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9171A -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9171A
CN111309171A CN201910933254.1A CN201910933254A CN111309171A CN 111309171 A CN111309171 A CN 111309171A CN 201910933254 A CN201910933254 A CN 201910933254A CN 111309171 A CN111309171 A CN 111309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electrodes
wing
electrode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3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9171B (zh
Inventor
李挥得
李得秀
李在均
李杨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46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7125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09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9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9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9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面板,其中包括主体和翼部的触摸电极布置为彼此连锁,以减小取决于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由此提高触摸感测的均匀性。此外,触摸电极的主体和翼部可以布置为取决于其位置而改变长度/宽度,以使得触摸电极之间的边界区域增大,由此提高触摸感测信号的强度,并使感测时间减小,由此增强触摸感测的性能。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大韩民国提交于2018年11月23日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46390的优先权,在此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申请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般。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的增长,并且诸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得到了使用。
为了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显示装置提供识别显示面板上的手指触摸或笔触摸并基于所识别的触摸执行输入过程的功能。
例如,能够识别触摸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于显示面板上或嵌入显示面板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并可以驱动触摸电极,由此检测是否在显示面板上执行了用户的触摸、触摸坐标等。
因此,显示装置能够基于触摸识别提供各种功能。然而,取决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显示装置呈现出不均匀的触摸感测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其包括布置于其上的触摸电极,以便具有使取决于手指或笔所在的面板区域的触摸感测灵敏度变均匀的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其能够减小取决于手指或笔的移动方向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子像素、布置于其上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面板;以及被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触摸驱动电路。
在这样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主体和布置于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一主体的多个第一翼部,并且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主体以及布置于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二主体的多个第二翼部。
此外,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可以通过多个第一翼部中的任一个彼此直接连接,并且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二触摸电极可以通过布置于与第二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中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
此外,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主体和布置于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一主体的多个第一翼部;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主体以及布置于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二主体的多个第二翼部;以及被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触摸驱动电路。
在这样的触摸面板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可以通过多个第一翼部中的任一个彼此直接连接,并且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二触摸电极可以通过布置于与第二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中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
此外,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主体以及布置于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一主体的多个第一翼部;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包括布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主体以及布置于第二方向上并连接到第二主体的多个第二翼部;以及被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触摸驱动电路,其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通过布置于与第一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中的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其中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二触摸电极通过第二主体而彼此直接连接,并且其中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主体和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布置的翼部的多个触摸电极可以被布置为彼此连锁,由此减小取决于面板中的布置触摸电极的位置的感测灵敏度差异并提高感测性能的均匀性。
此外,可以通过使取决于笔的倾角或移动方向的感测灵敏度在整个上述触摸电极结构中都均匀而增强笔触摸感测相对于面板的准确度。
此外,通过增大通过上述触摸电极结构在触摸电极之间产生电容的区域,可以提高手指触摸的感测灵敏度,由此增强手指触摸感测的准确度并缩短感测时间。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时,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显示面板中嵌入触摸面板的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在显示面板中的触摸电极的类型的示例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网格型触摸电极的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实施触摸传感器的示例的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图9中的线X-X’截取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1和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滤色器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中的位置的感测性能差异的示例的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中的移动方向的感测性能差异的示例的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的示例的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图15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连接结构示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了图15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图18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上布置图15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的示例及其连接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0和图21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上布置图19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的示例及其连接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3和图24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上布置图22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结构示例的视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中的移动方向的感测性能差异的另一示例的视图;以及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提高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感测性能的效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例示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由附图标记指示附图中的元件时,尽管在不同附图中示出,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在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对本文中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此外,在描述本公开的部件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并且对应部件的属性、次序、序列等不受对应术语的限制。在描述特定结构元件“连接到”、“耦合到”或“接触”另一结构元件的情况下,应当解释为,另一个结构元件可以“连接到”、“耦合到”或“接触”该结构元件,并且该特定结构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接触另一结构元件。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提供感测手指、笔等做出的触摸的功能、以及显示图像的功能。
“笔”可以具有信号发送/接收功能,可以与触摸显示装置100合作,或者可以是具有其自身的电源的有源笔,但笔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例如可以是电视(TV)、监视器等,或者可以是移动装置,例如平板PC、智能电话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部分和用于提供触摸感测功能的触摸感测部分。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系统配置的视图。
参考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提供用于显示图像的功能和用于触摸感测的功能这两者。
为了提供图像显示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ISP),其上布置了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并且其上布置了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限定的多个子像素;用于驱动多条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电路(DDC);用于驱动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电路(GDC);以及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DDC)和栅极驱动电路(GDC)的操作的显示控制器(DCTR)。
数据驱动电路(DDC)、栅极驱动电路(GDC)和显示控制器(DCTR)中的每者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分立部件。在一些情况下,数据驱动电路(DDC)、栅极驱动电路(GDC)和显示控制器(DCTR)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集成到单个部件中。例如,数据驱动电路(DDC)和显示控制器(DCTR)可以被实施为单个集成电路芯片(IC芯片)。
为了提供触摸感测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TSP),该触摸面板(TSP)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和触摸感测电路(TSC),触摸感测电路(TSC)用于向触摸面板(TSP)供应触摸驱动信号,检测来自触摸面板(TSP)的触摸感测信号,以及基于所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感测是否在触摸面板(TSP)上执行了用户触摸或其触摸位置(触摸坐标)。
例如,触摸感测电路(TSC)可以包括:触摸驱动电路(TDC),其用于向触摸面板(TSP)供应触摸驱动信号并检测来自触摸面板(TSP)的触摸感测信号;以及触摸控制器(TCTR),其用于基于由触摸驱动电路(TDC)检测的触摸感测信号感测是否在触摸面板(TSP)上执行了用户的触摸和/或其触摸位置。
触摸驱动电路(TDC)可以包括用于向触摸面板(TSP)供应触摸驱动信号的第一电路部分以及用于检测来自触摸面板(TSP)的触摸感测信号的第二电路部分。
触摸驱动电路(TDC)和触摸控制器(TCTR)可以被实施为独立部件,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集成到单个部件中。
数据驱动电路(DDC)、栅极驱动电路(GDC)和触摸驱动电路(TDC)中的每者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并且在与显示面板(DISP)的电连接方面,可以被实施为玻璃上芯片(COG)型、膜上芯片(COF)型、带载封装(TCP)型等。栅极驱动电路(GDC)还可以被实施为面板内栅极(GIP)型。
用于显示驱动的相应电路配置(DDC、GDC和DCTR)和用于触摸感测的相应电路配置(TDC和TCTR)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分立部件。在一些情况下,用于显示驱动的电路配置(DDC、GDC和DCTR)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用于触摸感测的电路配置(TDC和TCTR)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功能上被集成到一个或多个部件中。
例如,数据驱动电路(DDC)和触摸驱动电路(TDC)可以被集成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中。在数据驱动电路(DDC)和触摸驱动电路(TDC)被集成到两个或更多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情况下,两个或更多集成电路芯片可以分别具有数据驱动功能和触摸驱动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中的任何装置,例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基于触摸显示装置100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例做出描述。亦即,尽管显示面板(DISP)可以是各种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但为了方便解释,将基于显示面板(DISP)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例做出以下描述。
如稍后将要描述的,触摸面板(TSP)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和用于将多个触摸电极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的多条触摸路由线,其中触摸电极被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并且来自触摸电极的触摸感测信号被检测。
可以在显示面板(DISP)外部提供触摸面板(TSP)。亦即,触摸面板(TSP)和显示面板(DISP)可以被独立制造并彼此组合。这样的触摸面板(TSP)被称为“外部型”或“附加型”触摸面板。
替代地,可以在显示面板(DISP)中嵌入触摸面板(TSP)。亦即,在制造显示面板(DISP)时,构成触摸面板(TSP)的触摸传感器结构(例如多个触摸电极、多条触摸路由线等)可以与用于驱动显示器的电极和信号线一起形成。这样的触摸面板(TSP)被称为“嵌入型触摸面板”。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嵌入型触摸面板(TSP)。
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DISP)的视图。
参考图3,显示面板(DISP)可以包括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其中在有源区域中显示图像,非有源区域是有源区域(AA)的外边界线(BL)的外部区域。
在显示面板(DISP)的有源区域(AA)中,布置多个用于显示图像的子像素,并且布置用于驱动显示器的各种电极和信号线。
此外,可以在显示面板(DISP)的有源区域(AA)中布置用于触摸感测的多个触摸电极以及电连接到触摸电极的多条触摸路由线。因此,可以将有源区域(AA)称为“触摸感测区域”,其中能够感测触摸。
在显示面板(DISP)的非有源区域(NA)中,可以布置作为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各种信号线的延伸的链路线、或者电连接到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各种信号线的链路线和电连接到链路线的焊盘。布置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焊盘可以接合或电连接到显示驱动电路(DDC、GDC等)。
此外,在显示面板(DISP)的非有源区域(NA)中,可以布置作为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多条触摸路由线的延伸的链路线、或者电连接到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多条触摸路由线的链路线和电连接到链路线的焊盘。布置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焊盘可以接合或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最外的触摸电极的一部分的延伸部分可以在非有源区域(NA)中,并且与布置于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触摸电极材料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电极(触摸电极)还可以布置于非有源区域(NA)中。
亦即,可以在有源区域(AA)中提供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多个触摸电极的全部;可以在非有源区域(NA)中提供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多个触摸电极中的一些(例如,最外的触摸电极);或者可以在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NA)两者中都提供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多个触摸电极中的一些(例如,最外的触摸电极)。
参考图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DISP)可以包括坝区域(DA),其中布置了坝,以用于防止有源区域(AA)中的特定层(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封装部分)塌缩。
坝区域(DA)可以定位于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NA)之间的边界处,或在有源区域(AA)外部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任何地方。
坝可以布置在坝区域(DA)中,以便在所有方向上围绕有源区域(AA),或者坝可以仅布置在有源区域(AA)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例如,具有易受影响的层的部分)的外部。
坝区域(DA)中布置的坝可以具有整体连续的单一图案,或者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不连续图案。此外,可以在坝区域(DA)中仅布置主坝,或者可以在坝区域(DA)中布置两个坝(主坝和副坝)或三个或更多坝。
在坝区域(DA)中,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布置主坝,并可以在另一个方向上布置主坝和副坝。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显示面板(DISP)中嵌入触摸面板(TSP)的结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4,在显示面板(DISP)的有源区域(AA)中在基板(SUB)上布置多个子像素(SP)。
每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发光器件(ED)、用于驱动发光器件(ED)的第一晶体管(T1)、用于向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发送数据电压(VDATA)的第二晶体管(T2)、以及用于在一帧内维持恒定电压的存储电容器(Cst)。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包括可以被施加数据电压(VDATA)的第一节点(N1)、电连接到发光器件(ED)的第二节点(N2)、以及被施加来自驱动电压线(DVL)的驱动电压(VDD)的第三节点(N3)。第一节点(N1)可以是栅极节点;第二节点(N2)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并且第三节点(N3)可以是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第一晶体管(T1)还被称为“驱动晶体管”,以用于驱动发光器件(ED)。
发光器件(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例如,阳极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例如,阴极电极)。第一电极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节点(N2),并且第二电极可以具有向其施加的基极电压(VSS)。
发光器件(ED)的发光层可以是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光层。在该情况下,发光器件(ED)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可以由通过栅极线(GL)施加的扫描信号(SCAN)控制第二晶体管(T2)导通和截止,并且第二晶体管(T2)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数据线(DL)。第二晶体管(T2)也被称为“开关晶体管”。
如果第二晶体管(T2)由扫描信号(SCAN)导通,则从数据线(DL)供应的数据电压(VDATA)被传输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
如图4中所示,每个子像素(SP)可以具有2T1C结构,该结构包括两个晶体管(T1和T2)和一个电容器(Cst),并且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器。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是外部电容器而非寄生电容器(例如,Cgs或Cgd),外部电容器被人为设计为提供于第一晶体管(T1)外部,寄生电容器是要提供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内部电容器。
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每者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
如上所述,在显示面板(DISP)中布置电路器件,例如发光器件(ED)、两个或更多晶体管(T1和T2)、以及一个或多个电容器(Cst)。由于电路器件(尤其是发光器件ED)容易受到外部湿气或氧气的影响,所以可以在显示面板(DISP)中布置用于防止外部湿气或氧气渗透到电路器件(尤其是发光器件ED)中的封装部分(ENCAP)。
可以将封装部分(ENCAP)形成为单层或多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封装部分(ENCAP)上形成触摸面板(TSP)。
亦即,可以在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封装部分(ENCAP)上布置触摸传感器结构,例如构成触摸面板(TSP)的多个触摸电极(TE)。
在感测触摸时,可以向触摸电极(TE)施加触摸驱动信号或触摸感测信号。因此,在感测触摸时,可以在触摸电极(TE)和阴极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阴极电极布置有插入于其间的封装部分(ENCAP),由此建立不希望的寄生电容。为了减小可能会降低触摸灵敏度的寄生电容,考虑到面板厚度、面板制造工艺、显示性能等,触摸电极(TE)和阴极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设计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例如1μm)。为此,封装部分(ENCAP)的厚度可以被设计为例如至少1μm或更大。
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在显示面板(DISP)中的触摸电极(TE)的类型的示例的视图。
如图5所示,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其中没有开口的板型电极金属。在该情况下,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透明电极。亦即,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使得从布置于其下方的多个子像素(SP)发射的光能够通过触摸电极(TE)向上传递。
替代地,如图6中所示,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被图案化成网格的形式以便在其中具有两个或更多开口(OA)的电极金属(EM)。
电极金属(EM)对应于其中施加触摸驱动信号或检测触摸感测信号的一大部分触摸电极(TE)。
如图6所示,在每个触摸电极(TE)是被图案化成网格形式的电极金属(EM)的情况下,可以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两个或更多开口(OA)。
每个触摸电极(TE)中提供的两个或更多开口(OA)中的每个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亦即,多个开口(OA)提供通路,从布置于其下方的多个子像素(SP)发射的光通过该通路传递。例如,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者是包括开口区域(或开口(OA))的网格类型,并且开口区域在位置上对应于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在下文中,为方便解释,将描述每个触摸电极(TE)是网格型电极金属(EM)的示例。
对应于每个触摸电极(TE)的电极金属(EM)可以定位于堤上,堤布置于除两个或更多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之外的区域中。
作为形成多个触摸电极(TE)的方法,可以将电极金属(EM)以网格形式形成得较宽,并且然后可以将电极金属(EM)切割成预定图案以电隔离电极金属(EM),由此提供多个触摸电极(TE)。
触摸电极(TE)的轮廓可以具有正方形形状,例如菱形或斜方形,如图5和图6所示,或者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中的任何形状。在实施例中,触摸电极(TE)均可以具有“T”形形状或“T”形形状的部分。
图7是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网格型触摸电极(TE)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7,可以为每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提供与网格型电极金属(EM)分开的一个或多个虚设金属(DM)。
电极金属(EM)对应于其中施加触摸驱动信号或检测触摸感测信号的一大部分触摸电极(TE)。不过,尽管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了虚设金属(DM),但不向虚设金属(DM)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并且不检测来自虚设金属(DM)的触摸感测信号。亦即,虚设金属(DM)可以是电浮置金属。
因此,电极金属(EM)可以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而虚设金属(DM)不需要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可以在与电极金属(EM)断开连接的状态中在相应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一个或多个虚设金属(DM)。
替代地,可以在与电极金属(EM)断开连接的状态中仅在所有触摸电极(TE)中的一些的区域中提供一个或多个虚设金属(DM)。亦即,不需要在一些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虚设金属(DM)。
对于虚设金属(DM)的角色而言,在如图6所示的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不提供虚设金属(DM)而仅提供网格型电极金属(EM)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电极金属(EM)的轮廓的可见缺陷。
另一方面,在图7中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一个或多个虚设金属(DM)的情况下,可以消除能够在屏幕上看到电极金属(EM)的轮廓的可见缺陷。
此外,可以通过提供或不提供虚设金属(DM)或者通过调节每个触摸电极(TE)的虚设金属(DM)的数量(虚设金属的比例)来调节每个触摸电极(TE)的电容的大小,由此增强触摸灵敏度。
可以切掉一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形成的电极金属(EM)的一些点,以使得被切割的电极金属(EM)变为虚设金属(DM)。亦即,电极金属(EM)和虚设金属(DM)可以在同一层中由相同材料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基于在触摸电极(TE)中产生的电容来感测触摸。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来感测触摸,所述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例如是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或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触摸电极(TE)分成驱动触摸电极(发送触摸电极或TX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接收触摸电极或RX触摸电极),其中驱动触摸电极被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在感测触摸电极中检测到触摸感测信号,并且触摸感测电极与驱动触摸电极一起形成电容。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的情况下,取决于是否有诸如手指或笔的指示器,触摸感测电路(TSC)基于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之间的电容(互电容)的变化来感测是否执行了触摸和/或触摸坐标。
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的情况下,每个触摸电极(TE)既充当驱动触摸电极又充当感测触摸电极。亦即,触摸感测电路(TSC)向一个或多个触摸电极(TE)施加触摸驱动信号,通过被施加了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电极(TE)检测触摸感测信号,并基于所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来识别诸如手指或笔的指示器和触摸电极(TE)之间的电容变化,由此感测是否执行了触摸和/或触摸坐标。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不在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之间进行区分。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或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来感测触摸。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解释,将描述触摸显示装置100执行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且具有用于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示例。
图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ISP)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了实施图8中的触摸传感器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8,用于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可以包括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定位于封装部分(ENCAP)上。
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布置相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并可以在与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上布置相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不同,并且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并且第二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另一方面,第一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并且第二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此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或不需要彼此正交。在本说明书中,行和列是相对的,并且可以根据视角而彼此互换。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者可以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者可以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
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个Y触摸电极(Y-TE)属于多个触摸电极(TE),并具有彼此不同的角色(功能)。
例如,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者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并且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者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是感测触摸电极。在该情况下,相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对应于驱动触摸电极线,并且相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对应于感测触摸电极线。
另一方面,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者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可以是感测触摸电极,并且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者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在该情况下,相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对应于感测触摸电极线,并且相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对应于驱动触摸电极线。
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包括多条触摸路由线(TL)、以及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
多条触摸路由线(TL)可以包括连接到相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的一条或多条X触摸路由线(X-TL)以及连接到相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的一条或多条Y触摸路由线(Y-TL)。
参考图9,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者可以包括布置于同一行(或列)中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以及用于将多个X触摸电极(X-TE)彼此电连接的一条或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的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是与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成一体的金属(参见图9),或者可以是通过接触孔与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连接的金属。
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者可以包括布置于同一列(或行)中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以及用于将多个Y触摸电极(Y-TE)彼此电连接的一条或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的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是与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成一体的金属,或者可以是通过接触孔与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连接的金属(参见图9)。
通过接触孔连接到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或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的金属可以被称为“连接图案”。
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在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彼此相交的区域(触摸电极线相交区域)中彼此相交。
在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在如上所述的触摸电极线相交区域中相交的情况下,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必须定位于彼此不同的层中。
因此,为了实现使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彼此相交的布置,可以在两个或多个金属层中提供多个X触摸电极(X-TE)、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多个Y触摸电极(Y-TE)、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参考图9,相应的X触摸电极线(X-TEL)经由一条或多条X触摸路由线(X-TL)电连接到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亦即,在一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包括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中,最外的X触摸电极(X-TE)经由X触摸路由线(X-TL)电连接到对应的X触摸焊盘(X-TP)。
相应的Y触摸电极线(Y-TEL)经由一条或多条Y触摸路由线(Y-TL)电连接到对应的Y触摸焊盘(Y-TP)。亦即,在一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包括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中,最外的Y触摸电极(Y-TE)经由Y触摸路由线(Y-TL)电连接到对应的Y触摸焊盘(Y-TP)。
如图9所示,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亦即,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此外,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
如图9所示,电连接到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相应X触摸路由线(X-TL)可以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以便延伸到未提供封装部分(ENCAP)的区域,并可以电连接到多个X触摸焊盘(X-TP)。此外,电连接到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相应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以便延伸到未提供封装部分(ENCAP)的区域,并可以电连接到多个Y触摸焊盘(Y-TP)。可以在有源区域(AA)中提供封装部分(ENCAP),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封装部分(ENCAP)可以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
如上所述,可以在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NA)之间的边界区域中或在有源区域(AA)外部的非有源区域(NA)中提供坝区域(DA),以便防止有源区域(AA)中的任何层(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封装部分)塌缩。
如图9所示,例如,可以在坝区域(DA)中布置主坝(DAM1)和副坝(DAM2)。副坝(DAM2)可以定位于主坝(DAM1)的外部。
作为图9中示例的替代,可以在坝区域(DA)中仅提供主坝(DAM1),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坝区域(DA)中进一步布置一个或多个附加坝以及主坝(DAM1)和副坝(DAM2)。
参考图9,封装部分(ENCAP)可以定位于主坝(DAM1)的一侧上,或者封装部分(ENCAP)可以定位于主坝(DAM1)的顶部上、以及其侧面上。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图9中的线X-X’截取的显示面板(DISP)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尽管图10中示出了板型触摸电极(TE),但这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提供网格型触摸电极。
第一晶体管(T1)布置于基板(SUB)上,第一晶体管是有源区域(AA)中的每个子像素(SP)中的驱动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T1)包括充当栅极电极的第一节点电极(NE1)、充当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的第二节点电极(NE2)、充当漏极电极或源极电极的第三节点电极(NE3)、半导体层(SEMI)等。
第一节点电极(NE1)和半导体层(SEMI)可以与其间插置的栅极绝缘膜(GI)彼此交叠。第二节点电极(NE2)可以形成于绝缘层(INS)上,以便与半导体层(SEMI)的一端接触,并且第三节点电极(NE3)可以形成于绝缘层(INS)上,以便与半导体层(SEMI)的相对端接触。
发光器件(ED)可以包括充当阳极电极(或阴极电极)的第一电极(E1)、形成于第一电极(E1)上的发光层(EL)、以及形成于发光层(EL)上的充当阴极电极(或阳极电极)的第二电极(E2)。
第一电极(E1)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节点电极(NE2),第二节点电极(NE2)通过穿过平面化层(PLN)的像素接触孔而暴露。
发光层(EL)形成于由堤(BANK)提供的发光区域中的第一电极(E1)上。通过按照空穴相关层、发光层和电子相关层的次序或其相反次序在第一电极(E1)上堆叠层来形成发光层(EL)。第二电极(E2)被形成为面对第一电极(E1),并且在其间插置有发光层(EL)。
封装部分(ENCAP)防止外部湿气或氧气渗透到易受外部湿气或氧气影响的发光器件(ED)中。
封装部分(ENCAP)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层,或者可以被配置为多个层(PAS1、PCL和PAS2),如图10所示。
例如,在封装部分(ENCAP)被配置为多个层(PAS1、PCL和PAS2)的情况下,封装部分(ENCAP)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机封装层(PAS1和PAS2)以及一个或多个有机封装层(PCL)。更具体而言,封装部分(ENCAP)可以具有其中相继堆叠了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的结构。
有机封装层(PCL)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封装层或至少一个无机封装层。
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形成于基板(SUB)上以便最接近发光器件(ED),在基板(SUB)上形成有充当阴极电极的第二电极(E2)。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该无机绝缘材料能够进行低温沉积,例如氮化硅(SiN)、氧化硅(SiO)、氮氧化硅(SiON)、氧化铝(Al2O3)等。由于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是在低温气氛中沉积的,所以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能够防止具有易受高温气氛影响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在沉积工艺期间受到损伤。
有机封装层(PCL)可以形成为具有小于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的面积的面积。在该情况下,有机封装层(PCL)可以形成为暴露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的两端。有机封装层(PCL)可以充当缓冲物,以用于减轻相应层之间由于触摸显示装置(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翘曲而导致的应力,并能够加强平面化性能。有机封装层(PCL)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碳氧化硅(SiOC)等有机绝缘材料形成。
在通过喷墨方法形成有机封装层(PCL)的情况下,可以在对应于非有源区域(NA)和有源区域(AA)之间的边界区域或对应于非有源区域(NA)的一些区域的坝区域(DA)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坝(DAM)。
例如,如图10所示,坝区域(DA)位于焊盘区域和有源区域(AA)之间,在焊盘区域中,多个X触摸焊盘(X-TP)和多个Y触摸焊盘(Y-TP)形成在非有源区域(NA)中,并且坝区域(DA)可以被提供与有源区域(AA)相邻的主坝(DAM1)和与焊盘区域相邻的副坝(DAM2)。
布置于坝区域(DA)中的一个或多个坝(DAM)能够防止在向有源区域(AA)中滴入液态有机封装层(PCL)时,液态有机封装层(PCL)朝向非有源区域(NA)塌缩并渗透到焊盘区域中。
在提供主坝(DAM1)和副坝(DAM2)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效果,如图10所示。
主坝(DAM1)和/或副坝(DAM2)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例如,主坝(DAM1)和/或副坝(DAM2)可以在同时由与堤(BANK)和间隔体(未示出)中的至少一个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坝结构而无需附加的掩模工艺和增大成本。
此外,主坝(DAM1)和副坝(DAM2)可以具有其中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或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堆叠在堤(BANK)上的结构,如图10所示。
此外,可以仅在主坝(DAM1)内部定位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封装层(PCL),如图10所示。
替代地,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封装层(PCL)也可以定位于主坝(DAM1)和副坝(DAM2)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上。例如,有机封装层(PCL)也可以定位于主坝(DAM1)的顶部上。
可以形成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以便覆盖有机封装层(PCL)和基板(SUB)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中的每者的顶表面和侧表面,在该基板(SUB)上形成有机封装层(PCL)。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最小化或防止外部湿气或氧气渗透到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有机封装层(PCL)中。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氧化铝(Al2O3)等。
触摸缓冲膜(T-BUF)可以布置在封装部分(ENCAP)上。可以在包括X和Y触摸电极(X-TE和Y-TE)以及X和Y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CL)的触摸传感器金属和发光器件(ED)的第二电极(E2)之间提供触摸缓冲膜(T-BUF)。
可以设计触摸缓冲膜(T-BUF)以将触摸传感器金属和发光器件(ED)的第二电极(E2)之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最小间隔值(例如,1μm)。因此,可以减小或防止触摸传感器金属和发光器件(ED)的第二电极(E2)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由此防止由于寄生电容导致的触摸灵敏度劣化。
包括X和Y触摸电极(X-TE和Y-TE)以及X和Y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和Y-CL)的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布置在没有触摸缓冲膜(T-BUF)的封装部分(ENCAP)上。
此外,触摸缓冲膜(T-BUF)可以防止在制造触摸缓冲膜(T-BUF)上布置的触摸传感器金属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溶液(显影剂、蚀刻剂等)或外部湿气渗透到包括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中。因此,触摸缓冲膜(T-BUF)能够防止对易受化学溶液或湿气影响的发光层(EL)造成损伤。
触摸缓冲膜(T-BUF)由有机绝缘材料形成,其能够在低于预定温度(例如,100摄氏度)的低温下形成并具有1到3的低电容率,以便防止对包括易受高温影响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造成损伤。例如,触摸缓冲膜(T-BUF)可以由丙烯酸基、环氧基或硅氧烷基材料形成。触摸缓冲膜(T-BUF)由有机绝缘材料制成以具有平面化属性,其能够防止由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翘曲而造成的对构成封装部分(ENCAP)的相应封装层(PAS1、PCL和PAS2)的损伤以及触摸缓冲膜(T-BUF)上形成的触摸传感器金属的破裂。
根据基于互电容的触摸传感器结构,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布置为在触摸缓冲膜(T-BUF)上彼此相交。
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包括多个Y触摸电极(Y-TE)、以及用于将多个Y触摸电极(Y-TE)彼此电连接的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不同层中提供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条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并且在其间插置有触摸绝缘膜(ILD)。
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在y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多个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个可以利用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电连接到在y轴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Y触摸电极(Y-TE)。
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形成于触摸缓冲膜(T-BUF)上,以通过穿过触摸绝缘膜(ILD)的触摸接触孔被暴露,并能够电连接到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Y触摸电极(Y-TE)。
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可以被布置为与堤(BANK)交叠。因此,可以防止孔径比由于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而降低。
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包括多个X触摸电极(X-TE)、以及用于将多个X触摸电极(X-TE)彼此电连接的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在不同层中提供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条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并且在其间插置有触摸绝缘膜(ILD)。
多个X触摸电极(X-TE)可以在触摸绝缘膜(ILD)上在x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多个X触摸电极(X-TE)中的每个可以通过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电连接到在x轴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X触摸电极(X-TE)。
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布置于与X触摸电极(X-TE)相同的平面中,并可以电连接到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而没有单独的接触孔,或者可以与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一体形成。
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可以被布置为与堤(BANK)交叠。因此,可以防止孔径比由于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而降低。
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经由Y触摸路由线(Y-TL)和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类似地,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经由X触摸路由线(X-TL)和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可以进一步布置覆盖X触摸焊盘(X-TP)和Y触摸焊盘(Y-TP)的焊盘覆盖电极。
X触摸焊盘(X-TP)可以独立于X触摸路由线(X-TL)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延伸X触摸路由线(X-TL)来形成。Y触摸焊盘(Y-TP)可以独立于Y触摸路由线(Y-TL)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延伸Y触摸路由线(Y-TL)来形成。
在X触摸焊盘(X-TP)通过延伸X触摸路由线(X-TL)而形成且Y触摸焊盘(Y-TP)通过延伸Y触摸路由线(Y-TL)而形成的情况下,X触摸焊盘(X-TP)、X触摸路由线(X-TL)、Y触摸焊盘(Y-TP)和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由相同的第一导电材料形成。第一导电材料可以使用诸如Al、Ti、Cu或Mo的金属形成在单层或多层结构中,所述金属呈现出高耐腐蚀性、高耐酸性和高导电性。
例如,由第一导电材料制成的X触摸焊盘(X-TP)、X触摸路由线(X-TL)、Y触摸焊盘(Y-TP)和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形成为三层结构,例如Ti/Al/Ti或Mo/Al/Mo。
能够覆盖X触摸焊盘(X-TP)和Y触摸焊盘(Y-TP)的焊盘覆盖电极可以由第二导电材料制成,第二导电材料与X和Y触摸电极(X-TE和Y-TE)的材料相同。第二导电材料可以是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其呈现出高抗腐蚀性和高耐酸性。焊盘覆盖电极可以被形成为被触摸缓冲膜(T-BUF)暴露,使得焊盘覆盖电极可以键合到触摸驱动电路(TDC)或可以键合到安装触摸驱动电路(TDC)的电路膜。
触摸缓冲膜(T-BUF)可以被形成为覆盖触摸传感器金属,由此防止触摸传感器金属被外部湿气等腐蚀。例如,触摸缓冲膜(T-BUF)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形成,或者可以形成为圆形偏振器或者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材料的膜的形式。不需要在封装部分(ENCAP)上提供触摸缓冲膜(T-BUF)。亦即,触摸缓冲膜(T-BUF)不需要是必要元件。
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通过触摸路由线接触孔电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或者可以与Y触摸电极(Y-TE)成一体。
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并可以在封装部分(ENCAP)的顶部和侧面以及坝(DAM)的顶部和侧面之上通过,以便电连接到Y触摸焊盘(Y-TP)。因此,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经由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将触摸感测信号从Y触摸电极(Y-TE)发送到触摸驱动电路(TDC),或者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TDC)接收触摸驱动信号,以由此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Y触摸电极(Y-TE)。
X触摸路由线(X-TL)可以通过触摸路由线接触孔电连接到X触摸电极(X-TE),或者可以与X触摸电极(X-TE)成一体。
X触摸路由线(X-TL)可以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并可以在封装部分(ENCAP)的顶部和侧面以及坝(DAM)的顶部和侧面之上通过,以便电连接到X触摸焊盘(X-TP)。因此,X触摸路由线(X-TL)可以经由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X触摸路由线(X-TL)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TDC)接收触摸驱动信号,以由此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X触摸电极(X-TE),或者可以将触摸感测信号从X触摸电极(X-TE)传输到触摸驱动电路(TDC)。
取决于面板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修改X触摸路由线(X-TL)和Y触摸路由线(Y-TL)的布局。
触摸保护膜(PAC)可以布置在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上。触摸保护膜(PAC)可以延伸到坝(DAM)的前方或后方,以便布置于X触摸路由线(X-TL)和Y触摸路由线(Y-TL)上。
图10的截面视图出了概念结构,并且因此相应图案(相应层或相应电极)的位置、厚度或宽度可以取决于观察方向或位置而变化;相应图案的连接结构可以变化;除了所例示的层之外可以进一步提供其它层;并且可以省去或集成所例示的层中的一些。例如,堤(BANK)的宽度可以小于图中所例示的宽度,并且坝(DAM)的高度可以小于或大于图中所例示的高度。
图11和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滤色器(CF)的显示面板(DISP)的截面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1和图12,在触摸面板(TSP)嵌入在显示面板(DISP)中且显示面板(DISP)被实施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触摸面板(TSP)可以定位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封装部分(ENCAP)上。换言之,诸如多个触摸电极(TE)、多个触摸路由线(TL)等的触摸传感器金属可以定位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封装部分(ENCAP)上。
如上所述,由于触摸电极(TE)提供于封装部分(ENCAP)上,所以可以形成触摸电极(TE)而不会显著影响显示性能和显示相关层的形成。
参考图11和12,可以在封装部分(ENCAP)下方提供第二电极(E2),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电极。
封装部分(ENCAP)的厚度(T)可以是例如1微米或更大。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将封装部分(ENCAP)设计为具有1微米或更大的厚度而减小第二电极(E2)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触摸电极(TE)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于是,可以防止由于寄生电容而导致的触摸灵敏度劣化。
如上所述,可以以网格的形式对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个进行图案化,其中电极金属(EM)具有两个或更多开口(OA),并且两个或更多开口(OA)中的每个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子像素或其发光区域。
如上所述,可以对触摸电极(TE)的电极金属(EM)进行图案化,以使一个或多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被定位为在平面图中对应于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提供的两个或更多开口(OA)中的每个的位置,由此提高显示面板(DISP)的发光效率。
如图11和图12所示,黑矩阵(BM)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DISP)上,并且滤色器(CF)可以进一步布置在显示面板(DISP)上。
黑矩阵(BM)的位置可以对应于触摸电极(TE)的电极金属(EM)的位置。
多个滤色器(CF)的位置对应于多个触摸电极(TE)或构成多个触摸电极(TE)的电极金属(EM)的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多个滤色器(CF)提供于与多个开口(OA)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所以可以提高显示面板(DISP)的发光性能。
下文将描述多个滤色器(CF)和多个触摸电极(TE)之间的垂直位置关系。
如图11所示,多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可以提供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上。
在该情况下,多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可以定位于布置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上的外涂层(OC)上。外涂层(OC)可以或不需要与图10中所示的触摸保护膜(PAC)是相同层。
如图12所示,可以在多个触摸电极(TE)之下提供多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
在该情况下,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定位于多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上的外涂层(OC)上。外涂层(OC)可以或不需要与图10中的触摸缓冲膜(T-BUF)或触摸绝缘膜(ILD)是相同层。
可以通过如上所述在封装部分(ENCAP)上布置触摸电极(TE)来实现触摸功能,同时使对用于驱动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器的配置的影响最小化。
在该情况下,可能导致取决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位置的感测灵敏度差异,或者可能导致取决于手指/笔的移动方向的感测灵敏度差异。此外,感测灵敏度的差异可能使感测准确度劣化。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位置的感测性能差异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3,多个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个Y触摸电极线(Y-TEL)被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此外,可以布置连接到相应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条X触摸路由线(X-TL)以及连接到相应Y触摸电极线(Y-TEL)的多条Y触摸路由线(Y-TL)。
在Y触摸电极线(Y-TEL)充当感测触摸电极线且感测到笔触摸的情况下,如果笔被定位于Y触摸电极(Y-TE)上,则感测灵敏度可能最佳,而如果笔被定位于X触摸电极(X-TE)上,则感测灵敏度可能最差。
此外,如果笔被定位于线A-A’上,则与笔一起形成电场的Y触摸电极线(Y-TEL)的面积较小,使得信号灵敏度可能较低。此外,如果笔被定位于线B-B’上,则与笔一起形成电场的Y触摸电极线(Y-TEL)的面积较大,使得信号灵敏度可能较高。
因此,取决于笔的位置的信号灵敏度的以上差异可能使笔的倾斜感测或悬停感测的准确度劣化。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移动方向的感测性能差异的示例的视图。
图14示出了示例,其中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的X触摸电极线(X-TEL)充当感测触摸电极线。
如果手指/笔在方向①中移动,则在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中感测到低信号,并且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中感测到的信号取决于手指/笔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上的位置而具有大的偏差。
此外,如果手指/笔在方向②中移动,则在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中感测到的信号可能急剧下降,并且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中感测到的信号可能取决于手指/笔的移动而显著增大。
亦即,如果触摸电极(TE)如以上示例中所示那样布置成菱形,则可能发生取决于手指/笔的位置的感测灵敏度差异,并且在X触摸电极(X-TE)或Y触摸电极(Y-TE)充当感测触摸电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这种感测灵敏度差异。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电极(TE)的结构、其中布置了以上触摸电极(TE)的触摸面板(TSP)和触摸显示装置100,该结构能够使取决于手指/笔的位置的信号灵敏度均匀,同时提高信号灵敏度。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TE)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电极(TE)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主体(BODY)以及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并连接到主体(BODY)的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
在一些情况下,触摸电极(TE)的主体(BODY)可以布置在第二方向上,并且翼部(WING)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上。
触摸电极(TE)的主体(BODY)的宽度可以小于翼部(WING)的宽度。在一些情况下,主体(BODY)的宽度可以大于翼部(WING)的宽度。替代地,主体(BODY)的宽度和翼部(WING)的宽度可以相同。
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可以连接到触摸电极(TE)的主体(BODY)的两侧。例如,六个翼部(WING)可以连接到主体(BODY)的两侧。替代地,两个、四个或八个翼部(WING)可以连接到主体(BODY),并且连接到主体(BODY)的翼部(WING)的数量可以取决于触摸电极(TE)的布置位置而变化,或者翼部(WING)可以仅连接到主体(BODY)的一侧。
尽管图15示出了触摸电极(TE)为没有开口的透明电极的示例,但如上所述也可以提供网格型触摸电极(TE)。
包括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触摸电极(TE)可以构成根据触摸电极(TE)与相邻触摸电极(TE)的连接结构的显示面板(DISP)中的X触摸电极线(X-TEL)或Y触摸电极线(Y-TEL)。
此外,X触摸电极线(X-TEL)中包括的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线(Y-TEL)中包括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其翼部(WING)彼此连锁。
图16是示出了图15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连接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16示出了示例,其中,包括主体(BODY)和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的触摸电极(TE)构成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并且更具体而言,示出了其中六个X触摸电极(X-TE)和六个Y触摸电极(Y-TE)分别构成两个X触摸电极线(X-TEL)和两个Y触摸电极线(Y-TEL)的示例。
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电极(X-TE)中的布置于中心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包括连接到主体(BODY)两侧的六个翼部(WING)。此外,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电极(X-TE)中的布置于外部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包括连接到主体(BODY)一侧的三个翼部(WING)。
此外,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利用连接到主体(BODY)的翼部(WING)中的任一个而直接彼此连接。
例如,如图16所示,相邻X触摸电极(X-TE)可以通过连接到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中的中央翼部(WING)而彼此直接连接。
在该情况下,相邻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可以彼此直接连接,或者相邻X触摸电极(X-TE)的中央翼部(WING)可以通过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而连接。
Y触摸电极线(Y-TEL)的Y触摸电极(Y-TE)中的布置于中心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包括连接到主体(BODY)两侧的六个翼部(WING)。此外,Y触摸电极线(Y-TEL)的Y触摸电极(Y-TE)中的布置在上部分和下部分处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包括连接到主体(BODY)两侧的四个翼部(WING)。
亦即,基于包括主体(BODY)和与其连接的翼部(WING)的结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电极(TE)根据触摸电极(TE)的布置位置而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通过在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布置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亦即,布置于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以便将相邻Y触摸电极(Y-TE)彼此连接的连接图案可以被视为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在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的以上布置中,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和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
此外,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亦即,在X触摸电极(X-TE)在第二方向上彼此连接且Y触摸电极(Y-TE)在第一方向上彼此连接的结构中,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布置为彼此连锁。例如,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指状交叉,使得X触摸电极(X-TE)的一个翼部(WING)可以插置于Y触摸电极(Y-TE)的相邻翼部(WING)之间,并且Y触摸电极(Y-TE)的一个翼部(WING)可以插置于X触摸电极(X-TE)的相邻翼部(WING)之间。在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重复这样的指状交叉。
因此,可以在显示面板(DISP)中减小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距离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距离,由此减小取决于触摸位置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
图17是示出了图15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7,构成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电极(X-TE)中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通过与X触摸电极(X-TE)布置于不同层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
用于将X触摸电极(X-TE)彼此连接的连接图案可以被视为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
此外,构成Y触摸电极线(Y-TEL)的Y触摸电极(Y-TE)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通过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彼此直接连接。
替代地,相邻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之间的部分可以被示为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在该布置中,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和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也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如上所述,具有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可以布置为彼此连锁,并且可以将相邻的触摸电极(TE)以各种形式彼此连接。
图18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DISP)上布置图15中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结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8,多个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个Y触摸电极线(Y-TEL)被布置于封装部分(ENCAP)上。此外,连接到相应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条X触摸路由线(X-TL)以及连接到相应Y触摸电极线(Y-TEL)的多条Y触摸路由线(Y-TL)可以布置在封装部分(ENCAP)上。
此外,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个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主体(BODY)和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
此外,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和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亦即,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布置为彼此连锁。
在Y触摸电极线(Y-TEL)充当感测触摸电极线且感测到笔触摸的情况下,就感测灵敏度而言,笔定位于Y触摸电极(Y-TE)上优于笔定位于X触摸电极(X-TE)上。
在该情况下,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布置为彼此连锁。于是,可以减小取决于笔的位置的感测灵敏度差异,因为即使笔位于任何位置,笔都接近Y触摸电极(Y-TE)。
例如,如果笔位于线A-A’上,由于即使笔被定位于X触摸电极(X-TE)上,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也位于接近线A-A'处,所以笔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产生的电场可以充分高。
此外,如果笔位于线B-B’上,由于笔定位于Y触摸电极(Y-TE)上,所以在笔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可以产生充分强的电场。
因此,通过在笔定位于X触摸电极(X-TE)上时提高感测灵敏度并通过在笔定位于Y触摸电极(Y-TE)上时减小相对于感测灵敏度的差异,可以减小取决于显示面板(DISP)中的位置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
此外,通过提高感测灵敏度并减小取决于位置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可以提高相对于显示面板(DISP)的触摸感测的准确度。
此外,由于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即,产生电容的区域)增大,可以在触摸感测期间增大感测信号的灵敏度,由此提高触摸感测的性能并减小感测时间。
在包括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触摸电极(TE)中,连接到主体(BODY)的翼部(WING)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恒定,或者翼部(WING)的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者不需要恒定,以便进一步提高触摸感测灵敏度。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TE)的示例及其连接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9,包括主体(BODY)和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通过翼部(WING)之一直接连接到在第二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X触摸电极(X-TE)。替代地,X触摸电极(X-TE)也可以通过布置于相邻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之间的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而连接到相邻X触摸电极(X-TE)。
此外,包括主体(BODY)和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通过布置于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的连接图案而电连接到在第一方向上与其相邻的另一个Y触摸电极(Y-TE)。亦即,Y触摸电极(Y-TE)可以通过布置于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的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而电连接到相邻Y触摸电极(Y-TE)。
在该情况下,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中的至少一些的长度可以比剩余翼部(WING)的长度更长。
例如,在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翼部(WING)可以具有长度L1。此外,在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布置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之间的翼部(WING)可以具有小于长度L1的长度L2。
换言之,布置于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比布置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更长。
因此,由于Y触摸电极(Y-TE)的长翼部(WING)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的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空白区域中,因而可以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产生电容的区域,由此提高触摸感测的灵敏度。
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直接彼此连接的情况下,用于将相邻X触摸电极(X-TE)彼此连接的翼部(WING)可以比剩余翼部(WING)更长。
亦即,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长度不需要恒定,并且用于连接相邻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可以较长。
此外,在图17中所示且如上所述的触摸电极(TE)的结构中,在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比布置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更长。
在该情况下,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的长度可以恒定,但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长度不需要恒定。
如果具有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如上所述被布置成彼此连锁,则可以通过加长一些翼部(WING)以由此加宽感测区域,来提高感测灵敏度和准确度。
图20和图21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DISP)上布置图19中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20,可以在封装部分(ENCAP)上布置X触摸电极线(X-TEL)、Y触摸电极线(Y-TEL)、X触摸路由线(X-TL)、Y触摸路由线(Y-TL)等。
构成X触摸电极线(X-TEL)的X触摸电极(X-TE)中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利用翼部(WING)中的任一个或利用布置于翼部(WING)之间的X触摸电极连接线(X-CL)而直接连接到在第二方向上与其相邻布置的另一个X触摸电极(X-TE)。
构成Y触摸电极线(Y-TEL)的Y触摸电极(Y-TE)中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利用布置于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层中的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而电连接到在第一方向上与其相邻布置的另一Y触摸电极(Y-TE)。
在该情况下,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中的至少一些可以被布置成比剩余翼部(WING)更长。
亦即,如图20中的示例所示,在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比布置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之间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更长。
因此,可以通过增大在显示面板(DISP)中布置触摸电极(TE)的区域以及在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之间产生电容的区域来进一步提高取决于在显示面板(DISP)中的位置的感测性能。
此外,由于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包括主体(BODY)和翼部(WING),所以连接图案可以进一步布置在另一层中,由此减小用于连接触摸电极(TE)的线的电阻。
参考图21,在上述图20中的布置中,用于连接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多个连接图案可以布置在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
例如,可以布置用于连接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的多个连接图案。这样的连接图案被称为“第一连接图案”,其可以被视为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
此外,Y触摸电极(Y-TE)可以具有用于将一个翼部(WING)连接到另一个翼部(WING)的多个连接图案,这两个翼部连接到同一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这样的连接图案被称为“第二连接图案”,其可以被视为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
亦即,用于连接不同主体(BODY)或用于连接与不同主体(BODY)连接的翼部(WING)的图案可以被称为“第一连接图案”或“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此外,可以将用于连接与同一主体(BODY)连接的翼部(WING)的图案称为“第二连接图案”或“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布置用于将X触摸电极(X-TE)彼此连接或用于将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彼此连接的多个连接图案。
即使布置了连接图案,也可以减小连接图案与其它触摸电极(TE)交叠的区域,因为触摸电极(TE)包括主体(BODY)和翼部(WING)。
因此,由于连接图案的附加布置导致负载很小的增加,所以通过将相邻Y触摸电极(Y-TE)彼此连接或通过布置用于将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彼此连接的多个连接图案,可以减小用于连接Y触摸电极(Y-TE)的线的电阻。
此外,可以通过做出布置以使得连接到触摸电极(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的宽度不恒定,可以进一步增大在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产生电容的区域。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置于显示面板(DISP)上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摸电极(TE)的示例及其连接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22,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可以利用翼部(WING)中的任一个彼此连接,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利用布置于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的连接图案而彼此连接。
此外,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的宽度(W1)可以大于翼部(WING)的剩余部分的宽度(W2)。
此外,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的宽度(W3)可以大于翼部(WING)的剩余部分的宽度(W4)。
在该情况下,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的宽部分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宽部分可以按照之字形布置来布置。
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和剩余部分之间的宽度差异可以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
因此,可以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产生电容的区域,从而可以增大触摸感测信号的强度,由此提高触摸感测的灵敏度。
此外,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中的至少一个的主体(BODY)可以从连接到主体(BODY)的最外部分的翼部(WING)向外突出。
亦即,如图22的示例中所示,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可以延伸,以便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中的最外翼部(WING)向外突出。此外,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可以延伸,以便从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的最外翼部(WING)向外突出。
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此提高感测灵敏度。
图23和图24是示出了在显示面板(DISP)上布置图22中所示的触摸电极(TE)的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23,X触摸电极线(X-TEL)、Y触摸电极线(Y-TEL)、X触摸路由线(X-TL)、Y触摸路由线(Y-TL)等可以布置在封装部分(ENCAP)上。此外,X触摸电极(X-TE)可以在第二方向上直接彼此连接,并且Y触摸电极(Y-TE)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利用连接图案彼此连接。
在该情况下,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个的翼部可以包括较宽部分和较窄部分。尽管可以在翼部(WING)的端部提供翼部(WING)的宽部分,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其它位置(例如,在翼部(WING)的中间)提供宽部分。
此外,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的宽部分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宽部分可以按照之字形布置来布置。
因此,可以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此提高触摸感测的性能。
布置于最外位置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可以比其剩余部分更宽。
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的窄部分的外边界可以对应于有源区域(AA)的边界。
在该情况下,布置于有源区域(AA)外部(亦即,布置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用作连接Y触摸电极(Y-TE)和Y触摸路由线(Y-TL)的接触焊盘。
替代地,可以通过基于翼部(WING)的窄部分切割翼部(WING)来获得布置于最外位置处的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中的布置于最外位置的翼部(WING)。亦即,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的宽度大于其剩余部分的宽度,而外边界位于直线上。
此外,可以布置附加的连接图案,以减小上述结构中的用于连接Y触摸电极(Y-TE)的连接图案的电阻。
参考图24,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个的翼部(WING)的端部部分的宽度可以大于其剩余部分的宽度。
此外,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可以通过在与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中布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图案(即,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而彼此连接。
此外,可以布置用于将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图案(即,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
在该情况下,多个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可以布置为在翼部(WING)的窄部分处与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相交。
亦即,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可以布置为使Y触摸电极连接图案(Y-CP)与X触摸电极(X-TE)交叠的区域最小化,并能够减小用于将Y触摸电极(Y-TE)彼此连接的Y触摸电极连接线(Y-CL)的电阻。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移动方向的感测性能的差异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图25示出了在包括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如上所述被布置成彼此连锁的情况下,取决于手指或笔的移动方向的感测灵敏度,其中X触摸电极线(X-TEL)充当感测触摸电极线。
如果手指/笔在方向①中移动,则手指/笔穿过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的翼部(WING)的区域。于是,可以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中感测到高于特定水平的均匀信号。
此外,由于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的翼部(WING)与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相邻,可以在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中感测到与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中感测的信号具有小差异的均匀信号。
如果手指/笔在方向②中移动,则手指/笔替代地穿过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和翼部(WING)以及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和翼部(WING)。
因此,在第一X触摸电极线(X-TEL1)中感测到的信号逐渐减小,而在第二X触摸电极线(X-TEL2)中感测到的信号逐渐增大。
因此,可以提高取决于手指/笔的位置或移动方向的感测的均匀性。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提高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触摸感测性能的效果的视图。
参考图26,通过触摸感测信号检测到的电容变化量可以增大,因为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由于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具有交替布置的主体(BODY)和翼部(WING)的结构而增大。
因此,可以减小达到Vth(用于触摸识别的参考值)所需的感测数据的条数,由此减小感测周期并提高触摸感测的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主体(BODY)和沿第二方向布置并连接到主体(BODY)的一个或多个翼部(WING)的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可以布置为彼此连锁,以使得可以减小相应X触摸电极(X-TE)之间的距离和相应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距离,由此获得均匀的取决于位置的感测灵敏度。
此外,X触摸电极(X-TE)的主体(BODY)和Y触摸电极(Y-TE)的主体(BODY)可以交替布置,并且X触摸电极(X-TE)的翼部(WING)和Y触摸电极(Y-TE)的翼部(WING)可以交替布置,由此减小取决于手指/笔的移动的感测灵敏度的差异。
此外,连接到触摸电极(TE)的主体(BODY)的翼部(WING)可以布置为使得其长度和宽度之一不是恒定的,由此增大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之间的边界区域并增大感测信号的强度。
此外,由于感测信号的强度增大,可以减少感测时间,并可以提高触摸感测的性能。
面板可以包括设置于面板的非有源区域中并设置于面板的多个触摸焊盘中的触摸焊盘和有源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坝,一个或多个坝可以被形成为比触摸焊盘更高,并且多个触摸路由线中的触摸路由线可以沿着封装层的倾斜表面、跨越一个或多个坝而下降,并电连接到触摸焊盘。
尽管已经出于例示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各种修改、添加和减除都是可能的,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因此,已经出于简洁清晰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基于所附权利要求解释本公开的范围,以使得与权利要求等价的范围内包括的所有技术构思都属于本公开。

Claims (19)

1.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布置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上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以及
触摸驱动电路,所述触摸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每个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主体、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并连接到所述第一主体的多个第一翼部;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每个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的第二主体、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并连接到所述第二主体的多个第二翼部;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第一触摸电极彼此直接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第二触摸电极通过在与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中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翼部和所述多个第二翼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并通过所述多个第一翼部中的任一个直接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翼部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第二触摸电极之间的第一翼部的长度大于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翼部中并且布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第二触摸电极之一的相邻第二翼部之间的第一翼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在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二翼部中并且布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第一触摸电极之间的第二翼部的长度大于在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二翼部中并且布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第一触摸电极之一的所述多个第一翼部之间的第二翼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触摸电极的第一翼部的端部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翼部的另一部分的宽度更宽,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触摸电极的第二翼部的端部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翼部的另一部分的宽度更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的较宽部分和所述第二翼部的较宽部分被布置成之字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从布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翼部中的最外位置处的第一翼部向外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主体从布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二翼部中的最外位置处的第二翼部向外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二翼部中的至少一些通过布置于与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图案而彼此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彼此相邻布置的所述两个第一触摸电极通过所述两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主体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直接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彼此相邻布置的所述两个第二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上的封装层,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布置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同一层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触摸路由线,所述多个触摸路由线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沿所述封装层的倾斜表面设置,并且电连接到设置于所述面板的非有源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焊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中并设置于所述多个触摸焊盘中的触摸焊盘和有源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坝,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坝形成得比所述触摸焊盘更高,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路由线中的触摸路由线沿所述封装层的所述倾斜表面下降,跨越所述一个或多个坝,并电连接到所述触摸焊盘。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翼部和所述多个第二翼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指状交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T”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开口区域的网格型,并且所述开口区域在位置上对应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图案之间的触摸缓冲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由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从笔感测到的第一信号和由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从所述笔感测到的第二信号是均匀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所述笔的倾斜或移动方向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翼部和所述多个第二翼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布置。
CN201910933254.1A 2018-11-23 2019-09-27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309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46390A KR102671256B1 (ko) 2018-11-23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8-0146390 2018-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9171A true CN111309171A (zh) 2020-06-19
CN111309171B CN111309171B (zh) 2024-04-30

Family

ID=6805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3254.1A Active CN111309171B (zh) 2018-11-23 2019-09-27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2897B2 (zh)
EP (1) EP3657310B1 (zh)
JP (2) JP7005566B2 (zh)
CN (1) CN111309171B (zh)
TW (1) TWI7803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08164B1 (ko) * 2017-10-31 2022-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8803945B (zh) * 2018-09-05 2024-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
KR20200145922A (ko) * 2019-06-20 2020-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265459B (zh) * 2019-06-27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20210072200A (ko) * 2019-12-06 2021-06-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86310A (ko) 2020-12-16 2022-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20220096896A (ko) * 2020-12-31 2022-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029061A (ko) * 2021-08-23 2023-03-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7020A1 (en) * 2009-04-10 2011-01-13 Seung Jae Hong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US2011029198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device thereof
CN103777810A (zh) * 2012-10-23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型触摸屏面板
CN106325644A (zh) * 2016-09-09 2017-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778369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5484B2 (en) 2009-06-02 2015-07-07 Pixart Imaging Inc. Sensor patterns for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screens
CN101833404B (zh) * 2009-12-24 2012-01-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装置
CN103365500A (zh) 2012-04-06 2013-10-23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TWI521288B (zh) 2013-03-07 2016-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觸控單元陣列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KR102194818B1 (ko) * 2013-08-06 2020-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표시 패널
TWI550494B (zh) 2014-09-05 2016-09-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TWI529585B (zh) 2014-10-17 2016-04-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TWI553522B (zh) * 2014-11-04 2016-10-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基板
JP6541090B2 (ja) 2014-12-09 2019-07-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45962B2 (en) 2015-01-23 2019-07-09 Apple Inc. Touch panel with non-uniform touch node layout
CN105159515B (zh) 2015-09-18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86113B1 (ko) 2016-08-31 2023-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패널,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통합 구동 회로 및 구동 방법
KR102561120B1 (ko) * 2016-09-23 2023-07-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US10474286B2 (en) 2016-10-25 2019-11-12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ctive pen, touch system, touch circuit, and pen recognition method
KR20180076689A (ko) 2016-12-28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80079025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54514B1 (ko) 2017-05-11 2022-01-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8190331A (ja) 2017-05-11 2018-1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センサ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CN108196736B (zh) 2018-01-03 2021-10-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866395B1 (ko) * 2018-02-19 2018-06-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803945B (zh) * 2018-09-05 2024-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7020A1 (en) * 2009-04-10 2011-01-13 Seung Jae Hong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US2011029198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device thereof
CN103777810A (zh) * 2012-10-23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型触摸屏面板
CN10778369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6325644A (zh) * 2016-09-09 2017-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0362B (zh) 2022-10-11
US20200167038A1 (en) 2020-05-28
EP3657310A1 (en) 2020-05-27
JP7333841B2 (ja) 2023-08-25
CN111309171B (zh) 2024-04-30
EP3657310B1 (en) 2023-11-01
TW202020646A (zh) 2020-06-01
JP7005566B2 (ja) 2022-01-21
JP2022046740A (ja) 2022-03-23
JP2020087435A (ja) 2020-06-04
US10852897B2 (en) 2020-12-01
KR20200061053A (ko)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9171B (zh) 触摸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KR102600934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37299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39223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737351B (zh)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设备
CN112860095B (zh) 触摸显示装置
KR20210026451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73296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9967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4546183A (zh) 触摸显示装置
KR20220076845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71256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546153B (zh) 触摸显示装置
KR20220005246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003910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006985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GB2591160A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230001646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