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138A -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138A
CN111295138A CN201980005543.3A CN201980005543A CN111295138A CN 111295138 A CN111295138 A CN 111295138A CN 201980005543 A CN201980005543 A CN 201980005543A CN 111295138 A CN111295138 A CN 111295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skin piercing
membrane
hous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文·贝尔蒂尔
本·卡萨翁
杰克·梅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SSO Inc
Original Assignee
TASS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SSO Inc filed Critical TASSO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5260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7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5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blood, pH-value of blood
    • A61B5/1405Devices for taking blood samp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99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negative pressure, other than vacuum extraction into a syringe by pulling on the piston rod or into pre-evacuated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21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1Semi-automatically triggered, e.g. at the end of the cocking procedure, for instance by biasing the main drive spring or when reaching sufficient contact pressure, the piercing device is automatically triggered without any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linear sliding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2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 A61B5/15144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piercing unit into the hou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61B2010/008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03Single-ended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技术配置的手持式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以及可相对于壳体沿展开方向移动的致动器。皮肤刺穿组件可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可以被耦合到皮肤刺穿特征以沿着展开方向偏置皮肤刺穿特征。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向预定位置的移动可将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增加到至少部分加载的状态。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的移动超过预定位置可以释放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使得偏置构件沿着展开方向主动地驱动皮肤刺穿特征。

Description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31,728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通过引用合并的申请
本申请与2013年1月25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抽吸,收集和分析体液的手持式装置”的美国申请NO.13/750,526;2013年7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与开放的微流体通道有关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美国申请No.13/949,108;2015年8月3日提交的标题为“重力增强的微流体的收集,处理和转移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美国申请No.14/816,994;2016年12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流体收集中的致动和缩回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美国申请No.15/387,177;2017年9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将体液输送到纤维基质上的方法”的美国申请No.15/711,746;以及2017年7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制备和运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33,323有关;所有这些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从患者处收集体液。特别地,本技术的多种实施方案涉及手持式体液收集装置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收集诸如血液的体液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被广泛用于个性化,临床和现场医疗应用中。通常使用简单的采血装置或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的更复杂的装置(例如,静脉切开静脉穿刺术(phlebotomy venipunctures))来收集生物样本。将体液转移到容器,器皿或分析装置中通常需要几个步骤,这可能很耗时的,容易出错的和/或麻烦的。此外,为未经培训的用户设计的许多个性化的装置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体液的体积,这反过来又限制了此类装置的应用。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不必按比例绘制。反而,重点被放在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上。为了便于参考,在整个本公开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记相同或至少大体上相似或类似的部件或特征。
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透视图。
图1B是使用中的图1A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透视图。
图1C是示出了从图1A的体液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储液器的拆卸的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B是根据本技术配置的皮肤刺穿特征的侧视图。
图2C是根据本技术配置的具有止动特征的皮肤刺穿特征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使用体液收集装置的方法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通过使用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的方法的框图。
图5A-5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具有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的体液收集装置的剖视图。
图6B是图6A的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剖视图。
图6C是图6A的装置的内部部件的俯视图。
图6D是图6A的装置的内部部件的透视图。
图6E是图6A的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分解图。
图7是图6A的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图6A的装置处于峰值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图6A的装置处于缩回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图6A的装置处于重新致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11A-11H是根据本技术的预加载致动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12A-12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锁定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A-13D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将真空施加至患者的皮肤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A-14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将真空施加至患者的皮肤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5A-15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A-16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另一种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A和17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集成到皮肤刺穿组件中的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8A和图18B是体液收集装置的剖视图,该体液收集装置具有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该真空机制被集成到皮肤刺穿组件中并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
图19A-19E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控制皮肤曲度的皮肤界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0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通过使用柔性膜从患者的皮肤抽出体液的方法的框图。
图21A-21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体液收集装置的柔性膜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图2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柔性膜的分解图。
图23A-23E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具有不同表面特征和/或处理的柔性膜的多种视图。
图24A-24F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控制体液沿着柔性膜的流动的壳体特征的剖视图。
图25A-25F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引导体液的流动的芯吸元件的剖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可以被配置为向患者的皮肤展开皮肤刺穿特征以抽出体液(例如血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使用响应于致动器的移动而展开皮肤刺穿特征的致动机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使用真空机制,其被配置为动态地生成施加到患者皮肤上的真空以促进体液的收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使用与患者的皮肤和/或体液接触的柔性膜,以更有效地抽出体液。本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可以被用于快速且容易地获得足以用于下游测试和分析的体液的体积。
本文参考图1A-图25F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应当注意,除了本文公开的那些实施方案之外的其他实施方案也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此外,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具有与本文所示或所述的那些配置不同的配置,部件和/或步骤。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还可以具有除了本文中示出或描述的那些之外的配置,部件和/或步骤,并且这些和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情况下,不具有本文示出或描述的多种配置,部件,和/或步骤。
本文提供的标题仅是为了方便起见,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所公开的主题。
I.体液收集装置
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装置100”)的透视图。装置100可以是手持式的,其尺寸易于被患者的一只手或双手抓住和操纵。这种手持式装置有利地允许患者在没有另一个人帮助的情况下收集体液样本(例如血液样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手持式装置可以由医疗环境外(例如,在家中或在现场诊所中)的非专业人员来操作,而无需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如图1A所示,装置100包括壳体102和致动器104。致动器104(例如,按钮)可相对于壳体102移动,以致动体液从患者处抽出。壳体102可移除地耦合至收集储液器200(例如,管或药筒),用于接收从患者处抽出的体液。储液器200可以用作体液的可移动且标准化的容器,其可以被拆卸并插入临床和实验室设备或工作流程中,例如用于诊断和/或生物标记检测。
图1B是使用中的体液收集装置100的透视图。为了收集体液样本,将装置100施加于患者的身体,壳体102的底表面抵靠皮肤250,而致动器104远离皮肤250。按压致动器104可从装置100内展开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刺血针,刀片或针头)以刺穿皮肤250。随后致动器104远离皮肤的缩回在装置100内形成了真空,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皮肤。来自所产生的切口的体液被抽入壳体102中并被收集到储液器200中。
图1C是示出了从体液收集装置100进行收集储液器200的拆卸的透视图。一旦所需量的体液被收集到储液器200,就将装置100从皮肤250上移除,并将储液器200从壳体102上拆卸。
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的示意性剖视图。装置100包括壳体102,致动器104,至少部分地或完全位于壳体102内的皮肤刺穿组件106,以及穿过壳体102的开口1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108形成在壳体102的底表面110中,使得当将装置100被施加于患者的身体时,开口108抵靠皮肤。致动器104相对于壳体102沿着展开方向112和缩回方向114是可移动的。展开方向112可以是在图2A的定向上的向下方向,例如朝向开口108,并且缩回方向114可以是向上方向,例如远离开口108。展开方向112通常朝向皮肤,而缩回方向114通常远离皮肤。
皮肤刺穿组件106包括至少一个皮肤刺穿特征116(例如,刺血针,刀片,或针头)和耦合到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偏置构件118(例如,弹簧)。偏置构件118被配置成沿着展开方向112朝向开口108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皮肤刺穿特征116可以被配置成刺穿患者的皮肤以形成切口,从该切口可以抽出体液。刺穿皮肤特征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例如,相对较大的皮肤刺穿特征对于形成较大的切口可能是有利的,该切口允许抽出较大体积的体液。相对较小的皮肤刺穿特征可有利于减轻疼痛并获得高穿透速度。可选地,皮肤刺穿组件106可包括多个皮肤刺穿特征,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皮肤刺穿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100可以包括相应数量的开口108,使得每个皮肤刺穿特征穿过各自的开口以刺穿患者的皮肤。然而,一个以上的皮肤刺穿特征116可以穿过一个开口108。例如,所有的皮肤刺穿特征116可穿过单个开口108。
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装置100的皮肤刺穿特征116的侧视图。皮肤刺穿特征116的长度可以被选择以产生适当的刺入皮肤250的穿透深度。例如,皮肤刺穿特征116可以具有大约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或4.0mm的长度。皮肤刺穿特征116的长度可以被选择以产生在皮肤250的表面下方的小于或等于大约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或4.0的穿透深度。
图2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具有止动特征117的皮肤刺穿特征116的侧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止动特征117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底部处或附近,以限制皮肤刺穿特征116进入皮肤的穿透深度。例如,止动特征117可以将穿透深度限制为在皮肤250的表面下方小于或等于约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或4.0mm。
回到图2A,装置100包括用于致动皮肤刺穿组件106的展开的致动机制。例如,致动器104可以例如经由平台120和柱塞122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组件106,以沿着展开方向112展开皮肤刺穿特征。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平台120至少部分地位于致动器104内,柱塞122至少部分地位于平台120内,并且皮肤刺穿组件106被耦合至柱塞122。可选地,在皮肤刺穿特征116已经被展开之后,致动机制还可以沿着缩回方向114致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缩回。在此参考图4-12C描述了致动机制的附加特征和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100包括真空机制,以促进体液的收集。例如,装置100可以在开口108上包括密封构件124(例如,可以弯曲和/或是弹性的柔性膜)以形成内腔126。装置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阀128,该至少一个阀128流体地连接到内腔126,以控制空气流入和流出内腔126。密封构件124可以例如通过柱塞122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组件106,使得皮肤刺穿组件106沿着展开方向112的移动减小了内腔126的容积,并且皮肤刺穿组件106沿着缩回方向114的移动增加了内腔126的容积。阀128可以是单向阀,其允许例如在内腔容积减小时空气从内腔126内逸出,但是防止例如在内腔容积增加时空气进入内腔126。这在内腔126中形成了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皮肤的低压区域(例如,真空)。真空机制的更多的特征和实施方式在本文中参考图13A-18B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100包括与患者的皮肤和/或体液相互作用的皮肤界面,以促进体液的收集。皮肤界面可以控制皮肤的曲度,以将切口维持在打开位置,从而促进体液从皮肤流出。皮肤界面还可包括表面特征和/或处理,以引导体液流向所需的位置,例如,流入壳体102并流向收集储液器。例如,装置100可以包括柔性膜130,该柔性膜130被耦合至壳体102并且覆盖开口108的至少一部分。柔性膜130可以是可弯曲的和/或可拉伸的(例如,弹性的)。柔性膜130可以被耦合到壳体102的底表面110,使得膜130在壳体102的外部。替代地,柔性膜130可以在壳体102的内部。柔性膜130可以可选地包括孔,以允许皮肤刺穿特征116穿过。柔性膜130可以由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硅树脂)制成,其在暴露于真空时会变形为曲形形状。当装置100被施加于患者的身体时,柔性膜130可以形成抵靠患者的皮肤的密封,以控制皮肤曲度和/或引导体液从皮肤流出。皮肤界面的附加特征和实施方式在本文中参考图19A-25F进行描述。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使用体液收集装置的方法300的框图。尽管是相对于装置100的部件描述了方法300的各个步骤,但是应当理解,方法300通常可应用于本文公开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任何实施方案。
方法300包括提供具有皮肤刺穿特征的体液收集装置(框310)并且将皮肤刺穿特征朝向患者的皮肤展开(框320)。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可以由致动机制来驱动,如本文中参照图4-12C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机制包括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组件的致动器,使得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的移动驱动皮肤刺穿特征沿着展开方向朝向开口展开。例如,在图2A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104沿展开方向112配合并移动平台120,该平台120沿展开方向112配合并移动柱塞122,并且柱塞122沿展开方向112的移动导致皮肤刺穿特征116被展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塞122沿着展开方向112的移动释放了偏置构件118上的负载,从而导致偏置构件118沿着展开方向112主动地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偏置构件118最初没有被加载,但是致动器104,平台120和柱塞122的移动将存储的能量加载到偏置构件118上,直到致动器到达释放皮肤刺穿特征116的触发点为止。这允许在偏置构件118中存储的能量被快速释放,从而以较高的速度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刺入到皮肤中。预期该方法将允许更简易的装置组件,提高装置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装置的寿命并减少偏置构件的疲劳。
皮肤刺穿特征可以以适于在患者皮肤上形成切口以抽出体液的任何速度展开。如本文所使用的,“速度”可以指最大速度,平均速度,或皮肤刺穿特征接触皮肤时的速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特征以大于或等于约0.1m/s,0.2m/s,0.3m/s,0.4m/s,0.5m/s,0.6m/s,0.7m/s,0.8m/s,0.9m/s,1.0m/s,1.5m/s,2.0m/s,或2.5m/s的速度展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特征以小于或等于约0.1m/s,0.2m/s,0.3m/s,0.4m/s,0.5m/s,0.6m/s,0.7m/s,0.8m/s,0.9m/s,1.0m/s,1.5m/s,2.0m/s,或2.5m/s的速度展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特征以约0.1m/s至约2.5m/s的范围内的速度展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特征以高速展开,例如,大于或等于约2.5m/s的速度。皮肤刺穿特征的高速展开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具有低刚度或弹性的皮肤产生更有效的穿透,形成较大的切口以允许抽出更大体积的体液,或允许在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物种上使用该装置。替代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低速,例如,小于或等于约0.1m/s的速度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皮肤刺穿的低速展开可以减轻患者所经受的痛苦。
方法300还包括使皮肤刺穿特征从患者的皮肤缩回(框330)。皮肤刺穿特征可通过致动机制缩回,如本文参考图4-12C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可以沿着缩回方向至少部分或完全缩回到壳体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特征在展开之后自动缩回,使得患者不需要执行任何其他动作即可发生缩回。可选地,皮肤刺穿特征被锁定在缩回位置,使得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的进一步移动不会重新展开皮肤刺穿特征。
方法300还包括对患者的皮肤施加真空(框340)。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真空机制,该真空机制在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和缩回的同时生成真空,如本文中参照图13A-18B所描述的。例如,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柱塞122沿着展开方向112的移动减小了内腔126的容积。随着容积减小,空气可以经由阀128从内腔126中逸出。当柱塞122沿缩回方向114移动时,内腔126的容积增加,而阀128阻止空气进入内腔126。因此,内腔126内的压力减小,从而在内腔126中形成真空,以通过开口108抽吸体液和/或患者皮肤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柱塞122到达所需的位移位置,例如最远的位移位置时,阀可以被机械地关闭。通过打开局部毛细血管并将切口保持在打开状态,这有望增加从皮肤抽出的体液量。
方法300还包括将体液抽入体液收集装置中(框350)。一旦皮肤刺穿特征在患者的皮肤上形成切口,来自切口的体液通过开口被被抽吸入壳体并进入收集储液器。可选地,该装置可以包括与皮肤和/或体液相互作用的皮肤界面(例如,柔性膜),以增强体液流入装置,如本文参考图19A-25F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期望柔性膜提供对较大皮肤区域的改善的控制,从而允许装置访问更多的毛细血管并增加可被抽出的体液的体积,并提供在切口点附近收集血液的支持,以防止或至少减轻血液在使用者皮肤上的流动。这进一步允许在从毛细血管中提取血液之后迅速递送抗凝材料。
抽出到装置中的体液的量,也称为“抽吸体积(draw volume)”,可以足够大以用于体液的下游测试和分析,例如,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诊断和/或生物标记检测。如本文所用,抽吸体积可以指可从指定百分比的患者群体(例如,至少90%的患者)中收集的体液的最大体积。装置的抽吸体积至少约为50μL,75μL,100μL,125μL,150μL,175μL,200μL,225μL,250μL,275μL,300μL,325μL,350μL,375μL,400μL,425μL,450μL,475μL,500μL,550μL,600μL,650μL,700μL,750μL,800μL,850μL,900μL,950μL,1mL,1.5mL,或2mL患者的体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的抽取体积高达约50μL,75μL,100μL,125μL,150μL,175μL,200μL,225μL,250μL,275μL,300μL,325μL,350μL,375μL,400μL,425μL,450μL,475μL,500μL,550μL,600μL,650μL,700μL,750μL,800μL,850μL,900μL,950μL,1mL,1.5mL,或2mL患者的体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的抽吸体积在约50μL至约2mL,约100μL至约2mL,约100μL至约1.5mL,约100μL至约1mL,或约100μL至约500μL的范围内。
II.致动机制
本技术的体液收集装置可包括展开皮肤刺穿组件的致动机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机制包括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组件的致动器,使得致动器的移动导致皮肤刺穿组件的皮肤刺穿特征沿着朝向患者皮肤的展开方向展开。展开皮肤刺穿特征的致动器移动可以是简单的单向移动,可由非专业人员轻松完成,例如按下按钮。
致动机制可包括偏置构件(例如,弹簧),该偏置构件被耦合至皮肤刺穿特征以沿展开方向驱动皮肤刺穿特征。偏置构件可以具有无加载状态(例如,未压缩状态),其中很少或没有负载施加在偏置构件上(例如,很少或没有能量存储在偏置构件中),以及加载状态(例如,压缩状态),其中将负载施加在偏置构件上(例如,以所需速度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足够的能量被存储在偏置构件中)。当释放偏置构件上的负载时,偏置构件从加载状态转换到无加载状态,并且偏置构件转换到无加载状态驱动皮肤刺穿特征在展开方向上的展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机制被配置成使得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移动既施加又释放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原位加载的(in situ loaded)”)。在将致动器从初始位置沿着展开方向移动之前,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可以在偏置构件上包括很少或没有负载。例如,在移动致动器之前,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可以小于或等于在体液收集装置的操作期间偏置构件上的最大负载的大约15%,10%,5%,或1%。作为另一个示例,在将致动器从初始位置移动之前,偏置构件的长度可以是其无加载长度的至少约85%,90%,95%或99%。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的优点包括更简易的装置组件,提高的装置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长的装置寿命,以及减少的偏置构件上的疲劳。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通过使用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的方法400的框图。方法400可以被应用于本文公开的任何体液收集装置,例如装置100。另外,方法40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其他方法的任何步骤组合或替代。例如,方法40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方法300的框320结合或作为其子步骤执行。
方法400包括将致动器移动到预定位置(框410)。预定位置可以是沿着展开方向(例如,朝向患者的皮肤)的位置。例如,一旦将体液收集装置施加于皮肤,患者就可以按压致动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定位置是距离致动器的初始静止位置至少约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15mm,或20mm。
该方法还包括将负载施加到耦合至皮肤刺穿特征的偏置构件上(框420)。通过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向预定位置的移动,可以将负载施加到偏置构件上。偏置构件可以最初处于很少施加负载或没有施加负载的无加载状态,并且移动致动器可以将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增加到至少部分加载的状态或完全加载的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器机械地耦合到偏置构件以例如通过压缩偏置构件将负载施加到偏置构件上。例如,偏置构件可被压缩至小于或等于其无加载长度的约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5%。
该方法接下来包括将致动器移动到超过预定位置(框430)。例如,致动器可以沿展开方向被移动到比预定位置更远的位置,例如通过在将装置施加于皮肤的同时患者继续按压致动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器被移动超过预定位置至少约0.1mm,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或5mm的距离。
该方法还包括释放偏置构件上的负载(框440)。可以通过使致动器沿展开方向移动超过预定位置来释放负载。该方法还包括将皮肤刺穿特征朝向患者的皮肤驱动(框450)。皮肤刺穿特征可以通过致动器和偏置构件共同地朝向患者的皮肤驱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移动超过预定位置释放了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使得偏置构件沿着展开方向主动地驱动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当偏置构件从压缩状态向未压缩状态延伸时,偏置构件可以驱动皮肤刺穿特征。
图5A-5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500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致动机制500包括偏置构件118,柱塞122,壳体102,和致动器(未示出)。皮肤刺穿特征116经由基座502被耦合到偏置构件118。柱塞122围绕皮肤刺穿组件106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504。壳体102包括开口108和壳体102内的一个或多个臂506。
在沿着展开方向移动致动器之前(图5A),在偏置构件118上很少加载或没有加载,使得偏置构件处于或接近其未压缩长度。沿着展开方向将致动器移动到预定位置(图5B),导致臂506呈现与基座502配合并向偏置构件118施加负载的挠曲配置。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配合并移动柱塞122和皮肤刺穿组件106使之朝着开口108向下移动。该向下移动使臂506与基座502配合。臂506处于挠曲配置(例如,向内弯曲配置),该挠曲配置向上抵靠在基座502上,从而使偏置构件118在基座502和柱塞122之间被压缩。
沿着展开方向将致动器移动超过预定位置(图5C),导致臂506向外挠曲并由此与基座502脱离(例如,静止配置或释放配置),这继而释放了在偏置构件118上的负载。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的持续向下的移动使柱塞122的突出部504与向内挠曲的臂506接触。每个突出部504接触相应的臂506并使其从向内挠曲配置移位到释放配置,例如通过向外弯曲臂506。一旦处于释放配置,臂506就从基座502脱离并释放偏置构件118上的压缩。偏置构件118朝向其未压缩长度恢复原状,从而向下朝向开口108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
致动机制500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尽管图5A-5C示出了具有两个突出部和两个臂的机制500,替代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突出部和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制500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突出部;以及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臂。突出部504和臂506的位置也可以改变。例如,突出部504可以在壳体102上,而臂506可以在柱塞122上。另外,尽管图5A-5C示出了臂506被突出部504向外移位以释放偏置构件118,但在替代实施方案中,臂506可以被突出部504向内移位以释放偏置构件118。
图6A-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具有原位加载的致动机制的体液收集装置100。装置100包括壳体102,致动器104,以及皮肤刺穿组件106。壳体102包括上壳体部分602A和下壳体部分602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壳体部分602A和下壳体部分602B是耦合在一起以形成壳体102的单独的部件。在替代实施方案中,上壳体部分602A和下壳体部分602B可以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部件。上壳体部分602A被成形为接收致动器104。下壳体部分602B包括具有开口108的底表面110。
致动器104至少部分地在装置100的上壳体部分602A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器104是中空的,按钮状的结构,其位置被设置成被患者沿着展开方向112按下以展开皮肤刺穿组件106的皮肤刺穿特征116。致动器104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内部装置部件,例如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或柱塞122机械地耦合至皮肤刺穿组件1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器104围绕平台120的至少一部分,平台120围绕垫圈60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垫圈604围绕密封构件12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密封构件124围绕柱塞122的至少一部分。致动器104,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的位置可以同心地设置,使得这些部件的纵向轴线(例如,沿着展开方向112延伸的轴线)对准。
致动器104,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可使用互补的互连特征(例如,凹口,凹槽,突出部,凸舌等)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而彼此耦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致动器104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时,致动器104的下边缘606配合平台120的至少一个凸舌特征608。至少一个凸舌特征608可从平台120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以接收并配合致动器104的下边缘6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台120包括至少一个突出特征610,当平台120沿展开方向112移动时,该突出特征610与垫圈604的至少一个凸舌特征612配合。至少一个突出特征610可以从平台120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凸舌特征612可以从垫圈604的外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可选地,垫圈604可以包括沿着垫圈604的外表面均匀地间隔开的三个凸舌特征,如图6C-6D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垫圈604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时,垫圈604的下边缘614配合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的套环特征616。套环特征616可从柱塞122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以接收并配合垫圈604的下边缘614。
尽管在图6A-6E中示出了作为单独的部件的致动器104,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这些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例如,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可以例如通过包覆成型(overmolding)而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部件。作为另一示例,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可例如通过包覆成型(overmolding)而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部件。这样的方法对于减少部件的数量以简化装置组件可能是有益的。
皮肤刺穿组件106机械地耦合到柱塞1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组件106被耦合至柱塞122的内表面,使得柱塞122围绕皮肤刺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皮肤刺穿组件106可包括偏置构件118,基座502和至少一个皮肤刺穿特征116。偏置构件118可具有耦合至柱塞122的内表面的上部和耦合至基座502的下部。皮肤刺穿特征116可被安装到基座502。
装置100在壳体102内的开口108附近包括至少一个臂506。臂506可以与下壳体部分502B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是被耦合到下壳体部分502B的单独的部件。臂506可以是柔性部件,其可在挠曲配置(例如,向内弯曲的配置)和静止配置(例如,拉直或向外弯曲的配置)之间移动。
图6A是在致动器104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之前(“预致动状态”)的装置100的剖视图。在预致动状态下,臂506最初处于与底座502配合的挠曲配置。基座502可以包括钩形特征618,该钩形特征618接收臂506的端部620。钩形特征618可以将臂506约束在挠曲配置中并且防止臂506恢复到释放配置。当致动器104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到预定位置(“致动状态”)时,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也如上所述通过它们各自的互连特征的配合而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因此,臂506在基座502和柱塞122之间压缩偏置构件118,从而向偏置构件118施加负载。
图7是当致动器104移动超过预定位置(“展开状态”)时的装置100的剖视图,以及图8是当致动器104沿着展开方向112处于最大位置(“峰值展开状态”)时的装置100的剖视图。当致动器104移动超过预定位置时,柱塞122向臂506移动,直到臂506的端部620接触柱塞122内的至少一个突出部504。基座502可包括形成在钩形特征618中的凹口,以允许臂506的端部620与突出部504之间的接触。突出部504包括倾斜表面622,该倾斜表面622与臂506接触并且使其从钩形特征618向外移位,使得臂506从挠曲配置移动到释放配置。在释放配置中,臂506从基座502脱离并向外偏转进入形成在突出部504和柱塞122的侧壁626之间的通道624中。
一旦臂506脱离基座502,就释放偏置构件118上的负载(例如,释放所存储的能量),从而使偏置构件118将基座502和皮肤刺穿特征116朝开口108驱动。柱塞122可以可选地包括闩锁部分628,以限制皮肤刺穿特征116沿着展开方向112的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闩锁部分配合基座502上的互补止动特征630以停止基座502和皮肤刺穿特征116沿展开方向112的移动。闩锁部分628可远离柱塞122的上部632,并且与上部632保持距离并且闩锁部分628被配置成允许皮肤刺穿特征116获得所需的穿透速度。例如,该距离可以是至少约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距离可以在大约4mm到大约8mm的范围内。
图9是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缩回之后(“缩回状态”)的装置100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100的致动机制在展开之后还自动缩回皮肤刺穿特征116,而无需患者对装置部件进行任何额外的致动。例如,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偏置构件634(例如,弹簧),该第二偏置构件634被配置为沿着缩回方向114偏置皮肤刺穿特征116远离开口108。第二偏置构件634可以具有无加载状态(例如,未压缩状态),其中很少或没有负载施加在第二偏置构件634上,以及加载状态(例如,压缩状态),其中负载被施加在第二偏置构件634上。当第二偏置构件634上的负载被释放时,第二偏置构件634从加载状态朝向无加载状态移动,并且第二偏置构件634朝向无加载状态的移动驱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缩回。
第二偏置构件可以在致动器104和下壳体部分602B之间被耦合。如图7和图8所示,致动器104沿展开方向的移动压缩第二偏置构件634,从而向第二偏置构件634施加负载,从而导致能量被存储在第二偏置构件634中。当患者或用户停止在致动器104上推动时,第二偏置构件634上的负载被释放,导致第二偏置构件634沿缩回方向114驱动致动器104。致动器104沿缩回方向114的移动还使平台120,垫圈604,密封构件124,和柱塞122通过如上所述的其各自的互连特征的配合沿缩回方向114移动。柱塞122沿缩回方向114的移动也使偏置构件118,基座502和皮肤刺穿特征116沿缩回方向114远离开口108缩回。随着第二偏置构件634在缩回方向114上移动平台120,柱塞122和密封构件124,密封构件124内的容积增加,从而导致由密封构件124界定的容积内的压力(例如,真空)减小以从患者处抽血。
图10是当皮肤刺穿特征116缩回之后致动器104沿展开方向112移动时(“重新致动状态”)的装置100的剖视图。装置100可以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被配置为在皮肤刺穿特征116已经缩回之后防止皮肤刺穿特征116的重新展开。因此,即使患者再次按压致动器104,皮肤刺穿特征116也被保持在壳体102内并且不会展开。锁定机制的附加特征和实施方式在本文中参考图12A-12C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体液收集装置包括致动机制,在该致动机制中,驱动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的偏置构件在致动器运移动之前被部分或完全加载(“预加载”)。因此,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的移动仅释放了偏置构件上的负载,而几乎没有或没有施加额外的负载。
图11A-11H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预加载致动机制的操作的示意性俯视图和剖视图。致动机制包括展开组件1100(图11A-11D)和缩回组件1150(图11E-11G)。参照图11A(俯视图)和11B(剖视图)所示,展开组件1100包括板1102,板1102中的孔1104,以及延伸穿过孔1104的轴1106。轴1106包括上端部1108A和下端部1108B。上端部1108A被耦合至具有与孔1104的形状互补的形状的至少一个止动特征1110。例如,止动特征1110可包括从轴1106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凸舌,并且孔1104可包括成形为接受一个或多个凸舌的一个或多个凹部。下端部1108B被耦合到承载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基座502上。偏置构件118至少部分地围绕位于板1102的下表面和基座502的上表面之间的轴1106。
如图11A和11B所示,在致动体液收集装置之前,止动特征1110被定向在板1102的上表面上,使得止动特征1110不与孔1104对准。例如,止动特征1110可相对于孔1104旋转,使得止动特征1110的突起不在孔1104的相应的凹部上方,而是抵靠板1102的上表面。因此,止动特征1110防止轴1106,基座502,和皮肤刺穿特征116朝着展开方向移动。轴1106的长度可以被选择成使得偏置构件118以至少部分加载的状态被保持在基座502和板1102之间。例如,偏置构件118可以以小于或等于其无加载长度的约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5%的加载长度被保持。
在体液收集装置的致动期间,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的移动引起止动特征1110例如沿着旋转方向1112的旋转移动。旋转方向1112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如参照图11C(俯视图)和11D(剖视图)所示,旋转移动使止动特征1110与孔1104对准,使得止动特征1110可以穿过孔1104。例如,止动特征1110可以被旋转,使得止动特征1110的突起在孔1104的相应的凹部上方。止动特征1110与孔1104的对准释放了偏置构件118上的负载。在没有止动特征1110将偏置构件118约束到其加载长度的情况下,偏置构件118可朝其无加载长度延伸,从而沿展开方向112驱动基座502和皮肤刺穿特征116朝向患者的皮肤。
缩回组件1150可与展开组件1100结合使用以在展开之后缩回皮肤刺穿特征116。例如,缩回组件1150可以围绕展开组件1100和/或皮肤刺穿特征116的至少一部分。如参照图11E(俯视图)和11F(剖视图)所示,缩回组件1150包括具有外表面1154A和内表面1154B的盖1152。盖1152包括一个或多个从外表面1154A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1156。第二偏置构件634被接受在形成于盖1152的内表面1154B中的凹槽1158内。第二偏置构件634被耦合在盖1152的内套环1160和装置的壳体102之间。缩回组件115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特征1162,其朝着盖1152径向向内延伸。闩锁特征1162可以位于相对于皮肤刺穿特征116固定的装置的一部分上,例如壳体102。
如图11E和11F所示,在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16之前,盖1152可被定向成使得突起1156与闩锁特征1162对准。闩锁特征1162可配合突起1156,使得盖1152相对于壳体102保持在适当位置。可以选择盖1152内的凹槽1158的高度,使得第二偏置构件634以至少部分加载的状态被保持在内套环1160和壳体102之间。例如,第二偏置构件634可以以小于或等于其无加载长度的约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5%的加载长度被保持。
刺穿皮肤特征的展开导致盖1152例如沿着旋转方向1164的旋转移动。旋转方向1164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如图11G(俯视图)和图11H(剖视图)所示,旋转移动使闩锁特征1162与突起1156不对准,从而释放了第二偏置构件634上的负载。第二偏置构件634可朝其无加载长度延伸,从而沿缩回方向114驱动盖1152。盖1152可以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特征116,使得第二偏置构件634朝其无加载长度的移动使皮肤刺穿特征116沿着缩回方向114远离患者的皮肤移动。
展开组件1100和缩回组件1150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可以使用多种数量,尺寸和/或形状的止动特征1110和/或孔11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止动特征1110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的凸舌;以及孔1104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相应的凹部。作为另一个示例,突起1156和/或闩锁特征1162的数量,大小和/或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缩回组件1150可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突起;以及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的闩锁特征。
本技术的体液收集装置可以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被配置成在皮肤刺穿特征已经被展开并缩回到装置中之后防止皮肤刺穿特征的重新展开。锁定机制有望通过仅使装置一次性使用来提高安全性,从而降低受伤或意外重复使用受污染的装置的风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锁定机制包括可切换特征,其可在缩回前配置(pre-retractionconfiguration)和缩回后配置(post-retraction configuration)之间移动。可切换特征最初可以处于缩回前配置,并且可以随着皮肤刺穿特征而移入缩回后配置。在缩回后配置中,可切换特征可以限制一个或多个装置部件(例如,致动器,柱塞,皮肤刺穿组件)的移动,以防止皮肤刺穿组件被重新展开,即使致动器已沿展开方向被移动。例如,可切换特征可以限制一个或多个装置部件沿着与缩回前的移动路径不同的移动路径移动,并且不允许皮肤刺穿特征重新展开。
图12A-12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被配置的锁定机制1200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锁定机制1200可以被并入到本文所公开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任何实施方案中。例如,锁定机制1200可以被并入到图6A-10的装置100中。作为另一个示例,锁定机制1200可以与图11A-11H的致动机制结合使用。
锁定机制1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切换特征1202和一个或多个引导特征1204。可切换特征1202在机械地耦合到皮肤刺穿特征116的部件上,例如环122′或致动器104(未示出)。引导特征1204可以在相对于皮肤刺穿特征116保持静止的装置的部件上,例如壳体102(未示出)。
可切换特征1202可在缩回前配置和缩回后配置之间移动。如图12A所示,在致动器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之前,可切换特征1202最初处于缩回前配置,其接触部1206沿着引导特征1204的第一表面1208A。例如,在缩回前配置中,可切换特征1202可被径向向外弯曲,其接触部1206沿着引导特征1204的外表面。第一表面1208A将负载施加到接触部1206,以将可切换特征1202保持在缩回前配置,并且防止可切换特征1202恢复到缩回后配置。
如图12B所示,当环122′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展开期间沿着展开方向112移动时,可切换特征1202的接触部1206沿着展开方向112抵靠第一表面1208A滑动,直到它们到达引导特征1204的端部1210,释放了接触部1206上的负载,并允许可切换特征1202恢复到缩回后配置为止。可切换特征1202到缩回后配置的移动可以包括线性,径向,和/或旋转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切换特征1202的移动仅包括线性和/或径向移动,并且不涉及任何旋转移动。例如,在缩回后配置中,可切换特征1202可径向向内弯曲。
如图12C所示,当环122′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缩回期间沿着缩回方向114移动时,可切换特征1202的接触部1206沿着缩回方向114抵靠引导特征1204的第二表面1208B滑动。第二表面1208B可以是引导特征1204的内表面。可将可切换特征1202朝向缩回后配置偏置,使得可切换特征1202不会恢复至缩回前配置,即使环122′随后沿展开方向112移动。可切换特征1202的缩回后配置可将环122′的移动限制到防止重新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16的移动路径上。例如,当环122′沿着移动路径移动时,环122′可以与参与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展开的一个或多个装置部件(例如,致动器,平台,套环,皮肤刺穿组件)脱离。
锁定机制1200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尽管图12A-12C示出了具有两个可切换特征和两个引导特征的机制1200,替代的实施方案可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可切换特征和引导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制1200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可切换特征;以及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引导特征。可切换特征和引导特征的位置也可以改变。例如,可切换特征1202可以在致动器,平台,套环,柱塞,和/或皮肤刺穿组件上。可切换特征1202和引导特征1204的位置也可以颠倒,使得可切换特征1202在相对于皮肤刺穿特征116保持静止的部件上,以及引导特征1204在与皮肤刺穿特征116一起移动的部件上。另外,尽管图12A至-12C示出了可切换特征1202的接触部1206在缩回前配置中向外弯曲并且在缩回后配置中向内弯曲,但在替代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206可以在缩回前配置中向内弯曲。并在缩回后配置中向外弯曲。
III.真空机制
本技术的体液收集装置可以包括真空机制,该真空机制被配置为向患者的皮肤施加真空以促进较大体积的体液的抽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真空使皮肤变形为曲形形状,该曲形形状打开皮肤内的毛细血管以增加体液的局部流动,并且还将切口保持在打开的配置中以促进体液向装置内抽出。例如,与主动地将空气从刚性杯中抽出(例如,从吸杯中抽出空气)相反,可以通过使诸如上述的密封构件124的柔性膜内的体积膨胀来施加真空。相对于体液收集装置操作中的其他步骤,真空施加的时间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例如,可以在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之前,同时和/或之后施加真空以刺穿皮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使皮肤刺穿特征从皮肤缩回之前,同时和/或之后施加真空。本技术的真空机制可以与本文公开的任何致动机制结合使用,例如参考图4-12C描述的致动机制。
例如,图13A-13D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施加到患者皮肤250上的真空的示意性剖视图。首先将该设备施加到患者的身体,壳体102和开口108抵靠皮肤250(图13A)。向皮肤250施加真空以将皮肤250的至少一部分拉成曲形的形状(图13B)。可以至少部分地将皮肤250拉入装置中,例如至少部分地被拉动穿过开口108并被拉入壳体的内部。当皮肤250处于真空下时,皮肤刺穿特征116被展开并刺穿皮肤250以形成切口1300(图13C)。然后可以可以缩回皮肤刺穿特征116以允许体液从切口1300流入壳体102(图13D)。
图14A至图14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施加到患者的皮肤250上的真空的示意性剖视图。首先将该装置施加到患者的身体,壳体102和开口108抵靠皮肤250(图14A)。向皮肤250施加真空以将皮肤250的至少一部分拉成曲形的形状(图14B)。可以将皮肤250至少部分地拉入到装置中,例如穿过开口108并拉入壳体102的内部,并且皮肤刺穿特征116可以刺穿皮肤250以形成切口13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皮肤250被拉入与皮肤刺穿特征116接触时,皮肤刺穿特征116保持不动。可替代地,当施加真空时,皮肤刺穿特征116可以同时朝向皮肤250展开。然后可以缩回皮肤刺穿特征116以允许体液从切口1300流入到壳体102(图14C)。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体液收集装置不包括预先存在的真空源。相反,该装置包括真空机制,该真空机制随着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和/或缩回而生成真空(“动态生成的真空”)。例如,真空机制可以包括首先处于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例如,表压为约0kPa)的内腔。当装置被致动时(例如,在皮肤刺穿特征的展开和/或缩回期间),真空机制可以通过与从内腔抽出气体相反地扩大该内腔的容积而将该内腔内的压力降低至小于大气压,从而在内腔中形成真空。例如,内腔的表压可以处于小于或等于约10kPa,-15kPa,-20kPa,-25kPa,-30kPa,-35kPa,-40kPa,-45kPa,-50kPa,-55kPa,或-60kPa。内腔可以与皮肤或接触皮肤的装置部件(例如,柔性膜)流体连接,以将真空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到皮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腔机械地耦合到体液收集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部件,使得该部件沿展开方向的移动减小内腔的容积,并且该部件沿缩回的移动增加内腔的容积。例如,内腔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密封构件(例如,柔性膜)形成,该密封构件是可变形的以增加或减小内腔的容积。在另一示例中,内腔可以由两个接触的实心圆柱体形成,该实心圆柱体的一个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滑动。真空机制还可以包括与内腔流体连接的至少一个阀,以控制内腔的空气流入和流出。该阀可以是单向阀(例如,止回阀),其允许在内腔容积减小时空气从内腔内逸出,但是阻止空气随内腔容积增加而进入内腔,以动态地在内腔内生成真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当致动机制在完全致动之前或同时到达预定位置时,可以机械地关闭阀。
图15A-15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1500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真空机制1500包括密封构件124,其至少部分地在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102中的开口108上方。密封构件124具有外部部分1502A和内部部分1502B。密封构件124的外部部分1502A连接到壳体102,并且密封构件124的内部部分1502B连接到柱塞122,从而形成与开口108流体连接的内腔126。柱塞122包括与内腔126流体连接的阀128(例如,伞形阀)。如本文所述,柱塞122可连接至皮肤刺穿组件106(未示出)。
首先将该装置施加到患者身体,开口108抵靠患者的皮肤,以使内腔126在密封构件124,柱塞122,壳体102,和皮肤之间密封。在装置的致动器移动之前(图15A),内腔126内的压力处于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并且阀128关闭。当致动器沿展开方向移动(例如,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时,柱塞122也沿展开方向朝向开口108移动,从而减小了内腔126的容积(图15B)。容积的减小使内腔126内的压力相应增加,从而导致阀128打开并允许空气从内腔126内逸出。例如,阀128可被配置成当内腔内的表压大于或等于约0.1kPa,0.2kPa,0.3kPa,0.4kPa,0.5kPa,0.6kPa,0.7kPa,0.8kPa,0.9kPa,1.0kPa,1.5kPa,2kPa,2.5kPa,3.0kPa,或4kPa时打开。
当柱塞122沿缩回方向远离开口移动时(例如,当皮肤刺穿特征缩回时),内腔126的容积增加(图15C)。阀128阻止空气随容积增加而进入内腔126,从而在内腔126内产生相应的压力降低。降低的压力产生真空,该真空将患者的皮肤至少部分地拉入装置中(例如,将皮肤至少部分地穿过开口108并拉入内腔126)。
回头参考图6A-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可以包括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真空机制包括密封构件124。密封构件124耦合到壳体102和柱塞122以限定内腔126。密封构件124可在其中内腔126的容积减小的收缩配置和其中内腔126的容积增大的伸展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密封构件124机械地耦合至柱塞122,使得柱塞122的移动也使密封构件124在收缩配置和伸展配置之间移动。
密封构件124,壳体102,和柱塞122可以经由气密连接而彼此连接,以允许在内腔126内形成低压区域(例如,真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密封构件124的外部部分1502A耦合在壳体102和保持元件640之间。保持元件640可以是类似环形结构,其将外部部分1502A压靠在壳体102的圆柱形部分642上以在密封构件124和壳体102之间形成气密连接。密封构件124的内部部分1502B连接到柱塞122的上表面。阀128(例如伞形阀)延伸穿过柱塞122的上表面,以控制内腔126的空气流入和流出。
在装置的致动器移动之前(图6A),内腔126内的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并且阀128关闭。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展开期间(图7和图8),柱塞122沿展开方向112移动,从而将密封构件124移动到收缩配置并减小内腔126的容积。容积的减小使内腔126内的压力相应增加,从而导致阀128打开并允许空气从内腔126内逸出。
在皮肤刺穿特征116(图9)的缩回期间,柱塞122沿缩回方向114移动,从而将密封构件124拉到伸展配置并增加内腔126的容积。阀128阻止空气随着容积增加而进入内腔126,从而在内腔126内产生相应的压力降低。减小的压力产生真空,该真空将患者的皮肤至少部分地拉过开口108并进入内腔126。
图16A-16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另一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1600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真空机制1600包括连接到壳体102和柱塞122以形成内腔126的密封构件124。内腔126与壳体102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08流体连接。柱塞122包括与内腔126流体连接的阀128。壳体102包括朝着阀128延伸进入内腔126的尖头1602。阀128可以是通过与尖头1602配合而打开和/或关闭的机械致动阀。
首先施加该装置到患者身体,开口108抵靠患者的皮肤,以将内腔126在密封构件124,柱塞122,壳体102,和皮肤之间密封。在装置的致动器移动之前(图16A),内腔126内的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并且阀128关闭。当致动器沿展开方向移动(例如,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时,柱塞122也沿展开方向朝向开口108移动,从而使尖头1602与阀128接触(图16B)。尖头1602可以配合并打开阀128,以允许空气从内腔126内逸出。
当柱塞122沿着缩回方向远离开口移动时(例如,当皮肤刺穿特征缩回时),尖头1602与阀128脱离(图16C)。当尖头1602与阀128脱离配合时,尖头1602可将阀128关闭,从而防止空气进入内腔126。因此,随着内腔126的容积增加,内腔126内的压力减小,从而产生真空,该真空将患者的皮肤至少部分地通过开口108拉入内腔126。
图17A和图17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集成到皮肤刺穿组件106中的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1700的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机制1700中,皮肤刺穿组件106本身形成阀128的一部分。例如,阀128可包括阀构件1702(例如,盘,密封件,或垫圈)和连接至真空内腔(未示出)的开口1704。阀构件1702可以由橡胶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当其抵靠开口1704放置时形成气密密封。阀构件1702可以在皮肤刺穿组件106上,例如在皮肤刺穿特征116附近。皮肤刺穿组件106可以至少部分地在柱塞122内,并且开口1704可以形成在柱塞122中。当阀构件1702远离开口1704时(例如,在皮肤刺穿特征116展开之前),可以打开阀128(图17A)。当皮肤刺穿特征和阀构件1702抵靠开口1704时(例如,在皮肤刺穿特征116展开之后),可以关闭阀128(图17B)。
图18A和图18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的剖视图,该体液收集装置100具有动态生成的真空机制,该真空机制集成到皮肤刺穿组件106中。装置100包括壳体102,致动器104,和皮肤刺穿组件106。壳体102包括上部壳体部分602A和下部壳体部分602B。上部壳体部分602A被成形为接收致动器104。下部壳体部分602B包括具有开口108的底部表面110。
致动器104至少部分地在装置100的上部壳体部分602A内。致动器104经由一个或多个内部装置部件(例如平台120,柱塞122,和/或密封构件124)机械地耦合至皮肤刺穿组件1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致动器104围绕平台12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平台120围绕柱塞122和/或密封构件124的至少一部分。致动器104,平台120,柱塞122,和/或密封构件124的位置可以同心地设置,使得这些部件的纵向轴线对准。
致动器104,平台120,柱塞122,和密封构件124可使用互补的互连特征(例如,凹口,凹槽,突出部,凸舌等)的任何适合的组合而彼此耦合。例如,平台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钩形特征1802,其与柱塞122上的一个或多个互补的凹口特征1804配合,使得平台120沿展开方向112的移动也使柱塞122沿展开方向运动。柱塞122可以是具有上部部分1806A和下部部分1806B的中空结构。上部部分1806A可以耦合至平台120,下部部分1806B可以耦合至密封构件124。
皮肤刺穿组件106包括至少部分在柱塞122内的轴1808。轴1808具有上部端部1810A,下部端部1810B,和扩口部1810C。轴1808的纵向轴线可以与展开方向112对准,使得上部端部1810A远离开口108并且下部端部1810B朝向开口108。扩口部1810C可以在上部端部1810A和下部端部1810B之间。扩口部1810C可以具有比上部端部1810A和下部端部1810B更大的直径。轴1808可相对于柱塞122沿展开方向112和缩回方向114移动。
皮肤刺穿组件106还包括皮肤刺穿特征116和偏置构件118。皮肤刺穿特征116耦合到轴1808的下部端部1810B。偏置构件118在围绕轴1808的至少一部分的柱塞122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偏置构件118耦合在轴1808的扩口部1806C与平台120之间,使得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展开期间,偏置构件118相对于柱塞122向下驱动轴1808。
密封构件124包括外部部分1502A和内部部分1502B。外部部分1502A连接到壳体102,内部部分1502B连接到柱塞122,从而形成与开口108流体连接的内腔1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塞122的下部部分1806B包括套环1812,该套环1812被接收在密封构件124的内部部分1502B中的相应凹槽1814内,以在柱塞122和密封构件124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刺穿组件106,柱塞122,和密封构件124共同形成流体地连接至内腔126的阀128。柱塞122的下部部分1806B和密封构件124的内部部分1502B可以打开,从而形成阀128的开口1704。皮肤刺穿组件106的轴1808的扩口部1810C可以用作阀128的阀构件1702。当阀构件1702远离开口1704时(例如,当轴1808的扩口部1810C朝向柱塞122的上部部分1806A时)可以打开阀128(图18A)。当阀构件1702抵靠开口1704时(例如,当轴1808的扩口部1810C朝向柱塞122的下部部分1806B时)可以关闭阀128(图18B)。
首先将该装置施加到患者的身体,开口108抵靠患者的皮肤,以使内腔126在密封构件124,柱塞122,壳体102,和皮肤之间密封。在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16之前(图18A),内腔126内的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阀128处于打开状态,其中阀构件1702远离开口1704。在展开期间,偏置构件118沿展开方向112驱动轴1808,使得皮肤刺穿特征116朝向开口108移动。轴1808的移动还驱动阀构件1702抵靠开口1704,从而关闭阀128。
在皮肤刺穿特征116的缩回期间,第二偏置构件634在平台120和壳体102之间,并且沿着缩回方向114驱动平台120。平台120的移动产生柱塞122沿着缩回方向114的相应移动。柱塞122的移动沿缩回方向114拉动密封构件124的内部部分1502B,导致内腔126的容积增加。轴1808保持其相对于柱塞122的展开位置,使得阀128保持关闭,从而防止空气进入内腔126(图18B)。因此,内腔126内的压力降低,产生真空,该真空将患者的皮肤至少部分地拉过开口108并进入内腔126。
四、皮肤界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体液收集装置包括与患者的皮肤和/或体液相互作用的皮肤界面,以促进体液排出到装置中。例如,皮肤界面可以控制(例如,经由本文参照图13A至图18B所述的真空机制)被拉入到装置中的皮肤的曲度,以将切口保持在开口位置,该开口位置促进体液从皮肤的流动。皮肤界面的其他目的是提供受控的表面,在该表面上收集并引导流动的体液以防止来自皮肤表面的结垢或污染并保持使用者的皮肤更清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肤界面被配置成促进从皮肤快速移去体液以减少体液的凝结和/或减少体液内的组分的活化。例如,在体液是血液的实施方案中,皮肤界面可以被配置成从皮肤快速移去血液以减少血液凝结和/或血小板活化。
图19A-19E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控制皮肤曲度的皮肤界面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9A示出了包括具有开口108的壳体102的皮肤界面1900。当从壳体102内向皮肤250施加真空时,皮肤250的一部分被拉动穿过开口108并且呈现曲形的形状。
图19B示出了包括曲形的壳体部分1902的皮肤界面1900。曲形的壳体部分1902可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102中的开口108周围。当从壳体102内向皮肤250施加真空时,皮肤250被拉向开口108并抵靠曲形的壳体部分1902的底部表面,从而呈现与曲形的壳体部分1902的曲度相似的曲度。
图19C示出了包括相对薄的柔性膜130的皮肤界面19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13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约250μm,或在约50μm至约400μm的范围内。柔性膜130在至少部分地覆盖开口108的位置处耦合至壳体102。膜130可选地包括孔1904,以允许皮肤刺穿特征(未示出)穿过。当将体液收集装置施加到患者的身体时,膜130接触并耦合到皮肤250以对皮肤250提供气密密封。可以将粘合剂施加到膜130的底部表面上,以促进对皮肤250的密封。当膜130从壳体102内暴露于真空时,膜130至少部分地被拉入壳体102的内部并且呈曲形形状。由于皮肤250和膜130之间的密封,皮肤250也被拉向开口108并且呈现与膜130的曲度相似的曲度。
图19D示出了包括相对厚的柔性膜130的皮肤界面1900。皮肤界面1900除了柔性膜130具有增加的厚度之外,类似于图19C的界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膜1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约400mm,或在约400mm至约800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较薄的膜在暴露于真空时表现出较高的曲度并产生较高的皮肤曲度,而较厚的膜在暴露于真空时表现出较低的曲度并产生较低的皮肤曲度。较高的皮肤曲度可以有利于将切口保持在开口的配置,而较低的皮肤曲度可以有利于减少对皮肤250的周围部分的瘀伤或其他伤害。
图19E示出了包括具有可变厚度的柔性膜130的皮肤界面1900。皮肤界面1900除了柔性膜130具有可变的厚度之外,类似于图19C-19D的界面。在所述的实施方案中,膜130具有中央部分1906A和外部部分1906B。中央部分1906A可以较薄并且当其暴露于真空时具有较高的曲度,而外部部分1906B可以较厚并且当其暴露于真空时具有较低的曲度。例如,中央部分1906A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约300μm,或者在约50mm至约300μm的范围内;外部部分1906B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约300μm,或者在约300μm至约600μm的范围内。因此,皮肤250的靠近中央部分1906A的部分可以具有比皮肤250的靠近外部部分1906B的部分更高的曲度。该配置可有利于将切口保持在开口位置,同时减少对皮肤250的其他部分的伤害。可替代地,中央部分1906A和外部部分1906B的厚度可以颠倒,使得中央部分1906A比外部部分1906B更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柔性膜提供的对皮肤曲度的控制比仅使用真空压力所能实现的更为精确,即使在相对大的皮肤表面区域上也是如此。因此,利用柔性膜作为皮肤界面的体液收集装置可以在壳体中具有较大的开口,以允许从较大的皮肤表面区域中抽出体液,从而增加潜在的抽出量。例如,开口的直径可以是至少约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或30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直径在从约9mm到约27mm的范围内。
图20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使用柔性膜从患者的皮肤抽出体液的方法2000的框图。方法2000可以应用于本文公开的体液收集装置(例如装置100)的任何实施方式中。另外,方法200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其他方法的任何步骤结合或替代。例如,方法200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方法300的框340和/或框350结合或作为其子步骤执行。
方法2000包括在装置内抽真空(框2010)。可以使用本文公开的任何真空机制(例如参照图13A-18B所述的真空机制)来生成真空。方法2000还包括在装置内至少部分地拉动柔性膜(框2020)。例如,柔性膜可以在覆盖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处耦合到壳体的底部表面,并且当其暴露于真空时,可以至少部分地拉动柔性膜穿过开口。
该方法还包括使患者的皮肤与柔性膜接触以控制皮肤的曲度(框20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将患者的皮肤至少部分地拉动穿过开口并进入装置。当其暴露于真空中时,柔性膜可以呈现曲形的形状,并且患者的皮肤可以被密封在柔性膜上以呈现类似的曲形形状。
图21A-21C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柔性膜130的剖视图和透视图。该装置包括形成在壳体102中的开口108,并且膜130耦合至壳体102并覆盖开口108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膜130可包括孔1904,以允许装置的皮肤刺穿特征在展开期间穿过膜130。可替代地,可以提供没有任何孔的膜130,并且皮肤刺穿特征可以在展开期间穿刺膜130以形成孔1904。在暴露于真空之前(图21A),膜130处于大体平坦的配置,具有少许或无曲度。当在装置的壳体102内抽真空时(图21B),膜130在壳体102内至少部分地被拉动并拉成曲形的形状。体液通过孔1904被抽入壳体102,并可以通过通道2100导入收集储液器(未示出)。
图2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柔性膜130的分解图。膜130包括薄膜2200,第一粘合层2202,和第二粘合层2204。膜2200可以是诸如聚氨酯或硅树脂的柔性材料的薄膜。第一粘合层2202可以是双面粘合剂,其既粘附到薄膜2200又粘附到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第二粘合层2204可以是双面粘合剂,其既粘附到薄膜2200又粘附到患者皮肤部分。可以选择第一粘合层2202和第二粘合层2204的粘合材料,使得当将装置应用于患者身体时,柔性膜130在壳体与患者皮肤之间形成气密密封。在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粘合层2202,第二粘合层2204,或两者可以从膜130上省略。
薄膜2200可包括孔1904,以使皮肤刺穿特征在展开期间穿过。第一粘合层2202可包括形成在第一粘合层2202的中央部分内的孔2206。第二粘合层2204可包括形成在第二粘合层2204的中央部分内的孔2208。孔2206,2208可具有与壳体中的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类似的尺寸和/或形状。
膜130可以定位有衬里2210,该衬里在使用之前(例如在存储和/或运输期间)保护膜130。可以移去衬里2406以暴露第二粘合层2204,使得可以将柔性膜130施加到患者的皮肤上并且密封在患者的皮肤上。可选地,衬里2210可以包括凸舌部分2212,其延伸超过装置的壳体(例如,如图6A所示),以利于衬里2210的移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硅树脂材料将膜直接铸到体液收集装置本身的底部。该制造方法将不需要第一粘合层2202,并且由于该制造方法不要求膜是平坦的,因此它们将能够在膜本身上创造结构或功能特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柔性膜包括一种或多种表面特征和/或处理,以加强体液从患者皮肤到装置的流动。例如,表面特征和/或处理可被配置为减少体液的凝结(例如,血液凝结),减少体液对患者皮肤的粘附,减少体液对膜的粘附,将体液导流向所需位置(例如,朝向收集储液器),和/或将体液导流远离所不希望的位置。表面特征和/或处理可以在膜的下表面(例如,朝向患者皮肤的表面),在膜的上表面(例如,远离患者皮肤的表面),或两者上。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或处理,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或处理。
图23A-23E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具有不同表面特征和/或处理的柔性膜的部分的多种视图。例如,图23A是没有表面特征和/或处理的柔性膜130的俯视图的示意图。膜130包括孔1904(例如,预形成在膜130中或由皮肤刺穿特征形成),通过孔1904从患者的皮肤250中抽出体液2300。液体2300可能在皮肤250和/或膜130上散布和涂覆,从而导致收集液体2300更加困难。
图23B是具有微模式特征2302的柔性膜130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微模式特征2302可包括通道,脊,凹槽,表面饰变,或模式化的表面处理或涂层等的多种组合。可以将微模式特征2302的形状和位置设置成将体液的导流向所需的位置,例如流向收集储液器。例如,在图23B的实施方案中,微模式特征2302包括从孔1904朝向储液器延伸的线性通道2304。从皮肤250抽出的体液2300可以流入通道2304并流向储液器。在同一膜上形成多个切口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特征可用于合并来自多个切口的体液,或者可替代地,使它们分开并允许对流动的液体进行不同的处理。此外,该方法可以允许体液的多个液流朝向不同的或分开的储液器或容器的方向。
图23C是具有微模式特征2302的部分柔性膜130的透视俯视图。特征2302包括环形脊2306,其限定了容纳体液的腔室2308。脊2306可在腔室2308中限定开口2310,其朝向收集储液器,以将体液引导到储液器中。特征2302还可在腔室2308内包括脊,平行脊2312,或多个脊。脊2312可以在皮肤刺穿特征穿刺膜130的位置的任一侧上,以将体液引导向开口2310,或沿着液流路径以充当对液流的毛细引导。特征2302还可在腔室2308中靠近开口2310的位置处包括一对成角度的脊2314。成角度的脊2314可用于漏斗般将体液从腔室2308内朝向开口2310输送。
图23D是具有疏水涂层2316(例如,硅树脂涂层)的部分柔性膜130的俯视图的示意图。疏水涂层2316可以施加到膜130上(例如,通过喷涂)。可替代地,膜130本身可以由疏水材料制成。当体液2300接触涂层2316时,它形成容易在膜130的表面上移动而极少或没有粘附的液滴。
图23E是具有抗凝涂层2318的部分柔性膜130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凝涂层2318包括喷涂的EDTA。抗凝涂层2318可以减少体液的凝结,从而改善流入储液器的液流。
图24A-24F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控制体液沿着柔性膜130流动的壳体特征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体液2300在柔性膜130的外部部分1906B处的累积是不期望的。如果外部部分1906B和壳体102的与外部部分1906B相邻的部分(“基座部分2400”)之间的角度足够小,例如小于约90度,则可能发生这种累积。例如,尽管外部部分1906B和基座部分2400之间的角度最初可以大于或等于约90度(图24A),但是当膜130是曲形时该角度可以减小到小于90度(图24B)。减小的角度可以例如经由毛细作用在外部部分1906B和基座部分2400之间吸引体液。
图24C和24D示出了搁板2402,以减少外部部分1906B和基座部分2400之间的体液液流。搁板2402可以形成在基座部分2400中,并且可以径向向内延伸以部分地覆盖开口108。当膜130是曲形时(图24D),体液2300可以流到搁板2402上,而不是被截留在基座部分2400和膜130之间。
图24E和24F示出了成角度的基座部分2400,以减少外部部分1906B和基座部分2400之间的体液液流。成角度的基座部分2400的几何形状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膜130是曲形时(图24F),基座部分2400与膜130的外部部分1906B之间的角度足够大,以避免在外部部分1906B和基座部分2400之间抽吸体液2300。
图25A-25F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配置的用于引导体液2300流动的芯吸元件2500的剖视图和俯视图。芯吸元件2500可以与本文公开的柔性膜结合使用或替代使用。芯吸元件2500可以由吸收性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抗凝剂。芯吸元件2500可包括第一芯吸部分2502A和第二芯吸部分2502B。第一芯吸部分2502A可以被成形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壳体102的开口108,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用于皮肤刺穿特征116穿过的孔。第二芯吸部分2502B可以具有伸长的形状,其被配置成将体液流2300朝向收集储液器引入壳体10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芯吸元件2500在柔性膜130上,其中第一芯吸部分2502A在膜130中的孔1904上方,并且第二芯吸部分2502B沿着膜130朝着壳体的内部延伸(图25A(剖视图)和25B(俯视图))。皮肤刺穿特征116可通过第一芯吸部分2502A展开以刺穿患者的皮肤(图25C(剖视图)和25D(俯视图))。皮肤刺穿特征116随后可通过第一芯吸部分2502A缩回以允许抽出体液2300(图25E(剖视图)和25F(俯视图))。体液2300的第一部分可被吸收到芯吸元件2500中。一旦芯吸元件2500饱和,体液2300的余下部分可以在第二芯吸部分2502B与柔性膜130之间流向收集储液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体液2300的第一部分包括污染物或对于体液2300的测试和分析是不期望的其他物体。因此,芯吸元件2500可用于吸收和丢弃体液2300的第一部分,同时将体液2300的余下部分引导到壳体和储液器中进行收集。此外,芯吸元件可用于引导液体在膜或塑料上的流动,并在从皮肤中提取出液体后迅速对液体进行化学处理。
五、附加示例
以下示例示出了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案:
1.一种用于从患者处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朝向所述开口沿着展开方向偏置;以及
可沿着所述展开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致动器,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着所述展开方向到预定位置的移动将所述偏置构件的负载增加到至少部分加载状态,以及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着所述展开方向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将所述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释放,使得所述偏置构件沿着所述展开方向主动地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2.根据示例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围绕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个臂,
所述偏置构件通过基座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所述致动器到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臂与所述基座配合而增加在所述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以及
所述致动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臂与所述基座脱离而释放在所述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
3.根据示例1或示例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皮肤刺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柱塞,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形状被成形为当所述致动器移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使所述至少一个臂与所述基座脱离。
4.根据示例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刀片,所述刀片的直径为300μm至2.5mm。
5.根据示例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偏置构件具有无加载长度,并且
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移动之前,所述偏置构件具有所述无加载长度的至少约80%的长度。
6.根据示例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所述展开方向以至少约0.6m/s的速度展开。
7.根据示例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偏置构件沿着所述展开方向共同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8.根据示例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时,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从患者处抽出至少约150微升的所述体液。
9.根据示例1-8任一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偏置构件,该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成在沿所述展开方向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之后,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缩回方向偏置。
10.根据示例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缩回方向移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时在所述壳体内抽吸真空。
11.根据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真空为至少约-25KPa的表压。
12.根据示例10或示例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装置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真空被配置成将拉动所述皮肤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开口。
13.根据示例10-12任一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二偏置构件的柱塞,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耦合到所述柱塞以将所述柱塞沿所述缩回方向偏置,并且其中沿所述缩回方向偏置所述柱塞导致在所述壳体内抽吸所述真空。
14.根据示例10-13任一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阀,其中当沿所述展开方向移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时打开所述阀,并且其中当沿所述缩回方向移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时关闭所述阀,从而在所述壳体内抽吸所述真空。
15.根据示例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皮肤刺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柱塞,其中所述阀位于所述柱塞上或在所述柱塞内。
16.根据示例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形成至少部分所述阀。
17.根据示例1-16任一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开口的柔性膜。
18.根据示例1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其暴露于真空时,所述柔性膜至少部分地被抽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呈曲形的形状。
19.根据示例1-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收集储液器,该收集储液器的位置被设置为以接收从患者处抽出的所述体液,所述储液器可从所述装置拆卸。
20.根据示例1-19任一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芯吸元件,该芯吸元件在所述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开口上。
21.根据示例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吸元件包括第一芯吸部分和第二芯吸部分,所述第一芯吸部分在所述开口的所述部分上,所述第二芯吸部分耦合到所述第一芯吸部分并且具有被配置成将所述体液导入所述壳体的伸长的形状。
22.根据示例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吸元件包括抗凝剂。
23.一种用于从患者处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开口和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臂;
皮肤刺穿组件,该皮肤刺穿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偏置构件,和基座,其中所述偏置构件经由所述基座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致动器,该致动器可沿展开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其中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展开方向上到预定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至少一个臂呈与所述基座配合的挠曲配置,从而向所述偏置构件施加负载,并且
其中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展开方向上超出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至少一个臂呈与所述基座脱离的静止配置,从而释放在所述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使得所述偏置构件沿所述展开方向朝向所述开口主动地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24.根据示例2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柱塞,该柱塞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位置被设置为以当所述致动器移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臂从所述挠曲配置移位至所述静止配置。
25.根据示例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将所述至少一个臂从所述挠曲配置移位至所述静止配置。
26.根据示例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与所述突出部间隔的侧壁,以在其间限定通道,并且当处于所述静止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臂在所述通道内。
27.根据示例24-2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闩锁部分,该闩锁部分的位置被设置为以沿所述展开方向限制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的移动。
28.根据示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上部端部到所述闩锁部分的距离为至少约4mm。
29.一种用于从患者处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展开方向朝向所述开口移动的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耦合至所述壳体以及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开口的柔性膜,其中当其暴露于真空时,所述柔性膜至少部分地被抽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呈曲形的形状。
30.根据示例2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装置在所述患者的皮肤上时,所述真空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拉动所述皮肤穿过所述开口,并且所述柔性膜被配置成接触所述皮肤以控制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皮肤的曲度。
31.根据示例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具有位置被设置为允许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的孔。
32.根据示例29-3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包括被成形以将所述体液导入所述壳体的微流体模式。
33.根据示例29-3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包括疏水的,亲水的,或两亲的涂层。
34.根据示例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疏水涂层是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35.根据示例29-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包括抗凝剂。
36.根据示例29-3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的厚度在约50μm至约500μm的范围内。
37.根据示例29-3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具有可变的厚度。
38.根据示例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具有在所述柔性膜的中央部分处的第一厚度和在所述柔性膜的外部部分处的第二厚度。
39.根据示例3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
40.根据示例29-3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的直径在约9mm至约27mm的范围内。
41.根据示例294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基底部分,该基底部分围绕所述开口并且与所述柔性膜的外部部分相邻。
42.根据示例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底部分被成形以引导在所述柔性膜的外部部分与所述基底部分之间的所述体液的液流。
43.根据示例41或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底部分包括部分地延伸在所述开口上的搁板。
44.根据示例294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的第一偏置构件以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所述展开方向朝向所述开口偏置。
45.根据示例4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缩回方向偏置的第二偏置构件。
46.根据示例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缩回方向移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时在所述壳体内抽吸真空。
47.一种用于从患者处抽出体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致动器和皮肤刺穿组件的手持设备,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耦合至偏置构件的皮肤刺穿特征;
通过将所述致动器沿展开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而向所述偏置构件施加负载;以及
通过将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移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而释放在所述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其中释放所述负载导致所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所述展开方向展开。
48.根据示例4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偏置构件具有无负载长度,并且
在沿所述展开方向移动所述致动器之前,所述偏置构件具有所述无负载长度的至少约80%的长度。
49.根据示例47或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所述展开方向以至少约0.6m/s的速度展开。
50.根据示例4749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沿缩回方向缩回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51.根据示例47-50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手持式装置内抽吸真空。
52.根据示例5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患者的皮肤施加所述真空以将所述皮肤至少部分地拉入所述手持式装置。
53.根据示例47-52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刺穿所述患者的皮肤。
54.根据示例5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刺穿所述皮肤后从所述患者处抽出至少约150微升的所述体液。
55.根据示例47-54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体液的第一部分吸收到芯吸元件;以及
将所述体液的余下部分导入收集储液器。
56.一种用于从患者处抽出体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手持式装置,该手持式装置具有皮肤刺穿特征,开口,和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开口的柔性膜;
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展开穿过所述柔性膜和所述开口以刺穿所述患者的皮肤;
在所述手持式装置内抽吸真空以将所述柔性膜和所述皮肤至少部分地拉动穿过所述开口,其中所述柔性膜成曲形的形状;以及
所述皮肤接触所述曲形的柔性膜以控制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皮肤的曲度。
57.根据示例5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患者处抽出至少约150微升的所述体液。
58.根据示例56或5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体液的液流导入到所述手持式装置。
59.根据示例5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所述柔性膜上的微流体模式引导所述液流。
60.根据示例58或5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所述柔性膜上的疏水涂层引导所述液流。
61.根据示例56-60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抗凝剂施加到所述体液。
62.根据示例56-6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皮肤的曲度半径在约2mm至约40mm的范围内。
63.根据示例56-6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皮肤具有可变的曲度。
64.根据示例6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皮肤具有在所述皮肤的中央部分的第一曲度和在所述皮肤的外部部分的第二曲度。
65.根据示例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曲度大于所述第二曲度。
66.根据示例56-6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手持式装置内抽吸真空包括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从所述患者的皮肤缩回。
67.一种用于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皮肤刺穿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具有皮肤刺穿特征,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被配置成刺穿受试者的皮肤;
致动器,其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朝向所述开口的移动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朝向所述开口驱动;
偏置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移动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内抽吸真空;以及
柔性膜,其被耦合到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膜被配置成当真空被抽吸时至少部分地通过开口被抽吸。
68.根据示例6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被配置成在真空被抽吸时呈现曲形的形状。
69.根据示例67或6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完全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被配置为穿刺所述膜,以允许所述体液流过所述开口。
70.根据示例67-6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孔,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朝向所述开口的移动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孔。
71.根据示例67-7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微流体模式,所述微流体模式被配置成将所述体液引导到所述壳体中。
72.根据示例67-7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疏水,亲水或两亲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73.根据示例67-7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抗凝剂。
74.根据示例67-7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在所述膜的中央部分处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其中所述膜在所述膜的外部部分处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75.根据示例67-74任一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柔性密封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围绕所述开口,以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内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向所述开口的移动减小了内腔的容积,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移动增加了所述内腔的容积以在所述内腔中抽吸真空。
76.一种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手持式装置抵靠所述受试者的皮肤,以使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柔性膜接触患者的所述皮肤,其中所述手持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并且其中所述膜覆盖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致动所述手持式装置以展开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开口和穿过所述膜以穿刺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并抽出所述体液;以及
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所述壳体中。
77.根据示例7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手持式装置内抽吸真空以拉动所述柔性膜和所述皮肤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开口。
78.根据示例77所述的方法,其中抽吸所述真空包括动态地生成所述真空。
79.根据示例77或7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穿刺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之后,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和穿过所述开口远离所述患者的皮肤移回;以及
在驱动所述皮肤刺穿功能远离所述患者的皮肤时动态地生成真空。
80.根据示例76-7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包括穿刺所述膜。
81.根据示例76-80所述的方法,其中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包括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中的孔。
82.根据示例76-8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壳体中包括经由所述膜上的微流体模式引导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
83.根据示例76-8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壳体中包括经由所述膜上的疏水涂层引导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
84.一种用于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皮肤刺穿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第一偏置构件,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展开方向朝向开口偏置;
致动器,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展开方向是可移动的,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向预定位置的移动增加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并且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的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释放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使得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在所述展开方向上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第二偏置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已经在所述展开方向上展开之后在缩回方向上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其中所述手持式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在所述缩回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壳体内生成真空。
85.根据示例8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臂,
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经由基座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所述致动器至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以及
所述致动器的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脱离,以释放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
86.根据示例8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柱塞,其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并且包括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被成形为当所述致动器移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脱离的形状。
六、总结
本公开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技术限制为本文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本文出于说明性目的公开了特定实施方案,但是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等同修改。在一些情况下,未详细示出和/或描述公知的结构和功能,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描述。尽管本文中可以以特定顺序呈现方法的步骤,但是在替代实施方案中,该步骤可以具有另一适合的顺序。类似地,在特定实施方案的情境中公开的本技术的某些方面可以结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或从其他实施方案中排除。此外,尽管可能已经在那些实施方案的情境中公开了与某些实施方案相关联的优点,但是其他实施方案也可以展现出这样的优点,并且并非所有实施方案都需要展现出这些优点或本文公开的其他优点才能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因此,本公开和相关技术可以涵盖本文未明确示出和/或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
在整个本公开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术语“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对象。类似地,除非将单词“或”明确地限制为仅仅是指相对于两个或多个项目的列表而言与其他项目互斥的单个项目,否则在该列表中使用“或”应解释为包括(a)列表中的任一单个项目,(b)列表中的所有项目,或(c)列表中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在整个本公开中使用术语“包括”等来表示至少包括所列举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使得任意更多数量的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类型的特征并未被排除在外。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前”,“后”,“垂直”和“水平”之类的方向性术语来表达和阐明多种元件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这些术语不表示绝对取向。本文中提及“一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或类似表述意味着结合该实施方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操作,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因此,本文中此类短语或表述的出现不一定全都指同一实施方案。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结合多种特定的特征,结构,操作,或特性。
根据前述内容,将理解的是,出于说明的目的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但是可以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因此,除所附权利要求书外,本技术不受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皮肤刺穿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具有皮肤刺穿特征,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被配置成刺穿所述受试者的皮肤;
致动器,其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朝向所述开口的移动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朝向所述开口驱动;
偏置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移动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内抽吸真空;以及
柔性膜,其被耦合到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膜被配置成当所述真空被抽吸时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开口被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被配置成在真空被抽吸时呈现曲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完全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被配置为穿刺所述膜,以允许所述体液流过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孔,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朝向所述开口的移动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微流体模式,所述微流体模式被配置成将所述体液引导到所述壳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疏水,亲水或两亲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包括抗凝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在所述膜的中央部分处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其中所述膜在所述膜的外部部分处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柔性密封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围绕所述开口,以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内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向所述开口的移动减小了内腔的容积,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移动增加了所述内腔的容积以在所述内腔中抽吸所述真空。
10.一种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手持式装置抵靠所述受试者的皮肤,以使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柔性膜接触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其中所述手持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并且其中所述膜覆盖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致动所述手持式装置以展开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开口和穿过所述膜以穿刺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并抽出所述体液;以及
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所述壳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手持式装置内抽吸真空以拉动所述柔性膜和所述皮肤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抽吸所述真空包括动态地生成所述真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穿刺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之后,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和穿过所述开口远离所述患者的皮肤移回;以及
在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远离所述患者的所述皮肤时动态地生成所述真空。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包括穿刺所述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包括展开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穿过所述膜中的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壳体中包括经由所述膜上的微流体模式引导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转移到所述壳体中包括经由所述膜上的疏水涂层引导所述体液跨过所述膜。
18.一种用于从受试者抽出体液的手持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皮肤刺穿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第一偏置构件,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将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沿展开方向朝向所述开口偏置;
致动器,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展开方向是可移动的,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向预定位置的移动增加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并且
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展开方向的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释放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使得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在所述展开方向上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第二偏置构件,其被耦合到所述皮肤刺穿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已经在所述展开方向上展开之后在缩回方向上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以及
其中所述手持式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皮肤刺穿特征在所述缩回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壳体内生成真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臂,
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经由基座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所述致动器至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负载,以及
所述致动器的超过所述预定位置的移动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脱离,以释放所述第一偏置构件上的所述负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柱塞,其被耦合至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并且包括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被成形为当所述致动器移动超过所述预定位置时使所述臂与所述基座脱离的形状。
CN201980005543.3A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Pending CN111295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6066.XA CN111657965B (zh)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31728P 2018-09-14 2018-09-14
US62/731,728 2018-09-14
PCT/US2019/051186 WO2020056382A1 (en) 2018-09-14 2019-09-13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6066.XA Division CN111657965B (zh)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138A true CN111295138A (zh) 2020-06-16

Family

ID=6977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543.3A Pending CN111295138A (zh)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CN202010526066.XA Active CN111657965B (zh)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6066.XA Active CN111657965B (zh) 2018-09-14 2019-09-13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00085414A1 (zh)
EP (2) EP4278983A3 (zh)
JP (1) JP7460607B2 (zh)
CN (2) CN111295138A (zh)
WO (1) WO20200563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8175B1 (en) 2021-10-20 2022-10-25 Paulus Holdings Limited Devices for collecting capillary blood and methods for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1289A1 (en) 2012-01-25 2013-08-15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CN113440134A (zh) 2014-08-01 2021-09-28 塔索公司 用于重力增强的微流体采集、液体的处理和输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EP4035762B1 (en) 2015-09-09 2023-11-01 Drawbridge Health, Inc. Devices for sample collection, stab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JP2019505282A (ja) 2015-12-21 2019-02-28 タッソ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体液収集における作動および引き込み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SG10201911882VA (en) 2017-01-10 2020-02-27 Drawbridge Health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mple collection
US20190015827A1 (en) 2017-07-17 2019-01-17 Tasso,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nd Shipping Samples
CN111295138A (zh) 2018-09-14 2020-06-16 塔索公司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US20230347057A1 (en) * 2020-05-01 2023-11-02 Yourbio Health, Inc. Vacuum gene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EP4196276A1 (en) 2020-08-13 2023-06-21 Streck LLC Sample collection containers, processes and collected samples
JP2024507989A (ja) * 2021-02-26 2024-02-21 タッソ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体液収集装置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US11877848B2 (en) * 2021-11-08 2024-01-23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1964121B2 (en) 2021-10-13 2024-04-23 Satio, Inc. Mono dose dermal patch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US11510602B1 (en) * 2021-11-08 2022-11-29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1957465B2 (en) 2022-08-23 2024-04-16 Reddrop Dx, Inc. Accelerated ergonomic collection of capillary blo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0529A1 (en) * 2010-06-23 2012-01-12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Samp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relatively little pain
CN102405015A (zh) * 2009-03-02 2012-04-04 第七感生物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可提取介质的装置和方法
US20130211289A1 (en) * 2012-01-25 2013-08-15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CN107438394A (zh) * 2015-03-02 2017-12-05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血液采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6574A3 (en) 1984-06-28 1987-06-16 Mitchell P. Dombrowski, M.D. Fetal blood sampling instrument
US4653513A (en) 1985-08-09 1987-03-31 Dombrowski Mitchell P Blood sampler
US4775366A (en) 1986-09-02 1988-10-04 Richard Rosenblatt Aspirator for collection of bodily fluid
US4775336A (en) 1987-02-06 1988-10-04 Amp Incorporated Contact insertion feature
US5035865A (en) 1988-05-17 1991-07-30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Vacuum blood sample collecting device
US5145565A (en) 1989-05-01 1992-09-08 Spacelabs, Inc. Contamination-fr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ody fluid chemical parameters
JP2572823Y2 (ja) 1992-02-13 1998-05-25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 簡易採血器
DE4212315A1 (de) 1992-04-13 1993-10-14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Blutlanzettenvorrichtung zur Entnahme von Blut für Diagnosezwecke
PL169210B1 (pl) 1992-08-03 1996-06-28 Przed Zagraniczne Htl Przyrzad do nakluwania PL
US6016345A (en) 1993-11-02 2000-01-18 Home Access Health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onymously testing for a human malady
JP3393920B2 (ja) * 1993-12-09 2003-04-0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微量定容採血点着用具
GB9422260D0 (en) 1994-11-04 1994-12-21 Owen Mumford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kin prickers
US5636640A (en) * 1995-02-06 1997-06-10 Volunteers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Liquid sampling and test apparatus
US7828749B2 (en) 1996-05-17 2010-11-09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Blood and interstitial fluid sampling device
US5772677A (en) 1996-09-24 1998-06-30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Incision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assembly
US6221089B1 (en) 1997-07-07 2001-04-24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Skin incision device with compression spring assembly
US6706000B2 (en) * 1997-11-21 2004-03-16 Amira Medica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pressing body fluid from an incision
US6036924A (en) 1997-12-04 2000-03-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assette of lancet cartridges for sampling blood
US7344499B1 (en) 1998-06-10 2008-03-18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Microneedle device for extraction and sensing of bodily fluids
JP3361470B2 (ja) 1999-03-02 2003-01-07 アプルス株式会社 精密にコントロールされたインシジョン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ランセット装置
DE19909602A1 (de) 1999-03-05 2000-09-07 Roche Diagnostics Gmbh Gerät zur Entnahme von Blut für Diagnosezwecke
US6660018B2 (en) 1999-03-08 2003-12-09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lancet device
US6132449A (en) 1999-03-08 2000-10-1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Extra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blood for analysis
US6856821B2 (en) 2000-05-26 2005-02-15 Kci Licensing, Inc. System for combined transcutaneous blood gas monitoring and vacuum assisted wound closure
US6152942A (en) 1999-06-14 2000-11-28 Bayer Corporation Vacuum assisted lancing device
SG85117A1 (en) 1999-06-18 2001-12-19 Surgilance Pte Ltd Lancet assembly
US7223364B1 (en) 1999-07-07 2007-05-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etection article having fluid control film
CA2290731A1 (en) 1999-11-26 2001-05-26 D. Jed Harris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pping bead based reagents within microfluidic analysis system
EP1238632B1 (en) 1999-12-13 2011-05-11 ARKRAY, Inc. Body fluid measuring apparatus with lancet and lancet holder used for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DE60124699T2 (de) 2000-05-15 2007-09-13 Tecan Trading Ag Zweirichtungs-durchfluss-zentrifugalmikrofluid-vorrichtungen
JP2001321368A (ja) 2000-05-16 2001-11-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血漿採取具
US6605048B1 (en) 2000-05-18 2003-08-12 Palco Labs, Inc. Vacuum device to assist in the drawing of capillary blood samples
CA2409826C (en) 2000-06-01 2010-02-02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health and delivering drugs transdermally
US7530964B2 (en) * 2000-06-30 2009-05-12 Elan Pharma International Limited Needle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TE479389T1 (de) * 2001-01-12 2010-09-15 Arkray Inc Punktiervorrichtung
CN1525834A (zh) 2001-01-22 2004-09-01 - 具有毛细作用的刺血针装置
US6821485B2 (en) 2001-02-09 2004-11-23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microfluidic flow guiding
US7476533B2 (en) 2002-04-19 2009-01-13 Adhesives Research, Inc. Diagnostic devices for use in the assaying of biological fluids
GB0113750D0 (en) 2001-06-06 2001-07-25 Rocket Medical Plc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ATE343349T1 (de) 2001-06-08 2006-11-15 Hoffmann La Roche Vorrichtungen zum ausdrücken von körperflüssigkeiten aus einem einschnitt
AU2002315179A1 (en) * 2001-06-12 2002-12-23 Pelikan Technologies, Inc.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diaphragm actuated lancet
DE10134650B4 (de) 2001-07-20 2009-12-03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ystem zur Entnahme kleiner Körperflüssigkeitsmengen
US20030028125A1 (en) 2001-08-06 2003-02-06 Yuzhakov Vadim V. Physiological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7569035B1 (en) 2001-11-02 2009-08-04 Meridian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injector with anti-coring needle
IL146776A (en) 2001-11-27 2010-11-30 Yoram Alroy Device for blood sampling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DE10222235A1 (de) 2002-05-16 2003-11-27 Roche Diagnostics Gmbh Blutentnahmesystem
DE10223558A1 (de) 2002-05-28 2003-12-11 Roche Diagnostics Gmbh Blutentnahmesystem
US7316698B1 (en) 2002-08-05 2008-01-08 Helena Laboratories Load-controlled auto-actuated skin incision device
US7604775B2 (en) 2002-08-12 2009-10-20 Bayer Healthcare Llc Fluid collect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
US20040176704A1 (en) 2003-03-04 2004-09-09 Stevens Timothy A Collection device adapted to accept cartridge for point of care system
US7374949B2 (en) * 2003-05-29 2008-05-20 Bayer Healthcare Llc Diagnostic test strip for collecting and detecting an analyte in a fluid sample
EP1621132B1 (de) 2003-06-27 2007-03-07 Ehrfeld Mikrotechnik AG in Insolvenz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robenahme und Analyse vor Körperflüssigkeiten
US7452365B2 (en) 2003-07-28 2008-11-18 Helena Laboratories Load-controlled device for a patterned skin incision of constant depth
US7160313B2 (en) 2003-07-28 2007-01-09 Helena Laboratories Load-controlled device for a patterned skin incision
AU2004203280A1 (en) 2003-07-28 2005-02-17 Bayer Healthcare Llc Swing Lance with Integrated Sensor
CA2549928A1 (en) 2003-12-19 2005-06-30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ultured cel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culture
AU2005212296A1 (en) 2004-02-06 2005-08-25 Bayer Healthcar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 analyte in a body fluid
US20050236566A1 (en) 2004-04-26 2005-10-27 Chang Liu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probe with integrated capillary channel
CA2563746A1 (en) 2004-04-26 2005-11-03 Asahi Polyslider Co., Ltd. Lancet device for forming incision
US9380975B2 (en) 2004-05-07 2016-07-0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ontact activated lancet device
PL1755455T3 (pl) 2004-05-07 2012-12-31 Becton Dickinson Co Medyczne urządzenie nakłuwające aktywowane obrotowo
JP4478776B2 (ja) 2004-08-09 2010-06-09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血液分析装置及び血液分析方法
WO2006032044A2 (en) 2004-09-15 2006-03-23 Microchip Biotechnologies, Inc. Microfluidic devices
US20060171855A1 (en) 2005-02-03 2006-08-03 Hongfeng Yin Devices,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
US7695442B2 (en) 2005-04-12 2010-04-13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Integrated lancing test strip with retractable lancet
AU2006235418B2 (en) 2005-04-07 2011-11-1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Lancet device
US20070010841A1 (en) 2005-07-05 2007-01-11 Medical Innovations Pte Ltd Lancet assembly
CN101378800B (zh) * 2005-08-22 2014-08-13 巴顿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流体输送装置、系统和方法
US7775991B2 (en) * 2005-08-31 2010-08-1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evice for sampling blood
EP2989981B8 (en) 2005-09-30 2018-09-05 Intuity Medical, Inc. Multi-site body fluid sampling and analysis cartridge
US7704265B2 (en) 2005-11-03 2010-04-27 Stat Medical Devices, Inc. Disposable/single-use blade lancet device and method
ATE399504T1 (de) 2006-01-10 2008-07-15 Hoffmann La Roche Stechhilfe mit wiederverwendungsschutz
US8333712B2 (en) * 2006-01-11 2012-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ody fluid sampling device
US9320459B2 (en) 2006-05-08 2016-04-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Gravity-drop safety holder
US20070276425A1 (en) 2006-05-29 2007-11-29 Stanley Kim Painless Blood Sampling Lancet with Bundled Multiple Thin Needles
US7914547B2 (en) 2006-06-15 2011-03-29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Adjustable lancing devices and methods
EP1878386A1 (de) 2006-07-15 2008-01-1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Lanzette, Lanzette, Lanzettenvorratsband und Stechgerät zum Erzeugen einer Einstichwunde mittels einer solchen Lanzette
US7846110B2 (en) 2006-08-03 2010-12-07 Advanced Medical Products Gmbh Self-contained test unit for testing body fluids
WO2008053743A1 (en) 2006-10-31 2008-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Microchip and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ES2642866T3 (es) 2006-12-01 2017-11-20 Clinical Innovations, Llc Dispositivo para efectuar una incisión
DE102007049446A1 (de) 2007-10-16 2009-04-23 Cequr Aps Katheter-Einführeinrichtung
CN100546542C (zh) 2008-07-09 2009-10-0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安全单摆臂划口式采血针
CN100546543C (zh) 2008-07-09 2009-10-0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安全划口式采血针
SG158777A1 (en) 2008-07-30 2010-02-26 Medipurpose Pte Ltd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incision
US20100145377A1 (en) 2008-12-04 2010-06-10 Venture Corporation Limited Lancing Device For Minimizing Pain
BRPI1007674B1 (pt) 2009-05-07 2021-10-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beça de sonda microfluídica de multicamadas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a mesma
KR101147534B1 (ko) 2009-06-02 2012-05-21 주식회사 인포피아 시료 채취 및 주입 기구
US8317812B2 (en) 2009-07-29 2012-11-27 Wah Leong Lum Lancet device with lance retraction
US8512367B2 (en) 2009-12-16 2013-08-20 Facet Technologies, Llc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dual-link drive mechanism
WO2011116388A1 (en) 2010-03-19 2011-09-22 Nanostar Health Corporation Body fluid sampling/fluid delivery device
US20110312751A1 (en) 2010-06-17 2011-12-22 Geneasys Pty Ltd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via fluorescence modulated by hybridization
EP2593014B1 (en) * 2010-07-16 2015-11-04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Low-pressure environment for fluid transfer devices
US8459552B2 (en) 2010-08-30 2013-06-11 Awi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display of a ballestic trajectory adjusted reticule
WO2012064802A1 (en) 2010-11-09 2012-05-18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Systems and interfaces for blood sampling
SG182858A1 (en) 2011-01-07 2012-08-30 Wah Leong Lum Contact activated incision device
EP2484448A1 (en) 2011-02-03 2012-08-08 Universite De Geneve Non-card format devic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 analysing dried body fluid spot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2149143A1 (en) 2011-04-29 2012-11-01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Delivering and/or receiving fluids
CN102309331B (zh) 2011-09-02 2013-04-17 苏州乔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
EP2802258B1 (en) 2012-01-10 2015-12-09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An apparatus for eliciting a blood sample
SG194252A1 (en) 2012-04-20 2013-11-29 Medipurpose Pte Ltd A lancet
EP2676606B1 (en) 2012-06-20 2017-05-03 Fabpulous B.V. Quick test device and method
EP2874942B1 (en) 2012-07-23 2018-09-05 Tasso,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relating to open microfluidic channels
US9427707B2 (en) 2012-08-10 2016-08-30 Jean I. Montagu Filtering blood
US9766166B2 (en) 2013-01-09 2017-09-1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evice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a slideable lid for extracting a targeted fraction from a sample
US8728411B2 (en) 2012-09-05 2014-05-2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isolating a fraction in a biological sample
US11029310B2 (en) 2013-03-14 2021-06-08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 targeted fraction from a sample
AU2013389305B2 (en) * 2013-05-15 2018-06-2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Vacuum pressure regulators for use during blood collection
CN106456074A (zh) 2014-01-28 2017-02-22 英特林西克有限责任公司 柳叶刀组件
US9737251B2 (en) * 2014-05-28 2017-08-22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Needle-free blood draw
CN113440134A (zh) 2014-08-01 2021-09-28 塔索公司 用于重力增强的微流体采集、液体的处理和输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10779757B2 (en) 2014-08-01 2020-09-22 Tasso,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vity-enhanced microfluidic collection, handling and transferring of fluids
US10105080B1 (en) 2014-10-24 2018-10-23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Interstitial fluid sampling above microneedle array
WO2016123282A1 (en) 2015-01-28 2016-08-04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nd/or receiving fluid
US10765361B2 (en) * 2015-03-02 2020-09-08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Automated sequential injection and blood draw
EP3936047B1 (en) 2015-08-06 2023-02-1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iological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JP2019505282A (ja) 2015-12-21 2019-02-28 タッソ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体液収集における作動および引き込み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490453B1 (en) * 2016-07-29 2021-12-01 YourBio Health, Inc. Device for receiving bodily fluid from a subject
CN115844462A (zh) 2016-09-21 2023-03-28 塔索公司 体液到纤维衬底上的输送以及相关的系统和装置
US20190015827A1 (en) 2017-07-17 2019-01-17 Tasso,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nd Shipping Samples
CN107951493B (zh) 2017-12-15 2020-05-01 太仓迈励鑫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推发键安全转动解锁型婴幼儿采血器
CN111295138A (zh) 2018-09-14 2020-06-16 塔索公司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US20200146606A1 (en) 2018-11-13 2020-05-14 Tasso, Inc.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including electronic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A3138337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Yourbio Health,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fluids
JP2022546365A (ja) 2019-08-30 2022-11-04 タッソ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体液収集装置及び関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015A (zh) * 2009-03-02 2012-04-04 第七感生物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分析可提取介质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010529A1 (en) * 2010-06-23 2012-01-12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Samp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relatively little pain
US20130211289A1 (en) * 2012-01-25 2013-08-15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CN107438394A (zh) * 2015-03-02 2017-12-05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血液采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8175B1 (en) 2021-10-20 2022-10-25 Paulus Holdings Limited Devices for collecting capillary blood and methods for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85414A1 (en) 2020-03-19
EP3820368A1 (en) 2021-05-19
US20210196245A1 (en) 2021-07-01
WO2020056382A1 (en) 2020-03-19
US11510659B2 (en) 2022-11-29
JP7460607B2 (ja) 2024-04-02
EP3820368C0 (en) 2023-08-09
EP4278983A3 (en) 2023-12-20
JP2022500125A (ja) 2022-01-04
EP3820368B1 (en) 2023-08-09
EP4278983A2 (en) 2023-11-22
EP3820368A4 (en) 2022-05-11
CN111657965A (zh) 2020-09-15
CN111657965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7965B (zh)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9068979B (zh) 用于流体收集中的致动和缩回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9504490B2 (en) Ear pressure equalizing tube and insertion device
US20210059588A1 (en)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211289A1 (en)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JP4359671B2 (ja) 体液採取用具
US20030088191A1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diaphragm actuated lancet
US20090131828A1 (en) Vacuum sample expression device
US2014007399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ally powered bodily fluid extra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