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0381B - 一种抽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0381B
CN111390381B CN201910001455.8A CN201910001455A CN111390381B CN 111390381 B CN111390381 B CN 111390381B CN 201910001455 A CN201910001455 A CN 201910001455A CN 111390381 B CN111390381 B CN 111390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uxiliary
dust extraction
airflow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14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0381A (zh
Inventor
赖林松
吴排青
杨璐鸿
周志伟
马国东
尹建刚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14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0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0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0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0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0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6Removal of by-products, e.g. particles or vapours produced during treatment of a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主体,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连通;第一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该第一辅助气流的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的上方。本发明抽尘装置通过增设第一辅助气流,其出口位于抽尘主要的曲线流道入口的上方,第一辅助气流为正压,吹出的气流结合曲线流道的负压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异味的清除效率。解决了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而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即使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抽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加工的抽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加工广泛应用于面板行业,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加热工件,使温度迅速上升,使材料熔化。
激光切割是激光加工中比较常见,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随着激光切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各种材料的切割使用到了激光切割方式,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对于加工材料的精密切割日渐成为激光切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激光切割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异味以及少量粉尘,长时间附着在激光镜片表面会影响激光加工机的使用寿命,更严重者会阻碍机器的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效率,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这些吸入人体都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危害。
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如果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虽然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激光加工过程中,提高吸尘效率的抽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加工的抽尘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抽尘装置,其包括:
主体,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连通;
第一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该第一辅助气流的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二辅助气流,该第二辅助气流的第二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靠近所述入口的拐折处,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的吹气块,所述第一吹气口设置在所述吹气块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吹气口均匀分布在与所述主体的内腔的同一垂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吹气块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主体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进气管包括与压缩气体供应源连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吹气块连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第一吹气口的口径为0.06~0.1m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的拐折流道,所述第二吹气口与所述拐折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二吹气口为用于协助所述第二辅助气流产生气流附壁作用的气流间隙。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气流间隙大小为0.02~0.06mm。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抽尘装置的改进,所述抽尘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曲线流道的气压为负压,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和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均为正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抽尘装置通过增设第一辅助气流,其出口位于抽尘主要的曲线流道入口的上方,第一辅助气流为正压,吹出的气流结合曲线流道的负压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异味的清除效率。解决了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而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即使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2、由于抽尘装置是套设在待加工工件的表面上,所以曲线流道靠近入口的拐折处是处于主体底部与摆放待加工工件的载台之间的间隙,抽尘装置具体工作时,经过此处的烟尘异味有一部分会沿着此间隙扩散至设备的其他区域,不仅抽尘效果受影响而且也会对设备的其他区域造成影响,故本发明抽尘装置再通过增设第二辅助气流,其出口正好位于靠近曲线流道入口的拐折处。第二辅助气流是正压,途径拐折流道以及气流间隙,可以形成气流附壁作用,阻止激光加工时异味及烟尘扩散至设备其他区域,同时此处气流速度快,形成低压,进一步的阻止了异味及烟尘的扩散,提高了清除异味及烟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抽尘装置的一种视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抽尘装置的另一种视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抽尘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抽尘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至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尘装置,其用于与吸尘动力源相配合以吸除激光器加工工件时所产生的烟尘异味等废气废物。具体地,所述抽尘装置包括:
主体1,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图中未显示)连通;
第一辅助机构2,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5,该第一辅助气流5的第一吹气口23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13的上方。
在本发明中,如图3、5所示,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机构3,用于提供第二辅助气流6,该第二辅助气流6的第二吹气口31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靠近所述入口13的拐折处4,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气流5的气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辅助气流6的气压。
所述抽尘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曲线流道的气压为负压,所述第一辅助气流5的气压和第二辅助气流6的气压均为正压。
具体地,所述主体1包括流道壳,所述流道壳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内腔11和外侧开设有与吸尘动力源如吸尘风机连通的抽尘管12,所述抽尘管12经曲线流道连通所述内腔11,即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所抽尘管连通,入口13与所述内腔11连通。工作时,将所述内腔11套设在待加工工件上,便于激光束穿过所述内腔对工件进行加工;启动所述吸尘风机产生负压,将激光加工工件所产生的烟尘异味从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入口13吸出,经所述曲线流道至出口,最后由所述抽尘管12抽出以清理烟尘异味。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辅助机构2包括第一进气管21、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1连通的吹气块22,所述第一吹气口23设置在所述吹气块22上,所述吹气块22通过固定件24安装在所述主体1内。所述第一吹气口23均匀分布在与所述内腔11的同一垂直面上,每一所述吹气块22包括至少一第一吹气口2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吹气块22设置有三个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吹气口23,所述第一吹气口23的口径优选但不限定为0.06~0.1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块22为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内腔11的四周,即4个吹气块22呈90°分布。所述固定件24为第一环状盒,所述第一环状盒安装在所述流道壳的内侧上部,所述环状盒的四周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所述吹气块22的容纳槽,固定后的所述吹气块22具有第一吹气口23的垂直面优选与所述内腔11的壁面为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进气管21包括与压缩气体供应源(图中未显示)连通的三通管25,所述三通管25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吹气块22连通,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三通管25连通4个吹气块22,2个三通管25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两个相对的对角,通过管路(图中未显示)连通至4个吹气块22,则气流从第一进气管21进入至第一吹气口23的路径是一致的。结构简单易实现,也避免一个所述第一进气管21对应4个吹气块22存在气流不一致的问题。
具体实现时,从所述三通管25通入0.3Mpa~0.5Mpa的压缩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到每一吹气块22,然后从每一所述吹气块22的三个第一吹气口23吹出的辅助气流能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清除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采用是4个吹气块22,但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抽尘主体1结构设计其他数量的吹气块22,如一个环状吹气块22,二个L状吹气块22或半圆状吹气块22等等。
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助机构3包括第二环状盒,所述第二环状盒的外侧设置有与压缩气体供应源(图中未显示)连通的第二进气管32,所述第二环状盒内部设置有拐折流道33,所述第二吹气口31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盒内侧的底部,其中,所述拐折流道3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32,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吹气口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气口31为用于协助所述第二辅助气流6产生气流附壁作用的气流间隙34,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隙34大小为0.02~0.06mm。
具体实现时,如图5、6所示,所述第二进气管32通入0.5~0.6Mpa的压缩气体,途径拐折流道33改变气体的流向,再利用气流间隙34不仅改变气体流向而且进一步加速气流速度,同时由于该第二辅助气流6的第二吹气口31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靠近所述入口13的拐折处4,而且所述第一辅助气流5的气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辅助气流6的气压,则该所述第二辅助气流6在所述拐折处形成气流附壁作用,阻止激光加工时异味及烟尘扩散至设备的其他区域,同时此拐折处4的气流速度快,可形成低压,进一步的阻止了异味及烟尘的扩散,提高了清除异味及烟尘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抽尘装置通过增设第一辅助气流5,其出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入口13的上方,第一辅助气流5为正压,所述曲线流道连通吸尘风机,其气流为负压,则所述第一辅助气流5吹出的气流结合曲线流道的负压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异味的清除效率。解决了现有应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抽尘结构,较多的是采用单一的抽尘流道,抽尘效果不佳,而通过直接提高吸尘风机的功率,即使提高了抽尘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激光加工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抽尘装置是套设在待加工工件的表面上,所以曲线流道靠近入口13的拐折处4是处于主体1底部与摆放待加工工件的载台之间的缝隙,即拐折处4与所述主体1外部空间是连通的,抽尘装置具体工作时,经过此处的烟尘异味有一部分会沿着此间隙扩散至设备的其他区域,不仅抽尘效果受影响而且也会对设备的其他区域造成影响,故本发明抽尘装置再通过增设第二辅助气流6,其出口正好位于靠近曲线流道入口13的拐折处4。第二辅助气流6是正压,途径拐折流道33以及气流间隙34,可以形成气流附壁作用,阻止激光加工时异味及烟尘扩散至设备其他区域,同时此处气流速度快,形成低压,进一步的阻止了异味及烟尘的扩散,提高了清除异味及烟尘效率。
本实施例抽尘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激光器启动加工工件时,启动吸尘风机产生负压,同时往所述第一进气管21通入0.3Mpa~0.5Mpa的压缩气体作为第一辅助气流5和往第二进气管32通入0.5~0.6Mpa的压缩气体作为第二辅助气流6。所述第一辅助气流5通过管道进入到每一吹气块22,然后从每一所述吹气块22的三个所述第一吹气口23吹出的辅助气流以提高工件表面的烟尘清除效率;所述第二辅助气流6途径拐折流道33改变气体的流向,再利用气流间隙34改变气体流向不仅加快气流速度,同时可以形成气流附壁作用,阻止激光加工时异味及烟尘扩散至设备的其他区域,同时此拐折处4的气流速度快,可形成低压,进一步的阻止了异味及烟尘的扩散,提高了清除异味及烟尘效率。所述吸尘风机产生负压吸力将从第一吹气口23吹出的第一辅助气流5和加工产生的烟尘异味等从所述入口13吸进,在拐折处4,由于有第二吹气口31吹出的第二辅助气流6阻挡烟尘异味从所述主体1底部与载台之间的缝隙扩散出去,同时也进一步辅助负压吸力进一步提高清除烟尘异味的效率,最后经所述抽尘管12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可分别与外部的节流阀(图中未显示)相连通,节流阀具体可调节通入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流量大小。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述压缩气体可以是氮气,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气体还可是其它保护气体,不限于氮气。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体,其具有曲线流道,所述曲线流道的出口与吸尘动力源连通,所述主体包括流道壳,所述流道壳内侧开设有用于激光束穿过的内腔和外侧开设有与吸尘动力源连通的抽尘管,所述抽尘管经曲线流道连通所述内腔;
第一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一辅助气流,该第一辅助气流的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入口的上方;
第二辅助机构,用于提供第二辅助气流,该第二辅助气流的第二吹气口位于所述曲线流道的靠近所述入口的拐折处,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不大于所述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的吹气块,所述第一吹气口设置在所述吹气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口均匀分布在与所述主体的内腔的同一垂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块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主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包括与压缩气体供应源连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吹气块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吹气口的口径为0.06~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的拐折流道,所述第二吹气口与所述拐折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气口为用于协助所述第二辅助气流产生气流附壁作用的气流间隙;所述气流间隙大小为0.02~0.0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曲线流道的气压为负压,所述第一辅助气流的气压和第二辅助气流的气压均为正压。
CN201910001455.8A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抽尘装置 Active CN111390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455.8A CN111390381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抽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455.8A CN111390381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抽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0381A CN111390381A (zh) 2020-07-10
CN111390381B true CN111390381B (zh) 2022-02-08

Family

ID=7141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1455.8A Active CN111390381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抽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0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3323B (zh) * 2021-12-24 2024-05-24 江苏亚威艾欧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割设备的除尘装置
CN114378446B (zh) * 2022-03-22 2022-07-29 苏州密尔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加工辅助装置、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激光设备
CN116275605A (zh) * 2023-02-17 2023-06-23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验孔的激光钻孔设备
CN117182346A (zh) * 2023-10-18 2023-12-08 深圳铭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Fpc精密激光切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4675B2 (ja) * 2012-03-07 2016-10-12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CN204867812U (zh) * 2015-04-30 2015-12-16 深圳光韵达激光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的除尘装置及激光切割设备
CN207824185U (zh) * 2017-12-26 2018-09-07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装置和激光切割设备
CN208051182U (zh) * 2017-12-28 2018-11-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0381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0381B (zh) 一种抽尘装置
CN216706291U (zh) 除尘机构及蚀刻机
CN208099643U (zh) 一种真空吸附平台
CN210878171U (zh) 一种汽车部件双工位机器人焊接负压除尘装置
CN210532970U (zh) 一种玻璃清洗干燥机用的主风刀及风刀组件
CN215200147U (zh) 一种同轴集成吹气和抽尘的装置
WO2023045408A1 (zh) 激光焊接铜嘴、激光焊接辅助装置及激光焊接设备
CN216096986U (zh) 一种焊接设备
CN217423514U (zh) 一种气流方向可调的污染物靶向长距离多级输运系统
CN213103045U (zh) 一种涂布机烘箱单元
CN212498561U (zh) 一种pvc地毯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1043694B (zh) 生物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N218394535U (zh) 烘箱的排湿装置、烘箱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15279104U (zh) 滚塑机用废气排放结构
CN209902471U (zh) 一种抽尘装置
CN212202478U (zh) 一种工业变压吸附制氧用鼓风机
CN210522534U (zh) 一种管路连接式生物安全柜
CN220573016U (zh) 一种袋式粉尘排放治理用除尘设备
CN215719801U (zh) 一种适于食品生产用风量增大器
CN216541357U (zh) 一种抽尘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切割设备
CN214887990U (zh) 一种文丘里风机
CN218781589U (zh) 一种pc料移印发雾缺陷改进工装
CN219443837U (zh) 激光焊接装置和电池焊接设备
CN111618406A (zh) 一种切割机用防烟尘逸散装置
CN220669532U (zh) 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 6, Wanyan Industrial Zone, Qiaotou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9 new West Road, North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