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4425B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74425B CN111374425B CN201911242770.6A CN201911242770A CN111374425B CN 111374425 B CN111374425 B CN 111374425B CN 201911242770 A CN201911242770 A CN 201911242770A CN 111374425 B CN111374425 B CN 111374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main body
- unit
- temperature measuring
- ai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毛发用的温度测定部的紧凑的吹风机。吹风机(A)具备: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形成有具有吸气口和喷出口的送风流路;送风部,所述送风部配置于送风流路;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配置于送风流路且比送风部更靠送风方向的下游侧;以及温度测定部(4),所述温度测定部(4)对毛发的温度进行测定,温度测定部(4)设置于主体部(1)的侧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毛发用的温度测定部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吹风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吹风机主体,所述吹风机主体通过加热器将由风扇抽吸的空气加热至温风并喷出;毛发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毛发温度检测单元通过传感器感应由该毛发所发出的红外线来检测由从该吹风机主体喷出的温风加热的毛发的温度;和毛发温度识别单元,所述毛发温度识别单元使使用者识别由该毛发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毛发温度达到了规定温度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958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吹风机构成为:设置有副通风路,所述副通风路与具有加热器的通风路不同,在副通风路上设置有基板以及毛发温度检测单元,因此存在形成流路的部分的箱体尺寸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了一种具有毛发用的温度测定部的紧凑的吹风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吹风机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具有吸气口和喷出口的送风流路;送风部,所述送风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且比所述送风部更靠送风方向的下游侧;以及温度测定部,所述温度测定部对毛发的温度进行测定,所述温度测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变得紧凑。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一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立体图,(b)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吹风机的截面图,(a)是从左右方向的一侧观察的图,(b)是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图。
图3是吹风机的截面图,(a)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一侧观察的图,(b)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图。
图4是从主体部卸下盖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卸下驱动马达的状态的主体部的截面放大图,(a)是从左右方向的一侧观察的图,(b)是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图。
图6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一侧观察分解状态的盖部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且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分解状态的盖部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温度测定部的检测范围的图。
图9是控制部的主要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主运转的条件的表T1,(b)是表示热眼运转的条件的表T2。
图11是控制部的主运转的流程图。
图12是控制部的热眼运转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温度测定部的配置位置的图。
图14是表示取下握柄右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取下握柄左壳体、限制体、第一卡合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a)是使用状态的连结部分的截面图,(b)是弯曲状态的连结部分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A 吹风机
1 主体部
2 送风部
3 加热部
4 温度测定部
11 吸气口
12 喷出口
13 通风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具有吸气口和喷出口的送风流路;送风部,所述送风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且比所述送风部更靠送风方向的下游侧;温度测定部,所述温度测定部对毛发的温度进行测定,所述温度测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所述温度测定部沿着所述送风部的送风方向设置。由此,能够正确地测定毛发的温度。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具备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有底筒状的盖部,所述温度测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部的底部分之间。由此,能够提高美观性。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所述盖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温度测定部的容纳部分。由此,能够牢固地固定温度测定部。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具备控制所述送风部并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温度测定部经由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的通孔而连接。由此,能够缩短配线。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具备根据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进行通知的通知部。由此,使用者易于得知毛发的温度。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所述通知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由此,能够将通知单元设置在控制部或者控制部的附近。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所述温度测定部在所述喷出口侧具有检测轴,所述检测轴通过所述喷出口的中心位置并且朝向沿着所述送风方向的假想线侧,在所述假想线上,以所述检测轴为中心的检测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分布在距离所述喷出口的端部10~20cm的位置的温度分布区域重叠。由此,能够测定实际使用中的毛发的温度。
在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中,所述送风部包括驱动部以及被该驱动部的输出轴枢轴支撑的离心风扇。由此,能够抑制风扇的旋转声。
<实施方式>
1.吹风机
吹风机A至少具备主体部1、送风部2、加热部3以及温度测定部4。此处的吹风机A具备握柄部5、盖部6A、6B、控制部7、电源部8等。
如图1~图3所示,通过主体部1、握柄部5以及盖部6A、6B,构成容纳送风部2、加热部3、控制部7、电源部8的箱体。
此处,关于吹风机A的方向,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握柄部5沿着上下那样的、即图1的状态,将主体部1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握柄部5延伸的方向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
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说明。
2.各部分
(1)主体部
主体部1呈在第一方向上较长的长条状。如图2所示,主体部1在壳体10内具有送风流路13,所述送风流路13具有吸气口11(参见图3)和喷出口12。在送风流路13上配置有送风部2和加热部3。
此外,送风流路13形成在壳体10内,加热部3位于送风部2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
壳体10作为整体,呈在第一方向(送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并具有筒状部14和盘状部15。筒状部14容纳加热部3。盘状部15呈中空圆柱状,容纳送风部2。此外,将盘状部15的中心轴延伸的厚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此处,与第一方向正交。
筒状部14的一端与盘状部15连接,另一端为喷出口12。此外,在筒状部14的另一端,具有矩形状的喷出口91a(参见图1),并且绕筒状部14的筒轴可旋转地安装有附加装置91。
此处,盘状部15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面侧的结构是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一个端面侧,即,在温度测定部4所在的一侧的部件等的符号上附上“A”,在另一个端面侧的部件等的符号上附上“B”并进行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盘状部15的端面具有位于周缘侧的环状平坦部分151A、151B以及有底筒状部分152A、152B,所述有底筒状部分152A、152B设置于环状平坦部分151A、151B的内侧,并且向盘状部15的中心轴的外侧突出。盘状部15的一个端面构成主体部的一个侧面。
在有底筒状部分152A、152B的周壁区域152Aa、152Ba设置有多个通孔152Ab、152Bb,构成主体部1的吸气口11的一部分。在有底筒状部分152B的底壁区域152Bc形成有构成吸气口11的通孔152Bd。
在盘状部15的环状平坦部分151A配置有温度测定部4。
主体部1容纳通知部18,所述通知部18根据温度测定部4的测定结果而通知温度状态。具体而言,通知部18设置于控制部7。如图3所示,此处的通知部18由LED181所构成,所述LED181配置在盘状部15的有底筒状部分152A的内侧。LED181安装于控制基板71。LED181具有发光色不同的多个(例如,红(R)、绿(G)、蓝(B)这三个),构成为根据温度状态发射不同的光色(包括单色、混合色)。
如图4所示,盘状部15的有底筒状部分152A具有用于使从内侧的LED181射出的光通过的通孔152Ad,通孔152Ad被透光盖183从外侧覆盖。此外,来自LED181的光通过盖部6的有底筒状体63A的通孔633、透光盖65,向外部射出。
如图4所示,盘状部15的有底筒状部分152B具有用于使从内侧的LED181射出的光通过的通孔152Ad,透光盖183从外侧嵌合于通孔152Ad。此外,如图6所示,来自LED181的光通过盖部6的有底筒状体63A的通孔633、透光盖65,向外部射出。
如图2所示,在盘状部15上具有向握柄部5侧延伸的延伸部分156,握柄部5安装于该延伸部分156。
在延伸部分156的前侧设置有冷却按钮16。冷却按钮16是按钮型,仅在按压的期间关闭加热部3,打开送风部2。由此,从主体部1的喷出口12吹出没有被加热的风。
(2)送风部
如图3所示,送风部2具备驱动马达21和安装于驱动马达21的输出轴的离心风扇23,驱动马达21通过螺钉29(参见图2(a))安装于主体部1的盘状部15的有底筒状部分152B。
(3)加热部
如图2所示,加热部3设置于主体部1的送风流路13内且比送风部2更靠送风方向的下游侧。加热部3具备加热器31、安装加热器的加热器基板33以及终止带有加热器31的加热器基板33的耐热管35,耐热管35安装于筒状部14。
(4)温度测定部
温度测定部4对毛发干燥对象者的毛发的温度进行测定。如图1所示,温度测定部4设置于主体部1的一个侧面(盘状部15的一个端面)。温度测定部4沿着送风部2的送风方向而设置。如图4所示,温度测定部4设置于主体部1的侧面(环状平坦部分151A)与盖部6A的底部分(例如是底壁部631A或者透光盖65)之间。更具体而言,温度测定部4以被容纳在盖部6A的容纳部612的状态,通过将盖部6A安装于主体部1而安装于主体部1。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温度测定部4具备:温度传感器41、安装温度传感器41并且设置有连接端子431的传感器用基板43以及保护温度传感器41的传感器盖45。此外,通过螺钉47使传感器用基板43和传感器盖45一体化。
温度传感器41是例如红外线型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41的视野角度为1~3度。如图8所示,温度传感器41的检测轴X在送风方向的喷出口12侧,趋向于靠近送风方向(假想线Y)。
即,以与干燥对象者的毛发中的处于高温的区域交叉的方式设置温度传感器41的检测轴X。毛发处于高温的区域从吹风机A的喷出口沿送风方向距离喷出口5~30cm,优选为距离10~20cm。
在检测轴X上不存在筒状部14,检测轴X不与筒状部14交叉。另外,当从第二方向(侧方)观察时,筒状部14的筒轴的延长线不与检测轴X交叉,当从第三方向(上方)观察时,筒状部14的筒轴的延长线与检测轴X交叉。此外,也可以使筒轴与检测轴X交叉。
更具体的是,温度测定部4以如下方式设置:在通过喷出口12的中心位置并且沿着送风方向的假想线Y上,以检测轴X为中心的检测范围Q的至少一部分与分布在距离喷出口12的端部(附加装置91)10~20cm的位置的温度分布区域R重叠。
此处的温度分布区域R包括高温区域R1、中温区域R2、低温区域R3。高温区域R1是例如处于68度以上的温度范围的区域。中温区域R2是例如处于65度以上不足68度的温度范围的区域。低温区域R3是例如处于55度以上~不足65度的温度范围的区域。此外,温度传感器41的检测结果被输出至控制部7。
与检测范围Q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温度分布区域R优选为高温区域R1。这是因为通过热使毛发受到损伤的是高温,从热的观点出发,也可以与中温区域R2重叠。
(5)握柄部
如图1所示,握柄部5从主体部1沿第三方向延伸,相对于主体部1弯曲自如地设置。第三方向是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第三方向是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方向。
握柄部5是中空的柱状,其一端侧安装于主体部1的延伸部分156。握柄部5由沿第二方向在中央被切断的两个握柄体5A、5B所构成,握柄体5A、5B的销部嵌合于主体部1的延伸部分156的凸台孔。由此,使得握柄部5绕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假想轴转动自如。
握柄部5在前表面侧具有主开关53。主开关53是滑动型,主要能够选择从喷出口12喷出的喷出风。具体而言,能够切换冷却运转、设定运转、增压运转等。冷却运转是指加热部3关闭并且送风部2打开的状态。设定运转是指加热部3打开并且送风部2为弱驱动的状态。增压运转是指加热部3打开并且送风部2为强驱动的状态。此外,主开关53的选择信息被输出至控制部7。
在主开关53中,在选择设定运转或者增压运转的状态下,如果操作冷却按钮16,则被强制地进行冷却运转(加热部3关闭,送风部2打开)。
握柄部5在前表面侧具有热眼开关55。热眼开关55是滑动型,主要能够选择毛发温度测定的有效/无效。此外,在打开热眼开关55,即将温度测定设为有效的情况下,执行热眼运转。此外,有关热眼运转及其控制在下面进行描述。
握柄部5在内部容纳电源部8。握柄部5具有多个支撑电源部8的电源基板81的肋。
(6)盖部
如图4所示,盖部6A、6B安装于主体部1的盘状部15的侧面。盖部6A、6B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使用示出了盖部6A的图6和图7进行说明。因此,虽然在此处进行了说明,但也有盖部6B的符号没有示于图6和图7的情况。另外,关于共同的结构,没有附加“A”或者“B”。
盖部6A、6B具备环状体61A、61B以及有底筒状体63A、63B。
此处的盖部6A、6B除了具备环状体61A、61B、有底筒状体63A、63B以外,还具备覆盖有底筒状体63A、63B的底壁部631A、631B的透光盖65、埋设于透光盖65与有底筒状体63A、63B的间隙的间隙环状体67。
(6-1)环状体
如图6和图7所示,环状体61A、61B具有环状部611A、611B。环状体61A具有容纳温度测定部4的容纳部612。即,环状体61A一体地具有环状部611A和容纳部612。此外,如图1(b)所示,环状体61B不具有容纳部612,具有横截面形状为周向的一体的环状部611B。
环状部611A、611B的横截面呈向第二方向的外侧伸出的“V”字状。在环状部611A、611B上设置有用于将环状体61A、61B固定于主体部1的侧面的固定部613。固定部613从内壁的主体部1侧的端缘延伸,由卡合于主体部1的侧面的通孔151a(参见图4)的卡合片构成。
在环状部611A的附加装置91侧形成有容纳部612。容纳部612在第一方向且喷出口12侧和主体部1侧是开放的。温度测定部4从主体部1侧插入并容纳于容纳部612。此外,在温度测定部4被容纳于容纳部612的状态下,通过将环状体61A安装于主体部1,将温度测定部4支撑在第二方向的两侧。
如图7所示,容纳部612具有:从第三方向的两侧支撑温度测定部4的上壁612a;下壁612b;从第二方向的与主体部1相反的一侧支撑温度测定部4的横壁612c;以及从第一方向的与喷出口12相反的一侧支撑温度测定部4的背面壁612d。
在上壁612a和下壁612b上设置有嵌合温度测定部4(传感器盖45)的上端和下端的突条部分451的嵌合槽612e。由此,将温度测定部4定位于容纳部612。
(6-2)有底筒状体
如图6和图7所示,有底筒状体63A、63B具有底壁部631A、631B和周壁部632。
有底筒状体63A在底壁部631A具有用于将从通知部18射出的光向外部射出的通孔633A。此处,通孔633A由多个狭缝所构成。如图3所示,为了不堵住吸气口11,有底筒状体63B在底壁部631B上具有通孔633B。
如图6和图7所示,有底筒状体63A、63B具有用于固定透光盖65的固定部634。此处的固定部634由向主体部1侧突出的凸台部的通孔所构成。透光盖65的凸部652嵌合于通孔634。此外,销639被从主体部1侧压入凸部652的通孔。
有底筒状体63A、63B在周壁部632上具有与吸气口11连通的盖侧吸气口636。盖侧吸气口636呈与筒轴平行地延伸的狭缝状,并且沿着周向有多个。
有底筒状体63A、63B在周壁部632的开口侧的端缘上具有固定部637,所述固定部637用于将有底筒状体63A、63B固定于主体部1。固定部637在周向上隔着间隔有多个。固定部637由卡合爪所构成,所述卡合爪向主体部1侧延伸并且卡合于主体部1的通孔151b(参见图4)。
(6-3)透光盖和间隙环状体
透光盖65由透光性树脂材料所构成。此处的透光盖65呈圆盘状,其中心呈向第二方向的外侧膨胀的形状。在透光盖65的内表面,即主体部1侧的表面上具有固定于有底筒状体63A、63B的凸部652。
间隙环状体67具有多个凸部671,所述凸部671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嵌合于有底筒状体63A、63B的通孔或者凹部638。由此,限制间隙环状体67相对于有底筒状体63A、63B的旋转。在间隙环状体67的与有底筒状体63A、63B相反的一侧,具有供透光盖68的周缘嵌合的阶梯部673(参见图6)。此外,在间隙环状体67与有底筒状体63A、63B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用销639从主体部1侧固定透光盖65,由此将间隙环状体67固定于有底筒状体63A、63B。
(7)控制部
如图3所示,控制部7配置于主体部1的盖部6A侧的有底筒状部分152A的内侧。即,控制部7配置于靠近温度测定部4的部位。
控制部7具备控制基板71以及安装于控制基板71的多个电子部件(省略图示),通过螺钉79将控制基板71固定于主体部1(盘状部15的一个侧面)。此外,控制基板71以与主体部1的盘状部15的一个侧面对向的方式配置,在盖部6A侧的表面上安装有LED181。
电子部件是EEPROM、RAM等存储部件或微型计算机等。存储部件存储为了进行用于毛发干燥的各种干燥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并且存储用于执行电脑程序的各种参数等。作为参数,例如,具有图10的表T1、T2的送风条件等。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件的计算机程序,微型计算机与各种干燥过程对应地控制送风部2或加热部3。
控制部7按照使用者的冷却按钮16和主开关53的操作,控制送风部2、加热部3。
如果由使用者打开冷却按钮16,则即使在主开关53所选择的干燥过程为执行中,控制部7也会优先地进行下述的冷却过程的执行。此外,执行冷却过程也被称为冷却运转,执行由主开关53选择的干燥过程也被称为主运转。
如果由使用者操作主开关53,则控制部7进行所选择的主运转。此外,此处的主运转的一个例子是后述的冷却运转、设定运转、增压运转这三种。
如果由使用者打开热眼开关55,即设为有效,则控制部7执行热眼过程。如果在主运转中热眼开关55被打开,则控制部7优先地执行热眼过程。如果在热眼过程中冷却按钮16被打开,则优先地执行冷却过程。此外,执行热眼过程也被称为热眼运转。
热眼过程是根据温度测定部4测定的毛发干燥对象者的毛发的温度的干燥过程之一,控制部7根据温度测定部4测定的毛发温度来控制送风条件。具体而言,热眼运转至少包括:高温强风运转,在毛发温度达到规定的第一温度(T1)之前以强风吹送高温的风;中温中风运转,在达到规定的第一温度(T1)时以中风吹送中温的风;和低温强风运转,在达到比规定的第一温度(T1)低的规定的第二温度(T2)时以强风吹送低温的风。
换言之,热眼运转为如下控制:最开始设为高温强风运转,当毛发的温度达到规定的第一温度(T1)时切换至中温中风运转,当温度下降至规定的第二温度(T2)时切换至低温强风运转。由此,能够抑制干燥对象的毛发的损伤。此外,通过进行上述的高温强风运转、中温中风运转以及低温强风运转这三者,损伤抑制效果变大。另外,也能够通过连续进行高温强风运转、中温中风运转和低温强风运转,自动地进行根据毛发温度的毛发的干燥。
送风条件为送风温度或者送风量。在此处,送风部2的风量或者加热部3的温度的控制是将与干燥过程对应的风量以及温度的参数输出至电源部8,电源部8基于参数通过例如PWM控制等,将与干燥过程对应的风量以及温度的电力供给至送风部2和加热部3。
在热眼过程的情况下,控制部7以与测定的毛发的温度对应的光色使LED181发光。此处的控制部7通过例如PWM控制等产生与干燥过程对应的电流并供给至各LED181。
(8)电源部8
如图2所示,电源部8配置在握柄部5的内侧。电源部8与电气电缆89连接,电气电缆89与插座连接。电源部8产生供给至送风部2、加热部3、温度测定部4以及控制部7的电力。此外,按照控制部7的指示,通过例如PWM控制产生供给至送风部2和加热部3的电力。电源部8具备:构成电源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将多个电子部件构成电路并安装的电源基板81;以及用于与控制部7等连接的连接端子83。
电源部8与主开关53和热眼开关55电连接。即,主开关53和热眼开关55的信号经由电源基板81输出至控制部7。
另外,通过用构成握柄部5的握柄体5A、5B夹持电源基板81,由此安装电源部8。
3.配线
使用图5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5(b)中,为了方便起见,电缆K1、K2、K6的重叠部分也以一根来表示。
(1)电源部和控制部
如该图的(b)所示,控制部7和电源部8通过电缆K1连接。通过电缆K1,不仅进行向控制部7的电力供给,还将主开关53和热眼开关55的信号从电源部8输出至控制部7,将各干燥过程的送风条件从控制部7输出至电源部8。
(2)电源部、加热部以及送风部
如该图的(b)所示,电源部8和加热部3通过电缆K2连接。由此,进行向加热部3的电力供给。
如该图的(a)所示,电源部8和送风部2通过电缆K3连接。由此,进行向送风部2的电力供给。另外,在该图的(a)中,省略驱动马达的图示。
另外,在加热部3中的喷出口12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结果经由该图的(b)所示的电缆K5输出至控制部7。当喷出空气的温度过度地上升时,控制部7以停止向加热部3的电力供给的方式向电源部8进行指示。
(3)控制部和温度测定部
控制部7和温度测定部4通过该图的(b)所示的电缆K4连接。控制部7和温度测定部4利用盘状部15的一个侧面而安装,电缆K4插通于侧面(环状平坦部分151A)的通孔151c。
(4)控制部和冷却按钮
如该图的(b)所示,控制部7和冷却按钮16通过电缆K6连接。
(5)其他
为了进行上述的电连接,主体部1例如具备利用立设壁部的狭缝或卡合槽。电缆嵌合于狭缝或者卡合槽。主体部1在盘状部15内沿送风部2的离心风扇23的旋转区域的外周侧具有划分壁157。连接控制部7和电源部8的电缆K1、连接电源部8和加热部3的电缆K2、连接电源部8和送风部2的电缆K3以及连接控制部7和冷却按钮16的电缆K6配置于划分壁157与盘状部15的外壁部之间。由此,能够防止电缆被卷入离心风扇23。
4.控制内容
(1)主控制
关于控制部7的主程序,使用图9进行说明。
关于控制部7,如果从冷却按钮16、主开关53以及热眼开关55的任意一个具有输入(在S1中为“是”),则在其输入是基于打开冷却按钮16的情况下(在S2中为“是”),进行冷却运转直到冷却按钮16被关闭为止(在S3、S4中为“否”),如果冷却按钮16被关闭(S4中的“是”),则返回步骤S1。
关于控制部7,在步骤S1中,在从主开关53有输入的情况下(在S2中为“否”、在S5中为“是”),在进行主运转(为S6)后,返回至步骤S1。
关于控制部7,在步骤S1中的输入不是来自冷却按钮16、主开关53(在S2和S5中为“否”),而是基于热眼开关55的情况下,在进行热眼运转(为S7)后,返回至步骤S1。
(2)各过程的控制
(2-1)主运转(S6)
例如,如图10(a)示出的表T1所示,主运转具有冷却运转、设定运转以及增压运转这三种。此外,基于打开冷却按钮16的冷却运转与在主运转的冷却运转为相同的条件,省略其说明。
冷却运转是加热器31为低温(打开)并且驱动马达21为中风(低温中风运转)。设定运转是加热器31为中温(打开)并且驱动马达21为弱风(中温弱风运转)。增压运转是加热器31为中温(打开)并且驱动马达21为强风(中温强风运转)。
风量以驱动马达21为弱风、中风、强风的顺序变强,通过被供给至驱动马达21的电力来控制。温度以低温、中温、高温的顺序变高,通过被供给至加热器31的电力来控制。
关于主运转,使用图11进行说明。
关于控制部7,如果从主开关53输入冷却运转、设定运转或者增压运转的选择,则从图10所示的表T1读出对应的运转的加热器31和驱动马达21的条件,实施运转(S61)。具体而言,以读出的条件进行运转的方式对电源部8进行指示,电源部8将所指示的条件的电力供给至送风部2和加热部3。
在步骤S62中,在冷却按钮16被打开的情况下,从图10所示的表T1读出冷却运转的加热器31和驱动马达21的条件,在冷却按钮16被关闭之前实施冷却运转(S62的“是”、S63、S64)。具体而言,以读出的条件进行运转的方式对电源部8进行指示,电源部8将所指示的条件的电力供给至送风部2和加热部3。
在步骤S62中,在冷却按钮16被关闭的情况下(为“否”),在步骤S65中,对热眼是否有效(热眼开关55是否被打开)进行判定。
在步骤S65中,在热眼有效的情况下(为“是”),执行热眼运转(S66)后,如果主开关53没有被关闭(在S67中为“否”),则返回至步骤S61并且实施所选择的干燥过程的运转,如果主开关53被关闭(在S67中为“是”),则返回至主程序。
(2-2)热眼运转(S7、S66)
主程序的步骤S7(参见图9)的热眼运转、主运转(S6)中的步骤S66(参见图11)的热眼运转基本上是相同的流程图,在此处,对步骤S7中的热眼运转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10(b)的表T2所示,热眼运转自动地进行高温强风运转、中温中风运转和低温强风运转这三个运转。
高温强风运转是用于在早期使得毛发干燥的运转,加热器31为打开(高温),驱动马达21为强风,并且通知部18的发光色为红色。
中温中风运转是在抑制对毛发的损伤的同时使其干燥的运转,加热器31为打开(中温),驱动马达21为中风,并且通知部18的发光色为橙色。
低温强风运转是用于仅通过空气对毛发进行干燥的运转,加热器31为关闭(低温),驱动马达21为强风,并且通知部18的发光色为蓝色。
关于热眼运转时的控制部7,使用图12进行说明。
如果热眼运转(S7)开始,则控制部7从图10(b)所示的表T2读出对应的加热器31和驱动马达21的条件以及LED181的发光色,实施高温强风运转(S70)。更具体而言,以读出的条件进行运转的方式对电源部8进行指示,电源部8将所指示的条件的电力供给至送风部2和加热部3。此外,控制部7向LED181进行供给。
在步骤S71中,判定温度测定部4测定的毛发温度T是否在第一温度T1以上,如果毛发温度T不足第一温度T1(为“否”),则由使用者对是否将热眼设为了无效进行判定(S72)。
在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是”),返回至为了停止热眼运转的主程序的S1,在未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否”),继续高温强风运转并前进至步骤S71。
在步骤S71中,如果毛发温度T为第一温度T1以上(为“是”),则从表T2读出对应的加热器31、驱动马达21的条件以及LED181的发光色,实施中温中风运转(S73),前进至步骤S74。
在步骤S74中,判定温度测定部4测定的毛发温度T是否在第二温度T2以上,如果毛发温度T不足第二温度T2(为“否”),则由使用者对是否将热眼设为了无效进行判定。
在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是”),返回至为了停止热眼运转的主程序的S1,在未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否”),继续中风中风运转并前进至步骤S74。
在步骤S74中,如果毛发温度T为第二温度T2以上(为“是”),则从表T2读出对应的加热器31、驱动马达21的条件以及LED181的发光色,实施低温强风运转(S76),前进至步骤S77。
在步骤S77中,判定温度测定部4测定的毛发温度T是否在第三温度T3以下,如果毛发温度T高于第三温度T3(为“否”),则由使用者对是否将热眼设为了无效进行判定(S78)。
在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是”),返回至为了停止热眼运转的主程序的S1,在未设为无效的情况下(为“否”),继续低温强风运转并前进至步骤S77。
在步骤S77中,如果毛发温度T为第三温度T3以下(为“是”),则热眼运转的全部的工序结束,前进至主程序的步骤S1。
此外,在步骤S66中的热眼运转的情况下,在图12中,在步骤S72、S75、S78中热眼被设为无效时,不前进至步骤S1,而前进至步骤S67。
此外,作为一个例子的第一温度T1是36度,第二温度T2是40度,第三温度T3是31度,但也可以依照送风部2以及加热部3的性能进行适当的变更。
5.温度测定部的位置
关于温度测定部4的位置使用图13进行说明。该图的(a)是没有安装附加装置的状态,(b)是安装有附加装置的状态。
图13是,在通过喷出口的中心位置并且沿着送风方向的假想线Y(参见图8)上,以分布在距离喷出口的端部10~20cm的位置的高温区域与检测轴X(参见图8)在相同的位置S1重叠的方式设置温度测定部的图。
(1)主体部上表面
在将温度测定部4A设置于主体部1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由于筒状部14的影响,为向上方离开主体部1的位置,美观性差,进一步地,从主体部1伸出量变大,易于损坏。另外,与控制部7的距离变长,配线也变长。
(2)握柄部周边
在将温度测定部4B设置于握柄部5的主体部1侧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埋设于握柄部5,美观性优异,不易损坏。但是,在使用者把持握柄部5时,有可能温度测定部4B的前方被手指堵住。另外,由于握柄部5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弯曲(旋转),因此在弯曲状态不充分的情况下,检测轴偏移,有可能不能进行正确的温度测定。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将温度测定部设置于主体部1与握柄部5的结合部分的情况下,美观性优异,不易损坏,温度测定部也不太可能被使用者的手指堵住。但是,在结合部分上存在用于使其旋转自如的结构(握柄体5A、5B的销部或者主体部1的延伸部分156的凸台孔),难以进行配线等。
(3)筒状部
虽然未图示,但如果将温度测定部设置在容纳加热部3的筒状部14的前端部分,则因为成为从筒状部14向径向伸出的状态,美观性差。另外,需要在加热部3的内部或者加热部3的周边部进行配线,需要耐热用的电缆。另外,存在易于受到基于喷出风的温度的影响的倾向。
(4)主体部侧面
温度测定部4设置在主体部1的侧面。由此,美观性优异,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或者使用者的手指的影响。另外,主体部1的侧面向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为有底筒状。由于利用其周壁而设置温度测定部4,所以不会担心损坏,并且由于利用了伸出部分而美观性特别优异。
<其他>
吹风机有以下倾向:相对于主体部弯曲自如地安装握柄部的安装部分(连结部)的耐久性差。
特别是,提出了具有在吹风机的使用状态(手柄沿上下方向延伸,也称为打开状态)和吹风机的弯曲状态(手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也称为关闭状态)下,通过环状物限制手柄相对于吹风机主体转动的结构的吹风机(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昭和60-19857公报)的方案,但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即,由于在转动手柄时,通过环状物对周缘部施加的负荷来限制转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如果该负荷较大,则在周缘部产生裂纹,如果负荷较小,则不能限制转动。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如果加厚周缘部,则会发生产生收缩这样的其他问题。此外,如果为了不出现收缩而使周缘部变薄,则会产生裂纹。
以下,对具有能够限制握柄部的转动,并且能够抑制裂纹或者收缩产生的适度结构的吹风机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或构成,即使在附图中没有出现,也使用相同的符号。
1.概略
吹风机具有:对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从喷出口喷出的主体部;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主体部的握柄部;和限制握柄部相对于主体部的转动(弯曲)的适度结构。
适度结构具备:配置于主体部与握柄部之间的第一卡合体;根据握柄部的转动而与第一卡合体卡合的第二卡合体;和限制第二卡合体变形的限制体。
在吹风机中,第一卡合体呈环状,第二卡合体呈环状并且位于第一卡合体的内侧或者外侧,限制体设置于第二卡合体的径向,并且设置于同第一卡合体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2.参考例
如图14和图15所示,吹风机B具有主体部1001、握柄部1005、适度结构。在此处,将握柄部相对于主体部进行转动的转动轴简称为转动轴或者旋转轴。
在适度结构中,第一卡合体1030呈环状,第二卡合体1514B位于第一卡合体1030的外侧并且呈环状,限制体1040以如下方式设置:配置于第二卡合体1514B的径向的外侧,并且与第二卡合体1514B的外周面部分抵接。
此处,第一卡合体1030设置于构成主体部1001的主体壳体1002的连结部1021,第二卡合体1514设置于构成握柄部5的握柄壳体1051(1051A、1051B)。
主体壳体1002和握柄壳体1051由阻燃性树脂所构成。作为阻燃性树脂,例如,具有在ABS树脂中混合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等金属水合物的树脂等。
3.各部结构
(1)连结部
主要使用图14和图15进行说明。
连结部1021从盘状部15向握柄部1005侧延伸。此外,连结部1021相当于实施方式的延伸部分156,并设置于构成主体部1001的主体壳体1002。
主体壳体1002由主体右壳体1002A和主体左壳体1002B所构成。因此,连结部1021由主体右壳体1002A侧的右连结部1021A和主体左壳体1002B侧的左连结部1021B所构成。在此处,在以吹风机B的喷出口12为正前方观察吹风机B的状态下,朝向吹风机B的喷出口12并且将右侧作为“右”。
主要使用图14进行说明。
在右连结部1021A上安装有构成握柄部1005的握柄壳体1051的握柄右壳体1051A。
右连结部1021A具有:平坦部分1211A;形成在平坦部分1211A的中央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状的凸台部分1212A;以及形成在平坦部分1211A中的凸台部分1212A的周边并且向握柄右壳体1051A侧突出的两个突起部分1213A。
主要使用图15进行说明。
在左连结部1021B上安装有构成握柄部1005的握柄壳体1051的握柄左壳体1051B。
左连结部1021B具有:平坦部分1211B;形成在平坦部分1211B的中央并且向握柄左壳体1051B以椭圆状延伸的枢轴支撑部分1212B;在枢轴支撑部分1212B上沿着轴向(左右方向)形成的槽部分1213B;以及形成在平坦部分1211B的外缘侧并且朝向握柄左壳体1051B延伸的延伸部分1214B。
平坦部分1211B的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内侧形成通孔。平坦部分1211B且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与槽部分1213B对应的部分形成通孔或者凹部。
延伸部分1214B延伸为在周向上连续的圆环状。延伸部分1214B相对于枢轴支撑部分1212B在径向上分离,第一卡合体1030、第二卡合体1514B和限制体1040位于延伸部分1214B与枢轴支撑部分1212B之间。此外,延伸部分1214B与限制体1040接近或者抵接。由此,能够容易地配置在限制体1040的握柄左壳体1051B的平坦部分1211B。另外,延伸部分1214B也可以是在周向上不连续的环状(在周向上存在间隙的环状)。
(2)第一卡合体
使用图15进行说明。
第一卡合体1030呈圆环状。换言之,第一卡合体1030呈筒轴方向的尺寸较小的圆筒状。第一卡合体1030具有:圆环状的主体部1031;嵌合于左连结部1021B的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槽部分1213B的嵌合部1032;以及卡合于握柄左壳体1051B的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一卡合部1033。
第一卡合体1030以其筒轴与转动轴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左连结部1021B。
第一卡合体1030由树脂材料所构成。树脂是主要构成主体壳体1002或者握柄壳体1051的树脂材料,是不包含金属水合物的或者是金属水合物的含有量比主体壳体1002或者握柄壳体1051少的材料,例如有POM等。
嵌合部1032从主体部1031的内周面且从隔着筒轴对向的部位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嵌合部1032沿着筒轴方向设置,其左连结部1021B侧超出主体部1031而延伸出。由此,嵌合部1032与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槽部分1213B和平坦部分1211B的通孔嵌合。由此,第一卡合体1030可装卸地安装于连结部1021。
第一卡合部1033由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分所构成,第一突起部分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地具有两个。另外,第一突起部分也为符号1033。
第一突起部分1033从主体部1031的外周面且从隔着筒轴对向的部位突出。第一突起部分1033沿着筒轴方向设置。第一突起部分1033有两个,连结两个第一突起部分1033的假想线与连结两个嵌合部1032的假想线正交。
由于左连结部1021B的槽部分1213B位于椭圆状的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长轴上,因此主体部1031的内周面在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外周面和短轴上及其周边部分分离。即,第一卡合体1030在与枢轴支撑部分1212B之间有间隙的状态下,安装于左连结部1021B。由此,在第二卡合体1514的第二突起部分1517B超越第一突起部分1033时,主体部1031能够向径向的内侧弹性变形。
(3)握柄部
(3-1)握柄右壳体
使用图14进行说明。
握柄右壳体1051A具有:以圆筒状延伸并且可转动地嵌合于右连结部1021A的凸台部分1212A的圆筒凸台部1511A;形成在圆筒凸台部1511A的外周侧并且抵接于右连结部1021A的平坦部分1211A的圆环状部1512A;和从圆环状部1512A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地沿径向延伸的两个肋部1513A。
圆筒凸台部1511A嵌合于右连结部1021A,在内周面上具有螺钉部,所述螺钉部与从握柄左壳体1051B侧插入的螺钉1045(参见图15)螺合。
在握柄部1005转动时,两个肋部1513A与右连结部1021A的突起部分1213A抵接。由此,在使用时,限制握柄部1005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在弯曲时,限制握柄部1005进一步向关闭方向转动。
(3-2)握柄左壳体
使用图15进行说明。
握柄左壳体1051B具有圆筒凸台部1510B,所述圆筒凸台部1510B以尖细的带阶梯的圆筒状延伸。前端侧的小径筒部分1511B嵌合于左连结部1021B的枢轴支撑部分1212B,大径筒部分1512B的端面(阶梯部分)与枢轴支撑部分1212B的端面抵接。此外,螺钉1045插通于圆筒凸台部1510B的内部空间。
握柄左壳体1051B具有从大径筒部分1512B的外周沿径向延伸的肋部1513B。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肋部1513B。肋部1513B与安装于左连结部1021B的第一卡合体1030的端面抵接或者接近。由此,第一卡合体1030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
握柄左壳体1051B具有在圆筒凸台部1510B的外周侧隔着间隔放置而形成的环状的第二卡合体1514B。此处的第二卡合体1514B一体地形成于握柄左壳体1051B。
第二卡合体1514B具有:圆环状(圆筒状)部1515B和第二卡合部1516B,所述第二卡合部1516B形成于圆环状部1515B并且卡合于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卡合部1033。
第二卡合部1516B与第一突起部分1033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此处,与两个第一突起部分1033对应地有两个第二卡合部1516B。一个第二卡合部1516B在周向上隔着能够容纳第一突起部分1033的间隔而具有沿径向突出的两个第二突起部分1517B。第二突起部分1517B朝向径向的内侧(第一卡合体1030侧)突出,并且形成于圆环状部1515B的内周面。
第二卡合体1514B不是必须的结构,但在两个第二卡合部1516B之间且在圆环状部1515B的外周面上具有凹入部1518B。
(4)限制体
如图15所示,限制体1040呈圆环状。限制体1040优选由机械特性比构成主体壳体1002或者握柄壳体1051的材料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所构成,但也可以是具有与构成主体壳体1002或者握柄壳体1051的材料相同程度的机械特性的材料。
限制体1040在嵌合(覆盖)于握柄左壳体1051B的圆环状的第二卡合体1514B的状态下,配置在左连结部1021B的延伸部分1214B的内侧。此外,在嵌合的状态下,限制体1040以与在周向上邻接的两个第二卡合部1516B之间的区域(即,凹入部1518B)的外周面分离的状态设置。由此,即使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嵌合于圆环状部1515B的限制体1040,也能够缓和使用时的热应力。
4.使用方法
对于由握柄部1005的弯曲造成的第一卡合体1030与第二卡合体1514B的卡合状态,使用图16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6中,将位于第一卡合体1030的上部侧的第一突起部分1033作为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将位于下部侧的第一突起部分1033作为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
将位于第二卡合体1514B的上部侧的第二卡合部1516B作为第二上卡合部,将位于顺时针侧的突起部分作为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将位于逆时针侧的突起部分作为第二上逆突起部分1517b。同样地,将位于第二卡合体1514B的下部侧的第二卡合部1516B作为第二下卡合部,将位于顺时针侧的突起部分作为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将位于逆时针侧的突起部分作为第二下逆突起部分1517d。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和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位于通过旋转轴的一条直线上,第二上逆突起部分1517b和第二下逆突起部分1517d位于通过旋转轴的一条直线上。
(1)使用状态(打开状态)
如图16(a)所示,吹风机B的握柄部1005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为使用状态。
X2方向的旋转是进一步使握柄部1005相对于主体部1001打开(分离)的方向的旋转,图14的握柄右壳体1051A的肋部1513A与右连结部1021A的突起部分1213A抵接而被限制旋转。
X1方向的旋转是握柄部1005相对于主体部1001关闭(靠近)的方向的旋转,图16(a)所示,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卡合于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卡合于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而被限制旋转。
(2)从使用状态旋转
为了使握柄部1005从使用状态以靠近主体部1001的方式旋转,在图16(a)中,使握柄部1005向X1方向旋转。
如果想要使握柄部1005向X1方向旋转,则如上述的“(1)使用状态(打开状态)”说明的那样,第二卡合体1514B与第一卡合体1030卡合,但如果进一步使其旋转,则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超越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超越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
此时,将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和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向径向的外侧扩展的负荷起作用,但因为在第二卡合体1514B的外周配置有限制体1040,所以限制了第二卡合体1514B向径向的外侧的变形。
如果进一步地使握柄部1005向X1方向旋转,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逆突起部分1517b超越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第二下逆突起部分1517d超越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
此时也会通过限制体1040限制第二卡合体1514B向径向的外侧的变形。
这样,因为限制了第二卡合体1514B的变形,所以能够防止第二卡合体1514B的破损。另外,相比于不具备限制体1040的情况,能够使第二卡合体1514B的圆环状部1515B更薄,能够防止收缩的发生。
(3)弯曲状态(关闭状态)
如图16(b)所示,吹风机B的握柄部1005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为弯曲状态。
X1方向的旋转是进一步使握柄部1005相对于主体部1001关闭(靠近)的方向的旋转,图14的握柄右壳体1051A的肋部1513A与右连结部1021A的突起部分1213A抵接而被限制旋转。
X2方向的旋转是握柄部1005相对于主体部1001打开(分离)的方向的旋转,图16(b)所示,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逆突起部分1517b卡合于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第二下逆突起部分1517d卡合于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而被限制旋转。
(4)从弯曲状态旋转
为了使握柄部1005从弯曲状态以远离主体部1001的方式旋转,在图16的(b)中,使握柄部1005向X2方向旋转。
此时,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上逆突起部分1517b或者第二上正突起部分1517a超越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上突起部分1033a,第二卡合体1514B的第二下逆突起部分1517d或者第二下正突起部分1517c超越第一卡合体1030的第一下突起部分1033b,但由于在第二卡合体1514B的外周配置有限制体1040,因此限制了第二卡合体1514B向径向的外侧的变形。
5.其他
(1)第一卡合体
图14~图16的第一卡合体1030只要以不旋转的状态固定于握柄壳体1051即可,其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第一卡合体1030具有两个第一卡合部1033,但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在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卡合体的整体的形状设为半圆状。
(2)第二卡合体
第二卡合体1514B在两个部位具有第二卡合部1516B,但也可以是在一个部位或者三个部位以上。在一个部位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第二卡合部的整体的形状设为半圆状。
第二卡合体1514B一体地形成于握柄壳体1051,但也可以与握柄壳体或者主体壳体分体地构成,并且安装于握柄壳体或者主体壳体。
(3)第一卡合体和第二卡合体
分别地,第一卡合体1030设置于左连结部1021B,第二卡合体1514B设置于握柄左壳体1051B,但也可以分别地将第一卡合体1030设置于右连结部1021A,将第二卡合体1514设置于握柄右壳体1051A。
第一卡合体1030配置于第二卡合体1514B的内侧,但也可以配置于第二卡合体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卡合体的第一突起部分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第二卡合体的第二突起部分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限制体以与配置在内侧的第二卡合体的内周面抵接或者接近的方式设置即可。
第一卡合体和第二卡合体可以根据主体壳体或者握柄壳体的形状变更设置的位置等,但在主体壳体或者握柄壳体中,适当设置在与旋转轴正交的部位。
例如,第二卡合体1514B与握柄壳体1051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是,代替第二卡合体1514B而使第二卡合体2514B与主体壳体1002的连结部1021一体地形成,并使第一卡合体1030可装卸地安装于握柄壳体1051。并且,在握柄壳体1051上,只要设置两个嵌合部1031分别嵌合的孔部1513C即可。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为了区别第二卡合体2514B或者孔部1513C和其他例子的第二卡合体1514B或者与槽部分1213B连续的孔部,为了方便起见附加了符号。
另外,也可以是,代替第一卡合体1030而使第一卡合体2030可装卸地安装于握柄壳体1051。第一卡合体2030与第一卡合体1030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两个嵌合部1032而具有从第一卡合体2030的轴向的端部沿轴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两个嵌合部2032。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握柄壳体1051上设置两个嵌合部2032分别嵌合的孔部1513D即可。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为了区别第一卡合体2030或者孔部1513D和其他例子的第一卡合体1030或者与槽部分1213B连续的孔部,为了方便起见附加了符号。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变形例。另外,也可以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变形例彼此进行组合。
另外,没有记载在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中的例子、或者没有脱离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变形例>
1.温度测定部
温度测定部4设置于主体部1的一个侧面,但也可以设置于另一个侧面。但是,如果考虑到配线,则优选靠近控制部或者电源部的部位。
温度测定部4设置有一个,但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在两个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二方向的两侧面,也可以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于主体部的一个侧面。另外,在设置多个的情况下,传感器的对象位置(检测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度。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测定大范围的温度,能够进行接近实际使用的温度测定。
温度测定部4的温度传感器41使用了红外线型,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
2.盖部
盖部6A在环状体61A上具备容纳部612,但例如,可以以跨越环状体和有底筒状体的方式具备容纳部,可以在有底筒状体上具备容纳部,也可以具备容纳部用的单独部件。
盖部6A分体地具备环状体61A和有底筒状体63A,但也可以一体地具备环状体61A和有底筒状体63A。
盖部6A和盖部6B为相似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然而,从部件的共通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相似的结构。
主体部1在另一个侧面上具备盖部6B,但也可以为不具备盖部6B的结构。
3.通知部
通知部18通过光线通知毛发温度,但也可以利用光线以外进行通知,作为光线以外,例如具有声音(蜂鸣声、音乐等)、显示(数字、文字)、指示器等。
通知部18以不同的发光色通知毛发温度,但例如,可以通过点灭、点亮等通知毛发温度,也可以通过使多个LED的点亮位置变化而进行通知。
4.开关
通过冷却按钮16、主开关53以及热眼开关55总计三个来选择送风条件不同的干燥过程。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或者两个滑动开关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四个以上的开关进行选择。另外,开关并不特别限定为滑动型、按钮型、拨号型等。
冷却按钮16设置在主体部1的延伸部分156的喷出口侧,主开关53以及热眼开关55设置在握柄部5的喷出口侧(前侧),但例如,三个开关可以设置于握柄部的喷出口侧,可以设置于握柄部的侧面,可以设置于握柄部的背面侧,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位,例如,也可以将三个开关全部设置于不同的部位。
5.控制部
控制部7设置于形成有主体部1的吸气口11的侧面。但是,控制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然而,如果考虑到对电子部件等的热负荷,则优选设置在从吸气口11吸入并且没有被加热部加热的空气所通过的部位。
控制部7与电源部8分体地设置,但也可以是一体的。另外,控制部7具有一块控制基板71,但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的设置有吸气口的两个侧面上。
6.干燥过程
干燥过程包括冷却过程(冷却运转)、设定过程(设定运转)、增压过程(增压运转)以及热眼过程(热眼运转),但也包括其他过程。
实施方式的冷却运转、设定运转以及增压运转的温度、风量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的温度或风量。
例如,冷却运转也可以是低温并且中风~强风,设定运转的温度也可以是中温~高温并且是弱风~中风,增压运转的温度也可以是中温~高温。此外,当然也可以将吹风机的喷出风的温度设定为比低温、中温、高温这三种分类更详细,喷出风量也同样,可以设定为比弱风、中风、强风这三种分类更详细。
7.附加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有附加装置91的状态下,对吹风机A进行了说明,其中附加装置91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主体部1,但也可以在未安装附加装置91的状态下使用。
在实施方式中,对带有装卸自如的附加装置91的吹风机A进行了说明,但可以是无法安装附加装置的结构的吹风机。
Claims (7)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具有吸气口和喷出口的送风流路;
送风部,所述送风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
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配置于所述送风流路且比所述送风部更靠送风方向的下游侧;
温度测定部,所述温度测定部对毛发的温度进行测定;
握柄部;以及
盖部,所述盖部为有底筒状且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在将所述主体部沿所述送风方向延伸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所述握柄部延伸的方向作为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向的情况下,所述温度测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与所述前后方向以及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的侧面的容纳部分,
所述温度测定部能够容纳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握柄部侧的所述容纳部分的开口处,并以检测轴朝向所述喷出口侧的方式在所述开口露出,
所述温度测定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部的底部分之间,
所述盖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所述容纳部分,
在所述温度测定部容纳于所述盖部的所述容纳部分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安装于所述主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测定部沿着所述送风部的送风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所述送风部并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温度测定部经由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的通孔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所述温度测定部的测定结果进行通知的通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测定部在所述喷出口侧具有所述检测轴,所述检测轴通过所述喷出口的中心位置并且朝向沿着所述送风方向的假想线侧,
在所述假想线上,以所述检测轴为中心的检测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分布于距离所述喷出口的端部10~20cm的位置的温度分布区域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包括驱动部以及被该驱动部的输出轴枢轴支撑的离心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44696 | 2018-12-27 | ||
JP2018244696 | 2018-12-27 | ||
JP2019-146589 | 2019-08-08 | ||
JP2019146589A JP6763585B2 (ja) | 2018-12-27 | 2019-08-08 | ドラ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4425A CN111374425A (zh) | 2020-07-07 |
CN111374425B true CN111374425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7121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42770.6A Active CN111374425B (zh) | 2018-12-27 | 2019-12-06 | 吹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7442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5813A (ja) * | 1991-10-08 | 1993-04-20 | Sharp Corp | ヘアドライヤ |
JPH05199915A (ja) * | 1992-01-28 | 1993-08-1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ヘアドライヤー |
JPH0638828A (ja) * | 1992-07-28 | 1994-02-1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ヘアドライヤー |
JP2012239535A (ja) * | 2011-05-17 | 2012-12-10 | Sharp Corp | ヘアドライヤ |
CN102987706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加热送风装置 |
CN206252052U (zh) * | 2016-12-06 | 2017-06-16 | 苏州市海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红外测温电吹风机 |
TWM544235U (zh) * | 2016-12-22 | 2017-07-01 | Univ Chien Hsin Sci & Tech | 智慧型吹風機 |
CN206586556U (zh) * | 2017-03-15 | 2017-10-27 | 谷军闪 | 一种根据距离自动调温的吹风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20010A (ja) * | 1992-02-12 | 1993-08-31 | Sharp Corp | ヘアドライヤ |
KR20160067005A (ko) * | 2014-12-03 | 2016-06-13 | 동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인체공학적 스위치 구조와 온도표시창을 구비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
JP2017196019A (ja) * | 2016-04-26 | 2017-11-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ヘアドライヤ |
-
2019
- 2019-12-06 CN CN201911242770.6A patent/CN111374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5813A (ja) * | 1991-10-08 | 1993-04-20 | Sharp Corp | ヘアドライヤ |
JPH05199915A (ja) * | 1992-01-28 | 1993-08-1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ヘアドライヤー |
JPH0638828A (ja) * | 1992-07-28 | 1994-02-1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ヘアドライヤー |
JP2012239535A (ja) * | 2011-05-17 | 2012-12-10 | Sharp Corp | ヘアドライヤ |
CN102987706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加热送风装置 |
CN206252052U (zh) * | 2016-12-06 | 2017-06-16 | 苏州市海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红外测温电吹风机 |
TWM544235U (zh) * | 2016-12-22 | 2017-07-01 | Univ Chien Hsin Sci & Tech | 智慧型吹風機 |
CN206586556U (zh) * | 2017-03-15 | 2017-10-27 | 谷军闪 | 一种根据距离自动调温的吹风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4425A (zh) | 2020-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758075C (en) | Portable heater | |
JP5792909B1 (ja) | 乾燥装置 | |
KR20160096888A (ko) | 헤어드라이기 | |
US20200085256A1 (en) | Dryer and holder | |
JP6998622B2 (ja) | ドライヤ | |
JP7535541B2 (ja) | 動作状態を示す光インジケータを備えた携帯型パーソナルケア装置 | |
CN111374425B (zh) | 吹风机 | |
CN112469305A (zh) | 具有传感器和可拆卸附件的吹风机 | |
KR101715927B1 (ko) | 공기제어장치 | |
CN111838935A (zh) | 电吹风 | |
JP6754400B2 (ja) | 乾燥装置 | |
US11118806B2 (en) | Living type-multipurpose air controller | |
JP6768632B2 (ja) | 乾燥装置 | |
JP2016140753A (ja) | 乾燥装置 | |
CN111387673A (zh) | 一种具有指示灯的吹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220098530A (ko) | 헤어 드라이어 | |
CN210488510U (zh) | 一种加热鼠标 | |
JP6906244B2 (ja) | 乾燥装置 | |
CN210901814U (zh) | 风筒组件和电吹风 | |
CN216568805U (zh) | 毛发干燥器 | |
JP7048999B2 (ja) | 乾燥装置 | |
CN220898591U (zh) | 机座、出风装置及镜柜 | |
WO2022199391A1 (zh) | 一种干手器、加热装置、干手器调风装置、吹风设备 | |
CN212630181U (zh) | 电吹风 | |
US12004623B2 (en) | Hair dry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