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3771A -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3771A
CN111393771A CN202010384106.1A CN202010384106A CN111393771A CN 111393771 A CN111393771 A CN 111393771A CN 202010384106 A CN202010384106 A CN 202010384106A CN 111393771 A CN111393771 A CN 111393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propylene fiber
pvc
hydroxybenzoate
retardant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41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3771B (zh
Inventor
许敬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engyao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engyao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engyao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engyao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41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3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3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粒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其中,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70‑80份、增粘树脂25‑35份、石棉纤维10‑15份、云母粉8‑10份、滑石粉15‑35份、硅烷偶联剂4‑8份、阻燃剂3‑5份、可降解微球5‑15份。本发明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粒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粒子,用以加工成型为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柔韧性、耐化学试剂性能,价格便宜,并且加工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的生产等领域。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98367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阻燃PVC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该阻燃PVC塑料粒子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润滑剂0.5-1份、纳米碳酸钙8-10份、三氧化二锑3-5份、氢氧化镁15-20份、重钙6-10份、增塑剂15-25份、树脂粉30-40份,将润滑剂、纳米碳酸钙、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重钙、增塑剂和树脂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料后加入混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混合温度为120-130℃,混合时间为10-15分钟,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冷却搅拌机中低速搅拌5-10分钟,最后进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在140-150℃下塑化和切粒即得所述阻燃PVC塑料粒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S-65型PVC树脂粉,而PVC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差,其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的阳光、升温、氧气等外界因素,导致综合性能下降或损失,从而出现塑料粒子老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其该制备工艺简单,且成品阻燃粒子的抗老化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 70-80份
增粘树脂 25-35份
石棉纤维 10-15份
云母粉 8-10份
滑石粉 15-35份
硅烷偶联剂 4-8份
阻燃剂 3-5份
可降解微球 5-15份
其中,可降解微球包括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和包裹在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内的抗老化剂;
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0℃-25℃下,浸泡110min-13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S4:将步骤S3中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30%-40%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0℃-25℃下,搅拌30min-50min,再浸泡40min-6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5:将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在80℃-9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照射在可降解微球上时,其表面的改性聚丙烯包裹物不断地降解,包裹在改性聚丙烯包裹物内的抗老化剂随着改性聚丙烯包裹物的降解不断地裸露出来,从而发挥其抗老化作用,并实现持续性的抗老化效果,延长了老化时间,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聚丙烯的重复单元由三个碳原子组成,而亲水性由其表面的亲水性官能团决定,聚丙烯分子链上缺少该类活性官能团,因此聚丙烯表面疏水;将聚丙烯浸泡在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浸泡后的聚丙烯表面存在大量的氧原子,因此使聚丙烯更易与极性物质之间粘接,从而使可降解微球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粘接更加牢靠;同时二苯乙醇酮分子结构中含有光敏官能团-羧基,利用二苯乙醇酮溶液浸泡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使聚丙烯纤维上均匀包覆有二苯乙醇酮,紫外线照射在可降解微球上时,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表面易被氧化而降解,随着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降解,其内部包裹的抗老化剂不断地裸露出来,从而发挥抗老化作用;增粘树脂本身具有良好的粘性,将其与PVC混合后可包覆在PVC的表面,可提高PVC的粘性,因此可使PVC与各组分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有利于提高成品均一性;石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状硅质矿物,其本身具有耐热、不燃、耐酸等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品的耐热、阻燃及耐酸性能;同时石棉纤维的纤维状结构,分散在各组分间,以此可增强各组分间的粘接强度,限制了各组分之间的分离,从而减少了成品开裂的可能性;云母粉和滑石粉均作为填料添加至组分内,可填充各组分之间的空隙,降低组分内部的孔隙率;另外,云母粉和滑石粉均具有较好的润滑性,使各组分之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从而使各组分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均一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老化剂包括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是一种光稳定剂,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而且本身性质不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品的抗紫外线能力,减缓紫外线对成品的损坏;防老剂DNP可抑制PVC等长链分子链的断裂,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及耐天然老化的作用,以此提高了成品的耐热老化及耐天然老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质量分数为10%-20%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重量份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在20℃-25℃下,搅拌30min-40min,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的乙醇溶液;
S2:向质量分数为36%-38%的乙酸溶液中,加入与S1步骤中相同重量的防老剂DNP,在50℃-60℃下,搅拌30min-40min,得到防老剂DNP的乙酸溶液;
S3:将S1步骤中的溶液与S2步骤中的溶液混合,搅拌15min-25min;在120℃-13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
S4: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经过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处理后得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分别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及防老剂DNP溶解,然后将二者的溶液进行混合,可使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及防老剂DNP混合的更加均匀,减少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及防老剂DNP不均匀而影响二者抗紫外线及抗老化性能的问题,从而使得到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质量更加均一、稳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粒度为0.10mm-0.1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粒度设置在0.10mm-0.14mm之间,一方面可控制抗老化剂从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内缓释出的速度过快,以此延长抗老化剂的作用时间;另一方面可减少抗老化剂从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内缓释出的速度过慢而影响抗老化剂的抗老化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及磷酸三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及磷酸三丁酯均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将其加入组分中,可提升成品的阻燃性能;同时氢氧化铝为铝的氢氧化物、三氧化二锑为无机白色粉末状晶体,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刚性,将其加入至组分中,可提升产品的机械性能;磷酸三丁酯可降低混合物料的表面张力,以此可减少混合物料中的空隙,降低成品的孔隙率,提升了成品的品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分子含有有机官能团和硅烷氧基,其中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有相容性,而硅烷氧基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因此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增强PVC及增粘树脂与各类助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升成品组分粘接的牢固性,提高了成品的品质;另外,硅烷偶联剂对可降解微球的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可降解微球表面的粘接力,使可降解微球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结合力增加,使可降解微球与混合料的粘接更加牢固,以此提升了成品的抗老化性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将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在170℃-180℃加热至熔融状态;将重量份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及抗老化剂进行压丸、定形、整粒、洗丸及干燥等处理后,得可降解微球;
S2:将重量份的PVC及重量份一半的增粘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在180℃-190℃下,加热min50-70min;
S3:将重量份的石绵纤维、云母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及阻燃剂加入至S2中的混合液中,在180℃-190℃下,搅拌混合45min-55min;
S4:将S3中的混合液静置冷却至120℃-130℃,然后加入重量份的可降解微球及余量的增粘树脂,搅拌混合30min-50min;
S5:将S4中的混合料经过挤出造粒机在200℃-210℃下塑化和切粒制得PVC阻燃塑料粒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PVC与增粘树脂共混加热得到熔融状态的共混物,然后再加入各类助剂,这样可使助剂与共混物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同时增粘树脂的加入可使各类助剂与PVC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此时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可使共混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此使助剂与PVC混合操作更加方便;降温后加入可降解微球和余量的增粘树脂,一方面较低的温度可使可降解微球处于较为稳定地状态,减少生产过程中可降解微球即释放抗老化剂的问题,另一方面增粘树脂可提升可降解微球与其余组分之间的粘接力,以此提升成品中各组分之间的结合力,使成品的质量更加均一。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降解微球的粒径为0.16mm-0.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降解微球的粒径过大,其混合在原料中,易导致成品的局部应力过大,易出现成品开裂的问题;而可降解微球的粒径过小,其内包裹的抗老化剂会较快地缓释完,从而影响了成品的抗老化性能,因此需要将可降解微球的粒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光线照射在可降解微球上时,其表面的改性聚丙烯包裹物不断地降解,包裹在改性聚丙烯包裹物内的抗老化剂随着改性聚丙烯包裹物的降解不断地裸露出来,从而发挥其抗老化作用,并实现持续性的抗老化效果,延长了老化时间,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2、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是一种光稳定剂,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而且本身性质不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品的抗紫外线能力,减缓紫外线对成品的损坏;
3、防老剂DNP可抑制PVC等长链分子链的断裂,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及耐天然老化的作用,以此提高了成品的耐热老化及耐天然老化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5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3℃下,浸泡12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S4:将步骤S3中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35%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3℃下,搅拌40min,再浸泡5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5:将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在85℃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抗老化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质量分数为1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2份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在23℃下,搅拌35min,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的乙醇溶液;
S2:向质量分数为37%的乙酸溶液中,加入2份防老剂DNP,在55℃下,搅拌35min,得到防老剂DNP的乙酸溶液;
S3:将S1步骤中的溶液与S2步骤中的溶液混合,搅拌20min;在125℃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
S4: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经过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处理后得粒径为0.12mm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将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在175℃加热至熔融状态;将重量份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及抗老化剂进行压丸、定形、整粒、洗丸及干燥等处理后,得粒径为0.18mm的可降解微球;
S2:将重量份的PVC及重量份一半的增粘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在185℃下,加热60min;
S3:将重量份的石绵纤维、云母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及阻燃剂加入至S2中的混合液中,在185℃下,搅拌混合50min;
S4:将S3中的混合液静置冷却至125℃,然后加入重量份的可降解微球及余量的增粘树脂,搅拌混合40min;
S5:将S4中的混合料经过挤出造粒机在205℃下塑化和切粒制得PVC阻燃塑料粒子。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7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0℃下,浸泡11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S4:将步骤S3中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30%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0℃下,搅拌30min,再浸泡4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5:将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在8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抗老化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可降解微球的粒径为0.16mm。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72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8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5℃下,浸泡13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S4:将步骤S3中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40%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5℃下,搅拌50min,再浸泡6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5:将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在9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抗老化剂为防老剂DNP。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可降解微球的粒径为0.20mm。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4所示。
表4实施例4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82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9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抗老化剂为相同重量份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与防老剂DNP的混合物。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92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抗老化剂的粒度为0.10mm。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093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0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抗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抗老化剂的粒度为0.14mm。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7所示。
表7实施例7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02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抗老化剂的粒度为0.16mm。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可降解微球的粒径为0.21mm。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8所示。
表8实施例8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03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11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抗老化剂为甲基硅酮。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其配方中未加入可降解微球。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2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相应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3℃下,浸泡12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对比例3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相应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35%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3℃下,搅拌40min,再浸泡5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溶液,在85℃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对比例4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9所示。
表9对比例4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21
其中,包裹物为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对比例5提供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原料组成及配比按重量份数计,见表10所示。
表10对比例5的原料组成及配比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22
Figure BDA0002481448400000131
其中,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5所制备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成品进行取样,每组实施例取样20份,并对样品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拉伸性能测试:对样品的拉伸强度以及扯断伸长率进行测量,通常采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对固体材料进行测量;
耐热性能测试:将样品置于高温加热箱中并不断升温,观察成品的变形性,记录各组样品对应的热变形温度;
抗老化性能测试:将样品置于老化试验箱中,并进行紫外线集中照射,记录每组样品的老化时间;
上述测试数据记录在表11中。
表11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5的样品的各项性能测试数据
拉伸强度(MPa) 热变形温度(℃) 老化时间(h)
实施例1 3.5 178 286
实施例2 3.4 169 271
实施例3 3.4 170 268
实施例4 3.3 172 275
实施例5 3.0 177 281
实施例6 3.1 178 279
实施例7 3.0 177 278
实施例8 3.4 168 270
对比例1 2.7 142 231
对比例2 2.9 152 226
对比例3 2.7 160 234
对比例4 2.5 153 230
对比例5 2.5 162 229
根据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4中性能检测结果可知:原料中不加入可降解微球,则样品的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及抗老化性能均有所下降,则说明可降解微球的加入有利于提升样品的品质;仅对聚丙烯纤维进行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的改性及仅对聚丙烯纤维进行二苯乙醇酮溶液的改性,所得到的样品性能均有所提升,但是提升效果明显劣于实施例1中的样品,这样可以说明聚丙烯纤维进行两方面的改性的有益效果优于仅进行一方面的改性;
根据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5中性能检测结果可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抗老化剂,样品的抗老化性不及将抗老化剂包裹在改性聚丙烯纤维内的样品的抗老化性能优异,这说明将抗老化剂包裹在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内,其释放速度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对样品抗老化性能的提升更优。
根据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4中性能检测结果可知:添加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或防老剂DNP中的一种均有利于提高样品的各项性能;同时添加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及防老剂DNP时,样品的各项性能相比于单独添加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或防老剂DNP所制成的样品样品的各项性能更优;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及防老剂DNP复配后,得到的样品由于加入二者的混合物,说明复配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高于添加二者混合物的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5-7中性能检测结果可知:改变可降解微球或抗老化剂的粒径大小,对样品的抗拉伸性能及抗老化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样品的耐热性影响不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 70-80份
增粘树脂 25-35份
石棉纤维 10-15份
云母粉 8-10份
滑石粉 15-35份
硅烷偶联剂 4-8份
阻燃剂 3-5份
可降解微球 5-15份
其中,可降解微球包括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和包裹在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内的抗老化剂;
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聚丙烯纤维干燥至恒重,备用;
S2:将干燥后的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比为7:150:2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水混合溶液中,在20℃-25℃下,浸泡110min-130min;
S3:将浸泡完成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洗涤、过滤与干燥处理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S4:将步骤S3中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30%-40%的二苯乙醇酮溶液中,在20℃-25℃下,搅拌30min-50min,再浸泡40min-60min;其中,二苯乙醇酮溶液以乙醇为溶剂制备;
S5:将步骤S4中的混合溶液,在80℃-9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包括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质量分数为10%-20%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重量份的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在20℃-25℃下,搅拌30min-40min,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的乙醇溶液;
S2:向质量分数为36%-38%的乙酸溶液中,加入与S1步骤中相同重量的防老剂DNP,在50℃-60℃下,搅拌30min-40min,得到防老剂DNP的乙酸溶液;
S3:将S1步骤中的溶液与S2步骤中的溶液混合,搅拌15min-25min;在120℃-130℃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恒重后,得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
S4: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初品经过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处理后得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邻羟基苯甲酸苯酯-防老剂DNP复配物的粒度为0.10mm-0.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及磷酸三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将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在170℃-180℃加热至熔融状态;将重量份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包裹物及抗老化剂进行压丸、定形、整粒、洗丸及干燥等处理后,得可降解微球;
S2:将重量份的PVC及重量份一半的增粘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在180℃-190℃下,加热min50-70min;
S3:将重量份的石绵纤维、云母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及阻燃剂加入至S2中的混合液中,在180℃-190℃下,搅拌混合45min-55min;
S4:将S3中的混合液静置冷却至120℃-130℃,然后加入重量份的可降解微球及余量的增粘树脂,搅拌混合30min-50min;
S5:将S4中的混合料经过挤出造粒机在200℃-210℃下塑化和切粒制得PVC阻燃塑料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微球的粒径为0.16mm-0.20mm。
CN202010384106.1A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1393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4106.1A CN11139377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4106.1A CN11139377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3771A true CN111393771A (zh) 2020-07-10
CN111393771B CN111393771B (zh) 2022-02-18

Family

ID=7142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4106.1A Active CN111393771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37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786A (zh) * 2021-01-21 2021-06-01 广西嘉意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1081A (zh) * 2013-03-01 2013-06-05 南京工业大学 环境友好型改性聚丙烯异型材基站天线外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299A (zh) * 2017-12-13 2018-04-20 邵阳学院 一种改性羟基磷灰石基环保型pvc复合热稳定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1081A (zh) * 2013-03-01 2013-06-05 南京工业大学 环境友好型改性聚丙烯异型材基站天线外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299A (zh) * 2017-12-13 2018-04-20 邵阳学院 一种改性羟基磷灰石基环保型pvc复合热稳定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NISH KUMAR MISHRA ET AL: "Low 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Photoactive Anatase TiO2 Coating and Phosphor from Water–Alcohol Dispersible Nanopowder",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
姜忠义等: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膜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786A (zh) * 2021-01-21 2021-06-01 广西嘉意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3771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23947A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extrudable, crosslinkable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s
RU2190639C2 (ru) Сажа, обработанная полиэтиленгликолем, и ее соедин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водящее электричество, и экран силового кабеля
CN101679717B (zh) 阻燃性的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的制造方法、绝缘电线以及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2786727B (zh) 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
KR20120114387A (ko) 가황성 공중합체 반도체 쉴드 조성물들
WO2012074229A2 (ko) 천연 식물성 섬유질을 이용한 인조목재
CN107868328B (zh) 一种硅烷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2074230A2 (ko) 천연 식물성 섬유질을 이용한 인조목재 제조방법
CN103013021A (zh) 一种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WO2021114753A1 (zh) 一种高炭黑耐电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295A (zh) 一种聚丙烯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及聚丙烯电缆料
CN111393771B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pvc阻燃塑料粒子及其制备工艺
CN114921102B (zh) 一种硅酮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114758A1 (zh) 一种阻燃tpe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38274B (zh) 硅烷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61274A (zh) 一种光伏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769A (zh) 一种透明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3716B (zh) 高炭黑耐光氧老化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及制备方法
CN112795107B (zh) 力缆用高绝缘性epdm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6467A (zh) 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15073845A (zh) 一种柔韧型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轻型电线电缆
CN1062284C (zh) 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JP2022152547A (ja) 塩素系樹脂組成物、電線およびケーブル
CN116253947B (zh) 一种无卤低烟的阻燃聚烯烃护套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456509B (zh) 一种用于低熔垂炭黑母粒的改性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