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8803A -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8803A
CN111378803A CN202010393857.XA CN202010393857A CN111378803A CN 111378803 A CN111378803 A CN 111378803A CN 202010393857 A CN202010393857 A CN 202010393857A CN 111378803 A CN111378803 A CN 111378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copper
strip
cooling wall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3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8803B (zh
Inventor
佘京鹏
吴博伟
李立鸿
沈大伟
陈名炯
张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SHANTOU HUAXI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Huaxing Raoping Cop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38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0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393857.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378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8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8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0Cool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包括铜冷却壁本体,铜冷却壁本体中设有至少一条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冷面条形凹槽,各冷面条形凹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冷面加强金属条;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其中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或钢砖。本发明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整体强度高,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高炉长寿,并且铜材消耗较少,有利于降低冷却壁的整体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高炉的炉体冷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背景技术
在现有高炉中,铜冷却壁由于其优良的导热性,被广泛应用在高炉的炉身下部、炉腰和炉腹等炉况条件比较恶劣的区域,为高炉长寿起到重要作用。虽然铜冷却壁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炉炉体冷却设备,代表着高炉长寿的发展方向已是行业的共识,也在国内外高炉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但由于传统铜冷却壁的本体均为铜材,材质较软,其整体强度比铸钢冷却壁或钢冷却壁低,在长期使用中累积变形更大。而且,铜冷却壁在使用过程中,其热面的耐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冲刷磨损而消失,虽然铜冷却壁可以依靠自身优良的导热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挂渣以保护铜冷却壁和高炉炉体,但有些高炉由于设计和使用的问题,高炉炉况波动激烈时,会导致铜冷却壁热面的渣皮频繁脱落和重建,使得铜冷却壁本体热面反复受到高温炉气流及炉料的冲刷磨损,直至损坏,无法达到铜冷却壁的设计寿命。另外,铜冷却壁本体全部为铜材,材料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这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整体强度高,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高炉长寿,并且铜材消耗较少,有利于降低冷却壁的整体造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包括铜冷却壁本体,铜冷却壁本体中设有至少一条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冷面条形凹槽,各冷面条形凹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冷面加强金属条;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其中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或钢砖。
上述铜冷却壁本体朝向高炉炉腔的一面为热面,背向高炉炉腔的一面为冷面。
本发明通过设置冷面条形凹槽中并在其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设置热面条形凹槽并在其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使冷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与铜冷却壁本体形成复合整体,能够大幅提高冷却壁的整体强度,同时,冷却壁的冷却通道保持在铜冷却壁本体里面,充分利用铜材的高导热性能,确保其冷却通道换热效果等同传统的全铜冷却壁。铜冷却壁本体热面上的热面加强金属条和钢砖还能够提高冷却壁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从而提升冷却壁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高炉长寿。在满足使用条件下,由于冷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钢砖等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薄铜冷却壁本体的厚度,节省铜材消耗,降低冷却壁产品的整体造价(传统的全铜冷却壁由于受到强度的制约,厚度设计一般不小于120mm;本发明的铜冷却壁本体厚度可以减薄到90mm以下,节约铜材约30%)。
通常,可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把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安装在冷面条形凹槽中,使冷面加强金属条与铜冷却壁本体复合而成整体。优选上述冷面加强金属条由钢材制成。上述冷面加强金属条也可以采用其他力学性能较好的合金材料,如铝合金。
通常,可通过耐火材料镶嵌、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把热面加强金属条固定安装在热面条形凹槽中。优选上述热面加强金属条由钢材制成。上述热面加强金属条也可以采用其他力学性能较好的金属合金材料,如铝合金。
通常,可通过耐火材料镶嵌、焊接或螺栓紧固等方式把钢砖固定安装在热面条形凹槽中。
优选方案中,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至少有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之间的夹角大于零且小于等于90度;在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之间的交叉点处,铜冷却壁本体上设有供连接结构通过的通孔,热面加强金属条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连接。在各交叉点,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为螺栓或焊接材料,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方式将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连接。在各交叉点处将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连接后,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共同将铜冷却壁本体夹紧,形成立体强化复合框架,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冷却壁的强度。更优选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设有多个冷面条形凹槽(冷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冷面加强金属条),这样,在各交叉点将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连接后,形成网络状的加强框架,对铜冷却壁本体的夹紧力更加均衡,结构更稳定,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冷却壁的强度。
优选方案中,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至少有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更优选方案中,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各用于安装钢砖的热面条形凹槽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钢砖,铜冷却壁本体热面上的钢砖按点阵式排列(例如按多行多列的方式排列),点阵式钢砖可进一步提高铜冷却壁本体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进一步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中,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设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其中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更优选方案中,用于安装钢砖的热面条形凹槽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热面加强金属条的热面条形凹槽也设有多个,这两种热面条形凹槽可交替排列。具体设计时,可以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其余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也可以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其余热面条形凹槽用于填充耐火材料或者普通耐火砖。
优选方案中,上述热面加强金属条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凸出部凸出于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凸出部能够提高冷却壁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在热面加强金属条上设有凸出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钢砖的数量或者不设置钢砖。
优选方案中,上述铜冷却壁本体中设有多条冷却通道,这多条冷却通道均为直线形冷却通道,各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固定安装在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冷面条形凹槽与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面条形凹槽和冷却通道在铜冷却壁本体上相互错开。通常,各条冷却通道互不连通。一个冷却通道和两端的进出水管组成一个冷却水路,这样,冷却壁具有并排的多组冷却水路。工作时,冷却流体从一端的进出水管进入到冷却通道内,冷却流体流经冷却通道后从另一端的进出水管流出,能够有效带走铜冷却壁本体上的热量。上述冷却通道可采用钻孔或其他机械加工在铜冷却壁本体上去除材料的方式得到(钻孔后其端部用端部堵头进行焊接封堵,并在冷面上相应的位置加工用于与进出水管连接的通孔)。冷却通道的截面可为圆孔、扁孔、椭圆孔或复合孔。上述复合孔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圆孔组成(通常,复合孔中各圆孔相互平行),复合孔中相邻两圆孔所在的圆相交,相邻两圆孔的圆心距小于两圆孔的半径之和。由于冷面条形凹槽和冷却通道在铜冷却壁本体上相互错开,因此可在铜冷却壁本体上较厚的部位设置冷却通道,有利于减小铜冷却壁本体的整体厚度。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均为上下走向,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自左至右交替排列。更优选方案中,最左侧的冷却通道的左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最右侧的冷却通道的右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相邻两个冷却通道之间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这样,每个冷却通道两侧分别设有冷面条形凹槽,冷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后,对铜冷却壁本体均匀起到加强作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面条形凹槽通常为左右走向;热面条形凹槽也可以斜向设置,即热面条形凹槽与冷面条形凹槽之间成大于零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30-60度)。
另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均为左右走向,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自上至下交替排列。更优选方案中,最上侧的冷却通道的上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最下侧的冷却通道的下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相邻两个冷却通道之间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这样,每个冷却通道两侧分别设有冷面条形凹槽,冷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后,对铜冷却壁本体均匀起到加强作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面条形凹槽通常为上下走向;热面条形凹槽也可以斜向设置,即热面条形凹槽与冷面条形凹槽之间成大于零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30-60度)。
上述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也可斜向设置。
上述铜冷却壁本体的材料可以是纯铜或铜合金。铜冷却壁本体通常采用锻压或轧制等热变形加工的铜板制成。
上述铜冷却壁本体可为平板或弧形板,相应的,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是平面或弧面。
上述冷面条形凹槽可以是方槽(横截面呈矩形),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条形凹槽,优选方槽。通常,冷面加强金属条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冷面条形凹槽相匹配,冷面加强金属条可整体处在冷面条形凹槽中。
上述热面条形凹槽可以是燕尾槽(横截面呈梯形,且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或方槽(横截面呈矩形),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条形凹槽,优选燕尾槽。通常,热面加强金属条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相匹配,热面加强金属条可整体处在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中。在热面加强金属条上设有凸出部的情况下,热面加强金属条的主体处在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中,凸出部处在热面条形凹槽外面。
本发明通过设置冷面条形凹槽中并在其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设置热面条形凹槽并在其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使冷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与铜冷却壁本体形成复合整体,能够大幅提高冷却壁的整体强度,而且热面加强金属条和钢砖还能够提高冷却壁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从而提升冷却壁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高炉长寿。同时,冷却壁的冷却通道保持在铜冷却壁本体里面,充分利用铜材的高导热性能,确保其冷却通道换热效果等同传统的全铜冷却壁。而且由于冷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钢砖等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薄铜冷却壁本体的厚度,节省铜材消耗,降低冷却壁产品的整体造价,很好地兼顾冷却壁质量与成本两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A-A局部剖面图;
图6是图3的B-B局部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是图7的C-C局部剖面图;
图10是图7的D-D局部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热面加强金属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这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包括铜冷却壁本体1,铜冷却壁本体1中设有至少一条冷却通道(图1和图2中未画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设于铜冷却壁本体1上处在两个冷面条形凹槽2之间的部位,每个冷却通道处在其两端的进出水管7、8之间);铜冷却壁本体1的冷面11上设有至少一个冷面条形凹槽2,各冷面条形凹槽2中均固定安装有冷面加强金属条3;铜冷却壁本体1的热面12上设有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4,其中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5或钢砖6。
铜冷却壁本体1朝向高炉炉腔的一面为热面12,背向高炉炉腔的一面为冷面11。
本实施例中,铜冷却壁本体1中设有多条(如四条)冷却通道,这多条冷却通道均为直线形冷却通道,各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7、8,进出水管7、8固定安装在铜冷却壁本体1的冷面11上;冷面条形凹槽2与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面条形凹槽2和冷却通道在铜冷却壁本体1上相互错开。本实施例中的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2均为上下走向,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2自左至右交替排列;最左侧的冷却通道的左侧设有一冷面条形凹槽2,最右侧的冷却通道的右侧设有一冷面条形凹槽2,相邻两个冷却通道之间设有一冷面条形凹槽2。由于冷面条形凹槽2和冷却通道在铜冷却壁本体1上相互错开,因此可在铜冷却壁本体1上较厚的部位设置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设于铜冷却壁本体1上处在两个冷面条形凹槽2之间的部位),有利于减小铜冷却壁本体1的整体厚度。每个冷却通道两侧分别设有冷面条形凹槽2,冷面条形凹槽2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3后,对铜冷却壁本体1均匀起到加强作用。
各条冷却通道互不连通。一个冷却通道和两端的进出水管7、8组成一个冷却水路,这样,冷却壁具有并排的多组冷却水路。工作时,冷却流体从一端的进出水管7进入到冷却通道内,冷却流体流经冷却通道后从另一端的进出水管8流出,能够有效带走铜冷却壁本体1上的热量。
冷却通道可采用钻孔或其他机械加工在铜冷却壁本体上去除材料的方式得到(钻孔后其端部用端部堵头进行焊接封堵,并在冷面上相应的位置加工用于与进出水管连接的通孔)。冷却通道的截面可为圆孔、扁孔、椭圆孔或复合孔。复合孔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连通的圆孔组成(通常,复合孔中各圆孔相互平行),复合孔中相邻两圆孔所在的圆相交,相邻两圆孔的圆心距小于两圆孔的半径之和。
本实施例中,铜冷却壁本体1的热面12上设有多个(如十五个)热面条形凹槽4,其中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5,其余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钢砖6。用于安装钢砖6的热面条形凹槽4设有多个(如八个),用于安装热面加强金属条5的热面条形凹槽也设有多个(如七个),这两种热面条形凹槽4交替排列。各用于安装钢砖6的热面条形凹槽4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如四个)钢砖,铜冷却壁本体热面12上的钢砖6按点阵式排列(例如按八行四列的方式排列)。
本实施例中,热面条形凹槽4为左右走向(即热面条形凹槽4与冷面条形凹槽2之间成等于90度的夹角)。热面条形凹槽也可以斜向设置,即热面条形凹槽与冷面条形凹槽之间成大于零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30-60度)。
可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把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安装在冷面条形凹槽2中,使冷面加强金属条3与铜冷却壁本体1复合而成整体。本实施例中冷面加强金属条3由钢材制成(冷面加强金属条3也可以采用其他力学性能较好的合金材料,如铝合金)。
可通过耐火材料镶嵌、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把热面加强金属条5固定安装在热面条形凹槽4中。本实施例中热面加强金属条5由钢材制成(热面加强金属条5也可以采用其他力学性能较好的金属合金材料,如铝合金)。
可通过耐火材料镶嵌、焊接或螺栓紧固等方式把钢砖6固定安装在热面条形凹槽4中。
铜冷却壁本体1的材料可以是纯铜或铜合金。铜冷却壁本体1通常采用锻压或轧制等热变形加工的铜板制成。
本实施例的铜冷却壁本体1为平板,铜冷却壁本体1的冷面11、热面12均是平面。本实施例的铜冷却壁本体1也可为弧形板。
本实施例的冷面条形凹槽2是方槽(横截面呈矩形)。冷面条形凹槽2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条形凹槽。冷面加强金属条3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冷面条形凹槽2相匹配,冷面加强金属条3可整体处在冷面条形凹槽2中。
本实施例的热面条形凹槽4是燕尾槽(横截面呈梯形,且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热面条形凹槽4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条形凹槽,如方槽(横截面呈矩形)。热面加强金属条5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4相匹配,热面加强金属条5可整体处在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4中。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冷面条形凹槽2中并在其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3,设置热面条形凹槽4并在其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5,使冷面加强金属条3、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铜冷却壁本体1形成复合整体,能够大幅提高冷却壁的整体强度,同时,冷却壁的冷却通道保持在铜冷却壁本体1里面,充分利用铜材的高导热性能,确保其冷却通道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等同传统的全铜冷却壁)。铜冷却壁本体热面12上的热面加强金属条5和钢砖6还能够提高冷却壁热面的挂渣和耐磨性能。由于冷面加强金属条3、热面加强金属条5、钢砖6等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薄铜冷却壁本体1的厚度,节省铜材消耗,降低冷却壁产品的整体造价(传统的全铜冷却壁由于受到强度的制约,厚度设计一般不小于120mm;本实施例的铜冷却壁本体厚度可以减薄到90mm以下,节约铜材约30%)。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在于增加下述结构:在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之间的交叉点处,铜冷却壁本体1上设有供连接结构通过的通孔9,热面加强金属条5通过连接结构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铜冷却壁本体1的热面12上设有多个(如十五个)热面条形凹槽4,其中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5,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钢砖6。用于安装钢砖6的热面条形凹槽4设有多个(如八个),用于安装热面加强金属条5的热面条形凹槽也设有多个(如三个),其余四个热面条形凹槽可用于填充耐火材料或者普通耐火砖。
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在各交叉点,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焊接材料10(冷面加强金属条3在交叉点处设有通孔21,焊接材料10充满由通孔21、通孔9和热面加强金属条5围成的空间),通过焊接方式将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在各交叉点处将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后,形成网络状的加强框架,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共同将铜冷却壁本体1夹紧,对铜冷却壁本体1的夹紧力较为均衡,结构稳定,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冷却壁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冷却通道22和冷面条形凹槽2自左至右交替排列。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方式把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安装在冷面条形凹槽2中。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考实施例1进行设置。
实施例3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在于增加下述结构:在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之间的交叉点处,铜冷却壁本体1上设有供连接结构通过的通孔9,热面加强金属条5通过连接结构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铜冷却壁本体1的热面12上设有多个(如十五个)热面条形凹槽4,其中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5,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4中固定安装有钢砖6。用于安装钢砖6的热面条形凹槽4设有多个(如八个),用于安装热面加强金属条5的热面条形凹槽也设有多个(如三个),其余四个热面条形凹槽可用于填充耐火材料或者普通耐火砖。
参考图10,本实施例中,在各交叉点,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螺栓23(冷面加强金属条3在交叉点处设有通孔21,热面加强金属条5在交叉点处设有与螺栓23的螺杆相匹配的螺孔24,螺栓23的螺杆穿过通孔21并与螺孔24旋合后,螺栓23的头部压紧冷面加强金属条3;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螺栓23松动,可将螺栓23的头部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焊接),通过螺栓12将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在各交叉点处将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连接后,形成网络状的加强框架,热面加强金属条5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共同将铜冷却壁本体1夹紧,对铜冷却壁本体1的夹紧力均衡,结构稳定,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冷却壁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冷却通道22和冷面条形凹槽2自左至右交替排列。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紧固方式把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安装在冷面条形凹槽2中(通过螺栓25将冷面加强金属条3固定,冷面加强金属条3与螺栓25对应的部位设有通孔26,冷面条形凹槽2槽底对应的位置设有与螺栓25的螺杆相匹配的螺孔27,螺栓25的螺杆穿过通孔26并与螺孔27旋合后,螺栓25的头部压紧冷面加强金属条3;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螺栓25松动,可将螺栓25的头部与冷面加强金属条3焊接)。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考实施例1进行设置。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在于:热面加强金属条5上设有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凸出部51,凸出部51凸出于铜冷却壁本体1的热面12。热面加强金属条5的主体处在对应的热面条形凹槽4中,凸出部51处在热面条形凹槽4外面。凸出部51能够提高冷却壁热面12的挂渣和耐磨性能,在此情况下,可以减少钢砖6的数量或者不设置钢砖6。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考实施例1进行设置。
其他实施方案中,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均为左右走向,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自上至下交替排列。最上侧的冷却通道的上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最下侧的冷却通道的下侧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相邻两个冷却通道之间设有一所述冷面条形凹槽。这样,每个冷却通道两侧分别设有冷面条形凹槽,冷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冷面加强金属条后,对铜冷却壁本体均匀起到加强作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面条形凹槽通常为上下走向;热面条形凹槽也可以斜向设置,即热面条形凹槽与冷面条形凹槽之间成大于零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30-60度)。
其他实施方案中,冷却通道和冷面条形凹槽也可斜向设置。

Claims (10)

1.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包括铜冷却壁本体,铜冷却壁本体中设有至少一条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冷面条形凹槽,各冷面条形凹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冷面加强金属条;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其中至少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或钢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至少有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之间的夹角大于零且小于等于90度;在热面加强金属条与冷面加强金属条之间的交叉点处,铜冷却壁本体上设有供连接结构通过的通孔,热面加强金属条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冷面加强金属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设有多个冷面条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至少有一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各用于安装钢砖的热面条形凹槽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钢砖,铜冷却壁本体热面上的钢砖按点阵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上设有多个热面条形凹槽,其中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热面加强金属条,一部分热面条形凹槽中固定安装有钢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用于安装钢砖的热面条形凹槽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热面加强金属条的热面条形凹槽也设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热面加强金属条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凸出部凸出于铜冷却壁本体的热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中设有多条冷却通道,这多条冷却通道均为直线形冷却通道,各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固定安装在铜冷却壁本体的冷面上;冷面条形凹槽与冷却通道相互平行,冷面条形凹槽和冷却通道在铜冷却壁本体上相互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其特征是:所述铜冷却壁本体的材料是纯铜或铜合金;所述热面加强金属条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所述冷面加强金属条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
CN202010393857.XA 2020-05-11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Active CN111378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857.XA CN111378803B (zh) 2020-05-11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3857.XA CN111378803B (zh) 2020-05-11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8803A true CN111378803A (zh) 2020-07-07
CN111378803B CN111378803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7304A (zh) * 2022-11-04 2023-01-24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用的冷却壁
CN115786609A (zh) * 2022-11-04 2023-03-14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用的冷却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5333Y (zh) * 2006-08-18 2007-12-05 高尚义 一种用铆钉紧固的复合金属冷却壁
CN202214370U (zh) * 2011-08-26 2012-05-09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镶钢砖的铜冷却壁
JP2012224914A (ja) * 2011-04-19 2012-11-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ステーブ
CN205077080U (zh) * 2015-10-30 2016-03-0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铜钢复合型高炉冷却壁
CN209081917U (zh) * 2018-11-01 2019-07-09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冷却壁
CN210321236U (zh) * 2019-06-28 2020-04-14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覆盖式加固铜冷却壁
CN210458240U (zh) * 2019-06-28 2020-05-05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加固铜冷却壁
CN211112064U (zh) * 2020-05-11 2020-07-28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5333Y (zh) * 2006-08-18 2007-12-05 高尚义 一种用铆钉紧固的复合金属冷却壁
JP2012224914A (ja) * 2011-04-19 2012-11-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ステーブ
CN202214370U (zh) * 2011-08-26 2012-05-09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镶钢砖的铜冷却壁
CN205077080U (zh) * 2015-10-30 2016-03-0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铜钢复合型高炉冷却壁
CN209081917U (zh) * 2018-11-01 2019-07-09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冷却壁
CN210321236U (zh) * 2019-06-28 2020-04-14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覆盖式加固铜冷却壁
CN210458240U (zh) * 2019-06-28 2020-05-05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加固铜冷却壁
CN211112064U (zh) * 2020-05-11 2020-07-28 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7304A (zh) * 2022-11-04 2023-01-24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用的冷却壁
CN115786609A (zh) * 2022-11-04 2023-03-14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用的冷却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91229B1 (ko) 유압기계 작동오일의 오일냉각기
CN211112064U (zh)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US20070013113A1 (en) Cooling element for shaft furnaces
CN111378803A (zh)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CN201940564U (zh) 辊套壁内分布有轴向冷却水孔的结晶辊
CN115007816A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
CN111378803B (zh) 一种铜钢包夹强化复合冷却壁
CN206347905U (zh) 一种多段式石墨块孔式换热器
CN210547996U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机用压铸机构
CN214270934U (zh) 一种强化铜冷却壁
CN210321236U (zh) 一种半覆盖式加固铜冷却壁
CN201522228U (zh) 热交换器的芯子用中空封条
CN211386822U (zh) 一种高效化连铸机结晶器铜板
CN219748875U (zh) 一种耐磨耐腐蚀的挤出机筒体
CN207797710U (zh) 一种炼钢电弧炉用铜板水冷壁
CN209081917U (zh) 一种铜冷却壁
CN220265719U (zh) 组合式冷却结构
CN220679327U (zh) 一种熔杯
CN217948171U (zh) 一种冷却壁冷却结构
CN207002768U (zh) 一种铜冷却板
CN216540756U (zh) 一种板坯结晶器铜板结构
CN217230795U (zh) 一种大型高炉炉缸冷却铸铜冷却壁
CN217210374U (zh) 一种铜钢组合式溜槽
CN220398289U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器铝材
CN216066635U (zh) 一种耐高温的塑性加工用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