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1129B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1129B
CN111351129B CN202010225182.8A CN202010225182A CN111351129B CN 111351129 B CN111351129 B CN 111351129B CN 202010225182 A CN202010225182 A CN 202010225182A CN 111351129 B CN111351129 B CN 111351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wind
plat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5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1129A (zh
Inventor
闫宝升
贾丽霞
李英舒
闫秀洁
王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51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1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1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11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6471 priority patent/WO202119020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1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1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开设有一朝向前下方的出风口;导流板和导风板,分别可动地安装于出风口的前侧和下侧,以配合地开闭出风口;且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本体和分流部,分流部设置于导流板本体的导流面上,配置成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地流动;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扬风部,扬风部设置于导风板本体的导风面上,配置成在导风板处于出风口下侧且使导风面朝上的前导风状态时,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地流动。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能实现更好的冷风上扬吹送和热风下沉吹送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因此,如何实现空调的舒适送风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满足冷风上扬吹送和热风下沉吹送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导风板的上扬导风效果和下沉导风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其开设有一朝向前下方的出风口;
导流板和导风板,分别可动地安装于出风口的前侧和下侧,以配合地开闭出风口;且
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本体和分流部,分流部设置于导流板本体的导流面上,配置成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地流动;
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扬风部,扬风部设置于导风板本体的导风面上,配置成在导风板处于出风口下侧且使导风面朝上的前导风状态时,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地流动。
可选地,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且转动轴位于导风面所在侧且与导风面间隔设置,以便导风板转动至处于出风口前侧且使导风面朝后的下导风状态,以将送风气流向下方引导。
可选地,导流板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且导流面朝后设置,且其转动轴位于出风口的上边缘处。
可选地,导风板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竖置在出风口上边缘正下方,且导流板位于导风板前方以避让导风板。
可选地,扬风部包括与导风面间隔设置的扬风板;设导风板本体在处于前导风状态时朝前和朝后的端部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从第二端朝第一端的方向上,扬风板与导风面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地,扬风板设置在导风板本体的第一端处;且扬风板的远离第二端的端部在导风板本体上的投影落在导风面之外。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的背离导风面的另一侧面在临近第一端的区段处形成有流线型凸起部。
可选地,分流部包括与导流面间隔设置的分流板;且设导流板本体在关闭出风口时朝上和朝下的端部分别为迎风端和出风端,在从迎风端至出风端的方向上,分流板与导流面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地,分流板在导流板本体上的投影落在导流面上。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在壳体内部连接出风口,用于将送风气流引导至出风口处;且风道的上壁包括从出风口的上边缘处向后延伸的前平板段、从前平板段后端向后延伸的弧板段、从弧板段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后平板段、从后平板段后端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弧形过渡段和从弧形过渡段的上边缘向前上方延伸的上平板段。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导风板设置了扬风部,导流板设置了分流部,能够提升制冷模式时的上扬吹风效果。例如,空调制冷时,可控制导流板敞开出风口的前侧,以允许气流向前流出。并且,将导风板调节至处于出风口下侧的前导风状态,将送风气流(冷风)向前引导从出风口前侧吹出。同时,扬风部引导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流动,即引导送风气流向前上方上扬吹出。扬风部的设置增大了送风气流的上扬角度(气流吹出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吹出,充分躲避人体。冷风达到最高点后向下散落,实现一种“淋浴式”制冷体验。此外,导流板上的分流部能够引导附近的流送风气流(冷风)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地流动。换言之,分流部将送风气流从边缘向中心区域进行适度挤压(甚至与扬风部配合形成一定的旋流),这样能够提升风速,使冷风上扬高度更高,散落后范围更大,提升了上扬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对导风板的运动路径进行设计,提升了制热模式时的下沉吹风效果。具体地,由于导风板的转动轴位于导风面所在侧且与导风面间隔设置,从而使导风板能转动至处于所述出风口前侧且使导风面朝后的下导风状态,从而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下方引导。空调制热时,可将导风板调节至该下导风状态,使送风气流(热风)以接近竖直向下地直吹底面,实现暖足体验。
并且,在扬风部包括扬风板的方案中,由于扬风板与导风板本体间隔设置,当导风板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绕到扬风板前侧的气流,会有一部分在扬风板的引导下进入扬风板与导风板本体之间的间隔空间内,然后再继续向下流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导流板具有在出风口前侧遮挡出风口的作用,这便可将出风口的上边缘设计地更加靠上,利于导风板以更大的上扬角度向上导风(出风口上边缘越靠上,理论上的最大上扬角度越大)。而且,这也使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更大,使出风更加顺畅,减小风阻且利于大风量送风。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中,还可使导风板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竖置在出风口上边缘正下方,且导流板处于导风板前方。这样一来,少部分逃逸到导风板前侧的气流还能在分流部的作用下以更加竖直向下的角度向下吹出。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对风道的上壁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靠近风机的后平板段为直线段,有利于保持风机出风稳定。中间的弧板段可在流动阻力最小的情况下,扩大出风角度,改变出风方向,增加出风风量。风道的上壁最外段是前平板段,可以水平,也可以有一定的向上倾斜角度,可使出风气流稳定,流动指向性更好。这种对于风道的上壁形状的设计使得送风气流上扬吹送时,风量和气流稳定性更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和导流板关闭出风口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前导风状态且进行上扬导风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前导风状态且向前下方导风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导风板的扬风板与导风板本体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的上壁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图中用实心箭头示意了送风气流的风向,用空心箭头示意了环境空气的汇入方向。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和导流板关闭出风口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前导风状态且进行上扬导风时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导流板60以及导风板50。
壳体10上开设有一出风口12,出风口12朝向前下方(指的是出风口12的出口截面面向前下方,或者说出风口12的法线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从壳体10的内部吹出的气流为送风气流。在空调制冷时,送风气流为冷风;在空调制热时,送风气流为热风。当然,空调具有新风模式时,送风气流也可为室外空气。
空调室内机可为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制热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具体可为壁挂机、柜机的室内机或者中央空调的各种末端机型。例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可包括蒸发器20、风机30、风道40。蒸发器20用于与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冷风或热风。风道40的进口面向蒸发器20,出口连通出风口12。风机30可为贯流风机,其设置在风道40的进口处,以促使空气从蒸发器20处流至出风口12处。
导流板60和导风板50分别可动地安装于出风口12的前侧和下侧,以配合地开闭出风口12。并且,还具有引导送风气流方向的作用。如图1所示,导流板60用于遮挡出风口12的前侧,导风板50用于遮挡出风口12的下侧,导流板60和导风板50共同关闭了出风口12。
出风口12、导风板50和导流板60可均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的长条状。可使导流板60在处于关状态时,与壳体10的前表面轮廓平滑相接,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外观更加美观,如图1。
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板60包括导流板本体61和分流部(例如图中,分流部包括分流板62)。导流板本体61作为导流板60的主体部分,为板状,其用与壳体10实现可动地连接。导流板本体61的一个侧面为导流面611,其主要用于与送风气流接触。在导流板60处于遮挡出风口12前侧的状态(参考图1)时,导流面611朝向后侧,即朝向出风口12内侧。分流部设置于导流板本体61的导流面611上,配置成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61地流动。导风板50包括导风板本体51和扬风部(例如图中,扬风部包括扬风板52)。导风板本体51作为导风板50的主体部分,安装于壳体10,用于与壳体10实现可动地连接。导风板本体51的一个侧面为导风面511,扬风部设置于导风板本体51的导风面511上,配置成在导风板50处于出风口12下侧且使导风面511朝上的前导风状态时,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51地流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导风板50设置了扬风部,导流板60设置了分流部,能够提升制冷模式时的上扬吹风效果。空调制冷时,可控制导流板60敞开出风口12的前侧,以允许气流向前流出。并且,将导风板50调节至处于出风口12下侧的前导风状态,将送风气流(冷风)向前引导从出风口12的前侧吹出,如图2。同时,扬风部引导送风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51流动,即引导送风气流向前上方上扬吹出。扬风部的设置增大了送风气流的上扬角度(气流吹出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吹出,充分躲避人体。冷风达到最高点后向下散落,实现一种“淋浴式”制冷体验。此外,导流板60上的分流部能够引导附近的流送风气流(冷风)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61地流动。换言之,分流部将送风气流从边缘向中心区域进行适度挤压(甚至与扬风部配合形成一定的旋流),这样能够提升风速,使冷风上扬高度更高,散落后范围更大,提升了上扬出风效果。
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导风板5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且转动轴53位于导风面511所在侧且与导风面511间隔设置,以便导风板50转动至处于出风口前侧且使导风面朝后的下导风状态,以将送风气流向下方引导,如图3。空调制热时,可将导风板50调节至该下导风状态,使送风气流(热风)以接近竖直向下地直吹底面,实现暖足体验。壳体10内安装有电机以驱动导风板50转动。此外,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导风板50可在运动机构带动下完成转动和平移结合的复合运动,以运动至多个调节位置,在此不再对该替代性实施例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可使导流板60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且使导流面611朝后设置,且其转动轴63位于出风口12的上边缘处。如此一来,导流板60具有处于竖置遮挡在出风口12前侧的关闭状态,如图1;或从关闭状态向前转动以敞开出风口12前侧的打开状态,如图2、图3。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板60具有多个打开状态,区别在于开启角度的不同。只要导流板60从关闭状态向前转动,以敞开出风口12的前侧以允许气流向前流动,便是处于打开状态。可通过调节导流板60的开启角度来改变其导风效果。壳体10内安装有电机以驱动导流板60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将导流板60的转动轴63设置在导流板60的上端,使导流板60能够更加彻底地远离出风口12的前侧,便于顺畅地向上扬风。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导流板60的转动轴63位于导流板60的其他部位或者与导流面611间隔设置。或者,还可使导流板60在运动机构带动下完成转动和平移结合的复合运动,以运动至多个调节位置,在此不再对这些替代性实施例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风板50配置成在其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竖置在出风口12上边缘正下方,且使导流板60处于导风板50前方以避让导风板50。即,必须先打开导流板60,才能将导风板50转动至下导风状态,否则导流板60将阻挡导风板50以使其无法向下导风状态转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由于导风板50运动至下导风状态前,导流板60已经打开,不会对导风板50进行任何干扰,这便可对导风板50的转动路径进行特别设计,使其在下导风状态时更加靠前,以便与出风口12下边缘的间距更远,使出风面积更大。
此外,由于不考虑导流板60与导风板50的干涉问题,导风板50还能从下导风状态继续朝出风口的内侧转动(即,可从图3所示状态继续顺时针转动),转动至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倾斜的状态,以实现主要向下,偏向前下方送风的效果。当然,在另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在导流板60处于关闭状态时,使导风板50也能转动至下导风状态而不与导流板60干涉。即,转动导风板50至下导风状态时,无需打开导流板60。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导流板60具有在出风口12前侧遮挡出风口12的作用,这便可将出风口12的上边缘设计地更加靠上,利于导风板50以更大的上扬角度引导风向(出风口上边缘越靠上,其理论上的最大上扬角度越大)。而且,这也使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利于大风量送风。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前导风状态且向前下方导风时的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板50也可转动至上扬吹风和下沉吹风的其他位置,以便对送风气流进行其他方向的引导。例如图4所示,可使导风板50转动至使其导风面511朝向前上方的位置,使导流板60转动至使其导流面611朝向后下方的位置,以用于对送风气流朝向前下方引导。这种导风角度与风道走向夹角较小,气流阻力更小,利于大风量送风。而且扬风板52与分流板62相互面对,对气流进行加速,也利于提升风速,在制热模式时可选择这种导风模式,实现大风量快速制热。
图5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扬风部可包括与导风面511间隔设置的扬风板52。设导风板本体51在处于前导风状态时朝前和朝后的端部分别为第一端(A端)和第二端(B端),如图2。在从第二端朝第一端的方向上(由B端指向A端的方向,在导风板50处于前导风状态时,该方向即送风气流的流动方向),扬风板52与导风面511的间距逐渐增大,以顺畅地引导气流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51。并且,由于扬风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间隔设置,当导风板50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绕到扬风板52前端的气流的一部分能在扬风板52的引导下进入扬风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之间的间隔空间内,然后再继续向下流动,如图3。此外,由于导风板50处于下导风状态时,竖置在出风口12上边缘正下方,且导流板60处于导风板50前方。这样一来,即便有少部分气流逃逸到导风板50的前侧,也能在分流部的作用下以更加竖直向下的角度向下吹出。
如图5所示,优选使扬风板52设置在导风板本体51的第一端(A端)处,以在送风气流临近脱离导风板50时对其进行重点的上扬引导,使其上扬吹出。此外,可使扬风板52的远离第二端的端部(E端)在导风板本体51上的投影落在导风面511之外。换言之,使导风板本体51的出风端(A端)相比扬风板52的末端(E端)朝导风板本体51的第二端(B端)缩进一段距离。还可以这样理解,在扬风板52的端部(E端)向导风板本体51的导风面511作垂线,垂足会落在导风面511的延长面上。这使得扬风板52相对于导风板本体51更加凸伸出来,利于其更大角度地扬风。
扬风部还可包括连接筋(未图示),连接筋连接在导风板本体51与扬风板52之间,以实现两者在结构上的连接。扬风部与导风板本体51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
图6是图5所示导风板的扬风板与导风板本体的尺寸关系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扬风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的尺寸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有更好的扬风效果。
如图6所示,扬风板52可包括平板主体段521和连接在平板主体段521的更靠近导风板本体51的端部、且凸面朝向导风板本体51的弧形段522,弧形段522与平板主体段521平滑相接,用于更平滑、顺畅地将送风气流引导至平板主体段521上,由平板主体段521对送风气流进行上扬引导。
如图6所示,可使扬风板52的宽度(ED两端间距)与导风板本体51的宽度(L1)之比在0.3至0.35之间,优选为1/3。使扬风板52在导风面511的投影落在导风面511之外部分的宽度(L2)与导风板本体51的宽度(L1)之比在0.08至0.12之间,优选为0.1。扬风板52的扬风角度θ(送风气流从扬风板52吹出后流动方向与送风气流流入扬风板52表面之前流动方向的夹角)优选在25°至35°之间,一方面确保送风气流具有更好的上扬效果,同时避免扬风部扬风角度过大导致气流阻力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可使导风板本体51的背离导风面511的另一侧面512在临近第一端(A端)的区段处形成有流线型凸起部5121。在导风板50处于前导风状态时,部分送风气流从导风板本体51上侧与扬风板52之间向前流出,在这些送风气流的负压作用带动,以及流线型凸起部5121的引导下,导风板本体51下侧的常温空气可汇入送风气流中,形成一定的混风效果,提升了送风量,也使该部分气流温度更加接近室温,人体感受更加舒适。前文已述,空调室内机可包括风道40。风道40在壳体10内部连接出风口12,用于将送风气流引导至出风口12处。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板50处于前导风状态时具有多级扬风效果。具体地,扬风板52背离导风板本体51的表面(在此状态下为上表面)构成大仰角的翼面结构,气流经风机加速后平稳流动,通过扬风板52时,上层气流加速上扬,升力快速增加,推动整体气流流速增加,上吹角度加大,可在极短距离内快速达到较高的扬风角度和速度,形成第一级扬风(第一级扬风过程类似于航母上滑跃起飞的舰载机的起飞过程),还可使扬风板52的延伸型线为阿基米德螺线,以加强第一级扬风效果。扬风板52与导风板本体51之间形成沿气流方向渐扩的通道,通道入口较窄,使气流以高速进入。通道面积逐渐增加,使气流通过时阻力降到最小,并且在气流通过后,依然保持较高风速。同时,出风角度在扬风板52的面对导风板本体51的表面(下表面)作用下逐渐上升,使得中层高速气流进一步上扬吹出通道,形成第二级扬风。送风气流经过第一级扬风和第二级扬风作用后,在导风板本体51的下侧,形成负压区。下层出风气流经负压吸引,改变方向,沿导风板本体51向上偏转,与中层的高速高压气流相汇合,形成整体引射聚合气流。下层气流的向上运动,形成第三级扬风。本发明通过三级扬风作用,制冷上吹气流逐级递进,层层上扬,形成整体的大角度上出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分流部可包括与导流面611间隔设置的分流板62。设导流板本体61在关闭出风口12时朝上和朝下的端部分别为迎风端(M端)和出风端(N端),在从迎风端至出风端的方向上(由M端指向N端的方向,在导流板60敞开出风口12的前侧时,该方向即送风气流的流动方向),分流板62与导流面611的间距逐渐增大,以顺畅地引导气流逐渐远离导流板本体61。
此外,可使分流板62在导流板本体61上的投影落在导流面611上,还可使其更接近导流板本体61的迎风端,以在导风板50和导流板60关闭出风口12时,避免分流板62与扬风板52干涉。
分流部还可包括连接筋(未图示),连接筋连接在导流板本体61与分流板62之间,以实现两者在结构上的连接。分流部与导流板本体61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
分流板62整体可为凸面朝向导流板本体61的弧形板。与导风板50类似地,可使分流板62的宽度与导流板本体61的宽度之比在0.3至0.35之间,优选为1/3。分流板62的扬风角度(送风气流从分流板62吹出后流动方向与送风气流流入分流板62表面之前流动方向的夹角)优选在25°至35°之间,一方面确保送风气流具有更好的变向效果,同时避免分流部风向变化角度过大导致气流阻力过大。
图7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的上壁41的形状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使风道40的上壁41包括从出风口12的上边缘处向后延伸的前平板段(ab段)、从前平板段(ab段)后端向后延伸的弧板段(bc段)、从弧板段(bc段)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后平板段(cd段)、从后平板段(cd段)后端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弧形过渡段(de段)和从弧形过渡段(de段)的上边缘向前上方延伸的上平板段(ef段)。通过对风道40的上壁41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靠近风机30的后平板段(cd段)为直线段,有利于保持风机出风稳定。中间的弧板段(bc段)可在流动阻力最小的情况下,扩大出风角度,改变出风方向,增加出风风量。风道的上壁41的最外段是前平板段(ab段),可以水平,也可以有一定的向上倾斜角度,可使出风气流稳定,流动指向性更好。这种对于风道的上壁41形状的设计使得送风气流上扬吹送时,风量和气流稳定性更好。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弧板段(bc段)的弧长Lbc与前平板段(ab段)的长度Lab之比优选设置在1.5至2.5之间。后平板段(cd段)的长度Lcd与前平板段(ab段)的长度Lab之比优选设置在0.3至0.6之间,可增强上述效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开设有一朝向前下方的出风口;
导流板和导风板,分别可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和下侧,以配合地开闭所述出风口;
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本体和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设置于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导流面上,配置成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所述导流板本体地流动;所述分流部包括与所述导流面间隔设置的分流板,设所述导流板本体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朝上和朝下的端部分别为迎风端和出风端,在从所述迎风端至所述出风端的方向上,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导流面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分流部还包括连接筋,其连接在所述导流板本体与所述分流板之间,以实现两者在结构上的连接;
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扬风部,所述扬风部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导风面上,配置成在所述导风板运动至处于所述出风口下侧且使所述导风面朝上的前导风状态时,引导流经其的送风气流逐渐远离所述导风板本体地流动;所述扬风部包括与所述导风面间隔设置的扬风板;设所述导风板本体在处于所述前导风状态时朝前和朝后的端部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从所述第二端朝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扬风板与所述导风面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扬风部还包括连接筋,其连接在所述导风板本体与所述扬风板之间,以实现两者在结构上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其转动轴位于所述导风面所在侧且与所述导风面间隔设置,以便所述导风板转动至处于所述出风口前侧且使所述导风面朝后的下导风状态,以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下方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流板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导流面朝后设置,且其转动轴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下导风状态时,竖置在所述出风口上边缘正下方,且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导风板前方以避让所述导风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扬风板设置在所述导风板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处;且
所述扬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在所述导风板本体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导风面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风板本体的背离所述导风面的另一侧面在临近所述第一端的区段处形成有流线型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导流板本体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导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风道,在所述壳体内部连接所述出风口,用于将所述送风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处;且
所述风道的上壁包括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处向后延伸的前平板段、从所述前平板段后端向后延伸的弧板段、从所述弧板段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后平板段、从所述后平板段后端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弧形过渡段和从所述弧形过渡段的上边缘向前上方延伸的上平板段。
CN202010225182.8A 2020-03-26 2020-03-26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11351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5182.8A CN111351129B (zh) 2020-03-26 2020-03-26 空调室内机
PCT/CN2021/076471 WO2021190201A1 (zh) 2020-03-26 2021-02-10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5182.8A CN111351129B (zh) 2020-03-26 2020-03-2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1129A CN111351129A (zh) 2020-06-30
CN111351129B true CN111351129B (zh) 2022-04-19

Family

ID=7119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5182.8A Active CN111351129B (zh) 2020-03-26 2020-03-2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1129B (zh)
WO (1) WO2021190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1132A (zh) * 2020-03-26 2020-06-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29B (zh) * 2020-03-26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2032847B (zh) * 2020-08-18 2022-03-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31A (zh) * 2021-02-19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3427975B (zh) * 2021-07-31 2023-03-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车辆
WO2023071038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面罩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3087936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N115493206A (zh) * 2022-02-28 2022-12-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马鞍式空调室内机及马鞍式空调器
CN115435397A (zh) * 2022-09-23 2022-12-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8469B2 (ja) * 2010-07-01 2015-07-15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5403046B2 (ja) * 2011-12-28 2014-01-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CN207422394U (zh) * 2017-09-12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37500A (zh) * 2018-12-20 2019-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N110030715B (zh) * 2019-04-25 2023-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044044A (zh) * 2019-04-28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3B (zh) * 2019-04-28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5B (zh) * 2019-04-28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56961B (zh) * 2019-04-30 2021-05-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165537U (zh) * 2019-05-30 2020-03-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CN114087756B (zh) * 2019-05-31 2023-07-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10749079B (zh) * 2019-11-29 2023-09-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器
CN111351129B (zh) * 2020-03-26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0201A1 (zh) 2021-09-30
CN111351129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1129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30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27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3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03284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6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50374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3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1156608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608007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189111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15661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225284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4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3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351131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27219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