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7166A -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7166A
CN111347166A CN202010308248.XA CN202010308248A CN111347166A CN 111347166 A CN111347166 A CN 111347166A CN 202010308248 A CN202010308248 A CN 202010308248A CN 111347166 A CN111347166 A CN 111347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transmission shaft
clamping
bidirectional screw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82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Zhenghui Youc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Zhenghui Youc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Zhenghui Youc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Zhenghui Youc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82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71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7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1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62Laser 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8Devices involv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ser beam and workpiece
    • B23K26/083Device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workpiece in at least one axial direction
    • B23K26/0853Device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workpiece in at least in two axial directions, e.g. in a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8Devices involv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ser beam and workpiece
    • B23K26/0869Device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laser head in at least one axi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其步骤在于:首先,驱动机构对夹持机构提供动力并且驱动夹持机构对工件进行四向夹持,即夹持机构沿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沿着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的中心位置与激光打标机本体中的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而后,由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偏移,工件在水平面内完成定向定长偏移并且使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最后,激光器对工件进行打标处理。

Description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打标机,具体涉及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机(laser marking machine)是用激光束在各种不同的物质表面打上永久的标记。现阶段,普通激光打标机存在较多的缺陷,最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在于,将工件装夹于工作台上,但是无法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正,导致需要手动对工件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工件的打标位置与激光器上下对齐,使得打标的精度差、效率低、作业劳动强度大,而且手动操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紧并且可方便的调节使打标位置与激光器上下对齐、精度高、效率高的自定心夹持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紧并且可方便的调节使打标位置与激光器上下对齐、精度高、效率高的自定心夹持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夹持阶段;
S1:作业人员将工件放置于夹持机构的中部位置,驱动机构对夹持机构提供动力并且驱动夹持机构对工件进行四向夹持,即夹持机构沿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沿着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的中心位置与激光打标机本体中的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激光打标机本体包括落地的矩形底座、安装有激光器的矩形升降台以及设置于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的宽度方向并且升降台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升降驱动机构竖直布置并且一端与升降台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并且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升降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激光器安装于升降台下端面并且与升降驱动机构相互远离设置,夹持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上端面并且初始状态下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正方形活动架且活动架的其中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另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活动架在初始状态下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活动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板,夹板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与活动架的四个边中部位置一一对应,沿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为第一夹板,沿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为第二夹板;
所述活动架的内侧开设有沿其所在边长方向布置的矩形滑槽,滑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端部与活动架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的中部位置与固定块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由等长的正向螺纹段与反向螺纹段构成且该正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的一侧、该反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的另一侧,滑槽内活动设置有两个沿固定块对称布置的滑动块,滑动块可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其中一滑动块套接于双向丝杆的正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另一滑动块套接于双向丝杆的反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滑动块与对应的夹板的背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臂,连接臂一端与滑动块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另一端与夹板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与夹板构成的铰接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并且同步齿轮用于使连接于同一夹板上的两个连接臂同步开合;
所述的双向丝杆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双向丝杆、第二双向丝杆、第三双向丝杆以及第四双向丝杆,其中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沿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其中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沿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夹持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一双向丝杆/第三双向丝杆上的滑动块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连接于该滑动块上的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将推动对应的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二双向丝杆/第四双向丝杆上的滑动块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套接于该滑动块上的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将推动对应的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在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与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上自定心夹持夹紧的工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二)偏移阶段;
S2:由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偏移,工件在水平面内完成定向定长偏移并且使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矩形的托板,托板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平移块,平移块可沿着托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托板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平移丝杆且平移丝杆的轴向平行于托板的长度方向,平移块套接于平移丝杆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其中一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平移丝杆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两者相互垂直布置,第一平移驱动机构沿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第二平移驱动机构沿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托板与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托板下端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架,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电机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电机均由数控系统进行独立控制;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工件在平面内进行定向平移时,启动平移电机,平移电机将带动平移丝杆进行转动,平移块将沿着托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夹持机构整体将沿着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而后,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此时,工件完成偏移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三)打标阶段;
S3:激光器对工件进行打标处理,接着,夹持机构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将工件去取下,再将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复位。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底座设置成中空的箱体结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活动穿设至底座内部的导柱与升降丝杆并且两者的轴向均竖直布置,导柱与底座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导柱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导柱的顶端与升降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升降丝杆的上端与升降台的下端面转动连接配合;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内部的固定架且固定架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且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升降电机输出轴与升降丝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一、同轴套接于升降丝杆上的从动带轮一以及绕接于主动带轮一与从动带轮一之间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从动带轮一与升降丝杆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从动带轮一与固定架转动连接配合并且其上下方向的移动被约束限制。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圆台形的夹头且夹头的轴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夹头的大端面相互靠近布置、小端面相互远离布置并且大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夹头的小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该转轴穿设于夹板上并且与其构成转动连接配合,对称布置的两个转轴中,其中一个转轴位于夹板外侧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限位旋钮且限位旋钮用于避免该转轴与夹板发生脱离,另一个转轴位于夹板外侧一端同轴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夹板的背面固定连接并且其输出轴与该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并且可驱动夹头进行步进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传动部以及底板,底板为方框形结构与活动架相匹配,底板位于活动架的正下方并且底板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底板与活动架之间形成了夹层区并且传动部位于该夹层区内,底板其中一边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凸起部并且动力部安装于该凸起部上,传动部可将动力部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也可以将动力部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夹层区四个边角处且轴向竖直向上布置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第四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上端穿入至活动架内并且与其转动连接配合,并且该端为动力输出端,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下端穿出至底板下方并且与底板构成转动连接配合,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二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二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三传动轴位于第三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四传动轴位于第四双向丝杆与第一双向丝杆靠近相互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一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三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四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四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锥齿轮传动组件,锥齿轮传动组件可将第一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一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可将第二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二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可将第三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三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三双向四杆进行转动、可将第四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会第四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四双向丝杆进行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第四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闭合回路的正方形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且两者均为同步带传动,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位于夹层区内,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以及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共同构成了驱动机构中的传动部,带传动组件二包括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A、转动套接于第二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B、固定套接于第三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C以及转动套接于第四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D,同步带轮一A、同步带轮一B、同步带轮一C以及同步带轮一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带传动组件三包括转动套接于第一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A、固定套接于第二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B、转动套接于第三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C以及固定套接于传动四上的同步带轮二D,同步带轮二A、同步带轮二B、同步带轮二C以及同步带轮二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二。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驱动机构中的动力部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凸起部上的夹持电机一与夹持电机二,夹持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第一传动轴布置,夹持电机一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四,带传动组件四可将夹持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上并且带动第一传动轴进行转动,夹持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传动轴二布置,夹持电机二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五,带传动组件五可将夹持电机二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上并且带动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紧,通过数控系统可方便的调节使打标位置与激光器上下对齐,无需手动操控,安全系数高,打标的精度高、打标的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激光打标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激光打标机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激光打标机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激光打标机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持机构与驱动机构的配合图。
图9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夹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的配合图。
图15为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的局部配合图。
图16为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的局部配合图。
图17为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的局部配合图。
图18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底板的配合图。
图20为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配合图。
图21为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配合图。
图22为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夹持阶段;
S1:作业人员将工件放置于夹持机构210的中部位置,驱动机构220对夹持机构210提供动力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对工件进行四向夹持,即夹持机构210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沿着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的中心位置与激光打标机本体100中的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激光打标机本体100包括落地的矩形底座110、安装有激光器121的矩形升降台120以及设置于底座110与升降台120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130,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12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120的宽度方向并且升降台120位于底座110的正上方,升降驱动机构130竖直布置并且一端与升降台120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10相连接并且升降驱动机构130可驱动升降台12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激光器120安装于升降台120下端面并且与升降驱动机构130相互远离设置,夹持装置200安装于底座110的上端面并且初始状态下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夹持机构210包括水平布置的正方形活动架211且活动架211的其中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另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活动架211在初始状态下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活动架211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板216,夹板216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与活动架211的四个边中部位置一一对应,沿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为第一夹板,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为第二夹板;
所述活动架211的内侧开设有沿其所在边长方向布置的矩形滑槽212,滑槽2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13,所述的滑槽212内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双向丝杆214且双向丝杆214的端部与活动架211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214的中部位置与固定块213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214由等长的正向螺纹段与反向螺纹段构成且该正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213的一侧、该反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213的另一侧,滑槽212内活动设置有两个沿固定块213对称布置的滑动块215,滑动块215可沿着滑槽21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其中一滑动块215套接于双向丝杆214的正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另一滑动块215套接于双向丝杆214的反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滑动块215与对应的夹板216的背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臂217,连接臂217一端与滑动块215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217另一端与夹板216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217与夹板216构成的铰接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217a并且同步齿轮217a用于使连接于同一夹板216上的两个连接臂217同步开合;
所述的双向丝杆214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双向丝杆214a、第二双向丝杆214b、第三双向丝杆214c以及第四双向丝杆214d,其中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沿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其中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沿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夹持机构210在工作过程中,由驱动机构220驱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一双向丝杆214a/第三双向丝杆214c上的滑动块215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连接于该滑动块215上的连接臂217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217将推动对应的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由驱动机构220驱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二双向丝杆214b/第四双向丝杆214d上的滑动块215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套接于该滑动块215上的连接臂217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217将推动对应的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与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自定心夹持夹紧的工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二)偏移阶段;
S2:由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偏移,工件在水平面内完成定向定长偏移并且使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包括矩形的托板231,托板231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平移块232,平移块232可沿着托板23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托板231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支撑板233,两支撑板233之间转动设置有平移丝杆234且平移丝杆234的轴向平行于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移块232套接于平移丝杆234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其中一支撑板233上固定安装有平移电机235,平移电机235的输出轴与平移丝杆234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两者相互垂直布置,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沿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沿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托板231与底座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托板231下端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平移块23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平移块232与底板220c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架250,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平移电机235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平移电机235均由数控系统进行独立控制;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工件在平面内进行定向平移时,启动平移电机235,平移电机235将带动平移丝杆234进行转动,平移块232将沿着托板23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夹持机构210整体将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而后,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驱动夹持机构210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此时,工件完成偏移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三)打标阶段;
S3:激光器121对工件进行打标处理,接着,夹持机构210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将工件去取下,再将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以及夹持机构210复位。
参见图1-22,一种四向自定心数控激光打标机,其包括激光打标机本体100以及用于装夹工件的夹持装置200,激光打标机本体100包括落地的矩形底座110、安装有激光器121的矩形升降台120以及设置于底座110与升降台120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130,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12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120的宽度方向并且升降台120位于底座110的正上方,升降驱动机构130竖直布置并且一端与升降台120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10相连接并且升降驱动机构130可驱动升降台12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激光器120安装于升降台120下端面并且与升降驱动机构130相互远离设置,夹持装置200安装于底座110的上端面并且初始状态下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夹持装置200包括夹持机构210、驱动机构220、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以及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夹持机构210用于对工件进行左右方向上、前后方向上自定心夹持夹紧,即夹持机构210可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可沿着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在初始状态下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驱动机构220用于对夹持机构210提供驱动动力,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可驱动夹持机构210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进行平移移动,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可驱动夹持机构210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进行平移移动,并且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均由数控系统进行控制运行,通过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相互配合,使夹持机构210夹紧的工件进行偏移,使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与工件打标位置进行上下对齐,此后,激光器121对该打标位置进行打标处理。
激光打标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将工件放置于夹持机构210的中部位置,驱动机构220对夹持机构210提供动力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对工件进行四向夹持,即夹持机构210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沿着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而后,由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210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偏移,工件在水平面内完成定向定长偏移并且使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最后,激光器121对工件进行打标处理,显著性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紧,通过数控系统可方便的调节使打标位置与激光器上下对齐,无需手动操控,安全系数高,打标的精度高、打标的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了能够调整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使激光器121的打标效果达到最优,所述的底座110设置成中空的箱体结构,升降驱动机构130包括活动穿设至底座110内部的导柱131与升降丝杆132并且两者的轴向均竖直布置,导柱131与底座110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导柱131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导柱131的顶端与升降台12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升降丝杆132的上端与升降台120的下端面转动连接配合,通过驱动升降丝杆132竖直向下或者向上运动,使升降台120同步上下运动,从而调节安装于升降台120上的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升降丝杆134上下运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30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10内部的固定架133且固定架133与底座11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110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134且升降电机134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升降电机134输出轴与升降丝杆13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135,带传动组件一135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升降电机134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一135a、同轴套接于升降丝杆132上的从动带轮一135b以及绕接于主动带轮一135a与从动带轮一135b之间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135c,从动带轮一135b与升降丝杆132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从动带轮一135b与固定架133转动连接配合并且其上下方向的移动被约束限制,通过从动带轮一135b的转动,使升降丝杆132上下运动。
升降驱动机构13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启动升降电机134正转,升降电机134将带动从动带轮一135b绕自身轴向正转,从动带轮一135b将使升降丝杆132向上运动,在导柱131的引导作用下,升降台120将竖直向上运动,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增大;当需要使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启动升降电机134反转,升降电机134将带动从动带轮一135b绕自身轴向反转,从动带轮一135b将使升降丝杆132向下运动,在导柱131的引导作用下,升降台120将竖直向下运动,激光器121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减小。
所述的夹持机构210包括水平布置的正方形活动架211且活动架211的其中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另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活动架211在初始状态下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活动架211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板216,夹板216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与活动架211的四个边中部位置一一对应,沿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为第一夹板,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为第二夹板,通过驱动第一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 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通过驱动第二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
具体的,所述活动架211的内侧开设有沿其所在边长方向布置的矩形滑槽212,滑槽2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13,所述的滑槽212内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双向丝杆214且双向丝杆214的端部与活动架211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214的中部位置与固定块213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214由等长的正向螺纹段与反向螺纹段构成且该正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213的一侧、该反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213的另一侧,滑槽212内活动设置有两个沿固定块213对称布置的滑动块215,滑动块215可沿着滑槽21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其中一滑动块215套接于双向丝杆214的正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另一滑动块215套接于双向丝杆214的反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滑动块215与对应的夹板216的背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臂217,连接臂217一端与滑动块215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217另一端与夹板216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217与夹板216构成的铰接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217a并且同步齿轮217a用于使连接于同一夹板216上的两个连接臂217同步开合,通过驱动双向丝杆214进行转动,使滑动块215相互靠近滑动,从而使连接臂217之间的夹角缩小,进而使夹板216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紧。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双向丝杆214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双向丝杆214a、第二双向丝杆214b、第三双向丝杆214c以及第四双向丝杆214d,其中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沿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其中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沿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通过驱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同步转动,使沿着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实现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通过驱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同步转动,使沿着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实现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
夹持机构210在工作过程中,由驱动机构220驱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一双向丝杆214a/第三双向丝杆214c上的滑动块215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连接于该滑动块215上的连接臂217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217将推动对应的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由驱动机构220驱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二双向丝杆214b/第四双向丝杆214d上的滑动块215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套接于该滑动块215上的连接臂217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217将推动对应的夹板216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与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自定心夹持夹紧的工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若能够在工件被夹持夹紧后使工件进行翻转,切换打标位置,无需反复装夹,尤其对于圆柱形产品而言可通过该方法对产品的外圆面进行高效打标,为此,所述的夹板216的内侧设置有圆台形的夹头218a且夹头218a的轴向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夹头218a的大端面相互靠近布置、小端面相互远离布置并且大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夹头218a的小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18b,该转轴218b穿设于夹板216上并且与其构成转动连接配合,对称布置的两个转轴218b中,其中一个转轴218b位于夹板216外侧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限位旋钮219a且限位旋钮219a用于避免该转轴218b与夹板216发生脱离,另一个转轴218b位于夹板216外侧一端同轴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219b,旋转电机219b与夹板216的背面固定连接并且其输出轴与该转轴218b同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219b为步进电机并且可驱动夹头218a进行步进转动,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当对圆柱形产品的外圆面进行打标时,将圆柱形产品同轴夹持于其中一对对称布置的夹头218a中,激光器121可对该产品进行打标处理,而后,可由旋转电机219b驱动该产品绕着自身轴向进行转动一定角度,切换位置后激光器121再次对该产品进行打标处理,如此往复进行,可对该产品进行连续打标处理,无需反复装夹,提升对产品的打标效率。
为了能够驱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进行同步转动,能够驱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的驱动机构220包括动力部220a、传动部220b以及底板220c,底板220c为方框形结构与活动架211相匹配,底板220c位于活动架211的正下方并且底板220c与活动架211固定连接,底板220c与活动架211之间形成了夹层区并且传动部220b位于该夹层区内,底板20c其中一边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凸起部并且动力部220a安装于该凸起部上,传动部220b可将动力部220a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也可以将动力部220a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
具体的,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220包括转动设置于夹层区四个边角处且轴向竖直向上布置的第一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三传动轴223以及第四传动轴224,第一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三传动轴223/第四传动轴224的上端穿入至活动架211内并且与其转动连接配合,并且该端为动力输出端,第一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三传动轴223/第四传动轴224的下端穿出至底板220c下方并且与底板220c构成转动连接配合,第一传动轴221位于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二双向丝杆214b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二传动轴222位于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三传动轴223位于第三双向丝杆214c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四传动轴224位于第四双向丝杆214d与第一双向丝杆214a靠近相互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一传动轴22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双向丝杆214a驱动端之间、第二传动轴222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双向丝杆214b驱动端之间、第三传动轴223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驱动端之间、第四传动轴22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驱动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锥齿轮传动组件225,锥齿轮传动组件225可将第一传动轴221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214a上并且带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进行转动、可将第二传动轴222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214b上并且带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进行转动、可将第三传动轴223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三双向丝杆214c上并且带动第三双向四杆214c进行转动、可将第四传动轴224上的动力传递会第四双向丝杆214d上并且带动第四双向丝杆214d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轴221与第三传动轴223同步转动,实现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同步转动,通过驱动第二传动轴222与第四传动轴224同步转动,实现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同步转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第一传动轴221与第三传动轴223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222与第四传动轴224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三传动轴223以及第四传动轴224之间设置有闭合回路的正方形带传动组件二226与带传动组件三227且两者均为同步带传动,带传动组件二226与带传动组件三227位于夹层区内,带传动组件二226与带传动组件三227以及第一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三传动轴223与第四传动轴224共同构成了驱动机构220中的传动部220b,带传动组件二226包括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221上的同步带轮一A、转动套接于第二传动轴222上的同步带轮一B、固定套接于第三传动轴223上的同步带轮一C以及转动套接于第四传动轴224上的同步带轮一D,同步带轮一A、同步带轮一B、同步带轮一C以及同步带轮一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带传动组件三227包括转动套接于第一传动轴221上的同步带轮二A、固定套接于第二传动轴222上的同步带轮二B、转动套接于第三传动轴223上的同步带轮二C以及固定套接于传动四224上的同步带轮二D,同步带轮二A、同步带轮二B、同步带轮二C以及同步带轮二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二,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轴221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轴221与第三传动轴223同步转动,通过驱动传动二222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轴222与第四传动轴224同步转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220中的动力部220a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220c凸起部上的夹持电机一228a与夹持电机二229a,夹持电机一228a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第一传动轴221布置,夹持电机一228a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221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四228b,带传动组件四228b可将夹持电机一228a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221上并且带动第一传动轴221进行转动,夹持电机二229a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传动轴二221布置,夹持电机二229a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222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五229b,带传动组件五229b可将夹持电机二229a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222上并且带动第二传动轴222进行转动,通过夹持电机一228a与带传动组件二226的配合,可驱动第一传动轴221与第三传动轴223进行同步转动,通过夹持电机二229a与带传动组件三227的配合,可驱动第二传动轴222与第四传动轴224进行同步转动。
驱动机构220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具体表现为,带传动组件四228b将夹持电机一228a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221上并且使第一传动轴221进行转动,带传动组件二226可将第一传动轴221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三传动轴223上并且使第三传动轴223与第一传动轴221进行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221将带动第一双向丝杆214a转动、第三传动轴223将带动电双向丝杆214c转动,此时,第一双向丝杆214a与第三双向丝杆214c同步转动,沿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上的夹板216将同步相互靠近运动,该夹板216将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具体表现为,带传动组件五229b将夹持电机二229a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222上并且使第二传动轴222进行转动,带传动组件三227可将第二传动轴上222上的动力传递至第四传动轴224上并且使第四传动轴224与第二传动轴222进行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222将带动第二双向丝杆214b转动、第四传动轴24将带动第四双向丝杆214d转动,此时,第二双向丝杆214b与第四双向丝杆214d同步转动,沿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的夹板216将同步相互靠近运动,该夹板216将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110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当需要松开上述的夹持时,使夹持电机一228a与夹持电机二229a反转即可。
当工件被夹持机构210自定心夹持夹紧后,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为了能够使工件沿着平行于底座110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定长偏移,使打标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为此,所述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包括矩形的托板231,托板231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平移块232,平移块232可沿着托板23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托板231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支撑板233,两支撑板233之间转动设置有平移丝杆234且平移丝杆234的轴向平行于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移块232套接于平移丝杆234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其中一支撑板233上固定安装有平移电机235,平移电机235的输出轴与平移丝杆234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两者相互垂直布置,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沿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沿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
具体的,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托板231与底座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托板231下端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平移块23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平移块232与底板220c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架250,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中的平移电机235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中的平移电机235均由数控系统进行独立控制。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230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工件在平面内进行定向平移时,启动平移电机235,平移电机235将带动平移丝杆234进行转动,平移块232将沿着托板23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夹持机构210整体将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而后,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驱动夹持机构210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110的宽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此时,工件完成偏移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121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Claims (7)

1.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夹持阶段;
S1:作业人员将工件放置于夹持机构的中部位置,驱动机构对夹持机构提供动力并且驱动夹持机构对工件进行四向夹持,即夹持机构沿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左右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沿着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前后自定心夹持夹紧,被夹紧的工件的中心位置与激光打标机本体中的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激光打标机本体包括落地的矩形底座、安装有激光器的矩形升降台以及设置于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升降台的宽度方向并且升降台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升降驱动机构竖直布置并且一端与升降台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并且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升降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激光器安装于升降台下端面并且与升降驱动机构相互远离设置,夹持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上端面并且初始状态下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正方形活动架且活动架的其中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另一边边长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活动架在初始状态下的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活动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板,夹板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与活动架的四个边中部位置一一对应,沿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为第一夹板,沿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夹板为第二夹板;
所述活动架的内侧开设有沿其所在边长方向布置的矩形滑槽,滑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有轴向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端部与活动架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的中部位置与固定块转动连接配合,双向丝杆由等长的正向螺纹段与反向螺纹段构成且该正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的一侧、该反向螺纹段位于固定块的另一侧,滑槽内活动设置有两个沿固定块对称布置的滑动块,滑动块可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其中一滑动块套接于双向丝杆的正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另一滑动块套接于双向丝杆的反向螺纹段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滑动块与对应的夹板的背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臂,连接臂一端与滑动块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另一端与夹板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竖直布置,连接臂与夹板构成的铰接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并且同步齿轮用于使连接于同一夹板上的两个连接臂同步开合;
所述的双向丝杆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双向丝杆、第二双向丝杆、第三双向丝杆以及第四双向丝杆,其中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沿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其中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沿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夹持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一双向丝杆/第三双向丝杆上的滑动块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连接于该滑动块上的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将推动对应的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与此同时,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进行同步转动,套接于第二双向丝杆/第四双向丝杆上的滑动块进行同步相互靠近滑动,套接于该滑动块上的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该连接臂将推动对应的夹板同步相互靠近运动并且对工件在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上进行自定心夹持夹紧,在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与平行于底座宽度方向上自定心夹持夹紧的工件中心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二)偏移阶段;
S2:由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向左或者向右偏移,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启动运行并且驱动夹持机构沿着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前或者向后偏移,工件在水平面内完成定向定长偏移并且使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所述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矩形的托板,托板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平移块,平移块可沿着托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托板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平移丝杆且平移丝杆的轴向平行于托板的长度方向,平移块套接于平移丝杆上并且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其中一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平移丝杆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并且两者相互垂直布置,第一平移驱动机构沿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第二平移驱动机构沿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其中的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
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托板与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托板下端与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架,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电机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中的平移电机均由数控系统进行独立控制;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与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工件在平面内进行定向平移时,启动平移电机,平移电机将带动平移丝杆进行转动,平移块将沿着托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夹持机构整体将沿着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而后,由第二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整体沿着平行于底座的宽度方向进行运动,工件将做同步运动,此时,工件完成偏移其打标位置与激光器的发射点上下对齐;
(三)打标阶段;
S3:激光器对工件进行打标处理,接着,夹持机构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将工件去取下,再将第一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的底座设置成中空的箱体结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活动穿设至底座内部的导柱与升降丝杆并且两者的轴向均竖直布置,导柱与底座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导柱并列设置有两个并且导柱的顶端与升降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升降丝杆的上端与升降台的下端面转动连接配合;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底座内部的固定架且固定架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且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升降电机输出轴与升降丝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一、同轴套接于升降丝杆上的从动带轮一以及绕接于主动带轮一与从动带轮一之间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从动带轮一与升降丝杆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从动带轮一与固定架转动连接配合并且其上下方向的移动被约束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的夹板的内侧设置有圆台形的夹头且夹头的轴向平行于底座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夹头的大端面相互靠近布置、小端面相互远离布置并且大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夹头的小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该转轴穿设于夹板上并且与其构成转动连接配合,对称布置的两个转轴中,其中一个转轴位于夹板外侧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限位旋钮且限位旋钮用于避免该转轴与夹板发生脱离,另一个转轴位于夹板外侧一端同轴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夹板的背面固定连接并且其输出轴与该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并且可驱动夹头进行步进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传动部以及底板,底板为方框形结构与活动架相匹配,底板位于活动架的正下方并且底板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底板与活动架之间形成了夹层区并且传动部位于该夹层区内,底板其中一边设置有向外延展的凸起部并且动力部安装于该凸起部上,传动部可将动力部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也可以将动力部的动力独立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两者进行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夹层区四个边角处且轴向竖直向上布置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第四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上端穿入至活动架内并且与其转动连接配合,并且该端为动力输出端,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的下端穿出至底板下方并且与底板构成转动连接配合,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双向丝杆与第二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二双向丝杆与第三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三传动轴位于第三双向丝杆与第四双向丝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之间,第四传动轴位于第四双向丝杆与第一双向丝杆靠近相互的端部位置之间,第一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三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第四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第四双向丝杆驱动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锥齿轮传动组件,锥齿轮传动组件可将第一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一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可将第二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二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可将第三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三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三双向四杆进行转动、可将第四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会第四双向丝杆上并且带动第四双向丝杆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第四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闭合回路的正方形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且两者均为同步带传动,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位于夹层区内,带传动组件二与带传动组件三以及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共同构成了驱动机构中的传动部,带传动组件二包括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A、转动套接于第二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B、固定套接于第三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C以及转动套接于第四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一D,同步带轮一A、同步带轮一B、同步带轮一C以及同步带轮一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一,带传动组件三包括转动套接于第一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A、固定套接于第二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B、转动套接于第三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轮二C以及固定套接于传动四上的同步带轮二D,同步带轮二A、同步带轮二B、同步带轮二C以及同步带轮二D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回路的皮带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所述驱动机构中的动力部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凸起部上的夹持电机一与夹持电机二,夹持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第一传动轴布置,夹持电机一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四,带传动组件四可将夹持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上并且带动第一传动轴进行转动,夹持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布置并且靠近传动轴二布置,夹持电机二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五,带传动组件五可将夹持电机二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上并且带动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
CN202010308248.XA 2020-04-18 2020-04-18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Withdrawn CN1113471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8248.XA CN111347166A (zh) 2020-04-18 2020-04-18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8248.XA CN111347166A (zh) 2020-04-18 2020-04-18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166A true CN111347166A (zh) 2020-06-30

Family

ID=7119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8248.XA Withdrawn CN111347166A (zh) 2020-04-18 2020-04-18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71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9586A (zh) * 2020-12-18 2021-04-30 柳州工学院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激光加工平台
CN114632868A (zh) * 2022-03-14 2022-06-17 西安群力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线柜生产用转塔冲床及加工工艺
CN114632868B (zh) * 2022-03-14 2024-05-10 西安群力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线柜生产用转塔冲床及加工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0611A1 (de) * 1975-05-09 1976-11-18 Hermann O Steinke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und spannen von werkstuecken
CN204052798U (zh) * 2014-07-20 2014-12-31 陈锡山 一种注蜡机胶模的六面定位夹具
CN106475593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厦门明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角度旋转的眼镜框钻孔机
CN206316545U (zh) * 2016-11-25 2017-07-11 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三维旋转激光打标机
CN107159529A (zh) * 2017-07-24 2017-09-15 佛山市正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固定工件的led点胶机工作台
CN209698526U (zh) * 2019-04-08 2019-11-29 余桉然 一种应用于机械配件生产的夹持装置
CN110774024A (zh) * 2019-11-11 2020-02-11 江苏欣汇汉德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夹持装置
CN210209499U (zh) * 2019-06-25 2020-03-31 青岛鑫昌源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钻床的固定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0611A1 (de) * 1975-05-09 1976-11-18 Hermann O Steinke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und spannen von werkstuecken
CN204052798U (zh) * 2014-07-20 2014-12-31 陈锡山 一种注蜡机胶模的六面定位夹具
CN106475593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厦门明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角度旋转的眼镜框钻孔机
CN206316545U (zh) * 2016-11-25 2017-07-11 东莞市金胜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三维旋转激光打标机
CN107159529A (zh) * 2017-07-24 2017-09-15 佛山市正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固定工件的led点胶机工作台
CN209698526U (zh) * 2019-04-08 2019-11-29 余桉然 一种应用于机械配件生产的夹持装置
CN210209499U (zh) * 2019-06-25 2020-03-31 青岛鑫昌源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钻床的固定机构
CN110774024A (zh) * 2019-11-11 2020-02-11 江苏欣汇汉德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夹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9586A (zh) * 2020-12-18 2021-04-30 柳州工学院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激光加工平台
CN114632868A (zh) * 2022-03-14 2022-06-17 西安群力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线柜生产用转塔冲床及加工工艺
CN114632868B (zh) * 2022-03-14 2024-05-10 西安群力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线柜生产用转塔冲床及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8480U (zh) 一种工件翻转上料装置
CN111347165A (zh) 数控激光打标机
CN111347167A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全自动装夹构件
GB2217244A (en) Work manipulating apparatus for sheet bending machine
CN108971942B (zh) 顶升式快速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12475390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加工钻床设备
CN111468756A (zh) 多功能数控钻床
CN112247199A (zh) 一种五金件多面加工用钻床
CN111136395A (zh) 激光雕刻机的自定心夹持组件
CN111347166A (zh) 自定心夹持式数控激光打标方法
CN116619041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焊接抛光一体机
CN111468755A (zh) 数控钻床的双向自定心钻孔工艺
CN218004617U (zh) 一种绕线转向机构及磁环绕线机
CN113523685B (zh) 一种制冷水箱的焊接机器人
CN115533422A (zh) 一种汽车纵梁焊接装置
CN214054141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焊接设备
CN115650570A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1448894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加工钻床设备
US5868656A (en) Machine tool having a tool changing device with linear stroke mechanism
CN210792627U (zh) 一种雕刻机
CN218800170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
CN116786906B (zh) 一种工件自动切割装置
CN219234999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20881000U (zh) 一种可应用多种工装块的激光切割机多用加工平台
CN117027441B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构件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