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0616B -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0616B
CN111320616B CN201811528086.XA CN201811528086A CN111320616B CN 111320616 B CN111320616 B CN 111320616B CN 201811528086 A CN201811528086 A CN 201811528086A CN 111320616 B CN111320616 B CN 111320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reaction
methyl
chlo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8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0616A (zh
Inventor
吕训磊
林快乐
周伟澄
陈亮
潘竞
毕思举
刘潍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hina State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1528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0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0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0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0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0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包括步骤:首先与氯代试剂发生氯代反应,再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最后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外消旋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外消旋,经手性拆分后生成(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用于苏沃雷生的制备,从而实现(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中间体的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背景技术
苏沃雷生(英文名:Suvorexant):是美国默沙东公司开发的一种食欲素受体Ⅰ(OX1R)和食欲素受体Ⅱ(OX2R)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苏沃雷生的化学名为:[(7R)-4-(5-氯-2-苯并恶唑基)六氢-7-甲基-1H-1,4-二氮杂-1-基][5-甲基-2-(2H-三唑-2-基)苯基]甲酮,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11
在制备苏沃雷生过程中,构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如下式B所示)是合成路线中的关键,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12
然而在构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过程中,常常产生副产物(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如下式I所示),在制备苏沃雷生过程中通常将副产物(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作为废物直接排放掉,从而大大降低了苏沃雷生的制备效率和产率,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苏沃雷生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实现副产物(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再利用,尤其是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经手型改性生成(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未关于(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转变未(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文献报道。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转变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转变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方法,用于苏沃雷生的制备,从而实现苏沃雷生生产过程中(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再利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包括步骤: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21
(1)式I化合物与氯代试剂发生氯代反应,形成式II化合物;
(2)在碱的作用下,式II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形成式III化合物;
(3)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外消旋化式IV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是在醇类溶剂中进行,所述的醇类选自下组:甲醇、乙醇、异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温度为-10℃至15℃,较佳地0℃至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时间为10min至2h。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温度为-5℃至15℃,最佳的为到0℃至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时间为2-30h,较佳地2-7h。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是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二氯甲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至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2h。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所述的步骤(4)包括步骤:对步骤(3)得到的外消旋化式IV化合物进行后处理纯化,所述的后处理纯化的方法选自下组:萃灭、萃取、洗涤、干燥、浓缩、重结晶,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氯代试剂选自下组:NaOCl、N-氯代丁二酰亚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碱选自下组:有机碱。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有机碱包括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碱与式II化合物摩尔比为1-3: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是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试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Na(OAc)3BH、硼氢化钠+乙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剂与所述的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1。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意外地开发了一种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外消旋化后并转变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从而实现在苏沃雷生的制备过程中(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副产物的再循环利用,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步骤少,收率高、且避免使用价格昂贵试剂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与“含有”可互换使用,不仅包括开放式定义,还包括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定义。换言之,所述术语包括了“由……构成”、“基本上由……构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DBU”是指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
(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包括步骤: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41
(1)式I化合物与氯代试剂发生氯代反应,形成式II化合物;
(2)在碱的作用下,式II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形成式III化合物;
(3)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外消旋化式IV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应当理解的是,式III化合物可存在如下所示的互变: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51
如在二氯甲烷中式III化合物主要以七元环状亚胺结构存在,可参考相关文献:J.Am.Chem.Soc.2011,133,8362–8371。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试剂包括(但不限于):NaOCl、N-氯代丁二酰亚胺,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中所用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氯代反应常用的溶剂,优选地,所述的氯代反应是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甲醇、乙醇、异丙醇,或其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温度可为本领域此类氯代反应中常用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温度为-10℃至15℃,较佳地0℃至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试剂与所述的式I化合物摩尔比为1.5-3.5:1,其中,所述的氯代试剂按活性氯计算。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时间可通过常规检测手段检测反应完成为止,优选为10min至2h。
本发明中,所述的氯代反应中所用氯代试剂的量优选下述用量:所述的氯代试剂(按活性氯计算)与所述的式I化合物摩尔比为1.5-3.5: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用的碱为本领域常用的消除反应中所用的碱,优选地,所述碱为有机碱。代表性的,所述的有机碱包括DBU(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碱与式II化合物摩尔比为1-3: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消除反应中所用的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消除反应常用的溶剂,优选地,所述的消除反应是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苯,或其组合。在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温度可为本领域此类消除反应中常用的温度,本发明优选-5℃至15℃,较佳地0-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时间为2-30h,2-7h。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是在无水溶剂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试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Na(OAc)3BH、硼氢化钠+HOAc(硼氢化钠和HOAc混合液),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剂与所述的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是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二氯甲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至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2h。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所述的步骤(4)包括步骤:对步骤(3)得到的外消旋化式IV化合物进行后处理纯化,所述的后处理纯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萃灭、萃取、洗涤、干燥、浓缩、重结晶,或其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到的消旋的化合物式IV化合物可通过D-(+)-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的方法制得IV化合物的R型手性甲基化合物,用于制备苏沃雷生,例如,可以参照US9108959B2和Org.Process Res.Dev.2011,15,367–375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可参照现有技术的方法获得,如参照文献US9108959B2和Org.Process Res.Dev.2011,15,367-375等获得。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将(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外消旋化后,转变为(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方法,从而实现在苏沃雷生的制备过程中(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副产物的再循环利用,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该方法具有简便、避免使用价格昂贵试剂(如金属钌、手性(S,S)-TIPSDPEN配体等)、成本低、反应步骤少,收率高的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对非共轭七元二氮杂环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如本发明式II化合物形成式III化合物过程),且该非共轭七元二氮杂环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具有简便、避免使用价格昂贵试剂(如金属钌、手性(S,S)-TIPSDPEN配体等)、成本低、反应步骤少,收率高的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消旋化方法
1.1式II化合物的制备
取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其中S构型化合物占优势,具体地,S:R=75:25)(10g),加入70ml甲醇,降温至0~10℃,滴加7.5%NaOCl(53.48g,3eq),约1h加毕,并在0~10℃下搅拌反应40min,抽滤得白色固体式II化合物,重11.9g,收率105.4%,1H NMR(400MHZ,CDCl3)分析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71
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7-4.04(m,2H),3.61~3.73(m,2H),3.56~3.60(m,1H),3.44~3.47(m,1H),3.24~3.29(m,1H),2.07~2.21(m,2H),1.27~1.28(d,3H);MS(ESI+):可见M+Na峰:322
1.2式III化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1.1中所得白色固体不经干燥,直接加入到200ml二氯甲烷中,用分液漏斗直接分出二氯甲烷相,在0~10℃下搅拌20min,直接加入DBU(11.45g,2eq),并在0-10℃下继续搅拌反应5h,然后反应液用水洗至pH 7~8,浓缩将二氯甲烷除尽后得到9.7g式III化合物产物,收率为97.7%(以式I化合物计),HPLC分析纯度为96.2%,1H NMR(400MHZ,CDCl3)分析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81
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2~3.81(m,6H),2.67~2.70(m,2H),2.11(s,3H)
1.3式IV化合物的制备
取23g乙酸,分批加入硼氢化钠(2.1g,1.5eq),再加入50ml二氯甲烷,无水乙酸钠(3.1g,1eq),降温至-10℃,滴加上述1.2中式III化合物二氯甲烷溶液(即用二氯甲烷溶解式III化合物)50ml,滴毕后搅拌反应,在0℃下搅拌1h处理: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mol/L),调pH 10,分出二氯甲烷相,水相用50ml二氯甲烷提取两次,合并二氯甲烷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油状物8.58g,三步收率:85.8%(以式I化合物计),手性HPLC检测样品(R构型:S构型=49.2:50.8),MS(ES+)分析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82
MS(ES+):m/z 266.1(M+H);可见265.9,267.9(30%)峰;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8~3.99(m,2H),3.69~3.75(m,2H),3.33-3.38(m,1H),3.00~3.08(m,2H),2.04~2.09(m,1H),1.79~1.89(m,1H),1.25~1.26(d,3H).
实施例2(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消旋化方法
2.1式II化合物的制备
取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式I化合物,其中S构型化合物占优势,具体地,S:R=75:25)(5g),加入40ml乙醇,降温至0~10℃,滴加7.5%NaOCl(27g,3eq),约40min加毕,在0~10℃下搅拌反应1h,抽滤得白色固体式II化合物,重6g,收率:106.2%,1H NMR(400MHZ,CDCl3)分析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91
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7-4.04(m,2H),3.61~3.73(m,2H),3.56~3.60(m,1H),3.44~3.47(m,1H),3.24~3.29(m,1H),2.07~2.21(m,2H),1.27~1.28(d,3H);MS(ESI+):可见M+Na峰:322。
1H NMR(400MHZ,CDCl3)分析:
2.2式III化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2.2中所得白色固体不经干燥,直接加入到100ml二氯甲烷中,用分液漏斗直接分出二氯甲烷相,在0~10℃下搅拌二十分钟,直接加入DBU(11.45g,2eq),并在0~10℃下继续搅拌反应5h,然后反应液用水洗至pH7~8,二氯甲烷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二氯甲烷除尽后得到4.8g式III化合物产物,收率为96.7%(以式I化合物计),HPLC分析纯度为95.9%,1H NMR(400MHZ,CDCl3)分析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092
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2~3.81(m,6H),2.67~2.70(m,2H),2.11(s,3H)。
2.3式IV化合物的制备
取乙酸钠(1.6g,1eq),加入二氯甲烷25ml,降温至-5℃,加入10g醋酸,Na(OAc)3BH(5.98g,1.5eq),滴加上述2.2中式III化合物二氯甲烷溶液(即用二氯甲烷溶解III化合物)25ml,滴毕后0℃搅拌反应1h处理:向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mol/L),调pH 10,分出二氯甲烷相,水相用20ml二氯甲烷提取两次,合并二氯甲烷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油状物4.3g,得到外消旋式IV化合物,收率:86%(以式I化合物计)(手性HPLC检测样品,R构型:S构型=49.1:50.9),MS(ES+)分析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1904973840000101
MS(ES+):m/z 266.1(M+H);可见265.9,267.9(30%)峰;1H NMR(400MHz,CDCl3):δ=6.97~6.99(d,1H),7.15~7.17(d,1H),7.28~7.32(d,1H),3.78~3.99(m,2H),3.69~3.75(m,2H),3.33-3.38(m,1H),3.00~3.08(m,2H),2.04~2.09(m,1H),1.79~1.89(m,1H),1.25~1.26(d,3H)。
实施例3(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制备
取D-(+)-二苯甲酰酒石酸(21.1g,纯度98%),加入83ml THF,搅拌容清,降温至10℃,开始滴加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制备的外消旋式IV化合物的THF溶液(8.3g M4+42mlTHF+9ml DCM),加毕后,升温至室温,同时加入~0.5%晶种,继续搅拌6h,抽滤得固体,固体用30mlTHF洗涤,50℃烘干得固体6.80g,收率35%
对所得固体,用16.4倍的醋酸异丙酯和6.2倍的甲醇进行打浆纯化升级,得到(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的制备4.55g固体,纯化收率为66.90%(参照文献Org.Process Res.Dev.2011,15,367–375)。
实施例4苏沃雷生制备
取5-甲基-2-(1H-1,2,3-三唑-2-基)苯甲酸(1g,1.05eq),加入6ml二氯甲烷,约0.1ml DMF,降温至0℃,加入草酰氯(0.5g,1.05eq),保持内温不大于10℃,搅拌反应1h,加入5ml二氯甲烷待用(称作溶液A)。
取实施例3制备的(R)-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1.24g,1eq),加入5ml二氯甲烷和三乙胺(1g,2.1eq)(称作溶液B)。
在-10~-5℃下,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搅拌反应1h,向反应液中加入10ml水,搅拌0.5h,分出二氯甲烷相,水相再用5ml二氯甲烷提取两次,合并二氯甲烷,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泡沫状固体,随后用乙腈/水进行重结晶,得到苏沃雷生,收率92%,[α]=-11.5(c=1,MeOH)(参照文献Org.Process Res.Dev.2011,15,367–375)
文献(Org.Process Res.Dev.2011,15,367–375和Organic Letters,2012,14(13),3458-3461)报道苏沃雷生的1H-NMR存在多个旋转异构体,核磁数据极其复杂,因此将所得产品1H-NMR图谱与文献(Organic Letters,2012,14(13),3458-3461)图谱对比,图谱结果一致。
实施例5式III化合物的制备
取式II化合物(1g),加入无水四氢呋喃(20ml),降温至0~10℃,加入DBU(1g,2eq)搅拌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毕,加入50ml二氯甲烷,并用水洗有机相至pH至中性,减压浓缩有机相,得0.81g,收率92.2%,HPLC分析纯度为95.88%。
实施例6式III化合物的制备
取式II化合物(1g),加入无水氯苯(20ml),降温至0~10℃,加入DBU(1g,2eq),搅拌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毕,加入10ml氯苯,并用水洗有机相至pH至中性,真空油泵减压浓缩有机相,得0.82g,收率93.3%,HPLC分析纯度为96.12%。
实施例7式III化合物的制备
取化合物II(1g),加入异丙醇(20ml),在0~10℃下加入DBU(1g),搅拌反应12h反应转化很少,后升至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得到0.8g,化合物III,收率91.16%。
对比例
在本发明的开发过程中,步骤(2)消除反应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在探索初期尝试了多个条件,其中下面所述反应为效果较差的对比例反应
对比例1.
取化合物II(1g),加入20ml二氯甲烷,加入三乙胺(1g),在0~10℃下搅拌反应20h,TLC监测发现原料转化非常少,当升至室温搅拌过夜,TLC监测反应生成较多杂质。
对比例2
取化合物II(1g),加入甲醇20ml,在0~10℃下加入甲醇钠(0.36g),并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3h,TLC监测发现生成较多杂质,与此同时我们在TLC上观察到生成许多的化合物I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检测发现其并未发生消旋。
对比例3
取化合物II(1g),加入乙醇:水=(18ml:2ml),在0~10℃下加入碳酸钠(0.7g),搅拌反应3h不反应,后升至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测生成杂质,同时生成许多化合物I,随后进行柱层析分离检测发现其并未发生消旋
对比例4
取化合物II(1g),加入甲醇20ml,降温至0~10℃,加入DBU(1g),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4h,TLC检测产生许多杂质,同时产生许多的化合物I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检测发现其并未发生消旋。
对比例5
取化合物II(1g),加入乙醇:水=(18ml:2ml),在0~10℃下加入氢氧化钠(0.26g),搅拌反应2h不反应,TLC监测生成杂质,同时生成许多化合物I,并进行柱层析分离检测发现其并未发生消旋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如式I所示的(S)-5-氯-2-(5-甲基-[1,4]二氮杂环庚-1-基)-苯并噁唑化合物的消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Figure FDA0003953593220000011
(1)式I化合物与氯代试剂发生氯代反应,形成式II化合物;
(2)在碱的作用下,式II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形成式III化合物;
(3)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外消旋化式IV化合物;
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碱为有机碱,所述的有机碱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在选自下组的溶剂中进行: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苯,或其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试剂选自下组:NaOCl、N-氯代丁二酰亚胺,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在醇类溶剂中进行,所述的醇类选自下组:甲醇、乙醇、异丙醇,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温度为-10℃至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代反应的时间为10min至2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温度为-5℃至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消除反应的时间为2-30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碱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2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试剂选自下组:硼氢化钠、Na(OAc)3BH、硼氢化钠+乙酸,或其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剂与所述的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在二氯甲烷中进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至10℃。
CN201811528086.X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Active CN111320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086.XA CN111320616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086.XA CN111320616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0616A CN111320616A (zh) 2020-06-23
CN111320616B true CN111320616B (zh) 2023-02-17

Family

ID=7116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8086.XA Active CN111320616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061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0406A1 (en) * 2014-08-04 2016-02-11 Sandoz Ag Novel routes of synthe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vorexant
WO2017211733A1 (en) * 2016-06-06 2017-12-14 Enantia, S.L. Chiral resolution of an intermediate of suvorexant and cocrystal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8959B2 (en) * 2011-03-03 2015-08-18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
US20160168138A1 (en) * 2013-07-15 2016-06-16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im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vorexant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in the synthesis of suvorexa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0406A1 (en) * 2014-08-04 2016-02-11 Sandoz Ag Novel routes of synthe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vorexant
WO2017211733A1 (en) * 2016-06-06 2017-12-14 Enantia, S.L. Chiral resolution of an intermediate of suvorexant and cocrystals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yntheses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S)-(-)-Norcryptostyline I, (S)-(-)-Norcryptostyline II, (R)-(+)-Salsolidine and (S)-(-)-Norlaudanosine via a resolution-racemization method;Zhu, Ruiheng 等;《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140929;第32卷;第1042页路线5,第1047页左栏第2-3段 *
苏沃雷生合成路线图解;刘瑞星等;《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51231;第25卷(第06期);第485-487页 *
苏沃雷生合成路线图解;相延英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1231;第47卷(第04期);第489-492页 *
苏沃雷生有关异构体的合成;季渊博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1231;第48卷(第06期);第825-8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0616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23662A (ja) クロマノン誘導体の新規な製造方法
RU2713400C9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5r-[(бензилокси)амино]пиперидин-2s-карбоксилата и его оксалатов
WO2019036441A1 (en)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NIRAPARIB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CN111320616B (zh) 一种苏沃雷生中间体的消旋化方法
HUE033534T2 (en)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yrrolidine-2-carboxamide
CN114315609A (zh) 一种制备顺式2-氨基环己醇的工艺方法
CN107353266B (zh) 一种烯酸溴内酯化的制备方法
CN107954872B (zh) 一种丙二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1921240A (zh) 2位取代的(4s,5r)-4-氟甲基-5-(4-甲砜基苯基)-4,5-二氢噁唑啉的合成方法
KR101894091B1 (ko) 크로마논 유도체의 신규한 제조방법
JP2022535112A (ja) 4-フェニル-5-アルコキシカルボニル-2-チアゾール-2-イル-1,4-ジヒドロピリミジン-6-イル]メチル]-3-オキソ-5,6,8,8a-テトラヒドロ-1H-イミダゾ[1,5-a]ピラジン-2-イル]-カルボン酸を調製するための代替方法
CN111116503A (zh) 一种高纯度米卡芬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915974A (zh) 氨氯地平的拆分方法
CN112430205B (zh) 芳基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7454498B2 (ja) サリチルアミド酢酸塩の製造方法
CN112457272B (zh) (3-甲氧基-1,2,4-噻二唑-5-氨基)甲酸苯酯的制备方法
US7629469B2 (en) Intermedia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aliperidone
US7482476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cyanophthalide starting from 5-carboxyphthalide
CN110577520B (zh) 一种6-硝基-4-取代氨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JP6660393B2 (ja) 4−シアノピペリジン塩酸塩を調製する方法
JP2002155058A (ja) 1位置換ヒダントイン類の製造方法
KR100403143B1 (ko) 1-브로모에틸 아세테이트의 제조방법
CN114716341A (zh) 一种一锅法制备二甲草胺的方法
CN115785019A (zh) 一种乙基-1-氧-4-氮杂螺环[5.5]十一烷-9-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US7759492B2 (en)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3-oxotricyclo[8.2.1.0.3,8] trideca-3(8),4,6-triene-5-carboxyl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