7083.6A CN113099005B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005A CN113099005A (zh) 2021-07-09
CN113099005B true CN113099005B (zh) 2023-12-08

Family

ID=7667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7083.6A Active CN113099005B (zh) 2021-04-08 2021-04-0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90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1977A (zh) * 2021-12-21 202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摄像组件和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223A (zh) * 2013-05-02 2013-10-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
CN104704513A (zh) * 2012-11-28 2015-06-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接口及通信装置
CN105487599A (zh) * 2014-09-17 2016-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946628U (zh) * 2018-03-26 2018-10-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11050045A (zh) * 2019-12-25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99286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6001355T5 (de) * 2015-03-23 2017-12-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nzeigevorrich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4513A (zh) * 2012-11-28 2015-06-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接口及通信装置
CN103337223A (zh) * 2013-05-02 2013-10-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
CN105487599A (zh) * 2014-09-17 2016-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946628U (zh) * 2018-03-26 2018-10-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11050045A (zh) * 2019-12-25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99286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005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9148B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66083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918459B (zh) 电子装置
CN1089834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508334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tance between display area and detection objection
CN11196589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040148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208889658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099005B (zh) 电子设备
CN111564119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8124032B (zh) 电子装置
CN108023984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234087A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JP7271162B2 (ja) 電子機器
WO2022161333A1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CN108183984B (zh)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183990B (zh) 电子装置
WO2021068853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173992B (zh) 电子装置
CN108023985B (zh) 电子装置
CN108200235B (zh) 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1464675A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183987B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