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9774A -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9774A
CN111319774A CN201811527282.5A CN201811527282A CN111319774A CN 111319774 A CN111319774 A CN 111319774A CN 201811527282 A CN201811527282 A CN 201811527282A CN 111319774 A CN111319774 A CN 111319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flow
channel
power driv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7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黄启峰
韩永隆
陈宣恺
郭俊毅
陈智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72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97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9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9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 B64D27/16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of j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 B64D27/24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using steam, electricity, or spring force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包括主体、流体作动系统以及控制器,流体作动系统更包含驱动区、汇流腔室、多个阀及流体输出区。驱动区由多个导流单元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排列方式所构成,每一导流单元可在致能后于自身内部产生压力差,借以吸入流体并经导流通道分流,以及透过汇流腔室累积储存流体,在需求输出时供输加大流体传输量,且导流通道的分流能透过多个阀以控制器来控制其分流的流体输出传输量,再汇集到流体输出区,以输出需求传输量。

Description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尤指一种将电能转变为动能,并利用该动能产生特定的气体压力及气体流量,且亦可因应不同需求而制造设计其对应的本体外观型态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帮浦、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输送结构为其关键技术,是以,如何借创新结构突破其技术瓶颈,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举例来说,于医药产业中,许多需要采用气压动力驱动的仪器或设备,通常采以传统马达及气压阀来达成其气体输送的目的。然而,受限于此等传统马达以及气体阀的体积限制,使得此类的仪器设备难以缩小其整体装置的体积,即难以实现薄型化的目标,更无法使的达成可携式的目的。
除前述医药产业之外,其他电子产业、打印产业、能源工业,或甚至于一般的传统产业,通常均采以传统的马达、压缩机、引擎、发动机…等驱动装置,然而,此等传统的驱动装置为了达到其需求的动能,通常需具有庞大的体积,以容纳其中种种复杂的驱动核心,以及,在其驱动运作的同时,更会对应产生庞大的噪音、或是飞扬的粉尘等污染,再再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不舒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以解决现有采用马达、压缩机、引擎、发动机等驱动装置的器材或设备所面临体积庞大且噪音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透过动力驱动器的主体内搭配一流体作动系统,借由流体作动系统的驱动区由一或多个导流单元透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排列方式设置,将每一导流单元可在致能后于自身内部产生一压力差,借以吸入流体并经导流通道予以分流,以及透过汇流腔室累积储存流体,在需求输出时供输加大流体传输量,且导流通道的分流能透过多个阀来控制其分流的流体输出传输量,再汇集到一流体输出区予以输出需求传输量,达成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进一步控制及调整流体作动系统所输出流体的流量、流速及压力,如此透过导流单元的驱动方式及导流通道的分歧通道的数量设置方式的灵活变化,达成因应控制各种不同气体传输流量的需求,构成高传输量、高效能、高灵活性的流体传输操作,应用于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上,得以提供飞行时所需求充足的驱动力。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案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为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的装置,且利用该动能产生特定的气体压力及气体流量,该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主体;至少一流体作动系统,设置于该主体之内,包含:一驱动区,由多个导流单元架构设置组成,每个导流单元设有一出口孔,且每个该导流单元受控制致动时,以传输流体由该导流单元排出;多个导流通道,包含多个分歧通道,每一该分歧通道分接多个连接通道,以分流构成需求传输量,再以每一该连接通道汇集输出;一汇流腔室,连通于该多个分歧通道之间,供流体累积在内,在需求输出时供输加大该多个分歧通道的流体传输量;多个阀,每一该阀对应设置于每一该连接通道中,借以控制该连接通道的开关状态;以及一流体输出区,连接多个该连接通道,供以汇集流体输出需求传输量;以及一控制器,控制多个该阀的开关状态,以控制多个该连接通道中流体汇集至该流体输出区输出需求传输量,以提供该动力驱动器飞行时所需求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示意图。
图2为本案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的流体作动系统示意图。
图3A为本案导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案导流单元的致动体结构示意图。
图3C至图3D为图3A所示的导流单元的作动示意图。
图4A为本案流体作动系统的驱动区以多个导流单元串联方式设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案多个导流单元以串联方式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案多个导流单元以并联方式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D为本案多个导流单元以串并联方式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案流体作动系统的驱动区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案流体作动系统的驱动区再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A以及图7B为本案流体作动系统的阀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8A以及图8B为本案流体作动系统的阀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2:流体作动系统
21:驱动区
21a:导流单元
211:进气板
211a:入流口
212:基座
212a:连通道
213:共振板
213a:中空孔洞
213b:可动部
213c:固定部
214:间隔体
214a:缓冲腔室
215:致动体
215a:悬浮部
215b:外框
215c:连接部
215d:空隙
215e:压电元件
216:出流板
216a:腔体板
216b:盖板
216c:出流腔室
216d:出流口
217:输出流道
218:汇流出口
22:导流通道
22a:第一分歧通道
22b:第二分歧通道
22c:第一组连接通道
221c:第一连接通道
222c:第三连接通道
22d:第二组连接通道
221d:第二连接通道
222d:第四连接通道
23:汇流腔室
24、24a、24c、24b、24d:阀
241:通道基座
241a:第一通孔
241b:第二通孔
241c:腔室
241d:第一出口
241e:第二出口
242:压电致动器
242a:载板
242b:压电材料
243:连杆
243a:挡阻部
25:流体输出区
3:控制器
31、32:电性连接线路
g: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
请参阅第1图及图2,本案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为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的装置,且利用该动能产生特定的气体压力及气体流量,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主体1、至少一流体作动系统2及控制器3,其中主体1及流体作动系统2是均以三个为例示于图1中,但其数量不以此为限,可依据实际情形任施变化。又,每一主体1及流体作动系统2结构相同,为避免赘述,下述说明仅以单一主体1及单一流体作动系统2的结构进行说明。流体作动系统2设置于主体1之内,包含一驱动区21、一导流通道22、一汇流腔室23、多个阀24及一流体输出区25。
请参阅图2、图3A及图4A,上述的驱动区21由多个导流单元21a架构设置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区21以多个导流单元21a串联排列设置(如图4A所示),导流单元21a为一压电式泵,每一导流单元21a由一进流板211、一基座212、一共振板213、一间隔体214、一致动体215以及一出流板216依序架构堆叠所构成。其中,进流板211具有至少一入流口211a,基座212架构堆叠连结在进流板211之上,并设有一连通道212a,供与入流口211a连通,共振板213架构堆叠连结在基座212之上,并具有一中空孔洞213a、一可动部213b及一固定部213c,而中空孔洞213a设置于共振板213的中心位置,对应到基座212的连通道212a,可动部213b设置于在中空孔洞213a周缘而不与基座212接触的部分以形成一可挠结构,固定部213c设置于与基座212连结接触的部分,间隔体214架构堆叠连结在共振板213的固定部213c部分之上,并且中心凹置镂空形成一缓冲腔室214a,而致动体215架构堆叠连结在间隔体214之上,如此间隔体214设置于共振板213与致动体215之间,缓冲腔室214a的深度可由间隔体214的厚度g来决定,又如图3B所示,致动体215为一中空悬浮结构,具有一悬浮部215a、一外框部215b、多个连接部215c、多个空隙215d及一压电元件215e,悬浮部215a是透过多个连接部215c连接外框部215b,致使多个连接部215c支撑悬浮部215a,让悬浮部215a得以弹性位移,且多个空隙215d介于悬浮部215a与外框部215b之间,可用以供气体流通,悬浮部215a、外框部215b、连接部215c及空隙215d的设置方式、实施态样及数量均不以此为限,可依据实际情形变化,以及压电元件215e为贴附连结于悬浮部215a一表面,又出流板216由一腔体板216a架构堆叠连结一盖板216b所构成,腔体板216a架构堆叠连结在致动体215之上,且中心并设有一出流腔室216c,封盖致动体215的悬浮部215a、多个连接部215c、多个空隙215d、压电元件215e及一外框部215b的部分区域,而盖板216b上有一出流口216d,供与出流腔室216c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单元21a的基座212更包含一驱动电路(未图示),用以电性连接压电元件215e的正极(未图示)及负极(未图示),借此提供压电元件215e驱动电源,但不以此为限,驱动电路亦可设置于导流单元21a内部任一位置,可依实际情形任施变化。
请参阅图3A至图3D所示。当压电元件215e施加一电压,即产生形变,以驱动致动体215沿一垂直方向进行往复式振动,如图3C所示,当压电元件215e受电压产生向上形变时,此时致动体215的悬浮部215a受压电元件215e向上形变产生振动而朝远离基座212的方向位移,并带动共振板213的可动部213b也朝远离基座212的方向位移,致使间隔体214的缓冲腔室214a体积增大而产生一吸力,让流体由进流板211上的入流口211a被吸入,并汇集到基座212的连通道212a中,且经过共振板213的中空孔洞213a而流入汇集到缓冲腔室214a中暂存,接着,如图3D所示,当压电元件215e受电压产生向下形变时,此时致动体215的悬浮部215a受压电元件215e向下形变产生振动而朝靠近基座212的方向位移,此时,致动体215的悬浮部215a压缩缓冲腔室214a体积,让缓冲腔室214a流体,得以向两侧挤压而经多个空隙215d流入出流腔室216c汇集,再如图3C所示,当压电元件215e受电压再产生向上形变时,致动体215的悬浮部215a受压电元件215e向上形变产生振动而朝远离基座212的方向位移,致使出流腔室216c内流体自出流板216的出流口216d排出至出流板216之外部,完成流体的传输,如此继续反复如图3C至图3D所示作动操作,即可持续将流体由入流口211a导向出流口216d加压排出,俾实现流体的传输。于本案实施例中,共振板213的垂直往复式振动频率可与致动体215的振动频率相同,即两者可同时向上或同时向下,可依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并不以本实施例所示的作动方式为限。经由本实施例的导流单元21a的流道设计中产生压力梯度,使流体高速流动,并透过流道进出方向的阻抗差异,将流体由入流口211a传输至出流口216d,且在出流口216d有压力的状态下,仍有能力持续推出流体,并可达到静音的效果。
请参阅图2及图3A,本案驱动区21包含多个导流单元21a可依特定排列方式来调整驱动区21所输出流体传输量,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区21内的多个导流单元21利用串联方式排列设置,借以提升驱动区21的出流口216d所输出流体传输量;或者如图4C所示,驱动区21内的多个导流单元21a利用并联方式排列设置,借以提升驱动区21增加出流口216d输出流体汇集至一输出流道217,再由一汇流出口218集中所输出流体传输量;或者如图4D所示,驱动区21内的多个导流单元21a利用串并联方式排列设置,借以提升驱动区21增加出流口216d输出流体汇集至一输出流道217,再由一汇流出口218集中所输出流体传输量。当然,在本案流体作动系统2的驱动区21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驱动区21内的多个导流单元21a利用环状方式排列设置,借以提升驱动区21所输出流体传输量;以及在本案流体作动系统2的驱动区21的再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区21内的多个导流单元10a利用蜂巢状方式排列设置,借以提升驱动区21所输出流体传输量。又,在本实施例中,流体作动系统2的多个导流单元21a配合驱动电路的连接,可同时致能传输气体,因应大流量的气体传输需求;此外,每一导流单元21a亦可单独控制作动或停止,例如:导流单元21a作动、另一导流单元21a停止,亦可以是交替运作,但均不以此为限,借以达成需求的气体传输流量,并可达到大幅降低功耗的功效。
再请参阅图2、图3A及图4A,上述的导流通道22连通驱动区21中多个导流单元21a的出口孔216d(未显示于图2,如图3A及图4A),以接收多个导流单元21a所排出的传输流体,且导流通道22包含多个分歧通道,多个分歧通道再分接多个连接通道,再由多个连接通道汇集输出至一流体输出区25,以构成所需求的流体传输量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歧通道仅以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作说明,并非以此为限,多个连接通道仅以第一组连接通道22c及第二组连接通道22d作说明,并非以此为限,且第一组连接通道22c再分接第一连接通道221c及第二连接通道222c,且第二组连接通道22d再分接第三连接通道221d及第四连接通道222d。又,多个分歧通道的长度与宽度,皆可依所需求特定传输量来预先设定,亦即是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的长度与宽度设置的变化可影响传输量的流速及传输量的大小,即可依需求特定传输量来预先计算出所设定需求的长度与宽度;以及上述的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连通于导流通道22的方式,虽图式中仅以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连通于导流通道22采并联排列方式设置来表示,但不以此为限,可进一步以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采以串联排列方式设置。于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歧通道采以串并联排列方式设置。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分歧通道22a更分接第一组连接通道22c,虽图式中仅以第一分歧通道22a分别连通第一连接通道221c及第二连接通道222c采串联排列方式设置来表示,但不以此为限,可进一步以第一组连接通道22c采以并联排列方式设置,或者以第一组连接通道22c采以串并联排列方式设置,类似地,第二分歧通道22b亦分接第二组连接通道22d,虽图式中仅以第二分歧通道22a分别连通第三连接通道221d及第四连接通道222d采串联排列方式设置来表示,但不以此为限,可进一步以第二组连接通道22d采以并联排列方式设置,或者以第二组连接通道22d采以串并联排列方式设置。
上述的汇流腔室23设置在第一分歧通道22a及第二分歧通道22b之间,供使传输流体得以累积在汇流腔室23内储存,在流体作动系统2控制需求输出时,可供输给导流通道22的输出,加大流体传输量。
上述的多个阀24,设置于每一连接通道与流体输出区25之间,借由一控制器3控制其开关状态,以控制流体输出区25中流体输出至流体输出区25的输出。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阀24仅以阀24a、24b、24c、24d做说明,多个阀24a、24b、24c及24d可为主动阀或被动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阀24a、24b、24c及24d为主动阀,且分别依序设置于第一连接通道221c、第三连接通道221d、第二连接通道222c及第四连接通道222d中控制其连通状态。例如,当阀24a开启,可开启第一连接通道221c输出流体至流体输出区25;当阀24b开启,可开启第三连接通道221d输出流体至流体输出区25;当阀24c开启,可开启第二连接通道222c输出流体至流体输出区25;当阀24d开启,可开启第四连接通道222d输出流体至流体输出区25。控制器3具有二电性连接线路31、32,电性连接线路31电性连接控制阀24a、24d的开关状态,而电性连接线路32电性连接控制阀24b、24c的开关状态。如此一来,阀24a、24b、24c及24d可受控制器3驱动,进而控制所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221c、第三连接通道221d、第二连接通道222c及第四连接通道222d的一连通状态,进而控制流体输出至一流体输出区25。
请参阅图7A以及图7B,其为本案阀24一较佳实施例作动示意图。阀24包含通道基座241、压电致动器242以及连杆243,以下就本实施例阀24设置于第一连接通道221c中来说明,相对其他第三连接通道221d、第二连接通道222c、第四连接通道222d中设置阀24的结构与作动皆相同,以下就不予赘述。通道基座241具有一第一通孔241a及一第二通孔241b,分别连通于第一连接通道221c中,并以通道基座241相互隔开设置,且通道基座241上方凹置一腔室241c,腔室241c设置有一第一出口241d及第二出口241e,第一出口241d与第一通孔241a连通,以及第二出口241e连通第二通孔241b。压电致动器242包含载板242a以及压电材料242b,载板242a以可挠性材质所制成,封盖于腔室241c上,而压电材料242b则贴附于载板242a的一表面上,并电性连接控制器3。而连杆243连接载板242a的另一表面,并穿伸入第二出口214e中沿一垂直方向自由位移,且连杆243的一端具有截面积大于第二出口214e的孔径的一挡阻部243a,以封闭限制第二出口214e的连通。其中,挡阻部243a可为平板状或蕈状。
如图7A所示,阀24于压电致动器242未致能的状态下,连杆243处于一常开初始位置。此时,挡阻部243a与第二出口214e之间具有一流动空间,使第二通孔241b、腔室241c与第一通孔241a透过该流动空间得以相互接通而连通于第一连接通道221c中,使传输流体得以通过。相对的,如图7B所示,当压电致动器242致能,压电材料242b驱动载板242a向上弯曲形变,连杆243受到载板242a的连动而向上移动,进而使挡阻部243a挡阻第二出口214e的孔径。此时,挡阻部243a封闭第二出口214e,而使传输流体无法通过。借由上述作动方式,阀24在未致能状态下可维持第一连接通道221c开启状态,而在致能状态下则封闭第一连接通道221c;亦即,借由阀24控制第二通孔241b的一开关状态,可进而控制流体由第一连接通道221c输出。
请参阅图8A以及图8B,其为本案阀24另一实施例作动示意图。阀24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就不予赘述,只说明阀24未致能的状态下为一常闭状态的动作设计。
如图8A所示,阀24于压电致动器242未致能的状态下,连杆243处于一常闭初始位置。此时,挡阻部243a封闭第二出口214e的孔径,使传输流体无法通过。如图8B所示,当压电致动器242致能,压电材料242b驱动载板242a向下弯曲形变,连杆243受到载板242a的连动而向下移动时,挡阻部243a与第二出口214e之间具有一流动空间,使第二通孔241b、腔室241c与第一通孔241a透过该流动空间得以相互接通而连通于第一连接通道221c中,使传输流体得以通过。借由上述作动方式,阀24在未致能状态下可维持第一连接通道221c的封闭状态,而在致能状态下则开启第一连接通道221c;亦即,借由阀24控制第二通孔241b的一开关状态,可进而控制流体由第一连接通道221c的输出。
由上述说明的可知,本案流体作动系统2的驱动区21由一或多个导流单元21a所构成,多个导流单元21a可透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排列方式设置,将每一导流单元21a可在致能后于自身内部产生一压力差,借以吸入一流体并经由其所具备的一出口孔216d加压排出,且导出流体借由导流通道22得以分流,以及透过汇流腔室23得以累积储存流体,得以在流体作动系统2控制需求输出时,供输给导流通道22的输出,加大流体传输量,而导流通道22的输出流体并能透过多个阀来控制其分流的流体输出,再汇集到流体输出区输出需求传输量,以达成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且利用该动能产生特定的气体压力及气体流量,应用组装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的主体1内,以构成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飞行时所需求充足的驱动力。
综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透过动力驱动器的主体内搭配一流体作动系统,借由流体作动系统的驱动区由一或多个导流单元透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排列方式设置,将每一导流单元可在致能后于自身内部产生一压力差,借以吸入流体并经导流通道予以分流,以及透过汇流腔室累积储存流体,在需求输出时供输加大流体传输量,且导流通道的分流能透过多个阀来控制其分流的流体输出传输量,再汇集到一流体输出区予以输出需求传输量,达成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进一步控制及调整流体作动系统所输出流体的流量、流速及压力,如此透过导流单元的驱动方式及导流通道的分歧通道的数量设置方式的灵活变化,达成因应控制各种不同气体传输流量的需求,构成高传输量、高效能、高灵活性的流体传输操作,应用于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上,得以提供飞行时所需求充足的驱动力,极具产业利用性。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11)

1.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为将一电能转变为一动能的装置,且利用该动能产生特定的气体压力及气体流量,该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包括:
至少一主体;
至少一流体作动系统,设置于该主体之内,包含:
一驱动区,由多个导流单元架构设置组成,每个导流单元设有一出口孔,且每个该导流单元受控制致动时,以传输流体由该导流单元排出;
多个导流通道,包含多个分歧通道,每一该分歧通道分接多个连接通道,以分流构成需求传输量,再以每一该连接通道汇集输出;
一汇流腔室,连通于任两个该分歧通道之间,供流体累积在内,在需求输出时供输加大该多个分歧通道的流体传输量;
多个阀,每一该阀对应设置于每一该连接通道中,借以控制该连接通道的开关状态;以及
一流体输出区,连接多个该连接通道,供以汇集流体输出需求传输量;以及
一控制器,控制多个该阀的开关状态,以控制多个该连接通道中流体汇集至该流体输出区输出需求传输量,以提供该动力驱动器飞行时所需求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串联排列架构设置于该驱动区,以传输流体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并联排列架构设置该驱动区,以传输流体流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串并联排列架构设置于该驱动区,以传输流体流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环状方式排列架构该驱动区,以传输流体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蜂巢状方式排列架构设置于该驱动区,以传输流体流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单元,包含:
一进流板,具有至少一入流口;
一基座,架构堆叠连结在该进流板上,并设有一连通道,供与该入流口连通;
一共振板,架构堆叠连结在该基座之上,并具有一中空孔洞、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空孔洞设置于该共振板的中心位置,对应到该基座的该连通道,该可动部设置在该中空孔洞周缘而不与该基座接触的部分形成一可挠结构,该固定部设置于与该基座连结接触的部分;
一间隔体,架构堆叠连结在该共振板的该固定部部分,并中心凹置透空形成一缓冲腔室;
一致动体,架构堆叠连结在该间隔体之上,具有一悬浮部、一外框部、多个连接部、多个空隙以及一压电元件,该悬浮部透过多个连接部连接该外框部,致使该悬浮部得以支撑弹性位移,而该多个空隙介于该悬浮部与该外框部之间,供以流体流通,以及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部的一表面;以及
一出流板,由一腔体板架构堆叠连结一盖板所构成,腔体板架构堆叠连结在该致动体之上,且中心设有一出流腔室,封盖该致动体,而该盖板上有一出流口,供与该出流腔室连通;
其中,该致动体的该压电元件受驱动连动该悬浮部于该出流腔室与该缓冲腔室之间产生振动,致使该出流腔室与该缓冲腔室形成一压力差,让流体由该进流板的该入流口进入该连通道,再流经该共振板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缓冲腔室内受压缩,并由该致动体的该多个空隙导入该出流腔室内,最后由该出流板的该出口孔导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单元,该缓冲腔室的深度由该间隔体的厚度来决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分歧通道的长度依需求特定传输量来预先设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分歧通道的宽度依需求特定传输量来预先设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阀,包含:
一通道基座,具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相互隔开设置,且分别连通该连接通道中,以及该通道基座凹设一腔室,该腔室设置有连通的一第一出口及一第二出口,该第一出口连通该第一通孔,该第二出口连通该第二通孔;
一压电致动器,包含一载板及一压电材料,该载板封盖于该腔室上,而该压电材料贴附于该载板的一表面上,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器;
一连杆,连接于该载板的另一表面上,并穿伸入该第二出口中,沿一垂直方向自由位移,且该连杆的一端具有截面积大于该第二出口的孔径的一挡阻部,以封闭限制该第二出口连通;
其中,该压电致动器受致动而驱动该载板位移,连动该连杆的该挡阻部控制该第二出口的启闭状态,以控制流体由该连接通道输出。
CN201811527282.5A 2018-12-13 2018-12-13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Pending CN1113197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7282.5A CN111319774A (zh) 2018-12-13 2018-12-13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7282.5A CN111319774A (zh) 2018-12-13 2018-12-13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9774A true CN111319774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7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7282.5A Pending CN111319774A (zh) 2018-12-13 2018-12-13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9774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932A (zh) * 2007-04-18 2007-10-17 陈久斌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103708033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柔性铰链的双压电驱动器式微扑翼飞行器
CN106477043A (zh) * 2016-11-04 2017-03-08 宁波大学 一种仿生蜜蜂
CN106608354A (zh) * 2015-10-26 2017-05-03 李晋宇 具有导风部的无人飞机
CN107021235A (zh) * 2017-04-06 2017-08-08 王子墨 一种中低空飞行器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中低空飞行器
CN206456566U (zh) * 2017-02-12 2017-09-01 杨海涛 应用于多轴飞行器的无旋翼空气动力装置
TWM555405U (zh) * 2017-09-29 2018-02-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系統
TWM555407U (zh) * 2017-09-29 2018-02-1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流體系統
TWM555406U (zh) * 2017-09-29 2018-02-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系統
TWM557256U (zh) * 2017-09-15 2018-03-2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氣體輸送裝置
TWM560894U (zh) * 2017-10-27 2018-06-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微型泵浦
CN108163194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小型压电仿生扑翼飞行器
CN108163213A (zh) * 2018-02-07 2018-06-15 屈楠 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
CN207644628U (zh) * 2017-11-13 2018-07-24 上海顺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翼式静音无人机
CN209938968U (zh) * 2018-12-13 2020-01-14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932A (zh) * 2007-04-18 2007-10-17 陈久斌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103708033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柔性铰链的双压电驱动器式微扑翼飞行器
CN106608354A (zh) * 2015-10-26 2017-05-03 李晋宇 具有导风部的无人飞机
CN106477043A (zh) * 2016-11-04 2017-03-08 宁波大学 一种仿生蜜蜂
CN206456566U (zh) * 2017-02-12 2017-09-01 杨海涛 应用于多轴飞行器的无旋翼空气动力装置
CN107021235A (zh) * 2017-04-06 2017-08-08 王子墨 一种中低空飞行器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中低空飞行器
TWM557256U (zh) * 2017-09-15 2018-03-2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氣體輸送裝置
TWM555407U (zh) * 2017-09-29 2018-02-1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流體系統
TWM555406U (zh) * 2017-09-29 2018-02-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系統
TWM555405U (zh) * 2017-09-29 2018-02-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系統
TWM560894U (zh) * 2017-10-27 2018-06-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微型泵浦
CN207644628U (zh) * 2017-11-13 2018-07-24 上海顺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翼式静音无人机
CN108163194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小型压电仿生扑翼飞行器
CN108163213A (zh) * 2018-02-07 2018-06-15 屈楠 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
CN209938968U (zh) * 2018-12-13 2020-01-14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2285B2 (ja) 流体システム
JP7156864B2 (ja) 流体システム
CN209938968U (zh)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TWI719373B (zh) 無人飛行器之動力驅動器
TWM555406U (zh) 流體系統
TWI539105B (zh) 微型閥門裝置
TWM555407U (zh) 流體系統
TWI650483B (zh) 流體系統
TWI654374B (zh) 流體系統
TWM556292U (zh) 流體系統
TWM555405U (zh) 流體系統
US10688228B2 (en) Suction device
TWM556293U (zh) 流體系統
TWM556291U (zh) 流體系統
JP7177632B2 (ja) 流体システム
CN111319774A (zh)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CN210338286U (zh) 微型检测装置
CN110067791B (zh) 流体系统
TWI654375B (zh) 流體系統
US11383825B2 (en) Micro detecting device
CN210769675U (zh) 流体系统
TWM580542U (z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ower drive
CN109578685B (zh) 流体系统
CN111591442A (zh) 微型检测装置
CN109578690B (zh) 流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