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6838B -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6838B
CN111286838B CN202010283996.7A CN202010283996A CN111286838B CN 111286838 B CN111286838 B CN 111286838B CN 202010283996 A CN202010283996 A CN 202010283996A CN 111286838 B CN111286838 B CN 111286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heald frame
rod
steel wire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39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6838A (zh
Inventor
王其山
郭金奎
芮士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UNBANG FINE 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unba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unbang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hunba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39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6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6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6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6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包括机架和综框,综框位于机架的中间,综框包括底杆和立杆,底杆的顶部设置有滑杆,其中一个滑杆的顶部和远离综框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另一个滑杆的顶部、远离综框的一侧和靠近综框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连杆、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横杆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导轮,横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中间设置有导杆,导杆靠近第六导轮的一端设置有引线器,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滑轮的顶部设置有凸轮。本发明通过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重力牵引综框,方便综框上下移动,防止因长时间牵引降低对综框的牵引,适合长时间使用,整体结构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织机上,要完成经、纬纱的交织必须按照织物组织的规律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能使纬纱通过的通道一梭口。当纬纱由引纬器引过梭口后,两层经纱再上下交换位置,经、纬交织形成织物并形成新的梭口,如此反复循环,这就是经纱的开口运动,在织机上完成经纱开口运动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开口机构不仅要使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同时还应根据织物组织图上所决定的提综顺序,控制综框(经纱)升降的次序,使织物获得所需的织物组织结构。
随着织造技术的进步,织机正在朝高速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研制各种能适应现代织机需要的开口机构,以满足生产的需要;通常使用的开口机构为凸轮开口装置,常规的凸轮开口装置对综框的牵引使通过弹簧,弹簧经过长时间牵引后会降低韧性,使弹簧的弹性降低,影响综框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通过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重力牵引综框,便于综框上下移动,防止因长时间牵引降低对综框的牵引作用,适合长时间、持续性使用,滑杆的底端内嵌于立杆的顶端内部,并且滑杆能在立杆的内部滑动,同时若干固定旋钮将滑杆固定在立杆上,使整个装置能够灵活升降,适应各种环境高度的要求;通过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牵引,从而另一端连接在引线器的一端,又通过凸轮的旋转改变滑轮的位置,从而控制引线器的拉扯,使综框在机架上下移动;由于固定件的支撑是滑轮与凸轮接触、凸轮与铰接轴为固定连接,铰接轴与防护板为转送连接,同时通过电动机控制的旋转,且滑轮在凸轮的边缘处接触,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滑轮的转动,也通过滑轮减少对凸轮的摩擦,使整个凸轮开口装置协调运作,维持良好的持续性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包括机架和综框,所述综框位于机架的中间,所述综框包括底杆和立杆,所述底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杆,所述底杆的顶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综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其中一个所述滑杆的顶部,且远离综框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置物架,其另一个所述滑杆的顶部,远离所述综框的一侧设置有连杆,且靠近所述综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且所述第三导轮与所述第四导轮位于所述滑杆的顶部,所述第三导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置物架,所述第二置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导轮,且所述第五导轮位于立杆远离综框的一侧的底部,所述连杆的顶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导轮,所述横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间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靠近第六导轮的一端设置有引线器,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顶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间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综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立杆远离综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旋钮,所述综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第一上钢丝绳和第二上钢丝绳,所述综框顶部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和所述第一上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综框顶部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绳和所述第二上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上钢丝绳与所述第二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引线器相连接,所述综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钢丝绳和第二下钢丝绳,且所述第一下钢丝绳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综框底部表面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下钢丝绳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九导轮和第七导轮,所述底杆的中间设置有第八导轮;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第二牵引绳所在的延长交叉点位于综框的中间正上方,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第二牵引绳均经过第六导轮导向与所述引线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置物架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内部放置有若干重砣,并通过若干钢丝绳的牵引与综框的重量达到平衡,使所述综框有向下2kg-5kg的重力,所述滑槽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连接件远离综框的一端内嵌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导杆与所述固定件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导向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上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四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导向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下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九导轮、第八导轮、第五导轮和第三导轮导向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下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七导轮、第八导轮、第五导轮和第三导轮导向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顶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重力牵引综框,便于综框上下移动,防止因长时间牵引降低对综框的牵引作用,适合长时间、持续性使用,滑杆的底端内嵌于立杆的顶端内部,并且滑杆能在立杆的内部滑动,同时若干固定旋钮将滑杆固定在立杆上,使整个装置能够灵活升降,适应各种环境高度的要求;通过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牵引,从而另一端连接在引线器的一端,又通过凸轮的旋转改变滑轮的位置,从而控制引线器的拉扯,使综框在机架上下移动;由于固定件的支撑是滑轮与凸轮接触、凸轮与铰接轴为固定连接,铰接轴与防护板为转送连接,同时通过电动机控制的旋转,且滑轮在凸轮的边缘处接触,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滑轮的转动,也通过滑轮减少对凸轮的摩擦,使整个凸轮开口装置协调运作,维持良好的持续性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滑杆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综框;3、底杆;4、立杆;5、滑杆;6、滑槽;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第一置物架;10、连杆;11、第三导轮;12、第四导轮;13、第二置物架;14、第五导轮;15、横杆;16、第六导轮;17、固定件;18、导杆;19、引线器;20、滑轮;21、凸轮;22、铰接轴;23、防护板;24、连接件;25、固定旋钮;26、第一牵引绳;27、第二牵引绳;28、第一上钢丝绳;29、第二上钢丝绳;30、第一下钢丝绳;31、第二下钢丝绳;32、第九导轮;33、第七导轮;34、第八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包括机架1和综框2,所述综框2位于机架1的中间,所述综框2包括底杆3和立杆4,所述底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杆4,所述底杆3的顶部设置有滑杆5,所述滑杆5靠近综框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其中一个所述滑杆5的顶部,且远离综框2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所述第二导轮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置物架9,其另一个所述滑杆5的顶部,远离所述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连杆10,且靠近所述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轮11和第四导轮12,且所述第三导轮11与所述第四导轮12位于所述滑杆5的顶部,所述第三导轮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置物架13,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导轮14,且所述第五导轮14位于立杆4远离综框2的一侧的底部,所述连杆10的顶部设置有横杆15,所述横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导轮16,所述横杆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17,所述固定件17的中间设置有导杆18,所述导杆18靠近第六导轮16的一端设置有引线器19,所述导杆18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20,所述滑轮20的顶部设置有凸轮21,所述凸轮21的中间设置有铰接轴22,所述铰接轴22的两端设置有防护板23,所述综框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24,所述立杆4远离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旋钮25,所述综框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牵引绳26、第二牵引绳27、第一上钢丝绳28和第二上钢丝绳29,所述综框2顶部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绳26和所述第一上钢丝绳2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综框2顶部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和所述第二上钢丝绳2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上钢丝绳28与所述第二上钢丝绳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26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的另一端与所述引线器19相连接,所述综框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钢丝绳30和第二下钢丝绳31,且所述第一下钢丝绳30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31的一端分别与综框2底部表面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下钢丝绳30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杆3的顶部设置有第九导轮32和第七导轮33,所述底杆3的中间设置有第八导轮34;进一步的,第一牵引绳26与第二牵引绳27所在的延长交叉点位于综框2的中间正上方,牵引第一牵引绳26与第二牵引绳27使综框2向上的力均匀,防止综框2偏移;第一牵引绳26与第二牵引绳27均经过第六导轮16导向与引线器19相连接,通过第六导轮16导向改变第一牵引绳26与第二牵引绳27受力的方向;第一置物架9与第二置物架13的内部放置有若干重砣,并通过若干钢丝绳的牵引和综框2的重量达到平衡,使其综框2有向下2-5kg的重力,降低综框2向下的力,方便导杆18对综框2的牵引;滑槽6的形状为T字形,使连接件24的一端嵌入滑槽6防止连接件24脱离。连接件24远离综框2的一端内嵌于滑槽6的内部,使综框2根据滑槽6的方向滑动。导杆18与固定件17为转动连接,通过导杆18的旋转牵引综框2。
第一上钢丝绳28依次经过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与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改变第一上钢丝绳28受力的方向;第二上钢丝绳29依次经过第四导轮12、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与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第四导轮12、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改变第二上钢丝绳29受力的方向;第一下钢丝绳30依次经过第九导轮32、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与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第九导轮32、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改变第一下钢丝绳30受力的方向;第二下钢丝绳31依次经过第七导轮33、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与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第七导轮33、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改变第二下钢丝绳31受力的方向。
工作原理:滑杆5的底端内嵌于立杆4的顶端内部,并且滑杆5能在立杆4的内部滑动,通过若干固定旋钮25将滑杆5固定在立杆4上;引线器19能微量控制第一牵引绳26和第二牵引绳27的长度,从而控制综框2在机架1上的位置;通过第一牵引绳26和第二牵引绳27的牵引,由于固定件17的支撑是滑轮20与凸轮21接触;凸轮21与铰接轴22为固定连接,铰接轴22与防护板23为转送连接,通过电动机控制22的旋转;滑轮20在凸轮21的边缘处接触,通过凸轮21的旋转带动滑轮20的转动,通过滑轮20减少对凸轮21的摩擦;通过凸轮21的旋转改变滑轮20的位置,从而控制引线器19的拉扯,使综框2在机架1上下移动。通过第一置物架9和第二置物架13的重力牵引综框,方便综框2上下移动,防止因长时间牵引降低对综框2的牵引,适合长时间使用,整体结构合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包括机架(1)和综框(2),所述综框(2)位于机架(1)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2)包括底杆(3)和立杆(4),所述底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杆(4),所述底杆(3)的顶部设置有滑杆(5),所述滑杆(5)靠近综框(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其中一个所述滑杆(5)的顶部,且远离综框(2)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所述第二导轮(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置物架(9),其另一个所述滑杆(5)的顶部,远离所述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连杆(10),且靠近所述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轮(11)和第四导轮(12),且所述第三导轮(11)与所述第四导轮(12)位于所述滑杆(5)的顶部,所述第三导轮(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置物架(13),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五导轮(14),且所述第五导轮(14)位于立杆(4)远离综框(2)的一侧的底部,所述连杆(10)的顶部设置有横杆(15),所述横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导轮(16),所述横杆(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17),所述固定件(17)的中间设置有导杆(18),所述导杆(18)靠近第六导轮(16)的一端设置有引线器(19),所述导杆(18)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20),所述滑轮(20)的顶部设置有凸轮(21),所述凸轮(21)的中间设置有铰接轴(22),所述铰接轴(22)的两端设置有防护板(23),所述综框(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24),所述立杆(4)远离综框(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旋钮(25),所述综框(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牵引绳(26)、第二牵引绳(27)、第一上钢丝绳(28)和第二上钢丝绳(29),所述综框(2)顶部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绳(26)和所述第一上钢丝绳(2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综框(2)顶部表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和所述第二上钢丝绳(2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上钢丝绳(28)与所述第二上钢丝绳(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26)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的另一端与所述引线器(19)相连接,所述综框(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钢丝绳(30)和第二下钢丝绳(31),且所述第一下钢丝绳(30)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31)的一端分别与综框(2)底部表面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下钢丝绳(30)与所述第二下钢丝绳(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杆(3)的顶部设置有第九导轮(32)和第七导轮(33),所述底杆(3)的中间设置有第八导轮(34);所述第一牵引绳(26)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所在的延长交叉点位于综框(2)的中间正上方,所述第一牵引绳(26)与所述第二牵引绳(27)均经过第六导轮(16)导向与所述引线器(19)相连接;所述第一置物架(9)与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内部放置有若干重砣,并通过若干钢丝绳的牵引与综框(2)的重量达到平衡,使所述综框(2)有向下2kg-5kg的重力,所述滑槽(6)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连接件(24)远离综框(2)的一端内嵌于滑槽(6)的内部,所述导杆(18)与所述固定件(17)为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钢丝绳(28)依次经过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与所述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上钢丝绳(29)依次经过第四导轮(12)、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导向与所述第一置物架(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下钢丝绳(30)依次经过第九导轮(32)、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与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下钢丝绳(31)依次经过第七导轮(33)、第八导轮(34)、第五导轮(14)和第三导轮(11)导向与所述第二置物架(13)的顶部相连接。
CN202010283996.7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Active CN111286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996.7A CN111286838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996.7A CN111286838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6838A CN111286838A (zh) 2020-06-16
CN111286838B true CN111286838B (zh) 2021-04-20

Family

ID=7101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3996.7A Active CN111286838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683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97665A (en) * 1936-06-02 1937-11-02 Crompton & Knowles Loom Works Spring stand for dobby looms
CN2797394Y (zh) * 2005-01-07 2006-07-19 王兰法 回转式多臂开口装置
CN109440255A (zh) * 2018-10-31 2019-03-08 德清县德盛纺织品有限公司 凸轮开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6838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14C (zh) 一种用于在织机上织造纱罗织物控制经纱的装置
Gandhi The fundamentals of weaving technology
CN105088469B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Z200452A3 (cs) Název neuveden
CN115305640A (zh) 一种高速大幅宽经编机
CN1751146B (zh) 用于制造平纹和纱罗组织织物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织机
CN101253287B (zh) 在织机上形成纱罗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86838B (zh) 一种适合连续性使用的凸轮开口装置
US3961648A (en) Positive shedding motion device for a circular loom
CN115233361B (zh) 纺织用全自动推纱器
CN113638105B (zh) 织机开口机构
US3593752A (en) Loom
JPH07853B2 (ja) 円形織機
CN211311743U (zh) 一种纺机精密打纬装置
CN20963641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剑杆织机
US514433A (en) aseworte
JPH03185148A (ja) 織布側縁部のからみ織り装置
CN217078125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衣服平整装置
CN207775451U (zh) 一种设有横向移动机构的织机综框
CN205856749U (zh) 单侧驱动钢筘横动机构
JPH055930B2 (zh)
US3391714A (en) Actuation for multiple-loom weft inserters
CN110629348A (zh) 三框式纺织经线织布装置
JPH08134744A (ja) 二重パイル織機のレピア装置
JPH073575A (ja) 射出シャトル式広幅織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1

Address after: 235200 YONGGU Light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Xiaoxi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SHUNBANG FINE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37453 fork in the East Street, Wulong Town, Huoqiu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Qish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