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6510Y - 核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核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6510Y
CN201206510Y CNU2008200032125U CN200820003212U CN201206510Y CN 201206510 Y CN201206510 Y CN 201206510Y CN U2008200032125 U CNU2008200032125 U CN U2008200032125U CN 200820003212 U CN200820003212 U CN 200820003212U CN 201206510 Y CN201206510 Y CN 20120651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lywheel
nuclear reactor
nuclea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2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Jiugu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2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651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651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651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5/00Arrangements of reactor and engine in which reactor-produced heat is converted into mechanical energy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BFUSION REACTORS
    • G21B3/00Low temperature nuclear fusion reactors, e.g. alleged cold fusion rea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器,包括壳体、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壳体上安装磁力轴承,磁力轴承上安装飞轮轴,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中部开设进气孔,飞轮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半径间夹角为Φ1。它采用全新的核反应方法,可以实现各种核反应,并且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可以实现量子化为能量的反应;安全可靠,没有任何的核污染;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生产各种元素和多种新材料;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Description

核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核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反应方法存在无法人为控制利用核聚变反应,只能利用核聚变反应作为毁灭性武器,利用核聚变能简直成为一种梦想,其它的一些方法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实际应用中都未能实现。核裂变反应也存在核燃料只能用重元素,放射污染严重,核废料难以处理,核安全问题解决难度大,核设施复杂,造价太高,技术复杂,核原料紧缺,原料成本太高,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太高,生产成本太高。总之现有技术对核反应的认识和实现核反应以及利用核反应都刚刚起步,对原子的结构认识也不够全面,对核反应的认识不够全面。现有的核反应堆都是核裂变反应堆,只能用重元素,放射污染严重,核废料难以处理,核安全问题解决难度大,核设施复杂,造价太高,技术复杂,核原料紧缺,原料成本太高,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太高,生产成本太高。核聚变反应装置还处于试验阶段,能否试验成功还未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器,它采用全新的核反应方法,方法简单,用它可以实现各种核反应。使用安全,没有任何的核污染,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核燃料。可以生产各种元素,包括各种贵重元素及稀有元素,可以生产多种新材料。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动能和热能。方法简单、安全,设备结构简单,燃料随处可得,可以彻底解决能源、资源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核反应方法:首先利用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使燃料和空气自动从涡流中心区吸入涡流中,使燃料和空气在从涡流中心到涡流外围的运动过程中受涡流影响混合均匀,同时使混合气压力增加,在圆周运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另一个旋转轴与圆周运动旋转轴有交叉角度的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中燃烧,涡流使燃料和空气进一步混合均匀,并且可以使燃料在涡流中心燃烧,在涡流中心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环境,从而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同时高温高压可以产生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的压力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方向和角度的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螺旋推进的喷射气流,喷射气流具有更快的喷射速度和喷射推力,利用推力可以进一步推动圆周运动,使圆周运动速度进一步加快,使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的转速更快,使从涡流中心进入涡流中的物质分子受到一个来自涡流的巨大旋转加速度,使分子在从涡流中心到涡流外围的运动中,受旋转加速度的影响越来越大,当转速快到一定程度时,使分子分离成原子,并且使原子形成等离子态;利用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和惯性冲击力使高速运动的等离子快速进入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中心,等离子受到涡流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环境影响,同时受到来自两个圆周运动的旋转轴相互垂直的扭力影响,使原子结构被扭力切割破坏,使原子发生核反应释放能量;原子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更大的推力,进一步推动圆周运动,使圆周运动速度更高,使核反应强度更高,使各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发生核反应,最终可以实现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甚至可以实现量子化为能量的反应。利用喷射气流产生的推力推动圆周运动,使核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扭力动能;改变喷射气流的喷射角度产生一个沿圆周运动旋转轴线方向推进的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螺旋推进的喷射气流,利用喷射气流产生的推力以及圆周运动产生的扭力使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同时转化为推力动能和扭力动能;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使核反应产生的能量集中在涡流中心,使涡流中心产生超高温高压环境,利用这个环境生产多种元素和多种材料;利用高温使核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
利用圆半径越长圆周长越长的特点,当圆内各点都围绕圆心做相同转速的圆周运动时,离圆心越远的点的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高,在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使从圆心到圆外围的运动形成一个具有加速度的抛物线运动,使从圆中心区进入这个圆周运动的场中的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圆外围的运动过程中,受气体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运动加速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气旋,这个涡流气旋可以产生一个向涡流外围的力,这个力具有加速度,这个力可以提高涡流外围的气体压力,同时使气流具有更快的运动速度,同时这个涡流可以使涡流中的各个粒子之间都具有相对运动,从而使燃料和气体混合均匀。
当圆内各点作圆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从圆中心到圆外围递增时,就会使进入这个圆周运动的场中的气体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气流需要同时沿着圆周运动的旋转轴方向做推进运动才能使这个涡流气旋形成并且维持存在,就像水的漩涡运动、龙卷风的气流运动有些相似,涡流气旋的中心具有更快的推进速度,推进速度也是从中心到外围递减,这就形成一个锥形锋面,使气流具有更快的推进速度和更大的推力。这个涡流气旋可以使新进入的燃料混合气自动进入涡流中心,燃料在涡流中心燃烧产生热能,能量会向外传递,它的传递速度存在一个减速度,这是由于能量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造成的,这就使热能从涡流中心到涡流外围的传递速度存在一个减速度,使热能更加快了涡流气旋从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相对加快了涡流中心的转速,使能量更多的集中在涡流中心,使涡流中心形成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同时降低了涡流气旋外围的温度和压力。
涡流气旋中的每一个点之间都存在相对运动,涡流气旋对涡流气旋中的物体存在一个切割、分离的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同时利用核反应方法利用了这个原理,对原子施加一个具有巨大加速度的旋转扭力会打乱原子自身场的平衡,使原子形成等离子态,等离子受涡流气旋切割、分离、同时受高温高压影响就会发生核反应。这种方法中核反应需要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大大降低,很容易实现核聚变反应的条件,转速再高可以实现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条件比聚变反应条件还要高。具备以下条件更易实现核反应:高温、高压、对原子施加巨大加速度的加速旋转、高速碰撞、切割、分离。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核反应器,可以实现各种核反应,可以实现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用途广泛,可直接作为发动机,也可作为热工设备。它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作为发动机具有转速极高、喷射速度极高、喷射推力极大、燃料完全免费、可利用空气中的各种元素作为燃料等优点。作为热工设备具有可以生产各种元素,可以生产黄金等贵重、稀有元素,用垃圾即可生产黄金,可谓点石成金,可以生产很多种材料、很多新的未知元素、未知的新材料,生产很多现有技术无法生产的材料。它也可以使用常规燃料,作为常规动力使用。可以用它发电、供热、作为动力。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取代现有的一切类型的核反应装置。使用常规燃料时,它可以更直接的把热能转化为动能,减少了多余环节带来的能量损耗,同时它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所以排放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它的能量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它也可以使用核燃料,没有核污染,可以实现核能的广泛利用,让能源变得无比廉价,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的免费能量。可以直接让空气中的各种元素发生核反应,核燃料范围极广,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作为核反应器,还可以用它处理垃圾,同时可以用它合成元素,生产黄金等贵重元素以及稀有元素,彻底解决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核反应器,包括壳体、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壳体上安装磁力轴承,磁力轴承上安装飞轮轴,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中部开设进气孔,飞轮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半径间夹角为Φ1。进气口内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一端开口与飞轮的旋转方向相同,进气通道另一端开口与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相同,气缸内设置燃烧室和喷气室,燃烧室的出气部位横截面积小于进气口面积,喷气室进气部位横截面面积小于燃烧室最大横截面面积。气缸内腔中心轴线为曲线。气缸底部上壁开设上进气口,气体混合室外周下壁开设下出气口,上进气口和下出气口连通。气缸底部下壁开设下进气口,气体混合室外周上壁开设上出气口,下进气口和上出气口连通。气体混合室侧壁开设侧出气口,气缸底部侧壁开设侧进气口,侧出气口和侧进气口连通。气缸是推力气缸,推力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的夹角为Φ2。壳体内安装进气控制装置,进气控制装置与进气孔处于相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全新的核反应方法,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各种核反应,并且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可以实现量子化为能量的反应;安全可靠,没有任何的核污染;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核燃料,彻底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可以生产各种元素,包括各种贵重元素及稀有元素;可以生产多种新材料;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动能和热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燃料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图2中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面气缸结构核反应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核反应器实现推力输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核反应器与发电机制造为一体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是:核反应器包括壳体23、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壳体23也是核反应器的机壳和机座,核反应器作为热工设备使用时壳体23也可以制成料仓或直接用料仓来代替壳体23。壳体23上可以加保温层来减少能量损耗同时起到消音作用,壳体23内可以设置支架等用来稳定内部结构等,可以在壳体23上设置核反应器的很多辅助设施,壳体23可以留出检修口,不用时检修口密封。可以利用壳体23来消除噪音以及屏蔽核辐射等,也可以利用壳体23来采集热量,使核反应器输出热能。
壳体23上开设排气口24,壳体23上安装磁力轴承25,磁力轴承25上安装飞轮轴3。因为核反应器需要高速旋转才能实现核反应,所以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轴承必须能够承受高速旋转,一般采用磁力轴承25。磁力轴承25的结构有多种,核反应器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磁力轴承25,它由内外两个永磁体构成,它的转速相对低一些。磁力轴承25上安装飞轮轴3,飞轮轴3通过磁力轴承25即可实现高速旋转。磁力轴承25可以做的直径很大,甚至可以大于飞轮15直径,可以提高它的转速承受能力,它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飞轮轴3可以用空心轴,飞轮轴3的直径可以与飞轮15直径相等或大于飞轮15直径,这样可大大提高飞轮轴3的承受能力,可以将磁力轴承25与飞轮15直接制造在一起,这时的磁力轴承15也同时起到飞轮轴3和飞轮15的作用,磁力轴承25、飞轮轴3、飞轮15可以安装制造为一体,这比较适用于发电,磁力轴承25的外部磁体同时可作为发电机的发电磁场。磁力轴承25的转速承受能力决定了核反应器所能达到的转速,也决定了核反应的强度,转速也决定了核反应器可以使什么样的元素或粒子发生什么样的核反应。
在此提出一种利用永磁力和电磁力同时随转速提高磁力增加的永磁力加电磁力的磁力轴承25,它可以大大提高转速。它有内部的永磁体、电磁体、电磁体冷却系统和外部的永磁体、电磁体、电磁体冷却系统共同构成,内部电磁体及冷却系统有发电系统,外部电磁体及冷却系统也有发电系统,外部发电系统可以同时作为核反应器的启动装置。各电磁体都有专用电路,电路中设置整流器使电流方向保持不变,使电磁体磁场保持不变,可使用二极管整流,核反应器只要旋转电磁体就会通电,核反应器停转后它就自动断电了。断电后两个永磁体之间的磁场可以使磁力轴承25的内外磁体不会接触,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相互损伤。磁力轴承25内外永磁体可以设计成两个套在一起的环形结构。每个电磁体都可以设一个发电线圈和一套冷却系统,只要核反应器转动,就会使发电线圈发电,电流使电磁体以及它们的冷却系统自动工作。核反应器转速越高电流越大,各电磁体的磁场越强,冷却系统的功率也越大。电磁体的冷却系统可以装在飞轮轴3上,冷却系统可以用液氦冷却,可以大大提高电磁体线圈的导电性能,使电磁体线圈达到超导状态,使电磁体的磁场更强,可以大大提高磁力轴承25的转速指数。
发电线圈系统可以同时作为起动机也作为对外输出电能的发电机,可以在飞轮轴3上安装桶状永磁体,用它作为发电机、起动机的外围磁场。线圈外设两条电路,一条对外输出电能,一条作为启动电路,在该电路中设置转换电流方向的装置,可采用多种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可采用变频器、逆变器等,根据旋转使电流改变方向,使起动机工作。设置一个桶状永磁体固定在线圈上,线圈上的桶状永磁体内设置一个磁力轴承23的电磁体的发电线圈,该发电线圈与飞轮15同步旋转,飞轮15只要旋转线圈就可以自动发电使磁力轴承23的电磁体形成磁场,同时可以使冷却系统自动工作。
核反应器还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磁力轴承25,它由内部的强永磁体与外部的强永磁体构成,只在不与飞轮轴3连接的永磁体内设置电磁体,电磁体有一条专用电路同时有一套冷却系统,也可将冷却系统取消,飞轮15只要旋转电磁体就要通电产生强磁场。飞轮15停转后它就可以断电了。断电后两个强永磁体之间的磁场可以使电磁轴承25的内外磁体不会接触,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相互损伤。
飞轮轴3上安装飞轮15,飞轮15上设置气体混合室4,气体混合室4中部开设进气孔2。壳体23内安装输气管22,输气管22的出口位于飞轮15边缘以内,也可以不用输气管22,直接在壳体23上开设进气口即可。也可以采用其它供气方式,例如可以将飞轮轴3设置为空心轴,在空心轴中的空腔内设置输气管道,向气体混合室4内供气,这种供气方式容易影响整体结构,一般不采用。燃料系的结构有多种,常用的方法为壳体23上安装燃料管20,燃料管20末端位于进气孔2附近。液体燃料可以在燃料管20出料口加雾化喷嘴,可以用燃料泵将燃料加压输送,气体燃料直接将燃料管20设置在进气孔2处即可,燃料可以借助气体自身压力自动输送,固体燃料可以用气流输送也可以直接在进气孔2上方设置漏斗状燃料口。控制燃料流量即可实现转速、功率调节,可以设置控制阀,控制阀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实现控制。燃料系也可以通过飞轮轴3输送燃料,将飞轮轴3设置为空心轴,在空心轴中的空腔内设置燃料管道,向气体混合室4内提供燃料,这种结构容易影响整体性能,不常采用。燃料系的作用一般只用来实现点火,当核反应器实现核反应后即可关闭燃料供给,核反应器可直接用空气中的各种元素作为核燃料。为了防止废气进入核反应器,可以在壳体23上安装隔离罩21,隔离罩21靠近飞轮15边缘以内区域,隔离罩21靠近飞轮15但不能与飞轮15接触。气体混合室4外周开设出气口。气体混合室4进气部位直径小于出气部位直径。气体混合室4的中心轴线与飞轮15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进气孔2的中心与飞轮15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气体混合室4内腔的中心区厚一些,边缘薄一些,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气体混合室4边缘的气体压力。气体混合室4可以与飞轮15制作成一体,也可以制作成分体的。可以将飞轮15设计成空心的,利用空心部位作为气体混合室4。
飞轮15外周安装气缸,为了尽可能高的利用空间提高动力,飞轮15外周可以尽量安装多个气缸。气缸底部密封,气缸内腔横截面呈圆形,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气体混合室4的出气口连通。进气口内设有进气通道18,进气通道18一端开口朝向飞轮15的旋转方向同时向气体混合室4倾斜扩张开口,进气通道18另一端开口朝向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气缸内设置燃烧室11和喷气室12,喷气室12进气部位横截面直径小于燃烧室11横截面直径,喷气室12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成夹角Φ1,Φ1为非零角,Φ1的最佳值范围在55.62°—68.76°之间。
燃烧室11与喷气室12之间有缩小的喷气口,喷气室12开口扩张,喷气室12内腔向喷气方向内径逐渐加大,喷气室12开口逐渐扩张可以更好的提高喷气速度,提高能量利用率,它构成气缸的喷气部位。进气通道18沿气缸横截面切线方向开口在燃烧室11顶部,燃烧室11与喷气室12之间有缩小的喷射口。
燃烧室11内安装点火器10,点火器10可以采用火花塞,也可以用两个电极或一个电极来代替点火器:用一个电极时可以利用气缸作为另一个电极,来实现点火。用两个电极时可以将两个电极离开一定距离安装在气缸内,这比较适用于小型核反应器。气缸上下两侧边沿设置基座9。气缸内壁要制作的线条流畅,形成流线状,特别是喷射口处更要线条流畅,使气流运动顺畅,减轻磨损。为了利于混合气体在气缸内形成涡流,在气缸底部可以安装圆锥体8。气缸内壁上可以开设旋转方向与气缸内涡流气旋旋转前进方向相反的螺纹,螺纹深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气缸的大小比例尺寸来确定,螺纹前进角度为55.62°时最好。反向螺纹可以加剧涡流气旋外围的转速递减,可以提高涡流气旋中心的相对转速,同时在缸壁与涡流气旋之间形成一层激波,更好地把来自涡流气旋的能量与缸壁隔离,可起到保护缸壁的作用,同时可减轻缸壁磨损。如果把螺纹取消,基本也不影响气缸工作,只是增加了缸壁的温度,增加了缸壁的烧损,同时增加了缸壁对外的能量散失,同时也相对降低了气缸内涡流气旋的从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使涡流气旋的转速相对降低,进而影响气缸的喷气速度,影响核反应器实现高速旋转,影响整个核反应器的性能。为了更好的散热,气缸外壁可以设置螺纹或散热片。为避免核反应器高速旋转造成的气流速度太快对气体混合室4内壁以及进气通道18内壁的摩擦造成的温度太高,可以在它们内壁上设置跟气流方向呈倾斜角度的横向螺纹,螺纹会在内壁表面产生一层激波,可以大大减轻磨擦生热。
燃烧室11上部的圆锥体8可以规范涡流气旋中心的旋转,有利于涡流形成。燃烧室11顶部圆锥体8的表面可以设有螺纹方向与气缸内的涡流气旋旋转前进方向相同的螺纹。圆锥体8的作用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照样可以形成涡流,所以也可以不设,简化结构。
气缸可以用各种缸体材料,通常情况下,使用一般的发动机缸体材料即可,缸体可以采用铸造工艺一次成型;也可以使用耐温高强陶瓷气缸,这样大大提高气缸使用寿命,气缸可以用陶瓷材料一次性烧制而成。对条件要求高的,缸体外部可以再包裹金属或碳纤维等高强材料来加强缸壁强度。也可以在气缸外套一个桶状套来固定气缸,桶状套用高强材料,上下分别设置基座9,把下部的基座9与飞轮15紧固在一起。气缸也可在铸造时直接铸造上基座9。陶瓷等不易安装点火器10的气缸安装点火器10时可以用气缸外套的桶状套作为点火器10基座。为了增加气缸与飞轮15的紧固性提高气缸强度,也可以将气缸与飞轮15直接铸造在一起,也可以将气体混合室4、气缸、飞轮15直接制造成一个整体。也可用陶瓷材料一次性烧制成型,陶瓷气缸的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更好的利用动力,气缸的出气端与飞轮15边缘可以并齐,为避免气缸喷出的高温气体对飞轮15边缘的烧损,可以将飞轮15边缘受到高温气体喷射的部分去掉,在飞轮15边缘形成一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常用的气缸有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和第三气缸19等。第一气缸13内腔的中轴线为圆弧线,第一气缸13的出气端与飞轮15并齐的话,第一气缸13内腔中心轴线的弧度可以跟飞轮15边沿的弧度相同,第一气缸13两个弧边相等或不相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弧边稍短一些有利于能量利用和提高扭力,两个弧边在气缸喷气端的连线与飞轮15切线的夹角为Φ3,Φ3可以选用55.62°。第一气缸13内腔中心轴线的弧度可以选择多种弧度,安装时调整第一气缸13的喷射角度,使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呈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缸内高压气体的喷射推力的反作用力来化解离心力,使核反应器更好的实现高速旋转。安装时只需以第一气缸13顶部中心轴线为轴心扭转第一气缸13即可调整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的角度,即可实现核反应器功能的变化。
第二气缸14内腔的中轴线是非圆弧弯曲线,以燃烧室11的喷气口部位为夹角的交点,构成气缸内腔中心轴线的弯曲线结构,使气缸内腔中心轴线从燃烧室11的喷气口部位开始弯曲。安装时以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为准,使燃烧室11内腔中心轴线与飞轮15半径平行,使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与飞轮15半径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即可。安装时只需以第二气缸14顶部中心轴线为轴心扭转第二气缸14即可调整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的角度,即可实现核反应器功能的变化。这种气缸弯曲线机构的方案也有利于缸内涡流形成,同时利用喷射推力的反作用力来帮助飞轮15化解离心力,同时有利于简化安装,降低成本,但是它比第一气缸13效果稍差一些。
第三气缸19内腔的中心轴线是直线,这使气缸整个形成一个直的圆柱体,这种结构气缸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使用效果最不理想,不利于在气缸内形成涡流,也不利于简化安装,特别是使核反应器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推力时使安装结构变得相对复杂。
使用中,气缸的内腔的中心轴线多采用曲线。
气缸还有多种几何结构,可以是上下一样粗的桶状结构;可以是喷气口稍微收缩的结构;可以是喷口扩张的扩张开口结构;可以是上部为一样粗的桶状然后在喷气口处再扩张的结构;可以是在燃烧室11顶部设置一个涡流产生室,涡流产生室与燃烧室11之间有缩小的燃烧室进气口,该结构可以降低回火,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实际效果不明显。这几种结构都不利于维持缸内燃烧,也不利于缸内涡流形成。
燃烧室11喷气口面积小于进气口面积为好,喷气口面积小于进气口面积有利于提高燃烧室11压力,但是过小容易造成回火,同时提高了燃烧室11与外部的压力差,使能量利用率降低,造成能量损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喷气口与进气口的面积比例大小。喷气口面积大于进气口面积,容易造成点火困难同时也不利于维持燃烧,甚至根本就实现不了点火。喷气口面积等于进气口面积,基本上也可以点火和维持燃烧,只是缸内压力会受到影响,点火稍微困难一些,还是以喷气口面积稍微小于进气口面积为好。本核反应器需要很高的核反应器转速才能实现核反应器点火以及维持燃烧工作。要调节好喷气口面积的比例尺寸,可以参照冲压发动机的喷气口与进气口的面积比例尺寸,可以比冲压发动机的喷气口面积与进气口面积的比例稍微大一点,气缸内的气流是做旋转推进运动的涡旋气流,可以提高气流在缸内的滞留时间,更好的维持燃烧。进气口面积与喷气口面积的最佳比例范围为1:0.618—1:1。进气口面积与燃烧室11最大横截面积的最佳比例范围是0.382——0.618:1。当燃烧室11进气口面积大于燃烧室11喷气口面积时,将点火器10的点火端安装在气缸燃烧室11喷气口附近,可以更加容易点火,同时更好的避免点火时的回火,点火器10用常规火花塞即可。
气缸的喷气端与飞轮15并齐为最佳,气缸内腔中心轴线的长度可以是飞轮15半径的0.618倍,气缸内腔横截面的直径可以是气缸内腔中心轴线长度的0.382倍,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的长度可以是气缸内腔中心轴线的0.382倍,这样可以使气缸与飞轮15的大小比例协调,也使气缸自身的粗度与长度比例协调。在气缸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气缸的喷气端与飞轮15并齐的话,加大或缩小飞轮15半径,核反应器也能转起来,不过它的协调性会降低,性能会降低。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各种比例尺寸,包括:气缸内腔中心轴线的长度与飞轮15半径的比例、气缸内腔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与气缸内腔中心轴线长度的比例、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的长度与气缸内腔中心轴线总长度的比例;内腔中心轴线弯曲的,弯曲角的两个边的长度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长度比例,这些比例以选择黄金分割比例为最佳方案。
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呈大于零度的倾斜角度都可以使核反应器转起来。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间角度Φ1的最佳范围是55.62°—68.76°,这种安装方案可以帮助核反应器克服一部分离心力,用以抵消大部分核反应器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可以实现核反应器的高速旋转,不必担心核反应器被离心力分离,可以降低对飞轮15材料的要求。调整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的角度,即可改变核反应器对转速的适应能力。
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以及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构成喷射角度,改变喷射角度即可改变核反应器的性能。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平行时,核反应器只能输出扭力,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呈倾斜角度时,核反应器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推力。调整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的角度,即可实现核反应器功能的变化。气缸的喷气方向受气缸喷气部位内腔中心轴线的影响,基本上与气缸喷气部位内腔中心轴线平行,安装时可以以喷气部位内腔中心轴线为准来调整气缸喷气方向。
为了保证涡流的形成,进气口设在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上,进气通道18沿气缸横截面切线方向开口在燃烧室11顶部,以便空气以切线方向冲进气缸。气缸的进气口横截面可以选用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角形、弧边形、不规则型等均可,最好的形状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与气缸中心轴线平行,这样有利于气缸内形成涡流。同时进气通道18内腔向气体混合室4方向逐渐开口扩张,可以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
气缸上的进气通道18开口方向与核反应器工作时的飞轮15旋转方向同向最好,有利于气体顺利进入气缸,这是因为气体混合室4内的气体的旋转前进速度低于气体混合室4壁的前进速度,核反应器转速越高越能体现这一点,可以利用这一点使进气更好的沿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进入,更好的利用惯性冲击力来促进缸内涡流的形成,可以更好的提高气缸内涡流的旋转速度,飞轮15转速越高越有利于气缸内形成涡流,越可以提高气缸内涡流的旋转速度。
安装时使进气通道18开口方向朝向核反应器工作时的旋转方向,同时使进气通道18开口方向向气体混合室4倾斜,开口在气体混合室4侧壁上即可,倾斜角度要尽量小,使进气通道18顺畅,形成流线型,可以使气流非常顺畅的进入气缸。进气通道18开口扩张,使气流更容易进入进气通道18,更好的提高进气压力,同时可以更好地避免回火。
气缸上的点火器10连接点火系,点火系包括电源、开关、高压变压器、电路等,电源可以设置发电机,发电机由核反应器带动发电给电源电瓶充电,也可以直接利用外部电源,从而省去发电机与电瓶等设施。点火系各个部件整合在点火装置中,可以在飞轮轴3上设置点火装置,点火器10与点火装置连接,点火电路通过飞轮轴3上的电刷与外部点火电路接通。在电刷与飞轮轴3之间设绝缘材料层,连接电刷的高压线沿飞轮轴3到达飞轮15表面再连接各个气缸点火器10。高压线的另一个电刷设置在电磁体控制的离合器上,两个电刷共同构成离合电刷,电磁铁的断电与通电使两个电刷离、合,离合电刷可以避免核反应器高速旋转对电刷的磨损。点火装置也可以不采用离合电刷,将离合器取消,使两个电刷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构成分离电刷,利用高压电直接击穿电刷间隙区,实现电路接通,同样可以避免造成电刷相互之间的摩擦,可以更加简化电刷的安装结构。也可以在飞轮中心设轴杆,电刷固定在轴杆上,这个方案效果不理想,使用较少。为了简化安装,同时避免高压电路损坏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将高压电路以及电刷装置取消掉,只需在飞轮15上方靠近点火器10的部位安装一个或多个电极,最好是安装一圈高压电极,电极连接点火电路,可以更好地实现点火。安装点火器10时使点火器10的接线柱靠近电极,留出一定间隙,高压电会击穿间隙,实现电路连接,安装一个或多个电极时,随着飞轮15旋转,气缸上的点火器10会运动到电极下面,与高压电实现电路连接,实现点火。本方案为实现核反应器点火的最佳方案。
点火系也可以不采用上述方案中的点火装置,而是做成微型点火装置直接安装在每个气缸的点火器10旁,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成本高,不如上述方案效果好。
采用磁力轴承25的核反应器由于没有接触面与壳体23连接,为了实现电路连接,需要加一个接地电极,可以在飞轮轴3上设一个分离电刷,使高压电负极与飞轮轴3实现连接,使点火电路形成回路。
启动系包括电源、开关、电路、起动机、传动装置等,核反应器使用时,需要借助启动系装置启动,获取初始旋转速度,启动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飞轮轴3上,启动装置借助外部电力带动飞轮轴3旋转,从而为核反应器提供初始转速。启动系装置也可以是在核反应器外连接启动电机,启动电机与飞轮轴3连接,为核反应器提供初始转速。起动机用一般的起动机,需要使用离合装置使起动机在核反应器启动以后与核反应器分离。
为了简化结构,可以将点火系装置和启动系装置制造在一起,可以在飞轮轴3上安装点火启动装置1。也可以在磁力轴承外部磁体上安装点火启动装置1。点火启动装置1也可以同时发电,使用时,开启点火启动装置1,借助外部电力将飞轮15旋转,燃料和空气由进气孔2进入气体混合室4混合后,燃料混合气经出气口和进气口进入气缸,由于离心力和惯性作用,混合气体在气缸内形成高速高压涡流,点火启动装置控制点火器10点然混合气体,气体膨胀喷出气流,气流推动飞轮15旋转,然后可以关闭点火启动装置1中的启动功能,实现自我高速旋转,输出动力,同时关闭点火启动装置1的点火电路,避免点火器10烧损。
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强度,提高抗离心力能力,可以安装紧固板7,紧固板7中心开孔,不影响气体混合室4进气,它的边缘到达气缸部位,盖在气缸上方,气缸上方设有基座9,将紧固板7与各个气缸的基座9紧固在一起即可,可以大大提高强度,同时不影响散热。制作时可以将气体混合室4加高,进气孔边缘与紧固板7紧固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强度。紧固板7边缘再加支撑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强度,支撑板与紧固板7可以制造成一体的,将支撑板与飞轮15连接在一起即可,这样就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装置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是:飞轮15外周安装气缸,气缸底部上壁开设上进气口6,气体混合室4外周下壁开设下出气口5,上进气口6和下出气口5连通。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牢固,可以将气体混合室4和飞轮15紧固在一起,整体强度高,可以更好地实现核反应器高速旋转。为增加整体强度,在飞轮15表面上制造一个高起的凸台17,将气体混合室4安装在凸台17上,使气体混合室4的边缘盖过气缸进气口,将气缸上的进气通道18开口向飞轮15面上方倾斜并且开口在气体混合室4即可,将气体混合室4与气缸紧固在一起,同时使气缸与飞轮15紧固在一起,将气体混合室4边缘加大,形成一块特殊紧固筋板,盖在气缸上,将紧固筋板边缘再连接上支撑板,再将支撑板与飞轮15紧固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将气缸紧紧地夹在飞轮15和气体混合室4之间了,紧固筋板和支撑板都要加厚,它们可以制成一体的,也可以与气体混合室4制成一体的,这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核反应器的强度,可以更好地克服离心力。
实施例之二的结构是:飞轮15中心设置气体混合室4,气缸底部下壁开设下进气口61,气体混合室4外周上壁开设上出气口51,下进气口61和上出气口51连通。本实施例安装简单。
实施例之三的结构是:气体混合室4侧壁开设侧出气口52,气缸底部侧面开设侧进气口62。根据飞轮15旋转需要,可以在气缸底部正侧或者反侧开设进气口。本实施例安装相对复杂,效果不很理想。进气通道18与飞轮15表面平行并向气体混合室4拐弯开口。为了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进气通道18内腔可以向气体混合室4方向逐渐开口扩张。本实施例存在的缺点是进气通道18占用一部分空间,减少了气缸的安装数量,使用效果不理想。
为了增加核反应器所提供的动力,可以在飞轮15上下两面各安装一个气体混合室4,飞轮15上下两面分别安装气缸。对于双面飞轮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双面气缸共用一个气体混合室4的结构,其具体结构为:飞轮15上下两面分别安装上部气缸40和下部气缸16,上部气缸40底部下壁开设下进气口61,下部气缸16底部上壁开设上进气口6,飞轮15中心位置安装气体混合室4,气体混合室4外周上壁和下壁分别开设上出气口51和下出气口5,下进气口61和上出气口51相通,上进气口6和下出气口5相通。也可以在一个飞轮轴3上安装多个飞轮15。其它结构与单个飞轮15结构相同。这几个方案一般都不使用,基本都用不着,因为核反应器转速极高,随转速的提高它的功率也同步提高,它的功率可以很大,功率范围可以很宽,即使是很小的核反应器照样可以输出极大的功率。
本核反应器由于转速太高,无法直接安装在大多数需要动力的设备上,需要安装在发电机上,利用发电机发出高频电流,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即可。发电机可以使用磁力轴承25,也可以与核反应器共用磁力轴承25。由于转速太高,发电机中连接发电线圈的电刷承受不了高转速,发电机可以采用外部磁场随飞轮轴3旋转,发电线圈固定在磁场里边的结构。
核反应器可以与发电机制造为一体,其具体结构是:飞轮轴3的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飞轮15直径,飞轮轴3制作成桶状永磁体。飞轮轴3作为发电机、起动机的外磁场,壳体23上设置支架31,支架31伸入飞轮轴3内腔,支架31上安装第一永磁体30,支架31上安装第一线圈28,飞轮旋转可以带动飞轮轴3即桶状永磁体旋转使第一线圈28发电,可对外输出电能。向发电线圈供电同时转换电流方向即可使飞轮轴3旋转,即可启动核反应器。飞轮轴3和第一永磁体30共同构成磁力轴承,同时将发电机、起动机组装在了一起。要调整好桶状永磁体和第一永磁体30的几何结构,调整好它们的磁场。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整体强度,可以将飞轮轴3和飞轮15制作成一个整体。将磁力轴承25跟飞轮15、飞轮轴3、发电机、起动装置组装在了一起。本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最常用的方案。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磁场强度,可以在飞轮轴3内安装第二线圈29,在第二线圈29内设置电磁体,第二线圈29发电供给电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核反应器可以实现推力输出,同时也可输出扭力,可以构成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推力的核反应器:飞轮15上安装推力气缸36,推力气缸36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的夹角为Φ2,Φ2为非零角,角度太大会妨碍核反应器的转速,角度小要求更高的飞轮转速,才可以输出更大的推力,Φ2的最佳值范围是:10°——34.38°。角度越小使核反应器转速越容易提高,形成的螺旋推进的喷气具有更高的转速,可以使它的推力更大、推进速度更高。推力气缸36可以采用第一气缸13或第二气缸14,只需将第一气缸13或第二气缸14以气缸顶部中心轴线为轴心扭转一定角度,使第一气缸13或第二气缸14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呈大于零度的角度即可。推力气缸36也可以采用第三气缸19,只要调整好它的喷气方向和喷气角度即可,但是安装比较麻烦,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推力的核反应器的飞轮轴3可以直接安装在飞行器上,飞轮轴3在飞轮的不同面上产生对飞行器的不同的推力或拉力,飞轮轴3与螺旋推进的喷气在飞轮15同一面时,即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轴3的角度小于90度时,产生对飞行器的拉力。飞轮轴3与螺旋推进的喷气不在飞轮15同一面时,即气缸的喷气方向与飞轮轴15的角度大于90度时,产生对飞行器的推力。
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推力的核反应器可以用于各种航天、航空飞行器,包括火箭、飞机、飞船。它所喷出的气流是一个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气流,涡旋气流锋面形成一个锥形,锥尖高速旋转。涡漩气流螺旋推进就像旋转的子弹一样具有更快的速度以及推力。同时大大降低了噪音。只要飞轮15与轴承能够承受得了,核反应器转速越高,核反应器功率越高。
可输出扭力及推力的核反应器的具体结构是:飞轮15上安装推力气缸36和气体混合室4。推力气缸36上开设进气口,气体混合室4上开设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推力气缸36的喷射方向朝向飞轮15的斜下方倾斜,推力气缸36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成非零角,最佳角度范围是:10°——34.38°,推力气缸36与飞轮半径成非零夹角,最佳角度在55.62°—68.76°之间。
本核反应器即可以使用常规燃料作为常规动力的发动机,也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燃烧空气,让空气中的元素发生核反应,可以让氢元素发生裂变反应,甚至可以用真空中的量子作为核燃料,这一点在宇宙飞行中很重要。
当核反应器转速达到可以直接使用空气作为核燃料时,需要在壳体23内安装进气控制装置26,进气控制装置26与进气孔2处于相对应的位置。进气控制装置26一般安装在壳体23内,也可以安装到飞轮15上,但是安装到飞轮15上容易影响飞轮15整体强度,一般不采用,进气控制装置26上设置伸缩器,伸缩器上安装密封板27,伸缩器受操控系统控制,伸缩器要使密封板27上下移动时保持稳定。伸缩器与密封板27之间要安装磁力轴承25或其它可以承受极高转速的轴承装置,使密封板27可以高速旋转。在密封板27上做一个错台,磁力轴承25套在错台上即可,这样磁力轴承25之间的间隙就对密封板27的密封毫无影响了,磁力轴承25内外磁体之间要设计成斜面或弧面或槽状的,使它可以承受与磁力轴承25旋转轴平行的力,保证密封板27可以上下移动。当密封板27向进气孔2靠近时,核反应器进气量变小,使核反应强度降低,控制密封扳27即可控制核反应器的转速和功率,密封板27全部把进气孔2封死后,密封板27可以随着飞轮15高速旋转同时实现核反应器停火。即输出扭力也输出推力的核反应器的密封板27可以套在飞轮轴3上,随飞轮轴3同步旋转,并且可以沿飞轮轴3上下滑动,与飞轮轴3之间不能有间隙,用密封油使相互之间既可以来回滑动又可以使相互之间的间隙密封,密封板27上面再装磁力轴承25,磁力轴承25连接伸缩器,伸缩器要加大回缩力,使密封板27一旦与进气孔2密封后可以再分离,因为高速旋转的核反应器的进气孔处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吸力,一旦密封板27与进气孔2接触后会很难分开,会出现核反应器空中熄火,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必须使密封板27与进气孔2再分离,所以要加大伸缩器的回缩力,同时进气孔2也要加固,使进气孔2不会随密封板27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分离,可以将密封板27设计成强磁体,进气孔2周围也装一圈强磁体,它们在磁场作用下就不会轻易合在一起了。为了防止燃料管20影响到进气控制装置26的使用,燃料管20需要设计成伸缩的或者摆动的结构,核反应器实现核反应后燃料管20离开进气孔2,这样不影响活动密封板27工作。
本实用新型核反应器使用时,首先启动点火启动装置1使核反应器飞轮15旋转,随着飞轮15旋转达到一定速度后,空气会自动吸入进气孔2,燃料管20开始向进气孔2输送燃料,燃料与空气被自动吸入气体混合室4,混合气体在气体混合室4中自动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气旋,使气体混合室4边缘的气体压力提高,使气体与燃料混合均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燃料混合气进入气缸的燃烧室11,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点火启动装置1控制点火器10点火使涡流气旋开始燃烧,涡流气旋延长了燃料在燃烧室11的滞留时间,使燃料与空气更好的混合均匀,更好的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室11涡流气旋一旦形成,会在燃烧室11内形成一个旋涡,混合气会从旋涡全部进入涡流气旋中心,燃料的不断加入燃烧释放热量更加快了涡流气旋中心的转速,使中心到外围的转速递减加剧,大大提高了涡流气旋中心的相对转速,使能量更多的集中在涡流气旋中心,燃烧室11中心区可以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环境。
高压气体从喷气室12排出,形成推力,推动飞轮15旋转。飞轮15外缘也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这同样可以大大降低核反应器的噪音。整个核反应器工作起来没有轰鸣声,核反应器也没有振动、抖动等。核反应器一旦点火即可取消外力助推,实现自我高速旋转,输出动力。同时关闭点火启动装置1中的点火电源。
工作原理:气缸中的涡流中心产生出一条高压力的桶状管,涡流气旋中心相对于外围的转速递减越大,涡流中心区受到的压力越大,同时由于飞轮15的高速旋转,使涡流气旋也沿立面轴高速旋转,飞轮15转一圈,涡流气旋也沿立面轴转一圈,就好像月球围着地球旋转一样,月球公转一圈同时也自转一圈,飞轮15带动气缸旋转就使缸内涡流气旋围着飞轮轴3公转,它公转一周同时也沿立面轴自转一周,使涡流气旋同时具有一个涡流气旋本身具有的平面旋转扭力和一个公转造成的自转所产生的立面旋转扭力,这两种力相互作用对原子会产生分离作用。涡流气旋中的原子也象月球一样受到公转一周同时自转一周的旋转扭力。
当飞轮15转速达到极高速度时,核反应器中的场的立面旋转的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使来自立面旋转的场的转速很高,原子从进气孔2进入核反应器的气体混合室4后,原子受核反应器中场的影响使原子自身的场被突然加速旋转,这种突然加速的加速度极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打破原子自身场的平衡,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原子成为等离子体。气体混合室4在核反应器点火阶段只是起到混合燃料的作用,当核反应器达到一定转速时,气体混合室4的作用就成了一个把原子转化为等离子的等离子产生器。转速高低决定了能否将原子转化为等离子体。
缸体中涡流气旋中心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区,转速很高时,涡流气旋中心区的温度和压力会很高,当等离子态的原子进入气缸中涡流气旋中心区时,会被涡流气旋切割,涡流气旋是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不同半径的圆圈的线速度不同,使相邻的圆圈之间产生相互摩擦,同时这个涡流气旋的旋转轴与气体混合室4中的涡流气旋的旋转轴存在一个交叉角度,使等离子态的原子被涡流气旋切割,会使等离子态的原子分离,出现核反应,平面旋转扭力与立面旋转扭力的相互切割影响原子使原子发生核反应,转速够高的话氢原子也会发生核裂变反应。其它的元素同样也会发生复杂的各种核反应。
这需要极高的转速,达到一定转速时可以实现核反应,首先可以实现高原子量原子的核反应,气态原子更容易实现核反应。一旦点燃核反应,核反应器转速会更高,气缸中涡流气旋中心温度压力会更高,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却没有多大变化,随着转速的进一步提高,核反应会加剧,会使各种元素都发生核反应,再加速会实现氢原子的裂变反应,那时核反应器喷出的就是由量子、中微子、夸克类构成的能量流。
这取决于核反应器的转速,与飞轮15大小无关。与气缸内的高温高压条件也关系不大,不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只要求很高的飞轮15转速。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流气旋使气缸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始终不会太高。要实现氢原子的裂变反应对核反应器的转速要求很高,对飞轮15材料的强度以及气缸的材料的强度要求很高。用于宇宙航行,带很少的燃料就可以完成宇宙航行,同时可以利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氢原子来添加燃料。可以用任何一种元素作为核燃料。
本核反应器转速低一些可以处理垃圾,可以把现有的核废料都处理掉。可以用垃圾作为核燃料,同时可以把垃圾转化为有用的元素。调整核反应器转速可以相对稳定的产出某一些元素。可以用垃圾制造贵重元素及稀有元素,可以制造黄金。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新元素,可以带来材料工业的革命,可以彻底的解决资源问题。整个过程都是没有污染的。它的整体结构只是尺寸大了一些,可以用它生产黄金等贵重元素、稀有元素、生产很多新材料,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热工设备,如新型窑炉、反应炉、熔化炉、转化炉、煅烧炉等,性能要超过现在所有的设备,产品质量也更好。它可以在气缸中产生超高温高压环境,各种原料的原子会变成等离子体,会发生各种复杂的核反应以及高温物理、化学反应,会产生各种同位素,以及新元素,它们会反应生成各种新材料。
可以用它生产很多人造宝石,品质甚至要超过天然宝石,也可以用它生产人造钻石,也可以用它生产水泥,陶瓷熔块等、生产各种材料。需要烧制的材料可以制成粉末状或泥浆状,可以用气流输送或泥浆泵加压输送原料,也可以直接在核反应器进气孔2设置漏斗将原料直接送进核反应器,可以在漏斗中加一个电机带动旋转的螺纹杆,使原料均匀漏下。气缸燃烧室11涡流气旋一旦形成,会在燃烧室11进口处形成一个旋涡,燃料混合气以及需要烧制的材料会从旋涡全部进入涡流气旋中心,气缸中的涡流气旋中心区会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各种材料会在该区实现各种高温反应,会出现结晶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加大核反应器转速与燃料供给量,可以提高燃烧室11的高温高压环境,可以创造超高温高压环境,为各种新材料的生产创造条件。
可以将核反应器的壳体23做成料仓,把核反应器安装在料仓上方,料仓底部设成漏斗状或设置输送器把产品输出即可。
例如生产水泥、陶瓷熔块、氧化铝等,可以将原料制成粉料或浆料,直接将原料输送进核反应器即可,生产其它材料方法也基本大同小异,只需根据需要调整好核反应器大小以及核反应器转速即可。
例如生产人造钻石,可以供给纯净碳粉。核反应器正常运转,碳粉会在气缸内涡流中心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出现结晶生成人造钻石,加大核反应器尺寸大小可以生产出更大的人造钻石,品质甚至可以超过天然钻石。要同时控制料仓中的氧气含量,可以使隔离罩21靠近核反应器进气孔2,使隔离罩21与进气孔2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使进气很少进入料仓,气缸冷却可以采用水雾喷射,只需在飞轮15上方设置水雾喷头即可。料仓出来的材料采用淘洗过滤即可筛选出钻石,剩余下脚料可以脱水后重新进入核反应器再次烧制,脱出的水可以再循环使用。为了提高钻石的净度,给气缸降温的水雾最好使用纯水。
可以生产氮化硼、氮化碳结晶体、氮化铂等现在工艺难以生产的材料,可以生产许多同位素合成的化合物,可以生产很多未知的新元素、新材料。可以把垃圾变为黄金等贵重元素、稀有元素,调整核反应器的转速即可生产出不同的元素或材料。不同的转速生产出不同成分比例的原料,再加以提炼即可制造出需要的物质。它可以带来材料工业的革命,彻底解决资源问题。
核反应是在缸体内进行的,作为动力使用时,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燃料,没有任何的核辐射与核污染,它排出的是粒子流,没有任何的放射性元素,也没有有害气体。同时也很安全,在缸内不是核爆炸而是核燃烧,核反应是在涡流气旋中心轴线上发生的,涡流气旋会把向缸壁的能量冲击化解掉,喷口喷出的能量以及各种射线、粒子流也会被飞轮15周围的涡流气旋化解掉,再加上壳体23也可以更好的隔离核辐射。通过供给燃料的多少可以很轻松的调整核反应器的转速,控制核反应的强弱,所以不用担心核安全问题。核反应释放的能量都集中在气缸中的涡流气旋中心,不用担心核安全问题,可以随时调整核反应强度。可以让原子发生缓慢的核裂变反应,甚至可以让原子只是释放能量,而不发生元素改变,比如可以让氧元素只是释放了一小部分能量,它从核反应器中出来后还是氧元素,只是它的原子质量发生了极小的变化,所以它没有任何的核污染、核安全问题。
汽车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核燃料,可以用一个小型核反应器带动的发电机带动一个电机来带动汽车运行。可以用氢气作为点火燃料。小型汽车也可以直接用氢气作为常规动力,氢气价格也很低廉,顶多也就是现在汽油价格的十分之一。小型汽车也可以做成电瓶带动的电动车。
火车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不用再搞铁路电气化,从而节省铁路线路的建设费用。电厂也不用再搞电网了,同时也为低空飞行清除障碍,可以在用电单位:工厂、居民小区、甚至家庭中安装一台核动力发电机,直接供电即可。轮船也可以使用核反应器,飞机、火箭、飞船等都可以使用核反应器。核反应器可以做得很小,随着技术进步相信可以做出飞轮15直径10厘米以下的核反应器,用它即可发出强大电流带动万吨级轮船高速行驶,因为它转速没有极限,转速越高功率越大。
本核反应器可以彻底解决能源问题,解决环境污染。电费可以降到极低,甚至可以免费,煤炭石油就都不用了,可以用廉价的电能电解水生成氢气,需要使用燃烧的可以使用氢气,氢氧反应又生成水,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能源基本上全使用电能即可,能源问题可以彻底解决,温室气体不再排放,环境污染彻底解决,蓝天会更蓝,人类会更健康。材料工业也会产生革命,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世界会变得更精彩,稀有资源也可以人工制造,黄金将变得跟钢铁一样便宜,资源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困扰人类的能源、资源问题可以彻底解决,可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用廉价的电能淡化海水,输送水源,可以把沙漠变为湿地、森林、绿洲,可以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一切会更加美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8)

1、核反应器,包括壳体(23)、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其特征在于:壳体(23)上安装磁力轴承(25),磁力轴承(25)上安装飞轮轴(3),飞轮轴(3)上安装飞轮(15),飞轮(15)上设置气体混合室(4),气体混合室(4)中部开设进气孔(2),飞轮(15)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4)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10),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间夹角为Φ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气口内设有进气通道(18),进气通道(18)一端开口与飞轮(15)的旋转方向相同,进气通道(18)另一端开口与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相同,气缸内设置燃烧室(11)和喷气室(12),燃烧室(11)的出气部位横截面积小于进气口面积,喷气室(12)进气部位横截面面积小于燃烧室(11)最大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气缸内腔中心轴线为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气缸底部上壁开设上进气口(6),气体混合室(4)外周下壁开设下出气口(5),上进气口(6)和下出气口(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气缸底部下壁开设下进气口(61),气体混合室(4)外周上壁开设上出气口(51),下进气口(61)和上出气口(5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室(4)侧壁开设侧出气口(52),气缸底部侧壁开设侧进气口(62),侧出气口(52)和侧进气口(6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任一项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气缸是推力气缸(36),推力气缸(36)喷气方向与飞轮(15)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3)的平面的夹角为Φ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3)内安装进气控制装置(26),进气控制装置(26)与进气孔(2)处于相对应位置。
CNU2008200032125U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651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2125U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4342.9 2007-04-18
CNA2007100143429A CN101054932A (zh) 2007-04-18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U2008200032125U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6510Y true CN201206510Y (zh) 2009-03-11

Family

ID=3879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43429A Pending CN101054932A (zh) 2007-03-31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A2008100084213A Pending CN101220786A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U2008200032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6510Y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CNA2008100050842A Pending CN101219712A (zh) 2007-03-31 2008-02-01 飞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43429A Pending CN101054932A (zh) 2007-03-31 2007-04-18 核动力发动机以及用它制造的飞行器与宇宙飞船
CNA2008100084213A Pending CN101220786A (zh) 2007-04-18 2008-01-18 核反应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50842A Pending CN101219712A (zh) 2007-03-31 2008-02-01 飞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105493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6782A1 (de) * 2011-04-28 2012-11-01 Enumax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aus luft-wasser-gemischen
CN104203396A (zh) * 2012-03-21 2014-12-10 Hrd有限公司 用于将第一物质转变为第二物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975260A (zh) * 2016-11-15 2018-12-11 浙江海洋大学 Lng加注管接头
US10414520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Fuel retention reactor for nuclear rocket engine
US10414521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Nuclear rocket engine with pebble fuel sour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9246A1 (fr) * 2007-03-31 2008-10-09 Jiubin Chen Soucoupe volante
US8850791B2 (en) * 2007-03-31 2014-10-07 Jinan Metal Haber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lywheel engine
CN10330685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罗才德 涡轮碟形发电机
CN104018953A (zh) * 2013-03-01 2014-09-03 孙国莉 核子发动机
WO2015092088A1 (es) * 2013-12-17 2015-06-25 Diego Orellana Hurtado Motor-compresor celeste de impulso circular
CN103754365B (zh) * 2014-02-10 2018-03-02 林月洪 一种采用激光和电喷的蝶形飞行器动力源
CN105015780A (zh) * 2014-04-29 2015-11-04 沈增 飞碟的制造方法
RU2605667C2 (ru) * 2015-02-16 2016-12-27 Геворг Серёжаевич Нороян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ёта и посадки(варианты)
CN107776889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圣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平衡飞行器
US10538288B2 (en) 2017-07-11 2020-01-21 Pixart Imaging Inc. Rotation calculating system and rotation calculating method
CN108995808A (zh) * 2018-08-31 2018-12-14 耿天侃 可垂直起降可悬停的环形翼碟形飞行器
CN111319774A (zh) * 2018-12-13 2020-06-23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器
CN109723572A (zh) * 2018-12-20 2019-05-0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脉冲火箭发动机组
CN109677639B (zh) * 2018-12-30 2020-08-04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10883715B (zh) * 2019-11-21 2020-12-29 清华大学 摩擦发射装置
CN112124592B (zh) * 2020-09-29 2022-04-12 张京生 一种可以垂直升降的盘式飞行装置
CN114452577A (zh) * 2022-01-06 2022-05-10 炬福智慧建设工程(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灭火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6782A1 (de) * 2011-04-28 2012-11-01 Enumax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aus luft-wasser-gemischen
CN104203396A (zh) * 2012-03-21 2014-12-10 Hrd有限公司 用于将第一物质转变为第二物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975260A (zh) * 2016-11-15 2018-12-11 浙江海洋大学 Lng加注管接头
US10414520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Fuel retention reactor for nuclear rocket engine
US10414521B1 (en) 2018-04-17 2019-09-17 Hardy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Inc. Nuclear rocket engine with pebble fuel sou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712A (zh) 2008-07-16
CN101220786A (zh) 2008-07-16
CN101054932A (zh) 200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6510Y (zh) 核反应器
WO2008128422A1 (fr) Réacteur nucléaire
CN201170548Y (zh) 新型等离子电弧点火装置系统
JP2006518006A (ja) 電気分解によって水を分解するためのプラント
CN201137936Y (zh) 旋流煤粉燃烧器
CN101865462A (zh) 一种弱旋一次风多级分离旋流燃烧器
US8850791B2 (en) Flywheel engine
CN201377363Y (zh) 核动机
CN102364248B (zh) 低温等离子直流煤粉点火燃烧器
CN201165915Y (zh) 飞轮发动机
US6484502B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207498325U (zh) 用于水煤浆气化的等离子体喷嘴及气化炉
CN101482072A (zh) 核动机
CN202350009U (zh) 低温等离子体旋流煤粉炉炉内深度分级低NOx燃烧系统
CN109556107A (zh) 适于超低负荷运行的火电机组切圆燃烧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CN201205523Y (zh) 转匣式叶轮对转反旋离心分离空气聚氧聚氮装置
CN101787938A (zh) 能动机
CN102345863B (zh) 低温等离子体直流煤粉炉炉内深度分级低NOx燃烧系统
CN107218155A (zh) 一种脉冲预引爆可稳定工作的爆震发动机
CN206929769U (zh) 煤粉雾化电点火燃烧器
RU2080469C1 (ru) Двигатель
CN101660465A (zh) 质能机
CN202023654U (zh) 粒子发动机
CN202281222U (zh) 新型低温等离子直流煤粉点火燃烧器
CN202281219U (zh) 低温等离子体直流煤粉炉炉内深度分级低NOx燃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N JIUGUA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JIUBIN

Effective date: 2009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023

Address after: 31-1-601 river area, Zichuan District, Shandong City, Zibo Province, China, 255000

Patentee after: Chen Jiuguang

Address before: Shandong province Zibo City Tongji Garden District of Zhangdian 6-2-502, zip code: 255000

Patentee before: Chen Jiubi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