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5077A - 颈枕和磁吸组件 - Google Patents

颈枕和磁吸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5077A
CN111265077A CN201811476880.4A CN201811476880A CN111265077A CN 111265077 A CN111265077 A CN 111265077A CN 201811476880 A CN201811476880 A CN 201811476880A CN 111265077 A CN111265077 A CN 111265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neck pillow
hard base
catch
magnetic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68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俐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LATFORM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LATFOR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LATFORM Inc filed Critical NINGBO PLATFORM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4768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5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5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5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吸扣和一第二磁吸扣,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锁扣包括一第一硬质基座和一第一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锁扣包括一第二硬质基座和一第二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适于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

Description

颈枕和磁吸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颈枕领域,尤其涉及到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背景技术
颈枕目前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用于辅助支撑用户头部,以帮助用户头部对于颈部的负担并且能够将头部保持在一定的位置。
颈枕一般被设计为一U型结构并且具有一佩戴通道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佩戴通道和外部,通过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以改变所述佩戴通道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颈部。进一步地,通过可改变大小的开口将颈枕方便地佩戴于用户的颈部,使得用户无需从头部将颈枕套至颈部。当颈枕被佩戴于用户颈部后,所述开口被撑大,这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将颈枕从颈部取下。问题在于此时颈枕也易从用户的颈部自动脱落,尤其是当用户在改变头部姿势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商将扣带或者是抽绳设置于颈枕的两端以方便用户通过改变所述扣带或者所述抽绳的长度以改变所述佩戴通道的大小,从而使得所述颈部能够贴合于用户颈部并且随着颈部和颈枕相对位置的改变。颈枕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并且颈枕也不易从颈部脱落。
继而产生的问题在于当颈枕被佩戴于用户颈部时,一旦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已经被固定,用户想要解开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时,难以将视线集中在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位置,因为位于颈部的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在用户低头时难以被观察到,该处位置对于用户而言是一视觉盲区,因此用户需要用双手摸索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用触觉替代视觉来对其进行操作。显然,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于用户来说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假如用户在佩戴颈枕的过程中颈枕后部受到拉扯从而使得颈部被勒住,而用户试图解开颈枕时,位于视觉盲区的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显然对于用户的使用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有些儿童可能在佩戴颈枕的过程中玩弄所述扣带或者是所述抽绳,使得整个颈枕越来越紧,甚至造成意外的发生。
随之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颈枕上设置的所述扣带或者所述抽绳可能需要一定的操作条件,只有部分用户满足了这一条件,比如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其手指的灵活度可能并不能适配于所述扣带或者是抽绳,需要在成人的辅助下才能够完成颈枕的佩戴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自动吸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自动吸合以保持所述颈枕于环形,以有利于将所述颈枕悬挂于用户颈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吸合能够间接通过控制所述颈枕实现,以有利于所述颈枕的穿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分离能够间接通过控制所述颈枕实现,以有利于所述颈枕的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有利于所述颈枕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吸件和一第二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能够相互自动吸引以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颈枕能够被单手操作以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颈枕能够被单手操作以分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无需直接接触就可以相互锁定以限定所述颈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价无需直接接触就可以被操作以分离以拆卸所述颈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在提供足够吸合力的同时方便地被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在锁定后施予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被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能够在提供较大锁定力的同时施予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被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颈枕和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无需对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自动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颈枕,其包括:
一颈枕主体,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具有一佩戴通道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颈枕主体的两端之间;和
一束缚单元,其中所述束缚单元包括一磁吸扣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扣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吸扣和一第二磁吸扣,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包括一第一硬质基座和一第一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包括一第二硬质基座和一第二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的所述第一磁吸件适于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的所述第二磁吸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磁吸扣磁吸组件具有一吸合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被可沿着垂直于所述吸合面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吸扣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限位座,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限位座,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磁吸扣被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时,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另一端被抵于所述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另一端被抵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第一顶面朝上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第二顶面朝上延伸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座具有一第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硬质基座抵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不大于90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内侧面是一弧面并且所述第一内侧面的两端朝外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座具有一第二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硬质基座抵于所述第二内侧面,在所述第二内侧面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不大于90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座具有一第一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座具有一第二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颈枕主体具有一外侧面和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面,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颈枕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得以所述第一端部为中心而形成一卷收状态,在所述卷收状态,所述第一磁吸扣能够沿着处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绕至与所述第二磁吸扣结合以束缚所述颈枕主体于所述卷收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磁吸扣磁吸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磁吸扣,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磁吸扣和所述第三磁吸扣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外侧面,其中所述颈枕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得以所述第一端部为中心而形成一卷收状态,在所述卷收状态,所述第三磁吸扣能够沿着处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圈绕至与所述第二磁吸扣结合以束缚所述颈枕主体于所述卷收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磁吸扣磁吸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磁吸扣和一第四磁吸扣,其中所述第三磁吸扣和所述第四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的一外侧面,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颈枕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得以所述第一端部为中心而形成一卷收状态,在所述卷收状态,所述第三磁吸扣能够沿着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圈绕至与所述第四磁吸扣结合以束缚所述颈枕主体于所述卷收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二条连接带,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通过一所述连接带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所述第二磁吸扣通过另一所述连接带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和多条连接带,其中一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被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连接件并且所述连接带被长度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其中另一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被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颈枕主体并且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的所述连接带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具有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磁吸件具有一第一磁吸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面被暴露于所述第一顶面,其中所述第一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磁吸面,或者是所述第一顶面等于所述第一磁吸面,或者是所述第一顶面高于所述第一磁吸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具有一第一容纳位置,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所述第二硬质基座具有一第二容纳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容纳位置和所述第二容纳位置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高度之和,或者是所述第一容纳位置和所述第二容纳位置的深度之和等于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高度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对扣磁吸扣件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加强件被排列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并且环绕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被设置为中心对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枕的使用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颈枕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磁吸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磁吸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磁吸组件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磁吸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磁吸组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的卷收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的卷收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的卷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1至附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1及其束缚单元20被阐明。
所述颈枕1能够被方便地佩戴于用户的颈部并且能够被方便地从用户的颈部拆卸。
具体地说,所述颈枕1包括一颈枕主体10和一束缚单元20,其中所述束缚单元20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10并且通过所述束缚单元20所述颈枕主体10能够被限定。所述束缚单元20包括一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吸件21和一第二磁吸件22,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能够相互磁吸。
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两端,所述颈枕主体10具有一佩戴通道100并且具有一开口101,其中所述开口101连通所述佩戴通道100和外界以使用户的颈部通过所述开口101进入所述佩戴通道100,从而完成所述颈枕1的佩戴。
所述颈枕1的所述开口101的大小可以被改变以使用户的颈部能够进出所述佩戴通道100。整个所述颈枕1被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形成所述开口101的所述颈枕主体10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发生形变。
在所述颈枕1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开口101被扩大以使用户的颈部能够进入到所述佩戴通道100,然后用户调整好所述颈枕1在颈部的位置后,可以将所述第一磁吸扣21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以限定所述颈枕1于颈部,避免所述颈枕1自颈部掉落,以使用户可以长时间佩戴所述颈枕1并且能够适应于用户调整颈部或者是头部姿势。所述颈枕1能够通过所述束缚单元20保持于环状结构,以使所述颈枕1能够悬挂于颈部,避免用户在移动颈部或者是身体躯干部所述颈枕1从颈部脱落,同时所述颈枕1的位置能够适于用户颈部或者是头部的移动被调整。
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设置为匹配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
所述第一磁吸扣21在一定距离内能够自动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佩戴所述颈枕1的过程中无需直接操作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可以通过握持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两端的方式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相互靠近,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距离缩小到一定范围内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自动相互吸合。
用户在脱卸所述颈枕1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颈枕主体10的方式来分离所述第一磁吸件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磁吸扣21包括一第一硬质基座211和一第一磁吸件212,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嵌设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并且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至少部分包埋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以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具有一第一顶面2111,其中所述第一顶面2111可以是一平面,用于匹配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具有一第一磁吸面2121,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被暴露在外,并且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被暴露在所述第一顶面2111一侧。
所述第二磁吸扣22包括一第二硬质基座221和一第二磁吸件222,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被支撑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并且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被至少部分包埋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以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
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被至少部分包埋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被至少部分包埋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包埋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被包埋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
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具有一第二顶面2211,其中所述第二顶面2211可以是一平面,用于匹配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具有一第二磁吸面2221,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被暴露在外,并且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被暴露在所述第二顶面2211一侧。
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顶面2211被设置为相互匹配,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的紧密吸合。举例说明,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顶面2111是一平面,所述第二顶面2211是一平面,当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相互磁吸,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被紧贴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1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11,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被紧贴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分别是一平面,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紧密贴合,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吸合强度。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高度一致,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的高度一致,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紧密贴合同时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顶面2211紧密贴合。
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其中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被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被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可以分别由塑料材质构成,其分别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较少发生形变。
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一端,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另一端用于适于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一端,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另一端。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由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引力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能够分别为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提供稳定的支撑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更好地贴合,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在后续过程中的牢固结合。
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1、22具有一吸合面,所述吸合面形成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连接处。
所述吸合面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所述吸合面也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当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磁力线是直线并且至少部分相互平行时,所述吸合面可以垂直于相互平行的并且为直线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磁力线。
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能够沿着所述吸合面相互吸合。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相对排列,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位于同一直线并且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沿着垂直于所述吸合面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直接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相对排列,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并不位于同一直线并且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沿着一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直接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其中所述方向位于所述吸合面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吸合面方向的两个方向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或者说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相对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转动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以垂直于所述吸合面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转动。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一端被抵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另一端离开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磁吸扣21以抵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一端为支点朝外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较为容易分离。而在正常使用状态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受到的力主要来自于两侧,并且沿着所述吸合面方向,因此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较难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扣21包括一第一限位座213,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3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的至少部分朝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磁吸扣21具有一第一接纳槽2100,其中所述第一接纳槽2100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具有一第一内侧面2131,其中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用于贴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朝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之间形成了一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磁吸扣22包括一第二限位座223,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座223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顶面2111朝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具有一第二接纳槽2200,其中所述第二接纳槽2200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之间。
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具有一第二内侧面2231,其中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用于贴合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朝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之间形成了一第二夹角。
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被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一接纳槽2100,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被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第二接纳槽2200。所述第一限位座213能够限制所述第二磁吸扣22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运动,所述第二限位座223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磁吸扣21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运动。
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自动对准。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分别限制了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在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相对作用下相互贴合并且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能够被分别抵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和所述第一限位座213,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保证在固定位置。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时,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被面对面设置。
对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而言,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另一端被抵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以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并且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结合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在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座223限制了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在Y轴方向的运动。
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而言,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另一端被抵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所述第一限位座213限制了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在Y轴方向。
在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结合后,用户在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的Y轴方向的两侧施力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将会结合的更加紧密。因为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分别阻止了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相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单元20包括至少一连接带23,所述连接带2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于所述颈枕主体10。所述第一磁吸扣21具有一第一连接通孔2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10用于连接一所述连接带23,其中所述连接带23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所述连接带23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扣21通过所述连接带23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一端。所述连接带23具有一定的长度,并且所述连接带23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的长度需求。
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具有一第二连接通孔22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20用于连接另一连接带23,其中所述连接带23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所述连接带23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吸扣22通过所述连接带23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10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或者是所述第一限位座213或者是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一限位座213。
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20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或者是所述第二限位座223或者是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
所述连接带23可以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10,所述连接带23可以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20。
当所述颈枕1被佩戴于用户的颈部后,易受到来自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带23和所述连接带23的拉力,因为用户的颈部能够对于整个所述颈枕1起到朝外撑开的作用。此时对于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而言,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别受到来自于所述连接带23和所述连接带23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具有在Z轴方向分离的趋势。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在轴向方向具有分离的趋势。然而对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而言,在这一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分离需要克服较大的磁力。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被在轴向方向牢固地结合。
进一步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之间的所述第一夹角被设置为小于90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朝上并且朝内倾斜地延伸而成。
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之间的所述第二夹角被设置为小于90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朝上并且朝内倾斜地延伸而成。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可以是一直角,所述第二夹角也可以是一直角。
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形成一第一倒角214,所述第二限位座223形成一第二倒角224。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倒角214被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倒角224被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
所述第一倒角214和所述第二倒角224能够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分别起到限位作用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对准。所述第一倒角214和所述第二倒角224还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沿着XY平面相对滑动以扣合时,所述第一倒角214和所述第二倒角224在X轴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以使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能够分别沿着所述第二倒角224和所述第一倒角214相互扣合,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对准。
更加具体地说,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具有一第一左端和一第一右端,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3位于所述第一左端,其中所述第一右端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倒角224。所述第一右端被设置为匹配于所述第二倒角224。
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具有一第二左端和一第二右端,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3位于所述第二右端,其中所述第二左端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倒角214。所述第二左端被设置为匹配于所述第一倒角214。
进一步地,当用户需要分离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以对于所述颈枕1进行拆卸时,以所述第一磁吸扣21为例,用户的一只手可以固定所述第二磁吸扣22,比如说握持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左端,然后用另一只手握持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右端,然后将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左端抵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阻止座的所述第二倒角224的方式朝外抬起所述第一右端,以借助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倒角224作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右端,从而方便用户省力地将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10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220可以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长度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以方便用户在握持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时提供着力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被设置为一定的弧面。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被设置为一定的弧面。
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具有一第一外侧面2112,其中所述第一外侧面2112适于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具有一第二外侧面2212,其中所述第二外侧面2212适于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
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外侧面2112被设置为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的所述第二内侧面2231被设置为外凸的弧面。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外侧面2212被设置为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31被设置为外凸的弧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有利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凸出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凹陷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
所述第一磁吸扣21具有一第一容纳位置215,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充满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并且延伸至外部。
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具有一第二容纳位置225,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未充满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
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贴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至少部分进入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然后在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贴合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当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沿着XY平面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时,凸出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起到了限位作用从而限制了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在XY平面的相对滑动。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凸出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低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在一侧被暴露在外以使在该侧能够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在一侧被暴露在外以使在该侧能够被磁吸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
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具有一第一底面2113,其中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一底面2113被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具有一第二底面2213,其中所述第二顶面2211和所述第二底面2213被相对设置。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被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包覆从而在所述第一底面2113一侧无法观察到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被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包覆从而在所述第二底面2213一侧无法观察到所述第二磁吸件222。
基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材料对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磁力起到阻挡作用,从而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在所述第一底面2113和所述第二底面2213一侧的磁力较弱,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在所述第一顶面2111和所述第二顶面2211一侧相互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包括一加强组件24,其中所述加强组件20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以增加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之间的结合强度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之间的结合强度。所述加强组件24包括至少一加强件241,其中所述加强件241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12。
多个所述加强件241被排列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周围,以增强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一磁吸件212之间的结合强度。多个所述加强件241被排列于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并且环绕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周围,以增强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是一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是一圆柱状结构。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横截面是圆形,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横截面是圆形。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是其他的形状,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是其他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举例并不对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形状造成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相同。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一限位座213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3中心对称。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高度和等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和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的深度之和使得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时,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能够被贴合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和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的深度之和使得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时,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无法贴合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使得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之间留有缝隙,以有利于后续步骤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单元20包括一卡合组件25,其中所述卡合组件25包括至少一凹槽251和至少一凸起252,其中一所述凸起252匹配于一所述凹槽251,所述凹槽251和所述凸起252能够相互嵌合。所述凹槽251形成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朝内凹陷形成。所述凸起252形成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朝外凸起形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凹槽251和所述凸起252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并且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可以被同时设置有所述凹槽251和所述凸起252,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也可以被同时设置有所述凹槽251和所述凸起252。
以所述凹槽25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所述凸起25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为例进行具体地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凹槽251和所述凸起252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
所述凹槽25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一预设位置,所述凸起25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一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其中凹槽251被卡合于所述凸起252以阻止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在XY方向的相对位移,或者说限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沿着所述第一磁吸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面2221的相对位移。
具体地说,所述凹槽251自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所述第一顶面2111朝内凹陷而成。也就是说,所述凹槽251低于于所述第一顶面2111。所述凸起252自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所述第二顶面2211朝外延伸而成。也就是说,所述凸起252凸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述凹槽251能够和所述凸起252相互卡合。
本示例中,所述凹槽251的数目是二,所述凸起252的数目是二,所述凹槽251位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周围,所述凸起252位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周围。优选地,所述凹槽251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周围,所述凸起252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周围,以在XY平面的各个方向阻止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可以是分别一体成型的。所述卡合组件25的所述凹槽251可以和所述第一磁吸扣21一体成型,所述卡合组件25的所述凸起252可以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一体成型,然后将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和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分别卡合至所述第一容纳位置215和所述第二容纳位置225。
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可以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同时所述凹槽251可以在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成型后再被成型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所述凹槽251也可以在形成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所述第二磁吸扣21的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可以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同时所述凸起252可以在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成型后再被成型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所述凸起252也可以在形成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所述凸起252也可以被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比如说通过粘贴或者是焊接的方式。
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26,其中所述连接件26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用于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3。所述连接件26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用于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3。以所述连接件26位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说,所述连接带23的数目是二,一所述连接带23位于所述颈枕主体10和所述连接件26之间,另一所述第一连接件26位于所述连接件26和所述第一磁吸扣21之间。
所述连接件26包括一连接框261和具有一第一连接穿孔262,一第二连接穿孔263,一连接槽264以及至少一定位孔265,其中所述连接框261是“日”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穿孔262和所述第二连接穿孔263用于供一所述连接带23穿过,另一所述连接带23能够被插入所述连接槽264然后被定位于所述连接槽264。所述连接框261具有一侧面,所述连接槽264形成于所述连接框261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穿孔262和所述第二连接穿孔263分别在上下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框261。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连接框261包括一边框2611和一横杆2612,其中所述边框2611具有一贯通的容纳室,其中横杆2612将所述容纳室一分为二,分别是所述第一连接穿孔262和所述第二连接穿孔263。所述定位孔265形成于所述边框2611并且上下贯通于所述边框2611,并且所述定位孔265被贯通于所述连接槽264。
位于所述连接框261的所述侧面的所述连接槽264内的所述连接带23部分在所述连接件26表面无法被观察到,然而通过所述定位孔265可以观察到位于所述连接槽264内的所述连接带23部分,从而可以判断所述连接带23是否被正确插入所述连接槽264。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带23被正确安装于所述连接槽264后,还可以通过所述定位孔265朝所述连接槽264内注胶,以固定一所述连接带23和所述连接件26。
另一所述连接带23可以通过摩擦力被固定于所述连接件26。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摩擦力被固定于所述连接件26的所述连接带23的长度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26被调整以使整个所述佩戴通道100的大小能够被调整,以适应于颈部大小不同的用户。所述连接带23本身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自身的长度可以被调整。所述连接带23本身也可以不具有弹性,以使整个所述连接带23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26被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颈枕1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可以被单手操作,用户既可以单手操作安装所述第一磁吸扣21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也可以单手将搜书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离。
具体地说,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离时,可以用一只手的手指抵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限位座223,然后用这一只手的其他手指抵于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限位座213,然后手指相向移动以转动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限位座213,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在轴向方向分离。
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第一磁吸扣21安装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只需要握持所述第一磁吸扣21或者是所述第二磁吸扣22中的一个,然后缩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距离被缩短至一定范围内之后,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会自动贴合对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0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具体地说,所述卡合组件25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扣合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后能够保持在固定位置。
参考附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1、22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数目是多个,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数目是一个。
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212匹配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当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一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脱落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当然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所述第一磁吸件212的数目是多个,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所述第二磁吸件222的数目也可以是多个。
参考附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磁吸件磁吸组件21、22的一变形实施例。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212贯通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211,所述第二磁吸件222贯通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221,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在所述第二磁吸扣22的两侧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扣合,以使所述第二磁吸扣22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扣21的两侧和所述第一磁吸扣21扣合。
参考附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颈枕1被阐明。所述颈枕1包括一颈枕主体10和一束缚单元20,其中所述颈枕主体10具有一佩戴通道100并且具有一开口101,其中所述颈枕主体10具有一第一端部11和一第二端部12,以及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的一主体部分13,其中所述主体部分13具有一预定长度,其中所述束缚单元20包括一第一磁吸扣21和一第二磁吸扣22,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12。
所述束缚单元20进一步包括一束缚带23A,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或者是所述第一磁吸扣21或者是所述第二磁吸扣22通过所述束缚带23A被连接于所述颈枕主体10。所述束缚带23A可以是一弹性带或者是具有一定的长度以束缚所述颈枕主体10。
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12,当所述颈枕主体10被佩戴于用户的颈部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被磁吸于所述第二磁吸扣22从而能够将所述颈枕主体10被固定于用户的颈部。
当所述颈枕主体10不需要被使用时,所述颈枕1可以被收纳,被卷至一卷收状态。
具体地说,所述第二端部12能够围绕所述第一端部11为中心卷收而形成所述卷收状态。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端部11能够围绕所述第二端部12为中心卷收而形成所述卷收状态。
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10具有一较小的体积,以方便用户携带,用户可以将较小的所述颈枕10被收纳在行李箱或者是随身携带的背包中。
用户可以一手握住所述颈枕10的所述第一端部11,另一只手控制所述第二端部12并且带动所述主体部分13围绕所述第一端部11收卷,从而将所述颈枕10自一占据较大空间的U形结构卷收至叠层卷收结构。
进一步地,自所述卷收状态,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沿着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绕至与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可弹性地结合而收缩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10。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不仅能够用于固定所述佩戴通道100,还可以锁定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10。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或者是所述第二磁吸扣22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或者是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距离能够适于不同的状态被调整,以使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能够相互扣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参考附图9,所述束缚单元20还可以包括一第三磁吸件21A,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第二磁吸扣22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所述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三磁吸件21A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所述第二端部12。
当所述颈枕主体10被佩戴于用户颈部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配合从而固定所述颈枕主体10于用户颈部。在所述颈枕主体10被卷收至所述卷收状态时,所述第一磁吸扣21能够和所述第三磁吸件21A配合从而固定所述颈枕主体10于所述卷收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件21A件可以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件相同,以和所述第一磁吸扣21件配合。
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位于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2。所述第二端部12具有一外侧面和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背向用户,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内侧面朝向用户。所述第二磁吸扣22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和所述内侧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
当所述第二端部12以所述第一端部11为中心为卷收时,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始终位于外侧,所述第三磁吸件21A能够沿着所述颈枕主体10绕至所述第一磁吸扣21。位于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所述颈枕主体10是具有弹性的,或者是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之间的所述颈枕主体10是可以调节的,通过调节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颈枕主体10或者是所述第二磁吸扣22和所述颈枕主体10的所述束缚带23A部分来收缩所述颈枕主体10或者是舒张所述颈枕主体10,从而所述颈枕主体10能够被所述束缚单元20束缚于所述卷收状态。
当然,当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离时,所述颈枕主体10能够在弹性作用下自动回复至一舒张状态,供用户直接佩戴至颈部位置或者是其他位置。
在所述卷收状态,所述开口101被封闭,在所述舒张状态,所述开口101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之间,供用户通过后达到所述佩戴通道100。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束缚单元20还可以包括一第四磁吸件22A,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供用户锁定所述佩戴通道100。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被分别设置于第一端部11所述第二端部12,供固定所述颈枕主体10于所述卷收状态。
所述第二端部12具有一外侧面和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内侧面,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背向用户,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内侧面朝向用户。
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在所述颈枕10被佩戴于用户颈部时,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隔空相对,所述第一磁吸扣21和所述第二磁吸扣22能够相互扣紧。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2,在所述第二端部12以所述第一端部11为中心卷收时,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始终位于所述第二端部12的所述外侧面,所述第三磁吸件21A能够沿着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10绕至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并且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可弹性地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第四磁吸件22A能够沿着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10绕至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并且和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可弹性地连接。
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之间的所述束缚带23A形成一个环形,以将位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10紧缚。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的距离或者是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的距离或者是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和所述颈枕主体1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束缚单元20对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束缚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参考附图10,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可以位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中间位置并且位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件21A和所述第四磁吸件22A的位置可以是多样的,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5)

1.一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颈枕主体,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具有一佩戴通道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颈枕主体的两端之间;和
一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一磁吸扣和一第二磁吸扣,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主体,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包括一第一硬质基座和一第一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包括一第二硬质基座和一第二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适于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限位座和具有一第一接纳槽,所述第一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接纳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限位座和具有一第二接纳槽,所述第二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接纳槽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座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之间,在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在一起,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硬质基座被容纳于所述第一接纳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硬质基座被容纳于所述第二接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被可以抵于所述第二磁吸扣的所述第一磁吸扣的一端为支点的方式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被可以抵于所述第二限位座的所述第一磁吸扣的一端为支点的方式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第一磁吸件具有一第一磁吸面,所述第二磁吸件具有一第二磁吸面,当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所述第一磁吸面紧贴于所述第二磁吸面,所述第一磁吸扣被可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磁吸面的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吸扣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吸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第一顶面的至少部分地朝上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第二顶面的至少部分朝上延伸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具有一第一内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不大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内侧面是一弧面并且所述第一内侧面的两端朝外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具有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一磁吸件具有一第一磁吸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面被暴露于所述第一顶面,其中所述第一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磁吸面,或者是所述第一顶面等于所述第一磁吸面,或者是所述第一顶面高于所述第一磁吸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凸起和具有至少一凹槽,其中所述凸起凸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第一顶面,所述凹槽凹陷地形成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第二顶面,在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在一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具有一外侧面和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面,其中所述颈枕主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一主体部分,其中所述颈枕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得以所述第一端部为中心而形成一卷收状态,在所述卷收状态,所述第一磁吸扣能够沿着处于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颈枕主体绕至与所述第二磁吸扣结合以束缚所述颈枕主体于所述卷收状态。
13.一磁吸组件,应用于一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磁吸扣;和
一第二磁吸扣,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被分别设置于所述颈枕,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包括一第一硬质基座和一第一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包括一第二硬质基座和一第二磁吸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被至少部分包裹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适于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限位座和具有一第一接纳槽,所述第一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接纳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一硬质基座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扣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限位座和具有一第二接纳槽,所述第二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接纳槽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座和所述第二硬质基座之间,在所述第一磁吸扣和所述第二磁吸扣相互磁吸在一起,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硬质基座被容纳于所述第一接纳槽,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硬质基座被容纳于所述第二接纳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硬质基座的一第一顶面的至少部分地朝上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硬质基座的一第二顶面的至少部分朝上延伸而成。
CN201811476880.4A 2018-12-05 2018-12-05 颈枕和磁吸组件 Pending CN111265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6880.4A CN111265077A (zh) 2018-12-05 2018-12-05 颈枕和磁吸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6880.4A CN111265077A (zh) 2018-12-05 2018-12-05 颈枕和磁吸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5077A true CN111265077A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6880.4A Pending CN111265077A (zh) 2018-12-05 2018-12-05 颈枕和磁吸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50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5460B1 (en) Optionally manual or automatic breakaway lanyard buckle
US6851160B2 (en) Quick release detachable buckle
KR102209939B1 (ko) 버클
US8898870B2 (en) Dual locking buckle assembly
EP3641582B1 (en) Magnet hook
US20180153266A1 (en) Removable Belt Buckle System
US10206460B2 (en) Belt fastener system including a buckle mechanism
US11160330B1 (en) Magnetic buckle
EP1045655B1 (en) Strap assembly
JP2010246879A (ja) ストラップ及び付属物の連結装置
US11006699B1 (en) Magnetic buckle
CN101511218A (zh) 带扣结构
JP2017012498A (ja) 子守帯
KR101064014B1 (ko) 스트랩 및 부속물의 연결장치
ES2657285T3 (es) Conjunto para sujetar un alojamiento de hebilla a un componente
US20150305449A1 (en) Belt
US10772439B2 (en) Safety harness with adjustable separation mechanism
CN111265077A (zh) 颈枕和磁吸组件
CN101670822B (zh) 车辆用安全带装置
CN211268895U (zh) 磁吸组件和颈枕
JP2010022808A (ja) ホイッスル付きバックル
CN209463761U (zh) 颈枕和磁吸组件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8551548U (zh) 一种伸缩拉绳扣
US20230256873A1 (en) Child Safety Seat and Safety Belt Limi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