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8201B -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8201B
CN111338201B CN201911282212.2A CN201911282212A CN111338201B CN 111338201 B CN111338201 B CN 111338201B CN 201911282212 A CN201911282212 A CN 201911282212A CN 111338201 B CN111338201 B CN 111338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rive
motor
output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2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8201A (zh
Inventor
川口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38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8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8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8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1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a stepping motor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1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a stepping motor
    • G04C3/143Means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by reducing pulse width or amplitude and related problems, e.g. detection of unwanted or missing step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1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a stepping motor
    • G04C3/146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a stepping motor incorporating two or more stepping motors or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5/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 H02P5/7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ac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more than on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14Electronic commutators
    • H02P6/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 H02P6/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 H02P6/18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without separate position detecting elements using back-emf i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28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8/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rotating step by step
    • H02P8/0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rotating step by step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ngle-phase or bi-pole stepper motors, e.g. watch-motors, clock-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8/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ynamo-electric motors rotating step by step
    • H02P8/40Special adaptations for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stepping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more than one motor
    • H02P2006/045Control of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Control Of Stepping Motors (AREA)
  • Measurement Of Unknown Time Interv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电子钟表具备: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电机的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控制部,其根据流向线圈的电流值,而将驱动器控制为导通状态或关断状态;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作为驱动器的导通状态或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导通时间或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驱动周期调节部,其对检测信号以及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检测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缩短电机的驱动周期,并在检测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延长电机的驱动周期。

Description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技术,即,如果流向电机的线圈的电流高于上限的阈值,则断开电流向电机的线圈的供给,如果低于下限的阈值,则开启该供给,并根据使电力供给持续的导通时间或使电力供给的停止持续的关断时间而对电机的转子的位置进行推断,从而对电机的旋转进行控制。
在上述控制技术中,转子旋转预定量所需的时间、例如如果为两极电机则转子旋转180度所需的时间,会根据由电机驱动的负载或温度等驱动条件而产生偏差。因此,转子的驱动速度会产生偏差,有可能无法利用于需要以恒定的速度对电机进行驱动的显示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42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电子钟表具备:电机,其具有线圈;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所述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驱动周期调节部,其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后,对所述驱动电流的极性进行切换,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在经过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相比较长的第二预定时间后,对所述驱动电流的极性进行切换。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电流检测部将流向所述线圈的所述电流值与下限电流值以及上限电流值进行比较而进行检测,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下限电流值设定为第一下限电流值,并将所述上限电流值设定为第一上限电流值,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下限电流值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下限电流值的第二下限电流值,并将所述上限电流值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上限电流值的第二上限电流值。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驱动器被构成为,能够将向所述线圈供给的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或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二驱动电压,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驱动电压。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检测信号输出部被构成为,能够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第一预定条件、或作为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不同的时间的第二预定条件,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驱动器被构成为,能够将向所述线圈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端子设定为高阻抗状态或短路状态,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端子设定为高阻抗状态,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端子设定为短路状态。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基准信号输出部在从所述电机的驱动的起点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开始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具备秒表电路,所述秒表电路通过启动信号的输入而开始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输出,从而实施时间计测,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启动信号的输入时起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后,开始所述电机的驱动,所述基准信号输出部将使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延迟了第二延迟时间的信号作为所述基准信号而输出。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第二延迟时间被设定为将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周期和所述电机的第一步的驱动时间的偏差相加而得到的值以上,所述第一延迟时间被设定为,成为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间的和、与所述电机的第一步的平均的驱动时间之间的差。
在本公开的电子钟表中,优选为,所述电流检测部具备:下限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从大于下限电流值的状态向小于下限电流值的状态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上限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从小于上限电流值的状态向大于上限电流值的状态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下限检测部的检测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并根据所述上限检测部的检测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关断状态。
本开示的机芯具备:电机,其具有线圈;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所述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驱动周期调节部,其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本开示的电机控制电路具备: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电机的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驱动周期调节部,其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的电机的结构的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的IC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7为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1为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3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4为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5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6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7为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8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9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0为对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1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1进行说明。
电子钟表1为被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的手表,且为除了具备由通常的时分秒的各指针而实施的12小时显示之外,还具备分计时码表显示、秒计时码表显示、1/10秒计时码表显示、1/500秒计时码表显示的多个显示功能在内的计时码表钟表。
如图1所示,电子钟表1具备:对时刻进行12小时显示的时针2、分针3、秒针4;实施分计时码表显示的分CG针5;实施秒计时码表显示的秒CG针6;实施1/10秒计时码表显示的1/10秒CG针7;实施1/500秒计时码表显示的1/500秒CG针8。作为操作部件,电子钟表1具备表冠9、A按钮11和B按钮12。
时针2、分针3在与电子钟表1的表盘13的表面正交的俯视观察时以位于同轴上且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于表盘13的中央部处。
在俯视观察时,秒针4在表盘13的与中央部相比靠9点钟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独立于其他的指针的轴上。
在俯视观察时,分CG针5在表盘13的与中央部相比靠6点钟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独立于其他的指针的轴上。
在俯视观察时,秒CG针6在表盘13的与中央部相比靠12点钟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独立于其他的指针的轴上。
在俯视观察时,1/10秒CG针7在表盘13的与中央部相比靠3点钟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独立于其他的指针的轴上。
在俯视观察时,1/500秒CG针8在表盘13的中央部处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设置成与时针2、分针3同轴。
沿着表盘13的外周,设置有1/500秒CG针8所指示的刻度。在表盘13上,秒针4、分CG针5、秒CG针6、1/10秒CG针7所指示的副表盘分别相对于表盘13的中央部而被设置在9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12点钟位置、3点钟位置上。
时针2、分针3、秒针4联动地运针,并显示当前时刻。
由于1/500秒CG针8以1/10秒转一圈,转一圈的期间的驱动步被分成50份,因此,显示以1/500秒为单位的秒表的计测值。
另外,沿着表盘13的外周的刻度为,用于1/500秒CG针8而被分成50份的刻度,并未设置时针2、分针3用的刻度。因此,也可以另外在表盘13的外周上设置被分成60份的刻度。但是,由于利用者通常能够通过时针2、分针3的位置来对时刻进行掌握,因此,并无一定要设置时针2、分针3用的刻度的必要。
由于1/10秒CG针7以1秒转一圈,转一圈的期间的驱动步被分成10份,因此,显示以1/10秒为单位的秒表的计测值。由于秒CG针6以60秒转一圈,转一圈的期间的驱动步被分成60份,因此,显示以1秒为单位的秒表的计测值。由于分CG针5以60分钟转一圈,转一圈的期间的驱动步被分成60份,因此,显示以1分钟为单位的秒表的计测值。
电子钟表的电子结构
如图2所示,电子钟表1具备机芯,所述机芯具有作为信号源的水晶振子14、作为电源的电池15、与A按钮11的操作联动地被导通或关断的开关S1、与B按钮12的操作联动地被导通或关断的开关S2、与表冠9的拔出操作联动地被导通或关断的开关S3、S4、和钟表用的IC20。此外,如后文所述,电子钟表1的机芯具备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42、第三电机43、第四电机44、第五电机45。
电机的结构
如图3所示,第五电机45具备定子131、线圈130和转子133。线圈130的两端与后述的驱动器51的输出端子O9、O10导通,转子133为在直径方向上被磁化成两极的磁铁。因此,第五电机45为被使用于电子钟表中的两极单相步进电机,如后文所述,通过被输入至驱动器51中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
由于第一电机41~第四电机44为与第五电机45相同的两极单相步进电机,因此,省略说明。
时针2、分针3、秒针4通过省略图示的轮系而联动,并通过第一电机41而被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第一电机41而驱动了时针2、分针3、秒针4,但例如,也可以分别设置对秒针4进行驱动的电机、和对分针3以及时针2进行驱动的电机。
1/10秒CG针7通过第二电机42而被驱动,秒CG针6通过第三电机43而被驱动,分CG针5通过第四电机44而被驱动,1/500秒CG针8通过第五电机45而被驱动。
如图2所示,IC20具备与水晶振子14连接的连接端子OSC1、OSC2、与开关S1、S2、S3、S4连接的输入端子K1、K2、K3、K4、与电池15连接的电源端子VDD、VSS、和与第一电机41至第五电机45的各线圈130连接的输出端子O1至O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池15的正电极与高电位侧的电源端子VDD连接,使负电极与低电位侧的电源端子VSS连接,并将低电位侧的电源端子VSS设定为接地(基准电位)。
水晶振子14通过后述的振荡电路21而被驱动,从而产生振荡信号。
电池15由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构成。在二次电池的情况下,通过省略图示的太阳能电池等而被充电。
开关S1为,与位于电子钟表1的大致2点钟位置的A按钮11联动地被输入的按压开关,在A按钮11被按压的状态下成为导通状态,并在A按钮11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成为关断状态。
开关S2为,与位于电子钟表1的大致4点钟位置的B按钮12联动地被输入的按压开关,在B按钮12被按压的状态下成为导通状态,并在B按钮12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成为关断状态。
开关S3、S4为与表冠9的拔出联动的滑动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表冠9被拔出至第一级的状态下,开关S3成为导通状态,开关S4成为关断状态,并在被拔出至第二级的状态下,开关S4成为导通状态,开关S3成为关断状态,在第0级,开关S3、S4均成为关断状态。
IC的电路结构
如图4所示,IC20具备振荡电路21、分频电路22、电子钟表1的控制用的CPU(中央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23、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4、输入电路26、总线(BUS)27、秒表电路28。而且,IC20具备对第一电机41进行驱动的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1、对第二电机42进行驱动的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2、对第三电机43进行驱动的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3、对第四电机44进行驱动的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4、和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
振荡电路21使作为基准信号源的水晶振子14进行高频振荡,并将由该高频振荡而产生的预定频率(32768Hz)的振荡信号向分频电路22输出。
分频电路22对振荡电路21的输出进行分频,从而向CPU23供给定时信号(时钟信号)。
ROM24存储了由CPU23执行的各种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ROM24存储了用于实现基本钟表功能等的程序。
CPU23执行被存储于ROM24中的程序,并实现上述各功能。
输入电路26将输入端子K1、K2、K3、K4的状态向总线27输出。总线27被使用于CPU23、输入电路26、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1、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2、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3、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4、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间的数据传输等。
秒表电路28为执行秒表功能即计时码表功能的电路,且通过在表冠9位于第0级的状态下对A按钮11、B按钮12进行操作而进行工作。A按钮11被用作对由秒表电路28所实施的时间计测的开始和停止进行指示的按钮。B按钮12被用作对由秒表电路28所实施的时间计测的分段计时(SPLIT)和复位(RESET)进行指示的按钮。
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1至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通过经由总线27而从CPU23被输入的命令,来对第一电机41至第五电机45的驱动进行控制。
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
由于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1每隔1秒对第一电机41进行驱动,因此,被设为在手表等中被采用的可实现低功率消耗化的电机控制电路。即,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1在输出脉冲宽度较小的主驱动脉冲之后,对第一电机41的线圈130的感应电压进行测定,并对转子133是否旋转进行检测,在未旋转的情况下,以输出以与主驱动脉冲相比较大的脉冲宽度被固定的补正驱动脉冲从而使转子133可靠地旋转的方式进行控制。
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2、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3、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4与普通的模拟计时码表钟表相同地,通过根据从秒表电路28被输出的秒表中断信号而从CPU23被输出的控制信号,从而一步一步地对指针的驱动进行控制。
即,秒表电路28向CPU23输出中断信号。CPU23根据所述中断信号而向各电机控制电路32、33、34输出用于对各电机42、43、44进行驱动的控制信号。因此,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2每隔1/10秒对第二电机42进行驱动,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3每隔1秒对第三电机43进行驱动,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4每隔1分钟对第四电机44进行驱动。
如图5所示,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具备:电机控制部70,其实施对第五电机45的转子133的旋转进行检测并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的极性进行切换的控制;计时码表控制部80,其根据计时码表的启动操作以及停止操作而对电机控制部70的动作开始以及停止进行控制;驱动周期调节部90,其对第五电机45的驱动周期进行调节。
电机控制部
电机控制部70具备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第一计时器71、与(AND)电路72、或(OR)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触发器75、解码器76。
如图6所示,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具备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供给电流的驱动器51、和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值是否超过预定值进行判断的电流检测电路61。电流检测电路61为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值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部。驱动器51以及电流检测电路61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
第一计时器71为,对成为用于切换流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的电流的极性的条件的判断时间t3进行计测的计时器。在第一计时器71的复位端子R成为L(低)电平而使复位状态被解除之后,在经过判断时间t3之前复位端子R就成为了H(高)电平的情况下,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维持L电平,并在复位端子R为L电平的状态下经过了判断时间t3的情况下,在该时间点,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成为H电平。
与电路72被输入有从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被输出的检测信号DT1、和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
或电路73被输入有从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输出的检测信号DT1被反转了的信号、和从驱动控制电路81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DON被反转了的信号。
SR锁存电路74在设置端子S中输入或电路73的输出,并在复位端子R中输入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的检测信号DT2。SR锁存电路74从输出端子Q输出对驱动器51的导通、关断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信号TON。切换信号TON被输入至解码器76以及第一计时器71的复位端子R中。
触发器75在时钟端子C中输入与电路72的输出。触发器75从输出端子Q输出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的驱动极性信号PL。
在解码器76中,被输入有从SR锁存电路74输出的切换信号TON、从触发器75输出的驱动极性信号PL、从后述的驱动控制电路81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DON、和从后述的选择电路96输出的高阻抗期间信号THZ。解码器76根据这些信号的状态,而如后述的图8的时序图所示,作为驱动信号,将选通信号P1、P2、N1、N2、N3、N4向驱动器51输出。
计时码表控制部
计时码表控制部80具备驱动控制电路81、第一延迟电路82、秒表计数器83、第一比较器84、微分电路85和脉冲数计数器86。计时码表控制部80根据从秒表电路28被输出的计时码表的启动信号START、和计测用的时钟信号SCLK而进行动作。
驱动控制电路81在从第一延迟电路82输入有延迟信号时,将驱动控制信号DON设为H电平。此外,在启动信号START变化为L电平、且由第一比较器84比较的脉冲数计数器86和秒表计数器83的计数值一致时,驱动控制电路81将驱动控制信号DON设为L电平。
在从秒表电路28被输出的启动信号START变化为H电平之后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t1的时间点,第一延迟电路82将向驱动控制电路81输出的延迟信号变化为H电平。
秒表计数器83通过对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1/500秒周期的时钟信号SCLK进行计数,从而对以1/500秒为单位的秒表的计数值TMEAS进行计数。
微分电路85每当驱动极性信号PL的上升沿以及下降沿时输出微分信号PCLK。
脉冲数计数器86对微分信号PCLK进行计数,从而对作为被输出的微分信号PCLK的数量的驱动步数nDRV进行计数。
第一比较器84在输出微分信号PCLK的定时、即微分信号PCLK变化为H电平的定时,对秒表计数器83的计数值TMEAS和脉冲数计数器86的驱动步数nDRV的值进行比较。
驱动周期调节部
驱动周期调节部90具备第二延迟电路91、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第二比较器93、第二计时器94、第三计时器95、选择电路96和脉冲数计数器86。
第二延迟电路91使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时钟信号SCLK延迟第二延迟时间t2,并输出成为各步的驱动结束定时的目标值的基准信号DCLK。因此,第二延迟电路91为输出成为第五电机45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输出部。
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对基准信号DCLK进行计数,并输出该时间点的驱动脉冲数的基准步数nREF。
第二比较器93在输出微分信号PCLK的定时,对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的基准步数nREF、和脉冲数计数器86的驱动步数nDRV的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而输出选择信号SEL。具体而言,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输出H电平的选择信号SEL,除此以外,输出L电平的选择信号SEL。
第二计时器94在从微分信号PCLK被输出起,即,在从微分信号PCLK变化为H电平起,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t4后,将成为H电平的信号向选择电路96输出。
第三计时器95在从微分信号PCLK被输出起,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t5后,将成为H电平的信号向选择电路96输出。
选择电路96根据从第二比较器93输出的选择信号SEL和启动信号START的状态,而对第二计时器94以及第三计时器95的输出进行选择,并将高阻抗期间信号THZ向解码器76输出。
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的结构
如图6所示,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具备驱动器51和电流检测电路61。
驱动器51具备两个Pch晶体管52、53、四个Nch晶体管54、55、56、57和两个检测电阻58、59。各晶体管52~57通过从解码器76输出的选通信号P1、P2、N1、N2、N3、N4而被控制,并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供给正反两个方向的电流。
电流检测电路61具备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比较器641、642、651、652和复合门电路68、69。复合门电路68为具备与将图6所示的与电路661、662以及或电路680组合在一起后获得的电路相同的功能的一个元件。复合门电路69为具备与将与电路671、672以及或电路690组合在一起后获得的电路相同的功能的一个元件。
比较器641、642分别对在电阻值R1、R2的检测电阻58、59的两端产生的电压、和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的电压进行比较。
由于在与电路661中被反相输入有驱动极性信号PL,在与电路662中被原样输入有驱动极性信号PL,因此,通过驱动极性信号PL而被选择出的比较器641、642的一方的输出作为检测信号DT1而被输出。
比较器651、652分别对在电阻值R1、R2的检测电阻58、59的两端中产生的电压、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的电压进行比较。
由于在与电路671中被反相输入有驱动极性信号PL,并在与电路672中被原样输入有驱动极性信号PL,因此,通过驱动极性信号PL而被选择出的比较器651、652的一方的输出作为检测信号DT2而被输出。
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被设定为,在流向线圈130的电流为下限电流值Imin的情况下,输出相当于在检测电阻58、59的两端产生的电压的电位。
因此,在流向线圈130的电流I为下限电流值Imin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在检测电阻58、59的两端产生的电压高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的输出电压,因此,检测信号DT1成为H电平。另一方面,在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的情况下,检测信号DT1成为L电平。因此,电流检测电路61的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比较器641、642、复合门电路68为,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I小于下限电流值Imin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下限检测部。
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产生相当于上限电流值Imax的电压。因此,电流检测电路61的检测信号DT2在流向线圈130的电流I超过上限电流值Imax的情况下成为H电平,并在流向线圈130的电流I为上限电流值Imax以下的情况下,成为L电平。因此,电流检测电路61的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比较器651、652、复合门电路69为,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I超过上限电流值Imax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上限检测部。
在此,根据作为电流检测部的电流检测电路61所检测出的电流值、即作为电流值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DT1、DT2而将驱动器51控制为导通状态、关断状态的控制部被构成为,具备或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解码器76。
在检测出作为驱动器51的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关断时间Toff成为作为预定条件的判断时间t3以上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信号输出部被构成为,具备第一计时器71、与电路72、触发器75、微分电路85,微分电路85所输出的微分信号PCLK为所述检测信号。
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处理
IC20的CPU23在检测出通过A按钮11而被实施了计时码表功能的启动操作的情况时,使秒表电路28进行工作,开始计时码表即秒表的计测。
利用图7的流程图和图8的时序图,对执行了该计时码表功能时的1/500秒CG针8的动作、即由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所实施的控制进行说明。
另外,由于其他的1/10秒CG针7、秒CG针6、分CG针5的动作、即由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2、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3、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4所实施的控制与普通的CPU方式的模拟计时码表手表同样地为通过从秒表电路28被输出的中断信号而一步一步地对针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方式,因此,省略说明。
电机控制电路的动作
当通过开关S1~S4的操作而使秒表计测启动时,启动信号START从秒表电路28被输入至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中。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执行步骤S1的处理,并通过从第一延迟电路82被输出的延迟信号的电平,而在秒表计测启动后,对是否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t1进行判断。第一延迟时间t1以成为接近于驱动周期t0和第二延迟时间t2的和、与第一步的平均驱动时间之差的值的方式进行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周期t0为1/500秒。一步的驱动时间为,在驱动控制信号DON成为H电平而使驱动器51导通之后起至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的定时为止的经过时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为驱动器51的关断状态之后起的经过时间即关断时间Toff大于判断时间t3的情况下,判断为成为了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的定时。
例如,在包括起动时间在内的驱动周期的偏差为0.5msec的情况下,第二延迟时间t2为在该偏差上加上驱动周期t0=1/500秒=2msec后得到的2.5msec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余量,从而设定为3msec。如果第一步的平均驱动时间为2.5msec,则第一延迟时间t1设定为,从驱动周期t0与第二延迟时间t2之和即5msec中减去2.5msec之后得到的2.5msec。另外,驱动周期的偏差能够通过过实验或模拟来求取。
此外,第二延迟时间t2对相对于时钟信号SCLK所输出的定时的、基准信号DCLK所输出的定时进行设定。由于在启动信号START成为H电平的时间点处开始计时码表的计测,因此,经过驱动周期t0时、即输出时钟信号SCLK的第一个脉冲的定时成为第五电机45的驱动的起点。因此,第二延迟电路91在从第五电机45的驱动的起点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具体而言,在经过第二延迟时间t2后,开始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中被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持续步骤S1的处理。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即,在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t1时,执行步骤S2,从而将从驱动控制电路81被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DON设定为H电平。即,在将H电平设为“1”并将L电平设为“0”的情况下,驱动控制电路81将驱动控制信号DON设定为“1”。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驱动控制信号DON成为H电平时,执行步骤S3,并将电机控制部70的驱动器51控制为导通,开始1/500秒CG针8的驱动。
具体而言,当驱动控制信号DON成为H电平时,解码器76将选通信号P1、P2、N1、N2、N3、N4向驱动器51输出。由此,执行使第五电机45的驱动器51导通的步骤S3,正方向的电流流向线圈130。另外,在流程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中,使驱动器51导通是指,将驱动器51控制成能够使驱动电流流向线圈130的导通状态,使驱动器51关断是指,将驱动器51控制成在无法使驱动电流流向线圈130的关断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8的时序图中,驱动控制信号DON刚成为H电平之后,由于P1为L电平,P2为H电平,因此,Pch晶体管52被导通,Pch晶体管53被关断。此外,由于N1~N3为L电平,N4为H电平,因此,Nch晶体管54、55、56被关断,Nch晶体管57被导通。因此,电流流动于Pch晶体管52、端子O9、线圈130、端子O10、检测电阻59、Nch晶体管5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端子O9朝向端子O10而流动于线圈130中的电流设为正方向的电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线圈130供给的驱动电流被切换为第一极性以及第二极性,在第一极性的情况下,设为,正方向的电流流向线圈130。因此,正方向的电流流向线圈130的状态为,通过第一极性的驱动信号而使驱动器51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状态。
接下来,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执行步骤S4,对流动于线圈130中的电流I是否超过上限电流值Imax进行判断。在检测电阻58、59中产生的电压超过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的基准电压之前,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4中判断为“否”,并持续步骤S4的判断处理。
另一方面,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电流I超过了上限电流值Imax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判断为“是”,并将检测信号DT2设为H电平。在检测信号DT2成为H电平时,SR锁存电路74的复位输入成为H电平,切换信号TON变化为L电平。因此,执行步骤S5,解码器76通过选通信号P1、P2、N1、N2、N3、N4而使驱动器51关断。具体而言,P1成为H电平,P2成为H电平,N1成为H电平,N2成为L电平,N3成为H电平,N4成为H电平。因此,线圈130的两端与电源端子VSS连接,从而短路,也停止了从驱动器51向线圈130的电流I的供给。因此,电流未被向线圈130供给的状态为,驱动器51被控制为关断状态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Pch晶体管52、53以及Nch晶体管55处于关断、并使Nch晶体管54、56、57处于导通的状态,设为驱动器51的第一极性下的关断状态。
此外,当切换信号TON变化为L电平时,第一计时器71的复位被解除,开始第一计时器71的计时器计测。此外,在驱动器51被导通而使切换信号TON变化为H电平时,第一计时器71被复位,从而判断时间t3的计测停止。
接下来,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执行步骤S6,并对流动于线圈130中的电流I是否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进行判断。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6中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S7,并对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是否超过判断时间t3进行判断。即,如果在使驱动器51关断之后起到电流I低于Imin为止的经过时间、即关断(OFF)时间为判断时间t3以下,则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7中判断为“否”,如果超过判断时间t3,则在S7中判断为“是”。具体而言,如果在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且在步骤S6中判断为“是”的定时下,输出TM1为H电平,则能够判断为,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超过判断时间t3,如果输出TM1为L电平,则能够判断为未超过判断时间t3。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7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不实施极性的切换,并返回至步骤S3,使驱动器51导通,从而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
第一计时器71在切换信号TON成为L电平时,复位被解除,从而开始判断时间t3的计测,并在经过了判断时间t3的时间点,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成为H电平。
当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时,检测信号DT1变化为L电平。此时,如果由第一计时器71计测的关断时间小于判断时间t3,则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被维持为L电平,因此,即使检测信号DT1的电平发生变化,与电路72的输出也被维持为L电平,从触发器75被输出的驱动极性信号PL也被维持为相同的电平。因此,未执行极性的切换,而是执行因检测信号DT1变化为L电平而使SR锁存电路74的切换信号TON变化为H电平所导致的驱动器51的导通。
在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超过判断时间t3的情况下,对从触发器75被输出的驱动极性信号PL的信号电平进行切换,并执行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的步骤S8的处理。
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TM1在驱动器51被关断之后起到超过判断时间t3为止为L电平,并在超过判断时间t3的时间点处成为H电平。此外,检测信号DT1在驱动器51被关断的时间点处为H电平,并在电流I下降且下降至小于下限电流值Imin的时间点处成为L电平。因此,与电路72的输出在输出TM1为L电平的期间内被维持为L电平,并在检测信号DT1为H电平的状态下输出TM1变化为H电平的时间点处变化为H电平。而且,当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而使检测信号DT1变化为L电平时,与电路72的输出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触发器75在被输入与电路72的从H电平至L电平的下降沿的时钟信号时,驱动极性信号PL的状态反转,解码器76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从而对驱动器51进行控制。另外,由于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和转子133的旋转角中存在相关性,因此,判断时间t3只要根据在转子133旋转大约180°时所产生的值进行设定即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成为极性切换条件的判断时间t3进行计测的第一计时器71、对电流I小于下限电流值Imin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电路61、根据这些检测结果而输出时钟信号的与电路72、和根据与电路72的输出信号而对驱动信号的极性进行切换的触发器75以及解码器76,从而构成极性切换部。
当驱动极性信号PL的状态反转而使极性被切换时,从输入了驱动极性信号PL的微分电路85输出微分信号PCLK,该微分信号PCLK被输入至脉冲数计数器86中。因此,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执行将由脉冲数计数器86计数的驱动步数nDRV加1的步骤S9的处理。
接下来,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执行对计时码表是否为停止状态进行判断的步骤S10的处理。秒表电路28在检测到通过开关S1~S4而实施了计时码表的启动操作的情况时,将启动信号START设定为H电平,并在检测到实施了停止操作的情况时,将启动信号START设定为L电平。因此,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的驱动周期调节部90能够通过启动信号START的电平而对计时码表是否处于停止状态进行判断。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0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执行通过第二比较器93的结果而对驱动步数nDRV是否大于基准步数nREF进行判断的步骤S11的处理。
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被输入有在第二延迟电路91中延迟了第二延迟时间t2的基准信号DCLK,从而对1/500秒周期的时钟信号SCLK进行计数。另一方面,秒表计数器83被原样输入有1/500秒周期的时钟信号SCLK,从而进行计数。因此,如图8所示,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的基准步数nREF与秒表计数器83的计数值TMEAS相比延迟了第二延迟时间t2,从而被增计数。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从微分电路85输出了微分信号PCLK的定时下执行步骤S11,并通过第二比较器93而对驱动步数nDRV是否大于基准步数nREF进行判断。第二比较器93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1中为“是”的情况下,将H电平的选择信号SEL向选择电路96输出。第二比较器93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下,将L电平的选择信号SEL向选择电路96输出。
选择电路96输出高阻抗期间信号THZ,解码器76在高阻抗期间信号THZ为H电平的期间内,将驱动器51设为高阻抗,从而设为未施加有短路制动的状态,并在高阻抗期间信号THZ切换为L电平之前,都不执行对极性进行了切换的下一个驱动器51的导通控制。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1中为“是”的情况下,即,在选择信号SEL为H电平的情况下,执行以第二预定时间t5将驱动器51设为高阻抗的步骤S12。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下,即,在选择信号SEL为L电平的情况下,执行以第一预定时间t4而将驱动器51设为高阻抗的步骤S13。
如图8所示,第二预定时间t5被设定为与第一预定时间t4相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的情况下,到下一步驱动为止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晚于目标定时的情况或一致的情况下,到下一步驱动为止的时间变短。由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2中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t5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3中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t4的情况下,将从选择电路96输出的高阻抗期间信号THZ设为L电平,并返回至步骤S3,执行驱动器51的导通控制。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步骤S10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比较器84而执行对秒表计数器83的计数值TMEAS和脉冲数计数器86的驱动步数nDRV是否一致进行判断的步骤S14的处理。
在第一比较器84判断为计数值TMEAS和驱动步数nDRV一致从而在步骤S14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由于到实施计时码表功能的停止操作为止的计测时间、和1/500秒CG针8所指示的时间一致,因此,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结束第五电机45的驱动控制。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由于1/500秒CG针8所指示的时间未达到计测时间,因此,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在实施步骤S13之后,返回至步骤S3,而继续进行第五电机45的驱动控制。
另外,在返回至S3而使驱动器51导通的情况下,由于驱动极性信号PL进行反转,因此,解码器76输出以流动于线圈130中的电流成为与前次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而被设定的选通信号。具体而言,P1成为H电平,P2成为L电平,N1、N2、N4成为L电平,N3成为H电平。由此,Pch晶体管52被关断,Pch晶体管53被导通。此外,Nch晶体管54、55、57被关断,Nch晶体管56被导通。因此,电流流动于Pch晶体管53、端子O10、线圈130、端子O9、检测电阻58、Nch晶体管56中。因此,向线圈130输出的驱动电流为第二极性,作为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负方向的电流流向线圈130。负方向的电流流向线圈130的状态为,通过第二极性的驱动信号而使驱动器51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的状态。
如图8所示,各选通信号P1、P2、N1、N2、N3、N4被设定为,在nDRV=0、2、4的情况和nDRV=1、3的情况下,流动于线圈130中的电流的方向即极性不同。
因此,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通过反复执行步骤S3~S14,从而执行如图8所示的控制。即,当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时,驱动器51被导通,当电流I超过上限电流值Imax时,驱动器51被关断。而且,当在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未超过时间t3的状态下电流I低于下限电流值Imin时,对驱动步数nDRV和基准步数nREF进行比较,根据其比较结果,而以第二预定时间t5或第一预定时间t4而将驱动器51设为高阻抗。在经过高阻抗期间之后,对极性进行切换,从而实施第五电机45的驱动控制。而且,在计时码表被停止的状态下,持续驱动控制直到秒表计数器83的值和驱动步数nDRV一致为止,如果一致,则第五电机45的驱动控制也结束。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由于能够将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收敛于成为驱动的基准的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定时,因此,能够以与基准信号DCLK的周期相对应的速度而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因此,由第五电机45运针的1/500秒CG针8也能够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针。因此,电子钟表1能够以1/500秒的高速的速度而几乎实时地显示由1/500秒CG针8而实施的计时码表计测。
在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中,用于以与基准信号DCLK相对应的速度而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的驱动周期调节部90通过仅追加逻辑电路而能够容易地实现。
由于第二延迟电路91从第五电机45的驱动的起点即时钟信号SCLK的第一个脉冲起,在经过预定的第二延迟时间t2后,开始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因此,能够实施最初考虑了由驱动时间等而产生的延迟的设定。即,在开始停止状态的第五电机45的驱动的情况下,到第一步的驱动结束为止的时间与第二步以后相比变长。因此,当将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开始定时设定为在从时钟信号SCLK的第一个脉冲起经过驱动周期t0之后时,与对第五电机45的第一步的驱动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之间的定时的偏差变大,用于收敛于恒定的驱动速度的时间变长。
另一方面,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五电机45的驱动的起点起经过第二延迟时间t2之后,开始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能够实施从最初就考虑了由驱动时间等而产生的延迟的设定,因此,能够缩短用于收敛于恒定的驱动速度的时间。
由于基准信号DCLK为使作为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SCLK延迟第二延迟时间t2后获得的信号,因此,能够使第五电机45的驱动周期与基准信号DCLK的周期、即时钟信号SCLK的周期同步。因此,能够实现与秒表计测同步的1/500秒CG针8的运针。
在从启动信号START被从秒表电路28输入的时间点起经过了由第一延迟电路82产生的第一延迟时间t1之后,即,从驱动控制信号DON变化为H电平的时间点起,解码器76开始第五电机45的驱动。在此,第二延迟时间t2设为在驱动周期t0上加上包含余量的驱动周期的偏差之后得到的时间。此外,第一延迟时间t1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即,使从将驱动周期t0和第二延迟时间t2相加后得到的值中减去第一延迟时间t1后得到的时间、即t0+t2-t1成为第五电机45的第一步的平均的驱动时间。因此,第五电机45中的转子133的旋转检测时被输出的微分信号PCLK能够设定为,始终与计测用的时钟信号SCLK相比晚驱动周期t0以上。因此,1/500秒CG针8的显示、即脉冲数计数器86的驱动步数nDRV不会超过秒表的计测值即秒表计数器83的计数值TMEAS。
因此,即使在哪个定时停止计测,也不会产生1/500秒CG针8的显示超过秒表的计测值的不良现象。即,当如果1/500秒CG针8的显示超过计测值则停止了计测时,产生了如下的不良情况,即,使1/500秒CG针8大致多余地转一圈,或者需要通过反转而返回,动作变得不自然的不良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不良现象的产生。
另外,虽然相对于实际的秒表的计测值,显示始终成为延迟的状态,但由于是几十分之一秒左右,因此,利用者无法辨别,在实用上没有问题。
由于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由使用了逻辑元件的专用的电路构成,因此,能够实现低电压驱动以及低功率消耗化,尤其能够适合于如手表那样的便携式的电子钟表1。
第一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第五电机45的第一步的驱动起实施了步骤S11、12、13的控制,但在驱动开始时,由于第五电机45的驱动是不稳定的,因此,也可以不实施步骤S11、12、13的控制而返回至步骤S3,并从第二个步、第三步以后的控制起执行步骤S11、12、13的控制。
也可以省略第二计时器94而设为第一预定时间t4=0。即,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下,或在步骤S14中为“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高阻抗期间,而立即执行下一步的驱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结构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使用了图9所示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具备电机控制部70B、计时码表控制部80、驱动周期调节部90B。
电机控制部70B具备作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第一计时器71、与电路72、或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触发器75、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B、解码器76B。
如图10所示,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B具备驱动器51和电流检测电路61B。驱动器5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电流检测电路61B除了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B以及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B以外,其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B通过从后述的选择电路96B输出的选择信号SEL,而从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和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这两个种类中选择下限电流值Imin,并进行设定。
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B通过从选择电路96B输出的选择信号SEL,而从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和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这两个种类中选择上限电流值Imax,并进行设定。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为小于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的值,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为小于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的值。
解码器76B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解码器76,不存在高阻抗期间信号THZ的输入,并根据切换信号TON、驱动极性信号PL、驱动控制信号DON的状态而向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B输出选通信号P1、P2、N1、N2、N3、N4。
由于计时码表控制部80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具备驱动控制电路81、第一延迟电路82、秒表计数器83、第一比较器84、微分电路85、脉冲数计数器86,因此,省略说明。
驱动周期调节部90B具备第二延迟电路91、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第二比较器93、选择电路96B、脉冲数计数器86。因此,驱动周期调节部90B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周期调节部90,不同点在于,不具备第二计时器94、第三计时器95这一点、以及选择电路96B的结构不同。
选择电路96B根据第二比较器93的输出、和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启动信号START的状态,而向电流检测电路61B输出将下限电流值Imin以及上限电流值Imax分别切换为不同的两个值的选择信号SEL。
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下来,利用图11的流程图和图12的时序图,而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由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所实施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的流程图中,由于步骤S1~S11、S14的各处理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S11、S14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或简化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在步骤S2后接下来执行步骤S21,作为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2B的下限电流值Imin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B的上限电流值Imax的初始值,而设定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在步骤S1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2,而将上限电流值Imax设定为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并将下限电流值Imin设定为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和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3,将上限电流值Imax设定为作为初始值的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并将下限电流值Imin设定为作为初始值的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
如图12所示,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被设定为大于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的值,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被设定为大于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的值。因此,与上限电流值Imax以及下限电流值Imin被设定为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的情况相比,在其被设定为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的情况下,驱动电流变小,驱动时间变长。
因此,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的情况下,到下一步为止的驱动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晚于目标定时的情况或一致的情况下,到下一步为止的驱动时间变短。由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B,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根据检测信号以及基准信号的前后关系,将上限电流值Imax切换为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以及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并将下限电流值Imin切换为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以及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而对输入至线圈130的能量进行控制,因此,能够高效地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1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结构的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使用了图13所示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具备电机控制部70C、计时码表控制部80、驱动周期调节部90C。
电机控制部70C具备作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第一计时器71、与电路72、或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触发器75、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C、解码器76C。
虽然省略图示,但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C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相同的驱动器51以及电流检测电路61,如图13所示,在被构成为能够将电压值不同的第一驱动电压Vreg1或第二驱动电压Vreg2从后述的恒压电路97向驱动器51供给这一点上不同。驱动器5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供给电流,电流检测电路6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对流向线圈130的电流值是否超过上限电流值Imax、下限电流值Imin进行判断。
解码器76C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解码器76B同样地根据切换信号TON、驱动极性信号PL和驱动控制信号DON的状态,而向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C输出选通信号P1、P2、N1、N2、N3、N4。
由于计时码表控制部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驱动周期调节部90C具备第二延迟电路91、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第二比较器93、脉冲数计数器86、和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选择电路96C,并进一步追加了恒压电路97。
选择电路96C根据第二比较器93的输出和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启动信号START的状态,而对第一驱动电压Vreg1以及第二驱动电压Vreg2进行选择,并将其供给至驱动器51。具体而言,恒压电路97在选择信号SEL为L电平时供给第一驱动电压Vreg1,并在选择信号SEL为H电平时供给第二驱动电压Vreg2。
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下来,利用图14的流程图和图15的时序图,对由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所实施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4的流程图中,由于步骤S1~S11、S14的各处理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或简化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在步骤S2之后接下来执行步骤S31,作为驱动电压的初始值,而设定第一驱动电压Vreg1。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在步骤S1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2,并将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二驱动电压Vreg2。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和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3,并将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
如图15所示,第一驱动电压Vreg1被设定为大于第二驱动电压Vreg2的值。在驱动器51的驱动电压为第二驱动电压Vreg2的情况下,由于与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的情况相比驱动电压较小,因此,到转子133旋转180度为止的驱动时间变长。
因此,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的情况下,通过将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二驱动电压Vreg2,从而与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驱动时间。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晚于目标定时的情况或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将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从而与设定为第二驱动电压Vreg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时间。由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例如,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在根据驱动极性信号PL的切换定时而使驱动步数nDRV被更新为“3”的定时下,驱动步数nDRV为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值,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在该情况下,选择信号SEL成为H电平,驱动电压也被设定为第二驱动电压Vreg2,因此,到极性切换为止的驱动时间与第一驱动电压Vreg1的情况相比变长。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被更新为“1、2、4、5”的定时下,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在该情况下,选择信号SEL成为L电平,驱动电压也被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因此,到极性切换为止的驱动时间与第二驱动电压Vreg2相比变短。因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C,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而且,由于根据检测信号以及基准信号的前后关系,将驱动电压切换为第一驱动电压Vreg1以及第二驱动电压Vreg2,并对输入至线圈130的能量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有效地对第五电机45进行驱动。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6~18,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进行说明。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结构的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使用了图16所示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具备电机控制部70D、计时码表控制部80、驱动周期调节部90D。
电机控制部70D具备作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第一计时器71、与电路72、或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触发器75、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解码器76C,而且,具备第四计时器77和选择电路78。
解码器76D与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解码器76B、76C相同,根据切换信号TON、驱动极性信号PL、和驱动控制信号DON的状态,而向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输出选通信号P1、P2、N1、N2、N3、N4。
第一计时器7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作为用于切换流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的电流的极性的第一预定条件的判断时间t3进行计测。在复位端子成为L电平而复位状态被解除之后起在判断时间t3后,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成为H电平。
第四计时器77为,对作为用于切换流向第五电机45的线圈130的电流的极性的第二预定条件的判断时间t6进行计测的第二计时器。在复位端子成为L电平而复位状态被解除之后起在判断时间t6后,第四计时器77的输出成为H电平。另外,如图18所示,判断时间t6被设定为,与判断时间t3相比较长的时间。
由于计时码表控制部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驱动周期调节部90D具备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第二延迟电路91、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第二比较器93、脉冲数计数器86、和电机控制部70D的第一计时器71、第四计时器77、选择电路78。
选择电路78根据从第二比较器93输出的选择信号SEL、和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启动信号START的状态,而对第一计时器71以及第四计时器77的输出进行选择,从而设为输出TM1。具体而言,选择电路78在选择信号SEL为L电平时对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进行选择,并在选择信号SEL为H电平时,对第四计时器77的输出进行选择。
第四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下来,利用图17的流程图和图18的时序图,对由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所实施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7的流程图中,由于步骤S1~S6、S8~S11、S14的各处理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在步骤S2之后接下来执行步骤S41,作为用于对转子133旋转180度的情况进行判断的判断阈值Toff_max的初始值,而设定由第一计时器71计测出的判断时间t3。即,选择电路78作为输出TM1而选择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在步骤S6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2,对驱动器51的关断时间是否超过判断阈值Toff_max进行判断。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在步骤S1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3,将判断阈值Toff_max设定为判断时间t6。即,作为输出TM1,选择电路78选择第四计时器77的输出。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和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4,并将判断阈值Toff_max设定为判断时间t3。即,作为输出TM1,选择电路78对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进行选择。
如图18所示,判断时间t6被设定为长于判断时间t3的时间。因此,在判断阈值Toff_max为判断时间t6的情况下,与为判断时间t3的情况相比,对转子133的旋转进行检测时的旋转角度变大,驱动电流的极性的切换定时延迟,在下一步中,到转子133旋转180度为止的时间变长。
因此,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的情况下,通过将判断阈值Toff_max设定为判断时间t6,从而与设定为判断时间t3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驱动时间。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晚于目标定时的情况或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将判断阈值Toff_max设定为判断时间t3,从而与设定为判断时间t6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时间。由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例如,在图18中,在根据驱动极性信号PL的切换定时而使驱动步数nDRV被更新为“3”的定时下,驱动步数nDRV为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值,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在该情况下,选择信号SEL成为H电平,选择电路78对第四计时器77的输出进行选择从而使判断阈值Toff_max被设定为判断时间t6,因此,到极性切换为止的驱动时间与判断时间t3的情况相比变长。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被更新为“1、2、4、5”的定时下,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在该情况下,选择信号SEL成为L电平,选择电路78对第一计时器71的输出进行选择而使判断阈值Toff_max被设定为判断时间t3,因此,到极性切换为止的驱动时间与判断时间t6相比变短。因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D,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通过根据检测信号以及基准信号的前后关系,而将对极性进行切换的判断阈值Toff_max切换为判断时间t3以及判断时间t6,从而能够使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因此,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而根据第五电机45的负载等来设定判断时间t3以及判断时间t6,从而能够在各电子钟表中容易地设定最佳的条件。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虽然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判断时间t3以及判断时间t6设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但也可以在运针控制中对判断时间t3或判断时间t6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根据相对于目标定时的驱动定时的提前量或滞后量,而使判断时间t3或判断时间t6发生变化。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9~21,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结构的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使用了图19所示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具备电机控制部70E、计时码表控制部80、驱动周期调节部90E。
电机控制部70E具备作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第一计时器71、与电路72、或电路73、SR锁存电路74、触发器75、和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解码器76E。
解码器76E根据切换信号TON、驱动极性信号PL、驱动控制信号DON、定时信号TM2、选择信号SEL的状态,而向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0输出选通信号P1、P2、N1、N2、N3、N4。
由于计时码表控制部8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驱动周期调节部90E具备作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第二延迟电路91、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2、第二比较器93、脉冲数计数器86、选择电路96、和第五计时器98。
选择电路78根据第二比较器93的输出、和从秒表电路28输出的启动信号START的状态,而对向解码器76E输出的选择信号SEL的电平进行切换。
第五计时器98在输出微分信号PCLK之后起,即在微分信号PCLK变化为H电平之后起,在经过时间t7后将成为H电平的信号向解码器76E输出。另外,第五计时器98例如也可以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计时器94相同的计时器。在该情况下,时间t7成为与第一预定时间t4相同的时间。
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下来,利用图20的流程图和图21的时序图,对由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所实施的控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0的流程图中,由于步骤S1~S11、S14的各处理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在步骤S1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1,而将驱动器51设定为短路状态,以对第五电机45施加短路制动。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和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2,而将驱动器51的一端设定为高阻抗状态,以不对第五电机45施加短路制动。
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在执行步骤S51或S52而将驱动器51设定为短路状态或高阻抗状态之后起、到在第五计时器98中经过时间t7为止,在步骤S53中判断为“否”,并维持所述设定状态。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在经过时间t7而在步骤S53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并开始下一步的驱动。
如果将驱动器51设定为短路状态,则对第五电机45施加短路制动,且转子133的旋转速度降低,因此,与将驱动器51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情况相比,到转子133旋转180度为止的驱动时间变长。
因此,在驱动步数nDRV大于基准步数nREF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早于目标定时的情况下,通过在步骤S51中将驱动器51设定为短路状态,从而与在步骤S52中将驱动器51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驱动时间。另一方面,在驱动步数nDRV为基准步数nREF以下的情况下,即在第五电机45的驱动定时晚于目标定时的情况或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在步骤S52中将驱动器51设定为高阻抗状态,从而与在步骤S51中将驱动器51设定为短路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时间。由此,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E,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由于根据检测信号以及基准信号的前后关系,而将驱动器51切换为高阻抗状态以及短路状态,因此,能够迅速地使驱动定时收敛于目标定时。
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虽然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实施了从第五电机45的第一步的驱动起对步骤S51、S52中的一方进行选择、从而对驱动器51进行设定的控制,但由于在驱动开始时,第五电机45的驱动变得不稳定,因此,也可以不实施步骤S11、S51、S53、S54的控制而返回至步骤S3,而从第二步、第三步以后的控制起执行步骤S11、S51、S52、S53的控制。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时间t7的整个期间内将驱动器51设定为高阻抗状态或短路状态,但也可以对设定为高阻抗状态或短路状态的期间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根据相对于目标定时的驱动定时的提前量或滞后量,使将驱动器51设定为高阻抗状态或短路状态的期间、和解除设定的期间的比率发生变化。
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出作为驱动器51的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输出了对极性的切换定时进行检测的检测信号,但也可以在检测出作为驱动器51的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导通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逻辑电路而构成了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35E,但也可以利用经由总线27而直接对各晶体管52~57进行控制的CPU23来构成。
而且,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组合在一起而对电机进行控制。例如,也可以使将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限电流值Imax切换为第一上限电流值Imax1或第二上限电流值Imax2、并将下限电流值Imin切换为第一下限电流值Imin1或第二下限电流值Imin2的控制、和将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133的旋转进行判断的判断时间切换为判断时间t3或判断时间t6的控制组合在一起。在切换上限电流值以及下限电流值的情况下,由于对转子133的旋转进行判断的最佳的判断时间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当也能够对判断时间进行切换时,能够实施更加适当的控制。也可以将其他的实施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对电机进行控制。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启动信号START变化为H电平之后起,在经过第一延迟时间t1后,将驱动控制信号DON设为H电平,从而开始了第五电机45的驱动,但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延迟时间t1,而与启动信号START的向H电平的变化联动地将驱动控制信号DON设为H电平,从而开始第五电机45的驱动。例如,在如将指针从特定的初始位置运针至0位置为止的向下计数计时器的那样预先设定了第五电机45的驱动步数的情况等下,由于指针不会过度前进,因此,也可以在不设定第一延迟时间t1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此外,在未设定第一延迟时间t1的情况下,也无需设定使基准信号DCLK的输出定时延迟的第二延迟时间t2。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电子钟表1为手表类型的钟表,但例如,也可以为座钟。此外,本发明的电机控制电路并未被限定于对1/500秒CG针8进行运针的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5~35E,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1~34。即,本发明能够在电子钟表中广泛地应用于按照基准信号的周期而被运针的指针的控制中。而且,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对驱动钟表的指针的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中,也能够应用于以与基准信号相对应的速度而被运针的指针用的电机控制电路等中。此时,基准信号并未被限定于周期固定的信号,也可以为根据计测值而使基准信号发生变化、并以与其基准信号相对应的速度来对指针进行运针的信号。
符号说明
1…电子钟表;2…时针;3…分针;4…秒针;5…分CG针;6…秒CG针;7…1/10秒CG针;8…1/500秒CG针;9…表冠;11…A按钮;12…B按钮;13…表盘;14…水晶振子;15…电池;21…振荡电路;22…分频电路;23…CPU;24…ROM;26…输入电路;27…总线;28…秒表电路;31…第一电机控制电路;32…第二电机控制电路;33…第三电机控制电路;34…第四电机控制电路;35、35B、35C、35D、35E…第五电机控制电路;38…解码器;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第三电机;44…第四电机;45…第五电机;50、50B、50C…驱动器以及检测电路;51…驱动器;61、61B…电流检测电路;62、62B…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63、63B…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70、70B、70D、70E…电机控制部;71…第一计时器;74…SR锁存电路;75…触发器;76、76B、76C、76D、76E…解码器;77…第四计时器;78…选择电路;80…计时码表控制部;81…驱动控制电路;82…第一延迟电路;83…秒表计数器;84…第一比较器;85…微分电路;86…脉冲数计数器;90、90B、90C、90D、90E…驱动周期调节部;91…第二延迟电路;92…基准脉冲数计数器;93…第二比较器;94…第二计时器;95…第三计时器;96、96B、96C…选择电路;97…恒压电路;98…第五计时器;130…线圈;131…定子;133…转子。

Claims (12)

1.一种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机,其具有线圈;
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所述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
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
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
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
驱动周期调节部,其通过对根据所述基准信号而计数的基准步数和根据检测信号而计数的驱动步数进行比较,而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驱动步数小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驱动步数大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
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后,对所述驱动电流的极性进行切换,
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在经过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相比较长的第二预定时间后,对所述驱动电流的极性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检测部将流向所述线圈的所述电流值与下限电流值以及上限电流值进行比较而进行检测,
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
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下限电流值设定为第一下限电流值,并将所述上限电流值设定为第一上限电流值,
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下限电流值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下限电流值的第二下限电流值,并将所述上限电流值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上限电流值的第二上限电流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被构成为,能够将向所述线圈供给的驱动电压设定为第一驱动电压或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的第二驱动电压,
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
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一驱动电压,
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驱动电压设定为所述第二驱动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输出部被构成为,能够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第一预定条件或作为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不同的时间的第二预定条件,
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
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
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预定条件设定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被构成为,能够将向所述线圈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端子设定为高阻抗状态或短路状态,
所述驱动周期调节部
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端子设定为高阻抗状态,
并且,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将所述端子设定为短路状态。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信号输出部在从所述电机的驱动的起点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开始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秒表电路,所述秒表电路通过启动信号的输入而开始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输出,从而实施时间计测,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启动信号的输入时起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后,开始所述电机的驱动,
所述基准信号输出部将使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延迟了第二延迟时间的信号作为所述基准信号而输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延迟时间被设定为将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周期和所述电机的第一步的驱动时间的偏差相加而得到的值以上,
所述第一延迟时间被设定为,成为所述时间计测用时钟信号的周期以及所述第二延迟时间的和、与所述电机的第一步的平均的驱动时间之间的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检测部具备:
下限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从大于下限电流值的状态向小于下限电流值的状态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
上限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从小于上限电流值的状态向大于上限电流值的状态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下限检测部的检测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并根据所述上限检测部的检测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关断状态。
11.一种机芯,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机,其具有线圈;
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所述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
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
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
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
驱动周期调节部,其通过对根据所述基准信号而计数的基准步数和根据检测信号而计数的驱动步数进行比较,而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驱动步数小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驱动步数大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12.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器,其被控制为向电机的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未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的关断状态;
电流检测部,其对流向所述线圈的电流值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所述电流值,而将所述驱动器控制为所述导通状态或所述关断状态;
检测信号输出部,其在检测出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导通时间或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即关断时间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的时间点处,输出检测信号;
基准信号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所述电机的驱动速度的基准的基准信号;
驱动周期调节部,其通过对根据所述基准信号而计数的基准步数和根据检测信号而计数的驱动步数进行比较,而对所述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基准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比较,在所述驱动步数小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缩短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并且,在所述驱动步数大于所述基准步数而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早地被输出的情况下,和在所述检测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相比较晚地输出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相比,延长所述电机的驱动周期。
CN201911282212.2A 2018-12-18 2019-12-13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Active CN111338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6387A JP7225766B2 (ja) 2018-12-18 2018-12-18 電子時計、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モーター制御回路
JP2018-236387 2018-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8201A CN111338201A (zh) 2020-06-26
CN111338201B true CN111338201B (zh) 2022-11-29

Family

ID=7107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2212.2A Active CN111338201B (zh) 2018-12-18 2019-12-13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3368B2 (zh)
JP (1) JP7225766B2 (zh)
CN (1) CN11133820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9183A (en) * 1979-02-09 1980-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otor speed controller
JP2007318936A (ja) * 2006-05-26 2007-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1061929A (ja) * 2009-09-08 2011-03-24 Ricoh Co Ltd モータ速度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767A (en) 1979-02-09 1982-1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or speed control apparatus
FR2601026B1 (fr) 1986-04-15 1988-09-16 Rhone Poulenc Chimie Matiere seche hydratable en un gel aqueux contenant des particules de polymeres dispersees, procede pour sa preparation et son application en biologie
JP3526574B2 (ja) * 1992-04-27 2004-05-17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指針表示式電子時計
JP3489862B2 (ja) * 1994-02-08 2004-01-26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アナログ時計
JP3335986B2 (ja) * 1994-08-03 2002-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時計
JP3965127B2 (ja) * 2003-03-07 2007-08-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方法
JP2006129543A (ja) 2004-10-26 2006-05-18 Japan Servo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駆動方法
JP4954284B2 (ja) 2006-07-05 2012-06-13 マイクロ−ビーム ソスィエテ アノニム センサレス技術、パルス幅変調周期に基づく、サンプルした逆起電力の電圧値及び/又はサンプルしたインダクタンス値の判定に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560893B2 (en) * 2007-06-12 2009-07-14 Xerox Corporation Dual mode stepper motor
JP2011169750A (ja) * 2010-02-18 2011-09-01 Seiko Instruments Inc 電子時計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310668B2 (ja) 2013-10-02 2018-04-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18658B2 (ja) 2019-04-03 2023-02-0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ゲート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9183A (en) * 1979-02-09 1980-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otor speed controller
JP2007318936A (ja) * 2006-05-26 2007-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1061929A (ja) * 2009-09-08 2011-03-24 Ricoh Co Ltd モータ速度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93368B2 (en) 2023-07-04
JP2020098149A (ja) 2020-06-25
CN111338201A (zh) 2020-06-26
US20200192297A1 (en) 2020-06-18
JP7225766B2 (ja)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6070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with generator function
JP3551861B2 (ja) 計時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580665B1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function
US11165376B2 (en) Movement and electronic timepiece
JP2001249192A (ja) 計時装置及び計時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258384B2 (en) Motor control circuit, movement, and electronic timepiece
US9729095B2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 circui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nalog electronic timepiece
CN111338201B (zh) 电子钟表、机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
JP3601375B2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US11137724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and motor control circuit
US11899405B2 (en) Electronic watch,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watch
CN111736448B (zh) 电子钟表以及电机控制装置
JP7318538B2 (ja) 時計用モーター制御回路、ムーブメント、電子時計および時計用モーター制御方法
US11429067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movement, and motor control circuit
US11296627B2 (en) Electronic watch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watch
US11294334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movement, and motor control circuit for a timepiece
US20230229114A1 (en) Electronic Watch And Electronic Watch Control Method
JP2021012182A (ja) 電子時計、ムーブメント、モーター制御回路、電子時計の制御方法
JP2002323578A (ja) 計時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004140A (ja) 計時装置及び計時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