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6055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6055B
CN111276055B CN202010128211.9A CN202010128211A CN111276055B CN 111276055 B CN111276055 B CN 111276055B CN 202010128211 A CN202010128211 A CN 202010128211A CN 111276055 B CN111276055 B CN 111276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arc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2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6055A (zh
Inventor
代好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82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6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6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6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6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6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常规显示区和半透显示区,常规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半透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半透显示区包括遮光部和多个镂空部,镂空部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遮光部;遮光部和至少一个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弧线和至少一条第二弧线,第二弧线分别与两条第一弧线连接,其中,第一弧线的曲率为S1,第二弧线的曲率为S2,其中,S2≥3*S1。如此,遮光部和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曲率不同的弧线时,有利于减小半透区的衍射程度,提升半透区的拍摄画质。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具有越来越高的屏占比,全面屏由于具有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显示效果,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往往正面需要为常用的前置摄像头、红外感测器件、指纹识别器件等电子感光器件预留空间。比如,这些感光器件设置在显示设备的正面顶部位置,相应位置形成非显示区,从而降低设备的屏占比。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屏占比,可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开设高透光区来容置上述感光器件。
随着全面屏的发展需求,需要将越来越多的电子感光器件集成到屏幕下方。例如,在显示屏幕上设置半透区,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的下方且对应设置在半透区。在正常显示时,半透区可以发挥显示作用;在需要拍照或拍视频时,摄像头通过该半透区进行照片或视频的拍摄,如此半透区可同步实现显示和拍摄的功能。但是,由于半透区需要实现显示功能,部分金属走线将设置在半透区,而由于金属走线之间存在缝隙,缝隙的存在极易发生光的衍射问题,衍射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摄像头的正常成像功能,导致成像不清晰,影响拍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半透显示区中遮光部和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设置为曲率不同的弧线,有利于减小半透显示区的衍射现象,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常规显示区和半透显示区,所述常规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半透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半透显示区包括遮光部和多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和至少一个所述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弧线和至少一条第二弧线,所述第二弧线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弧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弧线的曲率为S1,所述第二弧线的曲率为S2,其中,S2≥3*S1。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半透显示区,该半透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常规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半透显示区包括遮光部和多个镂空部,在显示状态下,半透显示区可以发挥显示功能。当在半透显示区对应的区域设置摄像头时,半透显示区的镂空部作为透光区域,使得摄像头实现画面拍摄功能。特别是,本申请中遮光部和至少一个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两条曲率相同的第一弧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二弧线,第二弧线的曲率至少为第一弧线的曲率的5倍,也就是说,连接两条第一弧线的第二弧线相对于第一弧线而言发生了曲率突变。现有技术中,当半透显示区出现直边边界时,将会出现衍射叠加的现象,导致衍射程度更加严重。而本申请中,在半透显示区设置曲率不同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时,可以大大减小半透显示区的衍射程度,从而减弱衍射现象对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提升拍摄画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遮光部和镂空部的一种AA’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BB’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BB’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区域D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1所示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区域D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全面屏设计,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常规显示区和半透区,并将摄像头等感光器件设置在半透区。在正常显示时,常规显示区和半透区均发挥显示作用;在需要拍照或拍视频时,摄像头通过半透区进行照片或视频的拍摄,从而使得半透区可同步实现显示和拍摄的功能。半透区实现显示功能时,部分金属走线将设置在半透区,金属走线之间存在缝隙时极易使得半透区发生光的衍射,从而会对摄像头的正常成像功能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半透显示区中遮光部和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设置为曲率不同的弧线,有利于减小半透显示区的衍射现象,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半透显示区的一种局部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遮光部和镂空部的一种AA’截面图,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显示区10包括常规显示区11和半透显示区12,常规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大于半透显示区12的像素密度;半透显示区12包括遮光部30和多个镂空部40,镂空部40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遮光部30;
遮光部30和至少一个镂空部40之间的轮廓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弧线41和至少一条第二弧线42,第二弧线42分别与两条第一弧线41连接,其中,第一弧线41的曲率为S1,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为S2,其中,S2≥3*S1。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了显示面板100中包括一个半透显示区12的情形,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上还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半透显示区12,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以下将仅以显示面板100中包括一个半透显示区12为例进行说明,显示面板100中包括多个半透显示区12时,均可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执行。图1也仅示出了显示面板100中半透显示区12和显示区10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半透显示区12还可位于显示面板100中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另外,图1中半透显示区12的形状为方形也仅为示意,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半透显示区12还可体现圆形等其他形状,半透显示区12的尺寸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也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半透显示区12的像素密度小于常规显示区11的像素密度,也就是说,半透显示区12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的数量小于显示区10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量,半透显示区12的像素密度小,使其有足够的区域来设置镂空部40,从而使得半透显示区12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10的透光率,当将摄像头设置于半透显示区12时,使得半透显示区12同时具备的显示和拍摄的功能。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2-图3,本申请的半透显示区12包括遮光部30和多个镂空部40,镂空部40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遮光部30,该实施例仅示出了半透显示区12的局部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包括4个镂空部40,该实施例仅以4个镂空部40的形状相同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各个镂空部40的形状也可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遮光部30和镂空部40之间的轮廓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弧线41和至少一条第二弧线42,图2示出了轮廓线包括两条第一弧线41和两条第二弧线42的情形,在本申请的一些其实施例中,遮光部30和镂空部40之间的轮廓线还可仅包括一个第二弧线42,亦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弧线42,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二弧线42分别与两条第一弧线41连接,其中,第一弧线41的曲率为S1,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为S2,其中,S2≥3*S1,也就是说,第二弧线42的曲率至少为第一弧线41的曲率的3倍,相当于连接两条第一弧线41的第二弧线42相对于第一弧线41而言发生了曲率突变。现有技术中,当半透显示区12出现直边边界时,将会出现衍射叠加的现象,导致衍射程度更加严重。而本申请中,在半透显示区12设置曲率不同的第一弧线41和第二弧线42时,也就是说将直线边界改进为曲率突变的弧线边界,可以大大减小半透显示区12的衍射程度,从而减弱衍射现象对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提升拍摄画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弧线42的曲率还可为第一弧线41的曲率的3倍以上,例如4倍、5倍、6倍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图4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一种BB’截面图,图5所示为图2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BB’截面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衬底基板51、设置于衬底基板51一侧的驱动层52以及设置于驱动层52远离衬底基板51一侧的发光层53,遮光部30位于驱动层52和发光层53之间,或者,遮光部30位于衬底基板51和驱动层52之间。
具体地,图4实施例示出了遮光部30位于驱动层52和发光层53之间的一种情形,遮光部30独立于驱动层52和发光层53设置,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避免遮光层的引入对驱动层52和发光层53的功能造成影响。图5实施例示出了遮光部30位于衬底基板51和驱动层52之间的一种情形,此种设置方式,遮光部30独立于驱动层52存在,有利于避免遮光部30对驱动层52的功能造成影响。遮光部30的引入用于对常规显示区11和半透显示区12中的信号走线和电子元器件进行遮挡,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而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半透显示区12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半透显示区12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组60,每个像素组60包括多个子像素(此处未示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沿第一方向相邻的像素组60之间通过第一信号走线61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像素组60之间通过第二信号走线62电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6,沿第一方向相邻的像素组60之间通过第一信号走线61电连接,该第一信号走线61例如可以是用于向像素组60发送扫描信号的栅极线,当然也可为其他信号左线;沿第二方向相邻的像素组60之间通过第二信号走线62电连接,该第二信号走线62例如可以是用于向像素组60发送数据信号的数据线,当然也可为其他信号走线。当半透显示区12进行显示时,通过第一信号走线61对位于同一行的像素组60进行扫描,使该行像素组60中的子像素和与其连接的数据线之间形成通路,从而数据信号得以通过数据线传递至像素组60中,从而实现半透显示区12的显示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出了相邻像素组60之间通过两条第一信号走线61或两条第二信号走线62连接的情形,这并不代表实际的数量,此处仅为示意。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半透显示区12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遮光部30在衬底基板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
具体地,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在衬底基板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30在衬底基板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限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遮光部30对信号走线的遮挡,避免在显示过程中由于信号走线的存在而发生漏光,影响显示面板100正常显示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像素组60与第一信号走线6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71,像素组60与第二信号走线6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72;与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包括多条第二弧线42,第二弧线42位于第一夹角71和/或第二夹角72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相邻两个像素组60之间的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的数量可能为多条,本申请中的第一夹角71指的是与镂空部40相邻的第一信号走线61与像素组60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72指的是与镂空部40相邻的第二信号走线62与像素组60形成的夹角。
具体地,请参见图6,该实施例示出了与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包括两条第二弧线42和两条第一弧线41的情形,两条第二弧线42分别位于第二夹角72处。请参见图7,该实施例示出了与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包括四条第二弧线42和四条第一弧线41的情形,四条第二弧线42分别位于第二夹角72处。本申请在将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在曲率较小的第一弧线41的基础上,引入了曲率较大的第二弧线42,而且将第二弧线42设置于第二夹角72处,相比将以第一弧线41对应的圆形作为镂空部40的基础上,增大了镂空部40的面积,其中,第二弧线42的数量越多,对应的镂空部40的面积越大,从而使得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越高,当利用位于半透显示区12的摄像头拍摄画面时,加大的透过率更加有利于提升画面的清晰度。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半透显示区12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与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包括8条第二弧线42,第二弧线42分别设置在第一夹角71处和第二夹角72处,该实施例示出了在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引入最多数量的第二弧线42的情形,如此设置使得当遮光部30覆盖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时镂空部40的面积达到了最大化,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进而更加有利于提升摄像头所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弧线41和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中心均位于镂空部40内。当将第一弧线41和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中心均设置在镂空部40内时,在第一弧线41的基础上引入第二弧线42时,第二弧线42相当于在第一弧线41的基础上进行了外扩,从而增大了镂空部40的面积,当镂空部40的面积增大时,相当于增大了镂空部4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的面积比例,从而有利于提高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进而有利于提升摄像头所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6-图8,与同一镂空部40对应的轮廓线中,各第一弧线41的曲率中心重合。
具体地,本申请将与同一镂空部对应的轮廓线中各第一弧线的曲率中心设置为重合时,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中,可以首先以同一曲率中心为圆心形成一个圆形的区域,去除该圆心区域对应遮光材料,形成一圆形的镂空部。然后再在圆形镂空部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与第二弧线42对应的小镂空部,从而形成本申请中面积增大的镂空部。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镂空部也可通过一次刻蚀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各第一弧线的曲率中心重合的方案有利于简化本申请中镂空部的形成工艺,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例如请参见图6-图8,第一信号走线61为金属走线或透明走线;第二信号走线62为金属走线或透明走线。
当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30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限定的范围内时,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可设置为不透光的金属走线,通过遮光部30对金属走线进行遮挡,可以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还可设置为透明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半透显示区12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均为透明走线,此时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并未设置在遮光部30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限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当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为透明走线时,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的存在并不会在显示面板100显示的过程中发生漏光问题,因此无需利用遮光部30进行遮挡,进而减少了遮光部3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的面积比例,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图10所示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区域D的一种局部放大图,遮光部30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31和多个第二遮光部32,第二遮光部3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遮光部31连接,第一遮光部31具有第一弧线41,第二遮光部32具有第二弧线42;
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具有至少一个角部,在同一像素组60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至少一个角部位于第二遮光部32处。
具体地,请结合图9和图10,而相邻像素组60之间的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由于为透明的,因此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对应的区域并未设置遮光部30,仅在像素组60的外围部分区域以及像素组60中子像素之间的区域设置遮光部30,此种方式大大减小了遮光部3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的面积,因而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当在半透显示区12设置摄像头时,有利于大幅度提省画面的清晰度。此外,由于第一遮光部31具有第一弧线41,第二遮光部32具有第二弧线42,第二弧线42相比第一弧线41发生曲率突变,此种设置方式还有利于减小半透显示区12发生衍射的程度,从而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的拍摄画质。
请继续参见图10,该实施例将各个像素组60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至少一个角部设置在第二遮光部32处时,利用遮光部30将子像素充分包围的同时,有利于减小遮光部30整体的面积,因而有利于减少遮光部3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的面积比例,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0,在同一像素组60中,各子像素中均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第二遮光部32处的角部。
具体地,图10所示实施例中,一个像素组60中包括4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均包括一个位于第二遮光部32处的角部,遮光部30的此种设计方式,尤其适用于例如图10所示的不规则的子像素排布的情形。当像素组60的子像素采用如图10所示的不规则排布时,将各个子像素的至少一个角部均设置于第二遮光部32处的方式,利用遮光部30将各个子像素包围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遮光部30面积,也即利用最小面积的遮光部30将子像素包围,因而大大减小了遮光部3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的面积比例,因而有利于提高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当在半透显示区12设置摄像头时,透过率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画面拍摄质量,例如清晰度更高等。
图11所示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区域D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该实施例中,像素组60所包含的子像素采用另一种排布方式,对于此种排布方式的子像素,至少有一个子像素对应的两个角部均位于第二遮光部32处,此种方式同样有利于减小遮光部30在半透显示区12所占面积的比例,并有利于提高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图10和图11,第一弧线41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弧线41远离镂空部40的一侧,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二弧线42远离镂空部4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1所示实施例中,镂空部40指的是半透显示区12中,除像素组60、遮光部30、第一信号走线61和第二信号走线62之外的区域。本申请将图9-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弧线41的曲率中心设置于第一弧线41远离镂空部40的一侧,并将第二弧线42的曲率中心设置于第二弧线42远离镂空部40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弧线41和第二弧线42均朝向像素组60中的子像素弯曲,相比第一弧线41和第二弧线42朝向远离子像素弯曲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减小包围子像素的遮光部30的面积,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半透显示区12的透过率,以提高摄像头的画面拍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1,像素组6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R、一个绿色子像素G和一个蓝色子像素B,其中,蓝色子像素B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且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红色子像素R的像素开口面积。
具体地,图11示出了一个像素组60中各子像素的一种排布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一个像素组60包括3个子像素,其中,蓝色子像素B的像素开口面积最大,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次之,红色子像素R的像素开口面积最小。由于形成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材料的寿命比较短,当增大蓝色子像素B的像素开口面积时,对应使得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材料的用量加大,如此有利于提高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寿命,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寿命。此外,当利用蓝色子像素B、绿色子像素G和红色子像素R合成的白光亮度寿命影响最大的子像素是绿色子像素G,因此本申请将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设置得大于红色子像素R的像素开口面积,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整体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像素组6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R、两个绿色子像素G和一个蓝色子像素B,两个绿色子像素G相对设置,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相对设置;其中,蓝色子像素B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两个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之和,且两个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之和大于红色子像素R的像素开口面积。
具体地,图11示出了一个像素组60中各子像素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该像素组60包括4个子像素,分别为一个蓝色子像素B,两个绿色子像素G和一个红色子像素R,其中,由于形成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材料的寿命比较短,当将蓝色子像素B的像素开口面积设置为最大时,对应使得蓝色子像素B的发光材料的用量加大,如此有利于提高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寿命,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寿命。当利用蓝色子像素B、绿色子像素G和红色子像素R合成的白光亮度寿命影响最大的子像素是绿色子像素G,因此本申请将绿色子像素G的像素开口面积设置得大于红色子像素R的像素开口面积,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整体寿命。此外,本实施例在一个像素组60中引入两个绿色子像素G,且两个绿色子像素G相对设置,红色子像素R和蓝色子像素B相对设置,此种排布方式使得像素的显示画面颗粒感变弱,画面显示更加细腻,更加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和摄像头201;其中,摄像头201位于半透显示区12。本申请中,在半透显示区设置曲率不同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时,可以大大减小半透显示区的衍射程度,从而减弱衍射现象对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提升拍摄画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半透显示区,该半透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常规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半透显示区包括遮光部和多个镂空部,在显示状态下,半透显示区可以发挥显示功能。当在半透显示区对应的区域设置摄像头时,半透显示区的镂空部作为透光区域,使得摄像头实现画面拍摄功能。特别是,本申请中遮光部和至少一个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两条曲率相同的第一弧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二弧线,第二弧线的曲率至少为第一弧线的曲率的5倍,也就是说,连接两条第一弧线的第二弧线相对于第一弧线而言发生了曲率突变。现有技术中,当半透显示区出现直边边界时,将会出现衍射叠加的现象,导致衍射程度更加严重。而本申请中,在半透显示区设置曲率不同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时,可以大大减小半透显示区的衍射程度,从而减弱衍射现象对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提升拍摄画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常规显示区和半透显示区,所述常规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半透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半透显示区包括遮光部和多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和至少一个所述镂空部之间的轮廓线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弧线和至少一条第二弧线,所述第二弧线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弧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弧线的曲率为S1,所述第二弧线的曲率为S2,其中,S2≥3*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衬底基板一侧的驱动层以及设置于驱动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驱动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或者,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驱动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沿第一方向相邻的像素组之间通过第一信号走线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像素组之间通过第二信号走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和所述第二信号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组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像素组与所述第二信号走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与同一所述镂空部对应的轮廓线中包括多条第二弧线,所述第二弧线位于第一夹角和/或第二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所述镂空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所述镂空部对应的轮廓线中,各所述第一弧线的曲率中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为金属走线或透明走线;所述第二信号走线为金属走线或透明走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和所述第二信号走线均为透明走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和多个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遮光部连接,所述第一遮光部具有所述第一弧线,所述第二遮光部具有所述第二弧线;
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具有至少一个角部,在同一所述像素组中,至少部分子像素的至少一个角部位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像素组中,各所述子像素中均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处的角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弧线远离所述镂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弧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弧线远离所述镂空部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其中,所述蓝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且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两个所述绿色子像素相对设置,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蓝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两个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之和,且两个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的像素开口面积。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半透显示区。
CN202010128211.9A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276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211.9A CN111276055B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211.9A CN111276055B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6055A CN111276055A (zh) 2020-06-12
CN111276055B true CN111276055B (zh) 2021-07-16

Family

ID=7100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211.9A Active CN111276055B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6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756B (zh) * 2020-06-19 2024-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6367648A (zh) 2020-06-29 2023-06-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82988B (zh) * 2020-07-31 2023-01-31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071886B (zh) * 2020-09-17 2022-09-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33560B (zh) * 2020-10-30 2022-12-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52288A1 (en) * 2020-11-18 2022-11-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4063377A1 (ko) * 2022-09-22 2024-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상에 위치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83A (zh) * 2007-09-21 2009-03-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器
JP2015043109A (ja) * 2014-11-20 2015-03-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4570448A (zh) * 2015-01-27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6012546A (ja) * 2014-06-30 2016-01-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94908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8712540A (zh) * 2018-07-28 2018-10-26 贵州维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保护组件
CN109188711A (zh) * 2018-09-17 2019-01-11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屏下光学系统、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99052A (zh) * 2019-01-08 2019-04-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12996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817683A (zh) * 2019-01-31 2019-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289300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0323259A (zh) * 2019-06-28 2019-10-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掩膜板及显示面板
CN11036581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4919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920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570770A (zh) * 2019-09-12 2019-12-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672A (zh) * 2018-08-06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797385A (zh) * 2019-12-03 2020-02-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138A (zh) * 2018-01-24 2019-07-30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83A (zh) * 2007-09-21 2009-03-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器
JP2016012546A (ja) * 2014-06-30 2016-01-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43109A (ja) * 2014-11-20 2015-03-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4570448A (zh) * 2015-01-27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94908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8712540A (zh) * 2018-07-28 2018-10-26 贵州维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保护组件
CN110767672A (zh) * 2018-08-06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9188711A (zh) * 2018-09-17 2019-01-11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屏下光学系统、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99052A (zh) * 2019-01-08 2019-04-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7683A (zh) * 2019-01-31 2019-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712996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36581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323259A (zh) * 2019-06-28 2019-10-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掩膜板及显示面板
CN110289300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04919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920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570770A (zh) * 2019-09-12 2019-12-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97385A (zh) * 2019-12-03 2020-02-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6055A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605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4426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07833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5422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707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84638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7102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5922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1024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3356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303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254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54042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1115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3201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057478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6580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397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1070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415805B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42679A1 (zh) 指纹图像传感器与电子装置
US20230307471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transmittance control for under-display camera pixels
TW202401094A (zh) 顯示螢幕以及顯示裝置
US20220344414A1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CN103487980B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