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778A -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7778A CN111287778A CN202010159521.7A CN202010159521A CN111287778A CN 111287778 A CN111287778 A CN 111287778A CN 202010159521 A CN202010159521 A CN 202010159521A CN 111287778 A CN111287778 A CN 1112877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anchor
- cantilever beam
- roadway
- 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5—Plate linings; Laggings, i.e. linings designed for holding back formation material or for transmitting the load to main supporting members
- E21D11/152—Laggings made of grids or nett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5—Plate linings; Laggings, i.e. linings designed for holding back formation material or for transmitting the load to main supporting members
- E21D11/155—Laggings made of strips, slats, slabs or sheet pi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E21D20/003—Machines for drilling anchor holes and setting anchor bo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巷道顶板上开钻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将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向煤帮侧偏离钻孔,并使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偏离角度依次减小。通过在巷道顶板上设置上述的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当将锚索注入到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使得锚索及其注入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向煤帮侧延伸,能够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使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是指沿着采空区边缘在原顺槽位置保留巷道。沿空留巷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源,避免煤体损失。
目前沿空留巷技术比较流行,但对于顶板地质条件差的矿井来说,沿空留巷技术难以实现,所以地质条件差的矿井急需要安全、有效的支护方式支护顶板,才可以配套使用沿空留巷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其旨在改善现有的一些矿井无法使用沿空留巷技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二孔位于第一孔和第三孔之间,第一孔靠近煤帮侧,第三孔靠近采空侧;
将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向煤帮侧偏离钻孔,并使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偏离角度依次减小;偏离角度均在45~100°范围内;
向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锚索和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钻孔至悬臂梁的自由端。
通过在巷道顶板上设置上述的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当将锚索注入到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使得锚索及其注入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向煤帮侧延伸,能够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使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80~100°;第二孔偏离角度为65~85°;第三孔偏离角度为45~75°。
通过将上述的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偏离角度设置在上述的范围内,不仅能够保证悬臂梁的形成,使得后续注入的锚索的拉力最大,并且锚索的长度不会过长,保证施工的方便性。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85~95°;第二孔偏离角度为70~80°;第三孔偏离角度为55~70°;
可选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90°;第二孔偏离角度为75°;第三孔偏离角度为65°。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锚索的排距为0.8~1.2米;每一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之间的间距为1.8~2.2米。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将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的距离至少大于伪顶的厚度;
可选地,垂直开钻的距离为6~10米。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锚索为Φ22~Φ25规格的钢绞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二孔位于第一孔和第三孔之间,第一孔靠近煤帮侧,第三孔靠近采空侧;
将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仅对第一孔和第三孔的钻孔方向进行偏向调整,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45~100°;将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45~100°;
向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第一孔内的锚索和煤帮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第三孔内的锚索和采空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两个悬臂梁的长度均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第一孔和第三孔均钻孔至悬臂梁的自由端。
该方法能够形成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使得直接顶不易断裂及破碎,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并且该方法对于一些直接顶发生下沉或者顶板条件非常差的矿井也可以适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包括:
采用如上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支护锚索;
对巷道顶板全断面铺设金属网片;
采用锚杆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每相邻的两排锚索之间设置一排锚杆;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之间设置两个间隔的锚杆;
每排锚杆配套钢筋梯支护;
每排锚索配套W钢带支护。
锚杆、钢筋梯以及W钢带的施工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施工方法。
该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对巷道的顶板采用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W钢带联合支护,极大地提高了巷道顶板的牢固性。最重要的是,该联合支护方法中,锚索支护采用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在直接顶上产生了高预紧力加固,使直接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了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锚杆的排距0.8~1.2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0.8~1.2米。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锚杆采用Φ20×2400mm~Φ22×2400mm左旋无纵筋金属锚杆;
金属网片的规格2600×1000mm~2800×1000mm;
钢筋梯的规格Φ16×5000mm~Φ18×5000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第一种偏向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的第一种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的第二种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的第三种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第二种偏向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的顶板支护布置示意图。
图标:10-巷道顶板;101-直接顶;102-老顶;103-伪顶;100-锚索;110-第一孔;120-第二孔;130-第三孔;140-煤帮侧;150-采空侧;160-巷道;170-悬臂梁;200-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7,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包括:
在巷道顶板10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160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110、第二孔120和第三孔130;第二孔120位于第一孔110和第三孔130之间,第一孔110靠近煤帮侧140,第三孔靠近采空侧150;
将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向煤帮侧140偏离钻孔,并使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的偏离角度依次减小;偏离角度均在45~100°范围内;
向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内分别注入锚索100。
锚索100和直接顶101形成悬臂梁结构,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均钻孔至悬臂梁170的自由端。
通过在巷道顶板10上设置上述的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当将锚索100注入到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内,使得锚索100及其注入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170(图1中方框内标出的区域)向煤帮侧140延伸,能够在直接顶101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使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进一步地,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进一步可选地,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5~4倍,示例性地,悬臂梁的长度为巷道宽度的3倍、3.5倍、3.6倍、3.8倍或者4倍。
参照图1~图2,在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在巷道顶板10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110、第二孔120和第三孔130;第二孔120位于第一孔110和第三孔130之间,第一孔110靠近煤帮侧140,第三孔130靠近采空侧150。
参照图2,进一步地,锚索100的排距为0.8~1.2米;每一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100之间的间距为1.8~2.2米。
进一步可选地,锚索100的排距为0.9~1.1米;每一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100之间的间距为1.9~2.1米。
示例性地,锚索100的排距为1米;每一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100之间的间距为2米。
进一步地,锚索100选择为Φ22~Φ25的钢绞线。
进一步可选地,锚索100选择为Φ22~Φ24的钢绞线。
示例性地,上述的锚索100选择Φ22的钢绞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锚索100支护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将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10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101。
沿垂直于巷道顶板10的方向开钻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并且一直开钻至巷道的直接顶101,从而能够将锚索固定在直接顶101内部。
进一步地,将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的距离至少大于伪顶103的厚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巷道顶板10包括直接顶101、老顶102以及伪顶103,直接顶101位于伪顶103和老顶102之间。在垂直钻孔阶段,需要穿过伪顶103到达直接顶101。
进一步可选地,垂直开钻的距离为6~10米。
进一步可选地,垂直开钻的距离为7~9米。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选择垂直开钻的距离为8米。
需要说明的是,当垂直开钻穿过伪顶103后,在直接顶101内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选择开设较小的距离,例如1~3米。
步骤S2、然后,向煤帮侧140偏离钻孔,并使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的偏离角度依次减小;偏离角度α均在45~100°范围内。
通过将上述的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向煤帮侧140偏离,能够相对巷道顶10板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进一步地,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80~100°;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65~85°;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45~75°。
通过将上述的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的偏离角度设置在上述的范围内,不仅能够保证悬臂梁170的形成,使得后续注入的锚索100的拉力最大,并且锚索100的长度不会过长,保证施工的方便性。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85~95°;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70~80°;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55~70°。
示例性地,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86°、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71°、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55°;或者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87°、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72°、第三孔偏离角度为56°;或者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88°、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73°、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57°;或者第一孔偏离角度为89°、第二孔偏离角度为74°、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58°。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110偏离角度为90°;第二孔120偏离角度为75°;第三孔130偏离角度为65°。
进一步地,向煤帮侧140偏离钻孔时,先按照弧线偏离钻孔,然后逐渐沿直线钻孔。
先按照弧线偏离钻孔,不仅使得钻孔施工更加容易,而且能够保证后续注入在锚孔内的锚索100能够平滑地过渡,从而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且按照弧线偏离钻孔,能够形成大弧度偏转,提高人工悬臂梁的预紧力。
进一步地,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均为先然弧线偏转,然后沿直线偏转。可选地,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范围在45~1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钻孔可以采用可调向钻机施工锚索钻孔。
步骤S3、向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当上述的第一孔110、第二孔120以及第三孔130的孔打好后,因锚索较长,人工注入困难,可以选择配合钻机注入。
进一步可选地,为了使得锚索的注入更加的方便,可以对钻机进行推进口进行小幅度改装。
进一步地,孔的长度即为注入的锚索的长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煤矿顺槽巷道宽度一般为5.5m,垂直钻孔距离8米,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4倍。则悬臂梁的长度为22米。锚索的长度还需要加上弧度部分以及垂直部分。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110长25米、第一孔110长30米、第三孔长35米。锚索的长度与对应的孔的长度相等。
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结构能够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使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普通方式锚索支护状态下,很容易发生直接顶在非采帮正上方发生断裂,造成下方撤架巷压力集中,对下层巷道的支护和设备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式,因为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下,直接顶的顶板处于高预紧力状态下,极大顶减小了在非采帮上方顶板断裂的可能性,对于支护段的顶板相对而言,不易发生断裂和破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式下,顶板断裂位置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在特殊恒阻支护锚固顶端附近断裂:
参照图3,在此处断裂,直接顶形成一个梁,其中一处压力由采空区承担,另一处由采帮侧煤柱直接承受上方顶板压力,巷道在梁的下方,承受压力最小。
第二种情况:在上方沿切顶方向断裂:
参照图4,这种位置顶板断裂,上方直接顶形成一个悬臂梁,所有顶板压力由悬臂梁承担,巷道承担压力最小。
第三种情况:沿特殊支护中间断裂:
参照图5,在本处位置断裂时(这种情况相对于其他处断裂的概率相对较小,但也进行分析),巷道压力相对较大,也是最不理想状态处发生断裂和破坏,但因直接顶发生位移,在锚索的受力情况下,重新形成新的悬臂梁,锚索阻止顶板继续位移;在此种情况下锚索只受拉力,不会收到剪切力的影响;且这种主动支护对顶板形成拉力,把顶板压力传导至非采测煤柱区域,减轻巷道压力。
由此充分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均对巷道顶板进行了保护或压力减轻,对巷道顶板支护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申请这种支护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不仅可以在末采贯通中的撤架巷中使用,也可以在沿空留巷中使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顶板条件非常差的正常巷道中使用。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该方法与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的原理一致,均是通过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巷道压力。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的具体偏向方式不相同。
参照图6,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二孔位于第一孔和第三孔之间,第一孔靠近煤帮侧,第三孔靠近采空侧;
将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均沿垂直于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仅对第一孔和第三孔的钻孔方向进行偏向调整,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45~100°;将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45~100°;
向第一孔、第二孔以及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第一孔内的锚索和煤帮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第三孔内的锚索和采空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两个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第一孔和第三孔均钻孔至悬臂梁的自由端。
该方法同样能够形成在直接顶上产生高预紧力加固,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使得直接顶不易断裂及破碎,从而降低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并且该方法对于一些直接顶发生下沉或者顶板条件非常差的矿井也可以适用。
进一步地,对第一孔和第三孔的钻孔方向进行偏向调整,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80~100°;将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80~100°;进一步可选地,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85~95°;进一步可选地,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55~70°;将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55~70°。进一步可选地,将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45~65°;将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45~65°。
示例性地,将第一孔和第三孔的偏离方向均调整为75°。第二孔仍然垂直开钻。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包括:
采用前述两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支护锚索;
结合图1、图6和图7,对巷道顶板全断面铺设金属网片;
采用锚杆200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每相邻的两排锚索100之间设置一排锚杆200;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100之间设置两个间隔的锚杆200;
每排锚杆200配套钢筋梯支护;
每排锚索100配套W钢带支护。
该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对巷道的顶板采用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W钢带联合支护,极大地提高了巷道顶板的牢固性。最重要的是,该联合支护方法中,锚索支护采用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在直接顶上产生了高预紧力加固,使直接顶不易断裂及破碎,形成人工悬臂梁结构,从而降低了巷道压力,使巷道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保障安全生产及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
进一步地,上述的锚杆的排距0.8~1.2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0.8~1.2米。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锚杆的排距0.9~1.1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0.9~1.1米。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锚杆的排距0.95~1.05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0.95~1.05米。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锚杆的排距1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1米。
在上述的范围内,能够保证锚杆和锚索相互配合,获得最佳的协同支护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锚杆采用Φ20×2400mm~Φ22×2400mm左旋无纵筋金属锚杆;
金属网片的规格2600×1000mm~2800×1000mm;
钢筋梯的规格Φ16×5000mm~Φ18×5000mm。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锚杆采用Φ20×2400mm左旋无纵筋金属锚杆;金属网片规格2600×1000mm;钢筋梯的规格Φ16×5000mm。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规定的锚杆、金属网片以及钢筋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之间,所述第一孔靠近煤帮侧,所述第三孔靠近采空侧;
将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均沿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向煤帮侧偏离钻孔,并使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的偏离角度依次减小;所述偏离角度均在45~100°范围内;
向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所述锚索及其注入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所述悬臂梁的长度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均钻孔至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80~100°;所述第二孔偏离角度为65~85°;所述第三孔偏离角度为45~7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85~95°;所述第二孔偏离角度为70~80°;所述第三孔偏离角度为55~70°;
可选地,所述第一孔偏离角度为90°;所述第二孔偏离角度为75°;所述第三孔偏离角度为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索的排距为0.8~1.2米;每一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之间的间距为1.8~2.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均沿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的距离至少大于伪顶的厚度;
可选地,垂直开钻的距离为6~10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索为Φ22~Φ25规格的钢绞线。
7.一种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开钻锚索孔,沿巷道宽度方向,按照每排3个孔施工,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之间,所述第一孔靠近煤帮侧,所述第三孔靠近采空侧;
将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均沿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的方向开钻至直接顶;然后,仅对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的钻孔方向进行偏向调整,将所述第一孔向煤帮侧偏离45~100°;将所述第三孔向采空侧偏离45~100°;
向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以及所述第三孔内分别注入锚索;
所述第一孔内的锚索及其注入的煤帮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所述第三孔内的锚索和采空侧的直接顶形成悬臂梁结构,两个所述悬臂梁的长度均设置为巷道宽度的3~4倍;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均钻孔至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
8.一种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支护锚索;
对所述巷道顶板全断面铺设金属网片;
采用锚杆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每相邻的两排锚索之间设置一排锚杆;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索之间设置两个间隔的锚杆;
每排锚杆配套钢筋梯支护;
每排锚索配套W钢带支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杆的排距0.8~1.2米;每排中,每相邻的两个锚杆之间的间距为0.8~1.2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杆采用Φ20×2400mm~Φ22×2400mm左旋无纵筋金属锚杆;
所述金属网片的规格2600×1000mm~2800×1000mm;
所述钢筋梯的规格Φ16×5000mm~Φ18×50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59521.7A CN111287778B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59521.7A CN111287778B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778A true CN111287778A (zh) | 2020-06-16 |
CN111287778B CN111287778B (zh) | 2021-09-17 |
Family
ID=7102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595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87778B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7778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36670A1 (en) * | 1998-01-16 | 1999-07-22 | Joy Mm Delaware, Inc. | Roof and rib drill improvements to mining apparatus and roof bolting equipment |
US20150300168A1 (en) * | 2010-01-04 | 2015-10-22 | Rei,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coal mine roof stabilization |
CN106050281A (zh) * | 2016-08-10 | 2016-10-2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用于煤矿巷道顶板支护的锚索箱梁桁架结构与支护方法 |
CN109681248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注浆锚索超前支护方法 |
CN110230510A (zh) * | 2019-06-11 | 2019-09-1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 |
CN110529144A (zh) * | 2019-09-26 | 2019-12-0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 |
CN110552731A (zh) * | 2019-09-26 | 2019-12-10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放顶煤回采巷道注浆锚索支护结构及其超前支护方法 |
-
2020
- 2020-03-09 CN CN202010159521.7A patent/CN1112877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36670A1 (en) * | 1998-01-16 | 1999-07-22 | Joy Mm Delaware, Inc. | Roof and rib drill improvements to mining apparatus and roof bolting equipment |
US20150300168A1 (en) * | 2010-01-04 | 2015-10-22 | Rei,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coal mine roof stabilization |
CN106050281A (zh) * | 2016-08-10 | 2016-10-2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用于煤矿巷道顶板支护的锚索箱梁桁架结构与支护方法 |
CN109681248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注浆锚索超前支护方法 |
CN110230510A (zh) * | 2019-06-11 | 2019-09-1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厚层复合顶板煤巷的协同锚固复式结构的建造方法 |
CN110529144A (zh) * | 2019-09-26 | 2019-12-0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小断面回采巷道混合式超前支护方法 |
CN110552731A (zh) * | 2019-09-26 | 2019-12-10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放顶煤回采巷道注浆锚索支护结构及其超前支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778B (zh) | 2021-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96976B (zh) | 大倾角煤层异形回采巷道非对称锚网索组合支护方法 | |
CN108868833A (zh) | 一种在u型钢支护巷道内进行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的方法 | |
CN1693670A (zh) | 高应力巷道碎裂围岩三锚耦合支护方法 | |
CN109973126A (zh) | 小煤柱沿空掘巷双卸压恒阻支护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 | |
CN111535817A (zh) | 一种工作面双巷掘进小煤柱加固施工方法 | |
CN108798723B (zh) | 一种应用于厚煤层的含托顶煤的超高回采巷道支护方法 | |
CN109763861B (zh) | 一种切眼内断层破碎带冒顶处理方法 | |
CN106761813A (zh) | 深部不稳定覆岩下沿空掘巷非均称支护设计方法 | |
CN102839984A (zh) | 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 | |
CN102704965A (zh) | 一种防止剧烈采动影响巷道顶板垮冒方法 | |
CN112922598A (zh) | 一种通过切顶卸压减小沿空掘巷顶板压力的方法 | |
CN111271061A (zh) | 一种综采末采撤架方法 | |
CN111927488A (zh) |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的成巷和顶板支护方法及装置 | |
CN111287778B (zh) | 大跨度悬臂梁锚索支护方法以及巷道顶板联合支护方法 | |
CN102155248B (zh) | 一种煤柱下方巷道支护方法 | |
CN112664194A (zh) | 上盘破碎围岩长锚索整体加固方法 | |
CN105156111B (zh) | 大采高巷式充填条带开采的支护方法 | |
CN107762528B (zh) | 一种碎裂围岩内车行横洞与隧道正洞交叉处施工方法 | |
CN105937400A (zh) | 一种一次掘进留设双巷采掘作业生产线 | |
CN213574101U (zh) | 裂隙发育煤层回采巷道防片帮支护结构 | |
CN105937401B (zh) | 一种u型通风一次掘进留设双巷的支护方法 | |
CN210152690U (zh) |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巷道沿底板岩层布置及支护装置 | |
CN211777457U (zh) | 马头门双初支进洞结构 | |
CN211851862U (zh) | 用于煤矿超大断面的安全稳固型支护结构 | |
CN114087016A (zh) | 一种崩落转充填开采隔离顶柱预控支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