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7643B - 颈部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7643B
CN111317643B CN202010209080.7A CN202010209080A CN111317643B CN 111317643 B CN111317643 B CN 111317643B CN 202010209080 A CN202010209080 A CN 202010209080A CN 111317643 B CN111317643 B CN 111317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upport
inner shell
shell
neck massag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90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7643A (zh
Inventor
刘杰
周彬彬
王子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90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7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7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7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7/00Accessories for 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09Neck
    • A61H2201/1611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4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ne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连接件的一端与弹性支架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夹臂外壳连接,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第二梁的一端与第一梁连接,第二梁的另一端与第三梁连接,第二梁分别与第一梁以及第三梁倾斜设置,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套环通过套接槽套设于连接件上,内壳与弹性支架以及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第二梁和第三梁设置于腔体内,将套环的第二梁和第三梁设置于腔体内,使得所述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和内壳能够很好地保护第二梁和第三梁。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颈部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颈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颈椎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与人的延髓紧密相连,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丛,保障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信息的上传下达和营养输送,任何细微变化都可以导致人体器官的不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年轻化逐年加大,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颈部按摩器,是一种对颈部进行按摩的仪器,用于缓解颈部的不适,目前的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和套环,内壳包括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第一内壳与弹性支架连接,第二内壳与夹臂外壳连接,套环设置于弹性支架和夹臂外壳之间,且套环也位于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套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用户损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套环不容易被用户损坏的颈部按摩器。
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所述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二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所述套环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上述的颈部按摩器,将套环的第二梁和第三梁设置于腔体内,使得所述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和内壳能够很好地保护第二梁和第三梁,避免外部的压力作用于第二梁和第三梁,从而使得套环的结构稳定,使得套环不易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或所述夹臂外壳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凸起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凸起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的其中一个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减料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料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其中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器还包括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多边形柱体,且所述连接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弹性支架设置有第一螺接柱,所述第一螺接柱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接柱由所述第一固定孔背离弹性支架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壁部螺接,所述夹臂外壳设置有第二螺接柱,所述第二螺接柱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接柱由所述第二固定孔背离夹臂外壳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壁部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环还包括第四梁,所述第四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四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四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一方向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和套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10、颈部按摩器;100、弹性支架;110、第一螺接柱;111、第一螺纹孔;200、夹臂外壳;210、第二螺接柱;300、内壳;310、腔体;311、第一内壳;312、第二内壳;400、连接件;410、限位部;420、第一固定孔;430、第二固定孔;440、加强筋;500、套环;501、第一梁;502、第二梁;503、第三梁;504、第四梁;505、套接槽;510、减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10,包括弹性支架100、夹臂外壳200、内壳300、连接件400和套环500,所述连接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10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200连接,所述套环500包括第一梁501、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所述第二梁5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501连接,所述第二梁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503连接,所述第二梁502分别与所述第一梁501以及所述第三梁50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501、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之间形成套接槽505,所述套环500通过所述套接槽50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400上,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形成腔体310,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设置于所述腔体310内。
请再参阅图1至图4,上述的颈部按摩器10,将套环500的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设置于腔体310内,使得所述弹性支架100、夹臂外壳200和内壳300能够很好地保护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避免外部的压力作用于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从而使得套环500的结构稳定,使得套环500不易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器的内壳具有弧形结构,且内壳具有内凹弧面与外凸弧面,所述夹臂外壳与所述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壳弧面,将弹性支架与夹臂外壳所在的位置定义为颈部按摩器的外侧,且将外侧往内凹弧面方向以内的位置定义为内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50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100和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也即是第一梁501位于颈部按摩器的外侧,且第一梁501露出于腔体310外,使得用户可以查看到第一梁,由于第一梁501位于外侧,并位于弹性支架100和夹臂外壳200之间,能够满足市面上颈部按摩器对套环500外观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外壳、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一所述夹臂外壳设置于弹性支架的一端,另一所述夹臂外壳设置于弹性支架的另一端,其中,每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弹性支架与一夹臂外壳,每一套环对应套设于一连接件上。
为形成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外壳以及所述弹性支架共同的一侧形成槽体,所述槽体具有槽口,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夹臂外壳以及弹性支架连接,并封闭所述槽口,且所述槽口被所述内壳封闭以形成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形成槽体,所述槽体具有槽口,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夹臂外壳以及所述弹性支架连接,且所述夹臂外壳以及所述弹性支架封闭所述槽口,且所述槽口被所述夹臂外壳以及弹性支架封闭以形成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外壳以及所述弹性支架共同的一侧形成第一槽体,所述内壳形成第二槽体,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夹臂外壳以及弹性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连通以形成所述腔体。上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形成所述腔体,并容置套环的第二梁和第三梁,从而起到保护套环的第二梁和第三梁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这样,能够使得内壳和所述弹性支架以及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连接,以使得内壳更加稳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卡扣连接,所述内壳与所述夹臂外壳卡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内壳与所述夹臂外壳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卡扣连接,所述内壳与所述夹臂外壳螺纹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粘接和销接等,本实施例不再累赘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一体成型,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夹臂外壳连接。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301包括第一内壳311和第二内壳312,所述第一内壳311与所述弹性支架100连接,所述第二内壳312与所述夹臂外壳200连接,且所述第一内壳311、所述第二内壳312、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形成所述腔体310,这样,分体式的内壳300更够实现更好地与弹性支架100以及夹臂外壳200连接,便于颈部按摩器的组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所述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二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所述套环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梁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之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螺纹连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弹性支架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弹性支架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开设有第一螺接孔,所述弹性支架开设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设所述第一螺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螺接孔,且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螺接孔的壁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二螺接孔的壁部螺纹连接,这样,即可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螺纹连接,使得连接件与弹性支架之间连接较为稳固,且易于安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颈部按摩器10还包括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所述连接件400的形状为多边形柱体,且所述连接件400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20和第二固定孔430,所述弹性支架100设置有第一螺接柱110,所述第一螺接柱11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1,所述第一螺接柱110由所述第一固定孔420背离弹性支架100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内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的壁部螺接,所述夹臂外壳200设置有第二螺接柱210,所述第二螺接柱210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接柱210由所述第二固定孔430背离夹臂外壳200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壁部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410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20和第二固定孔430之间,使得所述套环500沿其中一方向套设至所述连接件400上,并使得套环500抵接至限位部410上,这样,即可实现所述连接件400的连接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420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固定孔430的数量为两个,这样,能够有效增大连接件与弹性支架以及夹臂外壳的连接紧密度。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使得弹性支架100和连接件400的连接更加紧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100设置有第一螺接柱110,所述第一螺接柱11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1,所述连接件400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20,所述第一螺接柱110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20内,所述颈部按摩器10还包括第一螺接件,所述第一螺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螺柱和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柱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内,且所述第一螺帽抵接于所述连接件400背离所述弹性支架100的一面,以此固定所述弹性支架100和连接件400,同时,由于第一螺接柱110穿设于第一固定孔420内,第一固定孔420的壁部能够对第一螺接柱110起到限位的作用,由此使得连接件400和弹性支架100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卡扣连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弹性支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焊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弹性支架连接。应当理解的是,连接件与弹性支架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以此实现连接件与弹性支架之间固定,本实施例不再累赘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夹臂外壳螺纹连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夹臂外壳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夹臂外壳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件开设有第三螺接孔,所述夹臂外壳开设有第四螺接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设所述第三螺接孔以及所述第四螺接孔,且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三螺接孔的壁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四螺接孔的壁部螺纹连接,这样,即可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夹臂外壳螺纹连接,使得连接件与夹臂外壳之间连接较为稳固,且易于安装。
为使得夹臂外壳200和连接件400的连接更加紧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外壳200设置有第二螺接柱210,所述第二螺接柱210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件400开设有第二固定孔430,所述第二螺接柱210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430内,所述颈部按摩器还包括第二螺接件(图未示),所述第二螺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二螺柱和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柱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所述第二螺帽抵接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夹臂外壳的一面,以此固定所述夹臂外壳和连接件,同时,由于第二螺接柱穿设于第二固定孔内,第二固定孔的壁部能够对第二螺接柱起到限位的作用,由此使得连接件和夹臂外壳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夹臂外壳卡扣连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夹臂外壳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夹臂外壳焊接,以此来实现连接件与夹臂外壳连接。应当理解的是,连接件与夹臂外壳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以此实现连接件与夹臂外壳之间固定,本实施例不再累赘说明。
为提高颈部按摩器的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或所述夹臂外壳一体成型。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一体成型,这样,安装时,能够减少连接件400跟弹性支架100的装配步骤,即不需要将连接件400与弹性支架100安装在一起,而是直接将套环500套设于与弹性支架100一体的连接件400上,再将夹臂外壳200与连接件400安装在一起即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夹臂外壳200一体成型,这样,安装时,能够减少连接件400跟夹臂外壳200的装配步骤,即不需要将连接件400与夹臂外壳200安装在一起,而是直接将套环500套设于与夹臂外壳200一体的连接件400上,再将弹性支架100与连接件400安装在一起即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提高所述连接件的强度,如图5至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10,包括弹性支架100、夹臂外壳200、内壳300、连接件400和套环500,所述连接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10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200连接,所述套环500包括第一梁501、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所述第二梁5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501连接,所述第二梁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503连接,所述第二梁502分别与所述第一梁501以及所述第三梁50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501、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之间形成套接槽505,所述套环500通过所述套接槽50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400上,且所述第一梁50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100和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形成腔体310,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设置于所述腔体310内,其中,所述连接件400凸起设置有加强筋440,所述加强筋440增加了连接件400部分位置的厚度,有助于增强连接件400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440由连接件400靠近弹性支架100一端至靠近夹臂外壳200一端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当弹性支架100和夹臂外壳200相对运动并挤压连接件400,弹性支架100和夹臂外壳200的挤压力被施加于加强筋440的延伸方向上,而加强筋440的延伸方向由于厚度较高,使得加强筋440的延伸方向正是加强筋440强度最大的方向,由于加强筋440的巩固作用,能够更好地避免连接件400损坏,即,该延伸方向的加强筋440能够更好地加强中间连接件400与弹性支架100以及夹臂外壳200的连接强度,避免连接件400在受力过程中发生断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40的数量为多个,这样,能够更好地加强连接件400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加强筋440呈平行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各加强筋440统一增加连接件400其中一个方向上的强度,同时当连接件400的材料为塑料时,相较于单一的加强筋440,多个加强筋440累加后在总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避免注塑困难,即,三个厚度为n的加强筋440,相较于一个厚度为3n的加强筋440更容易通过注塑工艺制造。
由于弹性支架和夹臂外壳相背运动时,有可能使得套环移动,为了避免套环沿连接件的表面滑动而出现移位,如图4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10,包括弹性支架100、夹臂外壳200、内壳300、连接件400和套环500,所述连接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10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200连接,所述套环500包括第一梁501、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所述第二梁5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501连接,所述第二梁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503连接,所述第二梁502分别与所述第一梁501以及所述第三梁50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501、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之间形成套接槽505,所述套环500通过所述套接槽50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400上,且所述第一梁50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100和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形成腔体310,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设置于所述腔体310内,其中,所述连接件400凸起设置有限位部410,所述限位部410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梁501、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的其中一个上。具体地,所述限位部410用于当弹性支架100和夹臂外壳200相背运动时抵接于第一梁501、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的其中一个上,以此避免套环500沿连接件400的表面滑动而出现移位,这样,能够避免套环500出现松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41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400靠近弹性支架10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三梁503的一侧始终抵接于夹臂外壳201,第三梁503的另一侧抵接于限位部410,这样,弹性支架101能够随意活动,且限位部410避免弹性支架101活动时套环500松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弹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为弹性基体,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靠近弹性基体的位置,第三梁的其中一侧始终抵接于夹臂外壳,第三梁的另一侧抵接于限位部,这样,弹性支架在弹性形变时,会挤压所述套环,但是,通过限位部能够避免套环移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外壳为弹性基体,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靠近弹性基体的位置,第三梁的其中一侧始终抵接于弹性支架,第三梁的另一侧抵接于限位部,这样,夹臂外壳在弹性形变时,会挤压所述套环,但是,通过限位部能够避免套环移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的材料为塑料,即,所述连接件400注塑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开设有减料孔510,减料孔510用于避免连接件400的局部胶料过厚,即,能够避免连接件400注塑困难,且避免连接件400的外表面产生缩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料孔510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减料孔510的壁部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受力,避免减料孔510的壁部受外部力挤压或拉伸而爆裂。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其中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图4中,可以看出连接件的上部分的宽度较窄,也即所述连接件400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上部分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便于套环沿连接件的上部分套设于连接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截面面积由靠近弹性支架的一端至中部逐渐增大,即,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为尖端,具体地,连接件宽度均匀的一面能够先安装,然后将套环的套接槽穿过连接件的尖端,即将套环的套接槽穿过所述连接件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这样,在套接套环时,连接件的尖端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套环与中间连接件连接稳定,也即是说,能够便于套环从尖端套入连接件中,有利于在安装时更好地定位套环和连接件的位置,使得套环的安装更加方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端用于配合限位部工作,具体地,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截面面积较小的位置,即,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靠近尖端的位置,这样,便于将套环通过尖端进行导向并安装好,然后,使得套环卡入限位部,即限位部用于避免套环从尖端处松脱,这样,即保证了套环的安装效率,又能够保证套环安装后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所述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二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所述套环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梁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之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梁设置,且所述第一梁凸出于所述第二梁的位置抵接于所述内壳。这样,使得第一梁的外部能够获得内壳的支撑,使得第一梁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也更有利于内壳包裹所述第二梁和第三梁设置,避免第二梁和第三梁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的径向宽度,由于第一梁外露,需要更好地结构强度,因此径向宽度更大的第一梁能够更好地实现高强度,避免套环的结构损坏,而第二梁和第三梁位于腔体内,能够获得较好的保护,因而设置成径向宽度较小,有助于节约制作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构成“凵”字形结构,其中,“凵”字形结构中的凹槽即为所述套接槽,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10,包括弹性支架100、夹臂外壳200、内壳300、连接件400和套环500,所述连接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10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200连接,所述套环500包括第一梁501、第二梁502和第三梁503,所述第二梁5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501连接,所述第二梁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503连接,所述第二梁502分别与所述第一梁501以及所述第三梁50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501、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之间形成套接槽505,所述套环500通过所述套接槽50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400上,且所述第一梁501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100和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300与所述弹性支架100以及所述夹臂外壳200之间形成腔体310,所述第二梁502和所述第三梁503设置于所述腔体310内,其中,所述套环500还包括第四梁,所述第四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501连接,所述第四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503连接,所述第四梁设置于所述腔体310内。其中,所述第一梁501平行于第三梁503,所述第二梁502平行于第四梁,且所述第一梁5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梁503的长度,以使得第一梁50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梁502及所述第四梁设置,这样,凸出于所述第二梁502及所述第四梁设置的部分用于抵接于所述内壳300,以此使得腔体310能够更好地将第二梁502、第三梁503和第四梁容置在内,以此保护所述套环500的结构,同时,由于设置了第四梁,能够使得套环500形成封闭的环形,使得受力能够更好地分布于套环500的表面,避免受力损坏套环500,从而使得套环500的结构更加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所述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二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所述套环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梁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之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内壳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支架及所述夹臂外壳封闭所述安装槽,以形成所述腔体,这样,即可通过腔体容置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一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梁设置,且所述第一梁凸出于所述第二梁的位置抵接于所述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或夹臂外壳连接时,所述内壳凸出于所述第二梁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梁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梁和所述内壳形成平整的表面,避免第一梁被外部元件损坏,同时,能够避免凸出的第一梁伤害用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支架、夹臂外壳、内壳、连接件和套环;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臂外壳连接,所述套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第三梁,所述第二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之间形成套接槽,所述套环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支架以及所述夹臂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第一梁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之间,所述第一梁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梁设置,且所述第一梁凸出于所述第二梁的位置抵接于所述内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支架或所述夹臂外壳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凸起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凸起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的其中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减料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料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其中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以及所述第三梁倾斜设置;
所述颈部按摩器的内壳具有弧形结构,且所述内壳具有内凹弧面与外凸弧面,所述夹臂外壳与所述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壳弧面;
所述夹臂外壳以及所述弹性支架共同的一侧形成槽体,所述槽体具有槽口,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夹臂外壳以及弹性支架连接,并封闭所述槽口,且所述槽口被所述内壳封闭以形成所述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器还包括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多边形柱体,且所述连接件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弹性支架设置有第一螺接柱,所述第一螺接柱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接柱由所述第一固定孔背离弹性支架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壁部螺接,所述夹臂外壳设置有第二螺接柱,所述第二螺接柱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接柱由所述第二固定孔背离夹臂外壳的一面穿设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壁部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还包括第四梁,所述第四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梁连接,所述第四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梁连接,所述第四梁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和所述夹臂外壳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弹性。
CN202010209080.7A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器 Active CN111317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080.7A CN111317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080.7A CN111317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643A CN111317643A (zh) 2020-06-23
CN111317643B true CN111317643B (zh) 2022-05-06

Family

ID=7116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9080.7A Active CN111317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颈部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764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78310U (zh) * 2018-11-21 2019-09-13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10403811A (zh) * 2019-08-22 2019-11-05 安徽五亿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理疗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706A (zh) * 2003-02-07 2006-03-15 李东仁 用于整个肩部的按摩装置和具有所述按摩装置的垫
US20120253236A1 (en) * 2011-04-04 2012-10-04 Snow Buddy 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livering external therapeutic stimulation to animals and humans
CN104398376B (zh) * 2014-11-14 2017-07-21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颈部按摩器
CN206473444U (zh) * 2016-10-11 2017-09-08 韩燕春 颈椎治疗仪
CN107854292A (zh) * 2017-11-28 2018-03-30 东莞市欧斯凯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抓肩颈部按摩仪
CN108379738A (zh) * 2018-03-29 2018-08-10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
CN108721775B (zh) * 2018-03-29 2019-08-16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挂脖式颈部按摩器
CN109199811A (zh) * 2018-10-17 2019-01-15 苏州康恩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校正颈部的颈部按摩器
CN109621191B (zh) * 2018-11-21 2023-08-25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209500543U (zh) * 2018-11-21 2019-10-18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09806127A (zh) * 2019-02-25 2019-05-28 安徽享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颈椎按摩器
CN110812696B (zh) * 2019-11-27 2022-01-07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夹臂结构和颈部按摩仪
CN110882484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频颈部按摩仪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378310U (zh) * 2018-11-21 2019-09-13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10403811A (zh) * 2019-08-22 2019-11-05 安徽五亿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理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643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54266B1 (ko) 핀 글로미트
US7004410B2 (en) Shower head
TWI445516B (zh) 骨骼固定裝置及模組系統
CN101802327B (zh) 用于家用器具的门把手
CN111317643B (zh) 颈部按摩器
US3063114A (en) Molding fastener
CN213157521U (zh) 颈部按摩器
JP2000230540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KR102398322B1 (ko) 수도꼭지 연결구
KR960014744B1 (ko) 끈고정구
US20020119714A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flexible linear element to an inflatable tube of an inflatable craft
CN213192144U (zh) 颈部按摩仪
US7762512B2 (en) Self leveling adaptor
CN213553586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5779690U (zh) 按摩仪
CN214888118U (zh) 一种钢丝安装牢固安全结构
CN211830168U (zh) 一种用于连接电缆的防尘防水接头
CN213711542U (zh) 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销轴
KR200247989Y1 (ko) 파이프 연결구
CN220378873U (zh)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730720U (zh) 颈部按摩仪
ES2214765T3 (es) Elemento de cierre a presion impermeable al agua.
CN212143109U (zh) 高压水枪枪杆连接结构
CN218528937U (zh) 一种种植牙基台
CN214318532U (zh) 颈部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wear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27th floor, building 3, sci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park, no.009, gaoxinnan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K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3af, building 3, zhongkefa Park, No.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uture wear (Shenzhe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