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1461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1461A
CN111261461A CN201911216308.9A CN201911216308A CN111261461A CN 111261461 A CN111261461 A CN 111261461A CN 201911216308 A CN201911216308 A CN 201911216308A CN 111261461 A CN111261461 A CN 111261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coil
pressing member
relay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63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1461B (zh
Inventor
洼野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ompon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Compon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Component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Component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61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1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1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1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3Details particular to miniatu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01H50/305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damping vibration due to functional movement of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8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6Details concerning isolation between driving and switch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8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miniaturised re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电磁继电器的大型化,并且确保绝缘距离。电磁继电器(2)具备:线圈(34);铁芯(30);衔铁(10),通过线圈(34)的励磁而进行动作;可动端子(20),根据衔铁(10)的动作而进行位移;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按压可动端子(20);基块(4),具有壁部(108),该壁部(108)位于配置有线圈(34)和铁芯(30)的第一区域(110)与配置有可动端子(20)和按压构件(12)的第二区域(112)之间,衔铁(10)具有:第一部分(74),配置于第一区域(110);第二部分(76),从第一部分(74)延长,配置于第二区域(112),按压构件(12)固定于第二部分(76)。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通过电磁铁开闭触点的继电器具备:电磁铁、衔铁、具有可动触点的可动端子以及具有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通过电磁铁的励磁使衔铁运动,按压可动端子,使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触。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具备:具有可动触点的第一构件和具有引脚的第二构件通过三处铆接进行固定的端子。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在衔铁上装配有按压可动端子的绝缘性的按压部,确保可动端子与衔铁之间的绝缘距离。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用绝缘壁包围电磁铁和衔铁,确保相对于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的绝缘距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416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59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531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确保电磁铁与触点等之间的绝缘距离的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继电器,具备:线圈;铁芯;衔铁,通过线圈的励磁而进行动作;触点端子,根据衔铁的动作而进行位移;按压构件,装配于衔铁,按压触点端子;以及基块,具有壁部,该壁部位于配置有线圈和铁芯的第一区域与配置有触点端子和按压构件的第二领域之间,衔铁具有:第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区域;以及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延长,配置于第二区域,按压构件固定于第二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继电器,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有壁部,增加了线圈和触点端子之间的沿面距离,此外,通过将按压构件固定于衔铁的第二部分,能削减按压构件的尺寸,因此能够抑制继电器的大型化并且确保绝缘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可动端子的主视图。
图4是可动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孔的配置不同的第二构件的主视图。
图6是第二构件的主视图。
图7是可动端子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变形例的可动端子的第二构件的主视图。
图9是基块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一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12是继电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装配有按压构件的衔铁的立体图。
图14是说明按压构件向衔铁的装配的立体图。
图15是按压构件的主视图。
图16是按压构件的侧视图。
图17是按压构件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衔铁、按压构件以及可动端子的位置关系的侧面图。
图19是表示按压构架的剖面和衔铁的正面的图。
图20是衔铁的立体图。
图21是说明按压构件的铆接部的图。
图22是继电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3是继电器的变形例的线圈组件和金属部的立体图。
图24是继电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中的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继电器2的立体图,图2是分解立体图。继电器2具备:基块(以下称为基体)4,组装有继电器的构成部件;罩6,包围基体4。例如基体4和罩6通过树脂成型。
组装于基体4的部件包含:触点端子(可动端子20、固定端子26)、电磁铁7、片簧(hinge spring)8、衔铁10以及由树脂等形成的按压构件12。
可动端子20具有:第一构件14,具有两条引脚14a、14b;第二构件18,具有可动触点16。固定端子26具有两条引脚22a、22b和固定触点24。电磁铁7包含线圈组件27、铁芯30以及轭铁32。线圈组件27具有:两个端子28,分别具有引脚28a和引脚28b;线圈34,连接于端子28;以及绕线管36,缠绕有线圈34。
电磁铁7通过对引脚28a和引脚28b之间施加电压而被励磁。通过电磁铁7的励磁,衔铁10摆动并吸附于铁芯30。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的另一端,伴随衔铁10的摆动而按压可动端子20,使可动触点16接触固定触点24。片簧8装配于衔铁10和轭铁32,对衔铁10的一端向远离铁芯30的方向施力。
当停止对线圈端子28的电压施加时,通过片簧8的施力,衔铁10复原为远离铁芯30。伴随衔铁10的复原,从按压构件12向可动端子20的按压力解除,可动触点16远离固定触点24。
通过所述构成,可动触点16和固定触点24进行开闭。所述构成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任意的构成。
图3是可动端子20的主视图。可动端子20是将第一构件14和第二构件18组合而构成的。
第一构件14具有:引脚14a、14b,与外部设备电连接;以及多个(图中为三个)突起36a、36b和36c(以下总称为“突起36”)。第二构件18具有:触点16;以及多个(图中为三个)孔38a、38b和38c(以下总称为“孔38”)。第二构件18为弹性地位移的板状构件。第一构件14和第二构件18为例如金属。
突起36被各自插入孔38,顶端被铆接,形成铆接部40a、40b、40c(以下总称为“铆接部40”)。
第一构件14和第二构件18由铆接部40连接,相互固定。在可动端子20中流通电流时会发生电压的下降,但通过设有多个铆接部40,能降低可动端子20的内部电阻,减少电压的下降。例如,在流通30A以上的高电流的用途中,优选设有三个以上铆接部40。
图3所示的三个铆接部40并排配置。然而,突起36b配置于比突起36a和35c靠下方距离H1处,孔38b配置于比孔38a和38c靠下方距离H1处,因此,中央的铆接部40b配置于比两端的铆接部40a和40c靠下方距离H1处。距离H1为例如0.3mm。
孔38采用圆、椭圆、三角形、矩形等任意的形状,突起36采用能够插入孔38的任意的形状。
使用图4到图7对铆接部40的配置的效果进行说明。图4是可动端子20的立体图。第二构件18被弹性构件12向A方向按压,发生弹性位移。当第二构件18向A方向位移时,应力集中于第二构件18的固定有突起36的各个孔38周围。
图5是作为比较例的在与图4不同的位置配置有孔38d、38e、38f(以下总称为“孔38’”)的第二构件19的主视图。第二构件19的中央的孔38e的位置与第二构件18不同,3个孔38’配置于相同高度。
按压部位42a是被按压构件12按压的区域。使用按压部位42a的中心点44a对各孔38’附近的应力进行说明。假定中心点44a位于第二构件19的几何学中心,在一点承受按压构件12按压第二构件19的力。
由于在中心点44a所受的力而在各孔38’周围产生的应力的大小取决于距中心点44a的距离。中心点44a与孔38’的距离越短,第二构件19的孔附近的弯曲角度越增加,应力越大。
图5中,将中心点44a与孔38d的中心点39d连结的线段L11和将中线点44a与孔38f的中心点39f连结的线段L22的长度大致相同。该情况下,因对中心点44a施加的外力带来的孔38d附近的应力与孔38f附近的应力为相同程度。
另一方面,图5中,将中心点44a与孔38e的中心点39e连结的线段L33比线段L11和L22短。图5中三个孔38’排列成横向一列,通过各孔38’的按压部位42a侧的边缘46a、48a、50a的直线L44相对于线段L33正交。
在这样的位置关系中,孔38e的附近的应力比孔38d和38f的附近的应力大。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构件18的主视图。使用图6对第二构件18的各孔38附近的应力进行说明。
配置于中央的孔38b配置于比孔38a和孔38c靠下方处。直线L10为与孔38a、38c的触点16侧的边缘46、50相切的直线。在孔38a、38c为圆的情况下,直线L10为圆的切线。
孔38b相对于直线L10位于与触点16相反的一侧。
将中心点44与孔38a的中心点38a连结的线段L1和将中心点44与孔38c的中心点39c连结的线段L2为大致相同的长度。
孔38b配置于比孔38a和38c靠下方处,则相对于直线L10位于与触点16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心点44与孔38b的中心点39b连结的线段L3的长度比图5的线段L33长,接近线段L1、L2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5相比,孔38b附近的应力降低。
通过将孔38b配置于使线段L1和L2的长度与线段L3的长度之差变小的位置,当对按压部位42施加力时,1个孔的周围的应力与其相邻的孔的周围的应力之差变小,应力一样地进行分散,由此防止第二构件18的塑性变形。
图7是变形例的可动端子20B的主视图。图7所示的孔38b比孔38a和孔38c小,突起36b比突起36a和36c小。其结果是,孔38b配置于比孔38a和38c靠下方距离H2处,突起36b配置于比突起36a和36c靠下方距离H2处。距离H2为例如0.3mm。
图8为第二构件18B的主视图。使用图8对第二构件18B的各孔38附近的应力进行说明。
孔38a、38b、38c的中心点39a、39b、39c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但孔38b的触点16侧的边缘配置于比孔38a和38c靠下方处。
直线L10为与孔38a、38c的触点16侧的边缘46、50相切的直线。
孔38b相对于直线L10位于与触点16相反的一侧。
将中心点44与中心点39a连结的线段L1和将中心点44与中心点39c连结的线段L2为大致相同的长度。
孔38b配置于比孔38a和38c靠下方处,则相对于直线L10位于与触点16相反的一侧。
将中心点44与中心点39b连结的线段L3的长度比图5的线段L33长,接近线段L1、L2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5相比,降低了集中于中央的孔38b的附近的应力。
孔38b配置于使线段L1和L2的长度与线段L3的长度之差变小的位置。由此,当对按压部位42施加力时,1个孔的周围的应力与其相邻的孔的周围的应力之差变小,应力一样地进行分散,由此防止第二构件18B的塑性变形。
在可动端子20B中,通过使孔38b的直径变小来使线段L3与线段L1、L2的长度之差变小。因此,当与图3相比较时孔38b的下端位于上侧,因此即使不延伸边缘部52a也能形成孔38b。因此,也能够避免可动端子20B的大型化。
本实施方式中的铆接部40的配置也能够应用于由具有触点24的第一构件和具有引脚22a和22b的第二构件组合而构成的固定端子26。
对具有三个铆接部40的可动端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第二构件具有并排配置的至少3个孔,配置为相对于与两端的孔的触点侧的边缘相切的直线,其他孔的触点侧的边缘位于与触点相反的一侧,则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也能够应用于具有四个以上铆接部的端子。
图10为第一构件14的立体图。
在端子中流通高电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大引脚,降低内部电阻。在为使引脚大型化而采用如片状端子(blade terminal)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需要在用于连接引脚的基板开方孔。
另一方面,在如图10所示的引脚14a和14b那样设有多个相对小型的引脚来降低内部电阻的构成的情况下,不在基板开方孔而是开相对小型的孔即可,基板的设计比采用片状端子时容易。
第一构件14具有有着平坦的面56a的支承部56。三个突起36形成于面56a。如图4所示,支承部56相对于第二构件18配置于第二构件18的设有触点16的一侧,支承第二构件18。
在第一构件14中,使面56a与第二构件18的设有触点16的面18a接触,由此在接触部位承接施加到被按压构件12按压的第二构件18的力。
第二构件18当从按压构件12受力时被压向第一构件14。这时,第二构件18由面56a的上端56b支承,因此,在第二构件18的铆接部40附近产生的应力会沿上端56b分散。因此,与没有支承部56的情况相比较,各孔38附近的应力降低。在将第一构件配置于与图4相反的位置来支承第二构件的情况下,当第二构件被按压时,应力集中于铆接部特别是上端,有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应力。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4配置在第二构件18被按压的一侧,因此第二构件18的下部被第一构件14支承,特别是被线状的上端56b支承,由此扩大了第二构件18被支承的范围,而且支承第二构件18的上端56b远离铆接部40,因此在第二构件18中产生的应力分散,能防止向铆接部40的应力集中。
使用图4和图10说明引脚14a和14b的构成。引脚14a具有与支承部56连结的基端58a。基端58a向第二构件18的与设有触点16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
引脚14a具有从基端58a弯曲的末端60a。末端60a以向下方沿远离第二构件18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基端58a以与末端60a连结的部分比与支承部56连结的部分配置于上方的方式弯曲
引脚14b为与引脚14a相同的构成,具有基端58b和末端60b。
图11是继电器2的图1的A1-A1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区域XII的放大剖视图。区域XII是第一构件14附近的放大图。使用图12对引脚14a和14b进行说明。
基体4具有底部61,该底部61支承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6,涂布有环氧树脂等粘接剂71。底部61具有第一粘接部62,该第一粘接部62具备:孔64,供引脚14a的末端60a向继电器2的外部导出。
对第一粘接部62的面62a涂布粘接剂71来堵塞孔64,由此防止焊料、助焊剂等异物向继电器2的内部侵入。
底部61具有第二粘接部70,该第二粘接部70具备:孔72,供引脚22a向继电器2外部导出。在第二粘接部70的面70a涂布有粘接剂71,孔72被堵塞。在实施方式中,面62a和面70a配置于同一平面上。为了确保充填粘接剂71的空间,面62a和面70a配置于比罩6的下端6a靠上方处。
底部61具有隆起部66。隆起部66具有凹处68,由此从面62a和面70a来看向下方隆起,在凹处68的位置,比第一粘接部62和第二粘接部70向继电器2的外侧突出。面62a和面70a从下方来看位于比隆起部66靠里侧的位置。
在凹处68容纳有基端58a。末端60b配置于凹处68的外侧,从孔64向继电器2的外部导出。因此,末端60b不会从铆接部40b的下方向继电器2的外部导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未图示的引脚14b,也是在凹处68内容纳有基端58b,第一粘接部62具有供末端60b向电磁继电器2的外部导出的未图示的孔。在孔中涂布有粘接剂71。
将基端58a、58b容纳于凹处68,将末端60a、60b在从铆接部40的下方偏离的位置向继电器2外部导出,由此不需要在铆接部40的下方确保涂布粘接剂71的空间,能够使第二构件18的容纳空间仅扩大凹处68的高度的量。因此,能够维持继电器2的低高度,并且使第二构件18变长来提高容许电流。
图13是装配有按压构件12的衔铁10的立体图。衔铁10具有:第一部分74,吸附于铁芯30;以及第二部分76,从第一部分74延伸。第二部分76具有与第一部分74连结的弯曲部78。按压构件12装配于第二部分76的顶端,固定于衔铁10。例如衔铁10用金属形成,按压构件12用树脂形成。
如图11所示,在第一部分74的下方配置有铁芯30。通过电磁铁7的励磁,第一部分74向B方向动作,吸附面74a吸附于铁芯30。
衔铁10一边使片簧8变形一边以位于弯曲部78的摆动轴线80为中心摆动。当第一部分74向B方向移动时,第二部分76向A方向移动,按压构件12按压可动端子20。可动端子20随着衔铁10的动作进行位移。
图14是衔铁10和按压构件12的立体图。第二部分76具有:插入部82,插入设于顶端的按压构件12;以及槽84,并列设置于插入部82的上侧。插入部82和槽84向平行于摆动轴线80的方向延伸,按压构件12嵌入于槽84。需要说明的是,“平行于摆动轴线的方向”包括考虑制造公差等的大致平行的方向。
图15是按压构件12的主视图。图16是按压构件12的从图14的图示右侧看的侧视图。按压构件12具有向可动端子20突出的按压部86。按压部86的顶端86a以直线状延伸,配置为在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的状态下平行于摆动轴线80。
按压构件12在一端开口的围壁90中具有收容插入部82的收容部88。收容部88具有:4个内表面88a、88b、88c和88d;底面88e;以及开口91,位于底面88e的相反侧。
图17是按压构件12的俯视图。按压构件12具有嵌入于槽84的嵌入部92。嵌入部92是围壁90的一部分。
图19是表示按压部的图16的B1-B1剖面以及衔铁10的正面的图。嵌入部92的内表面88d与其他的内表面88a、88b、88c相比距底面88e的长度短,开口91向图19的右方和上方开口。
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时,插入部82插入收容部88。嵌入部92沿槽84被引导,由此按压构件12沿平行于摆动轴80的C方向装配于衔铁10。
为了使向收容部88插入插入部82变得容易,在内表面88d的位于开口91的部分以及插入部82的顶端形成有锥状的引导面93、95。在插入部82完全地收容于收容部88的状态下,收容部88用围壁90包覆插入部82。
通过采用将插入部82沿C方向插入收容部88,将嵌入部92嵌入槽84而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的构成,能够使按压构件12不会相对于衔铁10向上下方向发生位置偏离。因此,即使发生衔铁10与按压构件12的位置偏离,其方向也会限定在沿槽84的平行于摆动轴线80的方向。
图18是表示衔铁10、按压构件12以及可动端子20的位置关系的图。即使按压构件12相对于衔铁10在平行于摆动轴线80的方向发生偏离,从作为衔铁10的转动支点的摆动轴线80到按压构件12与可动端子20的抵接点顶端86a的距离L21也不变。
像这样,在继电器2中,即使由于冲击等使按压构件12相对于衔铁10的位置发生偏离,该偏离的方向也被限定在与摆动轴线80平行的方向,因此距离L21不变。只要距离L21不变,按压构件12按压可动端子2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也不会变,因此从按压构件12作用于可动端子20的按压力的力矩不变。因此,为了使衔铁10的第一部分74吸附于铁芯30而向线圈34施加的电压也不变,能够防止继电器2的工作电压等的特性变化。
在按压构件12中,围壁90包覆插入部82而使衔铁10与可动端子20绝缘。此外,在围壁90的外侧具有向可动端子20突出的按压部86,因此衔铁10与可动端子20配置于在图18的左右方向分离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用图18的虚线箭头表示的衔铁10与可动端子20之间的沿面距离。
如图16和图19所示,按压构件12在内表面88b具有第一突起94,该第一突起卡合于插入部82的端面98。
第一突起94具有突条的形状,在平行于内表面88a、88c的方向从围壁90的开口91的附近直线状延伸到底面88e。在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的状态下,第一突起94配置为平行于摆动轴线80。
第一突起94具有距内表面88b的高度不同的高背部94a和低背部94b。高背部94a形成于靠近底面88e的一侧,距内表面88b的高度比高背部94a低的低背部94b形成于靠近开口91的一侧。
图20是从不与可动端子20相对置的一侧看衔铁10的立体图。衔铁10在插入部82的末端具有平行于摆动轴线80的端面98。端面98具有台阶形状,在靠近摆动轴线80的端面98a与高背部94a卡合,另一方面,在距离摆动轴线80远的端面98b与低背部94b卡合。
在对衔铁10装配按压构件12时,当将插入部82向C方向插入收容部88时,插入部82的端面98在第一突起94上滑动。随着插入部82被压入收容部88,端面98a在通过低背部94b后,以咬合的方式卡合于高背部94a,端面98b卡合于低背部94b。
第一突起94是将按压构件12相对于衔铁10的长边方向定位的构件。端面98卡合于第一突起94,从而插入部82的另一个缘部99压接于内表面88d。其结果是,插入部82被压入固定于收容部88,防止衔铁10与按压构件12向上下方向的偏离。
此外,插入部82在端面98a、98b与高背部94a和低背部94b这2点卡合,因此能够防止在按压构件12向衔铁10压入时,插入部82与按压构件12向端面98与内表面88b的平行度恶化的方向相对倾斜。其结果是,确保顶端86a与摆动轴线80的高水准的平行度。
按压构件12在内表面88c具有第二突起96,该第二突起96卡合于插入部82的面100。
第二突起96具有突条的形状,在平行于内表面88b、88d的方向从围壁90的开口91的附近直线状延伸到底面88e。在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的状态下,第二突起96配置为平行于摆动轴线80。
第二突起96具有距内表面88c的高度不同的高背部96a和低背部96b。高背部96a形成于靠近底面88e侧,比高背部94a低的低背部96b形成于靠近开口91侧。
衔铁10具有面100和端面106。面100具有:远离端面106的里侧部100a;以及靠近端面106的跟前侧部100b。里侧部100a具有相对于摆动轴线80平行的凹部102,面100由凹部102和跟前侧部100b形成为台阶形状。面100在凹部102与高背部96a卡合,另一方面,在跟前侧部100b与低背部96b卡合。
在将按压构件12装配于衔铁10时,当将插入部82向C方向插入收容部88时,插入部82的面100在第二突起96上滑动。随着插入部82被压入收容部88,凹部102在通过低背部96b后,卡合于高背部96a,跟前侧部100b卡合于低背部96b。
第二突起96是相对于衔铁10的第二部分76移动的方向对按压构件12进行定位的构件。面100卡合于第二突起96,由此面101被压接于内表面88a。其结果是,插入部82被压入固定于收容部88,防止衔铁10与按压构件12向A方向的偏离。
插入部82的面100在凹部102和跟前侧部100b与高背部96a和低背部96b这两点卡合,因此能够防止在按压构件12向衔铁10压入时,插入部82与按压构件12向面100与内表面88c的平行度恶化的方向相对倾斜。其结果是,确保顶端86a与摆动轴线80的高水准的平行度。
需要说明的是,端面98和面100也可以没有台阶形状。第一突起94也可以没有高背部94a和低背部94b,而是以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第二突起96也可以没有高背部96a和低背部96b,而是以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
在该情况下,端面98卡合于第一突起94,由此另一缘部99被压接于内表面88d。其结果是,插入部82被压入固定于收容部88,防止衔铁10与按压构件12向上下方向的偏离。
此外,面100卡合于第二突起96,由此面101被压接于内表面88a。其结果是,插入部82被压入固定于收容部88,防止衔铁10与按压构件12向A方向的偏离。
图21表示将按压构件12固定于衔铁的铆接构造。按压构件12具有铆接部104,该铆接部104邻接于开口91且位于比收容部88靠右方的位置。此外,衔铁10具有将一端切出缺口而形成的面106。
铆接部104加热后会变形。图21的(a)表示变形前的铆接部104,图21的(b)表示变形后的铆接部104。
图21的(b)所示的变形后的铆接部104与面106卡合。铆接部104与端面106卡合,由此按压构件被固定于衔铁,即使有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防止按压构件12的位置偏离、脱落。
参照图9和图11对继电器2的绝缘构造进行说明。图9是基体4的立体图。继电器2将装置小型化并且确保各部的绝缘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距离包含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
继电器2具有:第一区域110,配置有线圈34和铁芯30;以及第二区域112,配置有可动端子20、固定端子26和按压构件12。基体4具有壁108,壁108位于第一区域110与第二区域112之间,在上下方向延伸。
壁108例如由树脂形成,使线圈34与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6绝缘。壁108形成为将第一区域110与第二区域112分离,并且覆盖线圈34的第二区域112侧,因此能够确保线圈34与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6的绝缘距离。
第一部分74在第一区域110中配置于线圈34和铁芯30的上方。第二部分76从第一部分74延伸,配置于第二区域112。
具有按压部86的按压构件12装配于第二部分76,因此能利用按压构件12确保衔铁10与可动端子20的绝缘距离。
绕线管36具有:第一凸缘部118和第二凸缘部120;以及空洞121,供铁芯30插入。绕线管36为例如由树脂成型的成型部件。第一凸缘部118和第二凸缘部120使铁芯30与线圈34绝缘。第一凸缘部118和第二凸缘部120覆盖线圈34的上表面34a和下表面34b,因此能够确保铁芯30与线圈34的绝缘距离。
基体4具有从壁108延伸并配置于第一区域110的第一延长部114和第二延长部116。第一延长部114在上方与壁108连结,向第一区域110侧突出。第二延长部116在下方与壁108连结,向第一区域110侧突出。第一延长部114对置配置于第一凸缘部118的上方。第二延长部116对置配置于第二凸缘部120的上方。第一延长部114和第二延长部116使线圈34与衔铁10和轭铁32绝缘。利用第一延长部114和第一凸缘部118覆盖上表面34a,因此能够确保线圈34与第一部分74的绝缘距离。同样,利用第二延长部116和第二凸缘部120覆盖下表面34b,因此能够确保线圈34与第一部分122的绝缘距离。
轭铁32具有:第一部分122,配置于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部分124,从第一部分122弯曲延伸,配置于第二区域112。第二部分124沿壁108延伸,在末端126处支承弯曲部78。壁108使第二部分124与线圈34绝缘。壁108覆盖线圈34,因此能够确保线圈34与第二部分124的绝缘距离。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绕线管36和基体4,能够确保线圈34与各部的绝缘距离。可以不为了确保绝缘而追加其他的要素,因此能够防止继电器内的空间增加,能够维持继电器的小型化,并且确保各部间的绝缘性。
轭铁32在第一部分122具有开口128。铁芯30在末端具有突起130。通过将突起130插入并铆接于开口128,铁芯30和轭铁32连结而形成磁路。
铁芯30具有:轴132,插入于空洞121;以及头部134,配置于第一凸缘部118的外侧。轴132配置于线圈34的中心。头部134在线圈34的外侧从轴132的顶端向外方延伸,具有朝向铁芯30的轴线方向的外侧的面134a。通过线圈34的励磁,吸附面74a吸附于面134a。
头部134具有面134b,该面134b在面134a的相反侧从轴132的外周向外侧伸出。从壁部108延伸的第一延长部114用其顶端的薄壁部分114a插入于头部134与线圈34之间,更详细为,插入于头部134的面134b与第一凸缘部118之间。
参照图2、图11以及图24对继电器2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图24是继电器2的仰视图。将缠绕有线圈34的绕线管36容纳于基体4后,从上方插入铁芯30,将头部134以邻接于第一延长部114的姿势插入基体4的第一延长部114与第二延长部116之间。
在基体4的底部61设有使第二延长部116露出的开口148。将第二部分124从开口148插入,将第一部分122配置于第二延长部116的外侧。其后,将从绕线管36突出的突起130插入并铆接于开口128。
通过该铆接工序,薄壁部分114a夹入于面134b与第一凸缘部118之间,此外,第二延长部116夹入于第一部分122与第二凸缘部120之间。这样,电磁铁7与基体4被无相互晃动地牢固固定。
如图24所示,第一部分122从开口148露出。在底部61涂布有用阴影表示的粘接剂7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22和第一部分122周围的底部61的区域通过粘接剂71进行覆盖。
通过从开口148插入轭铁32,使继电器2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通过覆盖粘接剂71,继电器2的内部被密封,防止异物从外部侵入。而且,确保继电器2与外部设备的绝缘。
图22是继电器2的变形例的图1的A1-A1剖视图。
金属部138具有:铁芯140,插入于空洞121;以及轭铁142,从铁芯140弯曲并延伸。铁芯140在线圈34的外侧且上方具有面140a。通过线圈34的励磁,吸附面74a被吸附于面140a。
轭铁142具有:第一部分144,从铁芯140弯曲并延伸,配置于第一区域110;以及第二部分146,从第一部分144延伸,配置于第二区域112。第二部分146沿壁108延伸,在末端147处支承弯曲部78。壁108使第二部分146与线圈34绝缘。
图23为变形例的继电器2的线圈组件27以及金属部138的立体图。如图23所示,铁芯140和空洞121形成为例如长方体状。
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组合。此外,在上述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举例说明,不对技术方案进行限定。

Claims (5)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圈;
铁芯;
衔铁,通过所述线圈的励磁而进行动作;
触点端子,根据所述衔铁的动作而进行位移;
按压构件,装配于所述衔铁,按压所述触点端子;以及
基块,具有壁部,该壁部位于配置有所述线圈和所述铁芯的第一区域与配置有所述触点端子和所述按压构件的第二区域之间,
所述衔铁具有:第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长,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按压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铁芯具有:轴,配置于所述线圈内;头部,在所述线圈的外侧从所述轴的顶端向外方延伸,
所述基块具有:延长部,从所述壁部延长,插入于所述头部与所述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具备:轭铁,与所述铁芯连结而形成磁路,
在所述铁芯与所述轭铁之间夹入有所述基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基块具有:底部,使所述轭铁的所述第一部分露出,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围的所述底部的区域通过粘接剂进行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具备:绕线管,缠绕有所述线圈,具有插入所述铁芯的空洞,
所述基块具有:第一延长部,连结于所述壁部的上方部,延长到所述第一区域侧;以及第二延长部,连结于所述壁部的下方部,延长到所述第一区域侧。
CN201911216308.9A 2018-11-30 2019-12-02 继电器 Active CN111261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5876A JP7183014B2 (ja) 2018-11-30 2018-11-30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磁継電器の製造方法
JP2018-225876 2018-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1461A true CN111261461A (zh) 2020-06-09
CN111261461B CN111261461B (zh) 2024-01-30

Family

ID=7085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6308.9A Active CN111261461B (zh) 2018-11-30 2019-12-02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6136B2 (zh)
JP (1) JP7183014B2 (zh)
CN (1) CN111261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9824B2 (ja) * 2018-11-30 2022-10-0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0910A (en) * 1988-12-09 1992-11-03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01523380A (ja) * 1997-05-05 2001-11-20 エーハー−シュラック コンポーネンツ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磁継電器
CN101236863A (zh) * 2007-01-31 2008-08-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极化电磁继电器及线圈结构
US20100283563A1 (en) * 2006-03-31 2010-11-1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370761A (zh) * 2011-02-02 2013-10-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2016015296A (ja) * 2014-07-03 2016-01-2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20160372286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7851540A (zh) * 2015-08-03 2018-03-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5615A (en) 1977-11-25 1980-04-01 Belokin Martin P Retrievable projectile gun
JPS6344922Y2 (zh) * 1979-10-15 1988-11-22
DE9013221U1 (de) * 1990-09-18 1992-01-23 Siemens AG, 80333 München Elektromagnetisches Leistungsrelais mit Betätigungsschieber
JP3959894B2 (ja) 1999-06-30 2007-08-1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131161B2 (ja) * 2002-11-12 2008-08-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8053152A (ja) 2006-08-28 2008-03-06 Omron Corp 静音型電磁継電器
TW201019364A (en) * 2008-11-12 2010-05-16 Good Sky Electric Co Ltd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659751B2 (ja) 2010-12-07 2015-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9286B2 (ja) 2013-02-13 2017-04-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245557B2 (ja) * 2013-12-13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5741679B1 (ja) 2013-12-27 2015-07-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EP3051557B1 (en) * 2015-01-30 2021-03-17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Monolithic carrier body for a rela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0910A (en) * 1988-12-09 1992-11-03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01523380A (ja) * 1997-05-05 2001-11-20 エーハー−シュラック コンポーネンツ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磁継電器
US20100283563A1 (en) * 2006-03-31 2010-11-1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1236863A (zh) * 2007-01-31 2008-08-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极化电磁继电器及线圈结构
CN103370761A (zh) * 2011-02-02 2013-10-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2016015296A (ja) * 2014-07-03 2016-01-2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20160372286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7010719A (ja) * 2015-06-19 2017-01-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7851540A (zh) * 2015-08-03 2018-03-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3014B2 (ja) 2022-12-05
JP2020087887A (ja) 2020-06-04
US20200176209A1 (en) 2020-06-04
CN111261461B (zh) 2024-01-30
US11456136B2 (en)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236E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65799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positional securement for fixed terminals
JP2006210289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2289079A (ja) 電磁継電器
JPWO2006006557A1 (ja) 電磁リレー
CN111261461B (zh) 继电器
US1179111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1261462A (zh) 端子和继电器
CN111261463A (zh) 继电器
JP4798312B1 (ja) 電磁継電器
JP4645663B2 (ja) リレー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CN110520957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7468277B2 (ja) 電磁継電器
JP4826682B1 (ja) 電磁継電器
CN113380495A (zh) 线圈部件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KR20200138896A (ko) 차량의 자세 제어 장치의 솔레노이드 밸브의 솔레노이드 코일 어셈블리
JP5722850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CN112582210A (zh) 继电器
CN112582219A (zh) 继电器
JPH026178B2 (zh)
JPS6251125A (ja) 電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