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7703A -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7703A
CN111347703A CN201811583288.4A CN201811583288A CN111347703A CN 111347703 A CN111347703 A CN 111347703A CN 201811583288 A CN201811583288 A CN 201811583288A CN 111347703 A CN111347703 A CN 111347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rear cover
substrate
texture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32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7703B (zh
Inventor
陈福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32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7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7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6Producing casings, e.g. accumulator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S2:将含有UV纹理层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位于UV纹理层和所述第二基材之间,将注塑材料注入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和注塑材料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S3:在所述UV纹理层上进行电镀;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为塑料片材。利用塑料材料替代玻璃,又用注塑方法替代热弯方法和高温高压冲切的方法,得到的手机后盖结合UV纹理和电镀膜层产生玻璃的3D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指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端的时尚手机后盖可采用先在PC或PET片材上制作UV纹理,然后与经过3D热弯的玻璃片材进行贴合等工艺制成,所得的手机后盖纹理色彩丰富多彩,在玻璃外观的衬托下更显得高端大气,深受时尚达人所喜爱,但是其制作成本极高,单个手机后盖就需要近200人民币的制作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后来出现了直接在PC+PMMA复合片材上制作UV纹理后经过热弯处理的工艺制得仿玻璃的手机后盖,但是复合片材之间容易出现贴合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贴合难的问题,改用PC+PMMA复合片材与PET膜结合后经过高温高压冲切成型,但是此加工工艺后,手机后盖的外观容易出现瑕疵,且在后续的电镀、油墨印刷中容易出现电镀不均或油墨泡等问题,使得生产的合格率在30-60%的范围,即最后制作成本也是高居不下,且产生的次品不易被回收利用,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作仿玻璃3D效果的手机后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
S2:将含有UV纹理层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位于UV纹理层和所述第二基材之间,将注塑材料注入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和注塑材料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在所述UV纹理层上进行电镀;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为塑料片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加硬液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
进一步的,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
S4: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上印刷油墨/喷涂油漆。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步骤S5: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将油墨印于电镀膜层上或将油漆喷涂在电镀膜层上,然后放入温度在60-9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30-50min。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至少印刷/喷涂两次油膜/油漆,印刷/喷涂一次油墨/油漆后,先烘干再进行下一次印刷/喷涂;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颜色根据电镀膜层的成色进行调配。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注塑材料在注塑前在先60-80℃条件下烘烤2h以上,然后在220-3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片材选用PET片材或PC片材,所述注塑材料选用PC注塑颗粒。
进一步的,在执行步骤S3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在执行步骤S4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在执行步骤S21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注塑工艺得到含塑料材料的手机外壳外观与玻璃相似,当光线被经具有色彩的电镀膜层反射后转入通过UV转印工艺得到UV纹理层,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产生光学图案,即得到颜色和纹理图案均丰富多彩的具有仿玻璃3D视觉效果的手机后盖。本工艺利用塑料材料替代玻璃,又用注塑方法替代热弯方法和高温高压冲切的方法,得到的手机后盖结合UV纹理产生玻璃的3D视觉效果,且避免了复合片材不易贴合和高温高压冲切造成手机后盖产生变形或产生电镀膜泡/油墨膜泡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手机后盖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硬化液,2-第二基材,3-注塑材料,4-第一基材,5-UV纹理层,6-电镀膜层,7-油墨/油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工艺利用塑料材料替代玻璃,又用注塑方法替代热弯方法和高温高压冲切的方法,得到的手机后盖结合UV纹理和电镀膜层产生玻璃的3D视觉效果。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4,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4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5;
S2:将含有UV纹理层5的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4位于UV纹理层5和所述第二基材2之间,将注塑材料3注入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4、所述第二基材2和注塑材料3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在所述UV纹理层5上进行电镀;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4和所述第二基材2为塑料片材。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塑料材料替代玻璃,又用注塑方法替代热弯方法和高温高压冲切的方法,得到的手机后盖结合UV纹理和电镀膜层6产生玻璃的3D视觉效果,且避免了复合片材不易贴合和高温高压冲切造成手机后盖产生变形或产生电镀膜泡/油墨膜泡等问题。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PC材料或PET材料均容易被刮花,影响外观,将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手机后盖的外观面上,防止表面产生刮花。加硬液1可根据涉及要求调成所需颜色。
进一步的,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
S4: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6上印刷油墨/喷涂油漆。油墨/油漆7能保护电镀膜层6,防止电镀膜层6氧化发生色变,且凸显电镀膜层6的色彩。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步骤S5: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手机后盖经过精雕加工,除去手机后盖加工过程成多余的毛边或凸出。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将油墨印于电镀膜层6上或将油漆喷涂在电镀膜层6上,然后放入温度在60-9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30-50min。液状的油墨/油漆7经过一定温度和时间的烘烤,除去溶剂后固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至少印刷/喷涂两次油膜/油漆7,印刷/喷涂一次油墨/油漆7后,先烘干再进行下一次印刷/喷涂;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颜色根据电镀膜层6的成色进行调配。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颜色根据电镀膜层6的成色进行调配,填补电镀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偏差,使得成品的外观颜色饱满。先烘干上一层后再进行下一次印刷/喷涂,能防止不同层的油墨/油漆7发生混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4中,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印刷/喷涂哑光油墨/哑光油漆后,手机后盖的内表面光洁,不留下工人的指纹,也利于在表面印刷所需图文。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注塑材料3在注塑前在先60-80℃条件下烘烤2h以上,然后在220-3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熔融前烘烤是为了除去材料中的水汽,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气泡而导致注塑不饱和。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片材选用PET片材或PC片材,所述注塑材料选用PC注塑颗粒。PET片材或PC片材与PC注塑颗粒注塑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手机后盖才具有玻璃视觉效果。
进一步的,在执行步骤S3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在执行步骤S4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在执行步骤S21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采用具有粘性的塑料薄膜覆盖所需保护的面,避免产生瑕疵点。
实施例二: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4,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4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5;
S2:PC注塑颗粒在注塑前在先60℃条件下烘烤4h,然后在220-3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将含有UV纹理层5的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4位于UV纹理层5和所述第二基材2之间,将已熔融的注塑材料3注入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4、所述第二基材2和注塑材料3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在所述UV纹理层5上进行电镀;
S4: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根据电镀膜层6的成色进行调配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颜色,然后印刷/喷涂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6上,放入温度在6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50min;烘干后再印刷/喷涂第二次油墨/油漆7;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时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然后放入温度在6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50min。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4和所述第二基材2为PET片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1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然后将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
实施例三: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4,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4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5;
S2:PC注塑颗粒在注塑前在先80℃条件下烘烤2h,然后在220-3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将含有UV纹理层5的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4位于UV纹理层5和所述第二基材2之间,将已熔融的注塑材料3注入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4、所述第二基材2和注塑材料3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在所述UV纹理层5上进行电镀;
S4: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根据电镀膜层6的成色进行调配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颜色,然后印刷/喷涂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6上,放入温度在9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30min;烘干后再印刷/喷涂第二次油墨/油漆7;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时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然后放入温度在9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30min。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4和所述第二基材2为PC片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1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然后将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
实施例四: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4,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4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5;
S2:PC注塑颗粒在注塑前在先80℃条件下烘烤4h,然后在约2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将含有UV纹理层的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4位于UV纹理层5和所述第二基材2之间,将已熔融的注塑材料3注入第一基材4和第二基材2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4、所述第二基材2和注塑材料3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在所述UV纹理层5上进行电镀;
S4: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根据电镀膜层6的成色进行调配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颜色,然后印刷/喷涂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6上,放入温度在75℃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45min;烘干后再印刷/喷涂第二次油墨/油漆7;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7时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然后放入温度在75℃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45min。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4和所述第二基材2为PC片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1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然后将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通过注塑工艺得到含塑料材料的手机外壳外观与玻璃相似,当光线被经具有色彩的电镀膜层6反射后转入通过UV转印工艺得到UV纹理层5,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产生光学图案,即得到颜色和纹理图案均丰富多彩的具有仿玻璃3D视觉效果的手机后盖。加硬液1喷淋/淋涂在手机后盖的外观面上,防止表面产生刮花。印刷/喷涂至少两层油墨/油漆7,油墨/油漆7能保护电镀膜层6,防止电镀膜层6氧化发生色变,且填补并凸显电镀膜层6的色彩。最后一层印刷/喷涂哑光油墨/哑光油漆后,手机后盖的内表面光洁,不留下工人的指纹,也利于在表面印刷所需图文。注塑材料3熔融前烘烤是为了除去材料中的水汽,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气泡而导致注塑不饱和。本工艺利用塑料材料替代玻璃,又用注塑方法替代热弯方法和高温高压冲切的方法,得到的手机后盖结合UV纹理和电镀膜层6产生玻璃的3D视觉效果,且避免了复合片材不易贴合和高温高压造成手机后盖产生变形或产生电镀膜泡/油墨膜泡等问题。经过精雕加工,除去手机后盖加工过程成多余的毛边或凸出。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图1仅为手机后盖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并不直接代表手机后盖的实际形状和结构层的实际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UV转印胶水滴入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具内后放入第一基材,使UV转印胶水印在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面上,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使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纹理层;
S2:将含有UV纹理层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放入手机后盖模具内,所述第一基材位于UV纹理层和所述第二基材之间,将注塑材料注入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使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二基材和注塑材料三者结合形成含纹理的手机后盖;
S3:在所述UV纹理层上进行电镀;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为塑料片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21:将加硬液喷淋/淋涂在所述含纹理的手机后盖的不含纹理的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
S4:在所述手机后盖的电镀膜层上印刷油墨/喷涂油漆。
4.如权利要求2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步骤S5:
S5:采用CNC工艺将所述手机后盖精雕加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将油墨印于电镀膜层上或将油漆喷涂在电镀膜层上,然后放入温度在60-90℃之间的烤箱内进行烘烤30-50min。
6.如权利要求5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至少印刷/喷涂两次油膜/油漆,印刷/喷涂一次油墨/油漆后,先烘干再进行下一次印刷/喷涂;第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颜色根据电镀膜层的成色进行调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最后一次印刷/喷涂的油墨/油漆使用哑光油墨/哑光油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注塑材料在注塑前在先60-80℃条件下烘烤2h以上,然后在220-38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片材选用PET片材或PC片材,所述注塑材料选用PC注塑颗粒。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步骤S3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电镀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在执行步骤S4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涂油漆/印刷油墨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在执行步骤S21前,将所述手机后盖的非喷淋/淋涂加硬液的面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CN201811583288.4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1347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288.4A CN111347703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288.4A CN111347703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703A true CN111347703A (zh) 2020-06-30
CN111347703B CN111347703B (zh) 2022-04-22

Family

ID=7118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3288.4A Active CN111347703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770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048A (zh) * 2020-08-20 2020-12-08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12060647A (zh) * 2020-08-20 2020-12-11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12109351A (zh) * 2020-08-20 2020-12-22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光学心率感应传感器的外壳的制作工艺及外壳
CN113733626A (zh) * 2021-09-07 2021-12-03 深圳市好年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CN114012954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莞正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纹理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119A (zh) * 2011-09-06 2012-05-02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装饰工艺
CN104325601A (zh) * 2014-10-16 2015-02-04 张晓明 一种球面印刷方法
CN107487094A (zh) * 2017-09-30 2017-12-19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感和立体效果的iml纹理面壳及其制作工艺
CN108790342A (zh) * 2018-06-08 2018-11-13 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镜片及其生产工艺
CN108790561A (zh) * 2018-05-17 2018-11-13 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面板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119A (zh) * 2011-09-06 2012-05-02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装饰工艺
CN104325601A (zh) * 2014-10-16 2015-02-04 张晓明 一种球面印刷方法
CN107487094A (zh) * 2017-09-30 2017-12-19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感和立体效果的iml纹理面壳及其制作工艺
CN108790561A (zh) * 2018-05-17 2018-11-13 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面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08790342A (zh) * 2018-06-08 2018-11-13 深圳市精品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镜片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048A (zh) * 2020-08-20 2020-12-08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12060647A (zh) * 2020-08-20 2020-12-11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12109351A (zh) * 2020-08-20 2020-12-22 深圳市亿铭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光学心率感应传感器的外壳的制作工艺及外壳
CN113733626A (zh) * 2021-09-07 2021-12-03 深圳市好年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CN114012954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东莞正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纹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703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703B (zh) 一种3d效果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CN108693574B (zh) 一种光学膜片的制备方法、背盖及电子设备
JP7210869B2 (ja) 電子製品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US20100156007A1 (en) Method of combining laser-engraving and in-mold decoration techniques to laser-engrave pattern on plastic product
CN103780724A (zh) 一种具有金属拉丝外观的塑胶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US20070275248A1 (en)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 IML product
CN101941314A (zh) 具有金属质感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壳体
CN101758724A (zh) 在塑料制品上制作镭射雕刻图形的方法及其制品
KR20110072782A (ko) 입체 패턴의 포함하는 인서트 몰드 전사 필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2108370B1 (ko) 금속 느낌과 질감을 갖는 브랜드로고 및 라벨 제조방법
KR101294422B1 (ko) 데코레이션 시트를 이용한 표면 마감 처리 방법
CN106040563B (zh) 一种外观件的制造方法、外观件及电子装置
KR101103812B1 (ko) 인몰드 장식방법
KR101268749B1 (ko) 유광 또는 무광 무늬를 갖는 인서트 몰드 전사 필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0960818B1 (ko) 전주금형 및 유브이 패턴증식을 이용한 아이엠엘 시트 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아이엠엘 시트
CN100548672C (zh) 利用模内成型的具高硬度的光学薄膜结构及制程
CN101712193B (zh) 模内装饰方法
CN112565492A (zh) 仿陶瓷高亮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
CN111193819A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及其生产工艺
CN101244620A (zh) 成品表面为宣影布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模内射出成型成品
CN110877497A (zh) 一种3d曲面贴合装饰方法
CN103313861B (zh) 用于装饰三维模塑材料表面的装饰片、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装饰片装饰所述模塑材料表面的方法
KR101156716B1 (ko) 유브이 미세 패턴이 형성된 인몰드 사출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KR101281833B1 (ko) 무광 타입의 헤어라인 무늬를 갖는 인서트 몰드 전사 필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2600969A (zh) 一种3d渐变图案复合手机后盖的渐变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