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137A -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137A
CN111278137A CN202010076126.2A CN202010076126A CN111278137A CN 111278137 A CN111278137 A CN 111278137A CN 202010076126 A CN202010076126 A CN 202010076126A CN 111278137 A CN111278137 A CN 111278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resource
uplink
resource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6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8137B (zh
Inventor
刘哲
唐浩
汪凡
周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61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包括: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终端在搜索空间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授权信息。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在承载第二(或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或者,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该方法通过搜索空间共享或者降低承载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减少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Description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用户的不断增长,用户业务量和数据吞吐量不断增加,频谱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无线频谱资源短缺,很难找到连续的大带宽资源供移动通信采用,因此,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把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频谱资源(例如,载波)聚合使用,以满足移动通信对于大带宽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零散频谱的利用率。
目前,在CA技术中,终端可以支持多个载波的聚合,其中,上行载波的数量不大于下行载波的数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载波,如果配置其用于上行传输,则需要配置该载波还用于下行传输。可见,即载波的上行资源的使用是绑定该载波的下行资源的使用的。
然而,受限于终端发射功率,上下行覆盖通常并不平衡,上行覆盖要弱于下行覆盖。随着高频段的引入,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现象更加明显。此外,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上下行业务需求也存在着不平衡,下行业务需求往往高于上行业务需求。因此,希望通过上下行解耦来适应上下行覆盖或上下行业务的不平衡。当上下行解耦时,对于一个载波,其上行资源的使用不再与该载波的下行资源的使用绑定,此时,可能存在一个载波上只存在上行资源,或者说只用于上行传输。因此,该载波上没有下行资源来调度该载波的上行资源。这时,可以利用跨载波调度技术,即利用其它载波来调度该载波的上行资源。此时,终端的需要进行大量的盲检测,导致耗电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搜索空间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期降低终端的盲检测次数,进而降低终端的耗电量。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包括: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终端在搜索空间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或者,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或者,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网络设备在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上发送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给终端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或者,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或者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用于终端,包括: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当该装置用于终端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种提供的方法;当该装置用于网络设备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种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七方面的程序。
在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时,在存在现有技术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相当于两个载波的调度共享搜索空间,不再存在两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偏移,而是直接采用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来承载授权信息,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在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时,在存在现有技术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然存在两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偏移,但其中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减少,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以上第一上行资源为增补上行(SUL)资源。SUL资源是指仅有上行资源用于当前通信制式的传输。
可选的,第一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为一个载波资源,此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为本载波调度,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为跨载波调度。
可选的,第二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为一个载波资源,此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为跨载波调度,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为本载波调度。
可选的,第一上行资源、第二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为一个载波资源,此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和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均为本载波调度,不存在跨载波调度。
在以上三种载波资源的组合中,打破了现有上下行资源的配对方式,第一上行资源和该第一上行资源所在载波的下行资源可以解耦,第二上行资源和该第二上行资源所在载波的下行资源也可以解耦。且可以让不同载波的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配对,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载波资源配对。
可选的,上行资源的信息为索引或频点号。例如,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为第一上行资源的索引,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为第二上行资源的索引。或者,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为第一上行资源的频点号,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为第二上行资源的频点号。采用索引或频点号的方式指示资源可以减少空口上传输的信息的数量,减少空口资源消耗。
可选的,终端在不同时间激活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即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不同时被激活时,授权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或者授权信息包括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
授权信息位于下行控制信息(DCI)中,当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不同时被激活时,该DCI包括载波指示域,该载波指示域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CI不包括载波指示域,该授权信息是对激活的上行资源(例如,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切换上行资源。此时,以上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示,该切换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将激活的上行资源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相应的,终端接收该切换指示,并根据该切换指示切换上行资源,例如将激活的上行资源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此时,可以在终端移动时,及时调整终端上行资源的使用,以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
可选的,切换指示为载波指示域,该载波指示域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当载波指示域指示的上行资源与当前激活的上行资源不同时,终端将激活的上行资源切换到载波指示域指示的上行资源。该切换方法复用载波指示域,且只需要切换的时候调度信息中载波指示域中的值发生改变,就可以快速完成切换,且不需要重新建立RRC连接,没有业务中断。
可选的,切换指示为组公共调度信息,该组公共调度信息包括多个位,每个位对应一个终端,用于指示是否切换该位对应终端的上行资源。在一种实现中,该组公共调度信息的位数可以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该方法可以同时对组内多个终端完成上行资源切换,整体切换效率较高。
可选的,切换指示为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该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包括多个位,每个位对应一个上行资源,用于指示是否激活该位对应的上行资源。
以上每个切换方法都不需要重新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没有业务中断,从而快速完成上行资源切换。
在切换前和切换后,网络设备可以应终端的请求或主动向终端发送授权信息。
可选的,终端可以同时激活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此时,授权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当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时,以上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用于配置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相应的,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参数,进而根据该配置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可选的,该配置参数为比例因子,该比例因子用于反映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或者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与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之间的比例。
可选的,第一上行资源为低频资源,第二上行资源为高频资源,下行资源为高频下行资源。其中低频资源为小于或等于3GHz的资源,高频资源为大于3GHz的资源。此时,第一上行资源为SUL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调度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一种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服务小区上的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频段的覆盖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和搜索空间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度和搜索空间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公共调度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层信令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
图1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在一种搜索空间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1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信道在一种搜索空间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2)、网络设备是网络中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设备,例如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目前,一些RAN设备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RAN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e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110通过网络设备120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外网(例如因特网)的服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终端通信。终端110初始接入网络设备120,此时终端接入的小区为终端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该小区负责与终端110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通信。
在CA技术中,网络设备120还可以为终端配置其它服务小区,例如,在RRC连接重配置时,可以为终端110添加至少一个服务小区,添加的服务小区为辅小区(SCell),此时,终端110初始接入的服务小区为主小区(PCell)。添加的SCell可以为该网络设备120的小区,也可以为其它网络设备的小区,在此不做任何限制。此外,网络设备120除了在RRC连接重配置时为终端添加SCell,还可以在RRC连接重配置时为终端修改或释放SCell。
PCell负责与终端之间的RRC通信,对应的CC为主成员载波(PCC)。SCell可以在RRC连接重配置时添加,以为终端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SCell对应的CC为辅成员载波(SCC)。下行SCC和上行SCC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目前,上行CC的数量不大于下行CC的数量,如果一个CC的上行资源被使用,则该CC的下行资源也被使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CC,如果该CC用于上行传输,则需要配置该CC还用于下行传输。即载波的上行资源的使用是绑定该载波的下行资源的使用的。
然而,受限于终端发射功率,上下行覆盖通常并不平衡,上行覆盖要弱于下行覆盖。此外,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上下行业务需求也存在着不平衡,下行业务需求往往高于上行业务需求。因此,希望通过上下行解耦来适应上下行覆盖或上下行业务的不平衡。当上下行解耦时,对于一个载波,其上行资源的使用不再与该载波的下行资源的使用绑定,此时,可能存在一个载波上只存在上行资源,或者说只用于上行传输。因此,该载波上没有下行资源来调度该载波的上行资源。这时,可以利用跨载波调度技术,即利用其它载波来调度该载波的上行资源。此时,终端的需要进行大量的盲检测,导致耗电量较大。
下面结合图2描述跨载波调度,其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调度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120可以为终端110配置3种载波调度方式:本载波调度、跨载波调度、被跨载波调度。图中分别以CC1、CC2和CC3为例进行描述。本载波调度的CC1上,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本载波的数据信道,其中下行控制信道例如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在此以PDCCH为例。数据信道例如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和/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也就是说,CC1的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本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本载波的PUSCH资源,下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本载波的PDSCH资源,其中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携带于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此时CC1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用于调度本载波的DCI,终端盲检测CC1的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用于调度本载波的DCI,以获得本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该本载波调度的CC1可以称为S-CC。跨载波调度的CC2上,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其它载波的数据信道。也就是说,CC2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既用于承载本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还用于承载其它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其中本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本载波的PUSCH和/或PDSCH资源,其它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其它载波的PUSCH和/或PDSCH资源。此时,CC2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既承载用于调度本载波的DCI,还承载用于调度其它载波的DCI,终端盲检测CC2的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用于调度本载波的DCI以及用于调度其它载波的DCI,进而获得本载波和其它载波的上行授权和/或下行授权信息。该跨载波调度的CC2可以称为X-CC。被跨载波调度的CC3,其数据信道的调度由其它载波(例如由CC2)完成,因此终端不在该CC3上盲检测PDCCH。
终端对PDCCH的盲检测是通过对搜索空间的搜索来实现的。搜索空间是控制信道候选的集合,以PDCCH候选的集合为例,在聚合级别L上的搜索空间
Figure BDA0002378533370000061
定义为PDCCH候选的集合,且搜索空间
Figure BDA0002378533370000062
内的PDCCH候选m所占用的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可以通过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378533370000071
计算。如果终端在正在监听PDCCH的服务小区上配置了载波指示域(carrier indicator field,CIF),该CIF域的存在表明跨载波调度的存在,即该服务小区跨载波调度其它服务小区,则m′=m+M(L)·nCI,其中nCI为CIF的值;如果该服务小区上没有配置CIF,则m′=m。
其中,Yk是指搜索空间的起始CCE编号,NCCE,k是指子帧k的CCE总数,i=0,…,L-1,且m=0,…,M(L)-1。M(L)为搜索空间内需要监听的PDCCH候选的数量,该数量与聚合级别有关,例如如下表1。聚合级别L例如取值于集合{1,2,4,8},在此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随着技术的发展,聚合级别可能还有其它取值。
表1
Figure BDA0002378533370000072
可见,如果终端配置了跨载波调度(即存在CIF),则跨载波调度的服务小区在计算搜索空间时添加了偏移量M(L)·nCI。因此,终端需要盲检测的最大PDCCH候选的数量也翻了一倍。例如对于图2中的CC2,服务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既需要承载用于调度本载波的DCI(称为第一DCI),还需要承载用于调度其它载波的DCI(称为第二DCI)。用于承载第二DCI的PDCCH候选相对于用于承载第一DCI的PDCCH候选具有偏移,但数量不变,因此终端需要盲检测的最大PDCCH候选的数量翻了一倍。请参考图3,其为现有的一种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服务小区上的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用于承载第一DCI的PDCCH候选集和用于承载第二DCI的PDCCH候选集的PDCCH候选数量为16为例,此时终端最多需要盲检测的次数达到64(16*2+16*2)次。之所以为16*2是因为终端在特定传输模式(TM)下,可能的DCI格式(format)有两种,在一种DCI格式下检测不到DCI时,需要回退(fall back)到另一个DCI格式进行盲检测。
以上搜索空间分为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和UE特定的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公共搜索空间空间用于传输小区级别的公共控制信息,例如与寻呼(paging)、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control channel,BC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该信息对小区内的终端来说都是一样的。UE特定的搜索空间用于传输与下行调度(DL-SCH)和/或上行调度(UL-S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即与下行授权和/或上行授权有关的控制信息。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搜索空间是指UE特定的搜索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终端盲检测的次数过大,引起终端能量浪费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请参考图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
可见,该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该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网络设备配置给该终端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如此,当终端从网络设备收到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便可以使用该第一上行资源中授权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当终端从网络设备受到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便可以使用该第二上行资源中授权的资源进行上行传输。当终端被配置了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的CA时,终端可以在从网络设备收到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使用第一上行资源中的授权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中的授权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S420:网络设备在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上发送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给终端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S430:终端搜索服务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以上授权信息。
S440:终端在授权信息授权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授权信息又可以称为调度信息,用于调度资源,以通过该授权信息对终端进行资源的授权。其中上行授权信息包括上行授权(UL grant),下行授权信息包括下行授权(DL grant)。通常调度信息携带于DCI中或者说以DCI的形式实现。
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或者,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
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或者,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可以共享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即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和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相同的控制信道候选集。当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分别为第一上行CC和第二上行CC时,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存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不再存在两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偏移,而是直接采用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来承载第一上行CC和第二上行CC的授权信息,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可以共享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即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和承载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相同的控制信道候选集。当第一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属于不同的CC时,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存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不再存在两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偏移,而是直接采用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来承载第一上行CC和下行CC的授权信息,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当然这两种情况可以结合,即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可以共享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即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以及承载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相同的控制信道候选集。
在另一种实现中,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或者,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的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存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虽然存在两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偏移,但其中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减少,因此降低了终端盲检测的次数。
以上第一上行资源为增补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资源,例如SUL载波或频率(frequency),其中SUL资源是指仅有上行资源用于当前通信制式的传输。例如,对于一个载波,仅有上行资源用于传输。例如,在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又称为新无线(NewRadio,NR)通信系统中,载波A仅用于NR的上行传输,该载波不用于下行传输或者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的下行传输而不用于NR的下行传输,则该载波A为SUL资源。
以上上行资源可以理解为载波(包括非CA场景下的载波和CA场景下的CC)用于上行传输的部分或服务小区(包括CA场景下的服务小区和非CA场景下的服务小区)用于上行传输的部分。其中CA场景下的CC可以为主CC或辅CC,CA场景下的服务小区可以为PCell或Scell。该上行资源也可以称为上行载波。相应的,载波或服务小区用于下行传输的部分可以理解为下行资源或下行载波。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频率资源可以理解为该上行资源或上行载波;用于下行传输的频率资源可以理解为下行资源或下行载波。在再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中,载波上用于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可以理解为该上行资源或上行载波;用于下行传输的时域资源可以理解为下行资源或下行载波。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上行资源和该第一上行资源所在载波的下行资源可以解耦,第二上行资源和该第二上行资源所在载波的下行资源也可以解耦。即,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可以独立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可以配置为一个载波资源,此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为本载波调度,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为跨载波调度。或者,第二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可以配置为一个载波资源,此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为跨载波调度,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为本载波调度。或者,第一上行资源、第二上行资源和用于承载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可以配置为一个载波资源,这时对第一上行资源的调度和对第二上行资源的调度均为本载波调度,不存在跨载波调度。
可选的,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也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式确定,而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具体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可以为比例因子,用于反映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或者是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与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之间的比例。
在以上步骤S410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该高层信令例如为RRC消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此外,配置信息中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的索引(index)和第二上行资源的索引。或者,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的频点号和第二上行资源的频点号。采用索引或频点号的方式指示资源可以减少空口上传输的信息的数量,减少空口资源消耗。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还可以为其它形式,本申请不做限制,只要能指示出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即可。
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根据终端的能力进行配置。因此,在该步骤S410之前,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例如可以为终端对上行资源的支持能力,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支持配置多少个上行资源,例如终端可以支持配置多少个上行CC。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能力信息,获知终端是否支持配置多个上行资源,在支持的情况下,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当然还可以配置更多上行资源。可选的,该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频点的组合能力,即哪些频点的资源可以组合,以共同配置给终端,进而网络设备根据该频点的组合能力,为终端配置上行资源。
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选的,终端可以自己选择激活其中一个上行资源进行通信,在支持上行CA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指示终端将另一个上行资源激活以提供额外的上行资源。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激活其中一个或全部上行资源进行上行传输。而后,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上行资源和/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以便终端根据该授权信息获知网络设备授权给终端的资源,并利用授权的资源传输上行数据。
在以上步骤S420-S440中,网络设备将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承载于第一DCI中发送给终端,将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承载于第二DCI中发送给终端。此时,网络设备通过服务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第一DCI或第二DCI,或者既发送第一DCI又发送第二DCI。当授权信息仅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获得第一上行资源上的授权资源,并利用该授权资源传输上行数据。当授权信息仅包括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获得第二上行资源上的授权资源,并利用该授权资源传输上行数据。当授权信息既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又包括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终端支持上行CA,可以利用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指示的第一上行资源上的授权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指示的第二上行资源上的授权资源传输上行数据。
此外,当授权信息包括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在该授权信息指定的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
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或ePDCCH。终端对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是通过对搜索空间的搜索实现的,搜索空间包括多个控制信道候选,终端依次检测控制信道候选,直到检测到DCI为止或者直到检测完所有的控制信道候选为止。当控制信道承载多个DCI时,网络设备可以通知终端该控制信道承载的DCI的数量,这样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相应数量的DCI时,停止检测,以进一步减少盲检测的次数。
在NR引入之前,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较低频段的频谱资源,例如,3GHz以下(包括3GHz)的频段。NR引入了更高频段的频谱资源,例如,3GHz以上的频谱资源。但是,频段越高,其无线传输性能相对较低,例如路径损耗更大。为了提升NR网络的上行覆盖能力,NR网络可以复用现有网络的频段,例如LTE网络中的频段,且上下行解耦,仅在上行复用该频段。
下面以该频段为1.8GHz频点所在的频段为例,结合图5进行描述。其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频段的覆盖场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NR网络在上行上复用LTE网络的1.8GHz所在的频段,以下称为1.8GHz频段。在下行上使用3.5GHz所在的频段,以下简称为3.5GHz频段。NR上行和LTE上行共享同一个频段资源,既充分利用了上行频谱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NR的上行覆盖。此时,该1.8GHz频段为SUL资源,3.5GHz频段跨载波调度1.8GHz频段的上行资源,或者1.8GHz频段与3.5GHz频段组成一个载波资源。此时,便可以采用以上方法,来降低终端盲检测的次数,下面便可以该场景为例,来描述以上实施例在该场景中的应用。
首先,描述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上行资源被激活的场景,即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不同时被激活的场景。例如当终端不支持上行CA时,该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不会被同时激活。
终端驻留在NR的3.5GHz的下行资源(或下行载波)上,且使用1.8GHz的上行资源(或上行载波)。此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UL grant)需要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
在传统载波设计中,3.5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个载波,当终端在3.5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3.5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本载波调度。当终端运动到的上行覆盖区域之外时,切换到1.8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跨载波调度。
在一种上下行解耦的载波设计中,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个载波资源,当终端在1.8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本载波调度。至于3.5GHz的上行资源可以和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载波资源,此时,对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也通过本载波调度实现。如果3.5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不属于同一载波资源,则此时,对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通过跨载波调度实现。
由于终端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上行资源被激活,即终端在一个时刻只在一个上行资源上传输信息,则终端在使用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上行资源时可以使用同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承载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信息。终端传输的上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PUSCH上的信息,PUCCH上的信息,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上的信息。
请参考图6,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和搜索空间示意图。如图6所示,虚线代表未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线代表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线箭头代表调度,虚线箭头代表箭头两侧的资源属于一个载波资源。在左侧的框中,3.5GHz上行资源被激活,3.5GHz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用于承载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在右侧的框中,1.8GHz上行资源被激活,3.5GHz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用于承载1.8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且无论3.5GHz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承载哪个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搜索空间的控制信道候选集是相同的。同样以控制信道候选集包括16个控制信道候选为例,此时终端最大的盲检测次数仅为32,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盲检测次数,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复用CIF的一种模式,为了与现有CIF做区分,该CIF域可以称为新载波指示域(new carrier indicator field,NCIF)。令网络设备配置的3.5GHz上行资源的索引为“0”,1.8GHz的上行资源的索引为“1”,那么承载3.5GHz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的DCI中的NCIF域的值为“0”,承载3.5GHz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的DCI中的NCIF域的值为“1”。可见,NCIF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其取值可以为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或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进而终端可以根据该NCIF域的取值确定上行授权是对第一上行资源还是第二上行资源。
请参考图7,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度和搜索空间示意图。图7中的调度方式和搜索空间与图6相同。区别在于,网络设备没有给终端配置复用CIF的模式,那么承载1.8GHz或3.5GHz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的DCI中没有CIF,且该上行授权是针对激活的上行资源的。例如,当前激活的是1.8GHz上行资源,该上行授权是1.8GHz上行资源的授权。
终端激活的上行资源可以切换,例如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请继续参考图4,以上方法还可以包括:
S45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指示,该切换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将激活的上行资源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
终端接收该切换指示,执行以下操作:
S460:终端根据切换指示,将激活的上行资源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
切换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上复用CIF域的模式来实现。即该切换指示为以上CIF,当CIF指示的上行资源与当前激活的上行资源不同时,激活的上行资源被切换为CIF指示的上行资源。例如,当前激活的上行资源为3.5GHz上行资源,CIF域为“1”,且“1”为1.8GHz上行资源的索引,则终端去激活3.5GHz上行资源,激活1.8GHz上行资源,以实现上行资源的切换。
请参考图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以1.8GHz上行资源和3.5GHz上行资源为例进行描述,且终端在3.5GHz下行资源和3.5GHz上行资源上完成RRC连接建立。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10:终端上报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上行资源的支持能力。
网络设备接收该能力信息,执行以下步骤S820。
S820:网络设备根据该能力信息,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分别为1.8GHz上行资源和3.5GHz上行资源。其中,3.5GHz上行资源的索引为“0”,1.8GHz上行资源的索引为“1”。
S83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即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索引和第二上行资源的索引。该配置信息可以为RRC消息。
终端接收该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获知终端被配置了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
S840:网络设备确定将终端的上行资源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
例如,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显示终端在3.5GHz上行资源上的信道质量小于或等于阈值,例如,在3.5GHz上行资源上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小于或等于RSRP阈值,则说明终端即将移动到3.5GHz上行资源的覆盖范围外,则网络设备确定将终端的上行资源从3.5GHz切换到1.8GHz。
再如,网络设备测量得到终端的上行数据的速率小于速率阈值,则说明终端即将移动到3.5GHz上行资源的覆盖范围外,则网络设备确定将终端的上行资源从3.5GHz切换到1.8GHz。
S85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例如为DCI。该调度信息中的CIF的取值为“1”。
可选的,调度信息还可以包括调度时延K1,以指示终端在收到该调度信息后的时间K1后,可以在1.8GHz上行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即在调度时延K1之前完成上行资源切换。切换后,授权信息包括1.8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
可选的,调度信息还可以不包括调度时延K1,而是默认或预定义终端在收到切换指示后的切换时间K2内完成上行资源切换。或者,可以通过RRC消息配置终端的切换时间K3内完成上行资源切换。
此外,还可以预定义切换时间K2或配置切换时间K3,且在调度信息中携带调度时延K1,此时,K1大于或等于K2,或者,K1大于或等于K3。
S860:终端在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调度信息,并在盲检测的调度信息中授权的资源上进行上传传输。当前后两次调度信息中的CIF的值发生了变化,终端切换上行资源。
例如,切换前激活的上行资源为3.5GHz上行资源,切换后激活的上行资源为1.8GHz上行资源,则切换前,终端在3.5GHz上行资源上传输PUSCH,PUCCH,SRS,和PRACH中的至少一个,在1.8GHz上行资源上不传输任何信息或者只传输SRS和/或PRACH。切换后,终端在1.8GHz上行资源上传输PUSCH,PUCCH,SRS,和PRACH中的至少一个,在3.5GHz上行资源上不传输任何信息或者只传输SRS和/或PRACH。
在以上切换方法中,只需要切换的时候调度信息中CIF中的值发生改变,就可以快速完成切换,且不需要重新建立RRC连接,没有业务中断。
上行资源的切换还可以通过组公共(group common)调度信息来实现,例如组公共DCI。所谓组公共调度信息是指该调度信息对终端组内的所有终端都有效。请参考图9,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公共调度信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组公共调度信息包括多位(bit),每位对应一个终端,每位的取值用于指示对应的终端是否需要切换上行资源。其中,该组公共调度信息的位数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并通过RRC信令发送给终端。在此,以组公共调度信息包括5bit为例,该5bit分别对应终端1~5,其中第一位取值为“1”,则指示终端1的上行资源需要切换。当然,也可以以“0”来指示切换,本申请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10,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0~S1040,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810~S84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区别在于步骤S850-S860和S1050-S1060。
S105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组公共调度信息,其中组公共调度信息具有以上描述的结构,且其中一个位用于指示该终端是否进行上行资源切换。将该终端对应的位的值设为“1”。
S1060:终端切换上行资源。
可选的,终端可以在预设的或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间单元上检测组公共调度信息。该时间单元例如为时隙或mini-时隙。
上行资源的切换还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来实现,该MAC层信令例如为MAC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CE)。请参考图1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层信令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MAC层信令包括多位(bit),每位对应一个上行资源,每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是否激活对应的上行资源。在此以该MAC层信令包括8bit为例,其中可以有至少一个预留位(R),预留位之外的其它位分别对应一个上行资源,例如从右向左除预留位以外,分别对应上行资源C1~C7,其中C1代表1.8GHz上行资源,则C1对应的位的取值为“1”,用于指示激活该1.8GHz上行资源,此时其它位的取值均为“0”。当然也可以以“0”来指示激活,本申请不做限制,此时其它位的取值为“1”。
请参考图1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切换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210~S1240,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810~S84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区别在于步骤S850-S860和S1250-S1260。
S125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MAC层信令,其中MAC层信令具有以上描述的结构,且其中一个位用于指示该终端待激活的上行资源。将该上行资源对应的位的值设为“1”。
S1260:终端去激活当前使用的上行资源,激活MAC层信令指示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现上行资源切换。
在切换前和切换后,网络设备可以应终端的请求或主动向终端发送授权信息。授权信息的发送方法以及承载授权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同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每个切换方法都不需要重新建立RRC连接,没有业务中断,从而快速完成上行资源切换。
接下来,描述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被同时被激活的场景。例如当终端支持上行CA时,该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被同时激活。
终端驻留在NR的3.5GHz的下行资源(或下行载波)上,且使用1.8GHz的上行资源(或上行载波)。此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UL grant)需要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
在传统载波设计中,3.5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个载波,当终端在3.5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3.5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本载波调度。当终端运动到的上行覆盖区域之外时,切换到1.8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跨载波调度。
在一种上下行解耦的载波设计中,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个载波资源,当终端在1.8GHz的上行覆盖区域时,1.8GHz的上行资源的上行授权通过3.5GHz的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此时,采用本载波调度。至于3.5GHz的上行资源可以和1.8GHz的上行资源和3.5GHz的下行资源属于同一载波资源,此时,对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也通过本载波调度实现。如果3.5GHz的上行资源也可以和3.5GHz的下行资源不属于同一载波资源,则此时,对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通过跨载波调度实现。
由于1.8GHz不用于下行传输或者1.8GHz的下行资源给LTE使用,即1.8GHz为SUL资源,不存在1.8GHz下行资源的跨载波调度,因此可以在跨载波调度搜索空间的配置中降低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从而减少终端盲检测的次数。请参考图13,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实线代表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线箭头代表调度,虚线箭头代表箭头两侧的资源属于一个载波资源。图13中用于1.8GHz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比3.5GHz少,例如降低为10个候选。由于只配置跨载波上行调度,因此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存在CIF,下行授权所在的DCI中不存在CIF。
对于以上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上行资源被激活的场景,也可以采用以上降低控制信道候选的方法,当控制信道候选降为0时,则与以上描述的搜索空间共享的方法一致。
对于本场景中,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被同时被激活的场景,用于第一上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也可以降低为0,即采用共享搜索空间的方法来实现。
请参考图14,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如图14所示,实线代表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线箭头代表调度,虚线箭头代表箭头两侧的资源属于一个载波资源。图中用于1.8GHz和3.5GHz的上行调度共享搜索空间,其与图6的描述类似,区别在于3.5GHz下行资源上的控制信道承载的授权信息可以既包括1.8GHz上行资源还包括3.5GHz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由于只配置跨载波上行调度,因此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存在CIF,下行授权所在的DCI中不存在CIF。
请参考图15,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和搜索空示意图。如图15所示,实线代表激活的上行资源,实线箭头代表调度,虚线箭头代表箭头两侧的资源属于一个载波资源。其与图13所示的区别在于,3.5GHz的下行资源和1.8GHz的上行资源属于一个载波资源,3.5GHz的下行资源跨载波调度3.5GHz的上行资源,此时调度3.5GHz的上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数量为10。如图15所示,由于基站没有重新配置3.5GHz上行资源和1.8GHz上行资源的index信息,所以,3.5GHz下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在本载波调度1.8GHz上行资源时,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CIF=1;3.5GHz下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在跨载波调度3.5GHz上行资源时,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CIF=0。当基站重新配置3.5GHz上行资源的index=1和1.8GHz上行资源的index=0后,3.5GHz下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在本载波调度1.8GHz上行资源时,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CIF=1;3.5GHz下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在跨载波调度3.5GHz上行资源时,上行授权所在的DCI中CIF=0。
具体的上行资源的授权过程与以上实施例类似。例如,终端在3.5GHz下行资源和3.5GHz上行资源上完成RRC连接建立。网络设备收到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后,根据该能力信息为终端配置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分别为1.8GHz上行资源和3.5GHz上行资源。其中,3.5GHz上行资源的索引为“0”,1.8GHz上行资源的索引为“1”。网络设备将配置的上行资源的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便终端获知被配置的上行资源。之后,网络设备可以应终端的请求或者主动向终端发送授权信息,其中承载授权信息的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可以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共享搜索空间或者降低了用于1.8GHz或3.5GHz上行资源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数量的搜索空间。具体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可见,当终端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上行资源被激活时,授权信息包括该激活的上行资源的的授权信息,即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当终端在一个时刻由多个上行资源被激活时,即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同时被激活时,该授权信息包括该激活的上行资源的的授权信息,即第一上行资源和/或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此外,授权信息还可以包括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以便于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资源可以同时被激活时,例如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可以被同时激活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负载来确定是否采用搜索空间共享技术。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负载来确定是否在同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中调度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即是否采用相同的控制信道候选集承载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该负载可以通过下行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利用率或各种下行信道的RB资源利用率来体现,还可以通过终端数量来体现。当负载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采用同一个控制信道候选集中调度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当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采用不同的控制信道候选集中调度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控制信道候选集之间具有偏移,用于调度第一上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用于调度第二上行资源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当网络设备发现服务小区(例如3.5GHz下行资源对应的服务小区)的负载较小,例如服务的终端数量较少或下行资源利用率比较低时,每个聚合级别用于3.5GHz下行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中的CCE被其它终端使用的概率比较低,因此网络设备在冲突概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1.8GHz上行资源调度的控制信道放在未被使用的用于3.5GHz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上传输。请参考图16(a),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在搜索空间中的分布示意图。聚合级别为2的6个用于3.5GHz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0~5没有被其它终端使用,此时,可以将用于承载3.5GHz上行授权信息的PDCCH在控制信道候选0上传输,将用于承载1.8GHz上行授权信息的PDCCH在剩余的控制信道候选中的一个控制信道候选上传输,例如在控制信道候选3上传输。
当网络设备发现服务小区(例如3.5GHz下行资源对应的服务小区)的负载较大,例如服务的终端数量较多或下行资源利用率比较高时,每个聚合级别用于3.5GHz下行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中的CCE被其它终端使用的概率比较高,因此网络设备在冲突概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1.8GHz上行资源调度的控制信道放在有偏移的控制信道候选上传输。请参考图16(b),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信道在搜索空间中的分布示意图。聚合级别为2的6个用于3.5GHz调度的控制信道候选0~5可能被其它终端使用,此时,可以将用于承载3.5GHz上行授权信息的PDCCH在控制信道候选5上传输,将用于承载1.8GHz上行授权信息的PDCCH在用于1.8GHz的控制信道候选集中的一个控制信道候选上传输,例如在用于1.8GHz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1上传输。其中,用于1.8GHz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用于3.5GHz的控制信道候选集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且具有一定的偏移。
以上方法可以对应的装置中实现,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7,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的授权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1700用于终端,如图17所示,该装置1700包括执行以上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且关于这些步骤中的详细描述都可以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例如,该装置1700包括搜索单元1710和通信单元1720。通信单元1720用于控制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该通信单元1720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空口)接收和发送信息。这里的接口是逻辑概念,在实现上需要设置对应的逻辑单元,满足相应接口的协议要求。
搜索单元1710用于在搜索空间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以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或者,搜索空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二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搜索空间在承载第一上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和/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时包括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和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同,或者,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相对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具有偏移,且第一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小于第二控制信道候选集中控制信道候选的数量。
关于搜索空间,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以及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切换单元1730,当通信单元1720接收到切换指示时,切换单元1730用于将激活的上行资源从第一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二上行资源或者从第二上行资源切换到第一上行资源。
关于切换指示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搜索单元1710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终端的存储器中,由终端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此外,以上通信单元是一种控制通信的单元,可以通过终端的收发装置,例如天线和射频装置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或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18,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1800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8所示,该装置1800包括执行以上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所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且关于这些步骤中的详细描述都可以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包括生成单元1810和通信单元1820。其中,通信单元1820用于控制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接口(例如,空口)接收和发送消息。这里的接口是逻辑概念,在实现上需要设置对应的逻辑单元,满足相应接口的协议要求。
生成单元1810用于生成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授权信息,其中关于该配置信息的内容,以及所配置的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的配置方法,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通信单元1820控制生成单元1810生成的配置信息和授权信息的发送,例如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且用于在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上发送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给终端的授权信息。
关于搜索空间,第一上行资源和第二上行资源,以及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通信单元1820还用于控制以上实施例中其它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信息的发送。例如,控制切换指示的发送,配置参数的发送。关于切换指示和配置参数的描述同以上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生成单元1810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网络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网络设备的存储器中,由网络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19,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为以上实施例中的网设备,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网设备的操作。如图19所示,该网设备包括:天线1910、射频装置1920、基带装置1930。天线1910与射频装置1920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920通过天线1910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930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93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920,射频装置192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910发送给终端。
基带装置1930可以包括基带板,通常网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板,基带板上可以集成多个处理元件,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例如,以上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930,在一种实现中,图18所示的各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930包括处理元件1931和存储元件1932,处理元件1931调用存储元件193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1930还可以包括接口1933,用于与射频装置1920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radio interface,CPRI)。
在另一种实现中,图18所示的各个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网设备执行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1930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图18所示的各个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930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1931和存储元件1932,由处理元件1931调用存储元件193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或图18所示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或图18所示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用于网设备的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网设备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网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请参考图20,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为以上实施例中的终端,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的操作。如图20所示,该终端包括:天线、射频装置2010、基带装置2020。天线与射频装置201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装置2010通过天线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202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基带装置202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2010,射频装置201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发送给网络设备。
基带装置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可选的,以上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便可以在该调制解调子系统上实现。
在一种实现中,图17所示的各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2020的某个子系统,例如调制解调子系统,包括处理元件2021和存储元件2022,处理元件2021调用存储元件202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2020还可以包括接口2023,用于与射频装置2010交互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中,图17所示的各个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终端执行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2020的某个子系统上,例如调制解调子系统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图17所示的各个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2020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2021和存储元件2022,由处理元件2021调用存储元件202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终端执行的方法或图17所示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终端执行的方法或图17所示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用于终端的频域资源的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包括指示域和授权信息,所述指示域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且所述授权信息用于调度所述指示域指示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上的资源;
在所述授权信息调度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增补上行SUL资源;且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UL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频点号,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的频点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系统消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和所述下行资源为一个小区的资源。
7.一种上行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的单元,其中所述DCI包括指示域和授权信息,所述指示域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或第二上行资源,且所述授权信息用于调度所述指示域指示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上的资源;
用于在所述授权信息调度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为增补上行SUL资源;且所述第二上行资源为UL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的单元,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和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的频点号,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的频点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承载于系统消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获取下行资源的授权信息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和所述下行资源为一个小区的资源。
13.一种上行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010076126.2A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278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6126.2A CN1112781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797.5A CN109152036A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010076126.2A CN1112781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797.5A Division CN109152036A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137A true CN111278137A (zh) 2020-06-12
CN111278137B CN111278137B (zh) 2021-01-05

Family

ID=6465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797.5A Pending CN109152036A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010076126.2A Active CN111278137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797.5A Pending CN109152036A (zh) 2017-06-16 2017-06-16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2755B2 (zh)
EP (1) EP3634057B1 (zh)
JP (1) JP6963637B2 (zh)
KR (1) KR102374235B1 (zh)
CN (2) CN109152036A (zh)
AU (1) AU2018286295B2 (zh)
BR (1) BR112019026642A2 (zh)
RU (1) RU2771047C2 (zh)
WO (1) WO20182285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0269A4 (en) * 2017-10-25 2021-06-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DDITIONAL UPRIGHT LINK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825346B2 (en) * 2017-11-09 202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03002B (zh) * 2019-02-15 2023-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78172B (zh) * 2019-03-27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3557775A (zh) * 2019-03-28 2021-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系统信息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204552A1 (en) * 2019-04-04 2020-10-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port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11483822B2 (en) * 2019-10-01 202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pplication delay
US20230254881A1 (en) * 2020-07-14 2023-08-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ctivated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71726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070521B (zh) * 2020-08-07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671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033570A (zh) * 2021-10-22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229A (zh) * 2010-02-11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调度及前导码发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47919A (zh) * 2010-08-05 2012-02-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
WO2013165206A1 (ko) * 2012-05-03 201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63284A (zh) * 2011-04-11 2014-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fdd-tdd载波聚合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CN103609186A (zh) * 2011-06-02 2014-02-26 美国博通公司 在载波聚合的无线数据传输中跨载波调度的灵活的禁用/启用
CN103888233A (zh) * 2008-08-12 2014-06-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授权设计
US20160338052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529A (zh) * 2008-03-26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上行资源指示信令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方法
EP2728788B1 (en) 2009-04-27 2020-0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carrier-aggregation
KR101981024B1 (ko) * 2009-10-30 2019-05-21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캐리어 집성을 이용하는 경우에서의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세트 스위칭
US9042840B2 (en) 2009-11-02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cross-subframe indi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EP2514238A4 (en) * 2009-12-17 2016-03-09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CONTROL CHANNEL BLOCKAGE
CN103098536A (zh) * 2010-04-22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用户设备和其中的集成电路
US8902770B2 (en) * 2010-09-28 2014-12-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arrier indicator field usage and configur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460740B (zh) * 2011-02-07 2017-10-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免许可频谱中操作补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RU2581614C2 (ru) 2011-08-12 2016-04-20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э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EP2557839A1 (en) * 2011-08-12 2013-02-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protected subframes
US9832001B2 (en) * 2013-06-21 2017-1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792167B1 (ko) * 2014-01-29 2017-10-3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270580B2 (en) * 2014-12-31 2019-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78373A1 (ko) * 2015-11-02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233A (zh) * 2008-08-12 2014-06-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授权设计
CN102083229A (zh) * 2010-02-11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调度及前导码发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47919A (zh) * 2010-08-05 2012-02-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
CN103563284A (zh) * 2011-04-11 2014-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fdd-tdd载波聚合的控制信息的传输
CN103609186A (zh) * 2011-06-02 2014-02-26 美国博通公司 在载波聚合的无线数据传输中跨载波调度的灵活的禁用/启用
WO2013165206A1 (ko) * 2012-05-03 201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338052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UL scheduling for Rel-14 eLA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R1- 162260》 *
PANASONIC: "《Discussion on PDCCH false alarm issue for eC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R1-153974》 *
PANTECH: "《Remaining PDSCH HARQ timing on SCell for inter-band CA TDD》", 《3GPP TSG RAN1 #69,R1- 1224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71047C2 (ru) 2022-04-25
EP3634057A1 (en) 2020-04-08
CN109152036A (zh) 2019-01-04
EP3634057B1 (en) 2021-08-04
RU2020101122A (ru) 2021-07-16
CN111278137B (zh) 2021-01-05
KR102374235B1 (ko) 2022-03-14
RU2020101122A3 (zh) 2021-10-29
JP6963637B2 (ja) 2021-11-10
EP3634057A4 (en) 2020-06-17
AU2018286295A1 (en) 2020-01-30
BR112019026642A2 (pt) 2020-06-30
AU2018286295B2 (en) 2021-07-08
KR20200012943A (ko) 2020-02-05
US20200120708A1 (en) 2020-04-16
JP2020523916A (ja) 2020-08-06
WO2018228548A1 (zh) 2018-12-20
US11252755B2 (en)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8137B (zh) 上行资源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32814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3143816B1 (en) Assign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09587705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9963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930399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228537A1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40098689A1 (en) Paging operation with narrow bandwidth part frequency hopping
WO2021249287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4349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261385B (zh) 无线通信中的灵活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监测
CN116783968A (zh) 无线通信中的增强型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WO2022042246A1 (zh) 一种小区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4000801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52921B (zh) 用戶設備及虛擬載波的操作方法
WO202202267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711406A (zh) 用于灵活频谱的装置和方法
WO2024032208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4326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863A1 (en) Network energy sav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EP431902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322669A1 (en) User equipment, scheduling node,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node
JP2023512807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いて、低減した能力のデバイス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5529112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与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420331A (zh) 对用于辅小区(scell)的带宽部分(bwp)切换的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