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499A - 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5499A CN111295499A CN201880071351.8A CN201880071351A CN111295499A CN 111295499 A CN111295499 A CN 111295499A CN 201880071351 A CN201880071351 A CN 201880071351A CN 111295499 A CN111295499 A CN 1112954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er
- boiler
- outlet
- steam
- turb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2—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 F22B37/47—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temperature, e.g. actuated by fusible plu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3/00—General layout or general methods of operation of complete plants
- F01K13/006—Auxiliarie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3/00—Steam boilers of fire-box type, i.e. the combustion of fuel being performed in a chamber or fire-box with subsequent flue(s) or fire tube(s), both chamber or fire-box and flues or fire tubes being built-in in the boiler body
- F22B13/14—Component part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F22B13/16—Stay-bolt connections, e.g. rigid connections
- F22B13/18—Flexible connections, e.g. of ball-and-socket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22B37/104—Connection of tubes one with the other or with collectors, drums or distribu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2—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 F22B37/44—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valves
- F22B37/446—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over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电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具有过热器;第一集管,该第一集管流体地联接到过热器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过热器的蒸汽;涡轮,该涡轮升高到大致邻近过热器的出口的位置;以及主蒸汽管道系统,该主蒸汽管道系统从第一集管延伸到涡轮并且被构造成将蒸汽流从第一集管引导到涡轮。该系统还包括位于第一集管上游的柔性部分,该柔性部分可操作以由于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第一集管和锅炉挠曲。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发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领域的讨论
就降低煤燃烧的环境影响和提高电站的效率而言,使用燃煤发电站生成电能一直在不断改善。这些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越来越注重减少与煤燃烧有关的排放,以便减轻气候影响。
基于蒸汽涡轮的电站中的热力学效率至少部分地取决于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具体地讲,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越高,潜在效率越大。因此,近年来,采用了甚至比过去更高的蒸汽温度和压力。这种趋势导致了新型电站的发展,包括所谓的“超超临界电站”(其使用温度高于约600℃且蒸汽压力超过240巴的蒸汽循环)以及高级超超临界电站(其使用范围为约700℃至760℃的更高温度的蒸汽循环)。
然而,最高蒸汽温度受到用于形成暴露于高温蒸汽的部件(诸如锅炉蒸汽管)的材料的物理特性的限制。通常,此类材料随着它们所暴露的温度升高而失去强度。从历史上看,强度更高的钢和合金的开发实现了在锅炉中对更高蒸汽温度的使用,从亚临界蒸汽温度到超临界蒸汽温度,并且最近又使用了超超临界蒸汽温度和高级超超临界蒸汽温度。为了承受限定这些已知类型的电站的高压和高温条件,需要特殊合金(例如,镍合金),尤其是对于过热器以及将来自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载送或输送到(一个或多个)涡轮的管道(包括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而言。
在典型电站中,特别是在超超临界和高级超超临界电站中,蒸汽发生器(锅炉)通常可超过100米高,并且主蒸汽出口和热再热出口通常位于锅炉的顶部(即,远高于地平面)。因此,有必要使用相对较长长度的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来将锅炉的顶部处的主蒸汽出口集管和热再热出口集管连接到通常位于地平面处的涡轮(例如,分别为高压涡轮和中压涡轮)。此类重要管道系统所用的这些较长长度的管道可能会大大增加电站的成本,尤其是在由于蒸汽温度越来越高而利用了更昂贵的镍基合金的情况下。
因此,电站设计的最新发展也集中在使这些重要管道系统的材料成本最小化的方法上。例如,现有的解决方案涉及将涡轮升高到地平面以上,以使涡轮入口更靠近主蒸汽出口(和主蒸汽出口集管)和热再热出口(和热再热出口集管)。通过缩短这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理论上可以利用较短长度的管道,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然而,将连接点靠得更近,由此缩短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这可能还会在系统操作期间,在试图适应更高的蒸汽温度时带来其他挑战。具体地,在此类高的操作温度下,锅炉、出口集管、涡轮和管道将膨胀(在本文称为“热位移”或“热膨胀”)。在锅炉应用中通常使用的刚性管道无法适应热位移,这可能导致系统部件的过应力。因此,为了避免过应力,通常有必要将“膨胀环”布置成与主蒸汽管道段和热再热管道段串联流体连通。此类膨胀环通常由标准管和弯管(具有与锅炉管道系统的管相同的壁厚和内径)制成,并且常规被用来吸收钢管中的温度膨胀和收缩。然而,使用此类膨胀环导致需要附加的管长度(例如,以形成膨胀环)和材料成本。
鉴于上述情况,因此需要一种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布置,由此与常规电站系统相比,此类管道的长度可显著减小以降低材料成本,同时还可适应锅炉部件在系统操作期间的热膨胀以避免过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具有过热器;第一集管,该第一集管流体地联接到过热器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过热器的蒸汽。涡轮被定位成大致邻近过热器的出口,并且主蒸汽管道系统从第一集管延伸到涡轮并且被布置成将蒸汽流从第一集管引导到涡轮。该系统还包括位于第一集管上游的第一柔性部分,该第一柔性部分流体地联接在第一集管和锅炉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具有过热器和再热器。主蒸汽出口集管流体地联接到过热器的出口并且被布置成接收来自过热器的蒸汽。热再热出口集管流体地联接到再热器的出口并且被布置成接收来自再热器的蒸汽。该系统还包括:高压涡轮,该高压涡轮邻近过热器的出口;以及中压涡轮,该中压涡轮邻近再热器的出口。主蒸汽管道系统从主蒸汽出口集管延伸到高压涡轮并且被构造成将蒸汽流从主蒸汽管道系统引导到高压涡轮。热再热管道系统从热再热出口集管延伸到中压涡轮并且被构造成将蒸汽流从热再热管道系统引导到中压涡轮。该系统包括位于主蒸汽出口集管上游的第一柔性部分,该第一柔性部分可操作以响应于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主蒸汽出口集管和锅炉挠曲;并且该系统还包括位于热再热出口集管上游的第二柔性部分,该第二柔性部分可操作以响应于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热再热出口集管和锅炉挠曲。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对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燃煤发电站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图1的燃煤发电站的主蒸汽管道布置和热再热管道布置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蒸汽管道布置的详细透视图。
图4是图2的热再热管道布置的详细透视图。
图5是图2的主蒸汽管道布置和热再热管道布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有可能,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适用于燃煤电站,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也可适用于其中必须适应热位移的任何类型的发电设施。
如本文所用,“可操作地耦接”指的是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连接不一定是机械附接。如本文所用,“流体地联接”或“流体连通”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特征的布置,使得这些特征以允许流体在这些特征之间流动并允许流体转移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部件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具有过热器;第一集管,该第一集管流体地联接到过热器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过热器的蒸汽;涡轮,该涡轮升高到大致邻近过热器的出口的位置;以及主蒸汽管道系统,该主蒸汽管道系统从第一集管延伸到涡轮并且被构造成将蒸汽流从第一集管引导到涡轮。该系统还包括位于第一集管上游的柔性部分,该柔性部分定位在第一集管和锅炉之间并且可操作以响应于锅炉的热位移而挠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性部分可包括多个柔性管或可弯曲管,该多个柔性管或可弯曲管可操作地联接过热器的与第一集管流体连通的对应管。
参见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燃煤发电系统/站10。系统10包括燃煤增压锅炉12,给水管线14和蒸汽管线16通向燃煤增压锅炉。锅炉12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构型,并且除了别的以外还包括再热器13、蒸发器和过热器15,以用于在高压下加热蒸汽。再热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在锅炉12内形成为管束(即,各自固有地包括多个单独的管)并且各自具有入口和出口,如本领域已知的。如图1所示,再热器13的出口流体地联接到定位在锅炉本体外部的位于其前侧的热再热出口集管21,而过热器15的出口流体地联接到同样定位在锅炉本体外部的位于其前侧的主蒸汽出口集管19。主蒸汽管道18和热再热管道20(在本文也分别称为“主蒸汽管系统”和“热再热管系统”)分别从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通向高温高压蒸汽涡轮HP1和高温中压蒸汽涡轮IP1。又一管道系统22将来自锅炉12的废气输送到高压气体涡轮HPT。三个涡轮HPT、HP1和IP1连同转子25上的高压压缩机HPC和发电机G1一起形成涡轮系,该涡轮系垂直地并且与锅炉12平行地布置。
高温蒸汽涡轮HP1、IP1和高压气体涡轮HPT在高温下操作,因为它们的部件由镍基合金材料或其他特殊合金材料制造而成。主蒸汽管道系统18、热再热管道系统20和管道系统22也由镍基合金材料或其他特殊合金材料制造而成。这些管道系统18、20、22各自包括多个管,由于涡轮与锅炉平行的垂直布置,该多个管可在最小长度上延伸。鉴于镍基合金材料或其他特殊合金材料的高成本,它们的最小长度可显著节约成本。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并非将涡轮垂直地布置,而是可能仅将涡轮从地平面升高以使其与锅炉的蒸汽出口(即集管的出口,从集管的出口对涡轮进行输送)紧密关联。
在操作中,将给水经由管线14输送到锅炉12中,并且在蒸发器和过热器中将给水在350巴的压力下加热至超过例如700℃的温度,并且更具体地,在约350巴和425巴的压力下加热至介于约700℃和820℃之间的温度。将过热蒸汽从锅炉经由集管19输送到主蒸汽管道系统18,并且输送到高温高压蒸汽涡轮HP1,在高温高压蒸汽涡轮中蒸汽膨胀。然后,将温度仍超过例如至少600℃的膨胀蒸汽经由管线24输送到常规高压蒸汽涡轮HP2。这与常规中压蒸汽涡轮IP2、常规低压蒸汽涡轮LP2和第二发电机G2一起形成布置在第二转子26上的常规涡轮系。
在常规高压蒸汽涡轮HP2中膨胀的蒸汽经由管线16(例如,冷再热管道)返回到锅炉12,在锅炉中蒸汽在再热器13中再次加热。将该再热的蒸汽经由集管21输送到热再热管道系统20,进入高温中压蒸汽涡轮IP1中。将在IP1中膨胀的蒸汽经由管线28输送到常规中压蒸汽涡轮IP2并在常规中压蒸汽涡轮中进一步膨胀并在串联连接的低压蒸汽涡轮LP2中进一步膨胀。最后,将蒸汽输送到冷凝物和给水加热设施50。
管道系统22将来自锅炉12的废气经由高温过滤器30输送到高压气体涡轮HPT,在高压气体涡轮中废气膨胀。然后,将膨胀的废气输送到布置在单独转子上的串联连接的可控低压气体涡轮LPT。废气在其中进一步膨胀,然后将其输送到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以还原氮氧化物。然后,可将废气输送到一系列废气加热的给水加热器(未示出)。
现在转向图2至图5,示出了主蒸汽管道系统18和热再热管道系统20的详细视图。如其中所示,涡轮(例如,高压高温蒸汽涡轮HP1)被安装在平台上,将平台升高使得涡轮入口大致邻近主蒸汽出口集管19。类似地,可将中压涡轮IP1升高,使得涡轮IP1的热再热入口大致邻近热再热出口集管21。如其中所示,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因此定位在锅炉的前侧上,使得集管的出口和涡轮的入口彼此紧邻。
如图2所示,涡轮可被构造成围绕基本上水平轴线40旋转,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广泛方面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上述垂直布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涡轮可相对于常规布置(即,沿锅炉的方向的旋转轴线40,如图2所示)旋转90度,以进一步将涡轮的入口定位成更靠近锅炉12,并且实现对称的布置。在任何实施方式中,涡轮设置成相对于地面升高,使得主蒸汽管道18和热再热管道20(其将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流体地连接到涡轮)的长度可最小化。具体地,通过升高涡轮并将涡轮旋转九十度,使得旋转轴线朝向锅炉的前面延伸,可将主蒸汽管道18和热再热管道的长度减小至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长度,使得对此类蒸汽管的投资大大减少。这与常规系统形成对比,在常规系统中,通常有必要使用较长长度的管道来将锅炉顶部附近的蒸汽出口连接到大致在地平面上的蒸汽涡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主蒸汽管道系统18和热再热管道系统20可配备有主蒸汽旁通阀42和热再热旁通阀44,以选择性地控制通过其中的蒸汽流,如图2至图4所示。如上面所讨论的,如图2至图5所示,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与锅炉分开,并且分别流体地联接到锅炉内的过热器15和再热器13的热交换器管道(过热器和再热器吸收来自穿过锅炉的燃烧气体的热量以生成蒸汽)以从其接收蒸汽和废气。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100包括集管连接管阵列46和48,集管连接管阵列分别将过热器15的管束和再热器13的管束分别流体地联接到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管阵列46、48各自包括多个相对薄壁的小直径管45、47(与主蒸汽管道18和热再热管道20的厚壁的相对大直径管形成对比)。连接管阵列45、48的管45、47可被布置成包括与相应的垂直管部分54流体连通的相应的水平管部分52。在实施方案中,管45、47的相应的水平管部分52将是细长的,从而限定穿过其的大致水平纵向轴线;并且管45、47的相应的垂直管部分54将是细长的并且限定穿过其的大致垂直纵向轴线。管阵列46、48的管45、47将具有比集管19、21和管道18、20、22更薄的壁和更小的直径,因此管阵列46、48的管45、47将比集管19、21和管道18、20、22更容易响应于系统10的加热和冷却而挠曲。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管阵列46、48的连接管45、47被布置成例如通过焊接或机械联接而从过热器15和再热器13的对应的热交换器管延伸并与其流体连通,并且可通常具有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热交换器管相同的壁厚和直径。
如图5最佳所示,连接管阵列46、48的管45、47可各自包括大致水平管部分52和大致垂直管部分54。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大致水平管部分52和大致垂直管部分54共同限定系统10的至少一个柔性联接管部分56。进一步参考图5,相对于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的常规位置分别示出了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热再热出口集管21的位置,它们由附图标记60和70表示。如上面所讨论的,该布置允许主蒸汽管道18和热再热管道20使用相对短的长度,同时在锅炉操作期间适应或允许热膨胀,如下文所讨论的。
具体地,为了补偿来自锅炉的水平热位移和垂直热位移以及来自涡轮和重要管道的热位移,将集管19、21定位在锅炉12的主体钢结构的外部,并因此与锅炉12基本上“脱离”或分开。连接管阵列46、48从锅炉12内的热交换器管束(例如,分别为过热器15和再热器13)延伸,并且流体地连接到锅炉12的主体结构外部的集管19、21。由于连接管阵列46、48包括具有小直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约1.5英寸)的相对薄壁的管,因此与常规流体地联接到热交换器管束的具有较厚壁和较大直径的典型管道相比,这些管45、47可操作以更容易弹性地弯曲和挠曲。
具体地,连接管阵列46、48的水平集管连接管部分52允许锅炉沿垂直方向热膨胀,因为这些水平集管连接管部分能够随着锅炉沿垂直方向膨胀和收缩而向上和向下偏转。类似地,连接管阵列46、48的垂直集管连接管部分54允许锅炉沿水平方向热膨胀并且允许来自(多个)涡轮、管道18、20和出口集管19、21的热膨胀,因为这些垂直集管连接管部分能够随着这些部件横向膨胀和收缩而横向偏转。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出口集管19、21可被支撑在z形止挡件上,但由于涡轮和管道18、20的热膨胀,这些出口集管能够以其他方式朝向锅炉水平膨胀。
与其中主蒸汽出口集管和热再热出口集管例如通过与锅炉的围壁的基本上刚性连接而基本上联接到锅炉的现有设计相比,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或热再热出口集管21移动到锅炉12的主要围壁之外并且分别与主蒸汽管道系统18和热再热管道20系统固定地集成在一起。
如本文所指出的,虽然先前有必要通过在出口集管和涡轮之间(即,在位于集管下游的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内)布置膨胀环或类似结构来适应联接到热交换器管束的管道系统中的热位移,但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消除了这种需要。通过将出口集管19、21设置在锅炉12结构的外部以及将柔性管阵列46、48流体地联接在出口集管19、21和锅炉12之间(即,在集管的上游),限定至少一个柔性联接管部分56的管阵列46、48的小直径管45、47柔性地适应热位移事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10包括设置在第一集管19上游的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该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流体地联接在第一集管19和锅炉12之间,可操作以响应于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第一集管19和锅炉12挠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10可包括位于第二集管21上游的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56,该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可操作以响应于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第二集管21和锅炉12挠曲。管阵列46、48的相对小直径管45、47所提供的挠曲适应系统部件的热膨胀和收缩,从而最小化或防止管道系统18、20中的应力积聚。
通过将管阵列46、48所限定的柔性联接管部分56设置在集管19、21的上游(同样,通过将集管定位在锅炉12外部以及通过使用多个窄的薄壁管来在热膨胀期间提供柔韧性),在较厚壁的主蒸汽管道系统和热再热管道系统中不需要允许挠曲通常所必需的膨胀环或类似结构,从而使此类系统的管道长度大大减小。如上面所讨论的,这可整体上显著降低电站的制造成本,特别是在重要管道系统使用非常昂贵的特殊合金(例如,镍基合金)的情况下。除了显著节约成本之外,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使用短管道长度还使得制造更快且装配时间减少。
本发明的系统的构型,即上面讨论的主蒸汽管道系统、热再热管道系统、出口集管和连接管阵列的特定布置,允许集管19、21、重要管道系统和涡轮相对于锅炉12移动/膨胀,反之亦然。如上面详细描述的,该构型将该系统的至少一个柔性联接管部分56布置成定位在集管19、21的上游(在过热器/再热器与集管19、21之间,通过图5中的柔性联接管部分56来大致指示),从而允许将位于集管下游的主蒸汽管道系统18和热再热管道系统20构造成短的长度(由于主蒸汽管道系统和热再热管道系统的大的直径和壁厚,它们在热膨胀期间不易弯曲或挠曲)。这种由相对短长度的材料构造主蒸汽管道系统和热再热管道系统的能力显著节约了材料成本,从而整体上降低了设施构造的成本。这与现有系统形成对比,在现有系统中,集管基本上固定且刚性地连接到锅炉自身,使得仅涡轮和重要管道被允许相对于锅炉和出口集管移动/膨胀,并且其中有必要使用膨胀环或较长长度的重要管道以在集管的下游提供必要的柔韧性,从而允许系统部件的热膨胀。
虽然在本文已将集管连接管描述为能够弯曲或挠曲以向系统提供柔韧性,从而适应锅炉和集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这是因为与相对厚壁和/或较大直径的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相比,这些集管连接管具有相对薄壁和/或较小直径的构造,但可以设想的是,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在锅炉和集管之间提供相对移动的能力。例如,通过改变集管连接管与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相比的参数,可在集管连接管中提供与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相比更大的挠曲或弯曲能力。改变参数可包括例如提供具有较薄壁、较小直径、不同材料选择或与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管道相比便于弯曲的其他不同材料特性的集管连接管。
如本文所用,以单数形式列举并且以词语“一个”或“一种”开头的元件或步骤应该被理解为不排除多个所述元件或步骤,除非明确说明这种排除。此外,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提及不旨在被解释为排除也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其他实施方案的存在。此外,除非明确相反说明,否则“包括”、“包含”或“具有”具有特定属性的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的实施方案可包括不具有该属性的其他此类元件。
该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案,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设备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可专利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示例。如果此类其他示例具有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没有不同的结构元件,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无实质差别的等效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示例预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发电站的系统10,包括:
锅炉12,所述锅炉具有过热器15;
第一集管19,所述第一集管流体地联接到所述过热器15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过热器15的蒸汽;
涡轮HP1,所述涡轮定位成大致邻近所述过热器15的所述出口;以及
主蒸汽管道系统18,所述主蒸汽管道系统从所述第一集管19延伸到所述涡轮HP1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蒸汽流从所述第一集管19引导到所述涡轮HP1;
其中所述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集管19上游的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所述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流体地联接在所述第一集管19和所述锅炉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包括第一管阵列46,所述第一管阵列将所述过热器15的所述出口流体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集管19。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的所述第一管阵列46包括大致垂直部分54和大致水平部分52。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管阵列46的每个管45都响应于所述锅炉12的热位移是柔性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能够操作以响应于所述锅炉12的热位移而相对于所述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所述锅炉12而挠曲。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中:
所述第一集管19定位在所述锅炉12的主体的外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中:
所述涡轮HP1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取向成与所述锅炉的面大致正交。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其中:
所述管阵列46中的每个管45的直径和壁厚都小于所述主蒸汽管道系统18的所述管道的直径和壁厚。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还包括:
再热器13,所述再热器在所述锅炉12内;
第二集管21,所述第二集管流体地联接到所述再热器13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再热器13的蒸汽;
第二涡轮IP2,所述第二涡轮升高到大致邻近所述再热器13的所述出口的位置:以及
热再热管道系统20,所述热再热管道系统从所述第二集管21延伸到所述第二涡轮IP2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蒸汽流从所述第二集管21引导到所述第二涡轮IP2;
其中所述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集管21上游的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56,所述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能够操作以响应于所述锅炉的热位移而相对于所述第二集管21和所述锅炉12挠曲。
10.一种用于发电站的系统10,包括:
锅炉12,所述锅炉具有过热器15和再热器13;
主蒸汽出口集管19,所述主蒸汽出口集管流体地联接到所述过热器15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过热器15的蒸汽;
热再热出口集管21,所述热再热出口集管流体地联接到所述再热器13的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再热器13的蒸汽;
高压涡轮HP1,所述高压涡轮升高到大致邻近所述过热器15的所述出口的位置;
中压涡轮IP1,所述中压涡轮升高到大致邻近所述再热器13的所述出口的位置;
主蒸汽管道系统18,所述主蒸汽管道系统从所述主蒸汽出口集管19延伸到所述高压涡轮HP1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蒸汽流从所述主蒸汽管道系统18引导到所述高压涡轮HP1;以及
热再热管道系统20,所述热再热管道系统从所述热再热出口集管21延伸到所述中压涡轮IP1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蒸汽流从所述热再热管道系统20引导到所述中压涡轮IP1;
其中所述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主蒸汽出口集管19上游的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所述第一柔性联接管部分56能够操作以响应于所述锅炉12的热位移而相对于所述主蒸汽出口集管19和所述锅炉12挠曲;以及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热再热出口集管21上游的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56,所述第二柔性联接管部分能够操作以响应于所述锅炉12的所述热位移而相对于所述热再热出口集管21和所述锅炉12挠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91471P | 2017-11-28 | 2017-11-28 | |
US62/591,471 | 2017-11-28 | ||
PCT/EP2018/082856 WO2019106019A1 (en) | 2017-11-28 | 2018-11-28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omodating thermal displacement in a power generation plan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5499A true CN111295499A (zh) | 2020-06-16 |
Family
ID=6455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71351.8A Pending CN111295499A (zh) | 2017-11-28 | 2018-11-28 | 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284428A1 (zh) |
EP (1) | EP3717751A1 (zh) |
CN (1) | CN111295499A (zh) |
WO (1) | WO201910601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577117A5 (zh) * | 1974-04-29 | 1976-06-30 | Sulzer Ag | |
DE59209030D1 (de) * | 1992-12-10 | 1998-01-02 | Asea Brown Boveri | Rohrleitung, die Differenzdehnungen unterliegt |
EP1577507A1 (de) * | 2004-03-01 | 2005-09-21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Kraftanlage mit Kohlefeuerung |
DE102006007238A1 (de) * | 2006-02-15 | 2006-07-27 | Rwe Power Ag | Rohrleitungsanordnung |
DE102006007239C5 (de) * | 2006-02-15 | 2015-12-17 | Rwe Power Ag |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für sich verschiebende Rohrleitungen |
US7559294B2 (en) * | 2007-04-26 | 2009-07-14 | Babcock & Wilcox Power Generation Group Inc. | End support configuration for steam tubes of a superheater or reheater |
CN107091127A (zh) * | 2017-04-22 | 2017-08-25 | 冯煜珵 | 一种机炉紧凑布置的管道连接系统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80071351.8A patent/CN111295499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1-28 EP EP18811516.6A patent/EP371775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1-28 US US16/765,201 patent/US202002844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11-28 WO PCT/EP2018/082856 patent/WO2019106019A1/en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284428A1 (en) | 2020-09-10 |
EP3717751A1 (en) | 2020-10-07 |
WO2019106019A1 (en) | 2019-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63097B2 (en) | Flexible assembly of recuperator for combustion turbine exhaust | |
EP2338007B1 (en) | Shop-assembled solar receiver heat exchanger | |
JP2009092372A (ja) | 超臨界蒸気複合サイクル及びその方法 | |
ZA200505452B (en) | Steam generator. | |
EP260482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control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 |
JP2021071286A (ja) | 整列位置と非整列位置との間で移動可能な熱交換管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 |
US10590807B2 (en) |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 |
US7861527B2 (en) | Rehe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 |
KR102462735B1 (ko) | 압력 용기 내의 열 응력을 감소시키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
EP3077632A1 (en) | Combined cycle system | |
US10287922B2 (en) | Steam turbine plant, combined cycle plant provided with sa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team turbine plant | |
US20120024241A1 (en) | Continuous evaporator | |
CN111295499A (zh) | 用于适应发电站中的热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11146333A2 (en) | Heat exchanger having improved drain system | |
US20150020526A1 (en) | Steam power plant with integrated solar receiver | |
JP7143107B2 (ja) | 複合発電プラント | |
EP3318733B1 (en) | Feedwater bypass system for a desuperheater | |
US12031457B2 (en) |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having reduced parasitic pumping losses | |
JP2889271B2 (ja) | 排熱回収ボイラ装置 | |
JP2001201002A (ja) | 配管の貫通構造 | |
JPS60205110A (ja) | 発電プラント用過熱低減器 | |
JPH10153301A (ja) | 排熱回収ボイ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