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484U - 变频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484U
CN217848484U CN202221760920.XU CN202221760920U CN217848484U CN 217848484 U CN217848484 U CN 217848484U CN 202221760920 U CN202221760920 U CN 202221760920U CN 217848484 U CN217848484 U CN 217848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pu
conductive
supporting plat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09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向伟
阮冬华
乔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09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结构,变频器结构包括外壳、输入输出模块、滤波板以及电源驱动板,输入输出模块设置于外壳内,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输入导电排;滤波板设置于外壳内且与输入导电排电连接,滤波板与外壳连接,且滤波板上设置有接线端子;电源驱动板设置于外壳内且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可拆卸插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结构,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的插拔以实现电源驱动板与滤波板的连接与断开,进而实现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结构简单,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操作方便,有效减少变频器的耐压测试时间。

Description

变频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结构。
背景技术
变频器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能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交流电。在诸多的电机调速技术中,交流电机的变频器调速因其精度高、转矩大、功能强、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电器传动的主要方式。
变频器在出厂检验时,需要进行耐压测试,在耐压测试前需要电源驱动板断开接地连接,现有技术中,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通常依靠螺钉固定导线的方式实现的,进而导致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很不方便,延长耐压测试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结构,方便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结构,包括:
外壳;
输入输出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输入导电排;
滤波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输入导电排电连接,所述滤波板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滤波板上设置有接线端子;
电源驱动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可拆卸插拔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
导电托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CPU集成套件,设置于所述导电托板上,所述CPU集成套件通过所述导电托板与所述外壳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托板设置于所述滤波板背向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所述导电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端子对应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形成有插座,所述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能插接于所述插座内以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护罩的外周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插接孔卡接以实现所述护罩与所述导电托板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CPU集成套件包括:
绝缘托板,固定于所述导电托板上;
CPU板,固定于所述绝缘托板上且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电连接;
扩展板,固定于所述绝缘托板上且与所述CPU板电连接;
CPU接地导电排,所述CPU板、所述扩展板以及所述导电托板均与所述CPU接地导电排固定连接,所述CPU板和所述扩展板通过所述CPU接地导电排以及所述导电托板与所述外壳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螺接件,所述绝缘托板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托板连接的导电件,所述CPU板上设置有第一接地孔,所述CPU接地导电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接件穿设所述第一接地孔和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导电件螺接。
可选地,所述CPU接地导电排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绝缘托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以实现所述CPU接地导电排于所述绝缘托板上的定位。
可选地,还包括滤波接地导电排,所述滤波接地导电排一端与所述滤波板固定连接,所述滤波接地导电排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底部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电连接以给所述电源驱动板供电。
可选地,所述滤波板上设置有对地压敏电阻组和对地电容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对地压敏电阻组连接的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与所述对地电容组连接的第二接地端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结构,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的插拔以实现电源驱动板与滤波板的连接与断开,进而实现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结构简单,电源驱动板的接地连接与断开操作方便,有效减少变频器的耐压测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结构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输出模块以及滤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结构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托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PU集成套件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PU接地导电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外壳;110、接触器;120、电抗器;130、整流模块;140、IGBT模块;150、电容模块;160、散热器;170、电源板;180、充电电阻;
200、输入输出模块;210、输入导电排;211、R相导电排;212、S相导电排;213、T相导电排;214、安装柱;220、端子板;221、外接端子;230、输出导电排;231、U相导电排;232、V相导电排;233、W相导电排;
300、滤波板;310、接线端子;311、第一接地端子;312、第二接地端子;320、安装孔;
400、电源驱动板;
500、导电托板;510、护罩;511、卡扣;520、插座;
600、CPU集成套件;610、绝缘托板;611、连接柱;612、导电件;613、定位柱;620、CPU板;621、第一接地孔;630、扩展板;631、第二接地孔;640、CPU接地导电排;641、第一连接孔;642、定位孔;643、第二连接孔;
700、滤波接地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结构,包括外壳100、输入输出模块200、滤波板300以及电源驱动板400,输入输出模块200设置于外壳100内,输入输出模块200包括输入导电排210;滤波板300设置于外壳100内且与输入导电排210电连接,滤波板300与外壳100连接,且滤波板300上设置有接线端子310;电源驱动板400设置于外壳100内且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310可拆卸插拔连接(图中未示出导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310的插拔以实现电源驱动板400与滤波板300的连接与断开,进而实现电源驱动板400的接地连接与断开,结构简单,电源驱动板400的接地连接与断开操作方便,有效减少变频器的耐压测试时间。
优选地,外壳100为金属导电材质。
优选地,外壳100的形状为长方形。
于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器110、电抗器120、整流模块130、IGBT模块140和电容模块150。其中,接触器110用于控制变频器的开关,电抗器120用于无功补偿、降低谐波干扰,整流模块13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IGBT模块140用于将直流电逆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后经输出导电排230给外部设备供电,电容模块150起滤波、限流的作用以保护变频器。在本实施例中,因接触器110、电抗器120、整流模块130、IGBT模块140、电容模块150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接线以及结构做详细赘述。
具体地,电抗器120和电容模块150沿外壳10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设置于外壳100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整流模块130和IGBT模块140沿外壳10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设置于外壳10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电抗器120和整流模块130沿外壳100长度方向对应设置,电容模块150与IGBT模块140沿外壳100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接触器110设置于整流模块130背向电抗器120的一侧,进而使整个变频器结构紧凑。进一步地,外壳100底部还设置有散热器160,散热器160沿外壳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以将并排设置的电抗器120和电容模块150与并排设置的整流模块130和IGBT模块140分隔开,散热器160的安装位置的设计有效提高散热器160对变频器结构的散热性能。
于本实施例中,变频器结构还包括固定于外壳100底部的电源板170,电源板170与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以给电源驱动板400供电。优选地,电源板170的规格为24V。
进一步地,电源板170还可以给滤波板300、接触器110、散热器160等变频器内部需要直流供电的构件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电源板170连接有充电电阻180,充电电阻180设置于外壳100底部,且充电电阻180和电源板170并排设置于外壳100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充电电阻180起限流的作用,以保护电源板170。
进一步地,电源驱动板400设置于电源板170背向外壳100底部的一侧,即电源驱动板400设置于电源板170以及充电电阻180的上方。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输入输出模块200还包括端子板220和输出导电排230,输入导电排210和输出导电排230均设置于端子板220上,输入导电排210包括R相导电排211、S相导电排212和T相导电排213,输出导电排230包括U相导电排231、V相导电排232和W相导电排233,输入导电排210和输出导电排230均于端子板220上设置有外接端子221,方便输入导电排210和输出导电排230的接线。进一步地,滤波板300设置于输入导电排210背向外壳100底部的一侧,即滤波板300设置于输入导电排210的上方。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滤波板300上设置有对地压敏电阻组(TVD)和对地电容组(EMC)(图中未示出对地压敏电阻组以及对地电容组),接线端子310包括与对地压敏电阻组连接的第一接地端子311以及与对地电容组连接的第二接地端子312。在本实施例中,变频器耐压测试前,将第一接地端子311以及第二接地端子312连接的导线均断开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3所示,变频器结构还包括滤波接地导电排700,滤波接地导电排700一端与滤波板300固定连接,滤波接地导电排700的另一端与外壳100连接,滤波板300通过滤波接地导电排700以与外壳100导通。
具体地,滤波板300通过第三螺接件固定于输入导电排210上(图中未示出第三螺接件)。进一步地,R相导电排211、S相导电排212和T相导电排213上均设置有安装柱214,滤波板30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611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孔320,滤波板300设置于安装柱214上,第三螺接件穿设安装孔320并与安装柱214螺接以实现滤波板300的定位安装。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5所示,变频器结构还包括导电托板500和CPU集成套件600,导电托板500设置于外壳100内且与外壳100固定连接;CPU集成套件600设置于导电托板500上,CPU集成套件600通过导电托板500与外壳100连接。
优选地,导电托板500为金属导电材质。
具体地,CPU集成套件600与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滤波板300、接触器110以及散热器160等需要控制的构件均与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电源驱动板400接收CPU集成套件600发送的控制信息以调控滤波板300、接触器110以及散热器160等需要控制的构件工作,以实现对变频器结构的控制。
具体地,导电托板500设置于滤波板300背向外壳100底部的一侧,即设置于滤波板300的上方,导电托板500上设置有与接线端子310对应设置的插接孔,插接孔内设置有护罩510,护罩510与接线端子310之间形成有插座520,导线与接线端子3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图中未示出插头),插头能插接于插座520内以与接线端子31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直接插拔插头就可以完成电源驱动板400的接地连接与断开,比较省事,提高耐压测试效率。此外,护罩510的设计能有效防止插头穿过插接孔掉入导电托板500的内侧,且又能保证导电托板500和插接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且还能形成防护,有效防止插拔插头时,导电托板500刮伤测试人员。
具体地,因接线端子310包括第一接地端子311和第二接地端子312,插头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护罩510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优选地,插头集成于一体且导电托板500上设置一个护罩510。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护罩510的外周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511,卡扣511与插接孔卡接以实现护罩510与导电托板500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护罩510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护罩510的外周部设置有两个卡扣511且对称设置于护罩510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护罩510通过卡扣511固定于插接孔内,安装简单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8所示,CPU集成套件600包括绝缘托板610、CPU板620、扩展板630和CPU接地导电排640,绝缘托板610固定于导电托板500上,CPU板620固定于绝缘托板610上且与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扩展板630固定于绝缘托板610上且与CPU板620电连接,CPU板620、扩展板630以及导电托板500均与CPU接地导电排640固定连接,CPU板620和扩展板630通过CPU接地导电排640以及导电托板500与外壳100连接。
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CPU板620和扩展板630,都是独立安装在壳体内的,且CPU板620和扩展板630均通过软线与接地点连接,连线复杂且杂乱,不利于安装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将CPU板620以及扩展板630集成于绝缘托板610上,以使外壳100内部规整。此外,CPU板620以及扩展板630均通过CPU接地导电排640与导电托板500连接,共用接地,使CPU板620以及扩展板630的接地方式简单化,方便CPU集成套件600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CPU板620可以发送控制信息给电源驱动板400,以实现对变频器结构的控制,扩展板630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变频器结构的扩展功能。具体地,扩展板630上可以包括但不限于DP接口、PN接口等。当然,扩展板630还可以为PG卡或其他功能构件,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变频器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接件(图中未示出第一螺接件),绝缘托板610上设置有连接柱611,连接柱611内设置有与导电托板500连接的导电件612,CPU板620上设置有第一接地孔621,CPU接地导电排64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641,第一螺接件穿设第一接地孔621和第一连接孔641并与导电件612螺接,CPU板620的接地方式简单且方便CPU集成套件600的组装。
进一步地,CPU接地导电排640上设置有定位孔642,绝缘托板610上设置有定位柱613,定位柱613插接于定位孔642内以实现CPU接地导电排640于绝缘托板610上的定位,方便CPU集成套件600的组装。
进一步地,扩展板630通过第二螺接件与CPU接地导电排640连接(图中未示出第二螺接件)。具体地,CPU接地导电排6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643,扩展板630上设置有第二接地孔631,第二螺接件穿设第二接地孔631和第二连接孔643并与绝缘托板610螺接。
优选地,扩展板630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孔643也对应设置有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文中未经明确说明的固定方式,根据需要可选用螺纹连接、焊接或粘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0);
输入输出模块(2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输入输出模块(200)包括输入导电排(210);
滤波板(3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且与所述输入导电排(210)电连接,所述滤波板(300)与所述外壳(100)连接,且所述滤波板(300)上设置有接线端子(310);
电源驱动板(4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且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310)可拆卸插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托板(5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且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
CPU集成套件(600),设置于所述导电托板(500)上,所述CPU集成套件(600)通过所述导电托板(500)与所述外壳(1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托板(500)设置于所述滤波板(300)背向所述外壳(100)底部的一侧,所述导电托板(500)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端子(310)对应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置有护罩(510),所述护罩(510)与所述接线端子(310)之间形成有插座(520),所述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3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能插接于所述插座(520)内以与所述接线端子(3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510)的外周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扣(511),所述卡扣(511)与所述插接孔卡接以实现所述护罩(510)与所述导电托板(500)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PU集成套件(600)包括:
绝缘托板(610),固定于所述导电托板(500)上;
CPU板(620),固定于所述绝缘托板(610)上且与所述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
扩展板(630),固定于所述绝缘托板(610)上且与所述CPU板(620)电连接;
CPU接地导电排(640),所述CPU板(620)、所述扩展板(630)以及所述导电托板(500)均与所述CPU接地导电排(640)固定连接,所述CPU板(620)和所述扩展板(630)通过所述CPU接地导电排(640)以及所述导电托板(500)与所述外壳(1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接件,所述绝缘托板(610)上设置有连接柱(611),所述连接柱(611)内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托板(500)连接的导电件(612),所述CPU板(620)上设置有第一接地孔(621),所述CPU接地导电排(64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641),所述第一螺接件穿设所述第一接地孔(621)和第一连接孔(641)并与所述导电件(612)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接地导电排(640)上设置有定位孔(642),所述绝缘托板(610)上设置有定位柱(613),所述定位柱(613)插接于所述定位孔(642)内以实现所述CPU接地导电排(640)于所述绝缘托板(610)上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接地导电排(700),所述滤波接地导电排(700)一端与所述滤波板(300)固定连接,所述滤波接地导电排(7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1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100)底部的电源板(170),所述电源板(170)与所述电源驱动板(400)电连接以给所述电源驱动板(400)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板(300)上设置有对地压敏电阻组和对地电容组,所述接线端子(310)包括与所述对地压敏电阻组连接的第一接地端子(311)以及与所述对地电容组连接的第二接地端子(312)。
CN202221760920.XU 2022-07-08 2022-07-08 变频器结构 Active CN217848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920.XU CN217848484U (zh) 2022-07-08 2022-07-08 变频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920.XU CN217848484U (zh) 2022-07-08 2022-07-08 变频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484U true CN217848484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0920.XU Active CN217848484U (zh) 2022-07-08 2022-07-08 变频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9541B (zh) 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WO2019223646A1 (zh) 变频器
JP6021623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217848484U (zh) 变频器结构
TWM484247U (zh) 電源供應器
RU2592397C2 (ru) Терминал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8963484A (zh) 大电流导流构件以及具有该导流构件的车载充电机
CN114126336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控制器与车辆
CN212257144U (zh) 一种高压变压器引出线结构
EP3565393B1 (en) Device for driving motor
CN114123762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与车辆
CN219288064U (zh) 电机控制设备
CN205792185U (zh) 性能可靠的变频器
CN207830099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及空气压缩机、燃料电池系统
CN210041652U (zh) 直流-直流变换器及电动车
CN216017516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控制器与车辆
CN216056857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8829669U (zh) 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CN109687724A (zh) 一种水冷电力电子功率模块
CN219227441U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专用双驱动系统
CN220553923U (zh) 一种模块化acdc转换器及储能热管理系统
CN212086049U (zh) 变流器控制器
CN218183014U (zh) 电源板卡
CN220915623U (zh) 多功能模块合一车用控制装置
CN216490057U (zh) 电机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