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2421B -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2421B
CN111332421B CN201811555721.3A CN201811555721A CN111332421B CN 111332421 B CN111332421 B CN 111332421B CN 201811555721 A CN201811555721 A CN 201811555721A CN 111332421 B CN111332421 B CN 111332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n
longitudinal
core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57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2421A (zh
Inventor
李炎锋
艾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ai Southern Shipyard Panyu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Afai Southern Shipyard Panyu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ai Southern Shipyard Panyu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Afai Southern Shipyard Panyu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557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2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2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9/00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 B63B39/06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to decrease vessel movements by using foils acting on ambient 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配件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双体船、尤其是高速双体船在航行时容易发生航向偏移,进而发生的船长操舵次数增加、能耗增大、船舶经济性降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所述纵向稳定鳍包括芯部、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为平直板且内侧板尾部向上延伸形成艉封板,外侧板由前端的锐板和后端的折板沿焊接线焊接形成。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偏航情况的发生;能够进一步起到稳定船体、防晃动防横移等作用;结构简洁精妙,利于工厂化生产加工和装设。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双体船,是指在两个分离的水下船体上部用加强构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船舶”。两个“船体”称为片体,其内各设一部主机和一个推进器。连接两个片体的强力构架称为连接桥,上设较多舱室。具有稳定性好、安全舒适和操纵灵活等优点。但是,高速双体船却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如喷水推进铝合金双体高速船由左右两个片体的喷水泵从流道口吸入海水,从尾部喷出,以此获得向前的推力,驱动船舶快速航行时,由于左右喷水泵瞬时推力方向、大小存在细小差异,同时也受到水流方向的影响,会出现偏航的现象。
偏航现象不但降低了船舶直航时的航向稳定性,增加了船长的操舵次数,持续性地发生偏航容易使船长身心疲劳,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发生偏航会对船速造成影响,导致船速的降低,还会使得航行路径变长,航行时间更长,增大了船舶的能耗。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高速双体船直航时航向稳定性的稳定鳍是刻不容缓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双体船、尤其是高速双体船在航行时容易发生航向偏移,进而发生的船长操舵次数增加、能耗增大、船舶经济性降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并提供了其安装方法。其首先要实现的目的是提高双体船航向稳定性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实施成本并提高其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所述纵向稳定鳍包括芯部、内侧板和外侧板组成,芯部的上端与船尾底部焊接且前端指向船头,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包覆在纵向稳定鳍两侧并在芯部的前端和底部呈锐角相接,稳定鳍的后端面为梯形、前端为锥形,内侧板为平直板,外侧板由前端的锐板和后端的折板沿焊接线焊接形成,折板沿一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2°的第一压弯线弯折为上部的上平板和下部的下导流板,上平板板面与内侧板板面平行,下导流板与内侧板在芯部底部呈锐角相接,锐板为四边形板并沿第二压弯线分为上三角板和下三角板,第二压弯线一端与第一压弯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定鳍前端锥形顶点相连,下三角板一边与内侧板焊接形成稳定鳍前端锥形的棱边,上三角板、下三角板和下导流板的表面形成导流面,内侧板和上平板表面形成平流面。
高速双体船在直航时发生偏航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实际操船过程中,高速双体船的两个片体所装设的喷水泵所产生的瞬时推力方向和大小存在着细小的差异,而瞬时推力方向和大小产生的细小差异会对船体产生与航行方向存在夹角、不平行的斜向力,因此在斜向力的作用下,高速双体船的航向会产生偏移。因此要避免偏航现象发生,需要使船体航行时产生能够抵消斜向力或降低斜向力的强大矫正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纵向稳定鳍,在航行过程中,由于其上三角板、下三角板和下导流板的表面形成导流面以及内侧板和上平板表面形成平流面的设置,使得纵向稳定鳍不同部位表面所产生的水体流速产生偏差。这是因为海水在沿稳定鳍的导流面和平流面流动时的流量相同,但流动路径显然是导流面更长,因此需要更大的流速。再先根据伯努利方程式式1:p+1/2ρv2+ρgh=C或另一表述形式式2:p1+1/2ρv1 2+ρgh1=p2+1/2ρv2 2+ρgh2(式1和式2中p为流体中某点的压强,v为流体该点的流速,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进行理想化计算,并结合速度环量积分计算可获得式3:L= ρvΓ(式3中L为压力差,Γ为速度环量,v为来流速度,ρ为流体密度),式3指出压力L的大小同速度环量Γ、来流速度V和流体的密度ρ成正比。因此根据举力的产生原理进行多步计算后可得出纵向稳定鳍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受到海水对其产生的压力差大小大致可视作海水密度、海水来流速度和绕纵向稳定鳍的水流环量之积的结论,来流速度相当于船体的航速减去摩擦力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平流面表面流速小,压力大,又进一步导致摩擦力增大,使得平流面表面所受压力逐渐增大至趋于平衡,该趋于平衡的过程在高速航行时能够加快,使得纵向稳定鳍的平流面和导流面之间的压力差快速达到最大,通过压力差形成矫正力。
而在本发明中,内侧板和上平板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基本相同,该压力能够在高速航行的船体发生晃动时或产生横移时起到抵消、矫正的作用,减小晃动和横移的幅度,使船体更加稳定,折板沿一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2°的第一压弯线弯折为上部的上平板和下部的下导流板,使得内侧板与下导流板之间形成斜向下、向前两个方向的矫正力,向前的力较小、起到抵消水体对船的阻力、略微提高航速、节省能耗的效果,向外的力较大,即能够起到抵消船体偏航时斜向力的作用,但若第一压弯线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过大,则会导致向外的力快速减小,抵消船体偏航时斜向力的作用效果减弱,因此必须将折板沿一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控制在2°的范围内,以保证纵向稳定鳍能够保持良好的防止偏航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平板和下导流板之间呈166~168°的夹角,上三角板与下三角板之间呈165~169°的夹角。
上平板与下导流板之间呈166~168°的夹角以及上三角板与下三角板之间呈165~169°的夹角使得压力差所产生力的方向为向下、向外和向前三个方向的矫正力,向下的矫正力能够进一步起到稳定船体的作用,能够略微加大船体的吃水深度。但在夹角过小时,所产生的向下的矫正力会使船体吃水深度过深并减小抵消导致偏航的向外的矫顽力,使用效果不佳。经多次试验后,证明在以上两个夹角范围能够起到更为优秀的使用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处均通过打磨形成弧面。
弧面能够减少海水阻力,并能够将导流面向平流面略微扩散,进一步增大防止偏航的矫正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三角板、下三角板和下导流板的表面均通过表面处理技术生长有纳米草结构。
纳米草是一种特殊的纳米结构,大多制备于船底板所用材料的表面,其在用于稳定鳍时可形成疏水的空气薄膜、减小海水与稳定鳍的滑动摩擦阻力,还具有防止海洋污染物附着等多种优异性能。纳米草优选为铝锌纳米草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板尾部向上延伸形成艉封板,艉封板焊接在船尾侧壁。
艉封板能够提高纵向稳定鳍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在压力差作用下纵向稳定鳍产生倾斜。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材质为铝合金6082,芯部材质为铝合金5083。
铝合金具有质轻且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特点。铝合金5083具有的焊接性能较差,因此以其作为芯部,可避免在焊接时发生变形而导致导流面表面的海水流速下降,铝合金5083是铝合金中少有的具有优异焊接性能的材料。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的安装方法,所述纵向稳定鳍在双体船每个片体尾部的底端各设有两个,纵向稳定鳍的上端面均焊接在片体底端、艉封板均焊接在片体尾部的侧壁,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均沿片体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内侧板板面平行于片体中心线,内侧板与内侧板相对且竖直设置。
通过在每个片体尾部的底端设置一对的纵向稳定鳍,大幅度地提高高速双体船的航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的内侧板间距为1.2~1.3m。
内侧板间距即相当于两个纵向稳定鳍的间距,间距设置过大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分析计算可明显得知距离两个纵向稳定鳍之间距离内侧板越远、海水流速越大,因此会对所形成的防止发生航向偏移的矫正力进行削弱。而纵向稳定鳍之间相距过近时,则容易在两者之间形成紊流,不但无法起到避免偏航的作用,还容易导致船体失控。
更进一步地,所述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的内侧板间距为1.25m。
经多次试验,在用于常规体型的高速双体船时该间距为最佳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避免偏航情况的发生;
2)能够进一步起到稳定船体、防晃动防横移等作用;
3)结构简洁精妙,利于工厂化生产加工和装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纵向稳定鳍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纵向稳定鳍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纵向稳定鳍装设在片体艉部的示意图;
图4为普通双体船单片体的示意图;
图5为普通双体船航行示意图;
图6为装有本发明纵向稳定鳍的双体船单片体示意图;
图7为装有本发明纵向稳定鳍的双体船示意图;
图中,1纵向稳定鳍,11芯部,12内侧板,121艉封板,13外侧板,131上平板,132下导流板,133上三角板,134下三角板,135第一压弯线,136第二压弯线,3船体,31片体,32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所述纵向稳定鳍1包括芯部11、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组成,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材质为铝合金6082,芯部11材质为铝合金5083,芯部11的上端与船体1艉部32的底端焊接且前端指向船头,所述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分别包覆在纵向稳定鳍1两侧并在芯部11的前端和底部呈锐角相接,稳定鳍的后端面为梯形、前端为锥形,内侧板12为平直板且内侧板12尾部向上延伸形成艉封板121,艉封板121焊接在船尾侧壁,外侧板13由前端的锐板和后端的折板沿焊接线焊接形成,折板沿一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2°的第一压弯线135弯折为上部的上平板131和下部的下导流板132,上平板131和下导流板132之间呈166~168°的夹角,上平板131板面与内侧板12板面平行,下导流板132与内侧板12在芯部11底部呈锐角相接,锐板为四边形板并沿第二压弯线136分为上三角板133和下三角板134,上三角板133与下三角板134之间呈165~169°的夹角,第二压弯线136一端与第一压弯线135相连、另一端与稳定鳍前端锥形顶点相连,下三角板134一边与内侧板12焊接形成稳定鳍前端锥形的棱边,上三角板133、下三角板134和下导流板132的表面形成导流面,内侧板12和上平板131表面形成平流面。所述纵向稳定鳍1上的焊接处均通过打磨形成弧面。
此外,所述上三角板133、下三角板134和下导流板132的表面均通过表面处理技术生长有纳米草结构。
如图4所示普通的未装设本发明纵向稳定鳍1的双体船,其在航行时如图5所示,图5中A为其直航的示意图,B为偏航的示意图,偏航现象不但降低了船舶直航时的航向稳定性,增加了船长的操舵次数,持续性地发生偏航容易使船长身心疲劳,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发生偏航会对船速造成影响,导致船速的降低,还会使得航行路径变长,航行时间更长,增大了船舶的能耗。
本发明纵向稳定鳍1在安装使用时,如图6和图7所示,纵向稳定鳍1在双体船每个片体31尾部的底端各设有两个,纵向稳定鳍1的上端面均焊接在片体31底端、艉封板121均焊接在片体31尾部的侧壁,同一片体31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1均沿片体31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内侧板12板面平行于片体31中心线,内侧板12与内侧板12相对竖直设置。同一片体31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1的内侧板12间距为1.2~1.3m,最优选为1.25m。

Claims (9)

1.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所述纵向稳定鳍包括芯部、内侧板和外侧板,芯部的上端与船尾底部焊接且前端指向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包覆在纵向稳定鳍两侧并在芯部的前端和底部呈锐角相接,稳定鳍的后端面为梯形、前端为锥形,内侧板为平直板,外侧板由前端的锐板和后端的折板沿焊接线焊接形成,折板沿一与芯板上端面的夹角≤2°的第一压弯线弯折为上部的上平板和下部的下导流板,上平板板面与内侧板板面平行,下导流板与内侧板在芯部底部呈锐角相接,锐板为四边形板并沿第二压弯线分为上三角板和下三角板,第二压弯线一端与第一压弯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定鳍前端锥形顶点相连,下三角板一边与内侧板焊接形成稳定鳍前端锥形的棱边,上三角板、下三角板和下导流板的表面形成导流面,内侧板和上平板表面形成平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和下导流板之间呈166~168°的夹角,上三角板与下三角板之间呈165~169°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处均通过打磨形成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板、下三角板和下导流板的表面均通过表面处理技术生长有纳米草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尾部向上延伸形成艉封板,艉封板焊接在船尾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材质为铝合金6082,芯部材质为铝合金5083。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稳定鳍在双体船每个片体尾部的底端各设有两个,纵向稳定鳍的上端面均焊接在片体底端、艉封板均焊接在片体尾部的侧壁,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均沿片体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内侧板板面平行于片体中心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的内侧板间距为1.2~1.3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片体底端的两个纵向稳定鳍的内侧板间距为1.25m。
CN201811555721.3A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11332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5721.3A CN111332421B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5721.3A CN111332421B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421A CN111332421A (zh) 2020-06-26
CN111332421B true CN111332421B (zh) 2022-04-15

Family

ID=7117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5721.3A Active CN111332421B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242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4830A (en) * 1992-05-11 1995-04-11 Ligozio; Peter A. Finned boat hull
JP2000190893A (ja) * 1998-12-28 2000-07-11 Hitachi Zosen Corp 高速船用針路安定フィン
CN102849174A (zh) * 2012-09-20 2013-01-02 江苏科技大学 前分裂式可调节水翼翼滑艇
CN102923245B (zh) * 2012-11-20 2016-01-20 江苏科技大学 防飞溅单体滑行艇
CN103612705B (zh) * 2013-12-11 2017-02-08 江苏科技大学 单喷水推进器的水面单体无人艇
CN103612706B (zh) * 2013-12-11 2017-01-18 江苏科技大学 双喷水推进器的水面单体无人艇
CN107539420A (zh) * 2017-08-29 2018-01-05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带有稳定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421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37797C2 (ru) Судно
US8863678B2 (en) Ship
US10414464B2 (en) Forepart of a vessel
KR20080043357A (ko) 수중익선
CN106627984A (zh) 船首抑波减摇附体
EP1127002B1 (en) Hydrofoil sail craft
CN111332421B (zh) 一种用于高速双体船的纵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CN111332420B (zh) 一种高速单体船航向稳定鳍及其安装方法
CN210212659U (zh) 用于深v型船的带有主动式可控翼的球鼻艏
KR101654489B1 (ko) 선박
JP4363795B2 (ja) 船舶用高揚力二枚舵システム
KR101511559B1 (ko) 세일요트 직진 및 태킹시 횡류력을 전진력으로 전환하기 위한 선미구조
JP6111491B2 (ja) 船舶用推進装置
CN107226190B (zh) 船舶用舵
CN110682995A (zh) 一种具有三槽道结构的滑行艇
KR20130098943A (ko) 선박 추진에 필요한 파워 요구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JP3128570U (ja) 安定航行の双胴船
WO2017154539A1 (ja) 船舶の船尾部構造
KR20220002270A (ko) 표면 파동 관리가 있는 수평방향 벽 부위를 갖춘 그 선수 상에 장착되어 있는 유동 관리가 있는 유체역학적 덕트를 갖춘 선박
JPH11255191A (ja) 波浪による船舶の推進装置
KR20050006637A (ko) 에어포일형 핀이 구비된 차인 선형
JPS6025872A (ja) 高速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