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939B -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Google Patents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4939B
CN111294939B CN201910133024.7A CN201910133024A CN111294939B CN 111294939 B CN111294939 B CN 111294939B CN 201910133024 A CN201910133024 A CN 201910133024A CN 111294939 B CN111294939 B CN 111294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entity
rrc
harq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0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4939A (zh
Inventor
顾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30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4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所述能力上报方法包括: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更多HARQ进程,优化NTN通信。

Description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正在研究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非陆地通信网(Non Terrisal Network,简称NTN)。5G NTN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星载交通工具(Spaceborne vehicle)同步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ibitSatellites,简称GEO)/中轨道卫星(Medium Earth Oribiting Satellites,简称MEO)/低轨道卫星(Low Earth Oribit Statellites,简称LEO)和空运交通工具(airbornevehicle)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s,简称HAPS)。NTN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简称RTT)比较长,一般从几毫秒(millisecond,简称ms)到几百毫秒。不同NTN部署场景的单程时延如表1所示。RTT为单程时延的两倍。此外,表1也列举了陆地网蜂窝(cellular)通信(半径为10千米(kilometers,简称km))的相关参数。
表1
Figure BDA0001976025080000011
Figure BDA0001976025080000021
RTT较大时,NTN通信过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HARQ)进程(process)的数量需要增加。现有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仍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NTN通信,获得更多HARQ进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包括: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接收至少一个C-RNTI,所述至少一个C-RNTI是所述基站分配的。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可选的,所述上报能力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MAC实体,且为所述MAC实体配置多个C-RNTI。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MAC实体收发数据时,将所述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传递至收发所述数据所在的物理层。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获得上行授权时,通知所述MAC实体,并基于所述MAC实体生成传输块,且通过该物理层发送所述传输块;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接收到数据时,上传所述数据至所述MAC实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并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MAC实体,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接收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为各个MAC实体配置各自的RLC实体,以及每一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并为所述PDCP实体的DRB配置其关联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当处于RRC连接态时,所述PDCP实体掌握每一物理层对应的HARQ进程的使用状态,并通过所述PDCP实体将数据分配到具有空闲HARQ进程的物理层上。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PDCP实体依据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的关联关系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上行数据分配到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中,并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和/或,接收下行数据时,通过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下行数据汇总至所述PDCP实体中。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RLC实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发送上行数据时,通过所述RLC实体将所述上行数据分发至各个MAC实体,并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接收下行数据时,汇总各个MAC实体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并将汇总得到的数据传送至所述RLC实体。
可选的,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物理层中包含主物理层;当处于RRC空闲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空闲态操作;当处于RRC非活动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非活动态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包括: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可选的,所述分配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RNTI。
可选的,所述分配方法还包括: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并发出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可选的,所述分配方法还包括:发送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模块,适于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RNTI的分配装置,包括:接收模块,适于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分配模块,适于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包括: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设备上报C-RNTI能力信息,使得基站可以利用所述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配置的C-RNTI的最大数量,为用户设备配置多个C-RNTI。由于每一C-RNTI都关联了一组HARQ进程(例如,NR中为16个HARQ进程),因而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具有更多的HARQ进程。相比较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既无需为扩展HARQ进程数量而修改下行控制信息,能够降低实现复杂度,又可实现多片基带芯片制作一部NTN用户设备,不需要定制NTN芯片以增大用于HARQ软合并的缓存,能够降低通信成本,优化NTN通信。
进一步,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配置有多个C-RNTI的用户设备配置多个物理层、HARQ实体及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以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能够进一步为扩展HARQ进程数量,优化NTN通信提供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对NTN通信中的HARQ进程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
NR系统中,空口传输单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需要一直使用HARQ进程,直到该TB传输完成为止。通常情况下,数据传输为具有反馈的数据传输,例如,发送方初传一个TB后,将等待接收方的HARQ反馈。所述接收方收到该TB后,将校验该TB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所述接收方向所述发送方反馈成功接收,所述发送方收到该HARQ反馈,则可以释放该HARQ进程,该HARQ进程可以用于下一个TB传输。否则,所述发送方需要重传该TB,直到所述接收方反馈成功接收或者该TB达到最大传输次数为止。
由于初传和重传的信息可以软合并处理获得增益,因而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需要利用存储空间存放每次传输的TB信息,该存储空间可以称为软缓存(soft buffer)。因为单个TB占用一个HARQ进程的最短时间等于RTT及处理时延之和,而这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新的TB需要传输,所以需要多个HARQ进程进行TB传输。
目前的NR系统中有16个HARQ进程。相应地,对应的软缓存也适应16个HARQ进程。对于陆地网,RTT很小,单个TB占据一个HARQ进程的时间主要是处理时延和重传所用时间。大部分情况下,16个HARQ进程是足够完成数据传输的。
对于RTT比较大的NTN通信,传输一个TB需要占据的HARQ进程的持续时间比较长,3GPP提案中分析GEO、MEO、LEO需要的HARQ进程数量分别为600、180、50,为满足数据传输,NTN通信需要扩展HARQ进程的数量,对应的软缓存也需要相应扩大存储空间。
如果协议同意扩展HARQ进程数量,那么还需要更改协议,增强DCI以指示HARQ进程编号。进一步,终端设备还需要定制NTN芯片增加软缓存,并对相关软件进行修改,成本非常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包括: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设备上报C-RNTI能力信息,使得基站可以利用所述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配置的C-RNTI的最大数量,为用户设备配置多个C-RNTI。由于每一C-RNTI都关联了一组HARQ进程(例如,NR中为16个HARQ进程),因而可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具有更多的HARQ进程。
相比较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既无需为扩展HARQ进程数量而修改下行控制信息,能够降低实现复杂度,又可实现多片基带芯片制作一部NTN用户设备,不需要定制NTN芯片以增大用于HARQ软合并的缓存,能够降低通信成本,优化NTN通信。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所述能力上报方法可以应用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侧,例如,由NTN通信中的UE执行。具体而言,所述能力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
步骤S102,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101中,UE可以确定一个小区(例如,服务小区)中,能够被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简称C-RNTI)的最大数量的能力,以及每个C-RNTI具有的软缓存存储空间。所述UE允许基站分配的C-RNTI的最大数量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将所述C-RNTI的最大数量放入C-RNTI能力信息中,并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上报至基站。
之后,所述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RNTI能力信息,确定为发送C-RNTI能力信息的UE分配哪几个C-RNTI,并为分配给所述UE的C-RNTI配置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Resource SET,简称CORESET)和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简称SS)。
进一步,所述基站可以将分配给所述UE的C-RNTI(例如,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发送至所述UE。之后,所述UE可以从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UE还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例如,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PHYsical layer,简称PHY),所述至少一个C-RNTI可以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在实际实施中,基带处理芯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电路,每个PHY映射至一个基带处理电路(以下简称基带(Baseband,简称BB))中,二者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多个基带中具有主基带,即所述多个基带中,某个基带为主基带(master BB),其余基带为辅基带(slave BB)。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主基带和辅基带是抽象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主基带和辅基带可以对应一个基带处理芯片中的各个子部件/电路,也可以对应多个基带处理芯片中的各个子部件/电路,每一物理层映射至其中一个子部件/电路上。
此时,所述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可以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例如,NR中为16个HARQ进程。
进一步,所述UE可以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简称MAC)实体,且为所述MAC实体配置多个C-RNTI。相应地,所述UE还可以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以及RLC实体。
进一步,当所述UE通过所述MAC实体收发数据时,可以将所述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传递至收发所述数据的物理层。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某一物理层获得上行授权时,所述UE可以通知所述MAC实体生成传输块,且通过该物理层发送所述传输块,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接收到数据时,可以上传所述数据至所述MAC实体。
进一步,当所述UE处于RRC空闲/非活动态(IDLE/INACTIVE state)时,UE可以只开启主基带,完成空闲/非活动态的相关操作,此时,所述UE执行的相关操作与处于RRC空闲/非活动态的传统UE的相关操作是一致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述协议层次架构附着于主基带和辅基带上。各个基带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芯片之间的总线实现,并可以共享存储空间(memory)。基带处理芯片(图未示)逻辑划分为主基带和多个辅基带(如辅基带1、……,辅基带N(N为正整数))。
继续参考图2可知,每一基带均配置有物理层(图示为PHY),但仅有主基带配置有RLC层(图示为RLC)和MAC层(图示为MAC)、PDCP层(图示为PDCP)。所述PDCP层可以连接上层(例如,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简称NAS)(图示为NAS)及RRC层(图示为RRC),或者,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层(图示为IP)及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Data Adaption Protocol,简称SDAP)层(图示为SDAP))。并且,各个PHY分别连接至射频部件(Radio Frequency,简称RF)。其中,RLC实体位于所述RLC层,MAC实体位于所述MAC层,PDCP实体位于所述PDCP层。
在具体实施中,假设UE上报其在一个小区中可被分配的C-RNTI最大数量的C-RNTI能力信息,基站可以为该UE分配一个或多个C-RNTI及对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所述基站分配的C-RNTI的数量不能超过其允许分配C-RNTI能力。
进一步,当UE处于RRC连接态时,RRC层(例如,RRC实体)可以配置多个PHY。每个基带上的PHY可以分别配置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直到将所有的C-RNTI分配完毕。每个被分配的基带可以对应一个HARQ实体和16个HARQ进程。配置的C-RNTI越多,该UE的HARQ进程数量越大。
进一步,所述UE可以利用RRC配置MAC实体,并为所述MAC实体配置多个C-RNTI。所述RRC实体还可以配置RLC实体和PDCP实体,此时,所述RLC实体和PDCP实体与目前协议没有差别。
在图2所示协议层次架构条件下,UE可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只启动主基带,以得到基站分配的一个C-RNTI,这与目前初始接入流程相同。在接入成功,UE上报自己的能力后,或者基站已获得UE能力(网络端已存储之前接入过程中UE上报的能力),基站通过RRC重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或RRC恢复(RRC Resume)或RRC建立(RRC Setup)为该UE分配其他一个或多个C-RNTI,所述多个C-RNTI可以使用相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或者,基站也可以为每个C-RNTI分配不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进一步,UE可以开启所需的基带,并基于RRC实体将所述多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分配给各基带的PHY,同时多个C-RNTI也要配置给MAC实体。
进一步,对于下行数据传输,PHY在收到TB后,可以上传所述TB至所述MAC实体,所述MAC实体需要对应各个C-RNTI和各个基带以及收发的数据,并将HARQ信息传递给对应的PHY。
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UE的PHY获得上行链路授权(Uplink Grant)后可以通知所述MAC实体,所述MAC实体可以依据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简称LCP)机制生成TB,并传递至物理层,以通过RF发送。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当所述UE通过随机接入过程请求分配上行资源时,UE可以通过某个物理层发起随机接入。如果通过该随机接入得到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那么在所述上行资源传输TB时,若TB中含有C-RNTI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简称CE),则所包含的C-RNTI仅限于该物理层被分配的C-RNTI。
在具体实施中,在调度下行时,基站可以选择有空闲HARQ进程的C-RNTI,采用该C-RNTI加扰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在对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上发送给UE,完成一次HARQ传输。之后,该HARQ进程将被释放,以用于下一次传输。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调度上行与调度下行类似,基站可以保证UE不会被调度时间上重叠的两个上行发送资源。连接态UE发送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时,尽可能选择HARQ进程0是空闲的C-RNTI。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无需改变其他与C-RNTI相关联的MAC层过程,如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简称BWP)切换过程和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DRX)过程。
作为一个变化例,UE可以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并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MAC实体,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进一步,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若干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如16个HARQ进程。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发送逻辑信道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基站指示所述UE的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简称SRB)SRB1、SRB2及各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简称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进一步,当处于RRC连接态时,UE可以通过RRC实体为各个MAC实体配置各自的RLC实体,以及每一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多个物理层可以包含主物理层(图未示),所述主物理层指的是位于主基带的物理层。当处于RRC连接态时,UE可以通过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并为所述PDCP实体的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其关联的逻辑信道。当处于RRC空闲态或非活动态时,UE可以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空闲态操作、RRC非活动态操作。
进一步,当处于RRC连接态时,所述PDCP实体掌握每一物理层对应的HARQ进程的使用状态,并通过所述PDCP实体将数据分配到具有空闲HARQ进程的物理层上。
相应地,在接收下行数据时,UE可以通过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将同一无线承载(例如,SRB1、SRB2或DRB)的下行数据汇总至所述PDCP实体中。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述协议层次架构附着于主基带和辅基带上,各个基带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芯片之间的总线实现,并可以共享存储空间。基带处理芯片(图未示)逻辑划分为主基带和多个辅基带(如辅基带1、……,辅基带N(N为正整数))。
继续参考图3,每一基带均配置有物理层(图示为PHY)、RLC层(图示为RLC)和MAC层(图示为MAC),但仅有主基带配置有PDCP层(图示为PDCP),所述PDCP层可以连接上层,例如,NAS层(图示为NAS)及RRC层(图示为RRC),或者,IP层(图示为IP)及SDAP层(图示为SDAP)。并且各个物理层连接各自的RF。其中,RLC实体位于所述RLC层,MAC实体位于所述MAC层,PDCP实体位于所述PDCP层。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上报在一个小区中,该UE可被分配的C-RNTI数量。在一个小区中,基站可为该UE分配一个或多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SS,基站还可以为SRB1、SRB2及每个DRB配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LCH,其数量不超过UE被分配的C-RNTI的数量。与传统UE类似,在RRC空闲态或非活动态,所述UE可以只开启主基带,完成空闲态或非活动态的操作任务。
进一步,当UE处于RRC连接态时,RRC实体可以配置多个MAC和PHY,每个基带上的MAC和PHY可以分别配置有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直到C-RNTI分配完为止。每个被分配的基带可以对应一个HARQ实体和16个HARQ进程。
进一步,RRC实体可以配置多个RLC实体,以及每个基带上RLC实体的逻辑信道。RRC实体可以仅在主基带配置一个PDCP实体,并可以配置该PDCP实体关联SRB1、SRB2、DRB和逻辑信道。所述PDCP实体可以实时获取每个基带上的HARQ进程使用情况,并尽可能将数据分配到有空余HARQ进程的基带上。
在图3所示协议层次架构中,UE的初始接入过程可以只启动主基带,以得到基站分配的一个C-RNTI,这与目前初始接入流程相同。
在接入成功,UE上报自己的能力后,或者基站已获得UE能力(网络端已存储之前接入过程中UE上报的能力),基站通过RRC重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或RRC恢复(RRCResume)或RRC建立(RRC Setup)为该UE分配其他一个或多个C-RNTI,所述多个C-RNTI可以使用相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或者,基站也可以为每个C-RNTI分配不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
在一个小区中,基站可以为SRB1、SRB2及每个DRB配置对应的若干个不超过UE被分配的C-RNTI的数量的逻辑信道,所有逻辑信道的总数不超过31个。
进一步,对于下行数据传输,主基带和辅基带上的MAC实体和RLC实体收到的数据将汇总到主基带的PDCP实体中。对于上行数据传输,所述SRB1、SRB2及各个DRB对应的PDCP实体可以依据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的关联关系将上行数据分配到多个基带上的RLC实体和MAC实体中,并完成所述上行数据的发送。
作为又一个变化例,UE可以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并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MAC实体,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若干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如16个HARQ进程。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多个物理层可以包含主物理层(图未示),所述主物理层位于主基带上,当处于RRC连接态时,UE可以通过RRC实体配置RLC实体和PDCP实体。
进一步,当处于RRC空闲态或非活动态时,UE可以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空闲态操作、RRC非活动态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当UE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所述RLC实体将所述上行数据分发至各个MAC实体,并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当UE接收下行数据时,可以汇总各个MAC实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并将汇总得到的数据传送至所述RLC实体。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协议层次架构示意图。参考图4,所述协议层次架构附着于主基带和辅基带上。各个基带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芯片之间的总线实现,并可以共享存储空间。基带处理芯片(图未示)逻辑划分为主基带和多个辅基带(如辅基带1、……、辅基带N(N为正整数))。
继续参考图4,每一基带均配置有物理层(图示为PHY)和MAC层(图示为MAC),但仅主基带配置有RLC层(图示为RLC)和PDCP层(图示为PDCP),所述RLC层(图示为RLC)和PDCP层(图示为PDCP)可以连接上层,例如,NAS层(图示为NAS)及RRC层(图示为RRC),或者,IP层(图示为IP)及SDAP层(图示为SDAP)。并且,各个PHY连接至各自的RF。其中,RLC实体位于所述RLC层,MAC实体位于所述MAC层,PDCP实体位于所述PDCP层。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上报在一个小区中,该UE可被分配的C-RNTI数量以及每个C-RNTI拥有的软缓存。在一个小区中,基站可为该UE分配一个或多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
与传统UE类似,在RRC空闲态或非活动态,所述UE可以只开启主基带,完成空闲态或非活动态的操作任务。
在图4所示的协议层次架构中,UE的初始接入过程可以只启动主基带,得到基站分配的一个C-RNTI,这与目前初始接入流程相同。
在接入成功,UE上报自己的能力后,或者基站已获得UE能力(网络端已存储之前接入过程中UE上报的能力),基站通过RRC重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或RRC恢复(RRCResume)或RRC建立(RRC Setup)为该UE分配其他一个或多个C-RNTI,所述多个C-RNTI可以使用相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或者,基站也可以为每个C-RNTI分配不同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每个被配置有C-RNTI的基带可以对应一个HARQ实体和16个HARQ进程。
当处于RRC连接态时,UE可以通过RRC实体为每个基带上的MAC实体和PHY实体分别配置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直到C-RNTI分配完为止。每个被分配的基带可以对应一个HARQ实体和16个HARQ进程。
进一步,RRC实体可以在主基带上为UE配置RLC实体、PDCP实体。
在具体实施中,当UE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某个基带上的MAC层获得上行授权(UL grant),依据LCP机制从RLC层获得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并组装成传输块,交给对应的物理层发送。当UE接收下行数据时,可以从多个基带的物理层接收TB,并汇总为MAC SDU,上传给RLC层。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变化例,各个物理层可以连接至同一选择器(selector),该选择器连接至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部件,即可以通过复用电路,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共用单个RF,以进一步节约成本。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分配方法可以由基站,例如NTN基站执行。具体而言,所述分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
步骤S502,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501中,基站可以在UE发送C-RNTI能力信息之后,得知所述UE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在步骤S502中,当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时,基站可以为所述UE配置多个C-RNTI。
进一步,所述基站可以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RNTI至所述UE。
进一步,在为所述UE分配至少一个C-RNTI时,所述基站还可以一并为所述UE分配并发出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
此外,所述基站还可以为UE配置逻辑信道,以得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步骤S501至步骤S502可以视为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2相呼应的执行步骤,两者在具体的实现原理和逻辑上是相辅相成的。因而,本实施例中涉及名词的解释可以参考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上,本发明实施例优化了NTN通信,不需要重新定制芯片,即可扩展HARQ进程数量。对当前支持载波聚合的芯片或手机,仅需要完成有限的改动,就可以增加HARQ进程数量,可以降低终端成本和复杂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复用电路,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共用单个RF(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节约成本。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C-RNTI的能力上报装置6(为简便,下述简称为能力上报装置6)可以应用于UE侧,由UE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1至图4所示方法技术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可以包括:确定模块601,适于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上报模块602,适于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03,适于接收至少一个C-RNTI,所述至少一个C-RNTI是所述基站分配的。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04,适于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一配置模块605,适于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第二配置模块606,适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三配置模块607,适于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MAC实体,且为所述MAC实体配置多个C-RNTI。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传递模块608,适于通过所述MAC实体收发数据时,将所述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传递至收发所述数据所在的物理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通知模块609,适于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获得上行授权时,通知所述MAC实体,并基于所述MAC实体生成传输块,且通过该物理层发送所述传输块;上传模块610,适于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接收到数据时,上传所述数据至所述MAC实体。
作为一个变化实施例,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四配置模块611,适于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并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MAC实体,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第五配置模块612,适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613,适于接收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六配置模块614,适于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为各个MAC实体配置各自的RLC实体,以及每一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七配置模块615,适于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并为所述PDCP实体的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其关联逻辑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一分配模块616,适于当处于RRC连接态时,所述PDCP实体掌握每一物理层对应的HARQ进程的使用状态,并通过所述PDCP实体将数据分配到具有空闲HARQ进程的物理层上。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二分配模块617,适于通过所述PDCP实体依据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的关联关系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上行数据分配到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中,并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和/或,接收下行数据时,通过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下行数据汇总至所述PDCP实体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八配置模块618,适于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九配置模块619,适于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RLC实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20,适于发送上行数据时,通过所述RLC实体将所述上行数据分发至各个MAC实体,并传输所述上行数据;第四接收模块621,适于接收下行数据时,汇总各个MAC实体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并将汇总得到的数据传送至所述RLC实体。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能力上报装置6还可以包括:第十配置模块622,适于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物理层中包含主物理层;第一执行模块623,适于当处于RRC空闲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空闲态操作;第二执行模块624,适于当处于RRC非活动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非活动态操作。
关于所述能力装置6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1至图4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RNTI的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C-RNTI的分配装置7(为简便,下述简称为分配装置7)可以应用于基站,由NTNT基站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5所示方法技术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分配装置7可以包括:接收模块701,适于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分配模块702,适于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分配装置7还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03,适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RNTI。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分配装置7还可以包括:发出模块704,适于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并发出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分配装置7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模块705,适于发送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关于所述分配装置7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图5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诸如非挥发性(non-volatile)存储器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终端可以为用户设备,例如,NTNUE。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技术方案。具体而言,所述基站可以为NTN基站。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
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C-RNTI,所述至少一个C-RNTI是所述基站分配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MAC实体,且为所述MAC实体配置多个C-RNT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MAC实体收发数据时,将所述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传递至收发所述数据所在的物理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获得上行授权时,通知所述MAC实体,并基于所述MAC实体生成传输块,且通过该物理层发送所述传输块;
当所述多个物理层中的任一物理层接收到数据时,上传所述数据至所述MAC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并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MAC实体,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为各个MAC实体配置各自的RLC实体,以及每一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上报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RRC连接态时,通过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并为所述PDCP实体的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其关联逻辑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处于RRC连接态时,所述PDCP实体掌握每一物理层对应的HARQ进程的使用状态,并通过所述PDCP实体将数据分配到具有空闲HARQ进程的物理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PDCP实体依据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的关联关系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上行数据分配到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中,并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和/或,
接收下行数据时,通过各个物理层关联的逻辑信道将同一无线承载的下行数据汇总至所述PDCP实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PDCP实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RRC实体配置RLC实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上行数据时,通过所述RLC实体将所述上行数据分发至各个MAC实体,并传输所述上行数据;
接收下行数据时,汇总各个MAC实体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并将汇总得到的数据传送至所述RLC实体。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力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物理层中包含主物理层;
当处于RRC空闲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空闲态操作;
当处于RRC非活动态时,基于所述主物理层执行RRC非活动态操作。
17.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
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其中,多个物理层是通过RRC实体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各个物理层配置有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各个物理层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是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配置的,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RNTI。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时,一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并发出所述至少一个C-RNTI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SRB1、SRB2及各个DRB配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21.一种C-RNTI的能力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适于确定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以得到C-RNTI能力信息,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
上报模块,适于上报所述C-RNTI能力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执行通过RRC实体配置多个物理层,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的模块;
用于执行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为各个物理层配置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的模块。
22.一种C-RNTI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适于接收C-RNTI能力信息,所述C-RNTI能力信息指的是用户设备在单个小区中,允许基站分配C-RNTI的最大数量,所述最大数量大于1;分配模块,适于根据所述C-RNTI能力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
其中,多个物理层是通过RRC实体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与所述多个物理层一一对应;
各个物理层配置有各自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其中,各个物理层的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是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C-RNTI及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和搜索空间配置的,所述物理层与HARQ实体一一对应,且每一HARQ实体包括预设数量个HARQ进程。
2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4.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33024.7A 2019-02-22 2019-02-22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Active CN111294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024.7A CN111294939B (zh) 2019-02-22 2019-02-22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024.7A CN111294939B (zh) 2019-02-22 2019-02-22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39A CN111294939A (zh) 2020-06-16
CN111294939B true CN111294939B (zh) 2023-04-18

Family

ID=71029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024.7A Active CN111294939B (zh) 2019-02-22 2019-02-22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4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384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055950B (zh) * 2020-08-03 2023-08-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053B (zh) * 2010-09-30 2015-08-2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回程链路上执行多个mac pdu传递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JP2016143913A (ja) * 2015-01-29 2016-08-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端末識別子通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939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8077B (zh) 传输方法和装置
US9467900B2 (en) Servi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72246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JP6987073B2 (ja)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1757403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547168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399374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26599B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015814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4103537A1 (ja)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送信制御方法、ユーザ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2136101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924930B (zh)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EP4274271A2 (en) Internet of vehicle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1586624A (zh) 一种终端能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4939B (zh) C-rnti的能力上报、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5150045A (zh)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312588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97339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19233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1301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4925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6228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60404A1 (zh) 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96428A1 (e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y ran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155574A1 (zh) 信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