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2052A -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2052A
CN111302052A CN202010184741.5A CN202010184741A CN111302052A CN 111302052 A CN111302052 A CN 111302052A CN 202010184741 A CN202010184741 A CN 202010184741A CN 111302052 A CN111302052 A CN 111302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manipulator
material distributing
dust cap
material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47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四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onavox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onavox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onavox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onavox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47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20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2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2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2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9/04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by suction or magnetic devices
    • B65G59/045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by suction or magnetic devices with a stepwis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st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取料机构及分料机构;其中: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存放上下套叠的多个防尘帽的料仓,所述料仓的上端开放;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可移动的用于自所述料仓中取上层防尘帽的取料组件;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放所述取料组件输送的防尘帽以供上料的承料托,所述分料机构具有分料状态,当所述分料机构在分料状态时,所述承料托具有用于吸附防尘帽的负压。该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能够实现扬声器防尘帽的逐一分离上料。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发生装置。扬声器上通常设置有防尘帽。防尘帽通常粘合在扬声器的纸盆上,并罩设于音圈上,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灰尘进入扬声器内的音圈和磁路组件中。目前,在扬声器装配流水线中,主要通过人工实现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配效率较低。此外,防尘帽通常是套叠在一起成摞存放的,在上料时,需要将套叠在一起的防尘帽逐一分离,而扬声器防尘帽通常又较为轻薄,这极大地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其能够实现扬声器防尘帽的逐一分离上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取料机构及分料机构;其中:
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存放上下套叠的多个防尘帽的料仓,所述料仓的上端开放;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可移动的用于自所述料仓中取上层防尘帽的取料组件;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放所述取料组件输送的防尘帽以供上料的承料托,所述分料机构具有分料状态,当所述分料机构在分料状态时,所述承料托具有用于吸附防尘帽的负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放置的所述承料托,所述取料组件对应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每个所述工作位置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承料托的上方。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一承料托和第二承料托,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分料机械手和第二分料机械手,当所述取料组件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料仓的上方或位于所述料仓中,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的上方;当所述取料组件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的上方,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二承料托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所述料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料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上并沿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多个料仓存放套叠的防尘帽,储料数量较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料仓中的防尘帽抬升的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抬升杆,各所述料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盘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盘上的通孔和所述料仓的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对齐以供所述抬升杆穿入或穿出所述料仓。
更优选地,所述抬升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储料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储料系统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抬升杆穿入位于其上方的料仓中以将防尘帽抬升;当所述储料系统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抬升杆脱离所述料仓并位于所述转盘的下方以允许所述转盘转动。通过转盘转动带动料仓经过抬升机构,可以通过抬升机构方便地将料仓中防尘帽抬升,以使其中的每个防尘帽均能逐一到达取料机构(如取料机械手)所能到达的取料高度,以便于上料。且空的料仓可以被移出抬升机构处,从而方便加料
更优选地,所述抬升杆为由步进电机驱动移动的丝杠,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料仓为中空且上端开放的圆筒状,且所述料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缺口,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可对齐所述缺口以检测所述料仓中有无物料的第一检测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料仓包括中空的本体及中空的上段,所述上段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本体之上,所述上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内径。其中,本体的内径大于所需装载的防尘帽的外径,以便于加料;上段的内径小于本体的内径且略大于或等于防尘帽的外径,以方便分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分料机械手,所述分料机械手具有与防尘帽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内凹曲面,所述内凹曲面上开设有具有负压的吸料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导轨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向导轨,所述水平导轨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并经过所述料仓及所述承料托,所述竖向导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取料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料托具有与防尘帽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凸曲面,所述外凸曲面上设有一或多个可与负压源连通的负压孔。
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上料装置能够实现扬声器防尘帽的分料,实现防尘帽的逐一上料,避免上料时发生多个防尘帽套叠的情形,提高了效率以及扬声器的装配良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扬声器防尘帽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分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承料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以上附图中,
1、储料机构;11、料仓;110、缺口;111、本体;112、上段;12、转盘;120、通孔;13、转动电机;14、第一检测开关;
2、取料机构;20、取料组件;21、第一分料机械手;22、第二分料机械手;201、内凹曲面;202、负压源接口;23、水平导轨;24、竖向导轨;25、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第二检测开关;
3、分料机构;31、第一承料托;32、第二承料托;33、外凸曲面;34、孔;35、废料入口;36、废料出口;37、第三检测开关;
4、机架;
5、抬升机构;51、抬升杆;52、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中述及的上下均按照一般消费者的习惯来定义,当消费者面对上料装置的正面时,如图7所示的侧视图中纸面上侧即为“上”,纸面下侧即为“下”。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其主要包括储料机构1、取料机构2及分料机构3。其中,储料机构1,用于存放成摞放置的防尘帽,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存放上下套叠的多个防尘帽的料仓11,料仓11的上端开放。取料机构2,用于始终将储料机构1最上层的防尘帽移动到分料机构3上,包括可移动的用于自所述料仓11中取上层防尘帽的取料组件20。理想情况下,取料组件20每次自料仓11中取一个防尘帽,而由于防尘帽轻且薄,而且相互套叠在一起,因此实际情况是取料时常常会一次取两个甚至三个套叠在一起的防尘帽;上述分料机构3即用于将套叠在一起的两个防尘帽分开,以便于上料机械手逐一将防尘帽放置到扬声器组装流水线上。所述分料机构3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放所述取料组件20输送的防尘帽以供上料的承料托,所述分料机构3具有分料状态。当取料组件20自料仓11中取出的防尘帽的数量多于一个时,分料机构3即切换为分料状态,在该状态下,承料托具有用于吸附防尘帽的负压。
具体地,所述承料托上开设有孔34,该孔34通过管路连接至负压源,当分料机构3处于分料状态时,孔34和负压源连通从而具有负压。所述取料组件20具有用于吸取防尘帽的具有负压的吸料口,同样地,吸料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负压源。负压源可以为真空泵。
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料仓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储料机构1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4上的转盘12,多个所述料仓11固定设置于转盘12上并沿转盘1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料仓11的数量具体为八个,八个料仓11等间隔设置在转盘12的边缘处,相邻两个料仓11之间的圆心角为45度。
所述储料机构1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盘12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具体包括转动电机13,转动电机13驱动一转轴转动,转轴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转轴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穿设在机架4上,转盘12固定设置于转轴上端。如图6所示,当位置a处的料仓11中的防尘帽用完后,转动电机13驱动转盘12转动45度,将下一装有防尘帽的料仓11移至位置a处。上述的位置a具体为取料组件20能够到达的取料位置,取料组件20可移动至位置a的正上方从而取料。
该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料仓11中的防尘帽抬升的抬升机构5。本实施例中,抬升机构5的数量仅为一个。具体地,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抬升机构5设置在位置a处。该抬升机构5具体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4上的抬升杆51,抬升杆51沿上下方向延伸。各所述料仓的下端开放或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盘12上对应开设有通孔120,所述转盘12上的通孔120和所述料仓11的下端或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对齐以供所述抬升杆51穿入或穿出所述料仓11。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杆51为由步进电机52驱动移动的丝杠,所述步进电机52安装于所述机架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抬升机构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所述储料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储料系统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抬升杆51穿入位于其上方的料仓11(即位置a处的料仓)中以将防尘帽抬升;当所述储料系统在第二状态时,所述抬升杆51脱离所述料仓11并位于所述转盘12的下方以允许所述转盘12转动,从而将当前位置a处的空料仓11移出以便加料,并将下一装有防尘帽的料仓一如位置a中进行供料。
如图2所示,各所述料仓11分别整体呈中空的圆筒状,料仓11的上端开放,料仓11的下端开放或开设有通孔以供抬升杆51插入,料仓11的底部固定在转盘12上(如通过螺钉固定)。每个料仓11包括中空的本体111及中空的上段112,所述上段11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本体111之上(如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段112的内径小于所述本体111的内径。其中,本体111的内径大于所需装载的防尘帽的外径,以便于加料;上段112的内径小于本体111的内径且略大于或等于防尘帽的外径,以方便分料。各料仓1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缺口110,缺口110自料仓11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可对齐所述缺口110以检测所述料仓中有无物料的第一检测开关14。如图6所示,第一检测开关14正对位置a处的料仓11的缺口110,从而可以检测料仓11中有无防尘帽;若当前料仓11中无防尘帽,则第一检测开关14被触发而发出第一检测信号,上料装置的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检测开关14以及上述的转动电机13相电连,控制器在接收到该第一检测信号后向转动电机13发出运行信号,响应于该运行信号,转动电机13启动并驱动转盘12转动45度,将空的料仓11移出位置a以便于重新加料,将满的料仓11移至位置a处以供取料机构2取料。第一检测开关14具体为光电检测开关。
结合图2和图6所示,所述分料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并列放置的所述承料托,所述取料组件20对应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每个所述工作位置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承料托的上方。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机构3包括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所述取料组件20包括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第二分料机械手22。当所述取料组件20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21插入至位置a处的料仓11中吸取防尘帽或位于该料仓11上方,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22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31的上方;当所述取料组件20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21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31的上方,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22位于所述第二承料托32的上方。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22分别具有与防尘帽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内凹曲面201,该内凹曲面201面向下方。具体地,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第二分料机械手22的下端部为喇叭状,上述内凹曲面201即为喇叭的内表面。所述吸料口即设置于所述内凹曲面201上。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22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气体管路的负压源接口202,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22内分别设有气体通道。
如图2所示,所述取料机构2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导轨23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向导轨24,所述水平导轨23固定设置于机架4上并经过所述料仓11及所述承料托,所述竖向导轨24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23上,所述取料组件2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24上。所述取料机构2还包括用于驱动竖向导轨24沿水平导轨23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25及用于驱动取料组件20沿竖向导轨24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26。
结合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沿取料组件2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分别具有与防尘帽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凸曲面33,该外凸曲面33面向上方。上述的孔34即开设于外凸曲面33上,且孔34的数量优选为多个。
上述分料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机架4上的废料通道。该废料通道具有废料入口35和废料出口36,如图1、图2和图6等所示。废料通道优选为斜槽,废料入口35优选开设在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之间,当第一分料机械手21放置到第一承料托31上的防尘帽的数量多于一个时,第二分料机械手22可将多出的防尘帽移动至废料入口35上方并使其落入废料入口35。多出的防尘帽沿废料通道滑落,并自开设于机架4下部上的废料出口36处掉出。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取料机构2还包括第二检测开关27,所述第二检测开关27对应设置在第一承料托31附近,以用于检测第一分料机械手21和第二分料机械手22上有无防尘帽,以及检测其所吸取的防尘帽的厚度,从而根据厚度判断所取的防尘帽的数量。所述分料机构3还包括两个第三检测开关37,两个第三检测开关37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处,用于检测第一承料托31和第二承料托32上有无防尘帽。第二检测开关27和第三检测开关37分别为光电检测开关,且分别和上述的控制器相电连,上述的控制器还和第一气缸25、第二气缸26的控制阀相电连,上述的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一分料机械手21、第二分料机械手22、第一承料托31及第二承料托32上的负压的有无,具体为控制第一分料机械手21、第二分料机械手22的卸料口和负压源的通断,控制第一承料托31、第二承料托32上的孔34与负压源的通断。
该上料装置还包括可移动的上料机械手,用于将第二承料托32上防尘帽移动至扬声器组装流水线上。
该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装有防尘帽的料仓11被依次转动至第一分料机械手21能够到达的位置a处,第一分料机械手21将最上层的防尘帽吸附并取走,抬升机构5的抬升杆51穿入位置a处的料仓11内并始终将最上层的防尘帽顶至第一分料机械手21能够到达的高度以便于吸取;当第一检测开关14通过料仓11侧面的缺口110检测到位置a当前的料仓11内无防尘帽后,抬升机构5的抬升杆51降下(至抬升杆51顶端位于转盘12下方),转动电机13驱动转盘12转动45度,将下一装有防尘帽的料仓11转动至位置a处,空的料仓11则移出位置a以方便加料;
取料组件20移动至料仓11上方并降下,第一分料机械手21吸取料仓11内上层的防尘帽;取料组件20水平移动至分料机构3上方并降下,第一分料机械手21上的防尘帽落至第一承料托31上;取料组件20重复上述过程,第二分料机械手22将第一承料托31上的防尘帽移动至第二承料托32上,第一分料机械手21吸取新的防尘帽放置到第一承料托31上;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检测开关27检测第一分料机械手21所吸取的防尘帽的厚度,若厚度大于单个防尘帽的厚度,则在防尘帽被放置到第一承料托31上后,第一承料托31上的孔34连通负压源而将下层的防尘帽吸附,第二分料机械手22将上层的防尘帽取走放入第二承料托32上或丢入废料入口35内,实现分料;
最后,由上料机械手将分料后的单个防尘帽(即,第二承料托32上的防尘帽)移至扬声器组装流水线上。
上述上料装置能够实现扬声器防尘帽的分料,实现防尘帽的逐一上料,避免上料时发生多个防尘帽套叠的情形,提高了效率以及扬声器的装配良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取料机构及分料机构;其中:
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存放上下套叠的多个防尘帽的料仓,所述料仓的上端开放;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可移动的用于自所述料仓中取上层防尘帽的取料组件;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放所述取料组件输送的防尘帽以供上料的承料托,所述分料机构具有分料状态,当所述分料机构在分料状态时,所述承料托具有用于吸附防尘帽的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放置的所述承料托,所述取料组件对应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每个所述工作位置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承料托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一承料托和第二承料托,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分料机械手和第二分料机械手,当所述取料组件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料仓的上方或位于所述料仓中,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的上方;当所述取料组件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一承料托的上方,所述第二分料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二承料托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所述料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料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上并沿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料仓中的防尘帽抬升的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抬升杆,各所述料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盘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盘上的通孔和所述料仓的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对齐以供所述抬升杆穿入或穿出所述料仓。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杆为由步进电机驱动移动的丝杠,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为中空且上端开放的圆筒状,且所述料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缺口,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可对齐所述缺口以检测所述料仓中有无物料的第一检测开关;和/或,所述料仓包括中空的本体及中空的上段,所述上段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本体之上,所述上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分料机械手,所述分料机械手具有与防尘帽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内凹曲面,所述内凹曲面上开设有具有负压的吸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导轨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向导轨,所述水平导轨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并经过所述料仓及所述承料托,所述竖向导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取料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托具有与防尘帽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凸曲面,所述外凸曲面上设有一或多个可与负压源连通的负压孔。
CN202010184741.5A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Pending CN111302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4741.5A CN111302052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4741.5A CN111302052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2052A true CN111302052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4741.5A Pending CN111302052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20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489A (zh) * 2020-12-31 2021-06-04 柳州工学院 一种扬声器防尘帽自动粘接装置
CN113844869A (zh) * 2021-10-15 2021-12-28 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料检测分离机构
CN114643168A (zh) * 2022-04-02 2022-06-21 潍坊歌尔丹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防尘帽的组装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489A (zh) * 2020-12-31 2021-06-04 柳州工学院 一种扬声器防尘帽自动粘接装置
CN113844869A (zh) * 2021-10-15 2021-12-28 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料检测分离机构
CN114643168A (zh) * 2022-04-02 2022-06-21 潍坊歌尔丹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防尘帽的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2052A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CN109263243B (zh) 撕离型纸装置及具有其的撕离型纸设备
CN112357589B (zh) 一种屏幕全自动上料机
CN111871704A (zh) 一种涂胶设备
CN111498513A (zh) 一种pp片取料装置及方法
CN212291915U (zh) 一种芯板隔纸分料检测装置
CN112591445A (zh) 料盘堆叠分料机构
CN212024059U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防尘帽的上料装置
CN211309118U (zh) 一种应用于瓷砖包装机上的送纸机构
CN211920131U (zh) 一种扬声器防尘帽上料装置的储料系统
CN212263750U (zh) 一种涂胶设备
CN214383570U (zh) 料盘堆叠分料机构
CN113353618A (zh) 产品厚度分仓自动下料机
CN110615145A (zh) 面膜自动灌装生产线
CN108689112A (zh) 自动上料装置
JP2003137433A (ja) 真空成形トレイのストック装置およびストック方法
CN216736443U (zh) 磁铁上料机构
CN211920130U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音盆的上料装置
CN109605031A (zh) 一种转盘式电机装配生产线
CN210708139U (zh) 彩盒翻转装置
CN111302051A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音盆的上料装置
CN210047692U (zh) 供料装置
CN212449436U (zh) 一种pcb板自动码垛设备
CN210708136U (zh) 拆彩盒装置用内衬运送装置
CN210549298U (zh) 圆螺母止动垫圈连续送料装置及流水线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