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3834A -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3834A
CN111313834A CN202010258033.1A CN202010258033A CN111313834A CN 111313834 A CN111313834 A CN 111313834A CN 202010258033 A CN202010258033 A CN 202010258033A CN 111313834 A CN111313834 A CN 11131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plate
swing
assembl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8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提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andel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andel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andel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andel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80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3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3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50/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PV systems, e.g. load balancing or fault identification
    • H02S50/10Testing of PV devices, e.g. of PV modules or single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括EL测试车、控制部和供电部,控制部和EL测试车、供电部连接,供电部和光伏板连接;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检测部通过调节部设置在行走部上,检测部设置有EL相机和校准相机,控制部和行走部、调节部、检测部均连接,行走部控制EL测试车移动,调节部控制EL相机和校准相机的位置调节,校准相机实时反馈EL测试车的行进状态以及EL相机的位置状态,EL相机获取光伏板的图像信息,控制部控制供电部向光伏板供电;本发明通过控制部实现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的统一调控,实现不同情况下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调节,适用性强,效率高,可满足大多光伏电站光伏板的快速检测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的EL(Electroluminescent)检测是指:通过给光伏板供电,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近红外相机拍摄电池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如隐裂、碎片、虚焊、断栅以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EL检测一般需要将近红外相机固定在一个三角支架上,每检测一块光伏板,需要移动/调整三脚架的位置,此外,由于大多数近红外相机是基于可见光相机改造的,对于近红外波段的响应能力并不是非常高,进而需要长时间(秒级)曝光来拍摄每一块光伏板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因此,需要固定住三脚架不能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EL检测方式,一般情况下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同作业,操作复杂,并且由于每检测一块光伏板时,即需要移动/调整三脚架的位置,因此,在针对山西运城粤电2019光伏组件内部缺陷的检测中,由于光伏板数量较大,也无法做到短时间内对整个电站进行全检操作,从而降低了EL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EL测试车、控制部和供电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EL测试车、所述供电部连接,所述供电部和光伏板连接;
所述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通过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上,所述检测部设置有EL相机和校准相机,所述控制部和所述行走部、所述调节部、所述检测部均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行走部控制所述EL测试车移动,通过所述调节部控制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的位置调节,所述校准相机实时向所述控制部反馈所述EL测试车的行进状态以及所述EL相机的位置状态,所述EL相机获取光伏板的图像信息并向所述控制部传输,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电部向光伏板供电。
较佳的,所述调节部包括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上,所述摆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上,且所述检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组件的端部,所述提升组件使所述摆动组件进行高度上的竖直调节;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杆、摆动轴、摆动座和牵引组件,所述摆动杆通过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提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可绕所述摆动轴自由转动,所述摆动座固定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摆动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摆动杆连接,所述检测部固定在所述摆动杆的端部,且所述牵引组件在所述摆动杆上的连接点和所述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轴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提升组件上设置有归位部,所述归位部对应所述摆动杆设置;所述归位部包括归位板和限定板,所述归位板通过所述限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顶端,所述归位板和所述限位板垂直设置,所述归位板包括挡板和槽板,所述挡板为平板结构,所述槽板为L型板且对称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挡板和所述槽板形成具有凸型的归位槽,所述归位槽槽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摆动杆的宽度;所述摆动杆两侧设置有归位块,所述归位块厚度和宽度配合所述槽板设置,所述归位块可插入所述槽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空隙内。
较佳的,所述摆动杆靠近所述归位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启动块,所述启动块设置为三角型,所述启动块设置在所述归位块远离所述检测部的一侧。
较佳的,所述归位槽下端对应所述启动块设置启动槽,所述启动槽设置为倾斜槽口。
较佳的,所述行走部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气缸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上。
较佳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杆、调节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气缸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调节杆接触连接。
较佳的,所述检测部包括安装平台、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杆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安装平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上。
较佳的,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支撑板、安装架、第二转向电机,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较佳的,一种采用所述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行走部,以将所述EL测试车移动至待测光伏板的对应位置,所述校准相机回馈所述EL检测车的行进路况;
S2,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提升组件提升所述摆动组件,使所述摆动组件上的所述摆动杆脱离所述归位部的锁定,所述牵引部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牵引电机牵引所述摆动杆;
S3,通过所述牵引电机对所述摆动杆的牵引调节,将所述EL相机设置在待测光伏板的正上方,并使所述摆动杆位置固定;
S4,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调节所述EL相机的拍摄面,通过所述EL相机拍摄面和待测光伏板的板面平行;
S5,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电部对待测光伏板供电,所述EL相机持续捕捉待测光伏板的近红外线图样。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所述控制部实现所述行走部、所述调节部和所述检测部的统一调控,实现不同情况下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调节,保证所述EL相机具有良好的图像捕捉效果,适用性强,效率高,可满足大多光伏电站光伏板的快速检测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结构视图;
图2为所述行走部的结构视图;
图3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4为所述固定部的结构视图;
图5为所述调节部的结构视图;
图6为所述提升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7为所述摆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所述摆动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9为所述归位部的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所述归位部的正视剖面图;
图11为所述EL测试车收起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12为所述夹板部的结构视图;
图13为所述检测部的正视图;
图14为所述检测部的侧视图;
图15为所述检测部的调节示意图;
图16为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行走部;2-调节部;3-检测部;4-控制部;5-供电部;11-车体;12-传动轴;13-车轮;14-第一传动组件;15-制动件;16-制动轴;17-第二传动组件;18-移动组件;19-固定部;21-提升组件;22-摆动组件;23-归位部;24-夹板部;31-安装平台;32-第一旋转组件;33-第二旋转组件;34-EL相机;35-校准相机;36-密封部;171-第一主动轮;172-第一从动轮;173-第二主动轮;174-第二从动轮;181-导轨;182-滑块;183-移动座;184-移动气缸;191-固定气缸;192-连接杆;193-调节杆;194-弹性件;195-安全块;211-提升箱体;212-提升杆;213-提升电机;214-提升块;221-摆动杆;222-摆动轴;223-摆动座;224-配重部;225-牵引电机;226-牵引轮;227-牵引部;228-牵引槽;231-限定板;232-挡板;233-槽板;234-归位块;235-启动块;236-启动槽;241-第一夹板;242-第二夹板;243-夹持槽;244-定位块;311-插槽;321-转盘;322-第一转向电机;323-第一转轴;331-支撑板;332-安装架;333-第二转向电机;361-罩体;362-固定架;363-移动架;364-转销;365-连接杆;366-连接架;367-固定块;36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结构视图;所述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EL测试车、控制部4和供电部5,所述控制部4和所述EL测试车、所述供电部5连接,所述供电部5和光伏板连接,通过所述控制部4控制所述EL测试车移动,同时,所述EL测试车上设置的校准相机35实时反馈所述EL测试车的行进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控制所述EL测试车的移动以及所述EL测试车上设置的EL相机34的位置状态,通过所述控制部4控制所述供电部5向所述光伏板供电,所述EL相机34对光伏板进行图像信息的获取,最终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对光伏板进行EL检测。所述控制部4可通过无线等方式与所述EL测试车连接,从而保证对所述EL测试车的远程控制以及数据的远程传输。
一般的,所述控制部4包括分时驱动装置,从而便于按顺序逐次将所述供电部5和各光伏板连通,从而进行光伏板的逐一检测。同样的,也可按照片区的划分,逐片区检测。
所述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1、调节部2和检测部3,所述检测部3通过所述调节部2设置在所述行走部1上,所述调节部2调节所述检测部3与光伏板的相对位置,所述检测部3对光伏板进行图像信息的获取,最终基于所述图像信息对光伏组件进行EL检测。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行走部的结构视图;所述行走部1包括车体11,所述调节部2设置在所述车体11上,所述检测部3设置在所述调节部2上。
所述车体11设置有至少两所述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两端均设置有车轮13,且相邻所述传动轴1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14传动连接,通过一所述传动轴12的转动,从而带动各所述传动轴12的转动,进而使所述车轮13在地面上滚动实现所述车体11在地面上的移动。
所述车体11内还设置有制动件15和制动轴16,所述制动件15一般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制动轴16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制动件15的带动实现所述制动轴16转动,所述制动轴16和一所述传动轴12通过第二传动组件17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制动轴16和所述传动轴12之间的传动。
一般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4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7可设置为齿轮组传动、皮带轮传动、链轮转动等常规的传动结构实现组件间的传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视图;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7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171和第一从动轮172,所述第一主动轮17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72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173和第二从动轮174,所述第二主动轮173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74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171和所述第二主动轮173设置在所述制动轴16上,所述第一从动轮172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74设置在一所述传动轴12上,所述制动轴16和所述传动轴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轮171和所述第二主动轮173之间的距离尺寸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72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74之间的距离尺寸不同,且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通过轴向移动所述制动轴16,实现所述第一齿轮组或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对所述传动轴12转动速度的控制。
较佳的,所述第一主动轮171、所述第一从动轮172、所述第一主动轮17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72均可设置为斜齿轮,从而便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之间的移动啮合。
当通过所述调节部2将所述检测部3设置在较高位置时,若所述车体11的移动速度较高,则易造成所述检测部3的晃动,从而影响图像信息的获取。通过所述调节部2和所述行走部1的对应调节,即在未到达指定位置时,所述调节部2未对所述检测部3进行位置调节,所述检测部3和所述车体11之间的距离近,通过较高的移动速度可将所述检测部3快速平移至指定的测量位置,同时在达到测量位置,并通过调节部2调高所述检测部3后,仍发现所述检测部3还需进行小行程的平移调节时,通过慢速移动,降低处于高位的所述检测部3受移动所造成的晃动,提高图像信息的获取质量。
较佳的,所述车体1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18,所述制动轴16通过所述移动组件18实现所述制动轴16的轴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18包括导轨181、滑块182、移动座183和移动气缸184,所述导轨181和所述移动气缸184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1内,所述导轨181和所述制动轴16平行设置,所述滑块182设置在所述导轨181上,且所述滑块182可沿所述导轨181自由滑动,所述移动座183和所述滑块18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气缸184的伸缩杆和所述移动座183连接,所述制动件15和所述制动轴16设置在所述移动座183上,通过所述移动气缸184的制动作用,可实现所述滑块182在所述导轨181上的定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座183上的所述制动轴16轴向移动。
一般的,所述移动座183上设置有两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轴承和所述制动轴16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制动件15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183上。一般的,气缸仅有固定行程,通过所述移动气缸184的定程调节,实现所述制动轴16两个工作位置的切换,无需设置限位块等结构,即可实现所述第一齿轮组或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啮合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固定部的结构视图;所述车体11上还设置有固定部19,所述固定部19包括固定气缸191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气缸191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1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191的伸缩杆上,通过所述固定气缸191的伸缩控制实现所述固定杆和地面的接触,从而将所述车体11固定在某一位置,保证所述检测部3的稳定。
一般的,所述固定部19设置有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11的四角位置处,从而提供所述固定部19对所述车体11的稳定效果。
较佳的,所述固定杆包括连接杆192、调节杆193和弹性件194,所述连接杆192和所述固定气缸19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93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连接杆192远离所述固定气缸191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所述弹性件194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且所述弹性件19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192、所述调节杆193接触连接,从而为所述连接杆192和所述调节杆193提供弹性斥力。
一般的,所述连接杆192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形,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环形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形对应卡接,从而保证所述调节杆193的端部限制在所述调节腔内。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192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杆192通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固定气缸191的伸缩杆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螺纹孔,同时也可调节所述固定部19的整体长度。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安全块195,所述安全块195设置为圆柱型橡胶块,所述弹性件194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安全块195,所述安全块195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腔、所述调节杆193接触设置,所述安全块195实现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所述安全块195实现所述调节杆193的伸缩限位,避免所述弹簧压缩过大导致的回弹力过大,保证所述固定杆支撑稳定。
由于存在部分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固定杆可调节的伸缩结构设置,确保所述固定杆端部均可和地面接触,且在所述固定部19的伸缩过程中,所述弹性件194也可有效减震,避免所述车体11的晃动,同时所述调节杆193接触地面的端部可设置橡胶垫,从而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车体11固定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图5为所述调节部的结构视图;所述调节部2包括提升组件21和摆动组件22,所述提升组件21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部1上,所述摆动组件22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21上,且所述检测部3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组件22的端部。
通过所述提升组件21可调节所述检测部3的整体高度,同时通过所述摆动组件22调节所述检测部3和光伏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检测部3具有较佳的拍摄位置。
如图6所示,图6为所述提升组件的结构视图;所述提升组件21包括提升箱体211、提升杆212、提升电机213和提升块214,所述提升箱体211内设置有提升腔,所述提升电机213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箱体211的外端面上,且所述提升杆212连接在所述提升电机213的输出轴上,所述提升杆212设置在所述提升腔内,且所述提升杆212两端和所述提升箱体211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所述提升电机213可带动所述提升杆212在所述提升腔内转动,所述提升杆212上设置有螺纹,对应的,所述提升块214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提升块214和所述提升杆212螺纹连接,且所述提升块214设置在所述提升腔内,所述提升腔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提升块214设置,避免所述提升块214在所述提升腔内绕所述提升杆212轴线转动,通过所述提升杆212的转动从而可实现所述提升块214沿所述提升杆212轴线的直线移动,所述摆动组件22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块214上。
较佳的,所述提升杆212垂直于所述行走部1的上端面设置。
实施例五
如图7、图8所示,图7为所述摆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所述摆动组件的结构侧视图;所述摆动组件22包括摆动杆221、摆动轴222、摆动座223和牵引组件,所述摆动杆221通过所述摆动轴222和所述提升块214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221可绕所述摆动轴222自由转动,所述摆动座223用于固定所述摆动轴222和所述摆动杆221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摆动杆221连接,所述检测部3固定在所述摆动杆221的端部,且所述牵引组件在所述摆动杆221上的连接点和所述检测部3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轴222的两侧,通过所述牵引组件可带动所述摆动杆221绕所述摆动轴222转动,从而调节所述检测部3的位置。
较佳的,所述摆动杆221在远离所述检测部3的端部设置有配重部224,从而平衡所述摆动轴222两侧的重量,便于所述牵引组件实现对所述摆动杆221的牵引效果。
所述摆动座223包括固定板和连接弧板,所述固定板一般设置为圆形,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弧板和所述提升块214连接从而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提升块214之间形成弧形槽口。所述摆动轴222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所述提升块214连接,所述摆动杆221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摆动孔,所述摆动轴222设置在所述摆动孔内且和所述摆动孔固定连接,通过轴承所述摆动轴222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从而可带动所述摆动杆221在所述弧形槽口内摆动。通过所述连接弧板的设置,在固定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提升块214相对位置的同时,设置所述弧形槽口的大小,从而可限制所述摆动杆221的摆动幅度。
一般的,所述牵引组件设置在所述摆动杆221的下方。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电机225、牵引轮226和牵引部227,所述牵引电机225通过电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块214上,所述牵引轮226固定设置在所述牵引电机225的输出轴上,所述牵引部22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牵引轮226上,所述牵引部2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杆221上,所述牵引轮226设置有环形槽,部分所述牵引部227绕设在所述环形槽内,通过所述牵引电机225的制动带动所述牵引轮226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牵引部227对所述摆动杆221的牵引作用。同样的,所述牵引部227可设置为柔性材料制作的带状或线状结构,如金属丝或柔性布带。
较佳的,所述摆动杆221上设置有牵引槽228,所述牵引槽228的一侧壁设置为圆弧型,所述牵引部227穿过所述牵引槽228与所述摆动杆221的上端面连接,从而使所述牵引部227贴合在所述圆弧侧壁上。通过所述牵引槽228的设置,可增加所述牵引部227和所述摆动杆221之间的受力面积,同时所述圆弧侧壁在所述摆动杆221摆动时可调节所述牵引部227的牵引方向,避免摆动过程中,所述牵引部227的磨损。
较佳的,所述提升箱体211上设置有归位部23,所述归位部23对应所述摆动杆221设置。在所述EL测试车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为保证所述校准相机35捕捉所述EL测试车的行进视野,所述摆动杆221需竖直设置。
如图9、图10所示,图9为所述归位部的结构俯视图,图10为所述归位部的正视剖面图;所述归位部23包括归位板和限定板231,所述归位板通过所述限定板231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箱体211顶端,所述归位板和所述限位板垂直设置。所述归位板设置为带有归位槽的槽状板折件,具体的,所述归位板包括挡板232和槽板233,所述挡板232为平板结构,所述槽板233为L型板,对称固定在所述挡板232的两侧,所述挡板232和所述槽板233形成具有较小槽口的所述归位槽,所述归位槽槽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摆动杆221的宽度。对应的,所述摆动杆221两侧设置有归位块234,所述归位块234实现所述摆动杆221的宽度变化,使所述摆动杆221部分区域宽度变大,所述归位块234厚度和宽度配合所述槽板233设置,即所述归位块234可插入所述槽板233和所述挡板232之间的空隙内。
如图11所示,图11为所述EL测试车收起时的结构状态图;具体的,当所述归位块234设置在所述归位槽内,则所述摆动杆221被固定,且所述校准相机35捕捉所述EL测试车前进方向的视野状态,当所述EL测试车移动至待检测光伏板的位置处时,所述提升组件21提升所述摆动杆221,使所述归位块234上移至移出所述归位槽,从而解除所述归位部对所述摆动杆221的锁定,同时通过牵引组件的制动实现所述摆动杆221摆动角度的调节。
较佳的,所述摆动杆221靠近所述归位部23的一侧还设置有启动块235,所述启动块235设置为三角型,所述启动块235设置在所述归位块234远离所述检测部3的一侧,通过所述提升组件提升所述摆动杆221的过程中,所述归位块234上移至移出所述归位槽后,所述启动块235与所述归位板接触,在所述启动块235倾斜面的作用下,所述摆动杆221向远离所述归位板的方向倾斜,从而便于所述牵引部的张紧以实现所述牵引部的牵引调节效果。
一般的,所述归位槽下端对应所述启动块235设置启动槽236,所述启动槽236设置为倾斜槽口,便于所述启动块235的尖端插入。
实施例六
所述牵引部227采用柔性带状结构,所述牵引部227的一端固定并绕设在所述牵引轮226上,所述牵引部22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所述摆动杆221上的夹板部24夹持固定。一般的,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和所述牵引部227的宽度相同,从而保证在所述牵引轮226转动过程中,所述牵引部227移动平稳,牵引力保持稳定;同样的,所述牵引槽228的宽度和所述牵引部227的宽度相同。
如图12所示,图12为所述夹板部的结构视图;具体的,所述夹板部24包括上下配合设置的第一夹板241和第二夹板242,所述第一夹板241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杆221上,所述第一夹板24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夹板24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之间的连接,所述牵引部227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之间从而实现固定。
较佳的,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上设置有若干夹持槽243,所述夹持槽243均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上的所述夹持槽243错位设置,从而提升所述第一夹板241、第二夹板242与所述牵引部227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对所述牵引部227的夹持力度。
一般的,所述夹持槽243形成的夹持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夹持槽243垂直于所述牵引部227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夹持槽243的两侧,在通过解除所述夹板部24的夹持效果,并沿所述牵引部227的延伸方向拉扯所述牵引部227,即可调节所述牵引部227和所述夹板部24的夹持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牵引部227对所述摆动杆221的具体牵引状态以及所述牵引部227的张紧效果,保证所述牵引部227对所述摆动杆221具有较佳的牵引效果。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牵引部227上设置定位块244,所述定位块244可设置为通过缝制等方式在所述牵引部227上形成的突起结构,所述定位块244可设置为条状或直线排列的块状结构。
通过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对所述牵引部227的夹持,且所述定位块244设置在所述夹板部24远离所述牵引槽228的一侧,使所述定位块244和所述夹板部24形成卡接,从而避免所述牵引部227从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之间意外滑出。
同样的,也可在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上设置定位槽,将所述定位块244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241和所述第二夹板242连接后的所述定位槽内,从而实现所述牵引部227和所述夹板部24之间的位置定位。
实施例八
所述检测部3包括安装平台31、第一旋转组件32、第二旋转组件33、EL相机34和校准相机35,所述安装平台31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部2上,通过所述调节部2可调节所述安装平台31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和所述安装平台3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和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活动连接,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上。所述EL相机34用于捕捉近红外获取图像信息,所述校准相机35用于捕捉所述EL相机34的视野状态,从而通过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的信息,确定问题缺陷的具体位置,同时经所述校准相机35的可视效果通过调节所述检测部3和所述调节部2对所述EL相机34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获得较佳的信息捕捉效果。
所述安装平台31设置有圆形的转向槽,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包括转盘321、第一转向电机322、第一转轴323,所述转盘321设置在所述转向槽内,所述第一转向电机32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23和所述转盘321连接,所述转盘321和所述第一转向电机322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31的两侧,圆形的所述转盘321可所述转向槽内自由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包括支撑板331、安装架332、第二转向电机333,所述支撑板331在所述转盘321上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31上,且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的输出轴和所述安装架3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带动所述安装架332转动,所述安装架332和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31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安装架332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板和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安装板上。
综上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转向电机322所述转盘321的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实现所述安装架332的转动,从而可调节所述EL相机34的摄像视野,进而便于所述EL相机34对光伏板的精准捕捉。
较佳的,所述安装平台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限制所述转盘321的转动幅度从而便于所述EL相机34的调节控制。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33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限制所述安装架332的转动幅度从而避免因转动幅度过大而造成所述EL相机34与所述转盘321的碰撞。
值得指出的是,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可设置为同一相机,通过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不同光信号的捕捉,从而分别实现正常的视野捕捉以及光伏板的近红外线捕捉。
实施例九
如图13、图14所示,图13为所述检测部的正视图;图14为所述检测部的侧视图;所述检测部3还包括密封部36,所述密封部36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31上,由于EL检测需在弱光或者无光的环境中进行,为进一步减少外界光线对EL相机34的影响,通过设置围绕所述EL相机34的所述密封部36,从而避免降低外界光线的影响,同时保护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不被损坏或淋湿。
在通过所述行走部1进行所述EL测试车的移动,再通过所述调节部2将所述EL相机34设置在光伏板上方,则一般的,仅需将所述EL相机34的拍摄面和光伏板设置为平行即可,即在通过所述调节部2摆动后通过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补偿摆动所造成的拍摄面和光伏板之间的偏角即可,一般无需设置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进行再次调节摆动。
较佳的,所述密封部36包括罩体361,所述罩体361通过架体固定,所述架体包括固定架362和移动架363,所述固定架362固定设置所述安装平台31上,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固定架362活动连接,且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安装架332固定连接。
一般的,所述固定架362在所述安装平台31两侧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移动架363设置为U型件,所述移动架363的两端通过转销364和两所述转动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架363可绕所述转销364转动,所述转销364均与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安装架33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带动所述安装架332转动,从而可使所述移动架363绕所述销轴转动,从而在保证对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保护的同时,与所述安装架332随动,从而避免对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可变视野的遮挡。
较佳的,所述罩体361可采用整块的不透水不透光布状材料,所述罩体361罩设于所述架体的外侧,且所述罩体361和所述固定架362、所述移动架363固定连接,所述罩体361设置有折叠区,所述折叠区设置在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固定架362之间的区域,在所述移动架363进行随动时,所述折叠区的所述罩体361发生折叠或展开,从而便于所述罩体361对所述安装平台31上部件的保护。
实施例十
在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九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具体的设置结构,可实现所述密封部36与所述安装平台31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15所示,图15为所述检测部的调节示意图;具体的,所述架体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U型架,四个支撑杆和连接架366,一所述U型架为实施例九中的所述移动架363,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所述U型架通过四个所述支撑杆连接固定形成U型的围架,所述连接架366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围架的内侧从而整体形成所述固定架362,所述围架和所述移动架363通过所述转销364连接。所述连接架366可设置为插板或U型件,结构根据所述围架宽度和所述安装平台31宽度而定。
所述安装平台31对应所述连接架366对称设置有插槽311,通过将所述连接架366对应插设入所述插槽311内,从而可实现所述密封部36在所述安装平台31的快速安装或拆卸。一般的,所述插槽311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31的两侧,且所述插槽311的一端敞开且另一端闭合,所述连接架366通过所述插槽311的敞开端插入并通过所述闭合端限定插入位置,从而在保证所述密封部36可拆卸安装的同时实现所述转销364和所述第二转向电机333的输出轴的同轴设置。
较佳的,在所述连接架366或所述插槽311内设置摩擦片,通过所述摩擦片提高所述连接架366和所述插槽3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所述密封部36安装后保证所述密封部36和所述安装平台31的相对位置稳定。
如图16所示,图16为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同样的,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安装架332通过连接杆365连接,所述连接杆365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板状件,所述连接杆36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332上,所述连接杆365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367,对应的所述移动架363上设置有固定孔368,将所述连接架366设置在所述插槽311内的指定位置后,通过拉动所述连接杆365使其发生弹性变形,并将所述固定块367卡接入所述固定孔368内,从而可实现所述移动架363和所述安装架332之间的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65自身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可保证所述固定块367和所述固定孔368的卡接稳定,从而便于所述移动架363的随动调节。
通过所述密封部36的结构设置,可实现所述密封部36的快速安装拆卸,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所述密封部36的设置,同时所述密封部36的可拆卸也便于所述EL相机34和所述校准相机35的安装设置。
同时值得指出的是,若同时设置了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的结构,则可将所述插槽311设置在所述转盘321上,通过所述连接架366和所述转盘321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密封部36对所述EL相机34的保护。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所述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
S1,通过所述控制部4控制所述行走部1,以将所述EL测试车移动至待测光伏板的对应位置,所述校准相机35回馈所述EL检测车的行进路况;
S2,通过所述控制部4控制所述提升组件21提升所述摆动组件22,使所述摆动组件22上的所述摆动杆221脱离所述归位部23的锁定,所述牵引部227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所述控制部4可控制所述牵引电机225牵引所述摆动杆221;
S3,通过所述牵引电机225对所述摆动杆221的牵引调节,将所述EL相机34设置在待测光伏板的正上方,并使所述摆动杆221位置固定;
S4,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调节所述EL相机34的拍摄面,通过所述EL相机34拍摄面和待测光伏板的板面平行;
S5,所述控制部4控制所述供电部5对待测光伏板供电,所述EL相机34持续捕捉待测光伏板的近红外线图样。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多片排状分布的光伏板,在设置完成所述摆动杆221的摆动角度、所述提升组件22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的偏转角度后,可通过所述行走部1沿光伏板排列方向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多片光伏板的持续检测,此时所述行走部1一般采用慢速行驶,降低晃动的产生。
若需进行长距离移动,如多排光伏板之间的切换,则可先将所述摆动杆221收回,通过所述归位部23锁定,在通过所述行走部1快速行驶。
同时,在光伏板分布状态较佳的情况下,可通过在较远距离设置所述EL测试车,通过所述EL相机34对多片光伏板进行同时测试,此时,保证所述归位部23对所述摆动杆221的锁定,通过所述行走部1调节所述EL相机34和光伏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2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3对所述EL相机34拍摄角度的微调,从而实现多片光伏板的批量检测。
本发明通过所述控制部4实现所述行走部1、所述调节部2和所述检测部3的统一调控,实现不同情况下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调节,保证所述EL相机34具有良好的图像捕捉效果,适用性强,效率高,可满足大多光伏电站光伏板的快速检测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L测试车、控制部和供电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EL测试车、所述供电部连接,所述供电部和光伏板连接;
所述EL测试车包括行走部、调节部和检测部,所述检测部通过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上,所述检测部设置有EL相机和校准相机,所述控制部和所述行走部、所述调节部、所述检测部均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行走部控制所述EL测试车移动,通过所述调节部控制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的位置调节,所述校准相机实时向所述控制部反馈所述EL测试车的行进状态以及所述EL相机的位置状态,所述EL相机获取光伏板的图像信息并向所述控制部传输,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电部向光伏板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提升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部上,所述摆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上,且所述检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组件的端部,所述提升组件使所述摆动组件进行高度上的竖直调节;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杆、摆动轴、摆动座和牵引组件,所述摆动杆通过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提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可绕所述摆动轴自由转动,所述摆动座固定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摆动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牵引组件和所述摆动杆连接,所述检测部固定在所述摆动杆的端部,且所述牵引组件在所述摆动杆上的连接点和所述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轴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上设置有归位部,所述归位部对应所述摆动杆设置;所述归位部包括归位板和限定板,所述归位板通过所述限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组件顶端,所述归位板和所述限位板垂直设置,所述归位板包括挡板和槽板,所述挡板为平板结构,所述槽板为L型板且对称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挡板和所述槽板形成具有凸型的归位槽,所述归位槽槽口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摆动杆的宽度;所述摆动杆两侧设置有归位块,所述归位块厚度和宽度配合所述槽板设置,所述归位块可插入所述槽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空隙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靠近所述归位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启动块,所述启动块设置为三角型,所述启动块设置在所述归位块远离所述检测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位槽下端对应所述启动块设置启动槽,所述启动槽设置为倾斜槽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气缸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杆、调节杆和弹性件,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气缸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调节杆接触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安装平台、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摆动杆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安装平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支撑板、安装架、第二转向电机,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二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二转向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EL相机和所述校准相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行走部,以将所述EL测试车移动至待测光伏板的对应位置,所述校准相机回馈所述EL检测车的行进路况;
S2,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提升组件提升所述摆动组件,使所述摆动组件上的所述摆动杆脱离所述归位部的锁定,所述牵引部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牵引电机牵引所述摆动杆;
S3,通过所述牵引电机对所述摆动杆的牵引调节,将所述EL相机设置在待测光伏板的正上方,并使所述摆动杆位置固定;
S4,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调节所述EL相机的拍摄面,通过所述EL相机拍摄面和待测光伏板的板面平行;
S5,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电部对待测光伏板供电,所述EL相机持续捕捉待测光伏板的近红外线图样。
CN202010258033.1A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1313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8033.1A CN111313834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8033.1A CN111313834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3834A true CN111313834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4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8033.1A Pending CN111313834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38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634A (zh) * 2020-06-24 2020-09-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摄像机中机芯组件和云台组件倾斜的方法、摄像机
CN114050788A (zh) * 2022-01-10 2022-02-15 江苏业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634A (zh) * 2020-06-24 2020-09-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摄像机中机芯组件和云台组件倾斜的方法、摄像机
CN111654634B (zh) * 2020-06-24 2022-02-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摄像机中机芯组件和云台组件倾斜的方法、摄像机
CN114050788A (zh) * 2022-01-10 2022-02-15 江苏业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检测装置
CN114050788B (zh) * 2022-01-10 2022-04-01 江苏业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3834A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339159B (zh) 汽车调光马达自动装配装置
CN211670836U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CN105547049B (zh) 光电瞄准系统下视跟踪测试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测试装置
CN114044023B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工字梁轨道的巡检机器人
CN117110313A (zh) 电池外壳视觉检测装置
CN210534017U (zh) 一种aoi全自动光学检测机用ccd检测机构
CN212226597U (zh) 一种el测试车
CN216112795U (zh) 一种管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CA3034746A1 (en) Photovoltaic container
CN218629464U (zh) 用于半导体模块封装的视觉检测设备
CN104843320B (zh) 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
CN112414942B (zh) 一种检测空间密闭拍摄距离可调的可视化缆索检测装置
CN116026857A (zh) 一种配电线异常检测装置
CN211955246U (zh) 一种自行走式光伏组件检测车
CN113465530B (zh) 一种计算机视觉检测辅助装置
CN108862076A (zh) 一种空中穿梭车的卷绕机构
CN203627701U (zh) 链条或皮带传动机构
CN211877839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伏组件检测车
CN105960126A (zh) 一种新型减震智能电力电气柜
CN111948048A (zh) 一种施工载荷检验和实时显示装置
CN114654444B (zh) 检查机器人
CN112025675B (zh) 具有三转动自由度的姿态试验台
CN219221754U (zh)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装置
CN112889592B (zh) 用于蘑菇采摘装置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