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9108A -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9108A
CN111399108A CN202010297731.2A CN202010297731A CN111399108A CN 111399108 A CN111399108 A CN 111399108A CN 202010297731 A CN202010297731 A CN 202010297731A CN 111399108 A CN111399108 A CN 111399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flat glass
emitting surfac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77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飞
陆小松
蒲天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hredim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77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9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9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6Stacked 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are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导光板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平板玻璃和第二平板玻璃。其中,第一平板玻璃具有第一出光面以及与第一出光面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光面,第二平板玻璃具有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且第二平板玻璃具有延展部,延展部自第二平板玻璃对应于第一入光面的位置向外延展,并与第一入光面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这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构建显示模组时,光源即设置在收容部位置,那么边框即不需要再向外伸展,以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可以减少边框的宽度,满足窄边框显示的导光板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基导光板相对于通常的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有机玻璃)、PC(聚碳酸酯)材质的导光板,具有线膨胀系数小、刚性强、耐湿热环境、抗划伤等优点,因此正日益得到关注和应用,尤其在窄边框显示的场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用以满足窄边框显示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第一平板玻璃,具有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光面;第二平板玻璃,具有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平板玻璃和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具有延展部,所述延展部自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对应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位置向外延展,并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
在上述导光板的实现结构中,第二平板玻璃具有延展部,且该延展部可与第一平板玻璃的第一入光面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这样,采用本申请实施所提供的导光板构建显示模组时,光源即设置在收容部位置,那么边框即不需要再向外伸展,以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可以减少边框的宽度,满足窄边框显示的导光板设计需求。
同时,导光板采用平板玻璃制成,相对于通常的PMMA导光板、PC导光板而言,结构强度更好。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构建显示模组时,导光板可以提供更大的结构刚度,从而为整个显示模组的结构支撑带来足够的刚性基础。可以减少边框所需提供的结构支撑力的需求,从而使得采用窄边框设计成为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玻璃和所述第二平板玻璃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导光板的实现结构中,第一平板玻璃和第二平板玻璃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可靠性更高,光传导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玻璃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的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二平板玻璃还具有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三出光面通过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二入光面粘接在一起。
在上述导光板的实现结构中,第一平板玻璃和第二平板玻璃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接在一起,可以保证光线在导光板中的可靠传输,从而保证导光板对于光线的传导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光面上具有网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示面板通常需要的光源为均匀的面光源。而设置在收容部下方的光源通常为点光源,因此需要将收容部下方的光源发出的光转换为面光源。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在第一出光面上设置网点,使得光在打到网点上时发生散射,从而形成均匀的面光源,以满足显示面板的显示需要,提升显示效果。
此外,网点也可以对打到网点处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导光板的光线导出效率,增强显示面板所能接收到的光的亮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层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固态光学胶形成的胶层,或为丙烯酸型液态光学胶经紫外线固化形成的胶层,或为双组份硅胶型液态光学胶经热固化形成的胶层。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OCA固态光学胶、丙烯酸型液态光学胶或双组份硅胶型液态光学胶均具有较好的光传导特性,从而在通过这些光学胶实现对于第一平板玻璃和第二平板玻璃之间的粘接时,可以保证光线在导光板中的可靠传输,从而保证导光板对于光线的传导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延展部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一侧涂覆有遮光层。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在延展部靠近第一入光面的一侧涂覆遮光层,可以使得光源的光线均按照从第二平板玻璃到第一平板玻璃,再到显示面板的路径传导,不会因为第二平板玻璃中的延展部,导致出现漏光现象。因此,提高了导光板的可靠性,提升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构建显示模组时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为透光率不超过10%的胶带,或为金属涂层,或为固化的黑色丙烯酸树脂。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采用透光率不超过10%的胶带,或金属涂层,或固化的黑色丙烯酸树脂来作为遮光层,可以实现对于延展部的有效遮挡,同时不需要设计复杂的遮挡结构,实现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光源、以及前述任一种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收容部,且所述光源的发光面面向所述第一入光面。
在上述背光模组的实现结构中,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收容部,因此在设计边框时不需要再额外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可以减少边框的宽度,满足窄边框显示的导光板设计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导光板外侧,将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导光板包围在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边框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框胶,以及上述任一种的背光模组;所述框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缘处;所述背光模组通过所述框胶与所述显示面板接合在一起。
在上述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通过位于第二出光面的边缘处的框胶,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接合在一起,因此框胶位于第二平板玻璃的延展部的上方,正好与光源所在位置相对。因此光源产生的光线不会通过框胶处,从而不会产生灯影,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另外,由于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实现对于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一种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粘接方式实现的导光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边框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遮光层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显示模组的发光光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发光光路示意图。
图标:1-第一平板玻璃;10-第一出光面;11-第三出光面;12-第一入光面;2-第二平板玻璃;21-第二出光面;22-第二入光面;23-延展部;3-光学胶层;4-光源;5-边框;6-遮光层;7-显示面板;8-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基本结构,包括:第一平板玻璃1和第二平板玻璃2。其中:
第一平板玻璃1具有第一出光面10,以及与第一出光面10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光面12。
第二平板玻璃2具有第二出光面21,且第二平板玻璃2具有自第二平板玻璃2对应于第一入光面12的位置向外延展的延展部23(图1中虚线框内部分)。
第一平板玻璃1和第二平板玻璃2固定在一起,且第一出光面10和第二出光面21相对设置。而第二平板玻璃2的延展部23与第一入光面12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
需要理解的是,传统的导光板为单层结构,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从而使得在设置边框时,需要边框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导致边框较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平板玻璃2的延展部23下方的收容部可以用于设置光源,从而使得光源被收纳于第二平板玻璃2的下方,从而使得在进行边框设计时,不需要额外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可以减少边框的宽度,满足窄边框显示的导光板设计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平板玻璃1和第二平板玻璃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实现时,可以通过切割、打磨等方式在一整个玻璃上打磨得到图1所示的导光板;也可以通过模具方式得到图1所示的导光板。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光学胶粘接的方式实现第一平板玻璃1和第二平板玻璃2的固定。
例如参见图2所示,第一平板玻璃1还具有与第一出光面10相对的第三出光面11,第二平板玻璃2还具有与第二出光面21相对的第二入光面22。第三出光面11通过光学胶层3与第二入光面21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于第一平板玻璃1和第二平板玻璃2的固定。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三出光面11和第一出光面10之间可以具有多个侧面,而这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作为第一入光面12。类似的,第二平板玻璃2在第二出光面21和第二入光面22之间也具有多个侧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胶层3应当为具有良好的光传导性能的胶所形成的胶层。例如,可以是OCA固态光学胶形成的胶层,也可以是丙烯酸型液态光学胶经紫外线固化形成的胶层,也可以是双组份硅胶型液态光学胶经热固化形成的胶层。
需要理解的是,前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示例的三种可行光学胶层,不应认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仅可采用前述三种光学胶层来实现。事实上,只要是具有足够的粘性,且具有较好的光传导特性的胶所形成的胶层均可被本申请实施例采用。
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中具有光源4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导光板。
光源4设置在导光板的收容部位置,且光源4的发光面面向导光板的第一入光面12,从而使得光源4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的第一平板玻璃1,进入到第二平板玻璃2,再从第二平板玻璃2处供给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4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的数量,从而在每个第一入光面12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光源4。当然,光源4的数量也可以小于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的数量,从而仅在部分第一入光面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光源4。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光源4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的数量,也可以仅在部分第一入光面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光源4。具体的光源4设置方案可以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行示例中,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可以仅有一个,从而将所有光源4均设置在该第一入光面12处。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示例中,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可以有多个,此时第二平板玻璃2在与这多个第一入光面12对应的一侧的端部均具有邻近第一入光面12的延展部23,从而分别与这多个第一入光面12形成用于设置光源4的收容部。这样,即可在多个第一入光面12对应位置,设置相应的光源4。
例如参见图4所示,图4中在左右两侧即均形成了设置光源4的收容部,从而可以在左右两侧的延展部23下方,均可进行光源4的设置。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的光源4设置过程中,可以在左右两侧的收容部均设置光源4,但也可以仅在其中一侧的收容部设置光源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4可以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来实现,从而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低的能耗。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示面板通常需要的光源为均匀的面光源。而在设置在收容部的光源4为点光源时,需要将收容部下方的光源4发出的光转换为面光源。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出光面10上设置网点,使得光在打到网点上时发生散射,从而形成均匀的面光源,以满足显示面板的显示需要,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点可以采用丝印、激光烧灼、蒙砂腐蚀等方式形成。示例性的,第一出光面10上的网点可以是在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出光面10上,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或热固化丝印的油墨形成的网点,或者可以是在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出光面10上通过激光烧灼形成的网点,或者可以是在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出光面10上,通过蒙砂腐蚀法形成的网点。
需要理解的是,网点除了可以使得光在打到网点上时发生散射,从而形成均匀的面光源外,还可以对打到网点处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光板的光线导出效率,增强了显示面板所能接收到的光的亮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在背光模组周边可以具有边框5。边框5设置于光源4以及导光板外侧,将光源4以及导光板包围在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4可以固定在边框5上。此外,光源4也可以通过固定在第二平板玻璃2上,或固定在其他结构上。例如可以通过粘胶、榫卯、螺钉等方式将光源4固定在第二平板玻璃2的延展部23的下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光源4能够相对固定的面向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入光面12进行设置即可,对于光源4的具体固定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光源4发光时,第二平板玻璃2的收容部处接收到光线从而产生漏光的情况,可以参见图6所示,可以在第二平板玻璃2的延展部23靠近第一入光面12的一侧涂覆遮光层6,从而实现对于光源4的遮挡,避免光源4发光时光线进入到了延展部23,导致出现漏光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遮光层6可以采用丝印于第二平板玻璃2的收容部下方的深色油墨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透光率不超过10%的胶带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金属涂层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固化的黑色丙烯酸树脂来实现。
需要理解的是,前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示例的四种可行的遮光层实现方式,不应认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仅可采用前述四种遮光层来实现。事实上,只要是具有足够的光遮挡效果的涂层,均可被本申请实施例采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遮光层6除了可以通过涂层的方式实现外,也可以通过遮挡结构件来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二平板玻璃2的延展部23下方设置一个抵合到第一平板玻璃1的入光面上的挡片。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中包括显示面板7,框胶8,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其中:
框胶8设置于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21的边缘处。
显示面板7通过该框胶8于在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21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与背光模组的接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7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此外,显示面板7的大小可以与第一平板玻璃1的大小一致,以便于进行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可以具有边框,该边框可以类似于图5所示的方式,仅包围背光模组,而框胶8设置于第二出光面21上,边框边缘处。此外,边框也可以同时包住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LCD液晶显示屏在未显示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而位于LCD液晶显示屏后方的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用于进行透明显示,即可以为一种透明显示模组。
此外,为了提高导光板的光线导出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一出光面10上设置反射膜,从而通过反射膜来提高光线在第一出光面10处的反射效率,从而使得更多的光线得以通过第一平板玻璃1的第三出光面11进入第二平板玻璃2,进而传导至显示面板7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显示模组用于进行透明显示,则反射膜可以采用半透半反膜来实现,从而可以平衡导光板的光线导出效率和显示模组对整体透明度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半透半反膜的反射率可以在15%至50%之间,从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好的透明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导光板的光线导出效率。
参见图8所示,图8示出了一种传统显示模组的显示示例。从图8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传统显示模组进行显示时存在灯影。而对比图9,图9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示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可以明显看出,光线的传输路径规避了框胶位置,不会产生灯影。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以及前述的显示模组,从而将显示模组设置于壳体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为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透明显示屏的展示柜、移动终端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导光板具有两个粘接在一起的平板玻璃,且第二平板玻璃的延展部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设置,并与第一入光面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光源设置在收容部位置,边框不需要再向外伸展,以保留容纳光源的区域,从而给可以减少边框的宽度,满足窄边框显示的导光板设计需求。
同时,导光板采用平板玻璃制成,相对于通常的PMMA导光板、PC导光板而言,结构强度更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中,导光板可以提供更大的结构刚度,从而为整个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的结构支撑带来足够的刚性基础,提升结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减少边框所需提供的结构支撑力的需求,从而使得采用窄边框设计成为可能。
此外,第一平板玻璃和第二平板玻璃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接在一起,可以保证光线在导光板中的可靠传输,从而保证导光板对于光线的传导可靠性。
另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可以有效消除灯影,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结构,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结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另外,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板玻璃,具有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光面;
第二平板玻璃,具有第二出光面;
所述第一平板玻璃和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具有延展部,所述延展部自所述第二平板玻璃对应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位置向外延展,并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围成用于设置光源的收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玻璃和所述第二平板玻璃为一体成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板玻璃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的第三出光面;
所述第二平板玻璃还具有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入光面;
所述第三出光面通过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二入光面粘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上具有网点。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一侧涂覆有遮光层。
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光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收容部下方,且所述光源的发光面面向所述第一入光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导光板外侧,将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导光板包围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边框上。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框胶,以及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框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缘处;
所述背光模组通过所述框胶与所述显示面板接合在一起。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
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壳体上。
CN202010297731.2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399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7731.2A CN11139910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7731.2A CN11139910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9108A true CN111399108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7731.2A Pending CN111399108A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910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1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4422807U (zh) * 2015-03-13 2015-06-24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700241A (zh) * 2016-04-28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05670A (zh) * 2017-09-22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CN110646986A (zh) * 2019-11-05 2020-01-03 国美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1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4422807U (zh) * 2015-03-13 2015-06-24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700241A (zh) * 2016-04-28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05670A (zh) * 2017-09-22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CN110646986A (zh) * 2019-11-05 2020-01-03 国美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5486B2 (ja) 表示装置
TWI530830B (zh) 觸摸顯示模組及其組裝方法、觸摸屏及顯示裝置
CN107884998B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US7758230B2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20120106197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06058B (zh) 背光模組
JP6450512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2007607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78641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8279527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319336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352273U (zh) 一种红外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CN113156707B (zh) 面光源装置和平板显示装置
JP2017157467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510522B (zh)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CN111399108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705899B1 (ko) 에지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2009225U (zh) 一种透明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323339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サイドライト型光源装置
CN21278160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3968917B2 (ja) 面光源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8458280B (zh) 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41164A (zh) 电子设备
CN11205168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5340414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