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4932A -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 Google Patents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4932A
CN101054932A CNA2007100143429A CN200710014342A CN101054932A CN 101054932 A CN101054932 A CN 101054932A CN A2007100143429 A CNA2007100143429 A CN A2007100143429A CN 200710014342 A CN200710014342 A CN 200710014342A CN 101054932 A CN101054932 A CN 10105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flywheel
rotating speed
universe
quan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43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0143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4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4932A/zh
Priority to CNA2008100084213A priority patent/CN101220786A/zh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2125U priority patent/CN201206510Y/zh
Priority to CNA2008100050842A priority patent/CN1012197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00575 priority patent/WO2008119246A1/zh
Priority to US12/666,772 priority patent/US2010025868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00757 priority patent/WO2008128422A1/zh
Priority to US12/602,565 priority patent/US2010029394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5/00Arrangements of reactor and engine in which reactor-produced heat is converted into mechanical energy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BFUSION REACTORS
    • G21B3/00Low temperature nuclear fusion reactors, e.g. alleged cold fusion rea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核动力发动机喷气气缸在飞轮上周向分布,喷气气缸中心线与飞轮半径呈倾斜角度,喷气气缸的上端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通飞轮中间的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的中心有进气孔,对应进气孔设置燃料输送管口,喷气气缸火花塞的总高压线连接在轴杆碳刷上,轴杆碳刷固定在飞轮轴上,轴杆碳刷与飞轮轴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连接轴杆碳刷的总高压线穿越飞轮轴,到达飞轮表面时穿出,再连接各个气缸上的火花塞,外接高压线的另一个碳刷设置在电磁控制的离合器上,两个碳刷共同构成离合碳刷。重量轻、造价低、转速高、能耗小、排放量小、噪音低、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可以用于制造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Description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动力发动机,属于动力设备,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主要有内燃机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普遍存在重量大、造价高、转速低、能耗高、排放量大、噪音高、维护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核动力发动机,重量轻、造价低、转速高、能耗小、排放量小、噪音低、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同时提供一种用核动力发动机制造的新型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本发明所述的核动力发动机,其喷气气缸在飞轮上周向分布,喷气气缸中心线与飞轮半径呈倾斜角度,喷气气缸的上端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通飞轮中间的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的中心有进气孔,对应进气孔设置燃料输送管口,喷气气缸火花塞的总高压线连接在轴杆碳刷上,轴杆碳刷固定在飞轮轴上,轴杆碳刷与飞轮轴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连接轴杆碳刷的总高压线穿越飞轮轴,到达飞轮表面时穿出,再连接各个气缸上的火花塞,外接高压线的另一个碳刷设置在电磁控制的离合器上,两个碳刷共同构成离合碳刷。
其中,喷气气缸为涡流燃烧气缸,内腔横截面为圆形,由上到下依次有涡流产生室、燃烧室、喷气室,涡流产生室与燃烧室之间有缩小的燃烧室进气口,燃烧室与喷气室之间有缩小的喷射口。
所述的新型飞行器,包括舱体和发动机,其舱体在下部,发动机在上部,上部的发动机为核动力发动机,舱体直径小于发动机的飞轮直径。
所述的宇宙飞船,包括舱体和发动机,其发动机为核动力发动机。
本发动机无活塞,无曲轴连杆,免冷却系,免润滑系,超高转速(普通发动机转速的百倍、千倍、万倍以上),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燃料,包括核燃料,可以用它发电、供热、作为动力。它可以用于所有领域,取代现有的一切类型的发动机。它是一个全新的原理方案,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可以更直接的把热能产生的膨胀力转化为扭力或推力。减少了多余环节带来的能量损耗。同时它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所以排放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它的能量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它可以使用核燃料,没有核污染,可以实现核能的广泛利用,让能源变得无比廉价,可以直接让空气中的各种元素发生核反应,核燃料范围极广,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用它处理垃圾,同时可以用它合成元素,生产黄金等贵重元素以及稀有元素。彻底解决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用它装备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真正的UFO,可以实现星系航行,可以很轻松的实现超光速飞行,可以轻松的飞出银河系,可以短时间的到达宇宙中的任何一个星系,可以用它实现星系移民。
要解释本发动机为什么会实现核反应首先要解释物质的本元,要实现星系航行也要解释宇宙的本元,这需要对一切都有一个全新的理论突破。我们现代物理学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的,牛顿力学是解释直线运动的,它忽略了一个宇宙中到处存在的重要的圆周运动。我们现代物理学对圆周运动缺少具体的深入研究,导致我们今天对很多物理现象无法解释,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个最基础的圆周运动的理论。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一个大大的错误。现代物理学连太阳系的起源都解释不了。我们对原子的结构认识存在错误。我们对等离子的认识也是一个错误。我们的托可马克聚变原理是一个错误。用它永远也不能实现核聚变反应。
本为虚,元为实。本元论既是虚实论。
运动分直线和圆周两种基本运动轨迹。其它的运动轨迹都是它们的组合。直线运动表现出能量,圆周运动表现出空间。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可互相转化,同时可互相组合,这就产生空间与能量的相互转化以及运动轨迹的不规则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形与态。
绝对静止产生绝对的虚。虚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相对运动产生能量。能量就是运动。一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共同产生了物质。它就是实。实同时具有相对与绝对,具有能量与虚,也就是具有运动与静止。具有存在的能量与不存在的虚。具有存在与不存在的特点。虚和实以及运动三者共同构成了空间。即物质、能量、虚三者共同构成了空间。
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所做的位置改变。它的前题是必须有另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如果另一物体不存在,则无法确定本物体是否在运动。实相对于虚就是这样,没有参照物,无法确定是否在运动。也可以说是速度极大,也可以说是极小,也可以说是0。实相对于虚也可以说是极大,也可以说是极小。也可以说不存在。实是绝对不存在的。实只能相对存在,也就是相对于实相对存在。相对于虚绝对不存在,也就是相对于虚实也是虚。
如果实中的运动是匀速运动,那么它的每一个点相对于另一个点都是静止的,那么这个实里面就不存在运动了,那这个实就不能存在,只有在实中的每一个点相对之间都存在运动,那这个实才能相对存在。
如果每个点都在作杂乱无章的运动,那就成为多个实而不是一个实。那每一个实又是怎样的呢?首先它是在运动的,它在作自旋运动,这样它就同时具有了静止的圆心(绝对的虚)和运动的外围(运动的能量),并且从圆心到外围的各个点的转速在递减,转速是指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多少,转速越高,所用时间越少。同时线速度(各个点在圆周上的运动速度)也在递减。这样它就具有了实存在的条件。
如果线速度递增,那这个实将无限扩大,最后成为一种直线放射运动,那实就化为能量了。同时也生成更多的实,所以说递增是不行的。线速度不变,实也将无限扩展下去。所以也不行。如果线速度递减,则这个实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止扩展了。
线速度是没有参照系的,所以它没有绝对的数值。可以说它无限大,也可说无限小,也可说为零。只有从内到外转速递减和线速度递减是可参照的,递减越快,引力加速度越大,在实中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所需要做的功就越大,在空间内就会感到空间越大。而在空间外由于线速递减太快,而导致空间扩张更快结束,所以就会感觉空间越小。
引力加速度越大,在本空间内感觉越大。在本空间外感觉越小。宇宙就是这样,它的引力加速度相对无限大,所以在宇宙里面看宇宙是无限大的,在宇宙外面看宇宙又是极小的。宇宙是相对最大的实,它同样具有存在与不存在的特点。绝对的看它:它是不存在的。相对的看它:它是无限大的。
半径越小,周长越小,线速度一定的话,走完一周所用时间越少,转速就越高。反之,线速度一定的话,半经越大,转速相对越低。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转速越低离心力越小。从圆心到外围转速递减导致离心力递减,离心力存在一个减速度。这就导致它的反作用力(向心力)存在加速度,这就导致引力产生。引力存在一个加速度。这时在这个场中放一个静止点,它会向圆心运动。举例:从外围向中心迈步,前脚速度比后脚快,这时会感到有个力在向前拉前脚。这个力就是引力。反之,离心力存在加速度时,会导致斥力产生。它也存在加速度。正是因为这种引力加速度的存在,实里面的点相互之间才存在相对运动。这个实才能相对存在。它是一个场。
转速递减越快则线速度递减越快,则引力加速度越大。引力加速度跟转速的减速度成正比,与线速度的减速度也成正比。引力同引力加速度成正比。斥力加速度同转速的加速度成正比,同线速度的加速度也成正比。斥力同斥力加速度成正比。当转速递减同时线速度也递减时表现为引力。当线速度开始维持匀速而转速还是维持递减时开始表现为向心力,一直到线速度表现出递增时而转速还是维持递减,达到临界点前都表现为向心力,达到临界点即线速度递增的加速度和转速递减的减速度数值相等时既不表现向心力也不表现离心力。当转速递减的减速度数值小于线速度递增的加速度数值时开始表现为离心力,一直到转速递减的减速度为0时,都表现为离心力。转速一旦出现递增,线速度也递增时就会表现为斥力。它们依次是:引力、向心力、临界点(平衡)、离心力、斥力。引力和斥力都是一种螺旋运动的力。它们组成的场是一个螺旋力的场。离心力和向心力都是一种直线运动的力。
速度只是一个相对值,它只是表示运动在相对空间里的相对快慢。加速度也只是表示运动变化的相对快慢。物体所受到的引力或斥力都不是来自场的中心点,而是来自场中与物体紧密相邻的每一个点。这就好象在水流中的物体,它受到的冲力不是来自水的下游,也不是来自水的源头,而是来自物体身边的水流。离心力和向心力也一样。不是来自圆心。也不是来自外围。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和静止共同产生了实,实是相对与绝对并存的,实具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双重性。相对与实,实是存在的,相对与虚实是不存在的。绝对静止产生了虚,虚是绝对的,虚为0。
时间就是绝对静止的虚,因为它的绝对静止,才体现出了相对运动。所以才纪录了运动。如果它也运动,如果与运动同步,那么运动岂不是成了静止了。如果它向反方向运动,那么运动的数据岂不乱套了。所以时间是绝对的静止的虚。时间的绝对静止才体现了我们的相对运动。因为我们始终感觉不到自己在运动,以为自己是静止的,所以才感觉时间在运动,这就好像我们坐在开动的火车上,会感觉火车外的物体在运动一样。那种认为时间在运动的观点是不对的。时间的存在充分证明了空间是由虚(绝对静止)和实(绝对静止+相对运动)以及运动三者共同组成的。即空间由时间、物质、能量三者共同构成。时间与能量共同构成了物质,即静止与运动共同产生了物质。而物质又同时存在静止的圆心与外围的运动的能量,所以物质本身也是空间,物质就是一个场,空间也是一个场。
相对是相对存在的,绝对是绝对不存在的。只有0,也就是静止的虚是绝对的,圆周率计算不出一个绝对数值的原因,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直径相对于圆周的相对数值。但是它也存在自己的绝对性,那就是:它绝对是表示圆周和半径的关系的数值。这也是空间的一切都是相对与绝对并存的具体表现。同样黄金分割也没有一个绝对数值。
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很多都是相对和绝对并存的,但有时我们却把一些相对的东西也看成是绝对的了,把一些绝对的东西也看成是相对的了,把它们搞混淆了。这就导致我们产生很多错误的认识。在我们的数学中不应该用等于,而应该用约等于。应该用模糊数学概念。因为等于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1+1不等于2的根本原因。
相对和绝对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两种形态。可以用数来表示,相对为正数,而绝对为0,绝对不是负数,如果是负数它们就是对立的了。我们所见的对立可以通过绝对来过渡,象正数可以通过0(绝对)来过渡为负数,前进可以通过静止(绝对)来过渡为后退,正转可以通过静止(绝对)来过渡为反转,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旋转的平面会表现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对立的运动轨迹的原因,因为这两个面它们共同拥有一个静止的圆心,它们可以通过这个静止(绝对)的圆心来过渡,同样一个旋转的球也有两极,它们运动轨迹也相反(一端为顺时针一端为逆时针)。是因为它们共同拥有一个静止(绝对)的球心。宇宙可以通过外围的绝对静止的虚过渡到中心的绝对静止的球心。后面再讲。
极大和极小是表示空间的,是相对数值得绝对表示,是两个定值,是一种错误的表示方法,因为只要它是一个定值,那么它就不能算是极大的或极小的。所以是不能成立的,空间是相对和绝对并存的,永远也没有定值,只有静止的虚也就是0才是一个定值。
大和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大相对于小是大的,大相对于另一个大也许就是小的了。而极大是有极点的,极小也是有极点的,当突破这个极点时,极大和极小都不成立。那么这两个极点在那里呢?首先它们都是正数值,极小到0的距离是极小的,而只有距离为0时才是距离最小的。所以极小点就是和0重叠的,也可以说就是0。而极大与0的距离是极大的,距离是无限的,因为只要有限就不能算极大,这就造成极大是无限的,也就是没有极点,这个极点是永远也不存在的,只能是无限大,所以极大是不存在的。只有在闭合圆周运动中,极大点才能存在,它和0点是重叠的,这时极大=0=极小。这时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虚的,是一个绝对的静止空间,它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极大和极小都是不存在的。
我们知道在圆周运动中,转速极小时,它产生的场效应也是极小的,转速极大时,它产生的场效应也是极大的,转速极小产生极小,转速极大产生极大,转速极小转1圈用时极长,转速极大转1圈用时极短,用时为0时为转速极快,而不转时用时为极长,它本身不转所以说也不用时间。也可以说用时为0,场效应也为0,它就是虚。我们同样得出:极小=0=极大。同时可以得出时间极长=时间极短,瞬间=永恒。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绝对的虚中存在着极大的空间,但同时它又是极小的,同时它又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都是绝对不存在的。而只有在相对与绝对并存的空间里,无限小和无限大才能相对存在,它们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定值,这就是圆周率计算不到头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的数学都是一些相对数值,根本不存在绝对值,这就是1+1不等于2的根本原因。
0为虚,它是一切都绝对不存在的,绝对没有运动,绝对静止。绝对没有一切。我们所知的一切都绝对不存在。绝对没有光,是绝对真空,光也绝对不能传播。绝对没有大小,高低,距离,远近,长短,瞬间,永恒,总之一切都绝对没有。
1为元,元是一个无限小的点,它是一个相对概念的点,又是一个绝对的不存在的点。它即是一个实的点,也是一个虚的点。它是相对存在的,又是绝对不存在的。它无限小是相对于无限大而言,而相对于另一个无限小它又是无限大的。它和0比的话,元约等于0。也可以说:1约等于0。也可以说相对不等于0。绝对等于0。等于0时它是虚,不等于0时它是实。
元是空间的最小单位,它同时具有存在与不存在的特点,它存在绝对也存在相对。
元有相对的两极。这是因为运动产生的。一个旋转的平面有正反两个面,这个面从正面看是顺时针旋转,从反面看却是逆时针旋转。一个旋转的球也一样,象地球:在北极上方看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方看是顺时针旋转。顺时针与逆时针这两种轨迹相反的运动产生了正负,或者叫阴阳。也可叫两极,摆动和震动也会产生两个回摆点,所以说一生二。这就是很多物体对称的根本原因。也是事物平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它是相对的生2。如果是绝对的,那就成了静止了,那元也就是0了,那就什么也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是相对而生的,2也有绝对的一面,就是静止的圆心或球心。它也存在绝对。
不管是旋转的面还是球,它们都有一个静止的圆心或球心。这就产生了三,所以说二生三。也是相对产生,不是绝对产生。圆心是静止的,它是绝对存在的,所以3也存在它的绝对。
直线运动有三个点,分别是:静止点,运动的临界起点,也就是无限小点。运动的无限大点。三点成一线。
三点成一线时,即运动轨迹不相交时,表现为运动。那就表现为能。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与运动的速度以及加速度或减速度成正比。减速度不应该用负加速度表示,它是一个正数值,当物体存在减速度时,它释放能,当存在加速度时,它吸收能。能量是指能的量,是指能的多少,它是一个相对数值。质量一样时,它与运动的加速度及减速度以及运动的距离呈正比。能就是一定质量的物体的运动,能量就是一定质量的物体的运动的距离。吸收的能约等于质量乘以速度乘以加速度。释放的能约等于质量乘以速度乘以减速度。吸收的能量约等于质量乘以速度乘以加速度乘以距离。释放的能量约等于质量乘以速度乘以减速度乘以距离。当加速度与减速度都为0时,没有能量吸收也没有能量释放。只要没有相对的能量释放或吸收就没有相对的能量。能量相对为0。
能就是运动,就是动能,都具有力,力存在于运动中它同时又推动了运动,力的方向与运动轨迹同向。阻力是一个外来力。不在本运动中。它存在于别的运动中,当别的运动与本运动方向存在相反或夹角时以及速度和加速度不一样时,就会存在力的互相传递以及互相作用。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磁能、电能、光能。都是一种螺旋运动的能,也是一种动能。都存在扭力与推拉力,是一个组合力的能量。热能、爆炸能、声波能、惯性能、冲击能、推拉力能等释放的能,也是一种动能,也是一个组合力的能量,但是都不具有扭力,不具有螺旋运动。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能量要存在,必须要导致相对运动产生。如果不发生相对运动,就不会存在能量。相对运动产生能量。能量是相对存在的。能量就是运动本身。绝对静止了,能量也就绝对不存在了。
举例:A物体相对B物体运动,则A,B之间存在相对的能量。A物体相对B物体静止后,B相对于C物体却运动,则A,B之间不存在能量了。B,C之间却存在相对的能量。A,B之间的相对能量转为B,C之间的相对能量。能量守衡就是这样造成的。
质量同场的密度和体积成正比,场具有运动的能量和静止的虚。质量转为能量就是使场中的虚消失。反之使运动产生一个虚就会产生场,就会使能量转为质量。能量相对守衡,质量也是相对守衡。
三个点绝对重叠时,也就是绝对静止时,就会表现为虚。为0。它有重叠,也有虚,但是没有运动,它的三个点都是绝对点,分别是:静止点,极小点,极大点。在它那里极小=极大=0。一切都是绝对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0。
三个点产生能量。即产生了运动,也产生了虚。当3个点完全重叠时,表现为虚。也就是静止,也就是0。当3个点在一条线时就会表现为运动即能量,运动与静止是产生实的基本要素。所以说三生万物。三个点是绝对的静止点、极小点或无限小点、极大点或无限大点。它们是构成一切万物的基本点,极大和极小是对立的也是相等的,无限大和无限小是对立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圆周运动可以实现它们的相互转化。无限大点通过圆周运动越过静止点就会与无限小点重叠或相对重叠。这就是物极必反的根本原因。
闭和圆周运动产生4个点,分别是:静止点,无限大点,无限小点,无限大点与绝对静止点的绝对重叠点。它们构成了一个点,它是由一个绝对不存在的绝对点和两个相对存在的相对点以及一个重叠点共同组成的。它就是元。它同时存在绝对点和相对点,所以它同时具有相对和绝对的特点。它就是我们已知的中微子类、夸克,介子、v粒子等。它里面的点有相对重叠的也有绝对重叠的,在它那里无限大变成了极大,极大=0。无限小约等于0。
举例说明一下:在圆周上的一点从0点出发,首先经过无限小点b,转一圈后,无限大点c与0点重叠。这个重叠点为d,这时0,c,d,3点重叠于一点d。它们都和0点绝对重叠,0点是绝对静止点,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三个点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无限小点同0点是相对重叠。所以只有无限小点是存在的。这就是闭和圆周运动。它的圆周内部是空的,也就是内部不存在运动,也就是内部空间为0,所以圆周半径为0。只存在圆周上的无限小点,它的运动不是以中心自旋,而是以边缘上的一点为圆心作旋转,它的半径是无限小的,边缘的周长也无限小,可以说周长成为一点,这就导致它的每一个点都会成为圆心,这就导致产生一个围绕圆心(虚)脉动的环形场。它就是元。它是无限小的。它有虚,有重叠(只有点的重叠),有运动,它的运动是一种脉动,它静止时,它就是虚的0。如果众多的元叠加在一起,元的脉动就会消失,它们就化为虚了。众多的无限小组成了极大,又化为了虚的0。这时无限小也成了极小,也等于虚的0,这个虚里面不存在场效应,什么都不存在。单个的中微子或夸可等也不存在了。也就是众多的元叠加在一起会塌缩,会消失。
元有波象,有质量,它的质量是脉动的,即一会有一会没有。如果脉动极快,就会表现出电荷。同时波长更短。元是一个亚场,是一个亚空间。
它的结构我们可以用几何来表示,三点成一面,在面的上方加一点,构成4个点的结构。它外形就象一个底边是三角形的金字塔,它的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它有四个面,它的每个面都可以再叠加一个金字塔,从而构成了各种外形的中微子或夸可等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形态。两个可以组成菱形,三个可以组成Y形等,四个可以组成X形等,五个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的金字塔形。也就是说没个金字塔可以无限五等分,我们所观测到的中微子,夸可等应该是大的金字塔类,再小的我们根本无法观测到。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存在,否则那就是盲人否认光的存在。
这个金字塔有四个点,有四个面,有五个等量空间,有六条相等的边。这可以看成是4生5,5生6。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导致力场相等,互相之间不产生运动,它里面就是静止的虚。它就是中心点。它可以无限等分,也可以无限叠加。它是构建虚与实的桥梁。
严格地讲这个小金字塔形是在作自旋或震动或摆动等运动,这才能保证它的存在,否则它就会化为虚,它做线运动时就会表现为能量。它的自旋是分别以各个点为圆心运动的,这就形成一个脉动的球形。一但自旋,平面上方的点会更接近平面,当快达到金字塔中心点时,其它各点会依次进入中心点区域,而出现各点轮流做圆心的复杂运动。同时在平面下方表现出电荷,上方也有正好相反的电荷,只是太低,所以只表现出下方的电荷。顺时针自旋表现正电,反之表现负电。电荷强弱也在波动,随上方点的下降平面下方的电荷下降,上方的增强。同时电荷在球表面快速移动。这就使我们观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电荷表现。同时它的脉动快慢使电荷强弱也出现不同变化。它的场的脉动导致它的质量也在脉动。所以中微子,夸可等表现出很多特异物理特性。
当c点与0点不完全重叠时,也就是相对重叠或者叫擦肩而过时,表现为不闭合圆周运动。
基本空间分别是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不做闭和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这时它的表现为旋转的一个面,我把它称为量子。
它是一个旋转的平面场,它是一个相对的平面。它有相对的厚度,没有绝对的厚度。也可以说绝对厚度为0。
它有正反两个面。分别具有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的运动。分别带正,负电荷。它同时具有磁场,两面分别有一个顺时针扭力和一个逆时针扭力,这两个扭力分别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量子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它是一个扭力场。射线场、光场、电场、磁场、引力场都是扭力场。量子不同的转速表现出不同的场。正常转速的量子只表现出引力场。
量子存在三环,从中心0点,运动速度从0加速到最大值的加速区,这个区域场的密度最低,在这个区里产生斥力。再往外是高压区,也可叫压力环区,在这里转速及线速度达到最快。再往外是线速和转速递减区,在这个区里产生引力。引力和斥力共同作用于压力环区,力的方向正好同压力环运动方向相同,这就更促进了压力环的运动,同时也提高了压力环的压力。严格的讲量子存在五个区:中心的0区、加速区、临界点区(平衡区)、超高压区、减速区。
量子外围受到压力会转为压力环的动力,受到阻力会使线速度减速,从而转为引力,会转到压力环上。遇到一般加热或其它一般能量,会提高线速度,从而提高内圈的斥力,也会转到压力环上,从而提高压力环的转速。同时内圈半径加大。同时外圈线速度递减会变慢,从而使场的扩张更晚结束,从而使场的半径加大。从而使原子体积变大,从而使整个场的体积变大。这就是热涨冷缩的缘故。由于线速度递减变慢,导致引力有所下降,同时线速度高使场转速更高,导致场与场之间的碰撞力越大,所以高温物体内部粒子运动更活跃。更易变为流体或气体。同时流体和气体更易出现分散。它们中的粒子自身能量更大,自身转速更高,它所构成的场的转速更高,所以流体或汽体更易传播光,射线。而电由于电波转速低,所以电波更不易在气体中传播。(以后在光,电中再讲)
场的体积虽然增大,但是场的密度却有所下降(因为引力下降),所以整个场的变化不大,一个低温物体加热到高温,它的质量有极小的增加,因为增加的能量同量子自身的能量悬殊太大,可以说微乎其微,所以质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液态氢的质量损耗就是最好的说明,并不是氢原子跑掉了,而是气态的氢气原子的能量大,变为液态氢气原子时释放出能量而使质量下降。量子很易吸收能量。当转速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波把能量向外传递出去(后面再讲),使自身维持一个平衡,从而维持自身的运动。
量子存在两极,顺时针旋转的面为正极,逆时针旋转的面为负极。分别是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扭力(顺时针和逆时针)。量子这个平面场整体转速,从高到低分别传递出不同的能量波,依次是射线,光,(电、磁)、力。常态量子不对外传递光、电、磁、力,它对外没有能量传递,它与周围场的转速同速,这就象两辆同向运动的汽车,速度一样时,相对静止,相对之间没有能量存在,它受周围场的影响较大,会改变自身的转速,转速一旦改变,与周围场的转速一旦不同,它就会对外表现出能量传递,要么放出能量,要么吸收能量。直到与周围场达成平衡。量子具有引力,多个量子杂乱无章的排列在一起,所谓的真空是没有原子的真空,它里面充满了量子以及其它更小的夸克、中微子类。
在外力作用下量子会出现同轴旋转,异极相吸,量子的自旋运动方向同向,相互之间没有摩擦。同极相斥,但是斥力远远小于相互之间的引力。量子的自旋运动方向相反,相互之间有摩擦,这就导致量子各自转速出现波动,两个量子不断的碰触又分开,又碰触。摩擦释放的能量又被量子各自吸收,连接链条出现断、和震动。这就是原子的同位素形成的原因(后面会讲到)。我们的计算机的信息链就是由量子链构成的,我们大脑的意识链也是由量子链构成的。只是大脑的解码器和电脑的解码器不同罢了,如果电脑与人脑解码器能够同步,那我们就可以同电脑资源共享。同时人脑可以嫁接电脑,那人就可以成为超人了。(后面再讲)
量子是由5个基本点构成的,分别是静止点,无限小点,无限大点,无限大点与静止点的近乎重叠点,无限大点与无限小点的近乎重叠点。它们当中只有静止点是绝对点,其它的都是相对点。我以后把近乎重叠点称作相对重叠点。
这5个点分别用a,b,c,d,e,表示,拿5个同样大小的小球来做个实验:a,b,c,3个球放在一起,相互之间可以紧密相连,再加一个d进去,相互之间也可以紧密相连,再加e进去,就不一样了,不管怎么调整,始终有两个球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球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这样表示:ab=ac=ad=ae=bc=bd=be=cd=ce小于de(正好10个区段)。正是由于这种距离的不相等,从而导致了力场的失恒。从而导致了力的产生,从而产生了运动。
运动的动力来自这个空间本身,运动又产生了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具有10个区间。
当量子这个场内各点的运动轨迹偏向平面上方或下方时,量子表现为正电子或负电子。
电子转速越高,场内各点的运动轨迹越远离平面而更居于平面上方或下方。这时电压越高。波象越高。波长越短。它的外形是一个凹片形。
正电子场内点的运动轨迹更居于顺时针旋转的那个面的上方。这时表现为正电荷,它象一个碗,碗口朝上。它是一个顺时针扭力。负电子场内点的运动轨迹更居于逆时针旋转的那个面的上方。这时表现为负电荷,它也象一个碗,碗口朝下。它是一个逆时针扭力。它的转速可以由低到高,转速太高就会传递出射线,把能量传递出去,它的能量波有一个不同点,它对外的传递是边缘在前,中心在后。而别的能量波(射线、光、磁、)是边缘在后,中心在前。它的波跟光波不同,即使转速一样,它也不会发光,只能是放出阴极射线。
当正负电子相遇时,如果两个电极相触,则会使运动方向同向,而出现运动相互加速,(这种加速就好象弧形的弓拉直,会使弧的两头向外拉长)。从而提高各自场的转速,当达到发光量子的转速时,就会发光。电压越高,转速越高,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同时外围转速提高,使场内的线速度递减变慢,使各自的场半径突然加大,从而对外做功。释放能量。当释放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外围转速会更快的降低,这时引力加大,各个场会重新建立一种平衡,从而停止释放能量。这时电子会变为量子。这个时间是短暂的。
带静电的物体会吸引物体是因为引力加大,造成引力加大的原因是因为带静电物体中的正,负电子在相互接触,释放能量以后,各个量子的外围转速会更快的降低,这时单个量子引力加大,导致整个物体的场的引力加大。当静电消失后,引力恢复正常。也就不再吸引物体了。
当量子的一个面受到外力摩擦时,会使面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会使运动轨迹更偏向平面上方或下方。使量子外形变成一个凹面,这就导致电子的产生。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因。
一般的量子的两个相对重叠点同时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它们近乎在一个平面上,也可以说相对在一个平面上。标准量子就是一个相对的平面。量子是一个标准的平面空间。量子转速越高,运动轨迹越远离平面而更居于上方和下方,这时量子表现为光子,光子外形就象一个饼状,不过饼的中心部是凹进去的,边缘很薄,往里就稍微厚点了。转速再高就构成质子,质子外形跟光子相似,只是整个的更厚。它更加表现出粒象,同时波动性更大,所以也更表现出波象。转速再高就构成中子。它厚度更大,外形近乎成球形,球的两极分别有一个旋涡,它更加表现出粒象。同时波动性更大,所以也更表现出波象。质子、中子都比光子转速更高,它们都是放射源,都对外放射出射线,它也是一种波,比光波转速更高。光子、质子和中子都具有粒象和波象。都有两极。光子不带电荷,因为能量都转为光波传递出去了。同时它的自旋运动轨迹离开平面很少,基本达不到电子运行轨迹离开平面的状况。所以不表现电荷。质子因为转速更高,放出的是射线,同时它的自旋运动轨迹离开平面很多,达到电子运行轨迹离开平面的状况,造成它的两极凹陷进去,所以它表现出电荷。但是它的突出部分的半径较小,导致它放出的扭力波跟电子的扭力波半径不同,使我们认为它所带电荷跟电子不同,同时它的边缘往里一点的突出部分,正好跟电子的凹进去的面正好相合,这就象一个凹面与一个凸面正好相合一样。我们传统认为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就认为质子带正电荷,其实是不对的,它们都带正、负电荷。我们传统的理论是不对的,因为对质子电荷的测定是很困难的,我们受传统原子理论影响,始终认为质子带单极电荷,这是一个惯性思维带来得错误。中子转速更高,它放出强射线,它把能量完全带走了,同时它的自旋运动轨迹离开平面更多,在平面上方和下方形成弧面,导致两个极点的旋涡很小,对外作用面很小,对外没有扭力传递,所以中子不表现电荷。光子、质子、中子都不稳定,都会衰变为量子,光子最快,它不是放射源,只是光源,因为它的转速很低。中子的转速最高所以放出的射线最强,它具有的能量最大。所以衰变最慢,中子首先衰变为质子,再衰变为光子,最后衰变为量子。中子、质子、衰变过程中都先放出射线,最后放出光。中子可以称为亚原子。但是它不是原子,它的场不具有立面扭力(后面再讲),只有一个上下螺旋状的平面扭力。它没有相交点。
当运动轨迹越过平面上方或下方的任何一个极点时,表现为正、反物质。所谓的正、反物质就是它们。它由6个点构成。分别是:静止点,无限小点,无限大点,无限大点与静止点的相对重叠点,无限大点与无限小点的相对重叠点,平面上方或下方的极点(在量子自转轴上)。正、反物质可以由单个或多个量子重叠在一起构成。它的外形象一个鸡蛋形。在它的鸡蛋形钝面的旋涡直径较大,对外作用面较大,而鸡蛋形的尖面的旋涡直径很小,几乎没有,所以几乎对外没有扭力传递,所以它表现出单极性,所以它表现为正物质或反物质,它比中子相对稳定一些。它的场的上下螺旋状平面扭力在平面上方或下方有交点。正、反物质可以由单个或多个量子重叠在一起构成。因为它的扭力相交使它自身的场的引力出现相交,就跟线相交一样,可以把多个量子拧合在一起。只是这个拧在一起的线扣只有一个交叉,所以不能形成绳子。所以它的场不稳定。所以正、反物质也会衰变,会逐渐衰变为量子。它可以称为亚立体空间。正、反物质相遇同正、负电子相遇。最后变为两个或多个量子。释放更多的能量。正、反物质同一般的物质相遇也会释放能量,会变为电子,最后又变为量子。电子,正、反物质。它们都表现出单极。可以统称为单极粒子。它们都不稳定。
电子、光子、质子可以统称为亚平面空间。中子或亚原子、正、反物质可以统称为亚立体空间。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个或多个量子摆动或震动或同时摆动加转动加震动构成的。量子吸收了摆动或震动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自身的转速。使量子转速更高。
当运动轨迹分别越过平面上方和下方的极点时,表现为原子。它由7个点构成。分别是:静止点,无限小点,无限大点,无限大点与静止点的相对重叠点,无限大点与无限小点的相对重叠点,上极点,下极点。它是由量子作立面旋转构成的。它是由平面扭力和立面扭力所组成的组和扭力场构成的。它的外形是一个正球或椭圆球形。它的立面扭力和单个量子的平面扭力是基本相等的。
1个量子立面旋转就构成氢原子,它是正球形。多个量子重叠后同轴旋转,同时作立面旋转就构成高价原素原子。它的立面旋转力始终基本等于一个量子的平面旋转力。它来自宇宙的自转扭力(后面会讲到)。原子有磁场,立面旋转轴就是它的磁场两极。我们传统的原子理论是不对的,传统理论中的所谓电子是根本不存在的,他那种理论所构成的场是不牢固的,可以说漏洞百出,那种原子模型全是臆想,因为谁也没有真正看到过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并不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共同构成的。传统理论中的电子事实上是原子表面的旋涡,因为原子存在立面扭力和平面扭力,它们共同作用在原子表面形成旋涡,转速都很高,达到电子的转速,同时旋涡的对外作用面是凹进去的,这就使它具有电的特性,旋涡的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假设顺时针旋转的表现出正电荷,逆时针旋转的就表现出负电荷,能量流从顺时针旋转的旋涡一端进去,从逆时针旋转的旋涡出来,或从逆时针旋转的旋涡一端进去,从顺时针旋转的旋涡出来,这取决于能量流自身的电性。向外出的能量流由于原子的吸收变的很小,甚至被原子全部吸收,所以我们测不到出口旋涡的存在。这就使我们得出能量流始终朝向原子核的结果。我们也不知能量流的电性,只知道能量流始终朝向原子核,我们银河系现在所处的位置假设在宇宙的逆时针旋转的半球,这就使场中的能量流的前端是逆时针旋转,这就使原子接受的能量是从顺时针旋转的旋涡进去,从逆时针旋转的旋涡出来(异极相对旋转方向同向),顺时针旋转的旋涡不表现能量(除非银河系运行到宇宙的另一个半球后,在地球的南极或强一点的磁场的S极区可以找到带正电子的原子),这就使原子表面表现出负电荷。由于能量流指向荷区,这就使原子的中心核区表现出正电荷,同时旋涡的数量以及分布随量子数量的增加数量更多,分布也各有深浅,这就使我们得出电子云以及原子结构的错误概念。原子里面只有量子,所谓的质子、中子在原子核里面是不存在的。原子核就是量子的中心环区立面旋转产生的球体,从这个核区往外转速在递减,从而使原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场。同时量子的中心区的压力和质量最大,导致原子核的质量最大。原子里面的各个点的运动轨迹是很复杂的螺旋运动,它的量子都具有上下螺旋平面扭力,并且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交点,它的扭力相交使它自身的场的引力出现相交,就跟线相交一样,可以把多个量子拧合在一起。这个拧在一起的线扣有两个交叉,就形成绳子了,所以它的场很稳定。
组成原子的量子数量越多,它的平面扭力越大,越大于立面扭力,原子外形越趋向椭圆形。相对体积更小,所以比重更大。比如黄金,它的立面轴与平面轴的比例应该是黄金分割的比例。这就使它的外形成为一个完美的椭圆形。原子排列更加紧凑,互相之间更加没有空隙。所以金箔可以做得很薄。别的原素也更加不易进入,它的场的结构更加牢固,所以金箔可以做得很薄。原子对外围场的作用很平滑,导致与别的元素结合成的分子结构更不牢固,也就是说更不易构成分子。所以更加不易同别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但是随着原子量的更高或更低,原子外形更加椭圆化或圆球化,场的稳定性会更差,对外围场表现就更活跃,就更易与别的元素原子结合,所以化学性相对开始更不稳定。同时不同的球体比例与大小,构成了场的不同的密度,引力以及对外的不同的平滑性。这就构成了不同的整体场结构,从而使各种元素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以及相互之间的不同的结合性。
放射性原素外形近乎成一直线,它的平面扭力和立面扭力近乎失衡,它的结构更加不稳定,物理性很不稳定,很易衰变。它的放射性就是这样造成的。核裂变反应也正是利用这一点造成的(后面再讲)。自然衰变的原子就象燃烧的香烟,能量从原子的两头不断流失,这些能量来自量子链中最中间的一个或一对量子,它或它们处在最中心,原子的两极就在它或它们的边缘上,它或它们被两边的量子不断挤压,能量不断的从自己的边缘流失出去,最后就消失掉了。这也是铀235、钚239更具放射性的原因。因为他们的量子数都是单数,都存在一个处在中间的量子。它的放射性是由于两极近乎成点状,同时在高速旋转,导致从两极向外传递出前端很凸的螺旋波,这种波与中子向外传递的波很相似,只是比中子传递出来的波的转速稍低一点。它同样也是射线波。铀238的原子两极是由两个量子的边缘构成的,相对于铀239的两极更粗,它们的转速基本相等,所以铀239传递出来的波的前端更尖,具有更强的穿透力,所以铀239具有更强的放射性。单数量子不能构成稳定的原子,也就是单数原子量的元素更不稳定,它们都是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很难长期存在。
当核反应达到临界点时,原子外形近乎成一条直线,同时量子自旋轨迹也成极度椭圆化,导致不能表现扭力。原子表面的旋涡也不存在了,导致原子不表现电荷,这就使我们产生错觉,认为电子脱离了原子核,其实传统理论中的电子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称它为等离子也是一种错误的描述。
我们的元素周期表很不全面,应该还有更多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同位素,我们所知的很多重元素并不是元素本身,而是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具有更多的放射性。氦元素有4个量子构成,同向排列的就构成氦原子,其余的还有5种排列方式,量子排列方向分别用1、2来表示,会出现1212、1222、1211、1122、1221、1111、6种排列,其中1111是氦原子的排列,其它5种是同位素的排列,所以氦原子有5种同位素。同位素不稳定是因为量子链的波动造成的。高价元素有更多的同位素。氢没有同位素,氘应该是第二价元素,它不是氢的同位素,它自己还有一个同位素。它的量子排列是:11,它的同位素是:12。同理:氚也不是氢的同位素,氚应该是第三价元素,它本身不稳定,也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还有两个同位素。它的量子排列是:111,它的同位素是:121、112。氦应该是第四价元素。氦与锂之间还有一种元素,它本身也不稳定,也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还有12121、12122、12222、11211、11121、11221、11222、等至少7种同位素。以此类推,更高价的元素会有更多的同位素。从氢到铀238应该有238种元素,它们中的单数原子量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同位素就太多了,这需要一一计算,这个数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按上面的方法计算一下。用这些元素以及同位素可以生成更多的新材料,相信我们的材料科学前景无限广阔。世界会变的无限精彩。
原子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它是由7个点构成的。其中有一个绝对静止点0,它就是球心。其它6个点分别在它的周围,我们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表示,这个球同时以上下轴,左右轴,前后轴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那么球心会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离心力。就会产生一个绝对真空点。它也是一个绝对静止点。原子自身的运动中,设上下轴为立面旋转,则左右、前后轴同在一个平面上,平面又是一个整体场,随着平面的转动,左右前后轴不断发生着位置互换,从而实现了三条轴的同时转动。这就是我们的空间是三维空间的根本所在。
同时这三条轴又把这个球分成了8个区间,也可以说是8个空间。这就产生了8。
这8个空间共同相交于中心一点,它同时具有其它八个空间的一点,并且这八个点重叠为一点。这就是九宫区。这就产生了9。
九宫点包围着球心0点。1这个元点与0点也几乎同为一点。所以说1,9这两个点有重叠之处,因为两个点都是奇点,所以应该是相对完全重叠,也可以说1约等于9,1又约等于0,所以可得出0约等于1约等于9。它们分别代表虚(0),无限小(1),无限大(9)。所以:0约等于无限小约等于无限大。同时又:极小=0=极大=不存在。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多个原子合在一起构成分子,由于各种原子的场的外形不一样,导致各自的场的效应不一样。密度也不一样,引力也不一样,从而导致各种分子的产生,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外部环境的不同又可产生不同的分子,相同的分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不同的分子又可组成不同的整体场结构,从而产生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混合物。构成了我们的多彩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引力的作用下合在一起的。引力来自场中的每一个粒子,小到夸克、量子,大到原子、分子、再到整个场。所以说万有引力。
化学反应的释放能量或吸收能量,是因为各个场在做自我能量调整。使整个分子形成的场与周围的场的能量达成一个新的平衡。随着温度的变化,各个原子的场的能量也在变化,从而打乱了原来的能量平衡,当突破各自的临界值时,各种原子的场会重新调整重新组合从而达成一种新的能量平衡。化学反应就是原子的场的能量调整以及重新组合。这种调整与组合都是为了达成一个与周围场的能量平衡。催化剂的作用就是打乱了原来的场的能量平衡,使各种元素的场重新调整,从而促进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就是能量调整。就是各个运动的运动速度的同速调整,只有同速,相互之间才不存在相互的能量。才不会发生相互之间的能量传递。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氢分子中的氢原子以及单个的氢原子,它们的场的外形以及能量值是不一样的。电解水所需的电能基本上跟氢氧反应释放的热能相等。这个能量值就是氢氧分子中的能量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的能量区别值。这个能量区别值的大小与原子自身的总能量值相比较,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基本一样。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看:空间可以分成10个区间,8个一般区间,一个九宫区,再加球心绝对静止区正好是10个区间。这也许就是数学10进位的原因吧。每个数都对应不同的空间结构点。不同的空间结构都由不同数的结构点构成。1代表元,代表从0区向外的加速区,它具有一个最大的扩张力,是一个生长的、具有元生力的元点。2代表正反或阴阳。3代表运动(能量)。4代表亚平面空间(它产生了元)。5代表平面空间。6代表亚立体空间。7代表立体空间。8代表空间的外围转速递减区。9代表中心的高压区,它具有一个最大的向中心收缩的力。0代表中心的绝对静止点(虚)。1和9之间有一层平衡区,它没有明显的界限,它在不断的摆动,使1和9不断的相互平衡。它受着来自1和9的压力,又把它们相互调和,使它们相互转化,最终使它们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可以知道空间没有明显的边界。所以说空间没用绝对的大小,它只存在相对的大小。各个空间可以无限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更大的空间。每个空间又各自成为单个的空间。它们又受整个大空间的影响。
完整立体空间由7个基本点构成,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一星期要7天,音符用7个,伤口逾和大约7天,7言诗顺口,人生7窍,等等的原因吧。
最原始的亚空间由四个点构成,这也许就是很多原始脊椎动物是4个脚趾的缘故吧。象今天的鸟类,以及偶蹄纲类动物。它们相对低级。
基本空间由五个基本点构成,这也许就是高级哺乳动物是5个脚趾的缘故吧,它们相对四个脚趾的动物更加高级。象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不但有5个脚趾、手指,同时还有一些奇特现象:首先是我们的躯干区,生命从肚脐开始发育,生出了5脏,这是第一级进化,然后是四肢加一个头是5个叉。这是第二级进化。再看胳膊:大臂、小臂、手掌、手指、手指甲正好5大块,腿和胳膊是一样也有5大块,再说头;脖子、头发、三庭正好也是5段。这就是第三级进化。再看手和脚:首先是5个手指或5个脚趾,手掌、三节手指骨、指甲、正好又是5段。脚也一样。再看头:首先是五官,再看脸:上庭、中庭、人中区、嘴区、下颌区真好五段。再看左右:两耳区、两腮区、中间印堂鼻嘴区正好左右分成5段。这就是第四级进化。再看第五级进化:手指脚趾:首先是三节指(趾)骨、指(趾)甲、指(趾)甲头上还有一端,它可是有大用的,我们还要经常修剪,这正好又是5段。再看五官:它们已经进化的更复杂了,不是5段而是更多级了,它们共同生成了7窍,同时每一官都更加复杂。整个头部更加复杂,在这里还生成了大脑,它更加复杂,它成为整个生命体的核心。我们对它就不再讨论,我们讨论以上人体结构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当生物沿着5这个数完成5级进化后,就成为高级生物。同时随着第5级组织的功能更加完善,生物更加高级。我们人类就是手的功能开始成熟后,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生物进化跟空间进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沿着空间基本结构进化,生命本身就是物质的,它是空间进化的更高级形式。空间有虚和实共同构成。生命也有虚的绝对静意识、实的肉体和动意识共同构成。动意识和绝对静意识共同构成了意识。意识是空间进化的更高级形态。它是宇宙中最精华的物质。低级生物的意识具有绝对静意识,和很低级的动意识。它的意识更加低级,甚至没有动意识,只有静意识,象最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它就只有绝对静意识(绝对静止虚)和细胞体(相对运动)构成。随着生物进化的更加高级,意识也更加高级。
象我们人类的许多特异功能现象就是更高级的意识的表现,相信最高级的生命形态是纯意识结构的。意识是我们现阶段的人类所感知不到的,我们和最高级生命的区别就好像地球上的草履虫和人的区别一样,草履虫是感知不到人的存在的。我们的意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它无所不能,它创造了人类文明,创造了一切,但是我们的意识的层次太低,导致我们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却做不到,我们只好利用工具来完成我们无法完成的事情,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进化,总有一天我们会不用工具就可以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任何事情。我们的肉体将不再需要,它将被淘汰掉,我们将成为纯意识结构的全新的人类,那时我们会长生不老。我们的很多的不良意识都将被净化掉,我们将具有今天的我们所从来不知道的更高级的意识层次。人类要进化到这个层次不知要多长时间,也许根本就完不成这个进化,那就全看我们人类的造化了。这首先需要我们人类自修品德,自我净化意识。同时调整好自然环境,同时启动自身的生物工程,人为的加快自我进化。从而更好的完成自身的进化。
我们再来谈核反应,首先对原子加热,放射性高价元素:铀235只要稍微加热,就可达到临界状态,因为它的量子数很多,导致平面扭力极大,量子受热更加大了量子所在的平面上的扭力,使原子外形更近乎成一条直线。它的平面扭力和立面扭力近乎失衡,这时用一个高能中子去轰击临界状态的原子,更加大了它的平面扭力,从而使它的平面扭力和立面扭力失衡,使外形近乎成一直线的原子向直线两端突然运动,同时具有一个极大的加速度。使量子的运动轨迹出现重叠摩擦,就象一条转动的皮带(比如电机与水泵的皮带传动)向两端拉长时,皮带两端就会相互摩擦。这就使量子的自身运动出现相互减速,出现一个极大的减速度,这就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摩擦发生在直线两端,摩擦使两端部分逐渐消失,直线是一个锥形的,锥尖部分是由原子中的最中间量子构成的,所以中间量子会逐渐消失。当能量释放后,平面扭力和立面扭力又重新建立起一种平衡后,直线向两端的运动就会停止,核反应就会结束。核反应产生高热,使环境温度始终维持临界状态就会继续反应,就会发生链式反应。只要环境温度够高核裂变反应就会继续,所以说不光放射性重元素会发生裂变反应,低价元素只要环境温度够高同样会发生裂变反应。低价元素要求更高的温度环境。放射性同位素原子都是单数原子量,都是单数量子,原子中的量子链中都有一个中间量子,原子构成的直线更尖,锥尖部分更易产生摩擦,摩擦面更大,所以更易散失能量。而双数原子量的原子具有双数量子,量子链的中间是一对量子,它的原子外形虽然也是一条直线,但是直线两端更粗,更不宜产生摩擦,摩擦面更小,所以更不宜散失能量。它更不宜产生核裂变反应。裂变反应中并没有放出中子,而是由于释放的能量使场的转速提高,使场内的量子转速提高,有的达到中子的转速时就变为中子了。同时这些中子随能量流快速移动,就构成了快中子,移动慢的就构成慢中子。快中子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可以更好的打破临界状态的原子平衡。使它产生核反应。
核裂变后原子成为一个低价原子,同时消失掉一个量子。它们生成大量的中微子等。这些中微子类构成了能量流。这个过程中消失的是一个量子,它化为了能量。核裂变是量子消失化为能量的核反应。
如果能量缓慢释放,同时始终维持链式反应的环境,则量子会慢慢的一个一个消失,这就是核裂变反应堆的运行状态,也是地球或稍大或稍小一点的行星的球核部位的运行状态。它是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热、火山喷发等的能量来源,这个能量与地球对外散失的能量正好达成一个平衡,才造成了今天地球的相对平稳的形态。
核反应产生高热,我们利用这个环境可以制造出更多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同位素。我们的元素周期表很不全面,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元素,应该说无数种,我们可以用它们生成更多的化合物。生产出更多的新材料。相信世界会更精彩。
核聚变同样是把低原子量元素加热加压到临界状态,这时它也表现出等离子态,这时原子外形也成一条直线状,直线具有可重叠性,这就使两个原子可以合为一个原子,这时一个原子中出现两个立面旋转扭力,受宇宙场的影响会释放掉一个,这时原子内的平面扭力远远大于立面扭力,量子会自我调整,各自释放出一部分能量,从而达成一种新的平衡。这时直线向两端突然快速运动。这就使直线两端产生更大的摩擦,摩擦面更大,使量子的速度降的更快,这就使量子具有一个更大的减速度,它就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同时它的能量释放更快,质量变为能量的比率更高。而核裂变中场的温度与压力相对于核聚变中更低,与外界的温度压力差更小,所以能量对外释放相对缓慢。核聚变中氘和氚聚合成氦同时释放一个量子的能量再加一个立面扭力的能量。氚和氚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原子同时释放两个量子的能量再加一个立面扭力的能量。所以核聚变中释放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中一个量子相对缓慢的释放的能量,核聚变是原子立面旋转消失化为能量的核反应。
高原子量元素因为它的量子数更多,平面扭力更大,外形更椭圆球化,所以更易达到核聚变的临界状态,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更大的压力,因为高原子量元素的量子数更多,它所形成的直线更粗,要重合在一起需要更大的压力。但是可以部分的重合,生成一个稍高原子量一点的元素。象铀238接受一个量子后生成钚239就是这样,但是这个过程中没有立面扭力释放,也没有量子消失化为能量。所以没有发生聚变反应。只是量子自我调整释放了一点点能量。这就是各种元素形成的反应。我称它聚合反应。它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反应,它不是释放大量的能量而是产生新物质,它是构成一切的桥梁。它产生了各种元素。它使低原子量元素转为高原子量元素,从而能够产生核裂变反应,又生成低价原子量元素,又通过它生成高原子量元素,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着。最后代换成的低原子量元素又可以发生聚核反应。再生成高原子量元素,又循环上面的反应过程,最后把物质全部转为能量。
低原子量元素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才能生成更高价的元素。压力不用很大,铀238就可以生成钚239,钚239应该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大部分都是同位素,因为这么多的量子要实现同向排列很难,同时它具有单数量子,所以本身就是同位素,外界条件更不利于它存在,所以它是强放射性元素,所以钚239会很容易发生核裂变反应。铀238是在地球内部很多的物质,它的同位素大部分都发生了核裂变反应。它本来也可以继续反应,但是随着地球内部的运动,它被抛出了反应区,由于它的相对稳定,最后才保留了下来。用它可以很容易生产出同位素铀235以及钚239。铀237应该是一种新的元素,它也有很多同位素,它本身也是单数量子的同位素,只是我们忽略了,或者把它当成235或239了。铀236应该是一种新元素。
氢弹的爆炸并不完全是氘和氚的聚核反应,还有铀原子生成其它原子的反应。有的原子又同时发生裂变反应。氢弹爆炸是一个核聚变与核裂变同时发生的反应。所以它的能量巨大。同时它的反应场的压力与温度都比原子弹高,导致反应场中的一切速度都比原子弹高,爆炸的那一刻速度达到最高,它与周围场的边界的速度相差比原子弹的更大,所以它相对于边界具有一个更大的减速度。这就使它对边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边界外面压力相对更小,能量一旦释放,外围场的加速度更高,所以外围场吸收的能量更高。所以能量可以更多的传递出来。外围场的突然扩张虽然也有一个加速度,但是这个加速度比反应场的减速度要低很多,所以这个具有加速度的运动一样对外释放能量。所以反应场的能量还是可以不断的释放。当运动的前端出现减速度时,能量依然在向周围场释放。只有当减速度降为0时,即速度与周围场的速度相等时,才停止对周围场的能量释放。这个过程中:能量释放的多少与反应场跟外围场的压力差成正比,压力差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这也是柴油机与涡轮增压汽油机比普通汽油机燃料的燃烧值更高的原因。相信炸药装的更多一些,弹壳做的更厚一些,单位质量的同等炸药会爆发出更多的能量。
黑洞就是在发生着裂变反应。同样氢原子如果温度够高的话也会变成一条直线,而发生核反应,从而发生量子消失,而化为能量。这也是核裂变的一种,它的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很大。基本等于两个量子完全释放的能量。这个反应要求更高的条件。
能量与质量在核反应中相对守衡,核反应中质量有一部分只分解为中微子、夸克类,也就是说没有完全变为能量,核反应所生成的中微子类体积越小,质量变为能量的比率越高。核反应的外界温度压力越高以及反应中压力温度递减越快反应越剧烈,生成的中微子、夸克类体积越小,质量变为能量就越多,对外表现就是释放的能量越多。中微子、夸克类可以无限等分下去,所以质量化为能量的比例没有定值。无法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可以化为多少能量。所以能量、质量都是相对的概念。
太阳是在发生聚变反应,同时也发生裂变反应。首先在中心是氢原子的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聚合成一个氘原子,氘原子又会和氢原子聚合成氚原子,氘和氚又会聚合成氦同时释放一个量子的能量。氚和氚也会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原子同时释放两个量子的能量。往外依次是更高价元素吸收量子的反应,它们释放很少的能量。从中心往外依次生成更高原子量的元素,但它们不会来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是一层氢原子组成的外壳。太阳从中心往外温度压力在递减,各种元素都在从中心向外围运动,外围生成的高原子量元素又会在太阳磁场的作用下进入太阳中心,在那里又发生裂变反应,又生成更低原子量元素。太阳也能使氢原子发生裂变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会马上停止。随着太阳的不断核反应,它的中心转速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引力加速度也越来越大,导致传递到太阳表面的能量越来越小,使太阳表面温度下降,使太阳黑子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心转速以及压力和温度却越来越大,一旦具备氢原子裂变的反应条件,就会直接发生氢原子的裂变反应,这时太阳的中心区会向外突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外部压力相对很低,使能量很快传递出去,就会产生爆炸,这就象原子弹爆炸一样。爆炸打破了引力平衡,使太阳中心的能量又能更多的释放出去。从而使中心压力下降,压力不能再实现这种反应,从而使反应结束。这个过程要反复发生多次,直到太阳中心的能量能够顺利的传递出去。太阳要再实现氢原子的裂变反应条件需要很长时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大爆发就是这样造成的。超新星大爆发也有些类似。红巨星因为质量跟体积太大,能量不能很快释放出去,从而使反应条件越来越高,反应越来越剧烈,而出现星体的大爆炸。在爆炸过程中反应更加剧烈,从而造成超新星大爆发。大量的能量使星体中心的转速进一步提高,使它的引力加速度更大,引力使星体不断缩小,最后变成一颗矮星。
太阳周而复始的发生着核反应,最后生成大量的高能量子以及各种高能粒子。太阳中心产生的大量能量一部分向外爆发生成太阳风暴,大部分通过波以及各种粒子随太阳自身运动传递到太阳外围,再传递到太阳周围空间。它们是由中微子、夸克等以及量子、粒子、各种原子构成的等离子构成的能量流。它是一个流体。同时各种波也把能量更快的传递出去。波在太阳内部是旋转运动的,它不走直线。
由于太阳风暴的作用,使内层的低价元素以及高价元素都随能量流被抛射到太阳外围。它们中没有太高原子量的元素。太阳就是把氢原子变为能量的一个大火炉。它所排出的炉灰以及能量构成了太阳系的一切。
光的传播并不是光子以光速运动,而是光波以光速运动,如果光子以光速运动,那么一切早就都被摧毁了,一个光速运动的光子可以把地球打爆。光波是螺旋运动的波,它的旋转半径很小,所以看上去是一条直线,它的转速也很高,所以它传播的很远。这就象子弹的运动原理,子弹转速越高打的越远。由于旋转的螺纹对周围场的影响,导致光波的扩散,转速越高螺纹越细,对周围场的影响越小,迎头面越凸,光波越不宜散失能量,光波越不宜扩散,所以转速越高传的越远,激光就是这样,激光的转速极高,迎头面更凸,所以传播的更远,能量更强,更能穿过许多光波不能穿过的场。射线的转速更高,迎头面更凸,所以传播的更远,能量更强,更能穿过许多光波不能穿过的场。转速越高波长越短,迎头面越凸。
光本身没有颜色,它只具有不同的波长,不同的迎头面的凹凸,我们的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凹凸具有不同的分辨能力,并把它颜色化,所以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眼睛的这种分辨能力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成为色盲,同样我们的眼睛对一些转速更高或更低的光波不具有察别能力,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射线我们看不到,它就象超声波我们听不到一样。同样红外线、紫外线、电波、磁波、微波我们也看不到。就象我们听不到次声波一样。另外我们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光,它们转速不是更高就是更低,我们的可见光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不同波长的光的螺旋运动的转速不同,它的迎头面凹凸(弧度)也不一样,导致它碰到一个斜面会出现不同的反射角,这就好像一个不同转速以及大小的乒乓球碰到台面会有不同的反射角,白光是由七种波长的光波混合组成的,所以用三棱镜就可以把它们分开,我们就看到七色光了。光的强度受光源光子的数量多少决定,数量越多光的强度越高。光波有两极性,表现在它的方向性和直线传播性。如果把它的同向传播的光线碰在一起,会产生能量消耗,会产生更多的热能,同时会使光线发生轻微的改向,这只是推论,还有待试验。光波具有扭力能和极小的冲力能,(如果是光子以光速运动,它的冲力是巨大的,跟中子弹的高速中子是一个道理)。光的照射会生热就是这些力转化为震动力。热能就是一个震动力的能,热辐射就是一个震动力传递,它是震荡传播,上下左右前后作不规则震荡传播,所以热能传播的很近。
光波的速度并不是不变的,它受场的影响,这跟声波的速度在水中和空气中不一样是一回事,我们对光速的理解是一种错误,这就象我们以前对声音的理解错误是一样的。以前我们认为声速不可超越,甚至认为超过了会出现生命危险,想来很可笑。速度本来就是一个运动时间相对于距离的相对数值,是表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光速不变是不对的,应该是我们所在的局部的场的引力加速度不变。随着处在场中的位置的改变,引力加速度也在改变,根本没有不变的事物,只有绝对静止的虚,也就是绝对的不存在才是不变的。
电波也是一种螺旋运动的波,它也具有两极性,表现为正负极性,它的传播也有方向性,只随导体向远端传播,它运动出去了不会回头,这就构成了它的电流方向。它的螺旋运动转速比光波慢,波长也长一些,它的波的迎头面是凹进去的。转速越高,电压越高,波长越短。构成空气的原子中的量子转速比较高,导致整个场的螺旋转速较高,一般电波的螺旋转速比这个场的转速低,所以电不易在空气中传播。高压电波的转速接近空气场的转速,所以高压电有时就会击穿空气。如果电压再高电极会发出更强的阴极射线,那时能量就会以射线的方式传递出去,雷电就是这样造成的,这些射线的前进面是凹进去的,使周围场中的原子的立面旋转扭力提高,使原子的平面旋转扭力受阻,使它里面的量子转速下降,使场的转速更易电波传递,就使电流接通了。雷电就产生了。
电流大小受电源电子同向排列得数量多少决定,电子数量越多电流越大。电流的异极放电同电子的异极放电。为什么快速放电会发光呢?因为放电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场中的量子转速提高,达到光子转速,这个场就会成为光源,随着场的温度的更高,光子转速会更高,光的强度会更高。这也是高温物体发光的原因。同时光波又带走了能量。温度极高就会放出强射线。
强磁场产生的空气等离子体为何导电,是因为原子的磁场两极就是原子的立面旋转轴的两端,强磁场使原子的立面转速提高,立面扭力增大,导致原子外形更加扁圆球化,表面的旋涡也变的很浅,直至平掉,同时它的量子自转轨迹成为极度椭圆,对外不能表现扭力,所以整个原子对外不表现电性,我们错把它当成了电子脱离了原子核,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等离子理论是错误的。在强磁场作用下的等离子体和高温下的等离子体是不一样的。强磁场作用下原子外形是扁球形或饼状甚至达到平面状,极点在饼的圆心部位。在高温下原子外形是更加椭圆球状甚至达到直线状。极点在线的两端。两条直线具有重叠性,相重叠会释放出立面扭力(在核聚变中已讲到),从而发生核聚变反应。而两个平面虽然也具有重叠性,但是它们重叠后只会加大立面旋转扭力,促使原子中的量子的旋转受到更大的阻力,量子的平面运行轨迹成为一个椭圆更椭圆。量子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会自我调整,会使半径缩小,它始终不会停止自己的旋转,在这个过程中量子只释放出很少的能量。始终没有场的较大消失,也就是绝大部分质量没有化为能量,所以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这就是我们的托可马克技术到现在实现不了核聚变的原因。至于有的单位说产生过放电,我想应该是量子自我调整中把多余的能量释放出了一点点,高温强磁作用使原子外形更加扁,使原子的立面旋转速度更高,也使量子的转速更高,这就使原子的的场的体积被压缩,能量被压缩,当达到并突破一个临界点时,就出现量子的突然释放能量,表现为突然放电。它所释放的能量就是我们施加给它的能量。能量释放以后,量子又恢复到低与临界点的状态,它始终不会消失。原子也不会消失,更不会合在一起。所以说托可马克技术永远也不会实现核聚变反应。
强磁场作用下的原子中的立面旋转扭力加强,导致平面旋转扭力受阻,导致量子自身转速降低,本来空气原子中的量子转速很高,导致整个场的螺旋运动转速很高可以传递光波。随着量子转速的下降,整个场的螺旋运动转速也降低,当场的螺旋运动轨迹同电的螺旋波运动轨迹接近时,就可以传递电波了。当场的螺旋运动轨迹同电的螺旋波运动轨迹更加接近,导电性就更强。导体的低温超导性就是这个原因。低温使量子转速降低,液氦的超导性就是因为低温使构成氦原子的转速本来可以传递光波的量子的转速降低,使立面扭力大于平面扭力,使原子形成一个扁圆球形或饼状,整个场的螺旋运动轨迹更接近电波的运动轨迹,更易于电波的传导。
同时由于氦的量子数只比氢多,氦液的温度又是最低的,导致氦液中氦的原子外形更不同于周围的原子外形(原子外形随温度变化,在那个温度下氦原子除了氢外最扁),使它表现出许多奇特现象。象液氦的膜移动现象,是因为在那个低温下,各种原子的外形都发生了变化,外形由椭圆球变成了正球或扁球或饼状。旋转轴的两极跟外围场的扭力也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电荷也发生了变化。各个场的效应都发生了变化,在那个温度下氦原子更加扁球化,球的旋转外延对外围的摩擦力更大,就象旋转的轮子,所以它会四处滚动,在引力场的共同作用下就表现出奇特的膜移动现象。
磁波也是螺旋运动的波,它是原子立面旋转轴两端(原子的两极)对外作用产生的扭力波。一般它比光波转速更低,它的迎头面也是凸的,比中子放出的射线还凸,它的前端基本没有凹陷的旋涡,所以我们不能看到它。它具有两极性,它的传播具有方向性。它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是因为同极的磁波对在一起,旋转方向相反,导致相互摩擦,这个摩擦力使原子的立面旋转扭力下降,使量子的平面旋转阻力减小,使量子的外围转速提高,这就打破了量子的引力场平衡,使引力发生改变,表现出斥力,从而使磁体的极区的场表现出斥力,这就使磁体表现出同极相斥。同理:异极相吸,是因为磁波旋转方向相同,导致对原子的立面旋转扭力加大,使原子中的量子平面旋转扭力受阻,使量子的外围转速降低,使量子的从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加快,使量子引力场的引力加大,表现在磁极区引力加大,就表现出异极相吸。磁场作用于线圈为什么会生电呢?首先要有一个外力,磁场使线圈的场的旋转与磁场同步,同时外力又使螺旋波同向,同时又改变了场螺旋波的迎头面形状,使迎头面凹陷,这就产生出了电波,就表现出电了。如果外力的方向不能改变螺旋波的运行轨迹,不能使运行轨迹发生偏移,就不能产生电波,就不会生电。象一条导线平行于磁力线并且运动轨迹也平行于磁力线,就不会产生电。线圈通电后为什么会形成磁场呢?是因为线圈的缠绕,使电流的方向改变,使电波的螺旋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使运动发生摩擦,改变了场的螺旋运动的运动轨迹,这就改变了电波的运动轨迹,使电波的迎头面不再凹陷,而变为中心凸出,它就表现出磁性。导线也是降低了电波的迎头面的凹陷性,使它平掉,最后变为中心凸出,因为电波的迎头面边缘凸出,受力面主要在边缘的凸出部位,导致凸出部位被压缩,所以电波的迎头面会逐渐平掉,边缘受力最大,导致中心凸出。电波也就变成磁波了,导体就有磁性了。磁性的强弱受磁体场的螺旋波的转速影响,转速越高磁性越强,再高就表现出强磁波了,它会把能量传递出去。它的迎头面是凸的。所以更宜穿透物体。同时对物体的扭力传递面很大,所以对物体传递的能量很大。超强磁波因为转速太高,扭力太大,原子受磁场影响,磁场会同向,立面旋转轴会与磁波方向平行,立面旋转扭力会被磁波的扭力加大。可以把物体的原子外形变成饼状,原子之间的结构被打乱,物体就会被撕碎,成为一团等离子体。磁场强度同时受磁体的大小影响,磁体越大磁性越强,磁场也应该有一个磁压和磁流,磁波转速越高磁压越高,磁体越大磁流越大。在磁场中磁体是同向排列的。一般磁场有一个范围,是因为磁波转速太低,它的能量本身很小,散失也就很快,所以它传递的距离相对很近。
声波是波浪前进的(蛇行前进),音频越高波幅越窄,由于波峰对周围场的影响,导致声波的扩散性很高,音频越高扩散性越低,传播的越远。象超声波传的就更远,次声波传的就更近,同时次声波对周围的影响越大。
宇宙,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宇宙的整体外形,它是无限大的,又是无限小的。站在它里面看它是无限大的,站在它外面看它又是无限小的同时又是不存在的。这似乎很矛盾,其实不然。宇宙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引力加速度,并且这个引力加速度是从宇宙中心向宇宙外围递减的。宇宙是一个自旋的球体场。场的转速从中心到外围递减。场内的物体都在做复杂的螺旋运动。由于引力加速度的递减以及螺旋运动的作用,使我们不管向哪个方向运动都要做很大的功,付出很大的能量,这就使我们的空间很大,同时这个空间也可以容纳下更多的物体,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个物体大是相对于一个小的物体而言的。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就好像在逆水行舟,相对于水流是在运动,但相对于岸上却是静止的,光速虽快那是相对于它周围的场,相对于宇宙这个整体场却是静止的,我们的空间就是这个高速流动的场构成的,我们感觉不到运动是因为我们也在做同步运动,就象在飞行的飞机上我们感觉不到飞机运动一样。宇宙的无限大是相对的无限大,它不是绝对的无限大。
至于红移现象,那是由于光波的引力红移,以及宇宙的引力加速度的不断增加造成的内部空间膨胀造成的。其实宇宙是在相对膨胀的,不是绝对膨胀。宇宙不断的运动,运动距离在不断增加,能量也在不断增加,能量并不对外散失,能量在不断积累,能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能量积累也是相对积累。能量使它的中心转速不断提高,使它中心的引力加速度在不断增加,导致引力加速度递减加剧,导致内部空间相对增大,转速递减加剧导致对外作用减小,所以宇宙从外面看在变小。这也是宇宙进化的根本原因,宇宙的内部空间还会不断增大,永远不会停止。这种增大产生出更多的夸克、中微子类。原子、量子的场并不增大,它们能够自我调整,对外不断的释放出中微子夸克类,从而使自身始终维持一种平衡。能量、质量、都是相对的,它们的增长也都是相对的。
我们的身体也受到这种影响,我们生命的进化以及肉体的衰老都是由于这种影响造成的。这种增大使我们身体中的原子之间产生出更多的夸克、中微子类,使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互相之间的连接受阻,这就使我们身体的整个场都在变化。这就造成了我们的衰老。如果我们使自身运动变慢,则场的变化也变慢,那么我们就衰老的更慢。这也是寒冷地区的人们更长寿的原因。如果我们搞一个装置可以把身体里的夸克、中微子类清除掉,就可以延缓我们的衰老。我想用磁场作用就可以。这也许就是磁疗的原理吧。
今天的宇宙的无限大就是这样不断增大造成的,它的开始确实是一个相对的奇点,但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爆炸。宇宙是从一个奇点不断的相对进化而成的。这个奇点也只是相对于它现在的空间而言的,再过150多亿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再看我们现在的宇宙,它也是一个奇点。宇宙本身就是运动产生的。时间就是纪录运动的,时间本身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没有运动,它始终是0。所谓时间的增长,是指运动的距离增长,运动的方向是随引力的方向向球心运动,150亿年后,现在的空间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运动到宇宙的中心区域了。那时站在我们现在的宇宙位置看今天的宇宙,它就变成了一个奇点。太阳的位置是不变的,但是它的一切物质和释放的能量都在向宇宙中心运动,150亿年后的太阳上的物质早就不是现在的物质了。所以说太阳也在向宇宙中心运动。它的运动不是整个的一起走,而是分散的走。
今天看宇宙是起源在150亿年前,150亿年前看那时的宇宙同样是起源在它的150亿年前。以此类推永无止境。同样150亿年后看宇宙,同样是起源在那时的150亿年前。那我们是不是与过去和未来同在一起呢,答案是对的,是同在一起,因为时间永远是一个0值,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只有运动存在走过的,没有走过的和正在走的。过去和未来的场相对于现在的场都存在于虚中。这也是空间相对与绝对共同构成的具体表现。如果把一段运动轨迹分成无数段,每一段距离无限小。如果每段距离为0,那么在每段距离中就不存在运动。现在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有3个运动轨迹的点是紧挨着的,第一个点为过去的,第二个点为现在的,第三个点为将来的,我们处在第二个点,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点和第三个点我们都看不见,我们只看到第二个点,并且一切在这一瞬间都是静止的。这一切马上就成为过去,我们马上就进入了第三个点,由此可知现在只能存在一瞬间,它随时都在变为过去,同时随时都在变为未来。也就是这三点组成了无限小的一段,它们不能分开。一旦分开就变为静止的了,就成为虚了。运动在每一个点上都是静止的,现在就是实,过去和未来都是虚。实在随时变为虚,虚也在随时变为实,其实我们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和现在的组合体,因为任何事物或能量传递到我们大脑或仪器中都有一个时间差,它们有的更早一些,有的更晚一些,正是这种早晚的重叠构成了一个场,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感知到的现在,真正的现在我们是感知不到的,只有我们的意识始终与现在同步,它同时又在感知过去,它本身又是虚的。所以说一切本来都是虚的,正所谓万般皆化境。我们不能靠运动进入从前,只能靠运动更快的或更慢的进入未来。这也是空间具有两极也是方向即阴阳的具体表现。运动具有方向性,所以时空具有不可逆向性。
时间永远是一个0值。任何运动距离除以0所得的速度都是0,任何速度乘以0所得的距离也都是0。所以说一切原本都是0。我们所感知的时间只是构成我们自己的场的运动,构成我们自己的场每时每刻都在运动。都在做旋转运动,它有一个转速,我们用这个转速去跟别的场的转速比较,而得出了快慢,从而得出了速度,得出了长短,从而得出了距离。得出了空间,所有这一切只是相对于我们这个场相对存在。它们其实是绝对不存在的。如果我们调整自己场的转速,就可以改变这种相对比例。就可以改变空间大小,我们如果绝对静止,空间相对于我们就是虚的0,如果我们场的转速很快,那么空间相对于我们就很小,我们会感觉时间过的很慢。觉得一天会变的很长。如果我们场的转速很慢,空间相对于我们就很大。我们会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一会儿就过去了。这也是我们心情好时感觉时间过的很快同时感觉海阔天空的原因。我们良好的睡眠状态下,一觉醒来感觉只是一小会儿。其实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制造一个场,调整它的转速,让它的场的转速很快,就可以快速的完成空间旅行。子弹的快速运动中速度与转速成正比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每天都在走向未来。只是每个人走的快慢不同。我们通过调整自身运动可以更快的或更慢的进入未来,但是通过运动却不能回到过去。我们大家各自场的运动都是圆周运动,我们的运动如果放慢,那么周围的一切相对我们就更快,大家都在同时走向未来,同步到达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的运动要小于周围场所做的运动,那我们就用比别人小的能量走完了这个距离,就使我们更快的进入到未来。时间永远是0值,我们不管向哪个方向运动,只要是运动,就是离开0值,就是在向前运动,就只能走向未来。所以历史永远不能改写。
我们通过绝对静止空间同时我们自己也是绝对静止,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回到过去的虚同时也可以更快的进入未来的虚。再通过这个虚就可以感知与它同步的场。这需要我们自己也是绝对的虚。因为只要是肉体,它就在运动,它就不能达到虚。只有我们的意识具有虚的条件,所以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想起过去,也可以预感未来,可以想太阳,太阳马上就在脑海中,光还要8分钟才能到达,所以说意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只是我们人类的意识太低级,不具备太大的能量。动意识很低级,不能作用周围的场,甚至不能感知周围的场。所以不能真正的进行时空穿梭。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就是让我们实现这种能力的最有效方法。禅定都是很好的方法。历史上很多先例,他们不但延寿还出现了很多的超能力。越是高级生命寿命越长,低级生命寿命极短,就是这个原因。宇宙中的更高级的生命相信都是纯意识的,是一个纯意识的牢固的场,他是一个由众多量子链围绕中心的绝对静止的静意识旋转构成的场,他不受周围场的影响,他可以进行时空穿梭。他们的动意识可以作用周围的场,他们可以真正的时空穿梭。他们可以感知未来,可以洞察过去,但是不能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因为时空具有不可逆向性。量子链是物质的,是实的,只有虚才能进入过去和未来,所以只有他的静意识才能进入过去和未来,他的整个意识不能完全进入。所以他只能感知那个场,而不能作用那个场。他们无处不在。他们的寿命无限长。宇宙本身就是他们的身体。他们本身也是意识。宇宙的进化就是他们动意识的进化。整个宇宙和外围的虚就是意识的形态。众多的宇宙构成了他们的复杂的意识。我们人类以及众多的生命的意识也许就是他们的意识构成的基础材料。他们的生命的能量来自众多的宇宙产生的能量。我们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太低级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所能想到的应该都是能实现的。但是还有很多我们想都想不到的事物。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一个三维空间,还有更多维的空间存在。我们人类是无法感知到的。我们只有通过进化,才能更加高级。
宇宙的运动本身就是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所以宇宙没有起源点,也没有结束点。它只是相对的起源于一个奇点,不是绝对的。在它里面只有进化,退化,又进化。(进化停止就是绝对的静止,通过静止又转为退化,退化停止就是绝对的静止,通过静止又转为进化)。生、死、又生。(死就是绝对的静止)这一切都在同步进行,在一个区域是在进化,在另一个区域却在退化,一个在出生,一个又在死亡。一切都在做着复杂的螺旋运动。正是这种局部区域的开始与结束,代替了整个场的开始与结束。
宇宙的起源只是一个相对的起源,它没有起源点,这就好像圆周率没有绝对值一样。它的绝对起源点就是虚,就是中心的绝对静止的球心。它通过宇宙的自转轴心与外围绝对静止的虚相通。所以说宇宙的开始点与结束点和在一起。它开始的同时也就结束了。它没有起源点也没有结束点。它只有相对的运动,只有相对的空间。它的绝对就是根本的不存在的虚。这有点象佛家的轮回思想,生命结束的同时又开始了新的生命。生命开始的同时旧的生命也结束了。一切本是化境,其实都是虚的。都是根本不存在的。生命本是虚的,一切本是虚的。一切只是相对的存在罢了。宇宙是相对存在的,绝对不存在的,所以它没有绝对的起源点与终止点。它只存在相对的起源。它具有相对的不断进化。
由于转速递减太快导致对外扩张快速结束。导致整个场对外作用为0。宇宙的外围大小始终是一个0,始终不变。内部空间却在相对的无限膨胀。这也是它同时存在相对与绝对的具体表现。宇宙的周围是虚,是一切都不存在的虚。它也是不存在的,这就好像看远处的物体,越远越小,再远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这段距离也是宇宙的引力加速度递减太快造成的,宇宙中心的引力加速度是无限大的,它递减的速度也是无限快的,所以说我们即使在宇宙的边沿上,看宇宙也是离我们无限远,这时看宇宙是无限小的,当突破这个边沿时,再回头看宇宙是绝对不存在的。这时我们就处在绝对的虚中了。因为在绝对的虚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宇宙也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相对的存在于自己制造的场中罢了。
我们到达宇宙的外围绝对静止的虚中的同时也就到达了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与宇宙外围通过宇宙的自转轴相连通。所以说通过外围的绝对静止的虚可以过渡到中心,即向外可以通过绝对静止过渡为向内。
虚里面是没有一切的,没有远近的,没有大小的。我们从绝对的虚中想再回到宇宙中是不可能的,我们从宇宙中想进入绝对的虚中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这个虚中可以包容无数个宇宙,每个宇宙相互之间又都是相通的,也可以认为各个宇宙的中心点是一致的,中心点和外围是一样的。可以认为空间是多层的,即宇宙的中心还有一个内宇宙,内宇宙的中心还有一个内宇宙,以此类推,没有尽头。在宇宙的外围还有多层宇宙,没有尽头,可谓多重天。可谓一粒沙子中就有三千个大千世界。众多的宇宙之间既是层层相套的又是相互排列的,它们紧密的和在一起,就象原子之间那样和在一起,它们场的交汇处就是所谓的时空隧道,从那里可以进入另外的宇宙,宇宙有无数个。每一个的引力加速度都不同,引力加速度的递减速度也不一样。但是总有一块区域是和地球差不多的,生命并不孤独,各个宇宙中都存在着无数的生命,我们人类也许就是来自外太空。本宇宙中也存在着无数的生命。他们有的比我们要高级的多。
我们设计一个飞行器自己形成一个场,可以进入绝对静止的虚中而不会湮灭掉。我们可以进入多层宇宙中,进入到其它的宇宙中,同时也可以停留在绝对静止空间内,我们在那里呆上一天,地球上也许已经过去一万年了。我们可以从那里快速的进入未来。也许可以回到过去,这还不得而知,有待探索。
我们还是来谈谈本宇宙的结构吧,首先宇宙是个球体,它的结构跟地球的结构很相似,在球心区是绝对静止点,它就是宇宙的中心,它通过宇宙的自传轴的轴心与宇宙的外围绝对静止区相通。所以说到了宇宙外围就到了宇宙中心。在球心的外围包着一层高压区,它高速旋转,运动轨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速螺旋运动,它的转速无限高,应该是超光速,它的直径无限小,与量子中心环的直径差不多,压力无限大,压力来自外围的引力和来自中心的离心力,它的温度无限高。它的外层是黑洞区,这里压力稍低一点,压力从中心向外围递减,它的温度比中心环区稍微低一点,速度也稍微低一点。黑洞区向外放射状的螺旋状的延伸出一条条旋涡洞,它们就是传统的黑洞。它们是快速摆动的,它周围的场也是快速运动的。虽然它们都发着强光,但是由于周围场的速度超过光速,光波不能传递出去,导致在宇宙中心出现一个光线的盲区,在盲区的周围发出强射线,这就使我们得出了错误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它是一个完全的错误:光波从宇宙中心盲区的边缘到达我们地球,需要150亿年左右,从盲区边缘发出的光波具有很强的射线性,光谱符合大爆炸发出的光谱条件,又加上盲区的存在,盲区就好像爆炸后的扩散区,这一切都象发生过大爆炸,致使我们得出了错误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黑洞的外端连接着各大星系的中心,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在一个球面上,这就好像地球的地壳,各大星系就好像地球的大陆板块,它在宇宙场的作用下作旋涡运动,银河系就是一个大旋涡,旋涡中心直通黑洞。在旋涡的上方还有一些小的恒星,它们与下面的旋涡构成了银河系的盘状外形。太阳系是一个小旋涡,星球层的位置大概在宇宙球体半径的黄金分割点上,外段大于里段,这也许就是我们感觉黄金分割完美的原因吧。我们每天晚上看到的宇宙都是宇宙的内层,也就是看到的是星球层构成的球体的内球面。这个球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运动,从内往外运动速度递减,从里面传出来的光波是在一个减速的流体上运动的,这就导致我们感到光源在离我们而去。红移也正是因为这样造成的。黎明前的星星快速移动以及黎明前的黑暗现象就是地球的自转使我们的视线快速的划过星球层。那时我们看到的快速移动的星星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星星,由此可知星球层的厚度很薄。白天我们转到了球的外面,天上的星星应该很少,也就是几颗比太阳不知小多少倍的小星星。在日食的时候,天上就很少有星星。我们平常总以为太阳把星光都盖住了,所以看不到星星。这又是惯性思维给我们带来得错误。星球层正好处在宇宙中心向外释放的能量运动的加速度与减速度的分界区。任何能量释放点对外释放能量都有一个运动加速区与一个运动减速区。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分界区。在这里没有能量释放也没有能量吸收。
星球层往外是粒子层,那里存在大量的粒子,里面是氢原子多一些,越往外越稀薄,这就好象地球上的大气层,再往外层就只有量子了,它就象地球上的平流层。再往外就只有夸克类了。它就象地球的太空层。再往外就脱离这个宇宙了。场的运动也就降为0了。它就象地球的外太空层,不受地球的引力场作用了。
我们再来说太阳系,首先它是一个小旋涡,但是它的旋涡的底是朝上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反漏斗,太阳就在这个旋涡的中心,下面依次是各大行星,这一切是因为太阳虽然大,但是密度却最小,在太阳的上方还有一些小的星星,它们是由氢原子凝聚而成,它们有的也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它们随时会掉入太阳中,最初的太阳也是由它们凝聚而成的。它们不断的补充着太阳的质量损耗,同时太阳又从周围空间不断的捕获氢原子,补充自己的质量损耗。它基本上可以达成平衡。它内部发生着聚核反应,同时又发生着裂核反应,它把氢原子全部化为能量,首先在中心是氢原子的聚核反应,往外依次是更高价元素吸收量子的反应,它们不释放热量。从中心往外依次生成更高价元素,太阳从中心往外温度压力在递减,各种元素都在从中心向外围运动,外层生成的高价元素又会在太阳磁场的作用下进入太阳中心,在那里又发生裂变反应,又生成更低价元素,太阳就这样周而复始最后生成大量的高能量子以及各种高能粒子。太阳中心产生的大量能量一部分向外爆发生成太阳风暴,大部分随太阳自身运动传递到太阳外围,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太阳周围空间。它们是由中微子、夸克等以及量子、粒子、各种原子构成的等离子构成的能量流。它是一个流体。同时射线、光波、电磁波等也把能量更快的传递出去。
由于太阳风暴的作用,使内层的低价元素以及高价元素都随能量流被抛射到太阳外围。从而使太阳系存在多种元素。太阳就是把氢原子变为能量的一个大火炉。它所排出的炉灰(是没有烧尽的)以及能量构成了太阳系的一切。
太阳永远不会衰老,太阳的能量永远不会衰竭。它的密度也不会改变,它永远漂浮在宇宙的星球层的最外层。它只能被超新星爆发所吞噬,否则它会永远存在。由于太阳风暴的作用,使太阳内层的高价元素被抛射到太阳高空,同时向更外围抛射。它们在太阳的外围凝聚,不断的吸收太阳抛出的各种元素,使自己的质量越来越大,逐渐的形成了各种尘埃、陨石、小行星、流星等,大的就构成了行星。行星又吸收自己轨道上的各种尘埃、陨石、小行星、流星等,使自己的质量越来越大。我们地球上的灰尘大部分都是来自太空,时间长了会积的很厚。这就是煤炭为什么大部分埋在地下以及文物、化石也埋在地下的原因。要是没有太阳风暴,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就不会存在。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行星受宇宙整体引力场的影响(宇宙场的引力要远远大于太阳的引力),会向宇宙深处下降。同时它的质量也在加大,它的内部会发生一定的核裂变反应以及高价元素的吸收量子的反应。从而在星体内部产生更多的元素。同时又产生更高价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它们又组成各种化合物。这些元素随着星体的内部运动分散到行星的各个部位。核反应随星体引力的加大越来越剧烈。引力与质量不成正比。太阳的近距离区又会产生新的小行星。远处的行星运行到一定深度会脱离太阳的引力场,向银河系的深层滑去,最后掉进红巨星里面。红巨星是由大行星聚在一起达到一定程度时变成的。它是很多我们所看到的大星星。它不断的吸收行星以及各种物质。红巨星内部发生着剧烈的核反应。外围场的速度太高,使它内部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不能很好的传递出去,这就使它的体积不断增大,它的密度很小,表面引力也不大。这时它就成为一颗比太阳大很多倍的大恒星。
不断的核反应使它的内部温度更高,使它的核反应更加剧烈,当达到各种元素不需要进行聚合反应就可以直接发生核裂变反应时,就会出现大爆发,这时它就会成为一颗超新星。随着超新星的大爆发,它周围的星体都会被它吸进来。超新星爆发就是星体内部核反应的一个分界线,随着超新星的爆发星体的核反应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从此不再进行聚变反应,而是直接进行各种元素的裂变反应。它的剧烈程度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无数倍,不在一个层面上,就好比太阳与各行星内部核反应的差别。它的球核内部的温度会更高,使中心核区的转速更高,从而使自身的引力加大,从而使自身的体积收缩,会变的越来越小,慢慢就变成一颗白矮星了,它更剧烈的发生核反应,致使引力加速度不断增大,随着引力加速度的加大,光波更少的传递出来,使它变为一颗黑矮星,最后又会变为一颗脉冲星,它也就是所谓的中子星。它在星球层的最内层,周围场的速度极高,它球心区的转速更高,它的质量即使不大,它的引力也极大,引力场的速度也极大,致使光波很少传递出来。只有脉冲。在这个过程中,星体不间断的向银河系中心滑动,最后落入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中。
在黑洞口星体会在旋转扭力的作用下被分解进入吸积盘,盘的中心就是黑洞口,盘在高速旋转,越往中心越快,这就产生一个从外围向中心的引力,这就是一个旋涡,旋涡边缘的物体会向中心运动,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大盘,除大盘以外还有一些小盘,它们离大盘很远,分布于银河系的很多角落,它们就是一个个黑洞的入口,它们在洞口的深处相连,就象支血管连接干血管一样,最后都连接到心脏——宇宙中心,盘中的物质最后都会被吸入黑洞中,快速的从宇宙中心压力层区的极点进入宇宙中心,又被高速的抛到压力层中,在那里进一步被压缩,高温高压使核反应更加剧烈,物质全部化为能量,这时所有的量子都化为了能量,能量流的方向正好同压力层的旋转方向同向,引力的方向也同压力层的旋转方向同向,从而提高了压力层的转速。压力层的外延向外不断的抛射能量流,它们是高速旋转的,它们是螺旋抛出的,同时场的转速在递减,能量流必须与周围场达成一种平衡,这就使它们不断的分离,最后分离成一个个高能中子,以及夸克中微子类。它们随着场的运动向周围分散开去,中子最后衰变为量子。有的量子受到场的螺旋扭力而形成立面旋转,这就构成了氢原子,氢原子在宇宙中不断产生,存在于宇宙的除中心核区以及黑洞区域以外的区域,除了最外层的电离层没有氢原子外,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存在大量的氢原子。量子也是,除了核区以及最外层的平流层外,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存在大量的量子。量子有各种形态,氢原子应该是它的立面旋转形态,另外它还有我们所知的亚原子、中子、质子、正物质、反物质、电子等各种形态。量子在宇宙中到处存在,它们与各种天体以及各种粒子共同构成了宇宙。能量流更多的由夸克、中微子类形成,它们就是元。所谓的暗物质、黑能量也都是由它们构成的。它们在宇宙中无处不在。
地球最早是在太阳系的水星以内区域,那时受太阳高热的影响,它是气态的,它是由太阳爆发出的太阳风暴中的各种粒子构成的(在太阳的水星轨道内还有多个小行星)。它也在自旋,中心转速最快,它不断的吸收太阳抛出的各种粒子,它的质量不断加大。随着质量的加大,它内部的旋转速度也在加大,与外围转速相差更大,使自身的引力场加大,它受到的宇宙场的引力加大,使它不断的远离太阳,使它的周围温度越来越低,随着周围场的温度下降,它也由气态逐渐变为液态,随着质量的加大,它内部会发生核反应,这更加促进了它的球核的转速。更加大了它的引力场。它更远离太阳。外围场的温度更下降,当外围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地球开始对外散失能量,当能量散失与内部的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达成平衡后,地球表面开始结成固体,固体表面慢慢的不断扩大,而形成了大陆板块,它们不断漂移,不断增大,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样子。地球的中心不断的发生核反应,使它生成了各种元素。这个过程中地球的大气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不断的从周围场中吸收气体,同时自己内部也不断的生成各种气体,各种气体又不断的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直到形成今天的大气层。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跟地球处在同一个轨道区内。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自转轨道同在一个平面上。它的自转与公转同在一个平面上。这都是受宇宙立面旋转扭力造成的。月球最初应该是地球的一部分,它是地球在气态时的外围气圈,随着外围温度的下降,气圈逐渐凝聚,形成了独立的星体,它的形成与那时的太阳活动情况也有关系。那时太阳处在宇宙的别的位置,太阳系所受的各种场的作用与现在有很大区别。这种变化随时都在进行。正所谓时过境迁,一切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我们有时看问题老是忽略了运动的存在。导致我们出现很多错误,也出现很多困惑。
月球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物质,才形成了今天的大小,它的球核部也在发生着核反应,才产生了它的各种不同的元素,它的核反应程度比地球更微弱,导致它的元素成分以及含量跟地球有差异。由于它的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不如地球大,在外界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散失的热量更早的大于内部产生的热量,导致它的球面比地球更早的固化,这就是月球的岩石要比地球古老的原因。同时由于它的引力太小导致它的表面不能存住气体,所以它的大气层很稀薄。月球引力很小导致月墁密度很小,这就好比一个铁球装上水和装上空气分别敲打,装空气的铁球会更响,回音会更长。这就导致宇宙飞船在月球着陆时的震动听起来很大同时又回音时间很长。就好像月球是空的一样。其实月球不但不是空的,它的球核部还在发生着核反应。只是很微弱,反应释放的能量跟月球散失的能量基本平衡,使月球维持今天这个稳定的形态。
火星以前就在地球现在的位置,它以前也存在大量的水,火星上的古河道就是证据。它也存在过生命,现在也许还有生命存在,他们一定是更高级的生命。因为只有更高级的生命才能在那样的条件下创造生存的条件。地球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到现在火星的位置。那时它将和现在的火星一样。地球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太阳外围场的加速度与减速度的交界区,在金星区受太阳释放的能量影响太大,在火星区受太阳的能量影响变小,地球的位置正好恰到好处,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在火星区由于场的速度降低,导致球心转速相对于外围转速变快,使引力加大,导致球心区压力温度提高,使核反应加剧。达到一定程度会使氧元素发生聚合反应,那时地球上的水就会慢慢消失。地球也越来越小,地壳也会越来越薄,同时发生地震,地球体积也会缩小,质量也会缩小,慢慢就变成火星今天的样子了。火星继续向宇宙深处运动,核反应继续加剧,最后会变成谷神星的样子。谷神星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太阳直线能量传递的边缘,再往宇宙深处太阳场的影响越来越小,受宇宙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围速度越来越高,导致球心转速相对于外围转速变慢,使引力相对变小,导致球心区压力温度降低,使核反应变弱。使它消耗自身质量相对变慢,由于不断吸收周围物质,使自身质量又开始不断增大。虽然质量加大会加大引力,会使中心转速提高,但是随着继续向宇宙深处运动,外围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导致球心转速相对于外围转速变化不大,转速递减并没有多大变化,使引力加速度变化也不大,导致球心区压力温度变化也不大,使核反应变化也相对不大。质量消耗也不大,这就使它的质量与体积不断增大,密度不断减小。它运行到木星区域时,慢慢也就变成今天木星的样子了。由于外围速度高,使木星表面不能形成固体,它的表面是液态的。
木星为什么不能象太阳那样,是由于它比太阳更处在宇宙内层,宇宙从内往外线速度递减,木星周围的场的线速度比太阳周围的场的线速度更高。同时它自身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导致线速度起始速度相对不高。导致它场内的线速度的减速度不高,导致它的引力加速度不高。而太阳却是正好相反,它周围的场的线速度低,它自身由于高热而导致线速度起始速度高,而外围温度低更加剧了线速度的降低,从而使线速度的减速度更高,从而使引力加速度更高。引力更大。木星虽然质量够大,引力却不够。导致内部压力不高,所以核反应并不剧烈。它不能发生氢原子的聚变反应。引力和质量不成正比。
随着木星的继续向宇宙深处运动,它的核反应在不断进行,同时它离太阳越来越远,使它获得的物质越来越少,虽然它也不断的吸收周围的氢原子,但是对它的质量增加影响不大,可以说入不敷出。这就使它的质量越来越小,土星的质量就比木星小,同时外围场的速度更高,使它的星体的场的从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变慢,引力加速度变小,使它的赤道面直径更大,而出现了土星的光环。这种质量消耗在不断加剧,当运行到天王星区域时,它的质量就变的更小了,到达海王星区域时更甚。到达冥王星区域时,它几乎吸收不到来自太阳的物质,严格的讲它就不属于太阳系的行星了,只受到太阳的一半影响。再往宇宙深处运动,就彻底脱离太阳系了。
地球的年龄要远远超出现在的测定年龄,我们测定的只是地球岩石的年龄,在岩石形成之前地球早就形成了。那时的它是液态的,再远一点它是气态的。那时的它我们根本无法测定,有一个办法倒是可行:测水星远离太阳的速度以及金星远离太阳的速度,以及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远离太阳的速度,求出行星远离太阳的速度与加速度,用地球跟太阳的距离跟这个速度以及加速度来计算地球从太阳运行到现在的位置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大体就是地球的形成时间。
地球以及太阳系各行星的自转方向与太阳的自转方向同向,球心的转速都要远远大与球面的转速。至于金星的逆转我想是这样的:金星的球核部位的自转方向是跟大家是一致的,球面由于转速很低,转速很不明显,又加上金星大气浓密,球面上又没有参照物,所以观测错误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观测是对的,那只能这样解释:因为太阳周围场的转速受太阳影响变的很高,金星的球核转速不是很高,导致球面转速比周围场的转速低,所以看上去它出现了相对于周围场的逆转,其实它也是在正转的,是我们忽略了场的旋转运动,这就好像站在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比较快的那辆车上,看速度慢的那辆车,感觉它在向我们后面运动一样。但是金星的整体转速使它的自传方向还是同太阳的自转方向一致的。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都有强弱不同的磁场。磁场同向。这是受宇宙整体磁场的影响。地球的磁偏角就是因为宇宙的磁场影响造成的。地球的自转来自宇宙的引力。这个引力是一个螺旋扭力。它同时造成了地球的公转,公转与自转成一定的夹角,这是螺旋扭力造成的,自转面与公转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我们传统的对太阳系几大行星的公转轨迹的认识是不对的。应该是:各大行星都处在太阳的下方,都在太阳的下面,它们的自转轴与太阳的自转轴始终平行。它们都有四季。拿地球来说(别的行星与地球大同小异):站在太阳上方看,冬天地球在太阳的北极下方,春天在太阳的左下方,夏天在太阳的南极下方。秋天在太阳的右下方。这样也同样形成地球上的四季。站在太阳上方看,太阳系的几大行星都在太阳的下方作逆时针旋转。在太阳的赤道面上,存在着一个抛射面,在这个面上产生出了彗星。同时这个面上有更多的物质,地球每年要穿过这个面两次,一般在春天和秋天,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会更多的出现极光。地球公转轨道靠近这个面时向平面下方运动,远离这个面时向平面上方运动。冬至时在太阳北极点下方,处在轨道面的最上方。冬至后公转轨迹开始下降,春分时到达轨道最下方,春分后上升,夏至时在太阳南极点下方,处在轨道面的最上方。秋分时到达轨道最下方,秋分后上升。太阳场中的各个位置按速度相等的点来统计,构成一个扁球形,赤道面的横截面积最大。赤道面上的线速度随半径的增大减慢,地球必须在扁形球的同等线速度的场中运动。这个同速的场构成了一个扁形球,地球就在这个球面上运动。这就使地球的公转轨道站在太阳上看出现椭圆形,太阳在椭圆形的中心上方,不是在椭圆形的焦点上,太阳不在这个椭圆面上,它在面的上方。从侧面看椭圆面不是一个平面,它是一个弧面,向上翘的两端分别在太阳的两极下方。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地球的公转运动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地球的自转轴始终与太阳的自转轴同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外场与太阳场相互作用,它们要始终达成一种平衡,这就使地球的自转轴始终与公转面在一个面上,这就使地球在太阳北极下方时,地球的北极向上翘,冬至那一刻地球北极点最高,地球在太阳南极下方时,地球的南极向上翘,夏至那一刻地球南极点最高,这就使地球自转轴出现一个摆幅角,黄道角就是这个摆幅角。太阳系的其它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跟地球的都相似,它们都在地球的下方或上方,这就使我们观测它们的公转轨迹时看到的是一个椭圆形轨道。同时发现它们的公转运动速度出现很大的变化,这都是不对的,就好像一个杯子站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样。其实它们的运动速度是基本不变的。运动速度与能量成正比,如果行星运动速度改变则自身的能量也改变,那么太阳系就乱套了。银河系在宇宙的北半球,所以导致地球的南极受到的引力较大一些,导致南半球较大,使地球外形象一个鸭梨形。地球的场在两极出现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漩涡,这两个漩涡成漏斗状向两极外围延伸,这两个漏斗的中心就是地球的球心。地球的两个磁极随地球的自转,在极区形成两个漏斗形,这两个漏斗形就是两级的漩涡,漩涡的运动是沿着漩涡壁向下运动的,最前面的点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就是地球的磁极,这个漩涡运动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使磁极在不断的小范围位移,磁极在一定范围画圈。同时由于场的运动磁极也在发生着位移,这种大幅度的位移需要很长时间,在短时间内磁极位置基本变化不大。北磁极到北极点的距离以及南磁极到南极点的距离基本保持不变。磁偏角就是漏斗的椎角的一半。严格的说地球的磁极就是地球的两极。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形的面,面的中心就是地球自转轴的两极。面的边缘就是磁极点以极点为圆心画的圆圈,地球的外围磁场的两极就是地球的自转轴的两极。磁场在两极形成两个漩涡状漏斗,漏斗的中心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漏斗壁不是直线延伸,它向四周弧线型延伸,越往上漏斗开口越大,到一定程度弧线就不再向上伸展,而转为向下延伸,它就像一条向上的抛物线。我们在地球的高空测量磁力线不存在磁偏角。在地球的赤道上测量也不存在磁偏角。磁力线不是一条直线,它不光向地球内弯曲,它同时在向左右弯曲,这种左右弯曲的弧度随位置不同而不同,在同一条经线上越靠近极区弧度越小。它也成抛物线状。在经度80度线没有左右弯曲,260度线也没有左右弯曲,170度线与350度线左右弯曲最大。这种弯曲的角度就是磁偏角。
宇宙存在一个平面旋转扭力跟一个立面旋转扭力。它的立面旋转轴只有一条,而平面旋转轴有无数条,这是由于宇宙的立面旋转使它们形成一个平面了。地球的自转扭力来自宇宙立面旋转扭力。地球的公转扭力来自宇宙的平面与立面的组合旋转扭力。同样太阳以及它的行星也是一样。太阳系的自转扭力与绕银河系的公转扭力都来自宇宙的平面与立面的组合旋转扭力。银河系的自转扭力与绕宇宙的公转扭力都来自宇宙的平面与立面的组合旋转扭力。各种星球的自转扭力都来自宇宙的立面旋转扭力。各星系的自转与共转扭力都来自宇宙的平面与立面的组合旋转扭力。彗星的旋转轨道跟太阳的自转轨道在一个平面上,它是太阳的卫星,它应该是太阳的外围气圈形成的,应该算是太阳的一部分。它绕太阳公转的旋转扭力来自太阳的自转扭力,也是来自宇宙的立面旋转扭力。它的自转同公转方向一致,旋转也在一个平面上。自转扭力也来自宇宙的立面旋转扭力。它外部看不出自转迹象,但是慧核在高速自转。它运行到远日点时就处在太阳系深处。这时它受到宇宙的引力加大,导致它远离太阳。运行到近日点时就在太阳的上方,这时它同时受到太阳和宇宙的共同引力,导致它更加靠近太阳。这就形成了它的椭圆形轨道,它的轨道面在太阳的赤道旋转面上。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受太阳引力加大,彗星速度加快,在太阳风的作用下,使彗星外围受阻,速度变慢,使彗星中心更加在前面,自身运动轨迹出现圆心在椭圆形的一端的椭圆形轨迹。当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彗星边缘就会脱离出很多物质,它们就形成了彗尾。彗尾中的物质由于失去了彗星的引力作用,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向太阳的运动速度会降低,而慧核向太阳的运动速度在加速,所以这些物质相对于慧核就是在加速远离,这就使彗尾变的越来越长。彗尾中的物质会随太阳风在太阳系中弥漫开去,最后被各行星吸收。彗尾受太阳风的影响始终背向太阳,所以它绕过太阳转回来时彗尾看上去就朝前了。当转过太阳后,受太阳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彗尾会慢慢的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彗星离太阳较远时,没有彗尾。同时它的轨道与太阳系的行星轨道近乎垂直相交。这就使它经常光顾各大行星。陨石、流星、小行星等,它们的轨道有的跟彗星轨道在一个面上。这同样使它们经常光顾各大行星。它们都是由太阳风暴喷发出来的各种元素凝聚而成的。它们与各大行星把太阳系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太阳这个大火炉燃烧产生的灰尘全部吸收。也使各大行星质量不端增大。它们最初都是由太阳的半球区的旋涡构成的,由于高热使旋涡中的物质向太阳高空运动,同时在高空旋转,凝聚,在宇宙与太阳的共同的旋涡力作用下,出现自转与公转,它们最初的公转轨道就是漩涡的运行轨迹。它们就是各个行星的最初的部分。它们又不断吸收物质,质量不断增大,形成了更大的星体。有的又与轨道上的更大的星体合并,逐渐产生了行星。在太阳的水星以内区域还有无数个小行星。它们是各大行星的雏形。我们很难观测到它们。由于外围温度很高,它们都是液态的,都是超流态的,它们在不断的凝聚,随着体积与质量的不断加大,外围场的速度不断下降,导致球心速度相对外围速度不断提高,引力不断加大,导致球心的压力不断加大,星体内部开始出现核反应,它们不断地向太阳外围运动,外界温度在不断下降,随着温度的下降,当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与从太阳获得的能量之和小于散失的能量时,星体表面开始凝固,同时地震在不断进行。它同时又在不断地吸收各种物质。内部核反应消耗的物质小于吸收到的物质,它的体积与质量不断增大。
太阳的外围场存在五个环区,分别是1:从太阳表面到地球的由于受太阳直线传递能量的加速传递影响而产生的速度缓慢递减区。它存在一定的减速度,它的减速度不是不变得,是在不断变小的。当减速度变为零时,场的速度就变为匀速运动,就进入了地球的轨道区。这个区中的星体从最小的小行星开始不断凝聚,逐渐产生出了水星,水星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体积与质量不断增的,运行到金星轨道时就变成了金星的样子。2:直线传递能量的加速传递区与减速传递区的交接区作用的地球轨道区的匀速运动区,地球轨道区有一定宽度,它的匀速运动区的速度也不是一点不变得,它也是在缓慢下降的,只是减速度极小,近乎为0罢了。在这里外围场的速度相对稳定,太阳的直线释放的能量也相对稳定,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地球的相对稳定,相信在别的类似太阳的恒星系里,在它的直线能量传递的加速与减速的交界区里都会有一颗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它们应该都孕育着生命。3:直线传递能量的减速传递区与太阳场共同作用的地球到谷神星的速度递减区。地球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减速度就会开始变大,这时就进入了火星的轨道区。一旦进入这个轨道区,外围场的速度下降很快,导致地球内部的核反应开始加剧,对物质加速消耗,同时核反应的强度很大,内部压力与温度增大,使氧元素也发生了聚合反应,使地球上的水慢慢消失,地震也在加剧,地球体积与质量不断变小,最后变为火星的样子。火星还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体积与质量还会继续变小,最后就会变成谷神星的大小。4:直线传递能量的边界区与太阳场共同作用的谷神星轨道区的相对匀速运动区。它的匀速运动区的速度也不是一点不变得,它是在缓慢上升的,只是加速度极小,近乎为0罢了。这个轨道区由于是太阳直线能量传递的边缘,聚集了大量的物质,它们凝聚成很多小行星。5:太阳场与宇宙场共同作用的谷神星到冥王星(珂伊伯带)的速度递增区。在这里受到宇宙场的直线传递能量的影响加大,速度出现快速提高,提高到一定程度加速度开始下降。加速度降到零时,就进入了珂伊伯带了。谷神星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谷神星轨道带往外一点的区域接收到太阳的物质最多,谷神星不断地吸收它们,使谷神星的体积与质量快速的增大,谷神星内部的核反应由于谷神星太小而变得很弱甚至消失,外围场的速度又在不断提高,导致谷神星虽然增大了,但是核反应依然没有变化,所以谷神星会不断增大,当运行到木星轨道区时,谷神星就增大为木星的质量与体积了。木星的体积与质量巨大,所以木星内部开始出现核反应,并且开始变得越来越加剧起来。木星往外场的速度不断提高,导致核反应始终相对提高不大,由于离太阳越来越远,导致吸收到的物质越来越少,导致星体消耗的质量大于吸收的质量,致使星体质量有所下降。木星到达土星轨道区时,质量变小了,同时外围场的速度更高,使土星的转速更高,而出现了土星的光环。我们对土星自转速度的测量是片面的,因为星体不同的深度的转速是不一样的,星体的自转速度是指它的表面的转速,土星没有固定的表面,也就没法精确的测量到它的自转速度,星体的自转速度与星体内部的核反应以及球心的速度以及所处的场的速度都有一定关系。与三者的乘积成正比。行星内部的核反应受外围场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变化。外围场的速度越低星球内部的核反应越强。土星继续向太阳系外围运动,外围场的速度上升的越来越慢,它的核反应出现缓慢增大,它获得的来自太阳的物质不断减少,使它的体积与质量不断下降。运行到天王星轨道时,体积与质量都变小了。天王星轨道区的场的速度更高,天王星的转速也很高,致使天王星也有光环。天王星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场的速度缓慢上升,变化不明显,这个轨道区基本处于太阳系的边缘,在边缘区有更多的物质脱离太阳的引力场,导致天王星在向海王星轨道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来自太阳的物质相对增多,导致天王星到达海王星轨道时质量有所增大。海王星内部的核反应加剧,使它的球心转速提高,引力加大,使它的体积变小。它继续向太阳外围运动,外围场的速度基本不变,它的核反应不断的消耗它的质量,消耗的质量大于获得的质量,随着向太阳系外围的不断运动,慢慢地就变成冥王星的大小了。再往外运动,当到达珂伊伯带时星体就变得很小了,同时珂伊伯带上有更多的小行星,它们主要是彗星带来的物质凝聚形成的。
两颗星受引力相互影响,质量小的一颗被大的一颗吸引,相互绕转产生两颗聚星,它们又不断的合并,就产生出大的星系。星系与星系的交界处不断的发生着恒星的相互交换,本来属于A星系的恒星也可能被B星系俘获,而成为B星系的恒星。同样B星系的恒星也可以被A星系俘获。同时两个星系也可以合为一个星系。
一个星系就是一个旋涡场,具有多颗恒星的称为恒星系,它们是铁饼形,它由上方的多个行星系和下方的多个黑洞系共同构成。只有一颗恒星的称为行星系,它们是反漏斗形。恒星或行星拥有卫星构成卫星系,它们的轨道面是一个椭圆形鸭梨状平面,恒星或行星处在椭圆形小头的焦点处。卫星轨道面与恒星或行星星体的赤道面重叠,行星的卫星轨道面无限延伸的话同时指向恒星、行星球心。恒星的卫星轨道面无限延伸的话同时指向恒星球心和宇宙中心,恒星同时具有卫星(即彗星)和行星,它们的轨道基本垂直相交,彗星轨道面无限延伸的话指向宇宙中心。行星轨道面是一个椭圆形弧面。它在恒星下方,向上翘的两端分别在恒星的两极下方。
在行星系的下方是红巨星系,它是一个正漏斗状,它的周围是一些脱离行星系的行星,彗星、陨石等也不断的光临红巨星系,给它们带来大量的物质,同时它也不断的吸收氢原子。红巨星就在漏斗中心。这些行星不断的向红巨星坠落。
再往下是黑洞系,它也是一个正漏斗形,它的漏斗中心就是小黑洞,漏斗的最外延是红巨星,红巨星不断的向黑洞坠落,它就是黑洞最远的行星,它在坠落过程中逐渐变成超新星,矮星,脉冲星等,最后落入黑洞。
黑洞系和红巨星系与行星系的星体演变正好相反,行星系的星体是远离恒星,黑洞系和红巨星系的星体是向黑洞或红巨星靠拢,黑洞系的星体的质量要远远大于行星系的恒星的质量。它们的核反应更加剧烈。红巨星系星体的质量相对小一些,它们的核反应更弱一些。
双星绕转的双星就是黑洞口的两颗星,它们中间必定有一个小黑洞。我们观测到的多星绕转的它们中间有一个大黑洞。
黑洞就是一个旋涡洞,洞口有吸积盘,它有大小,旋涡越大吸积盘越大,黑洞也越大。我们观测到的双星或多星绕转就是在吸积盘边缘上的两颗或多颗星体在围绕黑洞旋转。黑洞在洞口深处相互连接,就象血管连接一样,它们都通到宇宙中心。星体进入吸积盘后,就被分解成粒子流,最后进入黑洞,通过黑洞进入宇宙中心核区,在那里受高温高压以及高速旋转的分离作用等的共同影响分解成能量流(在黑洞中已讲过)。
红巨星系与行星系的交界层就是从宇宙中心向外直线传递的能量的加速度与减速度的交界层。能量直线传递有一个速度,在交界层里面是加速传递,在交界层外面是减速传递。这有点象爆炸的能量传递。太阳上方的不远处就是能量直线传递的终止点,它构成一个终止层。
能量传递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线传递的能量波,一种是螺旋流体运动的粒子流。能量波的传递速度大于粒子流的速度。从终止层往外只有粒子流向外传递能量,越往外温度越低。温度达到绝对最低温度时(零下不知要多少度,绝对不是零下二百多度,可能要零下几亿甚至几亿亿度,根本无法测量。),一切物质都会湮灭掉。一切都化为虚的0。
宇宙就是在不断的产生着物质,同时又在不断的把物质化为能量,又不断的把能量化为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运动距离不断增加,能量也相对的不断增加,质量也相对增加,从而导致宇宙的相对增大,导致空间的相对增大,从而导致宇宙的不断进化。
在宇宙中一切都是相对与绝对并存的。我们即不能把事物完全看成绝对的,也不能把事物完全看成相对的。它们是两者并存的。等于是不存在的,应该用约等于。绝对就是虚。就是0。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绝对面,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绝对不存在的。所以说万般皆化境。
要实现星系航行首先要确定好航线,我们现在的宇宙飞行就象在地球的地面上跑一样,因为星球层就象地球的地面。火车再快也不能快过飞机,飞机再快也不能快过宇宙飞船。要到达遥远的星球,要走宇宙的外层,也就是太阳的上方区域。新一代宇宙飞船同时可以在自身内部产生引力,避免失重的苦恼,同时它有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气旋场可以保护自己,可以免遭宇宙中的颗粒以及陨石的伤害。它是旋转的飞,所以可以飞的极快。因为它自己形成自己的场,与周围的场很少发生作用,所以没有太多的能量传递,同时周围的场对它的运动也没有太多的阻力,所以就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能量来克服阻力,所以就可以飞得很快。子弹就是这个原理。陀螺也有同效。它有两台旋转方向相反的发动机,飞行器可以利用自身场的旋转方向与外围场的旋转方向的相同,利用周围场的作用以及发动机向舱体下方的推力使飞行器达到超光速。
进入太空后,可以沿太阳与地球的连线的90度线向太阳的斜上方飞行。不可以直接向太阳飞行,那样会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掉进太阳中。要离太阳远一些,以免被太阳风伤到,太阳风是很厉害的,它的威力比中子弹要厉害的多。可以利用太阳的磁场,可以使用舱体的两端的发动机中的一个与磁场旋转方向逆向的发动机,它喷出的气旋与磁场同向,气旋转速越快,气旋所受到的磁场的沿磁力线与磁力线同向的推力越大,这就好像磁悬浮列车一样,只要轻轻的推力即可实现高速运行,反之要回来就启动另一台发动机,我们的运动就好像帆船利用风力前进一样,同时利用了发动机的推力,调整发动机的推力角度同时利用磁场的磁力就可以轻松的前进。如果在地球的北半球上空的话,要启动使舱外气旋与地球北极旋转方向同向的发动机,即地球北极是逆时针旋转的话,舱外气旋也要逆时针旋转。这有利于飞行器摆脱地球引力。同样在太阳系中要实现摆脱太阳的引力的话也要使舱外气旋与引力场的旋转方向同向。在宇宙的顺时针旋转的半球上升也要使舱外气旋顺时针旋转。可以彻底摆脱宇宙的引力。在宇宙另一个半球上升就使舱外气旋逆时针旋转。所以要经常交替使用发动机。磁场与引力场的速度都跟光速差不多,飞行器在它们的基础上又加速了所以很轻松的即可实现超光速。在太阳系内为了安全不要实现光速飞行。当到达太阳上方时,就进入了宇宙的大气层了,这里有一些“小太阳”。也有一些氢原子组成的气团,它们都在自旋。可以用它们来添加燃料。
继续上升,当“小太阳”们都在脚下时,就可以平飞了。就利用宇宙磁场的推力,同时利用发动机的推力,在这里轻轻的推力就可以实现光速。同时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没有任何阻力,可以放心的飞。这里场的运动速度比星球层慢很多,即使不动,也会看到星球层在快速旋转。在这里看宇宙就好像在地球上的空中有些相似,那些氢原子的气团就象一团团的云彩。下面的宇宙是一片茫茫的光点。我们可以再飞的高一些,当周围达到真空时,即没有氢原子时,就是宇宙的平流层了,再上升,当周围没有量子只有中微子、夸可类时,就是宇宙的太空层了。在太空层飞速度会很快。可以一天围宇宙转好几圈。在平流层飞也很快,可以一天时间围宇宙转一圈。我们要完成星系航行就很简单了。在宇宙大气层飞可以很快到达银河系的任何一个星系中去。需要建立一套坐标系统和通讯系统,在太阳上方建立空间站,可以利用宇宙的引力场或者那些“小太阳”来建立通讯卫星。不行的话就直接用空间站来完成通讯,空间站可以用大型飞行器,可以把它做的飞轮直径100米左右。它既是一个空间站也是一艘航天母船。在宇宙大气层或大气层以外信号会传递的很快。即使在宇宙的任何角落通讯都不成问题。
飞行器自己形成一个场,可以进入绝对静止的虚中而不会湮灭掉。可以进入多层宇宙中,进入到其它的宇宙中,同时也可以停留在绝对静止空间内,在那里呆上一天,地球上也许已经过去一万年了。可以从那里快速的进入未来。也许可以回到过去,这还不得而知,有待探索。如果可行那么这个飞行器同时也就是一台时空穿梭机。
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的宇宙,很多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更多的新生命。物质对人类已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合成任何物质,能量也不重要了,我们有免费的永不枯竭的能源。我们唯一需要的是自身生命的更快进化。我们需要的是精神生活以及对一切的探索。我们可以让生命之花在宇宙中到处开放。
什么是生命呢?首先它是一个场,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任何物质都具有不同的场,都是信息的载体,都具有不同的信息,信息就是场的特点,信息就是能量,就是运动,就是力,每个场都是一个信息库,众多的场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场,它的信息库也相应的增大,信息库就是各种能量的组合,能量在不断的相互作用,导致场的信息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组合,不断的分开,不断的消失,不断的产生,不断的碰撞,不断的相互加速或相互减速,有的场在外围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相互融合,首先就构成了量子,氢原子,然后又构成了各种原子、分子,它们又构成了各种大的物体,它们又构成了各个星体乃至整个宇宙。宇宙是一个更大的信息库。
我们前面讲到原子的结构,星球的结构,宇宙的结构,它们都是有一个核区,核区往外是能量传递区,再往外是边缘层(壳)。再看细胞、种子、卵、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球形结构,(球形结构的球面对外的场的作用是均衡的)。都有核、核外区、皮或壳。这绝对不是巧合,它说明一个问题,细胞是处于星球与原子之间的一种球形结构。分子不是球形结构,各种分子的场的外形是各种各样的,它们的相互组合构成了各种物质,当几种分子组合在一起正好构成一个球形结构时就产生了原始细胞,它不断的吸收各种粒子,这些粒子又不断的凝聚,因为场的作用要始终达成一种平衡,两个平面与平面接触它们的相互作用力是均衡的,而凹凸不平的两个面的相互作用力是不均衡的。这就使这种凝聚的排列沿着球形化排列,这就产生出新的细胞,这就是细胞得分裂过程。有机分子的结构更容易相互构成球形结构,具有更多得空隙,同时水又是最好的溶剂,同时液体又更容易凝聚成球状,所以水成了最好的介质,碳水化合物成了构成细胞的最好材料。细胞不断得分裂凝聚就构成了生物体。它是一个整体场,它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能量交换,受外界影响使它不断的被动的调整着自己,同时它也对外界不断的产生着影响,它受外界影响不断的改变着自己,同时不断的进化,进化就好像一个不平的面越磨越光滑一样。同时它场内的相互作用力也变的越来越同向,越来越和谐。使它的整体场越来越完美,场的信息库也更加有序。场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大概相似的整体场的信息。遗传基因就是整体场的信息库,最原始的无性繁殖就是场的外围物质受场的影响而发生类似场的凝聚,从而紧挨着产生一个类似的新个体。从个体上分离出一部分,它也会发展成一个新的类似个体。有性繁殖是两个个体的一部分组合在一起,它们分别带有各自的场的信息,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组合场,这个新的场具有两个场的共同特点。这些新个体场受到外界影响都会不断的进化。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至于退化是因为它的进化跟不上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它不能适应环境。它就被环境淘汰掉了。
进化使它更易获得能量,使自己的场的运行更加顺畅,生长就是使场的运行更加顺畅的调整,新陈代谢就是为了维持这种顺畅,衰老是因为场的运行出现运行不畅,不能通过新陈代谢得到调整,而出现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无法运行,而出现场的破坏,导致死亡,导致场的消失。
植物和动物都具有生命,都是一个生命场,它们都是起源于单细胞生物,有的单细胞生物外界环境使它不做大的位移,周围环境使它相对的固定在一定区域,它就慢慢的进化成了植物。有的单细胞生物外界环境使它不断的位移,周围条件使它不断的变换环境,外部环境使它不断的改变着自己,随着每一次的位置改变,它的场也在改变,这种不断的改变,使它的场具有了不断改变的信息库,即使外部环境不变了,它的场也在变,它就慢慢的进化成了动物。动物具有动意识,动意识就是信息库不受外界影响而自我改变或调整。这种调整的速度越高,它的动意识越强。植物有低等植物也有高等植物。动物有低等动物也有高等动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具有生命场。生命场具有一个静止的虚(静意识即信息库)和运动的实(动物体和植物体)。植物和低等动物没有或者具有很微弱的动意识,高等动物具有更高级的动意识。静意识和动意识共同构成了意识。
高等动物可以把动意识更好的整理。可以把信息库中的信息有序化,可以用意识改变自身的场与周围的场,动意识又出现了记忆和思考的能力,这部分意识是由大脑对信息链的储存与整理功能的不断进化而产生的,这是大脑的一个进步,信息链是由量子排列构成的,大脑能够用量子链来纪录、整理信息,是大脑的革命,这就象脚的直立行走与手的革命一样,记忆是动物与植物的起码的条件反射,只是各自的记忆库的量不同罢了,植物的记忆不是来源与量子链,而是来源于场的信息库,同样低等动物也是。这个场的信息库有一部分是由量子链构成的,大部分都是场的各种信息,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扭力场,量子链也是一个扭力场,它显得稍微有规律一些,大脑正是对它的识别能力与整理能力的提高,才导致了大脑的革命。没有大脑的动物不具有这种能力,象昆虫的大脑只是一个神经节,它就不具有思考能力,只有简单的记忆能力与条件反射能力。脊椎动物就稍微具有思考能力了,高级哺乳动物具有更先进的思考能力,人类具有更加发达的思考能力。人类大脑可以更好更快的编排整理量子链,量子链信息汇总的焦点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根本,就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那个“我”。它才是我们的生命的根本。它是绝对静止的虚,是我们的绝对的静意识。我们的思想,动意识都在围绕它旋转,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意识如果能够凝聚成团,不分开形成一个牢固的场的话,它就会永存,永生。它可以在宇宙中以及宇宙外自由穿梭,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它可以吸收各种能量,可以支配各种能量,可以无所不能,他们唯一不能的就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因为运动具有不可逆性。但是他们可以预感未来,可以洞察过去。他们就是宇宙中更高级的生命,他们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生命体中,宇宙本身就是他们的身体。人类的意识与他们相比显得太低级了。人类与他们相比就是低等生物。
生命进化沿着物质的基本结构进化,同时顺应整个宇宙场以及自身外围场的结构变化,生物体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机构。就是一种场。它与外界场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天人合一。一切都是统一的一个场。对外部场的不断适应调整,产生了生物的进化与退化。生物进化的最高层次是形成一个自己的纯意识的场。从而不再受外围场的影响,但是自己却可以左右外围的场。同时可以创造新的场,新的宇宙。使这些场都为自己服务。使自己的能量更加强大,更加无所不能,永无止境,很多东西我们现阶段的人类无法理解,无法知晓,想也想不到。
关于核动力发动机:
本发动机无活塞,无曲轴连杆,免冷却系,免润滑系,超高转速(普通发动机转速的百倍、千倍、万倍以上),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燃料,包括核燃料,可以用它发电、供热、作为动力。它可以用于所有领域,取代现有的一切类型的发动机。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可以更直接的把热能产生的膨胀力转化为扭力或推力。减少了多余环节带来的能量损耗。同时它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所以排放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它的能量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它可以使用核燃料,没有核污染,可以实现核能的广泛利用,让能源变得无比廉价,甚至可以直接让空气发生核反应,核燃料范围极广,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用它处理垃圾,同时可以用它合成元素,生产黄金等贵重元素以及稀有元素。彻底解决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本发动机是把喷气式气缸固定于飞轮边缘,可以用一个固定支架焊接在飞轮上,用来固定汽缸、高压线、高压帽。也可以不用支架,改用一些钢卡固定它们。飞轮半径可大可小,半径过大的可以把飞轮做成框架式的,汽缸总长度与飞轮半径的比例是0.618∶1。汽缸最大外径跟汽缸总长度之比是0.382∶1。喷口方向与飞轮半径的内段成111.24度角(180度角的黄金分割角),这种安装方案可以帮助飞轮克服一部分飞轮离心力,用以抵消大部分飞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可以实现飞轮的高速旋转,不必担心飞轮被离心力分离。可以降低对飞轮材料的要求。在气缸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或缩小飞轮半径,发动机也能转起来,不过它的能量利用率会降低,功率也会降低,这有待进一步对比验证。
把气缸的喷射方向与飞轮的平面呈一定角度,即向平面的上方或下方与平面成34.38度,这个角度是把90度角黄金分割的角度。它与飞轮半径的夹角依然是111.24度。那时它就是一台喷气发动机,可以用于各种航天、航空飞行器,包括火箭、飞机、飞船。它的喷射速度可以超过现有的喷气式发动机无数倍。它所喷出的气流是一个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能量大部分都更多的集中在涡流中心,能量更加不易散失,能量利用率更高。涡流向后推进就像旋转的子弹一样具有更快的速度以及推力。可以大大的提高飞行器的速度。
飞轮一个面上可以安装多个气缸,可以安装10个汽缸。喷气发动机模式可以增加汽缸数量,可以安装十几个气缸。扭力输出发动机飞轮如图1所示:气缸的喷射方向与飞轮半径的内段成111.24度角,缸体喷口外壁与飞轮边缘并齐。
缸体中所用的角度都是34.38度和55.62度,涡流产生室的圆锥涡的平面夹角是34.38度,顶部圆锥体的椎尖角是55,62度,进入燃烧室后缸壁向外扩展,缸壁的平面夹角是55.62度,到达燃烧室最大径后再回缩,它的平面夹角依然是55.62度。这样燃烧室就形成一个球形的腔体。燃烧室内壁要做成圆弧状变化,这样内壁更加圆滑,燃烧室往外的喷气室是一个圆锥腔,它的椎尖角是34.38度。燃烧室喷口就在它的椎尖部。缸体内壁(包括燃烧室、燃烧室喷口、喷气室,不包括涡流产生室和燃烧室进口、)有一层与缸内气旋运转方向相反的螺纹,螺纹前进角度为55.62度,深度与宽度相等,为喷口半径的0.382倍。在涡流产生室的圆锥表面有一层与气流运动方向相同的正向螺纹,指向圆锥尖部(圆锥尖部的角度是55.62度),螺纹深度是涡流产生室出气口半径的0.382倍,螺纹前进角度是34.38度。它的作用是提高涡流中心的转速。涡流产生室的出气口直径与进气口直径相同,涡流产生室的出气口也是燃烧室的进口,它的直径是燃烧室最大内径(不计螺纹形成的尺寸)的0.382倍,进气口位于涡流产生室的侧壁上,进气角度与涡流产生室的半径成90度角,进气管紧贴飞轮,气流沿涡流产生室切线从进气口进入涡流产生室后,在圆形涡流产生室内壁以及涡流产生室顶部的圆锥体的共同作用下,气流会在涡流产生室中沿着圆锥体旋转起来,圆锥体表面的与气流同向旋转的螺纹可以起到规范气流的作用,使涡旋气流中心的旋转更加规范,它促进了涡流的形成。同时使涡流更加旋转的向燃烧室运动。燃烧室喷气口的直径(不计螺纹部形成的尺寸)是燃烧室进口直径的0.382倍,它们的总面积之比大概是1∶5,不计螺纹形成的面积的话它们的面积之比是1∶7。缸壁厚度是喷气口直径的0.382倍,都不计螺纹形成的尺寸。也是气缸长度的0.018倍。喷气口直径(不计螺纹形成的尺寸)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047倍。燃烧室进口的直径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125倍。燃烧室直径(不计螺纹形成的尺寸)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327倍。燃烧室的纵向内径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357倍。涡流产生室的最大内径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346倍。涡流产生室的圆锥高度也是涡流产生室的最大高度,它们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2倍。喷气室的高度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425倍。喷气室壁厚是正常缸壁厚度的2倍以上。喷气室喷口直径(不计螺纹形成的尺寸)大概是气缸长度的0.3倍。它的周围壁厚也是缸壁厚度的两倍多一点。
普通发动机用现在的一般发动机气缸材料即可。气缸可以采用铸造工艺一次成型。也可以使用耐温高强陶瓷气缸,可以大大提高气缸使用寿命。气缸可以用陶瓷材料一次性烧制成形。用于核反应的发动机条件要求高,气缸外部可以再包裹金属或碳纤维材料来加强缸体强度。只要气缸的内壁螺纹还行,气缸就可以继续用。缸内气体对缸壁螺纹的磨损是很轻微的。气缸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
火花塞更加不易结碳。火花塞可以安装在涡流产生室的椎尖部,火花间隙区与涡流产生室出口基本平齐,在燃烧室内。如果是小型发动机,由于气缸内径过小,可以把火花塞做成只有高压陶瓷包裹的电极,取消周围的打铁台,利用气缸作为打铁台。火花塞点火部的直径不要超过进气口直径的0.382倍。小型发动机用陶瓷气缸须在燃烧室进口边缘处穿接地线。火花塞安在涡流产生室的圆锥尖部可以使涡流从中心开始燃烧。有利于提高涡流中心的转速,这在大型发动机中尤为明显。理论上火花塞直接安在燃烧室进口内的燃烧室内壁上也行,应该不影响涡流形成,同时圆锥尖部由于免去了火花塞,使它更圆滑,更有利于涡流形成,还可以使安装简单化,同时火花塞用常规的火花塞即可。一般的发动机都可以用这个安装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更好一些。这有待对比验证。
飞轮中心具有高压电离和碳刷,把一个碳刷固定在飞轮轴上,飞轮轴要用空心的,可以提高它的扭力承受能力。碳刷与飞轮轴之间要隔一层绝缘材料,碳刷接总高压线,高压线穿入飞轮轴,到达飞轮表面时再穿出,再沿着飞轮半径向飞轮边缘延伸,到达汽缸处时再沿飞轮边缘内侧汽缸范围以内形成一个圈,再从圈上分出各条火花塞高压线。它们再穿过飞轮到达飞轮另一面,连接各个汽缸火花塞。高压线线体要固定牢固,高压帽部也要牢牢固定。另一个碳刷外接高压线固定在一个离合器上,离合器固定在发动机机座上。要启动发动机时,离合器伸出,使两个碳刷合在一起,使电路接通,发动机一旦启动,离合器回缩,使两个碳刷分离。这个方案可以大大延长碳刷的使用寿命。可以解决碳刷承受不了发动机超高速旋转的问题。离合器可以用继电器装置或电磁装置:在一条摆动杆的一头是高压陶瓷连着的碳刷,碳刷连接外来高压线,摆动杆的中间是一个转轴,使摆动杆像杠杆一样可以摆动,转轴上安有弹簧,使摆动杆不会来回乱摆动,摆动杆上的碳刷在弹簧的作用下是远离飞轮轴上的碳刷的,摆动杆的另一头是一块铁块,它的旁边是一个电磁线圈。电磁线圈通电后就会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铁块就会靠近电磁线圈,这样就使摆动杆另一头的碳刷与飞轮轴上的碳刷合在一起,使高压电路接通。电磁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摆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回摆动,使两个合在一起的碳刷分离。同时摆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稳定的贴在支架上,
进气孔面积正好等于各气缸进气口面积之和,进气孔内部尽量扩大,把它做成一个尽量大的气体混合室,混合室安装在飞轮表面,混合室边缘与各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与气缸的进气口连接,为便于安装,进气管可以用活动软管,软管需内带钢丝提高硬度与强度。气体混合室直径尽量做的大一些,燃料在进气孔处喷出(使用液体燃料要在燃料管喷口处安一个雾化喷嘴),与气体初步混合,混合气体会被自动吸入混合室。气体在混合室中形成一个外围转速高中心转速低的气旋,这有利于提高混合室边缘的气体压力。有利于气体与燃料进一步混合均匀。混合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汽缸。发动机启动时,起动机带动飞轮达到一定转速时,空气就会被自动从进气孔吸入,燃料喷出与空气初步混合,混合气就会被自动吸入发动机。气体、液体、固体粉末燃料都可以用,只要用传送装置把它们传送到进气孔边上就可以了,气体和液体燃料只要稍微加压即可,固体粉末燃料可以用高速气流传送。
飞轮通过飞轮轴安装在发动机机座上。飞轮外圈安装有余热采集器,它同时又是进气管与排气管。它的导流室中有导流片,导流片是立着的,放射状向飞轮外沿延伸,与飞轮半径的延伸线的外段成55.62度角,这样它可以把飞轮外缘的气旋切割排出,它的作用很重要,没有它的切割气旋在飞轮边缘不会马上扩散。导致飞轮边缘温度过高。它与飞轮边缘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区,离飞轮太近会被气缸排出的高温气体烧损。也不要离的太远。距离以气缸喷气室长度的0.618倍为好。导流片长度不限,也以气缸喷气室长度的0.618倍为好。导流片外端是排气室,排气室中安装进气管,底部安装排气管。导流片上边与一圈圈的环状采热片焊接在一起,下边焊接在一块环形板材上,使各导流片连在一起,环状板中心开孔直径比飞轮直径稍大一点,保证飞轮可以从孔中穿过。导流片外边焊接上一圈圈采热片,采热片打孔,进气管从孔中穿过,它们之间要焊接牢固,进气管呈放射状排列在发动机外缘,它们数量越多越好,外端伸到发动机机体外下方,内端伸到发动机飞轮上方。要尽量延长它在排气室的长度,可以让它在排气室中多拐几个弯。它表面要焊接上采热片。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采集余热,进气方向与排气方向相反可以用最冷的空气采集到最末端的热量。上部采热片也焊接在一起,然后焊接在一块环状板材上,板材中心孔中安装密封圈,燃料管从密封圈中穿过。密封圈上设有固定支架用来固定燃料管。板材上要留出一个检修口,平时把它密封。上下两块环状板材跟一块条状板材焊接连在一起,这样一个进排气余热采集器就做成了。它的外层再贴一层保温隔音材料,可进一步减少热量损耗,降低噪音。本发动机不需要空气滤清器。普通动力的发动机可以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机座上,再把发动机直接安装在需要动力的设备上即可。
要实现核反应的发动机要安装在电磁轴承机座上,电磁轴承由内部的强永磁铁与外部的强永磁体与电磁体构成,电磁体有一条专用电路。发动机只要旋转它就要通电。发动机停转后它就可以断电了。断电后两个永磁体之间的磁场可以使电磁轴承的内外磁体不会接触,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相互损伤。机座下面再安装一个特制的发电机与起动机一体化的发电机上,在飞轮轴上安装永磁铁,把它们做成桶状,它就是发电机、起动机的外围磁场,线圈装在桶状磁铁里面,固定在飞行器上,线圈外有两条电路,一条连接电瓶,向电瓶充电。一条是启动电路,在该电路中有两个感应器,它可以根据磁场变化使电流改变方向,从而使起动机工作。感应器是由一块电磁铁做成的类似于继电器的装置,一旦启动发动机它就断电了,就不工作了,这样可以延长感应器的使用寿命。启动时首先关闭充电电路,再开启启动电路。启动后首先关闭启动电路然后再开启充电电路。用电磁轴承的发动机由于没有接触面与机座连接,无法实现点火电路的连接,所以要加一个离合碳刷,其中一个碳刷直接安装在飞轮轴上,与飞轮轴密切接触,另一个碳刷安装在离合器上,离合器安装在机座上,两个离合碳刷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中一个与飞轮轴之间没用绝缘体,它们同时工作,同时休息。
飞轮上的进气孔上方要安装一个进气控制装置,它由装在轴上的密封圈、轴再套上电磁轴承、电磁轴承再连接伸缩顶杆,顶杆连接伸缩器,共同构成,密封圈贴到飞轮上时可以随着飞轮高速旋转,电磁轴承使它与上下伸缩装置连接,当密封圈向进气孔靠近时,发动机进气量变小,密封圈全部把进气孔封死后发动机实现停火。本发动机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燃烧空气,让空气中的元素发生核反应,用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来转化为各种能量。
本发动机工作原理:首先启动发动机,随着飞轮的旋转,会产生离心力,气体在气体混合室中形成一个外围转速高中心转速低的气旋(转速指一定半径的圆,单位时间转动的圈数的多少),这有利于提高混合室边缘的气体压力。有利于气体与燃料进一步混合均匀。燃料与气体在气体混合室中充分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燃料混合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涡流产生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它的压力与速度进一步加大,流经涡流产生室时形成一个涡流,流经燃烧室入口时压力与速度变得更大,涡流进入燃烧室,这时火花的跳火使涡流开始燃烧,这时的涡流就是一个气旋,缸壁的反转螺纹更加剧了涡流外围的转速递减,这就提高了涡流中心的相对转速,同时在缸壁与涡流气旋之间形成一层激波,它更好地把来自涡流气旋的能量与缸壁隔离,可起到保护缸壁的作用。同时涡流的旋转更好地避免了缸体中的回火现象,同时涡流气旋在气缸中始终受到一个向气缸喷口方向的离心力,燃烧室的进口处向喷口方向的运动存在一个加速度,这些都可以避免回火,避免涡流产生室起火。同时可以避免火花塞的烧损,更好的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涡流延长了燃料在燃烧室的停留时间,使燃料与空气更好的混合均匀,改善了燃料燃烧的外部环境,更好的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室涡流气旋一旦形成,会在燃烧室进口处形成一个漩涡,燃料混合气会从漩涡全部进入涡流气旋中心,燃料的不断加入燃烧释放热量更加快了涡流气旋中心的转速,这就使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加剧,这就大大的提高了涡流中心的相对转速,使能量更多的集中在涡流中心,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工作过程中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不会太高,基本在缸体材料的承受范围内。同时飞轮的旋转使缸体得到自然冷却。所以不用担心缸体烧损。普通发动机用一般的缸体材料即可。每个缸体就是一台冲压涡流燃烧喷气发动机。它的燃烧室喷口外的喷气室的扩张更好地提高了它的喷流速度,更好的利用了能量。同时喷流是一个中心转速高外围转速低的涡旋气流,能量更多的集中在气流中心,不宜散失,这就更好的提高了它的喷射速度和喷射推力以及能量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发动机噪音。飞轮外缘也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这同样可以大大降低发动机的噪音。再加上飞轮外部的隔音保温层,整个发动机工作起来噪音很小。绝对没有轰鸣声,只有轻微的轮子转动的那种沙沙声,比电机的噪音还要小。同时发动机也没有振动、抖动等。发动机一旦启动就可以关闭点火电源,可以大大的延长火花塞以及点火系的使用寿命。
如果使用火花塞不易点燃的燃料时,可以先使用易点燃燃料点火,当启动发动机以后就可以使用各种燃料了。也可以把各种燃料混合使用,如果使用固体燃料,可以先把它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越细越好,
强调一点:启动发动机时要先启动起动机,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再启动点火电路并供给点火燃料,这样可以防止点火燃料管中的剩余燃料挥发后凝聚在发动机中,遇到火花会起火燃烧引起火灾。使用双燃料的,要等发动机点火后达到一定转速时再供给普通燃料。要全部关闭油门才能实现发动机熄火。另外发动机怠速油门也要与发动机转速同步变化,转速高怠速油门也要相应的加大,因为转速高时进气量加大,怠速油门太小会使混合气的燃料浓度太低,而出现发动机熄火,可以把怠速控制装置与发动机转速表连接,使它随转速表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怠速油门大小。可以用电子油门来控制怠速。气缸的喷射方向依然是向飞轮的斜下方,与飞轮平面成34.38度角,与飞轮半径成111.24度角。飞轮半径以气缸喷口面为准,即飞轮下方面的气缸喷口处外壁形成的飞轮边缘尺寸为准,它与气缸长度之比依然是:1∶0.618。飞轮上方面尺寸稍小一些。以气缸进气端外壁形成的飞轮边缘尺寸为准,飞轮上下面半径之比是0.764∶1。飞轮厚度(气缸的倾斜高度)是汽缸长度的0.292倍。汽缸数量差不多可以安装十几个。它更加可以帮助飞轮克服飞轮离心力,用以抵消大部分飞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更加可以实现飞轮的高速旋转,更不必担心飞轮被离心力分离。更可以降低对飞轮材料的要求。更加可以提高飞轮转速。提高发动机功率,可以提高喷射气流的旋转速度以及推进速度。制作时,可以把飞轮做成上下两个圈,圈的内半径分别与飞轮上下面半径相等。把它们用框架固定在一起,它们一定要同心,两个圈的距离高度就是飞轮厚度(气缸的倾斜高度),两个圈在边缘用管材连接,管材与飞轮平面成34.38度。相互平行,长度与气缸长度相等。气缸固定在管材上,在圈里面。
核动力发动机为了提高发动机转速,可以把气缸轴线与飞轮平面的夹角缩小,把34.38度改为20度,这有利于提高飞轮转速,实现核反应。
飞轮轴位于飞轮的上方面,进气孔、高压电离和碳刷(其中一个碳刷直接装在飞轮轴上,结构与普通发动机的一样,燃料管与高压线固定支架直接安装在飞行器上,碳刷离和器安装在支架上)、都位于飞轮上方面。飞轮轴通过轴承直接装在飞行器上。轴承要采用电磁轴承,可以大大提高飞轮转速。它由内部的强永磁铁与外部的强永磁体与电磁体构成,电磁体有一条专用电路。发动机只要旋转它就要通电。发动机停转后它就可以断电了。断电后两个永磁体之间的磁场可以使电磁轴承的内外磁体不会接触,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相互损伤。发电机同时作为起动机。在飞轮轴上安装永磁铁,把它们做成桶状,它就是发电机、起动机的外围磁场,线圈装在桶状磁铁里面,固定在飞行器上,线圈外有两条电路,一条连接电瓶,向电瓶充电。一条是启动电路,在该电路中有两个感应器,它可以根据磁场变化使电流改变方向,从而使起动机工作。感应器是由一块电磁铁做成的类似于继电器的装置,一旦启动发动机它就断电了,就不工作了,这样可以延长感应器的使用寿命。启动时首先关闭充电电路,再开启启动电路。启动后首先关闭启动电路然后再开启充电电路。用电磁轴承的发动机由于没有接触面与飞行器连接,无法实现点火电路的连接,所以要加一个离合碳刷,其中一个碳刷直接安装在飞轮轴上,与飞轮轴密切接触,另一个碳刷安装在离合器上,离合器安装在飞行器上,两个离合碳刷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其中一个与飞轮轴之间没用绝缘体,它们同时工作,同时休息。
它喷出的气流是一个高速旋转的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气旋,能量更多的集中在气旋中心,这有利于提高它的喷射速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噪音。它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现在的航空用发动机。效率最少可以提高三倍以上。能耗降低三倍以上。只要飞轮与轴承能够承受得了,发动机转速越高,发动机功率越高。喷射速度可以是现有喷气发动机的万倍以上。假设飞轮直径为1米的话,飞轮转速每分钟10000转,飞行器速度即可达到时速1000公里以上。这可以用于民航飞机,发动机材料也要求一般。造价也很低廉。发动机造价也就是现有发动机的几分之一。转速20万时速即可达到2万公里以上。转速200万时速可达20万公里以上。转速2000万时速可达200万公里以上。以此类推。这对发动机材料以及轴承转速要求都很高,轴承可以用电磁轴承。飞轮可以用碳纤维材料。气缸用钛合金或陶瓷等高强材料外套碳纤维材料即可。本发动机装在火箭上时,可以在火箭后方安装几块导流板,调整导流板的角度就可以改变火箭的前进方向。可以把它做成导流板方向器。
本发动机的热效率、推重比、推进效率都是现有喷气发动机的无数倍。它同样可以用各种燃料,启动方式也与前面的普通发动机一样,
本发动机可以使用核燃料,前提是转速必须够高,要用电磁轴承,如果用于扭力输出,可以用前面提到的起动机与发电机一体化的发电机发电,再用电能带动另一个电机输出扭力,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即可控制电流的大小,即可控制电机的转速,就等于实现了油门控制。用于喷气发动机的,结构也与上面的一样。两种模式的发动机的飞轮上的进气孔边上都要安装一个进气控制装置,它由装在伸缩器或飞轮轴上的可以上下移动或滑动的密封圈与它上面的电磁轴承共同构成,密封圈可以随着飞轮或飞轮轴高速旋转,电磁轴承使它与伸缩器连接,当密封圈向进气孔靠近时,发动机进气量变小,密封圈全部把进气孔封死后发动机实现停火。本发动机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燃烧空气,让空气中的元素发生核反应,可以让氢元素发生裂变反应,可以让量子也化为能量。这一点在宇宙飞行中很重要,可以用真空中的量子作为核燃料。
发动机汽缸内的气旋具有产生引力的条件,这就使气缸的中轴线上产生出一条高压力的桶状管,气旋的转速越高,它的压力越大,同时由于飞轮的高速旋转,使气旋也沿立面轴高速旋转,飞轮转一圈,气旋也沿立面轴转一圈,就好像月球围着地球旋转一样,月球公转一圈同时也自转一圈,飞轮带动汽缸旋转就使缸内气旋围着飞轮轴公转,它公转一周同时也沿立面轴自转一周,这就使气旋同时具有一个气旋本身具有的平面旋转扭力和一个公转造成的自转所产生的立面旋转扭力,这两种力相互作用对原子会产生分离作用。
当飞轮转速达到极高速度时,发动机中的场的立面旋转的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使来自立面旋转的场的转速很高,原子从进气孔进入发动机后,原子立面旋转轴会与飞轮轴平行起来,原子受发动机中场的影响使原子立面旋转速度相对较低,它的立面旋转被突然加速,这种突然加速的加速度极高,使原子的立面旋转速度远远低于原子周围场的旋转速度。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原子外形成为线状,使原子成为等离子体。
同时缸体中心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区,转速很高时,气缸中心区的温度和压力会很高,当线状的原子进入汽缸中心区时,会被气旋切割,因为气旋是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不同半径的圆圈的线速度不同,使相邻的圆圈之间产生相互摩擦,打个比方:把一条直线放在圆面上,直线会被各个圆圈切割。线状外形的原子与气旋平面平行,线状原子会被气旋切割,会使原子分离,出现核裂变反应。转速够高的话氢原子也会发生核裂变反应。有的氢原子也会发生核聚变反应。其它的元素同样也会发生复杂的各种核反应(核聚变、核聚合、核裂变)。
这需要一定的转速,达到一定转速时首先加入核燃料,比如铀235或钚239,也可以不用核燃料,用常规燃料只要具有一定大的飞轮转速,同样可以实现核反应,可以实现高原子量原子的核反应,一旦点燃核反应,发动机转速会更高,汽缸中心温度压力会更高,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却没有多大变化,随着转速的进一步提高,核反应会加剧,会使各种元素都发生核反应,会实现核聚变反应,再加速会实现氢原子的裂变反应,那时发动机喷出的就是中微子、夸克类的能量流。
这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与飞轮大小基本无关。气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始终不会太高。要实现氢原子的裂变反应对发动机的飞轮材料的强度以及气缸的材料的强度和耐高温性都要求很高的条件。用于宇宙航行,带很少的燃料就可以完成宇宙航行,同时可以利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氢原子来添加燃料。可以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
转速低一些可以处理垃圾,也可以用垃圾作为核燃料,同时可以把垃圾转化为有用的元素。调整发动机转速可以相对稳定的产出某一些元素。可以用垃圾制造贵重元素及稀有元素,可以制造黄金。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新元素,可以带来材料工业的革命,可以彻底的解决资源问题。整个过程都是0污染的。这种反应的发动机对材料的要求可以低一些,造价就可以低很多了。它的整体结构跟常规燃料的发动机基本一样,只是尺寸大一些,外部也有隔音保温层。
核反应是在缸体内进行的,没有任何的核辐射与核污染,同时也很安全,在缸内不是核爆炸而是核燃烧,核反应是在气旋中心发生的,气旋会把向缸壁的能量冲击化解掉,喷口喷出的能量包括各种射线、粒子流也会被发动机飞轮周围的气旋化解掉,再加上外层的保温隔热层可以更好的隔离核辐射。通过供给燃料的多少可以很轻松的调整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核反应的强弱,所以不用担心核安全问题。
汽车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核燃料,可以用一个小型核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带动一个电机来带动汽车运行。可以用氢气作为点火燃料。小型汽车也可以直接用氢气作为常规动力,氢气价格也很低廉,顶多也就是现在汽油价格的十分之一。
火车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不用再搞电气化,从而节省电线线路的建设费用。电厂也不用再搞高压电网了,可以在用电单位:工厂、居民小区、甚至家庭中安装一台核动力发电机,直接供电即可。轮船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发动机,飞机、火箭、飞船等都可以使用喷气式核动力发动机。
本发动机可以彻底解决能源问题,解决环境污染。电费可以降到极低,煤炭石油就都不用了,可以用廉价的电能电解水生成氢气,常规动力就使用氢气了,氢氧反应又生成水,从而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能源问题可以彻底解决,温室气体不再排放。环境污染彻底解决,蓝天会更蓝,人类会更健康。材料工业也会产生革命,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稀有资源也可以人工制造。资源问题可以彻底解决。困扰人类的能源、资源问题彻底解决。可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一切会更加美好。它将带来彻底的产业革命,将带来彻底的人类革命,使人类真正进入太空时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关于新型飞行器:
传统的喷气式飞行器都是把喷气发动机装在飞行器的后方,利用发动机的推力前进或上升。如果我们把喷气发动机装在飞行器的前方,利用发动机产生的拉力前进或上升,就可以制造出新一代飞行器。它就像直升飞机一样可以垂直起降,性能要比直升飞机优良很多。飞行高度可高可低,它的速度可以超过现有的一切飞行器,飞行可以很平稳,飞行噪音也很小,造价低廉,同等载客货量的普通飞行器与小汽车造价差不多,它可以用现有的各种燃料,它也可以使用空气作为核燃料。没有任何的核污染。可以使用氢气等作为点火燃料。未来发动机将全部使用氢气作为点火燃料,并且氢气的造价也就是汽油的几十分之一,并且是永远也取不尽的,它是用水生产的,它与氧反应又生成水,所以说循环利用永远也用不完。同时没有任何的污染。用氢气作点火燃料还可以同时用它作为安全气囊的气体,一旦在空中出现问题可以迅速给气囊充气产生氢气球,用氢气球缓慢降落。当然为了防止爆炸还是用其它的安全气体作为安全气囊的气体为好。
本飞行器可以做大一点作为货物运输工具,它可以取代火车、轮船、汽车等,它们将来只用来运输一些超大型或低价值的货物,小汽车的作用将变成现在的自行车的作用。公路、铁路、水路、港口等将不再重要。它可以带来彻底的交通革命。带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国界、等一系列革命。它可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让人类真正的飞起来。让人类进入飞行时代。那将是一场空前的大变革。人类可以短时间内轻松的飞出银河系,可以在短时间内飞到宇宙中的任何一个星系中去,可以找到很多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可以实现星系移民。
它的发动机与上面的喷气模式发动机一样,只是喷气方向与飞轮轴在一个面。它的舱体直径比飞轮直径小,在汽缸内沿以内,舱体的外径是飞轮直径的0.618倍,舱体的外部高度与舱体的外径相同。舱体是一个正球形的,球体越圆越好,外部越光滑越好。使用核动力发动机的飞行器由于发动机的气缸向飞轮下方的喷射角度更小,舱体直径可以加大,可以加大到飞轮直径的0.763倍。内舱高度是舱体直径的0.618倍。小型飞行器内舱高度根据需要尽量加高,要充分利用空间,使它发挥最大作用。大型飞行器可以把它做成多层的。可以做成多个房间结构,就像轮船内部。内舱体的上方有一个上部舱体,下方有一个下部舱体。它们的高度相等,都是舱体总高度的0.191倍。整个飞行器的高度与宽度基本相等,它飞行时与舱外气旋共同构成了一个正球形。更加有利于降低阻力,使飞行更加平稳。内舱与飞轮之间的上部舱体可以打开,它的空间就可以变大了,可以扩展到飞轮气缸内侧,以气缸喷出的气体喷不到为准。可以在那里安装燃料箱。燃料管支架也安装在这个区域。核动力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也安装在这个区域。飞轮轴贯穿整个舱体。它在舱体中间,它外面要套上隔离套管,这样它旋转就不会影响到机舱了。同时套管也起到对舱体的密封作用。在舱体骨架上要安装一个舱体上部轴承,下部也要安装一个下部轴承,核动力发动机要用电磁轴承,在舱体下部轴承下面安装发电机与起动机一体式发电机。离合碳刷安装在发电机的上部的飞轮轴上,高压线穿进飞轮轴到达飞轮上方面后穿出,再连接各个气缸上的火花塞。内舱下部舱体中可以安装一个安全气囊,气囊气体可以选用氦气或其它比较安全的气球气体,一旦出现问题气囊可以弹出同时充气形成气球使飞行器可以缓慢落地,避免空难发生。多余空间作为储备箱,内舱下部舱体中安装伸缩起落架,它就像飞机的起落架一样,飞行时要收进舱体内,降落时伸出舱体外。飞行器用三条伸缩杆即可,它们就像三条腿一样可以使飞行器平稳的着陆。舱体壁根据不同的飞行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普通的可以用工程塑料,或高强度的发泡塑料一次成型,内部要设龙骨,舱门也用它,加一些密封措施即可,稍高级一点的可以用现在的飞机的舱体材料,航天的就要求高了,可以用碳纤维材料,也可以使用现在的航天飞行器的舱体材料。它的舱体内部设施简单的可以跟小汽车差不多,高级的跟飞机一样,航天的用航天飞行器标准即可。它的发动机飞轮直径两米,就可以载客4人。需要把舱体上部的扩展区以及下部的储物区充分利用,使内舱高度可以使人座进去。普通飞行器一般飞轮直径2到3米即可,发动机转速1000转每分钟,飞行器时速即可达到100到200公里以上。普通民用飞行器可以设计时速达到一千公里即可。做到十米以上的为中等飞行器,可以取代现有的所有的飞行器(各种飞机、飞船)。可以设计时速达到一万公里以上。用以取代现在的民航客机。它的飞轮转速一万转时速即可达到七千公里以上。两万转时速可达一万五千公里以上。十万转时速可达五万公里已上。用它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速度再高的用于取代战斗机或航天飞机。一百米以上的就是大型飞行器,可以作为航天母船取代空间站。飞轮直径也可以做的小于一米,它就是小型飞行器,可以取代小型火箭。它的速度远远超过现在的所有火箭。卫星发射不再需要火箭,可以很轻松的把卫星拿到天上或从天上摘下来。火箭、导弹都将被淘汰。飞轮直径也可以做到10厘米以下,可以用于一些其它领域。为了减少重量,可以把飞轮做成框架式的,材料可以用碳纤维等高强度的材料,就可以把飞轮直径做得很大了。普通飞行器用一般材料即可。飞轮上方的面要做成111.24度弧面(这个角度使飞行器无论平飞还是立飞飞轮所受的阻力基本都一样,这有利于飞行器的飞行平稳)。用板材把它包裹起来,它的弧面中心部要做成圆锥形的,椎尖一定要尖,越尖越好,椎尖角可以选用55.62度。这有利于减小阻力,板材不要把汽缸部报裹,要维持汽缸部的散热,同时汽缸部也是飞轮的边缘,在巨大离心力的作用下物质不会进入到飞轮内的,所以汽缸部不用包裹。飞轮的上方的弧面结构可以很好的利用飞轮的离心力,使物质不能靠近飞轮表面。如果飞行器只能在大气层中或太空中飞行,可以把弧面板材中心的圆锥去掉,在弧面板材中心开一个与飞轮轴外径相同的孔。把飞轮轴于弧面板材相互焊接密封。空心飞轮轴有利于减轻重量,它的内径面积比所有气缸进气口面积之和稍大一点。它穿过飞轮,到达飞轮下方后管壁开始穿孔,管壁上所有孔的面积比所有气缸进气口面积之和稍大一点,它把来自飞轮上方的气体通到了飞轮下方,气体再通过进气孔被吸入发动机,进气孔面积比所有气缸进气口面积之和稍大一点。燃料管喷嘴设在进气孔边上,可以使燃料与空气更好的混合。燃料连同气体会被一并吸入发动机。空心飞轮轴的进气口上要安装一个圆锥形防护网罩,用以隔离异物同时降低飞行器前进阻力。网罩上的网条要做成风扇叶状,风扇叶倾斜到一定角度使气流随着飞轮旋转进入空心飞轮轴。它可以保证飞轮高速旋转时不影响进气。
飞轮直径100米的飞行器,飞轮转速达到每分钟5000万转,时速可达到或超过光速。这只是理论上的推论,要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可以实现。这对飞轮材料要求极高,用碳纤维材料也许可以承受住离心拉力,气缸对飞轮还有一个向飞轮中心的推力,可以化解掉一部分离心力。气缸可以用钛合金等高强材料外套碳纤维材料。轴承用电磁轴承,可以承受住高速旋转,发电机也同时作为起动机,结构与前面的喷气模式的发动机的一样。不过实际飞行中不用达到这么高的转速即可实现超光速。后面再讲。
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在舱体周围产生一个气旋,气旋的旋转方向与飞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气旋向舱体下方产生推力,同时气旋作用于舱体,使舱体产生一个与气旋旋转方向相同的扭力,这个扭力方向与飞轮旋转方向相反,这两个相反的扭力可以带动发电机的工作,同时可以利用它来调节舱体的稳定性,使舱体不会旋转起来,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两个扭力,可以在舱体外安装四个调节板,它们均匀的分布在舱体的四个方位。它们分别与飞轮轴平行,也与舱体的半径平行。每一块调节板就像一扇门,它的高度是内舱高度的0.382倍。宽度是舱体圆周长的四分之一的0.382倍。高度是内舱高度的0.382倍。它的底边与内舱底边齐,即舱体高度线的0.191∶1的分割处。它处在舱体的中下部。它是一个弧面结构的,它的弧度与舱体弧度一样,它要能够紧贴舱体。它紧贴舱体后整个舱体是一个圆滑的球体。它可以开和。调节板张开气旋对它的外面产生一个与气旋旋转方向相同的推力。使来自气旋的扭力对舱体的作用力加大,它闭合作用力变小。它的开合边连接一个顶杆,顶杆再连接液压伸缩装置来控制顶杆伸缩。液压伸缩装置连接操控杆,可以用一套电路系统由操控杆发出指令,液压装置接收指令后完成对调节板顶杆的伸缩。转轴边连接舱体,两个角上有两个轴与舱体连接。从转轴边到开合边的方向与气旋旋转方向相同。为了更好的稳定舱体同时要安装一个摩擦装置,当舱体沿气旋方向旋转时,就启动摩擦装置,利用飞轮的扭力来校正舱体。反之就关闭摩擦装置,把调节板张开,从而加大来自气旋的扭力,利用气旋的扭力来校正舱体。调节板与摩擦装置的交替作用就实现了舱体的稳定。一般情况很少启动摩擦装置,用调解板即可调节舱体的稳定。因为摩擦装置会磨损,特别是高速旋转对它的磨损更加严重。发电机本身就起到一个摩擦装置的作用。主要用它来取代大部分的摩擦装置的工作。摩擦装置只在特殊情况下用。
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可以让舱体按一定的速度旋转,利用离心力产生近似的重力,从而消除失重给宇航员带来的不良反应。方向装置位于舱体的外上方,分别位于舱体的前、后、左、右方,它可以做成方向板,它要用耐温材料,它的高度是内舱体高度的0.618倍,宽度是舱体圆周长的四分之一的0.618倍。它的上边与内舱体的上边平齐,即在舱体高度线的0.191∶1的分割处。它均匀的分布在舱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它们与调节板正好相互错开,互不影响。不需改变方向时它紧贴舱体,它也是弧面结构,与上面的调节板结构一样,它们闭合在舱体上时舱体外壁是一个圆滑的球面。只是它们的开合方向与调节板正好垂直。它上边缘有两个轴与舱体连接,轴与飞轮轴垂直。下边有伸缩顶杆,可以用液压装置伸缩控制顶杆的伸缩,液压伸缩装置用操控杆来控制,可以用一套电路系统由操控杆发出指令,液压装置接收指令后完成对方向板顶杆的伸缩。顶杆伸则方向板翘起,缩则方向板贴向舱体,它就像翅膀一样。调整它的角度就会对舱外气旋产生影响,就会改变整个飞行器的运动方向,当它高速飞行时,飞行器的飞轮是在飞行器的最前面的,这时方向板的称谓就是上、下、左、右,左边方向板翘起,飞行器就会向左方飞,右边翘起就会向右方飞,下边翘起就会向下方飞,上边翘起就会向上方飞。当它停在空中时,飞行器的飞轮是在飞行器的上方的,这时方向板的称谓就是前、后、左、右,前边方向板翘起,飞行器就会向斜上方飞,后边翘起就会向后斜上方飞。左边翘起就会向左斜上方飞。右边翘起就会向右斜上方飞。当它低速飞行时,飞行器的飞轮是在飞行器的斜上方的,这时方向板的称谓同样是前、后、左、右,前边方向板翘起,飞行器就会加速向前飞行,后边翘起就会减速飞行。左边翘起就会向左拐弯。右边翘起就会向右拐弯。飞行器升降可以用调整发动机转速来控制,用油门来控制发动机转速。方向板由操控杆控制,操控杆可以前后左右随意摆动,小型飞行器可以把操控杆做成杆式,用右手来控制,左手控制调节板与摩擦装置,向左摆舱体向左转,向右摆舱体向右转。如果启动摩擦装置舱体向左转的话,那么向左摆就启动摩擦装置。向右摆启动调节板。用脚来控制油门。也可以用一些更先进的操控设备来控制它们。可以用电脑系统来自动驾驶,可以用雷达,卫星定位等航空技术,飞行器会更加完美,我这里只提出一个大概的框架。相信未来飞行器都将是这种模式的。它高速飞行起来就像旋转的弹头,高速旋转可以化解风阻,所以它的速度可以很高,小型飞行器在大气层中时速即可达到一万公里以上,同时旋转使它象陀螺一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低速飞行就像飞盘一样,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的高速旋转的飞轮以及外围气旋对它具有很好的保护功能,这一点在太空中飞行尤为重要。它可以大大的减小宇宙射线的辐射以及宇宙尘埃以及陨石等的危害。它同时可以降低舱体承受的压力。它可以取代现有的航天飞机,造价也只有现有航天飞机的几分之一。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它有一个场可以自我保护自己,可以免遭宇宙中的颗粒以及陨石的伤害。它可以飞的极快。它自己形成自己的场,与周围的场没有太多的能量传递,周围的场对它的运动没有太多的阻力,所以就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能量来克服阻力。没有太多的能量损耗。很节能。可以飞的很快。就像子弹弹头一样。它可以随意的出入大气层,不用担心大气层对它的磨擦生热,更不必担心大气层烧坏它。它可以在大气层外很轻松的降速,可以稳稳得停在大气层外,可以很轻松的进入大气层。它同时可以进入海洋深处,需要把圆椎形防护网罩的网条完全关闭。网罩上的网条要做成活动风扇叶状,风扇叶可以调整倾斜角度,它可以完全关闭,也可以倾斜到一定角度使气流随着飞轮旋转进入空心飞轮轴。它可以保证飞轮高速旋转时不影响进气。它完全关闭时可以避免气流或水进入空心飞轮轴。每根网条都由一个微型电机带动,需要开时电机带动网条打开,需要关时电机带动网条完全关闭。电机由一条专用线路来控制,线路通过两个离合碳刷与电源连接即可。圆锥形防护网罩的椎尖角也是55.62度。同时需要自带氧气。旋转的飞轮和舱体外围的气旋可以化解深海的压力。气旋就是一层严密的保护层,它把舱体严密的保护起来(气旋会沿着舱体运动到舱体底部区域,所以它的舱体底部也有气旋保护),气旋的对外张力正好化解了海水的压力。飞轮的上方的弧面结构可以很好的利用飞轮的离心力,使物质不能靠近飞轮表面。所以飞轮也可以化解海水压力。椎尖部的绝对顶尖点虽然有一些压力,由于它太尖,甚至与分子大小差不多了,所以它也不会受到压力,即使有点压力也会化解掉,就像针尖可以刺穿物体一样,更何况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针尖。它可以下潜到海底最深处。它可以取代现有的潜艇。它也是一个超级性能的潜艇。它在海水中的运动速度极快,可以达到时速几千海里甚至上万海里。甚至还要高。它可以向跳水一样一头扎进海里,也可以缓慢的进入,要头部朝下扎入,可以先在海面上停稳,再慢慢翻滚过来,同时加速扎进海里,一旦进入海水中就要加大油门,使飞轮高速旋转起来,它同时也快速的在海水中运动起来。它可以在浅海中停留。加大它的重量它可以在深海中停留,也可以不用翻滚底部朝下自然降入海中。
它飞行很平稳,垂直起降,速度可快可慢,飞行高度可高可低,高可以飞出大气层,低可以1米以下,贴地而飞。它是全天候的飞行器,即使在12级台风中也照样起降照样飞行,在大雾中也照样起降。它可以稳稳得停在空中,也可以在空中轻松的翻转,翻跟头也可以。它可以做各种复杂的空中动作。它的性能是现在的飞行器无法相比的。它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平稳性、安全性都是现在最先进的飞机或航天器无法相比的。
飞行器改进方案:
在舱体的下方再安一个发动机可以实现超光速飞行,也可以使飞行器彻底摆脱重力,可以更轻松的飞行。舱体下部的发动机的气缸喷射方向也是朝向舱体,也就是舱体上下两台发动机的气缸喷射方向都向舱体方向,即方向相反,但是它们喷出的气旋的旋转方向却同向,这样两台发动机就分别是一台为顺时针旋转、一台为逆时针旋转。舱体的两端分别对两台发动机设有各自的方向板和调节板,启动哪一台发动机就用哪一套方向板和调节板。它们的尺寸与单套的一样,安装起来正好互不影响。两台发动机的结构也一样,只是在舱体的球心部位安装了两套电磁轴承和两套起动机和发电机,电磁轴承外套直接安在飞轮轴套管内,套管同时起到密封舱体的作用,套管要加厚提高抗拉力强度,起落架也有两套,分别在舱体的内舱的上下两端。
双发动机的飞行器的潜海能力更好,入水时可以把两台发动机都点着火,使一台的动力输出稍微大于另一台的动力输出,即可实现轻松的缓慢入水。在水中也可以同时开着两台发动机,可以实现在水中的平稳升降,可以稳稳地停在水中。
它可以彻底摆脱引力,可以借助磁场的磁力实现超光速飞行,要根据飞行需要交替使用发动机,比如与磁力线平行飞行时就使用一台发动机前进,使用另一台后退,与磁力线方向垂直时,就沿磁力线的45度角飞,到达一定位置后,关闭发动机,启动另一台发动机,再调整角度,旋转90度向磁力线的反方向的45度角前进。这样就可以完成垂直于磁力线的快速飞行。发动机使用一台时另一台可以熄火。要启动另一台时首先把使用中的这台熄火,这时需要启动的那台发动机可能在高速倒转,可以直接点火,利用气缸的喷射使飞轮停转,飞轮倒转速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气缸就自然停止了喷气,这时再启动摩擦装置使飞轮停止倒转,再启动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发动机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飞轮  2、火花塞  3、涡流产生室  4、燃烧室  5、喷气气缸  6、排气室  7、进气管  8、气体混合室  9、进气孔  10、碳刷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核动力发动机,其喷气气缸5有七个,分布飞轮1周边上,喷气气缸5轴线与飞轮半径呈倾斜角度,喷气气缸5的上端连接进气管7,进气管7连通中间的气体混合室8,气体混合室8中心有进气孔9,对应进气孔9设置燃料喷嘴,进气孔9中心设置碳刷轴杆10,碳刷轴杆10与飞轮1相连接,一个碳刷安装在碳刷轴杆10上,碳刷上的高压线绑定在碳刷轴杆10上,通过飞轮1表面的进气孔9进入气体混合室8,再从气体混合室壁穿出到达飞轮1的表面,然后连接到火花塞2上,另一个活动碳刷连接在活动装置上,活动碳刷连接高压线,其中,喷气气缸5为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燃烧气缸,由上到下依次有涡流产生室3、燃烧室4和排气室6。

Claims (4)

1、一种核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喷气气缸在飞轮上周向分布,喷气气缸中心线与飞轮半径呈倾斜角度,喷气气缸的上端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通飞轮中间的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的中心有进气孔,对应进气孔设置燃料输送管口,喷气气缸火花塞的总高压线连接在轴杆碳刷上,轴杆碳刷固定在飞轮轴上,轴杆碳刷与飞轮轴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连接轴杆碳刷的总高压线穿越飞轮轴,到达飞轮表面时穿出,再连接各个气缸上的火花塞,外接高压线的另一个碳刷设置在电磁控制的离合器上,两个碳刷共同构成离合碳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喷气气缸为涡流燃烧气缸,内腔横截面为圆形,由上到下依次有涡流产生室、燃烧室、喷气室,涡流产生室与燃烧室之间有缩小的燃烧室进气口,燃烧室与喷气室之间有缩小的喷射口。
3、一种新型飞行器,包括舱体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舱体在下部,发动机在上部,上部的发动机为核动力发动机,舱体直径小于发动机的飞轮直径。
4、一种宇宙飞船,包括舱体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发动机为核动力发动机。
CNA2007100143429A 2007-03-31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Pending CN101054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43429A CN101054932A (zh) 2007-04-18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A2008100084213A CN101220786A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U2008200032125U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A2008100050842A CN101219712A (zh) 2007-03-31 2008-02-01 飞碟
PCT/CN2008/000575 WO2008119246A1 (fr) 2007-03-31 2008-03-24 Soucoupe volante
US12/666,772 US20100258681A1 (en) 2007-03-31 2008-03-24 Flying Saucer
PCT/CN2008/000757 WO2008128422A1 (fr) 2007-04-18 2008-04-14 Réacteur nucléaire
US12/602,565 US20100293947A1 (en) 2007-04-18 2008-04-14 Nuclear Rea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43429A CN101054932A (zh) 2007-04-18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4932A true CN101054932A (zh) 2007-10-17

Family

ID=3879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43429A Pending CN101054932A (zh) 2007-03-31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A2008100084213A Pending CN101220786A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U2008200032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A2008100050842A Pending CN101219712A (zh) 2007-03-31 2008-02-01 飞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84213A Pending CN101220786A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U2008200032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A2008100050842A Pending CN101219712A (zh) 2007-03-31 2008-02-01 飞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1054932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9246A1 (fr) * 2007-03-31 2008-10-09 Jiubin Chen Soucoupe volante
WO2008119245A1 (en) * 2007-03-31 2008-10-09 Jiubin Chen Flywheel engine
CN104018953A (zh) * 2013-03-01 2014-09-03 孙国莉 核子发动机
CN107076022A (zh) * 2013-12-17 2017-08-18 迭戈·奥雷利亚纳乌尔塔多 圆形推进喷射式压缩发动机
CN107531323A (zh) * 2015-02-16 2018-01-02 格沃尔格·塞雷查叶维奇·诺罗扬 垂直起落飞行器
CN107776889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圣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平衡飞行器
CN109239387A (zh) * 2017-07-11 2019-01-18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计算系统以及转动计算方法
CN109677639A (zh) * 2018-12-30 2019-04-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09723572A (zh) * 2018-12-20 2019-05-0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脉冲火箭发动机组
CN111319774A (zh) * 2018-12-13 2020-06-23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CN114452577A (zh) * 2022-01-06 2022-05-10 炬福智慧建设工程(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灭火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7726A1 (de) * 2011-04-28 2012-10-31 Enumax Technology Ag Anlage zur gleichzeitigen Erzeugung von Elektroenergie, Wärmeenergie und atomarem Wasserstoff aus Wasser-Luft-Gemischen
CN10330685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罗才德 涡轮碟形发电机
CA2867702A1 (en) * 2012-03-21 2013-09-26 H R D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first substance into a second substance
CN108715223B (zh) * 2014-02-10 2021-08-10 林月洪 一种飞行器动力源
CN105015780A (zh) * 2014-04-29 2015-11-04 沈增 飞碟的制造方法
CN108975260B (zh) * 2016-11-15 2019-11-12 浙江海洋大学 Lng加注管接头
US10414520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Fuel retention reactor for nuclear rocket engine
US10414521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Nuclear rocket engine with pebble fuel source
CN108995808A (zh) * 2018-08-31 2018-12-14 耿天侃 可垂直起降可悬停的环形翼碟形飞行器
CN110883715B (zh) * 2019-11-21 2020-12-29 清华大学 摩擦发射装置
CN112124592B (zh) * 2020-09-29 2022-04-12 张京生 一种可以垂直升降的盘式飞行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9245A1 (en) * 2007-03-31 2008-10-09 Jiubin Chen Flywheel engine
WO2008119246A1 (fr) * 2007-03-31 2008-10-09 Jiubin Chen Soucoupe volante
CN104018953A (zh) * 2013-03-01 2014-09-03 孙国莉 核子发动机
CN107076022B (zh) * 2013-12-17 2021-01-08 迭戈·奥雷利亚纳乌尔塔多 圆形推进喷射式压缩发动机
CN107076022A (zh) * 2013-12-17 2017-08-18 迭戈·奥雷利亚纳乌尔塔多 圆形推进喷射式压缩发动机
CN107531323A (zh) * 2015-02-16 2018-01-02 格沃尔格·塞雷查叶维奇·诺罗扬 垂直起落飞行器
CN107776889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圣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平衡飞行器
CN109239387A (zh) * 2017-07-11 2019-01-18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计算系统以及转动计算方法
US11072394B2 (en) 2017-07-11 2021-07-27 Pixart Imaging Inc. Rotation calculating system and rotation calculating method
CN111319774A (zh) * 2018-12-13 2020-06-23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CN109723572A (zh) * 2018-12-20 2019-05-0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脉冲火箭发动机组
CN109677639B (zh) * 2018-12-30 2020-08-04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09677639A (zh) * 2018-12-30 2019-04-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14452577A (zh) * 2022-01-06 2022-05-10 炬福智慧建设工程(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灭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712A (zh) 2008-07-16
CN201206510Y (zh) 2009-03-11
CN101220786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4932A (zh)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Laurence Dawn over zero: The story of the atomic bomb
Vilenkin Many worlds in one: The search for other universes
Priest Solar magnetohydrodynamics
Iben et al. Common envelopes in binary star evolution
Clery A piece of the sun: the quest for fusion energy
Hazen et al. Science matters: 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Davies The last three minutes: conjectures about the ultimate fate of the universe
CN101301931A (zh) 复合涡流的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复合涡流飞行器
CN101580133A (zh) 气体火箭太空运载器
CN101117927A (zh) 核反应器以及用它制造的飞碟
Cantelon et al. The American atom: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nuclear policies from the discovery of fission to the present
Nye Unstoppable: Harnessing science to change the world
CN101162005A (zh) 核反应器以及用它制造的飞碟
CN204737044U (zh) 一种近光速粒子推进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太空飞行器
Graham-Cumming The Geek Atlas: 128 places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e alive
Mukunda et al. A critical study of the work “vymanika shastra”
CN101797980A (zh) 飞碟
CN101700809A (zh) 飞碟
Campbell The Black Star Passes
CN101144440A (zh) 核反应器以及用它制造的飞碟
Bhattacharjee et al. Echoes from the eleventh dimensions ²Musings of physics from outer space
Zirker The Magnetic Universe: the elusive traces of an invisible force
Priest Our dynamic sun: 2017 Hannes Alfvén Medal lecture at the EGU
Kimball Physics curiosities, oddities, and novel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