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2749A -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2749A
CN111372749A CN201880075020.1A CN201880075020A CN111372749A CN 111372749 A CN111372749 A CN 111372749A CN 201880075020 A CN201880075020 A CN 201880075020A CN 111372749 A CN111372749 A CN 111372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strip
winding
cooling
feed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50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2749B (zh
Inventor
W·M·范贝克
T·G·G·特尼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MI Holland BV
Original Assignee
VMI Holland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MI Holland BV filed Critical VMI Holland BV
Priority to CN2023101992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39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2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2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4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cooling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55Conveyors for extru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885External treatment, e.g. by using air rings for cooling tubular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33After-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vulcanising tyres
    • B29D30/0643Cooling during post cure inflation; Post cure inflators us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571Position, e.g. linear or 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8/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xtrusion moulding
    • B29C2948/9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8/9250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8/9258Velocity
    • B29C2948/9259Angular velo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29C48/08Flat, e.g. panels flexible, e.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其中该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鼓和用于绕该冷却鼓以多个绕组引导条带的引导装置,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元件,其中每个第一引导元件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形成组,其中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在第一缠绕方向上从第一个绕组接收条带并在第一过渡方向上朝向第二引导元件引导条带,第二引导元件在第二过渡方向上接收条带并将该条带在第二缠绕方向上引导到相继绕组中,其中第一过渡方向与第一缠绕方向不同,第二过渡方向与第二缠绕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图1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冷却新挤出的连续条带,特别是用于轮胎构建的三角胶或胎圈填料。已知的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鼓,其具有用于接收连续条带的多个绕组的圆周冷却表面;和一组冠状的转向辊,其在所述冷却鼓上方同轴地布置在冷却设备的顶部处。连续条带从冷却表面被引导跨过一个转向辊,并随着每个绕组而回到冷却表面。该组转向辊布置成相对于冷却鼓的旋转轴线成可调节的角度放置,以设置绕组的节距。
发明内容
已知的冷却设备的缺点在于,转向辊相对于冷却鼓的表面逐渐偏移。因为连续条带离开冷却表面的部位与它在相应的转向辊上行进的部位之间的距离可以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连续条带不被引导的距离也是相当大的。因此,连续条带在缠绕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且不可预测的行为。具体地,当所述连续条带仍被支撑在冷却表面上时,转向辊可能在轴向方向上拉动连续条带,从而导致连续条带意外地滑动和/或变形。此外,连续条带在其停留在冷却鼓上的过程中随着冷却而缓慢变硬。因此,连续条带在靠后的转向辊上缠绕时相对于在靠前的转向辊上缠绕时具有不同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连续条带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行进到侧面,并粘附在相邻的绕组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其中可以更准确地控制缠绕。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鼓,所述冷却鼓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圆柱形的冷却表面,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冷却表面同心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绕冷却表面以多个绕组引导连续条带的引导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其中每个第一引导元件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形成组,以在从所述多个绕组的第一个绕组到相继绕组的过渡中引导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一缠绕方向上从第一个绕组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一过渡方向上引导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二过渡方向上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二缠绕方向上将连续条带引导到相继绕组中,其中第一过渡方向不同于第一缠绕方向并且第二过渡方向不同于第二缠绕方向。
因此,可以以受控的方式将连续条带从第一个绕组引导到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相继绕组中。此外,可以防止在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连续条带的方向变化对第一引导元件的上游和第二引导元件的下游的连续条带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地,第一引导元件允许从冷却鼓精确地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第二引导元件允许将连续条带精确地放回到冷却鼓上。连续条带可以直接从第一引导元件引导到第二引导元件,或者可以经由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引导元件间接地引导到第二引导元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所述第一过渡方向上将连续条带朝向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并且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所述第二过渡方向上从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第二过渡方向是所述第一过渡方向。因此,第二引导元件可以以与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处赋予连续条带的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
可替代地,所述引导装置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一过渡方向上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二过渡方向上将连续条带朝向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因此,第二引导元件可以以与在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处赋予连续条带的方向稍有不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具体地,由于第三引导元件的存在,使得连续条带在第一引导元件和/或第二引导元件处的扭曲或偏转可被稍微减小,以防止轴向移位或剪切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续条带具有纵向方向,其中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一缠绕方向引导到第一过渡方向以及从第二过渡方向引导到第二缠绕方向之前使连续条带绕其纵向方向扭转。通过在改变其方向之前扭转连续条带,可以将连续条带放置在最佳取向,以用于所述连续条带随后从第一缠绕方向到第一过渡方向以及从第二过渡方向到第二缠绕方向的偏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缠绕方向和第二缠绕方向与冷却表面相切。因此,连续条带可以沿直线从冷却表面接收,并沿直线放回到冷却表面上。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元件在第一缠绕方向上与冷却表面相距第一距离,其中对于所有的第一引导元件而言,该第一距离是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引导元件在第二缠绕方向上与冷却表面相距第二距离,其中对于所有第二引导元件而言,第二距离相同或基本相同。通过保持相同的距离,连续条带的性能对于每个绕组而言可以保持基本相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缠绕方向在第一缠绕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缠绕方向在与第一缠绕平面平行但间隔开的第二缠绕平面中延伸。连续条带因此可以在第一个绕组在其中延伸的相同的缠绕平面中被接收在第一引导元件处,并且可以在已经在第二缠绕平面中延伸的同时放回到冷却鼓上。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缠绕平面和第二缠绕平面与旋转轴线垂直地延伸。因此,连续条带可以以“直”绕组缠绕在冷却鼓上,这意味着每个绕组都在单个平面中延伸,其中连续条带在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仅仅从第一缠绕平面过渡到第二缠绕平面。因此,连续条带可绕冷却鼓中性地或基本中性地缠绕。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偏移。结果,当从第一引导元件移动到第二引导元件时,连续条带可以从第一个绕组传送到相继绕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偏移。通过沿圆周方向偏移引导元件,可以使连续条带的方向变化不那么突然。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以在二十度至六十度,优选地在三十度至四十度的范围内的间隔角度间隔开。以这种间隔角度,可以使连续条带逐渐过渡,而在剩余圆周的足够部分期间,连续条带仍与冷却表面接触。
在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限定了用于连续条带的线性过渡路径,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相对于冷却表面定位成使得该过渡路径与冷却表面完全隔开。因此,过渡可以完全独立于冷却表面进行。具体地,可以防止由于过渡期间连续条带与冷却表面滑动接触而导致的变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与各组中的相继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对准。一旦连续条带处于第二缠绕方向上,连续条带就可以已经与第一引导元件有效地对准,因此当所述连续条带被支撑在冷却鼓上时,不需要连续条带的显著轴向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使连续条带分别绕第一偏转轴线和第二偏转轴线偏转,其中第一偏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以第一倾斜角度倾斜,并且其中第二偏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以与第一倾斜角度相反的第二倾斜角度倾斜。通过按指定倾斜偏转轴线,可以使连续条带绕其纵向轴线扭转。扭转的方向使连续条带最佳地定位以从第一缠绕方向向第一过渡方向偏转,使得连续条带可以仅被偏转,即纯偏转而没有任何明显的轴向移动或剪切变形。
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偏转轴线垂直于第一缠绕方向和第一过渡方向,和/或第二偏转轴线垂直于第二缠绕方向和第二过渡方向。因此,连续条可以仅在垂直于相应的第一缠绕方向、第二缠绕方向、第一过渡方向和第二过渡方向的方向上偏转。结果可能是纯偏转,而没有任何明显的轴向移动或剪切变形。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分别是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其中第一偏转轴线和第二偏转轴线分别对应于第一引导辊的轴线和第二引导辊的轴线。引导辊可以在使连续条带以最小的摩擦力输送的同时,有效地绕偏转轴线引导和偏转连续条带。可替代地,可以使用具有合适的滑动表面的固定和/或不可旋转的引导元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并排布置。因此,第一引导元件可以以简单的阵列布置,即相对于冷却鼓布置在共同支撑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并排布置。因此,第二引导元件可以以简单的阵列布置,即相对于冷却鼓布置在共同支撑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用于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冷却鼓的基部,其中引导装置相对于所述基部被支撑在绕旋转轴线的固定角位置中。因此,连续条带可以在每个绕组之后从基本上相同的角位置过渡,从而不管固化的进行如何,都增加了整个连续条带上的所述过渡的一致性。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角位置相对于水平平面处于在零度至六十度的范围内的固定角度。在所述范围内,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到达引导装置。相反,现有技术的转向辊布置在冷却鼓的顶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引导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元件,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进入线对准。通过对准连续条带,可以在过渡之前准确地定位连续条带。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元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中的每一个与一个第一引导元件并排布置,以在进入线处在轴向方向上邻接连续条带。辊子可以有效地对准连续条带,而以最小的摩擦力同时传送连续条带。
在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续条带具有面向冷却鼓的内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布置成用于在进入线处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通过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可以防止在条带的侧面(基部或末端)处的意外变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引导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元件,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离开线对准。第二对准元件可以有效地对准连续条带,以将所述条带更准确地放置回到冷却鼓上。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元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中的每一个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并排布置,以在离开线处在轴向方向上邻接连续条带。辊子可以有效地对准连续条带,而以最小的摩擦力同时传送连续条带。
在其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连续条带具有面向冷却鼓的内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布置成用于在离开线处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通过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可以防止在条带的侧面(基部或末端)处的意外变形。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限定了用于连续条带的过渡路径,其中引导装置还包括沿着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过渡路径的中间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以用于使连续条带沿着相应的过渡路径转向。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可以有效地修整连续条带与过渡路径的偏离。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包括相反地倾斜的第一对准辊和第二对准辊。辊子可以有效地对准连续条带,而以最小的摩擦力同时传送连续条带。相反的倾斜意味着辊可以从相反或不同的侧面邻接连续条带。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以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的馈入拉动构件,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冷却鼓以控制所述冷却鼓的旋转速度,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入拉动构件并配置成控制馈入拉动构件,使得馈入速度低于冷却鼓的旋转速度。在馈入绕组期间仍是温暖且柔性的连续条带可以被稍微拉回以减少或防止下垂或松弛。具体地,连续条带上的轻微拉回可以确保将馈入绕组紧密地缠绕在冷却鼓上,从而提高了所述冷却鼓的效率。
要注意的是,馈入拉动构件可以与前述引导装置组合地且独立于前述引导装置而应用于冷却鼓。
在其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从馈出绕组中馈出而远离冷却鼓的馈出拉动构件,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出拉动构件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出拉动构件,使得该馈出拉动构件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度拉动连续条带。在馈出绕组处,连续条带可以已经被部分冷却并且相对不易弯曲。通过将连续条带向前拉出馈出绕组,可以防止连续条带无意地离开馈出绕组。
要注意的是,馈出拉动构件可以与前述引导装置组合地且独立于前述引导装置而应用于冷却鼓。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连续条带的生产线,其中所述生产线包括:挤出机,其用于以可变挤出速度挤出连续条带;与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冷却设备类似的冷却设备,其用于冷却连续条带;和缓冲构件,其处于挤出机和冷却设备之间,以吸收挤出速度的变化,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馈入拉动构件,该馈入拉动构件位于缓冲构件和冷却鼓之间,用于将连续条带以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其中所述生产线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冷却鼓以控制所述冷却鼓的旋转速度,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入拉动构件并配置成控制馈入拉动构件,使得馈入速度低于冷却鼓的旋转速度。
该生产线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个的冷却设备,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优点。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所述技术优点。
在生产线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从馈出绕组中馈出而远离冷却鼓的馈出拉动构件,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出拉动构件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出拉动构件,使得该馈出拉动构件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度拉动连续条带。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冷却设备来冷却连续条带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处沿第一缠绕方向从第一绕组接收连续条带;
-沿第一过渡方向引导连续条带;
-在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处沿第二过渡方向接收连续条带;和
-沿第二缠绕方向将连续条带引导到相继绕组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连续条带沿第一过渡方向朝向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并且在第二引导元件处沿第二过渡方向从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第二过渡方向是所述第一过渡方向。
可替代地,引导装置包括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处沿第一过渡方向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并且将连续条带沿第二过渡方向朝向第二引导元件引导。
在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续条带具有纵向方向,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一缠绕方向引导到第一过渡方向之前,将连续条带绕纵向方向扭转;和
-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二过渡方向引导到第二缠绕方向之前,将连续条带绕纵向方向扭转。
该方法涉及冷却设备的实际实施方式。因此,该方法及其实施例具有与冷却设备及其相应实施例相同的技术优势。所述技术优点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进入线对准。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离开线对准。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被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个第一引导元件处接收连续条带之前,沿圆周方向在冷却表面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一直到至少四分之三上缠绕馈入绕组。通过增加馈入绕组的长度,可以提高冷却鼓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续条带离开最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之后,沿圆周方向在冷却表面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一直到至少四分之三上缠绕馈出绕组。通过增加馈出绕组的长度,可以提高冷却鼓的效率。
在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被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续条带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低的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
在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度拉动离开馈出绕组的连续条带。
说明书中描述和示出的各个方面和特征可以尽可能地单独应用。这些单独的方面,特别是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方面和特征,可以成为分案专利申请的主题。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阐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冷却鼓和引导装置的冷却设备的等轴测图,该引导装置用于围绕冷却鼓引导多个绕组中的连续条带;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冷却设备的前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冷却设备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引导装置的细节的等轴测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引导装置的细节的相反侧的等轴测图;
图6示出了根据图4的引导装置的细节的前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4的引导装置的细节的俯视图;
图8A和8B分别示出了冷却鼓的圆柱形冷却表面的二维展开的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9A和9B分别示出了围绕冷却鼓的连续条带的多个绕组中的第一个绕组和最后一个绕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替代冷却设备的细节;
图11A和11B分别示出了在馈入或馈出第一个绕组和最后一个绕组时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冷却设备的生产线;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冷却设备;和
图1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冷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冷却连续条带9的冷却设备1。连续条带9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或具有纵向方向L。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续条带9是新挤出的用于轮胎构建的三角胶或胎圈填料。所述三角胶或胎圈填料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其具有内表面90、基部91和末端92。
冷却设备1包括冷却鼓2和用于相对于地面(例如工厂地板)支撑所述冷却鼓2的基部3。冷却鼓2具有圆柱形冷却表面20,该圆柱形冷却表面在圆周方向D上绕与冷却表面20同心的旋转轴线S延伸。旋转轴线S在轴向方向X上延伸或限定了轴向方向X。冷却鼓2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基部3上或相对于所述基部3可旋转地支撑,从而可绕旋转轴线S旋转。冷却鼓2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元件或冷却介质(未示出),其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冷却圆柱形冷却表面20以加速连续条带9的冷却。
冷却设备1还包括引导装置4,该引导装置用于绕冷却表面20以多个绕组W1、W2……Wn中引导连续条带9。如图2所示,每个绕组W1、W2……Wn在单独的缠绕平面P1、P2……Pn中延伸。因此,绕组W1、W2……Wn不是螺旋形的,而是可以视为“直”绕组。在该示例中,所述缠绕平面P1、P2……Pn相互平行但间隔开。更优选地,所述缠绕平面P1、P2……Pn垂直于或正交于旋转轴线S延伸。为了清楚起见,并非所有绕组和平面都被赋予单独的附图标记。
引导装置4包括第一重定向或引导元件41和第二重定向或引导元件42。引导装置4设置有引导框架40,用于将引导元件41、42相对于冷却鼓2支撑在如图3所示的角位置G。优选地,所述角位置G相对于旋转轴线S处于固定角度F。因此,冷却鼓2可相对于所述引导装置4绕旋转轴线S旋转。在该示例中,角位置G相对于水平平面H大约成三十度,该水平平面H是操作者容易达到的位置。第一引导元件41优选地在轴向方向X上并排布置,例如以线性阵列布置。类似地,第二引导元件42在轴向方向X上并排布置,例如以与第一引导元件41的线性阵列平行的线性阵列布置。
每个第一引导元件41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42形成一个组,以在从多个绕组W1、W2……Wn的第一个绕组W1到相继绕组W2的过渡中引导连续条带9。注意,在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第一个绕组”不一定是确切的第一个绕组,而是任何一对相继绕组中的第一个绕组。连续条带9首先施加到冷却鼓2的位置处的第一个绕组在下文中称为馈入绕组W1。连续条带9退出或离开冷却鼓2的位置处的最后一个绕组在下文中称为馈出绕组Wn。
如图8A中示意性地示出,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布置成用于在第一缠绕方向A上从第一个绕组W1接收连续条带9,并且用于在过渡方向B上将连续条带9朝向该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引导。该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布置成用于在过渡方向B上从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接收连续条带9,并且用于在第二缠绕方向C上将连续条带9引导到相继绕组W2中。过渡方向B不同于第一缠绕方向A和第二缠绕方向C。具体地,过渡方向B相对于第一缠绕方向A和第二缠绕方向C均倾斜地延伸。在该具体示例中,第一缠绕方向A和第二缠绕方向C分别在第一缠绕平面P1和第二缠绕平面P2中延伸。因此,由于在该示例中两个缠绕平面P1、P2平行,所以第一缠绕方向A和第二缠绕方向C也平行。
如图3中最佳地示出,第一缠绕方向A和第二缠绕方向C与冷却表面20相切,这意味着它们沿着与冷却表面20相切的线延伸到引导元件41、42或从引导元件41、42延伸。在该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并且如图8B中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引导元件41在第一缠绕方向A上与冷却表面20相距第一距离M1,其中对于所有第一引导元件41而言,第一距离M1相同或基本相同。类似地,第二引导元件42在第二缠绕方向C上与冷却表面20相距第二距离M2,其中对于所有第二引导元件42而言,第二距离M2相同或基本相同。
如图8A所示,每个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相对于该组的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41在轴向方向X上偏移。此外,每个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相对于该组的相应的第一引导元件41在圆周方向D上偏移。两个方向上的偏移量之和限定了过渡方向B的倾斜度。如图3所示,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在圆周方向D上间隔开在二十度至六十度且优选地在三十度至四十度的范围内的间隔角度E。以这种间隔角度E,可以使连续条带9逐渐过渡,而在冷却鼓2的剩余圆周的足够部分期间,连续条带9仍与冷却表面20接触。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在圆周方向D上与相继的一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对准,即一个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位于在与相继的一组中的第一引导元件42相同的缠绕平面P1、P2……Pn中。
进一步如图3所示,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限定了线性过渡路径T,用于连续条带9在相应的引导元件41、42之间行进。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优选地相对于冷却表面20定位成使得过渡路径T与冷却表面20完全间隔开。因此,连续条带9的过渡可以独立于冷却鼓2的冷却表面20而进行。
如在图4、5、6和7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第一引导元件41是第一引导辊41。如图6所示,每个第一引导辊41具有限定了第一偏转轴线R1的轴线,该第一偏转轴线用于将连续条带9从第一缠绕方向A折叠或偏转到过渡方向B。第一偏转轴线R1相对于旋转轴线S以第一倾斜角度K1倾斜。另外地或替代地,所述第一偏转轴线R1在与第一缠绕方向A和过渡方向B均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连续条带9的在冷却表面20和第一引导辊41之间的部分中,第一偏转轴线R1的所述特定取向引起第一引导辊41使连续条带9扭转。具体地,一旦连续条带9到达第一引导辊41,其优选地处于对于随后连续条带9绕第一引导辊41从第一缠绕方向A偏转到过渡方向B而言最佳的取向。
类似地,在该示例中,第二引导元件42是第二引导辊42。如图7所示,每个第二引导辊42具有限定了第二偏转轴线R2的轴线,该第二偏转轴线用于将连续条带9从过渡方向B折叠或偏转到第二缠绕方向C。第二偏转轴线R2相对于旋转轴线S以与第一倾斜角度K1相反的第二倾斜角度K2倾斜。另外地或替代地,所述第二偏转轴线R2在与第二缠绕方向C和过渡方向B均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连续条带9的在冷却表面20和第二引导辊42之间的部分中,相对于之前在第一引导辊41处的扭转,第二偏转轴线R2的所述特定取向引起第二引导辊42使连续条带9扭转回来。具体地,一旦连续条带9到达第二引导辊42,其就优选地处于对于随后连续条带9绕第二引导辊42从过渡方向B偏转到第二缠绕方向C而言最佳的取向。
引导辊41、42由于其倾斜的取向而能够使连续条带9绕其一部分圆周扭转并且随后仅仅偏转。因此,连续条带9经受纯偏转,而没有任何明显的轴向移动或剪切变形。更具体地,连续条带的中性线或理论中心线(未示出)绕引导辊41、42偏转,而在轴向方向X上没有任何突然移动。
如图7所示,引导装置4还包括多个第一对准元件51,用于沿着进入线E1将连续条带9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引导元件41处对准。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仅在前两个绕组W1、W2处设置两个第一对准元件51,以确保将连续条带9正确地馈送到引导装置4中。已经发现,一旦连续条带9已经在至少两个绕组W1、W2上被成功地馈送到引导装置4中,则可以省去另外的第一对准元件51。
可选地,引导装置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元件52,用于沿着离开线E2将连续条带9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导元件42处对准。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在所有第二引导元件42处设置了第二对准元件52,以确保在每个绕组W1、W2……Wn期间,绕组W1、W2……Wn至少对准一次。替代地,第二对准元件52可以设置在有限数量的第二引导元件42处。
优选地,对准元件51、52是对准辊51、52,其可以在连续条带9通过时有效地对准连续条带,同时以最小的摩擦力输送连续条带9。
如图7最佳地示出,对准辊51、52相对于它们各自的引导辊41、42以稍微倾斜的角度布置,使得对准辊51、52和引导辊41、42的每个组合形成V状构造,以引导和对准连续条带9。具体地,导引辊41、42被布置为邻接连续条带9的内侧90,而在相应的进入线E1或离开线E2处或沿着相应的进入线E1或离开线E2,对准辊51、52已经相对于各自的导引辊41、42以微小角度设置以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9的内侧。
可选地,角度K1、K2可以是可调节的,例如通过将辊41、42可调节地安装到框架40。作为另一选择,框架40整体上的位置可以是可调节的,例如在圆周方向上是可调节的,以调节角位置G或在轴向方向X上进行调节。
图10示出了可替代的冷却设备101的细节。图10的视图基本上对应于图6的视图。可替代的冷却设备101与图1-9的冷却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沿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之间的过渡路径T的中间位置处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151、152,以用于沿着相应的过渡路径T使连续条带9转向。在该特定示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151、152包括在所述中间位置处彼此紧邻布置的第一对准元件151和第二对准元件152。中间位置示出为或多或少地处于在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之间的过渡路径T的中间。然而,将清楚的是,不同的中间位置,即不在过渡路径T的中间,也是可能的。对准元件151、152可以例如被放置在过渡路径T的1/3或1/4处。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151、152包括第一对准辊151和第二对准辊152。优选地,所述第一对准辊151和所述第二对准辊152相反地倾斜以从不同或相对的侧面邻接条带9。
图11A和11B示出了用于生产连续条带9的生产线200。生产线200包括用于以可变的挤出速度挤出连续条带9的挤出机271。生产线200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生产线200还具有在挤出机271和该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之间的缓冲构件272,以吸收挤出速度的变化。缓冲构件272可以是浮动辊或传感器单元,以响应于挤出速度的变化来控制连续条带9中的自由环99的长度。生产线200还具有控制单元U,该控制单元以下文将描述的方式可操作地和/或电子地连接到挤出机271、缓冲构件272和所述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中的一个或多个。
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可具有与先前讨论的冷却设备1、101基本相同的特征。然而,对于该实施例,引导元件和/或对准元件不是必需的。例如,该实施例的区别特征也可以独立于先前的实施例来应用,即与图13的现有技术的冷却设备结合使用。原则上,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仅需要以旋转速度V1驱动或可驱动的冷却鼓2。控制单元U可操作地和/或电子地连接到冷却鼓2的鼓驱动器或马达273,以控制所述旋转速度V1。
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201与先前讨论的冷却设备1、101和现有技术的冷却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馈入拉动构件281,该馈入拉动构件位于缓冲构件272和冷却鼓2之间,用于将连续条带9以馈入速度V2馈送到馈入绕组W1中。控制单元U可操作地和/或电子地连接到馈入拉动构件281,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入拉动构件281,使得馈入速度V2低于冷却鼓2的旋转速度V1。馈入速度V2例如可以比旋转速度V1低至少百分之五或至少百分之十。因此,在馈入绕组W1期间仍是温暖且柔性的连续条带9可以被稍微拉回以减少或防止下垂或松弛。具体地,连续条带9上的轻微拉动可以确保将馈入绕组W1紧密地缠绕在冷却鼓2上,从而提高了所述冷却鼓2的效率。
由于馈入速度V2和冷却鼓2的旋转速度V1之间的速度差,使得连续条带9可以被稍微拉伸。可选地,馈入速度V2可以被可变地控制以控制连续条带9的拉伸并且因此控制连续条带的尺寸,即横截面积、高度和/或宽度。
附加地或替代地,可以设置馈出拉动构件282,以用于将连续条带9从馈出绕组Wn中馈出而离开冷却鼓2。控制单元U可操作地和/或电子地连接到馈出拉动构件282,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出拉动构件282,使得其以比冷却鼓2的旋转速度V2高的馈出速度V3拉动连续条带9。馈出速度V3例如可以比旋转速度V1高至少百分之五或至少百分之十。在馈出绕组Wn处,连续条带9已经被部分冷却并且相对不易弯曲。通过将连续条带9向前拉出馈出绕组Wn,可以防止连续条带9无意地离开馈出绕组Wn。
优选地,馈入拉动构件281包括一个或多个拉动辊283,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包括一组两个拉动辊283。拉动辊283中的至少一个由控制单元U主动地驱动和控制,从而以馈出速度V3旋转。类似地,馈出拉动构件282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拉动辊284,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包括一组两个拉动辊284,其中至少一个由控制单元U主动地驱动和控制。
馈入拉动构件281的拉动辊283可以是相对平滑的,以确保在温暖、发粘的连续条带9和拉动辊283之间的最佳夹持。相比之下,馈出拉动构件282的拉动辊284可以是相对粗糙的,以在至少部分冷却的连续条带9与拉动辊284之间产生适当量的夹持,同时还允许连续条带9与拉动辊284之间的滑动。具体地,冷却鼓2和馈出拉动构件282之间的连续条带9中的松弛将被馈出拉动构件282的拉动辊284拉紧,但是一旦松弛被消除,则至少部分冷却的连续条带9不能再匹配馈出拉动构件282的更高馈出速度V3,结果将在拉动辊284的表面上滑动。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301,其与先前讨论的冷却设备1、101、20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引导装置304包括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之间的第三重定向或引导元件343。第三引导元件304布置成用于以与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类似的方式使连续条带9绕第三偏转轴线R3扭转和/或偏转。由于第三引导元件304的存在,使得连续条带9在第一引导元件41和/或第二引导元件42处的扭曲或偏转可被稍微减小,以防止轴向移位或剪切变形。具体地,连续条带9可以首先从第一缠绕方向A引导到与所述第一缠绕方向A不同的第一过渡方向B1。随后,连续条带9可以在第一过渡方向B1上在第三引导元件343处被接收,并进一步朝向第二引导元件42引导到与第一过渡方向B1不同的第二过渡方向B2。最终,连续条带9可以在第二过渡方向B2上被接收在第二引导元件42处。要注意的是,第一过渡方向B1和第二过渡方向B2的平均值仍导致与先前讨论的实施例相同的总体过渡方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引导装置304可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41和第二引导元件42之间包括多个第三或另外的引导元件,以将过渡路径划分成更多部段,每个部段都有自己的过渡方向。作为群组,所述多个第三或另外的引导元件343布置成用于在第一过渡方向B1上从第一引导元件41接收连续条带9,并且用于以与单个第三引导元件343类似的方式在第二过渡方向B2上将所述连续条带9朝向第二引导元件42引导。
现在将参考图1-11描述使用前述冷却设备1、101、201来冷却连续条带9的方法。
如图3所示,将新挤出的连续条带9从挤出机(未示出)供应到冷却鼓3。优选地,设置诸如浮动辊之类的馈入构件61,以将馈入绕组W1引导到冷却鼓2的冷却表面20。在该示例中,连续条带9从下方被馈送到冷却鼓2。如图9A所示,这意味着在第一引导元件41中的第一个处接收连续条带9之前,馈入绕组W1在圆周方向D上在冷却表面20的的大致四分之一圆周上延伸。可替代地,如图9A中的虚线所示,连续条带9可以在冷却鼓2上方从可替代的馈入构件62被馈送到冷却鼓2,使得馈入绕组W1在冷却鼓2的圆周的相当长的部分上延伸,例如延伸至少四分之三。因此,可以提高冷却鼓2的冷却效率。
当接近其中一组中的第一引导元件41时,连续条带9离开冷却表面20并且在第一缠绕方向A上、在第一缠绕平面P1中朝向第一引导元件41延伸。如前所述,在冷却表面20和第一引导元件41之间,连续条带9被扭转。一旦连续条带9到达一组中的第一引导元件41,它就被所述第一引导元件41沿第一缠绕方向A接收,并且随后被所述第一引导元件41沿过渡方向B朝向该组的第二引导元件42引导。连续条带9随后沿着过渡路径T如图3所示地从第一引导元件41朝向第二引导元件42行进。由于两个辊轴线R1、R2的取向不同,所以连续条带9在该组的两个引导元件41、42之间略微扭转,以便将连续条带9最佳地定位以用于随后在第二引导元件42处的偏转。然后,连续条带9在过渡方向B上被第二引导元件42接收,并由所述第二引导元件42从过渡方向B引导到第二缠绕方向C并引导到第二缠绕平面P2中。连续条带9被允许扭转回到内侧90再次平行于旋转轴线S的取向。连续条带9再次接触冷却表面20,并且随后进入第二绕组W2。
在每个绕组W1、W2……Wn之间的过渡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到达馈出绕组Wn为止。在绕组W1、W2……Wn中的一个或多个处,该方法包括使连续条带9沿着进入线E1和/或离开线E2对准的步骤,如前所述。
如图9B中所示,在连续条带9离开最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42之后,馈出绕组Wn优选地在圆周方向D上、在冷却表面20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一直到至少四分之三上延伸。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冷却鼓2的最冷的部分。
在启动时,连续条带9被手动地引导通过每个引导元件41、42或沿着每个引导元件41、42被手动地引导。一旦馈出绕组Wn已经连接到下游工位,连续条带9就可以被自动地拉过。当在启动时通过每个绕组W1、W2……Wn馈送连续条带9的前端时,可以使用工具将连续条带9临时地夹在冷却鼓2上,例如通过磁性吸引。
应该理解的是,包括了以上描述以说明优选实施例的操作,而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从以上讨论中,许多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但仍将被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
附图标记列表
1 冷却设备
2 冷却鼓
20 冷却表面
3 基部
4 引导装置
40 引导框架
41 第一重定向或引导元件
42 第二重定向或引导元件
51 第一对准元件
52 第二对准元件
61 馈入构件
62 可替代的馈入构件
9 连续条带
90 内侧
91 基部
92 末端
101 可替代的冷却设备
104 可替代的引导装置
151 第一对准元件
152 第二对准元件
200 生产线
201 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
271 挤出机
272 缓冲构件
273 鼓驱动器
281 馈入拉动构件
282 馈出拉动构件
283 拉动辊
284 拉动辊
301 另一可替代的冷却设备
304 另一可替代的引导装置
343 第三重定向或引导元件
A 第一缠绕方向
B 过渡方向
B1 第一过渡方向
B2 第二过渡方向
C 第二缠绕方向
D 圆周方向
E 间隔角度
F 固定角度
G 角位置
H 水平平面
K1 第一角度
K2 第二角度
L 纵向方向
M1 第一距离
M2 第二距离
P1 第一缠绕平面
P2 第二缠绕平面
R1 第一偏转轴线
R2 第二偏转轴线
R3 第三偏转轴线
S 旋转轴线
T 过渡路径
U 控制单元
V1 旋转速度
V2 馈入速度
V3 馈出速度
W1、W2……W3 多个绕组
X 轴向方向

Claims (43)

1.一种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鼓,所述冷却鼓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圆柱形的冷却表面,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冷却表面同心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绕冷却表面以多个绕组引导连续条带的引导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其中每个第一引导元件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形成组,以在从所述多个绕组的第一个绕组到相继绕组的过渡中引导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一缠绕方向上从第一个绕组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一过渡方向上引导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二过渡方向上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二缠绕方向上将连续条带引导到相继绕组中,其中第一过渡方向不同于第一缠绕方向并且第二过渡方向不同于第二缠绕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所述第一过渡方向上将连续条带朝向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并且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所述第二过渡方向上从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第二过渡方向是所述第一过渡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引导装置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第一过渡方向上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并且用于在第二过渡方向上将连续条带朝向第二引导元件引导。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连续条带具有纵向方向,其中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一缠绕方向引导到第一过渡方向以及从第二过渡方向引导到第二缠绕方向之前使连续条带绕其纵向方向扭转。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一缠绕方向和第二缠绕方向与冷却表面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一引导元件在第一缠绕方向上与冷却表面相距第一距离,其中对于所有的第一引导元件而言,该第一距离是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二引导元件在第二缠绕方向上与冷却表面相距第二距离,其中对于所有的第二引导元件而言,该第二距离是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一缠绕方向在第一缠绕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缠绕方向在与第一缠绕平面平行但间隔开的第二缠绕平面中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一缠绕平面和第二缠绕平面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地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偏移。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该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以在二十度至六十度,优选地在三十度至四十度的范围内的间隔角度间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限定了用于连续条带的线性过渡路径,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相对于冷却表面定位成使得该过渡路径与冷却表面完全隔开。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在圆周方向上与各组中的相继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对准。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使连续条带分别绕第一偏转轴线和第二偏转轴线偏转,其中第一偏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以第一倾斜角度倾斜,并且其中第二偏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以与第一倾斜角度相反的第二倾斜角度倾斜。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布置成用于使连续条带分别绕第一偏转轴线和第二偏转轴线偏转,其中第一偏转轴线垂直于第一缠绕方向和第一过渡方向和/或其中第二偏转轴线垂直于第二缠绕方向和第二过渡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分别是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其中第一偏转轴线和第二偏转轴线分别对应于第一引导辊的轴线和第二引导辊的轴线。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一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并排布置。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第二引导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并排布置。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用于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冷却鼓的基部,其中引导装置相对于所述基部被支撑在绕旋转轴线的固定角位置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固定角位置相对于水平平面处于在零度至六十度的范围内的固定角度。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引导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元件,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进入线对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元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中的每一个与一个第一引导元件并排布置,以在进入线处在轴向方向上邻接连续条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连续条带具有面向冷却鼓的内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对准辊布置成用于在进入线处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引导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元件,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离开线对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元件是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中的每一个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并排布置,以在离开线处在轴向方向上邻接连续条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连续条带具有面向冷却鼓的内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对准辊布置成用于在离开线处倾斜地邻接连续条带的内侧。
28.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限定了用于连续条带的过渡路径,其中引导装置还包括沿着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过渡路径的中间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以用于使连续条带沿着相应的过渡路径转向。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元件包括相反地倾斜的第一对准辊和第二对准辊。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以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的馈入拉动构件,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冷却鼓以控制所述冷却鼓的旋转速度,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入拉动构件并配置成控制馈入拉动构件,使得馈入速度低于冷却鼓的旋转速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从馈出绕组中馈出而远离冷却鼓的馈出拉动构件,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出拉动构件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出拉动构件,使得该馈出拉动构件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率拉动连续条带。
32.一种用于生产连续条带的生产线,其中所述生产线包括:挤出机,其用于以可变挤出速度挤出连续条带;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用于冷却连续条带;和缓冲构件,其处于挤出机和冷却设备之间,以吸收挤出速度的变化,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馈入拉动构件,该馈入拉动构件位于缓冲构件和冷却鼓之间,用于将连续条带以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其中所述生产线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冷却鼓以控制所述冷却鼓的旋转速度,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入拉动构件并配置成控制馈入拉动构件,使得馈入速度低于冷却鼓的旋转速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生产线,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用于将连续条带从馈出绕组中馈出而远离冷却鼓的馈出拉动构件,其中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馈出拉动构件并且配置成控制馈出拉动构件,使得该馈出拉动构件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度拉动连续条带。
34.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冷却连续条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处沿第一缠绕方向从第一绕组接收连续条带;
-沿第一过渡方向引导连续条带;
-在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处沿第二过渡方向接收连续条带;和
-沿第二缠绕方向将连续条带引导到相继绕组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连续条带沿第一过渡方向朝向所述组的第二引导元件引导,并且在第二引导元件处沿第二过渡方向从所述组的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其中所述第二过渡方向是所述第一过渡方向。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导装置包括在每个组的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三引导元件处沿第一过渡方向从第一引导元件接收连续条带,并且将连续条带沿第二过渡方向朝向第二引导元件引导。
37.根据权利要求34-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连续条带具有纵向方向,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一缠绕方向引导到第一过渡方向之前,将连续条带绕纵向方向扭转;和
-在将连续条带从第二过渡方向引导到第二缠绕方向之前,将连续条带绕纵向方向扭转。
38.根据权利要求34-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进入线对准。
39.根据权利要求34-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导元件处将连续条带沿着离开线对准。
40.根据权利要求34-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被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个第一引导元件处接收连续条带之前,沿圆周方向在冷却表面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一直到至少四分之三上缠绕馈入绕组。
41.根据权利要求34-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i.-在连续条带离开最后一个第二引导元件之后,沿圆周方向在冷却表面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一直到至少四分之三上缠绕馈出绕组。
42.根据权利要求34-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入绕组,连续条带首先在该馈入绕组处被施加到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续条带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低的馈入速度馈送到馈入绕组中。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绕组包括馈出绕组,连续条带最终在该馈出绕组处离开冷却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以比冷却鼓的旋转速度高的馈出速度拉动离开馈出绕组的连续条带。
CN201880075020.1A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11372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9231.9A CN116039047A (zh)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19939A NL2019939B1 (en) 2017-11-20 2017-11-20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continuous strip
NL2019939 2017-11-20
PCT/NL2018/050772 WO2019098837A1 (en) 2017-11-20 2018-11-19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continuous strip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9231.9A Division CN116039047A (zh)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749A true CN111372749A (zh) 2020-07-03
CN111372749B CN111372749B (zh) 2023-03-21

Family

ID=6524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9231.9A Pending CN116039047A (zh)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CN201880075020.1A Active CN111372749B (zh)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CN201922008519.5U Active CN211807754U (zh) 2017-11-20 2019-11-19 用于冷却连续的条带的冷却设备和生产线
CN202022191961.9U Active CN213972511U (zh) 2017-11-20 2019-11-19 用于冷却连续的条带的冷却设备和生产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9231.9A Pending CN116039047A (zh) 2017-11-20 2018-11-19 用于冷却连续条带的冷却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519.5U Active CN211807754U (zh) 2017-11-20 2019-11-19 用于冷却连续的条带的冷却设备和生产线
CN202022191961.9U Active CN213972511U (zh) 2017-11-20 2019-11-19 用于冷却连续的条带的冷却设备和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1654606B2 (zh)
EP (1) EP3713733A1 (zh)
JP (1) JP7322021B2 (zh)
CN (4) CN116039047A (zh)
BR (1) BR112020009906B1 (zh)
CA (1) CA3082343A1 (zh)
MX (1) MX2020005156A (zh)
NL (1) NL2019939B1 (zh)
TW (1) TWI800559B (zh)
WO (1) WO20190988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8129B (zh) * 2019-02-21 2020-05-08 嘉兴七色狼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编带量取装置
CN114559587B (zh) * 2022-02-17 2023-09-01 佛山市中丽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水路塑料颗粒挤出装置
NL2031351B1 (en) 2022-03-21 2023-10-03 Vmi Holland Bv Apex guide for guiding an apex and apex handling device comprising said apex guid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0721A (en) * 1974-04-09 1978-02-08 Iddon Bros Ltd Apparatus for cooling rubber latex strip
CN1732055A (zh) * 2002-12-23 2006-02-08 桑德维克知识产权贸易公司 冷却带和线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16821A (zh) * 2009-12-22 2010-06-02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螺旋冷却装置
CN104470649A (zh) * 2012-05-11 2015-03-25 西马克·西马格公司 用于冷却轧辊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94A1 (ru) * 1924-08-11 1924-09-15 Н.Л. Минервин Аппарат дл сушки кинолент
SU2594A1 (ru) * 1925-08-05 1927-03-31 Л.А. Яухц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установки на крышах мачт дл радиосетей
SU1191296A1 (ru) 1984-09-15 1985-11-15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Рези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хлаждени ленточного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SU1353611A1 (ru) 1986-02-21 1987-11-23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Рези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хлаждени резиновой ленты
JPH0784012B2 (ja) * 1992-09-30 1995-09-13 森山 正夫 連続シート状予備成形品の冷却装置
WO2007108243A1 (ja) * 2006-03-22 2007-09-2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CN202846868U (zh) * 2012-07-30 2013-04-03 桂林华工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式两鼓空气冷却装置
KR101368545B1 (ko) * 2013-07-01 2014-02-27 (주)한도기공 공전 및 자전에 의한 이송 장치를 이용한 고무제품 냉각장치
JP6439561B2 (ja) 2015-04-10 2018-12-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未架橋ゴムテープ冷却装置
CN109049452A (zh) * 2018-09-14 2018-12-21 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以及缠绕机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0721A (en) * 1974-04-09 1978-02-08 Iddon Bros Ltd Apparatus for cooling rubber latex strip
CN1732055A (zh) * 2002-12-23 2006-02-08 桑德维克知识产权贸易公司 冷却带和线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16821A (zh) * 2009-12-22 2010-06-02 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螺旋冷却装置
CN104470649A (zh) * 2012-05-11 2015-03-25 西马克·西马格公司 用于冷却轧辊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2021B2 (ja) 2023-08-07
RU2020115539A3 (zh) 2022-02-17
WO2019098837A1 (en) 2019-05-23
TW201922448A (zh) 2019-06-16
EP3713733A1 (en) 2020-09-30
BR112020009906A2 (pt) 2020-11-03
JP2021503396A (ja) 2021-02-12
KR20200084044A (ko) 2020-07-09
CN116039047A (zh) 2023-05-02
NL2019939B1 (en) 2019-05-24
CN111372749B (zh) 2023-03-21
US20230302709A1 (en) 2023-09-28
CN211807754U (zh) 2020-10-30
CA3082343A1 (en) 2019-05-23
MX2020005156A (es) 2020-08-20
US20200316839A1 (en) 2020-10-08
TWI800559B (zh) 2023-05-01
BR112020009906B1 (pt) 2023-11-28
US11654606B2 (en) 2023-05-23
CN213972511U (zh) 2021-08-17
RU2020115539A (ru)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02709A1 (en)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continuous strip
CN1323915C (zh) 用于将薄片材料绕到卷轴上的卷绕机及其相应的卷绕方法
EP0252671B1 (en) Apparatus for gauge distribution in plastic tubing
EP3225386B1 (en) System for adjusting a path of a wire
CN102414010A (zh) 用于在固态中纵向拉伸薄膜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JP4252957B2 (ja) 撚り機、撚り線製造方法、プラ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375452B1 (en) Sheet processing system
KR102669756B1 (ko) 냉각 장치 및 연속 스트립 냉각 방법
RU2796011C2 (ru) Охлаж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полосы
CN218619408U (zh) 用于将条带施加到条带卷绕滚筒的条带施加器和条带卷绕工位
WO2008116311A9 (en) Web processing system with adjustable multiple slit web separation and redirection system and/or with automatic rewind and/or automatic unwind roll transfer system
JP6913332B2 (ja) シート状物移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状物加工装置
US11813784B2 (en) Device for starting an extrusion process
CN220700455U (zh) 帘布修边装置及钢丝帘布加工系统
EP1832403A2 (de) Vorrichtung zum Schneiden von Strängen, beispielsweise von Tonsträng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