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3045B -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3045B
CN111293045B CN201910445361.XA CN201910445361A CN111293045B CN 111293045 B CN111293045 B CN 111293045B CN 201910445361 A CN201910445361 A CN 201910445361A CN 111293045 B CN111293045 B CN 111293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machine table
stage
magazin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53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3045A (zh
Inventor
蔡耀德
庄智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293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3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3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 H01L24/78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5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for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78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786Means for supplying the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in the bonding apparatus
    • H01L2224/78611Fee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5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85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being supplied to the parts to be connected in the bond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揭示一种机台装置,其包含机台本体、工作区和至少一个工件放置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后部分和二侧部分,所述后部分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侧部分延伸于所述前部分和所述后部分之间。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用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所述工作区朝向所述前部分开放。所述工件放置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的所述侧部分中的一个处,用以放置所述工件。所述工件放置区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工作区与所述后部分之间的位置。

Description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台装置、一种制造设备和一种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涉及可从所述机台装置的所述后部分取放工件的机台装置、包括所述机台装置的制造设备以及所述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大部分的打线机器(Wire Bond machine)以操作员进行供料和取料,如此不但耗费人力且恐增加机台闲置率。有鉴于此,部分的打线工艺工作站改以自动化设备代替操作员进行供料和取料以建立自动化系统。常用的自动化设备分别为天车系统(Over HeadVehicle Controller)和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其中,天车系统将轨道架设于厂房的天花板,并透过悬吊设备进行货料的运送。所述悬吊设备以直上直下的方式进行供料和取料的动作,然而打线机器的料盒(magazine)为上下两层布置(即,上层料盒位于下层料盒的正上方),因此天车系统并无法越过上层料盒夹取下层料盒。
无人搬运车为在厂房地面行驶的无人车且其具有机械手臂。现行厂房机台布置以面对面方式进行摆设(即,一排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是面对另一排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且所述二排打线机器间的走道宽约100厘米。所述走道供操作员进行作业(例如故障的排除)所站立之用。由于无人搬运车宽度约80厘米,如果于走道上增设无人搬运车,可能会发生无人搬运车与操作员碰撞的工安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一项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机台装置包括机台本体、工作区和至少一个工件放置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后部分和二侧部分,所述后部分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侧部分延伸于所述前部分和所述后部分之间。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用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所述工作区朝向所述前部分开放。所述工件放置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的所述侧部分中的一个处,用以放置工件。所述工件放置区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工作区与所述后部分之间的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造设备包括移动通道、至少一个机台装置和搬运装置。所述机台装置包括机台本体和工作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所述后部分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且朝向所述前部分开放,以供作业员进行作业。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朝向所述移动通道。所述搬运装置位于所述移动通道,以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进行取放作业。
根据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a)提供多个机台装置,每一机台装置包括机台本体和工作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所述后部分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且朝向所述前部分开放;其中,所述机台装置排成至少一排,且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朝向移动通道;(b)提供搬运装置于所述移动通道;以及(c)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进行料盒取放作业,且所述机台装置在所述工作区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一起阅读时,可从以下详述描述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方面。应注意,各种结构可能并未按比例绘制,且为论述的清晰性可任意增加或减小各种结构的尺寸。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机台装置的前视立体组合图。
图2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后视立体组合图。
图3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立体分解图。
图4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前视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省略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
图5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打线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说明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的实例的一或多个阶段。
图1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贯穿图式和详细描述使用共用参考编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本发明的实施例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标的物的不同特征的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下文描述组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以揭示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当然,这些仅为实例且并不希望为限制性。举例来说,在随后描述中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方或其上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以直接接触方式形成或安置的实施例,且也可包括其中可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形成或安置额外特征使得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可在本文中所提供的各种实例中重复参考编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出于简约和清楚的目的且自身并不指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比较实施例的打线机器(或打线机台)中,供/出料盒(magazine)放置于靠近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的载台,以利操作员搬运供/出料盒,而进行供/出料的作业。再者,所述打线机器的打线区朝向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以利操作员面对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进行打线区的故障的排除。即,供/出料盒(magazine)所放置的位置(即所述载台)是对应于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与所述打线机器的打线区之间。
此外,所述打线机器包括二个升降装置(Elevator),其中一个升降装置具有夹头以将载台上的供料盒搬运到所述打线区的进料端,且另一个升降装置具有夹头以将载台上的出料盒搬运到所述打线区的出料端。所述升降装置夹头朝向所述载台(即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即,所述升降装置所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打线机器的背面(背侧)与所述打线机器的打线区之间。但是,由于操作员所占的位置与供/出料盒都邻近于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当设置自动化设备(例如: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取代操作员时,由于所述自动化设备(例如: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需从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进行自动供/出料,如此,容易发生所述自动化设备(例如: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与进行故障排除的作业员碰撞的工安问题。
另一方面,厂房机台布置以面对面方式进行摆设(即,一排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面对另一排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如果在所述二排打线机器间的走道设置轨道和自动搬运装置(例如:机械手臂),其中所述自动搬运装置(例如:机械手臂)可在所述轨道上移动,以从所述打线机器的前面(前侧)进行自动供/出料作业。然而,如此一来,因为所述打线机器与所述自动搬运装置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当打线机器发生异常和/或故障时必须将所述自动搬运装置关闭,使操作员进入所述区域进行处理以及故障的排除,以防止操作员与所述自动搬运装置发生碰撞,如此恐增加打线机器的闲置率。
承上,如果多台打线机器搭配多台自动搬运装置形成多个封闭区域,当其中一台打线机器发生异常和/或故障时,仅需关闭其中一个区域内的自动搬运装置和打线机器,而不会造成全部区域的打线机器停摆,可增加打线机器的稼动率。举例来说,12台打线机器可分成A、B、C三个封闭区域,其中每4台打线机器共享一台自动搬运装置,当A区的一台打线机器发生异常和/或故障时,仅需将A区的自动搬运装置进行关闭,B区和C区则可继续正常运作。但是,如此需增加自动搬运装置的数量,且会使A区的所有打线机器闲置,导致打线机器成本增加以及产能下降。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员与自动搬运装置可在不同侧作业的机台装置,如此,操作员可于所述机台装置的前面(前侧,或正面)进行异常或故障的排除,所述自动搬运装置是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面(后侧,或背面)进行供/出料,以达到人机分道的功效。因此,不但可避免所述自动搬运装置与操作员碰撞的工安意外,更可减少所述机台装置的闲置率。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机台装置1的前视立体组合图。图2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后视立体组合图。图3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立体分解图。图4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前视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省略第一防护罩181和第二防护罩182。所述机台装置1包括机台本体10、工作区12、打线装置2、至少一个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第二工件放置区16)、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第一上载台41和第一下载台42)、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第二上载台43和第二下载台44)、至少一个升降机具(包括例如第一升降机具46和第二升降机具48)、至少一个防护罩(包括例如第一防护罩181和第二防护罩182)、键盘191和计算机屏幕192。
所述机台本体10具有前部分101(或者又可称为“前面”、“正面”、“前侧”或“前方”)、后部分102(或者又可称为“后面”、“背面”、“后侧”或“后方”)和二侧部分(包括第一侧部分103(例如左侧部分、左侧面或左侧方)和第二侧部分104(例如右侧部分、右侧面或右侧方))。所述前部分101为操作员所面对的部分。即,当所述操作员59(图6)对所述机台装置1进行异常的排除或故障的排除时,所述操作员59(图6)所站立的位置(操作员站立区11)邻近所述前部分101,且面朝向所述前部分101。所述后部分102是相对所述前部分101。即,所述后部分102远离所述操作员59(图6)所站立的位置。所述侧部分(包括所述第一侧部分103和所述第二侧部分104)延伸于所述前部分101和所述后部分102之间。所述第一侧部分103是相对所述第二侧部分104。
所述工作区12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用以对待加工工件56进行加工。所述工作区12朝向所述前部分101开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12大致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工作区12与所述前部分101之间无任何阻挡之物,因此,所述操作员59(图6)可越过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而针对位于所述工作区12的装置进行异常的排除或故障的排除。即,所述工作区12的位置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和所述机台本体10的后部分102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台装置1为打线机器,所述打线装置2位于所述工作区12,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用以对所述待加工工件56进行打线加工。所述打线装置2包括工作平台20、线盒22、进给装置24和打线机构26。所述工作平台20用以承载和移动所述待加工工件56。所述线盒22用以存储导线54。所述进给装置24用以调整来自所述线盒22的所述导线54的方向,使得所述导线54可以朝下方进给。所述打线机构26接受来自所述进给装置24的导线54。所述打线机构26具有打线头264(图5),用以将所述导线54连接到所述待加工工件56。
所述至少一个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侧部分(包括所述第一侧部分103和所述第二侧部分104)中的一个处,用以放置工件。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工作区12与所述后部分102之间的位置。即,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比所述工作区12更靠近所述后部分102。所述工作区12比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更靠近所述前部分101。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位于靠近所述工作区12的二侧(例如进料端32和出料端34(图3))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03且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进料端32,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位于所述第二侧部分104且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出料端34。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工作区12的进料端32为第一侧板31的透孔,且所述工作区12的出料端34为第二侧板33的透孔。
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位于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用以承载料盒(magazine)57(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载台41位于所述第一下载台42的正上方,且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进料端32位于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之间。所述第一上载台41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进料端3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下载台42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进料端32的下方。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位于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用以承载料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载台43位于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正上方,且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出料端34位于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之间。所述第二上载台43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出料端3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下载台44邻近于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出料端34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下载台44具有突出缘441、凹槽442和前档片443。所述突出缘441位于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后端,且所述凹槽442和所述前档片443位于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前端。即,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所述突出缘441朝向所述机台本体10的后部分102,且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所述凹槽442和所述前档片443朝向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载台41、所述第一下载台42和所述第二上载台4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下载台44大致相同。
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侧部分(包括所述第一侧部分103和所述第二侧部分104)中的一个处,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03,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位于所述第二侧部分104,且附着到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如图2到图4所示,所述工作区12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和所述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之间的位置。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进料端32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之间。所述工作区12的所述出料端34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邻近于操作员站立区11,即,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更靠近所述操作员站立区11。换句话说,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操作员站立区11和所述工作区12之间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具有第一架体461、第一水平轨道462、第一垂直轨道463、多个第一马达464和第一夹头50。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水平地设置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第一侧部分103且邻近于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前后延伸。所述第一架体461为垂直主结构,其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上且可在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垂直轨道463垂直地附着在所述第一架体461上,且上下延伸。所述第一夹头50位于所述第一垂直轨道463上,且可在所述第一垂直轨道463上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头50朝向所述机台本体10的后部分102,用以夹取位于所述第一工件放置区14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上的料盒57(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头50包括第一上夹爪501和第一下夹爪502。所述第一下夹爪502可以穿过所述第一上载台41和所述第一下载台42的凹槽而接触所述料盒57(图6)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马达464附着到所述第一架体461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具有三个第一马达464,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架体461在水平方向的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夹头50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以及所述第一上夹爪501与所述第一下夹爪502的各自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具有第二架体481、第二水平轨道482、第二垂直轨道483、多个第二马达484和第二夹头52。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水平地设置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第二侧部分104且邻近于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前后延伸。所述第二架体481为垂直主结构,其位于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上且可在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垂直轨道483垂直地附着在所述第二架体481上,且上下延伸。所述第二夹头52位于所述第二垂直轨道483上,且可在所述第二垂直轨道483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头52朝向所述机台本体10的后部分102,用以夹取位于所述第二工件放置区16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上的料盒57(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头52包括第二上夹爪521和一第二下夹爪522。所述第二下夹爪522可以穿过所述第二上载台43和所述第二下载台44的凹槽(例如:凹槽442)而接触所述料盒57(图6)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马达484附着到所述第二架体481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具有三个第二马达484,其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架体481在水平方向的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夹头52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爪521与所述第二下夹爪522的各自移动。
所述至少一个防护罩(包括例如所述第一防护罩181和所述第二防护罩182)用以覆盖且罩住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以保护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且防止操作员碰到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而发生工安意外事件。举例来说,所述第一防护罩181覆盖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且所述第二防护罩182覆盖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
所述计算机屏幕192位于所述工作区12的上方,且朝向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以供操作员观看。所述键盘191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的前部分101,以供操作员输入指令以操作所述机台装置1。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具(包括例如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和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分别位于所述键盘191的左右二侧。
图5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机台装置1的打线机构26的立体放大示意图。所述打线机构26包括张力调整元件261、对准元件262、打线头夹持元件263、打线头264和加热元件265。所述张力调整装置261位于所述进给装置24的下方,且接受来自所述进给装置24的导线54。所述张力调整装置261用以调整所述导线54的张力,且持续向下进给所述导线54。所述对准元件262位于所述张力调整元件261的下方,且接受来自所述张力调整元件261的导线54。所述对准元件262用以将所述导线54对准所述打线头264。所述打线头夹持元件263位于所述对准元件262的下方,且夹持所述打线头264。所述打线头264用以接受来自所述对准元件262的所述导线54,以将所述导线54连接到所述待加工工件56。所述加热元件265位于所述打线头夹持元件263的下方,用以加热所述导线54的末端。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6的立体示意图。所述制造设备6包括移动通道62、至少一个机台装置1和搬运装置58。所述机台装置1与图1到图4的机台装置1相同,其包括机台本体10、工作区12、打线装置2、至少一个工件放置区(包括例如第一工件放置区14和第二工件放置区16)、至少一个第一载台(包括例如第一上载台41和第一下载台42)、至少一个第二载台(包括例如第二上载台43和第二下载台44)、至少一个升降机具(包括例如第一升降机具46和第二升降机具48)、至少一个防护罩(包括例如第一防护罩181和第二防护罩182)、键盘191和计算机屏幕192。所述机台本体10具有前部分101和后部分102,所述后部分102是相对所述前部分101。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朝向所述移动通道62。所述工作区12位于所述机台本体10,且朝向所述前部分101开放,以供作业员59进行作业(例如:异常或故障排除的作业)。所述搬运装置58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2,以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进行取放作业(例如:料盒57的取放作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设备6更包括轨道583和移动平台582。所述轨道583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2。所述移动平台582位于所述轨道583上,且可在所述轨道583上移动(例如:滑动)。所述搬运装置58的下端固设于所述移动平台582上,使得所述搬运装置58可在所述轨道583上左右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58可为六轴机械手臂,且其前端具有夹头581,用以夹取且搬移所述料盒5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搬运装置58也可以是无人搬运车。
如图6所示,所述作业员59站立在所述操作员站立区11,其邻近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前部分101,即,所述作业员59站立在所述机台装置1的前方。同时,所述搬运装置58邻近所述机台本体10的所述后部分102,而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进行取放作业(例如:料盒57的取放作业),即,所述搬运装置58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方。由于所述作业员59与所述搬运装置58分别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前后不同侧,因此,不会发生所述搬运装置58碰撞所述作业员59的工安事件。此外,所述作业员59与所述搬运装置58各自的作业为独立而不会互相影响,因此,当所述操作员59对所述机台装置1进行异常的排除或故障的排除时,所述搬运装置58仍可继续其作业,而不需停机,如此,可减少所述机台装置1的闲置率,以提高产能。
图7到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6的操作方法。参考图7,利用所述搬运装置58的夹头581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图6)将第一料盒571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下载台42。所述第一料盒571内容纳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5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盒571内装满多个待加工工件56,即,所述第一料盒571为货盒。所述第一料盒571具有开口,其朝向所述工作区12。
参考图8,利用所述搬运装置58的夹头581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图6)将第二料盒572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上载台43。所述第二料盒572内并没有容纳任何工件,即,所述第二料盒572为空盒。所述第二料盒572具有开口,其朝向所述工作区12。此时的状态如图9的立体示意图所示,所述第一料盒571(货盒)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下载台42上,且所述第二料盒572(空盒)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上载台43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料盒572也可以由所述作业员59以人工方式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上载台43上。
接着,参考图10,利用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夹取所述第一料盒571到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工作区12的进料端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沿着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朝后方移动,以利用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的所述第一夹头50(包括所述第一上夹爪501和所述第一下夹爪502)夹取所述第一料盒571。接着,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沿着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朝前方移动,且所述第一夹头50连同所述第一料盒571一起沿着所述第一垂直轨道463朝上方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料盒571的开口面对所述工作区12的进料端32。
参考图11,与图10上述动作的同时,利用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夹取所述第二料盒572到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工作区12的出料端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沿着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朝后方移动,以利用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的所述第二夹头52(包括所述第二上夹爪521和所述第二下夹爪522)夹取所述第二料盒572。接着,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沿着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朝前方移动,且所述第二夹头52连同所述第二料盒572一起沿着所述第二垂直轨道483朝下方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料盒572的开口面对所述工作区12的出料端34。
接着,所述机台装置1从所述进料端32抽取所述第一料盒571内的待加工工件56以于所述工作区12进行加工(例如:利用所述打线装置2(图1、图3、图4和图5)进行打线加工),且将加工后的工件放入所述第二料盒572。进行一段时间后,所述第一料盒571内的所有待加工工件56都加工完成,且都被置入所述第二料盒572。此时,所述第一料盒571为空盒,且所述第二料盒572为货盒。
接着,参考图12,利用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将所述第一料盒571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上载台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头50连同所述第一料盒571一起沿着所述第一垂直轨道463朝上方移动,且所述第一升降机具46沿着所述第一水平轨道462朝后方移动,以将所述第一料盒571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上载台41。
同时,参考图13,利用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将所述第二料盒572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下载台4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头52连同所述第二料盒572一起沿着所述第二垂直轨道483朝下方移动,且所述第二升降机具48沿着所述第二水平轨道482朝后方移动,以将所述第二料盒572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下载台44。此时的状态如图14的立体示意图所示,所述第一料盒571(空盒)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上载台41上,且所述第二料盒572(货盒)位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二下载台44上。
接着,参考图15,利用所述搬运装置58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收取所述第二料盒572(货盒),且将所述第二料盒572(货盒)搬运到储料设备(例如第一储料柜64或第二储料柜66(图16))。接着,所述搬运装置58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将所述第一料盒571(空盒)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第一上载台41搬运到所述第二上载台43上。接着,利用所述搬运装置58的夹头581从所述机台装置1的后部分102(图6)将货盒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的所述第一下载台42,以重复上述步骤。
图1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6a的立体示意图。所述制造设备6a包括移动通道62、多个机台装置1a、1b和搬运装置58。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a、1b与图1到图4的机台装置1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a、1b更加装显微镜装置于所述工作区12的上方。所述机台装置1a、1b排成至少一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台装置1a、1b排成二排,即第一排67和第二排68。所述第一排67包括所述机台装置1a,所述第二排68包括所述机台装置1b,且所述第一排67大致平行所述第二排68。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a的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102a,所述后部分102a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机台装置1a的后部分102a都朝向所述移动通道62。此外,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b的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102b,所述后部分102b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机台装置1b的后部分102b都朝向所述移动通道62。
如图16所示,所述移动通道62位于所述第一排67和所述第二排68之间,因此,所述第一排67的所述机台装置1a的后部分102a面对所述第二排68的所述机台装置1b的后部分102b。所述搬运装置58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2,以从所述机台装置1a、1b的后部分102a,102b进行取放作业(例如:料盒的取放作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设备6a更包括轨道583、移动平台582(图6)和储料设备(包括例如:第一储料柜64和第二储料柜66)。所述轨道583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2。所述移动平台582(图6)位于所述轨道583上,且可在所述轨道583上移动(例如:滑动)。所述搬运装置58的下端固设于所述移动平台582上,使得所述搬运装置58可在所述轨道583上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58可为六轴机械手臂,且其前端具有夹头581(图6),用以夹取且搬移料盒。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搬运装置58也可以是无人搬运车。所述移动通道62连通到所述储料设备(Stocker)(包括例如:第一储料柜64和第二储料柜66)。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储料柜64和所述第二储料柜66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通道62的二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58将加工完成后的货盒(例如图13的第二料盒572)搬运到所述第二储料柜66存储,且所述搬运装置58从所述第一储料柜64取出待加工的货盒(例如图7的第一料盒571)和空盒(例如图8的第二料盒57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58仅从所述第一储料柜64取出待加工的货盒(例如图7的第一料盒571),即,所述第一储料柜64仅存储待加工的货盒(例如图7的第一料盒571),而不存储空盒(例如图8的第二料盒572)。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制造设备6a(图16)的操作方法。首先,提供多个机台装置1a、1b。所述机台装置1a、1b排成至少一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台装置1a、1b排成二排,即所述第一排67和所述第二排68。所述第一排67包括所述机台装置1a,所述第二排68包括所述机台装置1b,且所述第一排67大致平行所述第二排68。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a包括机台本体和工作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102a,所述后部分102a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机台装置1a的后部分102a都朝向所述移动通道62。此外,每一所述机台装置1b包括机台本体和工作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102b,所述后部分102b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机台装置1b的后部分102b都朝向所述移动通道62。如图16所示,所述移动通道62位于所述第一排67和所述第二排68之间,因此,所述第一排67的所述机台装置1a的后部分102a面对所述第二排68的所述机台装置1b的后部分102b。
接着,提供搬运装置58于所述移动通道62。所述搬运装置58可在所述移动通道62中移动,以从所述机台装置1a、1b的后部分102a、102b进行取放作业(例如:料盒的取放作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58从所述第一储料柜64取出待加工的货盒(例如图7的第一料盒571)和空盒(例如图8的第二料盒572)到机台装置1a、1b。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盒(例如图8的第二料盒572)也可以由所述作业员59以人工方式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1a、1b上。接着,进行上述图7到图15的动作。接着,所述搬运装置58将加工完成后的货盒(例如图13的第二料盒572)搬运到所述第二储料柜66存储。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例如“在……上面”、“在……下面”、“上”、“左”、“右”、“下”、“顶部”、“底部”、“垂直”、“水平”、“侧面”、“较高”、“下部”、“上部”、“在……上方”、“在……下方”等等的空间描述为相对于图中所展示的定向指示。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一定向或方式进行空间布置,只要此布置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优点。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大约”,“基本上”,“基本”和“约”用于描述和考虑小变化。在结合事件或情形使用时,这些术语可指其中事件或情形明确发生的情况以及其中事件或情形接近于发生的情况。举例来说,当结合数值使用时,这些术语可指小于或等于那个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如果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这些值的平均值的±10%(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那么这些值可被认为基本上相同或相等。
如果两个表面之间的位移不大于5μm,不大于2μm,不大于1μm,或不大于0.5μm,那么两个表面可被认为共面或基本上共面。
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术语“一”和“所述”可包括多个对象。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在另一组件的“上”或“上方”的组件可囊括其中后一组件直接在前一组件上(例如,物理接触)的状况,以及其中一或多个介入组件可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状况。
另外,数量、比率和其它数值有时在本文中以范围格式呈现。应理解,此范围格式是出于便利和简洁起见而使用且应灵活地理解为包括明确规定为范围的限制的数值,而且也包括彼范围内囊括的所有个别数值或子范围,犹如每一数值和子范围为明确规定的。
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特定实例描述并说明本发明,但这些描述和说明并非限制性。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如随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且可替代等效物。图示可不必按比例绘制。由于制造过程和容差,因此本发明中的精巧呈现与实际设备之间可存在差异。可存在本发明的未具体说明的其它实施例。说明书和图式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可进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材料、物质组合物、方法或程序适应本发明的目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修改希望属于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虽然已参考以特定次序执行的特定操作来描述本文中所揭示的方法,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示的情况下将这些操作组合、细分或重新排序以形成等效方法。因此,除非本文中特别指明,否则操作的次序和分组并非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其包括:
(a)提供多个机台装置,每一机台装置包括机台本体和工作区,所述机台本体具有前部分和后部分,所述后部分是相对所述前部分,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机台本体,且朝向所述前部分开放;其中,所述机台装置排成至少一排,且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朝向移动通道;
(b)提供搬运装置于所述移动通道;以及
(c)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进行料盒取放作业,且所述机台装置在所述工作区进行加工,其中(c)包括:
(c1)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将第一料盒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的第一下载台,其中第一料盒内容纳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c2)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将第二料盒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的第二上载台,其中所述第二料盒为空盒;
(c3)利用第一升降机具夹取所述第一料盒到所述机台装置的所述工作区的进料端,且利用第二升降机具夹取所述第二料盒到所述机台装置的所述工作区的出料端;
(c4)所述机台装置抽取所述第一料盒内的待加工工件以于所述工作区进行加工,且将加工后的工件放入所述第二料盒;
(c5)利用所述第一升降机具将所述第一料盒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的第一上载台,且利用所述第二升降机具将所述第二料盒放置于所述机台装置的第二下载台;以及
(c6)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收取所述第二料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a)中,所述机台装置排成第一排和第二排,所述第一排平行所述第二排,所述移动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之间,且所述第一排的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面对所述第二排的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b)中,所述搬运装置可在所述移动通道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c6)更包括:
(c61)利用所述搬运装置将所述第二料盒搬运到储料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c6)之后,所述操作方法更包括:
(c7)利用所述搬运装置从所述机台装置的后部分将所述第一料盒从所述机台装置的第一上载台搬运到第二上载台。
CN201910445361.XA 2018-12-07 2019-05-27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11293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052 2018-12-07
TW107144052A TWI690001B (zh) 2018-12-07 2018-12-07 機台裝置、製程設備及製程設備之作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3045A CN111293045A (zh) 2020-06-16
CN111293045B true CN111293045B (zh) 2022-02-01

Family

ID=7102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5361.XA Active CN111293045B (zh) 2018-12-07 2019-05-27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3045B (zh)
TW (1) TWI690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7258A (zh) * 2021-04-26 2022-10-28 鑫天虹(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式粉末原子层沉积装置的自动化机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2753Y (zh) * 2003-12-02 2006-11-0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系统及制造系统
CN202389949U (zh) * 2011-12-15 2012-08-22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平面焊线机物料输送系统
CN106697726A (zh) * 2016-12-09 2017-05-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
CN107160050A (zh) * 2017-07-04 2017-09-15 东莞市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焊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8470B2 (en) * 2003-04-29 2006-09-19 Asm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Buffer device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apparatus
TWM569331U (zh) * 2018-02-02 2018-11-01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取放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32753Y (zh) * 2003-12-02 2006-11-0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系统及制造系统
CN202389949U (zh) * 2011-12-15 2012-08-22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平面焊线机物料输送系统
CN106697726A (zh) * 2016-12-09 2017-05-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输送系统以及产线系统
CN107160050A (zh) * 2017-07-04 2017-09-15 东莞市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焊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3045A (zh) 2020-06-16
TWI690001B (zh) 2020-04-01
TW202022957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503B (zh) 输送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材料加工单元的装载和卸载方法
CN108290259B (zh) 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KR101537135B1 (ko) 워크 가공 장치 및 워크 가공 방법
EP1810803B1 (en) Machine for machining elements made of wood with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said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loading said elements
US9120192B2 (en) Dual-spindle machining apparatus
JP4791965B2 (ja) 部材アンローディング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レーザ切断設備
CN109676592B (zh) 自动装配方法和自动装配设备
JP2017160055A (ja) ワークを分離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11293045B (zh) 机台装置、制造设备和制造设备的操作方法
US5354153A (en) Machine tool part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thod and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machin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20240083697A1 (en) Stacking device, automation module and method
CN115461189A (zh) 用于板材制造的机器组件和机械方法
CN104723157A (zh) 一种机器人辅助机床加工生产线
JP6618544B2 (ja) 多機能ワーク置き台モジュール
JP2017170551A (ja) 全自動ドリル装置
JP5421172B2 (ja) 溶接ライン
US11124363B2 (en) Device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plate-shaped workpieces
US11103946B2 (en) Method for bonding large modules, and bonding arrangement
CN115803557A (zh) 用于加工一个或多个工件的加工设备
JP2019063930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KR102214037B1 (ko) 전자부품 로딩장비
CN105848802B (zh) 用于从工具机的切割单元导出工件落料的方法和机械装置以及加工方法和用于加工的机械组件
US20240017435A1 (en) Transport system
JPH06155119A (ja) 平板用全自動穿孔機
EP1479477A1 (en) Machine tool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