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1423B -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1423B
CN111381423B CN201811620745.2A CN201811620745A CN111381423B CN 111381423 B CN111381423 B CN 111381423B CN 201811620745 A CN201811620745 A CN 201811620745A CN 111381423 B CN111381423 B CN 111381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excitation light
light source
illumin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07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1423A (zh
Inventor
林钧尉
张心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6207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1423B/zh
Priority to US16/726,837 priority patent/US1116322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38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08Sequential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41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Abstract

一种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照明系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以及波长转换模块。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分别位于基板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当照明系统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第一区域提供激发光束,激发光束经由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照明光束。当控制模块控制照明系统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第二区域提供激发光束,激发光束经由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照明光束。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以达到良好的可靠度以及使输出的影像光束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Description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系统、光学模块、包含上述光学系统的光学装置以及一种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固态光源为主的投影装置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般而言,这些固态光源的激发光会被投影装置中的波长转换模块上的波长转换材料转换而产生不同颜色的转换光。且为了满足色彩表现的需求,在投影装置的后段光路上会放置一滤光模块,波长转换模块上的转换光经过滤光模块后滤出预定的色光。这些色光经由光阀的调变将影像光束投影至外界。
已知采用激光二极管的投影装置产生红绿光较符合成本的做法为使用蓝光激光二极管激发波长转换模块中含有绿色或黄色荧光粉的区域来产生黄绿光。并且,含有绿色荧光粉的波长转换区域会与滤光模块的绿色滤光区对应,以将绿色转换光滤出符合预期的绿光;含有黄色荧光粉的波长转换区域会与滤光模块的红色与黄色滤光区对应,以分别将黄色转换光滤出符合预期的红光及黄光。
然而,由于投影装置常需依据使用情境来设计不同的显示模式,来控制画面的色彩表现,以满足对于使用者的需求,如:在剧院模式下,对于画面的色彩表现要求较高,尤其是红色的表现,因此需提高输出的红色色光所对应的时序中的激发光的电流强度,以使影像光束的色彩表现能达到预期,但在简报模式时,对画面的亮度表现要求较高,因此使输出的绿色或黄色色光对应的时序中的激发光的电流强度加大,以提高影像光束的亮度。
然而,如此一来,对于波长转换模块来说,其在剧院模式下的输出的红色色光对应的时序中被激发光照射的区域所需承受的激发光的能量密度亦会相对提高,而可能使此区域产生劣化与烧毁的现象,进而影响波长转换模块的发光效率以及可靠度,并同时影响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的可靠度以及色彩表现。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度以及使输出的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模块,具有良好的可靠度以及使输出的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度以及使输出的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控制方法,能简易地调整照明光束,并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以及波长转换模块。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一内环状区与第一外环状区,其中第一外环状区围绕第一内环状区。第二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位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二内环状区与第二外环状区,其中第二外环状区围绕第二内环状区。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波长转换模块。波长转换模块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具有第一内环状区与第一外环状区,其中第一外环状区围绕第一内环状区。第二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具有第二内环状区与第二外环状区,其中第二外环状区围绕第二内环状区。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系统、至少一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光阀位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投影装置中的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具有高彩度照明模式以及高亮度照明模式,且照明系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以及波长转换模块,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区域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照明系统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第一区域提供激发光束,激发光束经由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照明光束,或者当照明系统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第二区域提供激发光束,激发光束经由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照明光束。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借由在波长转换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配置不同结构的波长转换区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可以使激发光束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如此,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将可视照明模式的需求,而对应地配置位于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的范围或材料,进而兼顾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的可靠度与输出光束的色彩表现,并能借此更广地调整色彩混合比例。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能简易地调整上述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中的照明光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使激发光束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进而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光学架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一区域的正视示意图。
图2B是图1的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二区域的正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模块与其他构件的方块图。
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图1的第一分光元件的第一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4B是图1的第一分光元件的第二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4C是图1的第三分光元件的第三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4D是图1的第三分光元件的第四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4E至图4H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不同色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5A与图5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正视示意图。
图6A与图6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又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光学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100、至少一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光阀(light valve)210例如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是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 panel,LCOS panel)。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亦可以是穿透式液晶面板或其他光束调变器,并且不限制光阀的数量。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110以及波长转换模块120。如图1所示,各激发光源模块110包括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而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50。在本实施例中,激发光源模块110的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为激光光源,而激发光束50为蓝光激光光束。举例而言,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可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蓝光激光二极管(未绘示),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111及第二激发光源112所产生的蓝光激光光束具有相同波长,所述蓝光激光光束的波长范围例如是在440~460纳米(nm)。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激发光源111及第二激发光源112所产生的蓝光激光光束具有不同的波长,所述蓝光激光光束的波长范围例如是在440~460纳米(nm)。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模块120位于激发光束50的传递路径上,波长转换模块120包括基板121、第一区域R120A以及第二区域R120B。基板121具有轴心(未显示),基板121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21A以及第二表面121B。第一区域R120A位于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A上,并位于激发光束50的传递路径上。第二区域R120B位于基板121的第二表面121B上,并位于激发光束50的传递路径上。
以下将搭配图2A至图2B来针对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一区域R120A以及第二区域R120B的细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解说。
图2A是图1的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一区域R120A的正视示意图。图2B是图1的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二区域R120B的正视示意图。具体而言,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R120A具有第一内环状区R121A与第一外环状区R122A,其中第一外环状区R122A围绕第一内环状区R121A。第一内环状区R121A设置于轴心与第一外环状区R122A之间。进一步而言,第一内环状区R121A具有第一反射区域BR1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又,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包含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与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并且,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外环状区R122A则具有第三反射区域BR3以及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其中,第一反射区域BR1与第三反射区域BR3例如具有反射激发光束50的功效。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配置有散光片,用于破坏激发光束50的同调性。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R120B具有第二内环状区R121B与第二外环状区R122B,其中第二外环状区R122B围绕第二内环状区R121B。第二内环状区R121B设置于轴心与第二外环状区R122B之间。进一步而言,第二内环状区R121B具有第二反射区域BR2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又,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包含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YB与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并且,第二区域R120B的第二外环状区R122B亦具有第四反射区域BR4以及第四波长转换区域GB。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包含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一结合材料,第二区域R120B的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包含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二结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材料与第二结合材料相同,而可采用硅胶等有机胶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例如为可使激发光束50被转换成黄光的波长转换材料,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代表黄色波长转换材料。并且,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三反射区域BR3与第二区域R120B的第四反射区域BR4亦可配置有散光片,而用于破坏激发光束50的同调性,并使激发光束50形成蓝光。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与第二区域R120B的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YB彼此相对应,且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与第二区域R120B的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彼此相对应。而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与第二区域R120B的第二外环状区R122B的第四波长转换区域GB彼此相对应。此处的彼此相对应的意义是指,当激发光束50照射在彼此相对应的波长转换区域时,经由其转换而来并由照明系统100输出的色光颜色是相同的。
以下将搭配图3A至图4H,来针对照明系统100如何形成不同模式下的照明光束的各种色光进行进一步地解说。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模块130与其他构件的方块图。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具有高彩度照明模式(例如剧院模式)以及高亮度照明模式,且如图3A所示,照明系统100还包括控制模块130,控制模块130与各激发光源模块110彼此电连接。如此,控制模块130可借由切换各激发光源模块110的开关,来控制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的运作。举例而言,图1与图3A所示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可用以执行图3B的照明控制方法,以使得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左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开启并发出激发光束50(如图1左侧),激发光束50经由第一区域R120A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且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右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开启并发出激发光束50(如图1右侧),激发光束50经由第二区域R120B形成第二照明光束70B,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左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开启,此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右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关闭。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右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开启,此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左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关闭。
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0用以执行步骤S110,控制模块130选择高彩度照明模式或高亮度照明模式。控制模块130分别控制各激发光源模块110分别执行步骤S120A、步骤S130A或步骤S120B、步骤S130B。详细而言,如
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执行步骤S120A,而控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110朝向第一区域R120A提供激发光束50后,执行步骤S130A,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控制图3A左侧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开启,控制模块130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第一区域R120A提供激发光束50的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第一色光L1、第二色光L2、第三色光L3以及第四色光L4的第一照明光束70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光L1、第二色光L2、第三色光L3以及第四色光L4分别为红光、绿光、黄光以及蓝光。以下将搭配图4A至图4H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4A是图1的第一分光元件的第一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图4B是图1的第一分光元件的第二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图4C是图1的第三分光元件的第三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图4D是图1的第三分光元件的第四分光区对于不同色光的穿透率与发光波长的关系图。图4E至图4H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不同色光的光路示意图。具体而言,如图1、图4A至图4H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照明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分光元件DM1、第二分光元件DM2、第三分光元件DM3以及第四分光元件DM4。第一分光元件DM1与第三分光元件DM3位于来自第一区域R120A的光线的传递路径上,且第一分光元件DM1具有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而第三分光元件DM3具有第三分光区DM3A与第四分光区DM3B。举例而言,如图4A所示,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例如可反射绿光,而对其他颜色(如:红光与蓝光)的光束提供穿透作用。并且,如图4B所示,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二分光区DM1B例如可反射绿光与蓝光,而对其他颜色(如:红光)的光束提供穿透作用。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例如可使蓝光穿透,而对其他颜色(红光、绿光或黄光)的光束提供反射作用。如图4D所示,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四分光区DM3B可对所有颜色的光束提供反射作用,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四分光区DM3B为反射元件例如反射涂层。上述分光元件例如是分色镜(Dichroic mirror),而分光区可以是分色涂层。
此外,如图1、图4A至图4H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光元件DM2与第四分光元件DM4位于来自第二区域R120B的光线的传递路径上,且第二分光元件DM2与第一分光元件DM1相同,第四分光元件DM4与第三分光元件DM3相同,第二分光元件DM2具有第一分光区DM2A与第二分光区DM2B,而第四分光元件DM4具有第三分光区DM4A与第四分光区DM4B。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第一区域R120A的黄光会被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以及第四分光区DM3B反射,并借由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将黄光滤出红光(将黄光中部分波长被反射或吸收,让黄光中部分波长穿透),其中部分波长穿透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的颜色为红色光,且红光离开第一分光元件DM1。或者来自第二区域R120B的黄光会被第四分光元件DM4的第三分光区DM4A与第四分光区DM4B反射,并借由第二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2A与第二分光区DM2B将黄光滤出红光,且红光离开第二分光元件DM2。
如此,图1、图3A、图3B与图4E至图4H所示,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而控制模块130执行步骤S120A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如图4E所示,控制模块130在第一时段中关闭第一激发光源111且开启第二激发光源112,如此,激发光束50会先穿透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后入射至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后形成第三色光L3。之后,来自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的第三色光L3经由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与第四分光区DM3B反射后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DM1,并经由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滤光(将部分波长反射或吸收,让部分波长穿透)后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的第一色光L1。
接着,如图4F所示,控制模块130在第二时段中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且关闭第二激发光源112,如此,激发光束50发光束会先穿透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后入射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后形成第二色光L2。之后,来自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的第二色光L2经由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反射后传递至后续的光学元件,而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的第二色光L2。
接着,如图4G所示,控制模块130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且当激发光束50分别穿透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与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而照射于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以及激发光束50照射于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时,激发光束50会经由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而形成第三色光L3以及经由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而形成第二色光L2。之后,来自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的第三色光L3经由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与第四分光区DM3B反射后传递至第一分光元件DM1,并经由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滤光后形成第一色光L1后传递至后续的光学元件,而来自第一外环状区R122A的第三波长转换区域GA的第二色光L2经由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与第二分光区DM1B反射后传递至后续的光学元件。并且,如图4G所示,来自第一分光元件DM1滤光后的第一色光L1与第二色光L2可被混合成第三色光L3,而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的第三色光L3。
接着,如图4H所示,当控制模块130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且激发光束50分别穿透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三分光区DM3A与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一分光区DM1A而照射于第一反射区域BR1与第三反射区域BR3时,激发光束50经由第一反射区域BR1与第三反射区域BR3形成第四色光L4,并经由第三分光元件DM3的第四分光区DM3B与第一分光元件DM1的第二分光区DM1B反射后传递至后续的光学元件,而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的第四色光L4。
如此,在完成图4E至图4H所示的步骤后,控制模块130即完成了步骤S130A,而形成了包含第一色光L1、第二色光L2、第三色光L3以及第四色光L4的第一照明光束70A。
另一方面,请再次参照图3B,在本实施例中,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执行步骤S120B,而控制其中一激发光源模块110朝向第二区域R120B提供激发光束50后,执行步骤S130B,形成第二照明光束70B。
类似于步骤S120A与S130A,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执行步骤S120B与S130B亦可为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第二区域R120B提供激发光束50的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第一色光L1、第二色光L2、第三色光L3以及第四色光L4的第二照明光束70B。并且,控制模块130执行步骤S120B与S130B的方法亦可参照如图4E至图4H所示的步骤。
举例而言,如图4E所示,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可在第一时段中关闭第一激发光源111且开启第二激发光源112开启,以使激发光束50经由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形成第二照明光束70B的第一色光L1。如图4F所示,控制模块130可在第二时段中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且关闭第二激发光源112,以使激发光束50经由第二外环状区R122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GB形成第二照明光束70B的第二色光L2。如图4G所示,控制模块130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且当激发光束50照射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YB形成第三色光L3,激发光束50照射于第二外环状区R122B的第四波长转换区域GB形成第二色光L2,经由第二分光元件DM2过滤后,第三色光L3与第二色光L2形成第二照明光束70B的第三色光L3。如图4H所示,当控制模块130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第一激发光源111与第二激发光源112,且激发光束50照射于第二反射区域BR2与第四反射区域BR4时,激发光束50经由第二反射区域BR2与第四反射区域BR4形成第四色光L4。其余细节请对应参照相关段落,在此就不再赘述。
更具体而言,再次参考图2A与图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R120A与第二区域R120B制作于基板121的两侧边。将第一区域R120A与第二区域R120B放置于同一参考平面上,第一区域R120A的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具有相同角度,然而,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具有不同角度。举例而言,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例如为240度,但不局限于此。更详细而言,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的角度范围大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的角度范围。如此一来,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由于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的角度范围大,因此第一照明光束70A将可具有高比例的红光,而能满足输出的投影光束90光束的色彩表现的要求。另一方面,当照明系统100处于高亮度照明模式时,由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YB的角度范围大,因此第二照明光束70B将可具有较低比例的红光,以及较高比例的黄光,而能提高输出的光束的亮度。
接着,请再次参照图1,照明系统100还包括多个光均匀化元件140。光均匀化元件140位于第一分光元件DM1与光阀210之间,或是位于第二分光元件DM2与光阀210之间,且各光均匀化元件140分别位于第一照明光束70A与第二照明光束70B的传递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均匀化元件140包括积分柱,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当照明系统100依据所选择的照明模式,而分别形成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后,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将可被传递至光均匀化元件140,而光均匀化元件140可使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均匀化后经由光传递模块LT传递至光阀210。
接着,如图1所示,光阀210位于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转换成影像光束80。投影镜头220位于影像光束80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80转换成投影光束90,以将影像光束80投影至屏幕230上,以形成影像画面。由于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会聚在光阀210上后,光阀210依时序将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转换成不同颜色的影像光束80传递至投影镜头220,因此,光阀210所转换出的影像光束80所被投影出的影像画面便能够成为彩色画面。
如此,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借由在波长转换模块120的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A与第二表面121B分别配置不同结构的波长转换区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独立地控制不同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借此,照明系统100能使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1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如此,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将可视照明模式的需求,而对应地对位于波长转换模块120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的范围进行设计。由于在此种配置下的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不需在高彩度照明模式下提高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因此波长转换模块120的各个波长转换区域虽是以硅胶等有机胶合材料作为结合材料,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亦可被控制在波长转换模块120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而兼顾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的可靠度与输出光束的色彩表现。此外,由于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一区域R120A与第二区域R120B分别皆具有内外双环状区域结构的设计,因此对于各波长转换区的配置设计具有更大的布局弹性,而能借此更广地调整色彩混合比例。
并且,本实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能简易地调整上述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中的照明光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使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1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进而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80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的范围虽以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的范围不同为例示,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内环状区R1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的范围亦可与第二内环状区R1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的范围相同,而借由其他的配置来达成第一照明光束70A或第二照明光束70B的不同色彩表现。以下将搭配图5A至图6B来对不同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A与图5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模块520的第一区域R520A与第二区域R520B与图2A与图2B的波长转换模块120的第一区域R120A与第二区域R120B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如图5A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区域R520A与第二区域R520B放置于同一参考平面上,第一内环状区R5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与第二内环状区R521B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具有相同角度,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材料与第二结合材料不同。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R520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的第一结合材料可选择为陶瓷或二氧化硅等无机胶合材料,并与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混合后烧结而成。也就是说,第一区域R520A是借由荧光玻璃体制程(Phosphor in Glass,PIG)或荧光陶瓷体制程(Phosphor in Ceramic,PIC)而形成,而可承受较高的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而第二区域R520B的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的第二结合材料可选择为采用硅胶等有机胶合材料。
如此,当波长转换模块520被应用至图1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时,由于第一区域R520A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能承受较高的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因此在高彩度照明模式时,照明系统100的控制模块130可提高输出的红色色光所对应的时序中的激发光的电流强度,以使影像光束80的色彩表现能达到预期,而不致使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产生劣化与烧毁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控制模块130可降低输出的红色色光对应的时序中的激发光的电流强度,而使输出的绿色或黄色色光对应的时序中的激发光的电流强度相对地大于红色色光,以提高影像光束80的亮度。
如此一来,当波长转换模块520被应用至图1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时,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亦可借由在波长转换模块520的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A与第二表面121B分别配置不同结构的波长转换区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独立地控制不同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借此,照明系统100能使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5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如此,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将可视照明模式的需求,而对应地配置位于波长转换模块520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的范围或材料,进而兼顾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的可靠度与输出光束的色彩表现。此外,由于波长转换模块520的第一区域R520A与第二区域R520B分别皆具有内外双环状区域结构的设计,因此对于各波长转换区的配置设计具有更大的布局弹性,而能借此更广地调整色彩混合比例。
并且,采用波长转换模块520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亦可用以执行前述的照明控制方法,而能简易地调整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中的照明光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使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5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进而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80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而使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达到类似的效果与优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图6A与图6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又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模块620的第一区域R620A与第二区域R620B与图5A与图5B的波长转换模块520的第一区域R520A与第二区域R520B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如图6A与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材料与第二结合材料相同,而可采用硅胶等有机胶合材料。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中的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YA包含第一波长转换材料,第一波长转换区域WR1中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则包含第二波长转换材料,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中的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YB包含第一波长转换材料,第二波长转换区域WR2中的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RB则包含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且经由第二波长转换材料而形成的色光的波长大于经由第一波长转换材料而形成的色光的波长。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例如为红色波长转换材料或是长波长的黄色波长转换材料。
如此,当波长转换模块620被应用至图1的照明系统100,而照明系统100处于高彩度照明模式时,由于经由第一内环状区R621A的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RA转换而来的光束的波长较长,因此第一照明光束70A将可具有较高比例的红光,而能满足输出的光束的色彩表现的要求。
如此一来,当波长转换模块620被应用至图1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时,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亦可借由在波长转换模块620的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A与第二表面121B分别配置不同结构的波长转换区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独立地控制不同的激发光源模块110。借此,照明系统100能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6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如此,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将可视照明模式的需求,而对应地配置位于波长转换模块620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的范围或材料,并且,由于在此种配置下的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不需在高彩度照明模式下提高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因此波长转换模块620的各个波长转换区虽是以硅胶等有机胶合材料作为结合材料,激发光束50的能量密度亦可被控制在波长转换模块620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而兼顾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的可靠度与输出光束的色彩表现。此外,由于波长转换模块620的第一区域R620A与第二区域R620B分别皆具有内外双环状区域结构的设计,因此对于各波长转换区的配置设计具有更大的布局弹性,而能借此更广地调整色彩混合比例。
并且,采用波长转换模块620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亦可用以执行前述的照明控制方法,而能简易地调整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中的照明光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使激发光束50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620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进而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80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而使照明系统100以及投影装置200达到类似的效果与优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借由在波长转换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配置不同结构的波长转换区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可以使激发光束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如此,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将可视照明模式的需求,而对应地配置位于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各个波长转换区的范围或材料,进而兼顾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的可靠度与输出光束的色彩表现,并能借此更广地调整色彩混合比例。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能简易地调整上述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中的照明光束,而能在选择不同照明模式时,使激发光束照射至波长转换模块的不同表面上的对应波长转换区域,进而使最后输出的影像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50:激发光束
70A:第一照明光束
70B:第二照明光束
80:影像光束
90:投影光束
100:照明系统
110:激发光源模块
111:第一激发光源
112:第二激发光源
120、520、620:波长转换模块
121:基板
121A:第一表面
121B:第二表面
130:控制模块
140:光均匀化元件
200:投影装置
210:光阀
220:投影镜头
230:屏幕
BR1:第一反射区域
BR3:第三反射区域
BR2:第二反射区域
BR4:第四反射区域
DM1:第一分光元件
DM1A:第一分光区
DM1B:第二分光区
DM2:第二分光元件
DM2A:第一分光区
DM2B:第二分光区
DM3:第三分光元件
DM3A:第三分光区
DM3B:第四分光区
DM4:第四分光元件
DM4A:第三分光区
DM4B:第四分光区
GA:第三波长转换区域
GB:第四波长转换区域
L1:第一色光
L2:第二色光
L3:第三色光
L4:第四色光
R120A、R520A、R620A:第一区域
R121A、R521A、R621A:第一内环状区
R122A、R522A、R622A:第一外环状区
R120B、R520B、R620B:第二区域
R121B、R521B、R621B:第二内环状区
R122B、R522B、R622B:第二外环状区
RA: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
RB: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
S110、S120A、S130A、S120B、S130B:步骤
WR1:第一波长转换区域
WR2:第二波长转换区域
YA: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
YB: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

Claims (18)

1.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并且包括第一激发光源模块以及第二激发光源模块;
所述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一内环状区与第一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一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一内环状区;以及
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二内环状区与第二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二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二内环状区,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模块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具有第一反射区域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且所述第二内环状区具有第二反射区域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具有相同角度,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以及
所述照明系统具有第一照明模式以及第二照明模式,所述第一照明模式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不同,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一结合材料,以及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包含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与第二结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材料与所述第二结合材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材料与所述第二结合材料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包含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二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中的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包含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中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包含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且经由所述第二波长转换材料而形成的色光的波长大于经由所述第一波长转换材料而形成的色光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分光元件,位于来自所述第一区域的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使第一色光通过,当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进入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照射范围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分光元件而形成所述第一色光;以及
第二分光元件,位于来自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使所述第一色光通过,当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进入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照射范围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分光元件而形成所述第一色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式为高彩度照明模式以及所述第二照明模式为高亮度照明模式,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照明光束,且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照明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朝向所述第二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激发光源模块包括第一激发光源与第二激发光源,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的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第一色光、第二色光、第三色光以及第四色光的所述第一照明光束,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所述第二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的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所述第一色光、所述第二色光、所述第三色光以及所述第四色光的所述第二照明光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状区具有第三反射区域以及第三波长转换区域,其中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一时段中关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开启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一色光,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二时段中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关闭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外环状区的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二色光,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且当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外环状区的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三色光,
当所述控制模块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且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一反射区域与所述第三反射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反射区域与所述第三反射区域形成所述第四色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环状区具有第四反射区域以及第四波长转换区域,其中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一时段中关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开启所述第二激发光源开启,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一色光,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二时段中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关闭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外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二色光,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且当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外环状区的所述第四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三色光,
当所述控制模块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且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二反射区域与所述第四反射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反射区域与所述第四反射区域形成所述第四色光。
14.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至少一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其中:
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并且包括第一激发光源模块以及第二激发光源模块;
所述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一内环状区与第一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一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一内环状区;以及
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二内环状区与第二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二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二内环状区,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模块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具有第一反射区域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且所述第二内环状区具有第二反射区域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具有相同角度,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以及
所述照明系统具有第一照明模式以及第二照明模式,所述第一照明模式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不同,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开启;
所述至少一光阀设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该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以及
所述投影镜头设置于该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该影像光束转换为投影光束。
15.一种照明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投影装置中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具有第一照明模式以及第二照明模式,且所述第一照明模式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不同,且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多个激发光源模块以及波长转换模块,所述激发光源模块用于分别发出多个激发光束并且包括第一激发光源模块以及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所述波长转换模块位于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包括基板、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一内环状区与第一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一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一内环状区,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提供的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第二内环状区与第二外环状区,其中所述第二外环状区围绕所述第二内环状区,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模块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具有第一反射区域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且所述第二内环状区具有第二反射区域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具有相同角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区域包含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与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大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的角度范围,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开启并且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照明光束,其中所述第一照明模式为高彩度照明模式;或者
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一激发光源模块关闭并且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开启,其中所述第二激发光源模块朝向所述第二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照明光束,其中所述第二照明模式为高亮度照明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激发光源模块包括第一激发光源与第二激发光源,且所述照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的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第一色光、第二色光、第三色光以及第四色光的所述第一照明光束;以及
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在不同时段中分别开启或关闭朝向所述第二区域提供所述激发光束的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在不同时段中形成分别包含所述第一色光、所述第二色光、所述第三色光以及所述第四色光的所述第二照明光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状区具有第三反射区域以及第三波长转换区域,且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彩度照明模式时,所述照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段中关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开启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二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一色光;
在第二时段中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关闭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外环状区的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二色光;
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照明系统在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外环状区的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一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一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三色光;以及
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使所述照明系统在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一反射区域与所述第三反射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反射区域与所述第三反射区域形成所述第四色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环状区具有第四反射区域以及第四波长转换区域,且当所述照明系统处于所述高亮度照明模式时,所述照明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段中关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开启所述第二激发光源开启,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一色光;
在第二时段中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且关闭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外环状区的所述第四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二色光;
在第三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以使所述照明系统在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外环状区的所述第四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第二内环状区的所述第三子波长转换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照明光束的所述第三色光;以及
在第四时段中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激发光源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使所述照明系统在所述激发光束照射于所述第二反射区域与所述第四反射区域时,所述激发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反射区域与所述第四反射区域形成所述第四色光。
CN201811620745.2A 2018-12-28 2018-12-28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381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745.2A CN1113814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US16/726,837 US11163227B2 (en) 2018-12-28 2019-12-25 Illumination system, wavelength conversion modul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745.2A CN1113814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423A CN111381423A (zh) 2020-07-07
CN111381423B true CN111381423B (zh) 2022-05-10

Family

ID=7112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0745.2A Active CN111381423B (zh) 2018-12-28 2018-12-28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3227B2 (zh)
CN (1) CN111381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142255U (zh) 2019-08-16 2020-03-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113376943B (zh) * 2020-03-10 2022-07-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211786563U (zh) 2020-05-13 2020-10-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212207949U (zh) * 2020-05-19 2020-12-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113934091B (zh) * 2020-06-29 2023-12-0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115248524A (zh) * 2021-04-26 2022-10-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230A (zh) * 2010-12-08 2012-07-11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光源系统以及光源组件
JP2012137608A (ja) * 2010-12-27 2012-07-19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6610069U (zh) * 2016-02-08 2017-11-0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光组合设备和照明设备
CN209265164U (zh) * 2018-12-28 2019-08-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2185B2 (ja) * 2008-05-15 2011-03-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870259B2 (ja) * 2011-05-25 2016-0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該照明装置を備える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3062672B (zh) * 2011-10-21 2015-03-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KR102061593B1 (ko) * 2012-11-29 2020-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원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투사장치
TWI512385B (zh) * 2013-10-07 2015-12-1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長轉換模組、照明系統以及投影裝置
JP6507548B2 (ja) * 2014-09-26 2019-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素子、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5507347U (zh) 2015-11-05 2016-08-2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JP6701775B2 (ja) * 2016-02-12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素子、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203088B (zh) * 2016-03-18 2019-10-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结构与投影装置
CN107272315A (zh) * 2016-04-08 2017-10-2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10898353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照明系统与波长转换装置
CN110058479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110083000B (zh) * 2018-01-26 2021-10-1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207851495U (zh) * 2018-02-14 2018-09-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轮与投影装置
JP7052475B2 (ja) * 2018-03-27 2022-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素子、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8969415U (zh) 2018-04-11 2019-06-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控制单元及投影装置
CN110361914A (zh) * 2018-04-11 2019-10-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控制单元及投影装置
CN208239781U (zh) 2018-04-28 2018-12-1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模块及投影装置
CN110596999B (zh) * 2018-06-13 2021-10-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投影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230A (zh) * 2010-12-08 2012-07-11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光源系统以及光源组件
JP2012137608A (ja) * 2010-12-27 2012-07-19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6610069U (zh) * 2016-02-08 2017-11-0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光组合设备和照明设备
CN209265164U (zh) * 2018-12-28 2019-08-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63227B2 (en) 2021-11-02
US20200209726A1 (en) 2020-07-02
CN111381423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1423B (zh)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投影装置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US9348204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EP3313070B1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10161791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EP3561594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projec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0379431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hav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odules
CN107430319B (zh) 投影仪和图像光投射方法
US10831087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11089275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control method
CN210072201U (zh) 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CN109196418B (zh) 光源设备和投影显示设备
US20190011822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JP5798216B2 (ja) 青色光合成方法及び青色光合成装置
CN209845157U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109154768B (zh) 光源设备和投影显示设备
CN107728412B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N113934091B (zh)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WO2022048325A1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0514918U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209265164U (zh) 照明系统、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CN114563904A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114690519B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JP2023116386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装置
JP2021156998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2346290A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