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554B - 电力变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变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6554B
CN111316554B CN201880056860.3A CN201880056860A CN111316554B CN 111316554 B CN111316554 B CN 111316554B CN 201880056860 A CN201880056860 A CN 201880056860A CN 111316554 B CN111316554 B CN 111316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power conversion
side terminal
input
pro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68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6554A (zh
Inventor
辻村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16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6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Abstract

本电力变换装置具备:安装基板,其包括浪涌保护电路,该浪涌保护电路被固定地形成,用于使在输入侧端子与输出侧端子之间流过的浪涌电流经由接地部侧端子流向接地部;以及布线,其用于将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连接起来,能够安装于接地部侧端子以及从接地部侧端子卸下。

Description

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浪涌保护电路的电力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浪涌保护电路的电力变换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电力变换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连接的逆变器的逆变器电动机。该逆变器具备被输入交流电力的输入部以及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转换器。在该逆变器的输入部与转换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逆变器免受因雷等引起的浪涌电流破坏的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构成为:当保护电路被施加浪涌电压时,使过电压作为浪涌电流流向地。由此,能够保护逆变器免受浪涌破坏。
在此,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以往的逆变器电动机中,有时通过对逆变器电动机施加比较大的电压来进行绝缘测定(耐压试验)。然而,由于在逆变器中设置有保护电路,因此所施加的电压被保护电路作为电流流向地。因此,存在不能对要进行绝缘测定的部位施加足够的电压的问题。其结果,需要卸下电动机、逆变器来分别进行绝缘测定,或者卸下保护电路。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中,在保护电路与地线之间设置有电磁开关。而且,在进行绝缘测定时,使电磁开关为断开状态,由此保护电路被设为与地线非电连接的状态。由此,能够对要进行绝缘测定的部位适当地施加为了绝缘测定而施加的电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所记载的逆变器电动机中,设置有用于将保护电路设为与地线非电连接的状态的电磁开关。虽然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认为为了使比较大的浪涌电流经由电磁开关而流向地,电磁开关需要使用比较大型(大容量)的电磁开关。因此,可以认为,在日本特开2003-88135号公报所记载的逆变器电动机中存在与电磁开关大型化相应地、逆变器电动机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的电力变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电力变换部,其对从电源供给来的电力进行变换;安装基板,其包括输入侧端子、输出侧端子、接地部侧端子以及浪涌保护电路,该接地部侧端子用于与接地部连接,该浪涌保护电路被固定地形成,用于使在输入侧端子与输出侧端子之间流过的浪涌电流经由接地部侧端子流向接地部;以及布线,其用于将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连接起来,能够安装于接地部侧端子以及从接地部侧端子卸下。
如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布线,该布线用于将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连接起来,能够安装于接地部侧端子以及从接地部侧端子卸下。由此,在进行耐压试验时,通过卸下布线来解除浪涌保护电路与接地部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其结果,能够将为了耐压试验而施加的电压适当地施加于要进行耐压试验的部位。另外,能够通过相比于电磁开关来说比较小型的布线来进行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之间的电连接(非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电力变换装置大型化。由此,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另外,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浪涌保护电路固定地形成于安装基板,因此与使用能够装卸的盒式的浪涌保护电路(比较大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浪涌保护电路小型化。由此,能够将浪涌保护电路配置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另外,在使用能够装卸的盒式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情况下,需要将浪涌保护电路配置在用户容易装卸的位置以卸下浪涌保护电路。另一方面,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不卸下浪涌保护电路就能够进行耐压试验,因此能够提高浪涌保护电路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安装基板包括设置于电力变换部的输入侧的输入侧基板、设置于电力变换部的输出侧的输出侧基板、以及用于连接来自外部的通信线的通信基板中的至少1个基板。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在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以及通信基板中的至少1个中,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浪涌保护电路在基板中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安装基板包括形成有用于去除电力变换部的输入侧的噪声的输入侧电容器的输入侧基板以及形成有用于去除电力变换部的输出侧的噪声的输出侧电容器的输出侧基板中的至少1个。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将浪涌保护电路和输入侧电容器(输出侧电容器)配置于共同的基板,因此与将浪涌保护电路和输入侧电容器(输出侧电容器)配置于不同的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基板)的数量。
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的是,接地部侧端子设置于安装基板的端部附近。如果像这样构成,则与接地部侧端子设置于安装基板的中央部附近的情况不同,能够缩短将接地部与接地部侧端子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
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布线包括跳线,跳线具有能够螺纹固定于安装基板的一方端部。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螺纹固定或者螺纹固定的解除来容易地进行跳线的装卸。
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备用于收纳电力变换部和安装基板的金属制的壳体,布线构成为将接地部侧端子与作为接地部的壳体连接起来。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将预先设置的壳体用作接地部,因此与另外设置作为接地部的部件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的是,电力变换部包括逆变器,该逆变器将从太阳能板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在抑制将从太阳能板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逆变器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的输入侧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跳线布线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的输出侧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的通信基板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来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1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逆变器100构成为对从太阳能板200供给来的电力进行变换。此外,太阳能板20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电源”的一例。另外,逆变器10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电力变换装置”的一例。
在逆变器100中设置有输入侧基板10。此外,在后面叙述输入侧基板10的详细结构。另外,输入侧基板1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安装基板”的一例。
另外,在逆变器100中设置有直流交流变换部20(DC/AC)。直流交流变换部20构成为将从太阳能板200经由输入侧基板10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此外,直流交流变换部2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电力变换部”的一例。
另外,在逆变器100中设置有输出侧基板30。此外,在后面叙述输出侧基板30的详细结构。另外,输出侧基板3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安装基板”的一例。
另外,在逆变器100中设置有通信基板40。此外,在后面叙述通信基板40的详细结构。另外,通信基板4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安装基板”的一例。
另外,由逆变器100变换得到的交流电力经由变压器201被供给到系统202。此外,也有时不设置变压器201。
如图1所示,输入侧基板10设置于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入侧。另外,如图2所示,在输入侧基板10设置有被输入从太阳能板200供给来的直流电力的输入侧端子11a(正极侧)和输入侧端子11b(负极侧)。此外,输入侧端子11a和输入侧端子11b设置于输入侧基板10的X1方向侧的端部附近。
另外,在输入侧基板10设置有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12被固定地形成于输入侧基板10。也就是说,浪涌保护电路12不构成为能够安装于输入侧基板10以及从输入侧基板10卸下。另外,浪涌保护电路12由多个压敏电阻12a构成。此外,压敏电阻12a是具有2个电极的电子部件,具有以下性质:在两电力之间的电压低的情况下电阻高,另一方面,当电压变高到某种程度以上时电阻急剧地变低。另外,多个压敏电阻12a连接于布线13a与布线13b之间,该布线13a将输入侧端子11a(正极侧)与后述的输出侧端子16a(正极侧)连接起来,该布线13b将输入侧端子11b(负极侧)与后述的输出侧端子16b(负极侧)连接起来。
另外,在输入侧基板10形成有用于去除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入侧的噪声的输入侧电容器14。输入侧电容器14由多个电容器14a构成。另外,输入侧电容器14设置于浪涌保护电路12与输出侧端子16a(正极侧)及输出侧端子16b(负极侧)之间。另外,输入侧电容器14连接于布线13a与布线13b之间。
另外,在布线13a设置有用于检测流过布线13a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15。电流检测器15例如由电流互感器构成。
另外,在输入侧基板10设置有输出侧端子16a(正极侧)和输出侧端子16b(负极侧)。输出侧端子16a及输出侧端子16b分别与布线13a及布线13b连接。另外,输出侧端子16a和输出侧端子16b设置于输入侧基板10的X2方向侧的端部附近。
另外,在输入侧基板10设置有接地部侧端子17。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侧端子17设置于输入侧基板10的Y1方向侧且X2方向侧的端部10a(角部)附近。另外,接地部侧端子17与多个压敏电阻12a中的一部分压敏电阻12a的一方端部(电极)以及构成输入侧电容器14的多个电容器14a中的一部分电容器的一方端部(电极)连接。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接地部侧端子17与作为接地部的金属制的壳体60连接起来的跳线18。跳线18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接地部侧端子17以及从接地部侧端子17卸下。此外,跳线18是指用于将相互分离的电路之间连接起来的电线、端子、销等。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跳线18具有能够螺纹固定于输入侧基板10的一方端部18a(端子)。另外,一方端部18a(端子)通过螺钉50来螺纹固定(连接)于接地部侧端子17。另外,另一方端部18b(端子)通过螺钉50来螺纹固定(连接)于作为接地部的金属制的壳体60。另外,通过解除螺钉50对接地部侧端子17的旋合,来将跳线18从接地部侧端子17卸下。另外,在跳线18的一方端部18a(端子)与另一方端部18b(端子)之间设置有被绝缘构件覆盖的布线18c。此外,在金属制的壳体60中收纳有直流交流变换部20、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以及通信基板40。此外,跳线18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布线”的一例。另外,壳体6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接地部”的一例。
另外,如图1所示,输出侧基板30设置于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出侧。另外,如图4所示,在输出侧基板30设置有被输入由直流交流变换部20变换得到的交流电力的输入侧端子31a、输入侧端子31b以及输入侧端子31c。输入侧端子31a、输入侧端子31b以及输入侧端子31c设置于输出侧基板30的Y2方向侧的端部附近。
另外,在输出侧基板30设置有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32被固定地形成于输出侧基板30。也就是说,浪涌保护电路32不构成为能够安装于输出侧基板30以及从输出侧基板30卸下。另外,浪涌保护电路32由多个压敏电阻32a构成。另外,多个压敏电阻32a电连接于输入侧端子31a、输入侧端子31b及输入侧端子31c与后述的输出侧端子36a、输出侧端子36b及输出侧端子36c之间。
另外,在输出侧基板30形成有用于去除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出侧的噪声的输出侧电容器34。输出侧电容器34由多个电容器构成。另外,输出侧电容器34设置于输入侧端子31a、输入侧端子31b及输入侧端子31c与输出侧端子36a、输出侧端子36b及输出侧端子36c之间。
另外,在输出侧基板30设置有输出侧端子36a、输出侧端子36b以及输出侧端子36c。输出侧端子36a、输出侧端子36b以及输出侧端子36c设置于输出侧基板30的Y1方向侧的端部附近。
另外,在输出侧基板30设置有接地部侧端子37。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侧端子37设置于输出侧基板30的Y1方向侧且X2方向侧的端部30a(角部)附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接地部侧端子37与作为接地部的金属制的壳体60连接起来的跳线38。此外,跳线38的结构与跳线18(参照图3)的结构同样。另外,通过解除螺钉50对接地部侧端子37的旋合,来将跳线38从接地部侧端子37卸下。此外,跳线38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布线”的一例。
如图5所示,通信基板40构成为连接来自外部(逆变器100的外部)的通信线70。在通信基板40设置有用于连接通信线70(例如LAN线缆)的输入侧端子41。输入侧端子41设置于通信基板40的Y2方向侧。
另外,在通信基板40设置有浪涌保护电路42。浪涌保护电路42被固定地形成于通信基板40。也就是说,浪涌保护电路42不构成为能够安装于通信基板40以及从通信基板40卸下。另外,浪涌保护电路42由多个压敏电阻42a构成。另外,多个压敏电阻42a设置于通信基板40与后述的输出侧端子46之间。
另外,在通信基板40设置有输出侧端子46。输出侧端子46例如构成为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等电连接。
另外,在通信基板40设置有接地部侧端子47。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侧端子47设置于通信基板40的Y1方向侧且X1方向侧的端部40a(角部)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接地部侧端子47与作为接地部的金属制的壳体60连接起来的跳线48。此外,跳线48的结构与跳线18(参照图3)的结构同样。另外,通过解除螺钉50对接地部侧端子47的旋合,来将跳线48从接地部侧端子47卸下。此外,跳线48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布线”的一例。
(耐压试验)
在耐压试验中,向逆变器100施加比较大的电压。由此,进行构成逆变器100的设备(电容器14a等)的耐压试验。在进行耐压试验时,卸下跳线18、跳线38以及跳线48。由此,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以及浪涌保护电路42不发挥功能,因此向成为耐压试验的对象的设备施加比较大的电压。另外,在不进行耐压试验的通常时,安装跳线18、跳线38以及跳线48。由此,因雷等引起的浪涌电流经由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和跳线18(跳线38、跳线48)流向作为接地部的壳体60。由此,能够保护逆变器100免受因雷等引起的浪涌电流破坏。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具备跳线18(跳线38、跳线48),该跳线18(跳线38、跳线48)用于将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与壳体60连接起来,能够安装于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以及从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卸下。由此,在进行耐压试验时,通过卸下跳线18(跳线38、跳线48),来解除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与壳体60之间的电连接的状态。其结果,能够将为了耐压试验而施加的电压适当地施加于要进行耐压试验的部位。另外,能够通过相比于电磁开关而言比较小型的跳线18(跳线38、跳线48)来进行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与壳体60之间的电连接(非连接),因此能够抑制逆变器100大型化。由此,能够在抑制装置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被固定地形成于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通信基板40),因此与使用能够装卸的盒式的浪涌保护电路(比较大型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小型化。由此,能够将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配置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另外,在使用能够装卸的盒式的浪涌保护电路的情况下,需要将浪涌保护电路配置在用户容易装卸的位置以卸下浪涌保护电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100中,不卸下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就能够进行耐压试验,因此能够提高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入侧的输入侧基板10、设置于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出侧的输出侧基板30以及用于连接来自外部的通信线70的通信基板40分别设置有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以及浪涌保护电路42。由此,在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以及通信基板40中,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浪涌保护电路42)在基板中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形成有用于去除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入侧的噪声的输入侧电容器14的输入侧基板10以及形成有用于去除直流交流变换部20的输出侧的噪声的输出侧电容器34的输出侧基板30分别设置有浪涌保护电路12和浪涌保护电路32。由此,能够将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和输入侧电容器14(输出侧电容器34)配置于共同的基板,因此与将浪涌保护电路12(浪涌保护电路32)和输入侧电容器14(输出侧电容器34)配置于不同的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基板)的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设置于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通信基板40)的端部10a(30a、40a)附近。由此,与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设置于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通信基板40)的中央部附近的情况不同,能够缩短将壳体60与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连接起来的跳线18(跳线38、跳线48)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跳线18(跳线38、跳线48)具有能够螺纹固定于输入侧基板10(输出侧基板30、通信基板40)的一方端部18a。由此,能够通过螺纹固定或螺纹固定的解除来容易地进行跳线18(跳线38、跳线48)的装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跳线18(跳线38、跳线48)构成为将接地部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7)与作为接地部的壳体60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将预先设置的壳体60用作接地部,因此与另外设置作为壳体60的部件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直流交流变换部20构成为将从太阳能板200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由此,能够在抑制将从太阳能板200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逆变器100大型化的同时进行耐压试验。
[变形例]
此外,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均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示出而非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示出,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跳线将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壳体)连接起来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跳线以外的能够装卸的布线将接地部侧端子与接地部连接起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跳线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接地部侧端子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以外的方法将跳线与接地部侧端子连接起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浪涌保护电路设置于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以及通信基板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浪涌保护电路也可以设置于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以及通信基板中的任一个(或者任两个)基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设置有输入侧电容器(输出侧电容器)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在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设置输入侧电容器(输出侧电容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接地部侧端子设置于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以及通信基板的端部附近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将接地部侧端子配置于输入侧基板、输出侧基板以及通信基板的端部附近以外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应用金属制的壳体来作为接地部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壳体以外的部分作为接地部来应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太阳能板用作本发明的“电源”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本发明的“电源”,即可以使用风力发电装置等太阳能板以外的直流电源,还可以使用交流电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压敏电阻来构成浪涌保护电路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由压敏电阻以外的元件来构成浪涌保护电路。
附图标记说明
10:输入侧基板(安装基板);10a:端部;11a、11b:输入侧端子;12:浪涌保护电路;14:输入侧电容器;16a、16b:输出侧端子;17:接地部侧端子;18、38、48:跳线(布线);20:直流交流变换部(电力变换部);30:输出侧基板(安装基板);30a:端部;31a、31b、31c:输入侧端子;32:浪涌保护电路;34:输出侧电容器;36a、36b、36c:输出侧端子;37:接地部侧端子;40:通信基板(安装基板);40a:端部;41:输入侧端子;42:浪涌保护电路;46:输出侧端子;47:接地部侧端子;60:壳体(接地部);70:通信线;100:逆变器(电力变换装置);200:太阳能板(电源)。

Claims (7)

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具备:
电力变换部,其对从电源供给来的电力进行变换;
安装基板,其包括输入侧端子、输出侧端子、接地部侧端子以及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接地部侧端子用于与接地部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被固定地形成,用于使在所述输入侧端子与所述输出侧端子之间流过的浪涌电流经由所述接地部侧端子流向所述接地部;以及
布线,其用于将连接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所述接地部侧端子与所述接地部连接起来,能够安装于所述接地部侧端子以及从所述接地部侧端子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力变换部的输入侧的输入侧基板、设置于所述电力变换部的输出侧的输出侧基板、以及用于连接来自外部的通信线的通信基板中的至少1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板包括形成有用于去除所述电力变换部的输入侧的噪声的输入侧电容器的所述输入侧基板以及形成有用于去除所述电力变换部的输出侧的噪声的输出侧电容器的所述输出侧基板中的至少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部侧端子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端部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包括跳线,所述跳线具有能够螺纹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一方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收纳所述电力变换部和所述安装基板的金属制的壳体,
所述布线构成为将所述接地部侧端子与作为所述接地部的所述壳体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变换部构成为将从太阳能板供给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
CN201880056860.3A 2018-09-27 2018-09-27 电力变换装置 Active CN111316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6112 WO2020065878A1 (ja) 2018-09-27 2018-09-27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554A CN111316554A (zh) 2020-06-19
CN111316554B true CN111316554B (zh) 2023-09-22

Family

ID=6995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6860.3A Active CN111316554B (zh) 2018-09-27 2018-09-27 电力变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01820B2 (zh)
CN (1) CN111316554B (zh)
WO (1) WO2020065878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662A (ja) * 1996-07-03 1998-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ージ保護回路
JP2002078352A (ja) * 2000-08-24 2002-03-15 Fujitsu General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保護方法
JP2003088135A (ja) * 2001-09-10 2003-03-20 Tsurumi Mfg Co Ltd インバータモータのサージアブソーバ開閉回路
CN101079516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JP2009043421A (ja) * 2007-08-06 2009-02-26 Tdk-Lambda Corp 配線用遮断器
JP2010056149A (ja) * 2008-08-26 2010-03-11 Toshiba Corp 太陽電池システム用接続箱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JP2010193632A (ja) * 2009-02-18 2010-09-02 Hakusan Mfg Co Ltd Catvシステムの無停電電源供給装置用雷防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無停電電源供給装置
CN202142532U (zh) * 2011-06-14 2012-02-08 广州友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抑制浪涌电压的igbt模块
JP2012210048A (ja) * 2011-03-29 2012-10-25 Azbil Corp 耐サージ電源装置
CN102771026A (zh) * 2010-02-26 2012-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浪涌吸收电路以及使用该浪涌吸收电路的电子设备
CN203761272U (zh) * 2013-02-21 2014-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
JP2015111999A (ja) * 2013-10-29 2015-06-1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インバータ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7781B2 (ja) * 2011-01-31 2015-09-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101474150B1 (ko) * 2013-07-01 2014-12-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서지 보호 회로를 구비한 전원장치
JP6227480B2 (ja) * 2014-05-23 2017-1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9839146B2 (en) * 2015-10-20 2017-12-05 Cree, Inc. High voltage power module
JP6222496B2 (ja) * 2016-02-19 2017-11-0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ジ防護装置およびサージ防護装置を搭載したフィールド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662A (ja) * 1996-07-03 1998-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ージ保護回路
JP2002078352A (ja) * 2000-08-24 2002-03-15 Fujitsu General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保護方法
JP2003088135A (ja) * 2001-09-10 2003-03-20 Tsurumi Mfg Co Ltd インバータモータのサージアブソーバ開閉回路
CN101079516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
JP2009043421A (ja) * 2007-08-06 2009-02-26 Tdk-Lambda Corp 配線用遮断器
JP2010056149A (ja) * 2008-08-26 2010-03-11 Toshiba Corp 太陽電池システム用接続箱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JP2010193632A (ja) * 2009-02-18 2010-09-02 Hakusan Mfg Co Ltd Catvシステムの無停電電源供給装置用雷防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無停電電源供給装置
CN102771026A (zh) * 2010-02-26 2012-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浪涌吸收电路以及使用该浪涌吸收电路的电子设备
JP2012210048A (ja) * 2011-03-29 2012-10-25 Azbil Corp 耐サージ電源装置
CN202142532U (zh) * 2011-06-14 2012-02-08 广州友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抑制浪涌电压的igbt模块
CN203761272U (zh) * 2013-02-21 2014-08-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
JP2015111999A (ja) * 2013-10-29 2015-06-1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インバータ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5878A1 (ja) 2020-04-02
JPWO2020065878A1 (ja) 2021-01-07
CN111316554A (zh) 2020-06-19
JP6801820B2 (ja)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5752B2 (en) Integral ac module grounding system
KR20180018437A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버스 바들을 구비한 필터
EP2595295A1 (en) Single-phase to three-phase voltage converter
CN105793985B (zh) 用于高压直流转换器的电子保护模块
EP2724433B1 (en) Grounded circuit breaker panel electrical module and method for grounding same
CN111418142A (zh) 具有集成保护和控制部件的板级电动机控制系统
CN111316554B (zh) 电力变换装置
EP4068548A1 (en)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system, photovoltaic system,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optical storage system
CN109564841B (zh) 用于熔断器盒基体的电压分接头系统、熔断器盒基体及结合该系统的测量模块
CN213027440U (zh) 交流输入模块和通信设备
EP3416256A1 (en)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harmonic filter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
TW535274B (en)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a backup capacitance
JP200235484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1345470B (zh) 一种变流器
JP3284854B2 (ja) 保護継電器
KR200471607Y1 (ko) 서지 보호장치
CN206977303U (zh) 电力变换器设备
JP2020010562A (ja) 電池監視装置
CN217848484U (zh) 变频器结构
CN114094561B (zh) 一种自紧式多路信号过电压防护装置
US20240087779A1 (en) Surge arresting power cable
JP691976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
JP3374681B2 (ja) 保護継電装置
KR102244031B1 (ko) 발화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영상고조파필터가 내장된 수배전반
EP3402028B1 (en) Electronic circuit for self-identifying zero wire and heat generating plate ha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