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3113B -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3113B
CN111253113B CN202010072062.9A CN202010072062A CN111253113B CN 111253113 B CN111253113 B CN 111253113B CN 202010072062 A CN202010072062 A CN 202010072062A CN 111253113 B CN111253113 B CN 111253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batch
asphalt
sbs
ba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20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3113A (zh
Inventor
查显卫
周江
孟会含
黄建波
肖飞鹏
王金刚
郭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720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3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3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3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26Bituminous materials, e.g.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08Obtaining or using nanotechnology relat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84Materials 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改性剂和各种助剂加入基质沥青中搅拌、剪切,得到混合物;S2,储存发育制备SBS改性沥青;S3,制备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S4,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本发明中的再生胶粒与SBS改性沥青混合后,吸收改性沥青中的轻质组分,改性沥青粘度增加,进而增加裹覆集料沥青膜厚度,有效改善集料颗粒之间的粘聚力。胶粒具有优良的弹性性能,在极端温度下发生内部孔隙结冰冻胀时,不仅改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级配合理的橡胶颗粒可优化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孔隙分布,延缓透水沥青混凝土孔隙堵塞,保障其透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硬化铺装面积急剧增加,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使得城市蓄不住水,出现大雨必捞、雨后即旱的现象。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就近排出、快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水铺装可以实现部分降雨地表下“渗”,这一功能不仅可以使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有效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还可以对径流有机、无机污染物起到截留过滤作用,对实现生态排水有重要作用。但透水路面的强度低、耐久性不足、抗冻胀能力差,且孔隙分布不均易堵塞,针对传统路面透水及抗堵塞性能不足的特点,提出一种上细下粗的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双层结构,可减小细小灰尘和污染物的堵塞几率。
采用SBS和再生胶粉改性技术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再生橡胶颗粒替代部分矿物集料,通过级配优化设计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双层透水结构,在保证一定透水性能的前提下,根据常见的堵塞物粒径合理优化透水沥青混凝土有效孔隙的等效孔径,达到有效延缓空隙堵塞的目的;从而制备出节能环保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由于胶粒的弹性性质,在极低温度下发生内部空隙结冰冻胀时,会改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传统透水路面强度低、耐久性不足、抗冻胀能力差且孔隙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质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边搅拌边加入增延剂,随后加入SBS和复合稳定剂,维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得到改性沥青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所述改性沥青混合物置于胶体磨中剪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储存发育,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S3,将再生胶粒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SBS改性沥青中,加热条件下搅拌,得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
S4,将配合料置于拌和机中,进行干拌,然后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加入拌和机中,进行湿拌,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所述增延剂为橡胶油、糠醛抽出油、废机油、生物质沥青和重质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硫磺粉40-90份、有机硫10-40份、聚乙烯醇10-20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0-20份及纳米氧化锌3-6份;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30~170℃。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以所述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所述增延剂的掺量为0%~8%;所述SBS的掺量为2%~8%;所述复合稳定剂的掺量为0.1%~0.5%。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所述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储存发育,所述温度为130~170℃,所述储存发育的时间为6~8h。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再生胶粒为旧轮胎胶粉颗粒;所述旧轮胎胶粉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60目;
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70~200℃。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于,以所述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步骤S3中所述再生胶粒的掺量为5%~20%。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中所述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消石灰0-3%,余量为集料;
优选地,所述集料包括15-20mm玄武岩,10-15mm玄武岩,5-10mm玄武岩,3-5mm玄武岩,0-3mm轧制石灰岩及石灰岩矿粉。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合料包括级配PAC20配合料、PAC16配合料、PAC13配合料、PAC10配合料;
优选地,PAC2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3-5mm的玄武岩为33%~39%、10-25mm的玄武岩为52%;
更优选地,PAC16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5-10mm的玄武岩为30%~36%、10-15mm的玄武岩为55%;
更优选地,PAC13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2%、5-10mm的玄武岩为53%~61%、10-15mm的玄武岩为30%;
更优选地,PAC1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0~8%、3-5mm的玄武岩为29%~37%、5-10mm的玄武岩为58%。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2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5%~6%;
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6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5%~6%;
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3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
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85℃~200℃;所述干拌的时间为10-25s;所述湿拌的时间为15-35s。
在如上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制备而成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SBS和再生胶粉改性技术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将其与配合料拌和,应用于透水沥青混凝土中,高黏度改性沥青是采用再生胶粒来替换一部分细集料,通过级配优化,使橡胶颗粒部分填充集料之间的孔隙,减小材料孔隙尺寸,同时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提升,不仅使得行车舒适性提升以及路面耐久性提高,也使得路面噪声减少,具有环境友好性。
在微观层次上,旧轮胎胶粉颗粒与SBS改性沥青混合后,吸收一部分改性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导致复合改性沥青的粘度增加,进而增加裹覆集料表面的沥青膜的厚度,可以有效增加改善集料与集料颗粒之间的粘聚力。胶粒具有优良的弹性性能,在极端温度下发生内部孔隙结冰冻胀时,不仅改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级配合理的橡胶颗粒可以优化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孔隙分布,延缓透水沥青混凝土孔隙的堵塞,保障其透水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质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边搅拌边加入增延剂,随后加入SBS和复合稳定剂,维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得到改性沥青混合物。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中增延剂为橡胶油、糠醛抽出油、废机油、生物质沥青和重质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复合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硫磺粉40-90份(比如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70份、75份、80份、85份、90份)、有机硫10-40份(比如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聚乙烯醇10-20份(比如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0-20份(比如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及纳米氧化锌3-6份(比如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
优选地,步骤S1中加热的温度为130~170℃(比如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以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增延剂的掺量为0%~8%(比如0%、1%、2%、3%、4%、5%、6%、7%、8%);SBS的掺量为2%~8%(比如2.5%、3%、3.5%、4%、4.5%、5%、5.5%、6%、6.5%、7%、7.5%);复合稳定剂的掺量为0.1%~0.5%(比如0.15%、0.2%、0.25%、0.3%、0.35%、0.4%、0.45%)。
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改性沥青混合物置于胶体磨中剪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储存发育,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2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储存发育,温度为130~170℃(比如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储存发育的时间为6~8h(比如6h、6.5h、7h、7.5h、8.0h)。
S3,将再生胶粒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SBS改性沥青中,加热条件下搅拌,得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3中再生胶粒为旧轮胎胶粉颗粒;旧轮胎胶粉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60目(比如10目、15目、20目、25目、30目、35目、40目、45目、50目、55目、60目);优选地,加热的温度为170~200℃(比如170℃、175℃、180℃、185℃、190℃、195℃、200℃)。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以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步骤S3中再生胶粒的掺量为5%~20%(比如5%、7%、9%、10%、12%、14%、16%、18%、20%)。
S4,将配合料置于拌和机中,进行干拌,然后将步骤S3中得到的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加入拌和机中,进行湿拌,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4中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消石灰:0~3%(比如0%、1%、2%、3%)、余量为集料;优选地,集料包括15-20mm玄武岩,10-15mm玄武岩,5-10mm玄武岩,3-5mm玄武岩,0-3mm轧制石灰岩及石灰岩矿粉。其中,配合料是由过筛后的各档集料与消石灰配合而成。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配合料包括级配PAC20配合料、PAC16配合料、PAC13配合料、PAC10配合料;
优选地,PAC2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比如4%、5%、6%、7%、8%、9%、10%)、3-5mm的玄武岩为33%~39%(比如33%、34%、35%、36%、37%、38%、39%)、10-25mm的玄武岩为52%;
更优选地,PAC16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比如4%、5%、6%、7%、8%、9%、10%)、5-10mm的玄武岩为30%~36%(比如30%、31%、32%、33%、34%、35%、36%)、10-15mm的玄武岩为55%;
更优选地,PAC13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2%(比如4%、5%、6%、7%、8%、9%、10%、11%、12%)、5-10mm的玄武岩为53%~61%(比如53%、54%、55%、56%、57%、58%、59%、60%、61%)、10-15mm的玄武岩为30%;
更优选地,PAC1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0~8%(比如0%、1%、2%、3%、4%、5%、6%、7%、8%)、3-5mm的玄武岩为29%~37%(比如29%、30%、31%、32%、33%、34%、35%、36%、37%)、5-10mm的玄武岩为58%。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2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5%~6%(比如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0%、6.0%);
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6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5%~6%(比如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0%、6.0%);
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3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比如5.05%、5.1%、5.15%、5.2%、5.25%、5.3%、5.35%、5.4%、5.45%、5.5%、5.55%、5.6%、5.65%、5.7%、5.75%、5.8%、5.85%、5.9%、5.95%、6.0%、6.1%、6.2%、6.3%、6.4%);
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比如5.05%、5.1%、5.15%、5.2%、5.25%、5.3%、5.35%、5.4%、5.45%、5.5%、5.55%、5.6%、5.65%、5.7%、5.75%、5.8%、5.85%、5.9%、5.95%、6.0%、6.1%、6.2%、6.3%、6.4%);
优选地,步骤S4中加热的温度为185℃~200℃(比如185℃、188℃、190℃、192℃、195℃、198℃、200℃);干拌的时间为10-25s(比如10s、12s、14s、15s、16s、18s、20s、22s、25s);所述湿拌的时间为15-35s(比如15s、17s、19s、20s、23s、25s、27s、30s、32s、35s)。
本发明中采用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以下实施例与对照例中的基质沥青采用山东京博石化生产的70号基质沥青,针入度为73.1dmm,软化点为49.0℃,180℃旋转粘度为0.075Pa·s,PG等级为PG64-22。SBS为线型结构,分子量为10~12万,S/B比为30/70。集料包括0-3mm轧制石灰岩,3-5mm玄武岩,5-10mm玄武岩,10-15mm玄武岩以及10-25mm玄武岩,其筛分结果如下表1。
石灰岩矿粉的基本性能如下表2。
表1集料筛分结果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071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081
表2石灰岩矿粉基本性能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08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质量份基质沥青加入搅拌罐中加热到185℃,边搅拌边加入2.5质量份的橡胶油,随后加入6质量份SBS和0.15质量份的复合稳定剂,维持150℃的温度不变继续搅拌,得到混合物;其中,复合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硫磺粉60份、有机硫25份、聚乙烯醇1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5份及纳米氧化锌5份;
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胶体磨中剪切,在150℃下进行储存发育7h,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S3,将10质量份旧轮胎胶粉颗粒加入步骤S2中的SBS改性沥青中,190℃条件下搅拌,得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
S4,将配合料加入拌和机中,在185℃条件下进行干拌15s,然后步骤S3中得到的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加入拌和机中,进行湿拌25s,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其中,步骤S4中配合料包括级配PAC20配合料、PAC16配合料、PAC13配合料、PAC10配合料;
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消石灰:2%、余量为集料;如下表3所示为各档集料质量百分比。
表3各档集料质量百分比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091
按照表3中的各级配的配合料制备出PAC20、PAC16、PAC13、PAC1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本实施例中PAC2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5%;PAC16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5%;PAC13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8%;PAC1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6.0%。
测试方法:
采用马歇尔击实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并对上述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体积参数及基本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4。
表4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参数性能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01
由表4中的测试结果可知,PAC20的粗级配和中级配,测量的孔隙率基本在20%以上,且透水系数都大于0.2cm/s,PAC16的粗级配,测量的孔隙率大于20%,且透水系数都大于0.2cm/s,PAC13的粗级配和中级配,测量的孔隙率基本大于20%,且透水系数都大于0.2cm/s,对于PAC10来说,粗级配的孔隙率都大于20%,透水系数也大于0.2,且对于所有试件其测定的马歇尔稳定度均大于5kN,流值基本都在2~3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4中,改变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不同级配的配合料的质量比,即改变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PAC2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4.5%、5%、5.5%和6%,PAC16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4.5%、5%、5.5%和6%,PAC13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5.5%、6%和6.5%,PAC1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5.5%、6%和6.5%;不同级配的配合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表5所示。
表5不同级配的配合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11
其他步骤与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测试方法:
采用马歇尔击实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并对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体积参数及飞散性能及析漏量测试,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飞散性能及析漏量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12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21
由表6中的结果可知,不同油石比的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飞散量和析漏量均满足最大析漏量0.3%和最大飞散量15%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4中改变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不同级配的配合料的质量比,即改变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PAC2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PAC16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5%,PAC13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6%,PAC10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油石比为6%;
不同级配的配合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表7所示。
表7不同级配的配合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22
其他步骤与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测试方法:
采用马歇尔击实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采用轮碾法成型车辙板,并对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体积参数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8所示。
表8不同级配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体积参数及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23
Figure BDA0002377544260000131
由表8中测试结果显示,PAC20、PAC16、PAC13及PAC10的孔隙率均大于20%,连通孔隙率均大于18%,其透水系数也均大于0.2cm/s,冻融劈裂强度比TSR方面,PAC20的TSR略低,PAC20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为87%左右,PAC16的TSR则达到了89.88%,PAC10与PAC13的TSR均大于90%。在车辙板渗水系数方面,各粒径透水沥青混凝土均大于800ml/15s,车辙板动稳定度方面,PAC20达到4510次/mm,PAC10的动稳定度也有4073次/mm,均满足规范要求,而PAC13与PAC16则超过了5000次/mm。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为高黏度改性沥青,旧轮胎胶粉颗粒与SBS改性沥青混合后,会吸收一部分沥青的轻组分,增加沥青膜的厚度,从而增加了集料与集料之间的粘聚力。在极低温度下发生内部空隙结冰冻胀时,由于胶粒的弹性性质,不仅会改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延缓透水沥青混凝土孔隙的堵塞,保障其透水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发明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170℃,边搅拌边加入增延剂,随后加入SBS和复合稳定剂,维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得到改性沥青混合物;
步骤S1中所述增延剂为橡胶油;
所述复合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硫磺粉60份、有机硫25份、聚乙烯醇15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15份及纳米氧化锌5份;
以所述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所述增延剂的掺量为2.5%;所述SBS的掺量为6%;所述复合稳定剂的掺量为0.15%;
S2,将步骤S1中的得到的所述改性沥青混合物置于胶体磨中剪切,在150℃下进行储存发育7h,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S3,将再生胶粒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SBS改性沥青中,加热至190℃条件下搅拌,得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
步骤S3中所述再生胶粒为旧轮胎胶粉颗粒;所述旧轮胎胶粉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60目;
以所述基质沥青的质量为参考计算,步骤S3中所述再生胶粒的掺量为10%;
S4,将配合料置于拌和机中加热至185℃~200℃,进行干拌10-25s,然后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加入拌和机中,进行湿拌15-35s,制备出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步骤S4中所述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消石灰2%,余量为集料;
所述集料包括15-20mm玄武岩,10-15mm玄武岩,5-10mm玄武岩,3-5mm玄武岩,0-3mm轧制石灰岩及石灰岩矿粉;
所述配合料包括级配PAC20配合料、PAC16配合料、PAC13配合料、PAC10配合料;
PAC2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3-5mm的玄武岩为33%~39%、10-25mm的玄武岩为52%;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2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7%~6%;
PAC16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0%、5-10mm的玄武岩为30%~36%、10-15mm的玄武岩为55%;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6配合料的质量比为4.7%~6%;
PAC13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4%~12%、5-10mm的玄武岩为53%~61%、10-15mm的玄武岩为30%;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3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
PAC10配合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石灰岩矿粉为3%、消石灰为2%、0-3mm的轧制石灰岩为0~8%、3-5mm的玄武岩为29%~37%、5-10mm的玄武岩为58%;所述SBS再生胶粒改性沥青与PAC10配合料的质量比为5%~6.5%。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制备而成的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
CN202010072062.9A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253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2062.9A CN111253113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2062.9A CN111253113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3113A CN111253113A (zh) 2020-06-09
CN111253113B true CN111253113B (zh) 2021-04-13

Family

ID=70944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2062.9A Active CN111253113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31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726B (zh) * 2010-09-25 2012-11-14 钱卫胜 一种部分利用钢渣作粗集料的透水路面
CN104844071A (zh) * 2014-02-13 2015-08-19 江苏天一机场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机场道路建设的沥青混合料制作方法
CN104446162A (zh) * 2014-12-02 2015-03-2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透水功能的纤维大空隙沥青混凝土
CN106189290B (zh) * 2016-07-12 2018-10-26 同济大学 用于机场路面的改性沥青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012745B (zh) * 2016-08-04 2018-02-06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试车场用沥青混合料及试车场沥青混凝土路面
KR102002817B1 (ko) * 2017-10-25 2019-07-23 주식회사 시티오브테크 방수 아스콘 첨가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방수 아스콘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리고, 방수 아스콘 시공방법
CN110452550A (zh) * 2019-07-01 2019-11-15 同济大学 一种复配型高黏高弹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3113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State-of-the-art of porous asphalt pavement: Experience and considerations of mixture design
CN109610259B (zh) 一种路用超薄磨耗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3046B (zh) 一种高强耐久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9111155B (zh)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的透水混凝土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7871A (zh) 一种掺入短切玄武岩纤维ogfc‑13沥青混合料
CN114538827A (zh) 一种聚合物复合橡胶改性沥青高性能钢渣超薄磨耗层的混合料
CN106007491A (zh) 常温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328B (zh) 一种基于废胶粉改性高粘沥青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
CN111960727B (zh) 大掺量抗疲劳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CN113024162A (zh) 一种赤泥改性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应用
CN1181008C (zh) 黑色轻质桥面铺装层混凝土
CN112456891A (zh) 一种利用废弃烧结砖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CN107056199A (zh) 一种环保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8070A (zh) 级配碎石灌入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混合料及路面施工方法
CN111304994B (zh) 应用于沥青路面维修的半柔性功能组合结构恢复层
Fang et al. Design, appl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Eco-Permeable pavement materials (Eco-PPMs): A review
CN111705583B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的适用性判定方法
CN111253113B (zh) 一种再生胶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12226A (ko) 상온의 아스콘 순환골재를 사용한 가열 혼합식 재생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16130144A1 (en) Stabilizing soil
CN112408860A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12456918B (zh) 一种粉土固化材料及粉土的固化方法
CN112575641A (zh) 一种高模量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KR100432485B1 (ko) 배수성 아스팔트의 제조방법
CN107759139A (zh) 高抗疲劳抗开裂透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