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6420A -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6420A
CN111236420A CN202010223382.XA CN202010223382A CN111236420A CN 111236420 A CN111236420 A CN 111236420A CN 202010223382 A CN202010223382 A CN 202010223382A CN 111236420 A CN111236420 A CN 111236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bending
steel bars
corner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33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刘悦
汪青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Cu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Cu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Cu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Cu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33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64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6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64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20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4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concrete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 e.g. metal cov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04Prismatic or cylindrical reinforcement cages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bars and open or closed stirrup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当梁底纵筋数量为偶数时,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一半梁底纵筋水平弯折两次;另一半梁底纵筋均不弯折;奇数时,弯折两次的梁底纵筋和未弯折梁底纵筋数量相差1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弯折后水平位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上部且垂直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能够使大量的节点钢筋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避让,且在保证合理避让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各个方向的剪力键,节点承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节点的抗剪能力。节点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依据装配化程度高低可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限制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混凝土建筑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
北美地区主要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由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PCI)长期研究与推广预制建筑,预制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规范也很完善.所以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非常普遍。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包括建筑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两大系列,预制构件的共同特点是大型化和预应力相结合.可优化结构配筋和连接构造。减少制作和安装工作量,缩短旖工工期,充分体现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特征。在20世纪,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用于低层非抗震设防地区。由于加州地区的地震影响,近年来非常重视抗震和中高层预制结构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PCI最近出版了《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一书,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预制建筑的抗震设计问题,总结了许多预制结构抗震设计的最新科研成果,对指导预制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欧洲是预制建筑的发源地,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建筑工业化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劳动力资源短缺,欧洲更进一步研究探索建筑工业化模式。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北欧、西欧,还是经济欠发达的东欧,一直都在积极推行预制装配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方式。积累了许多预制建筑的设计施工经验,形成了各种专用预制建筑体系和标准化的通用预制产品系列,并编制了一系列预制混凝土工程标准和应用手册,对推动预制混凝土在全世界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和韩国借鉴了欧美的成功经验,在探索预制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施工基础上。结合自身要求。在预制结构体系整体性抗震和隔震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代表性成就的是日本2008年采用预制装配框架结构建成的两栋58层的东京塔。同时,日本的预制混凝土建筑体系设计、制作和施工的标准规范也很完善,目前使用的预制规范有《预制混凝土工程}(JASSl0)和《混凝土幕墙)(JASSl4)。
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模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物理性能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还跟不上社会需求及建筑技术发展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目前除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广泛外。其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工程应用极少。预制结构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是导致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装配式混凝土的连接节点要求较高的强度与刚度,需要配置大量钢筋。然而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同,大而笨重的构件与部品的吊装较为困难,因此各类钢筋的连接与避让十分关键,否则造成现场施工困难,不仅增加工时,更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另外,由于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问题,往往造成连接节点的抗剪能力严重不足。并且由于大量钢筋的存在,很难设置合理的剪力键,有些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装配式混凝土的连接节点要求较高的强度与刚度,需要配置大量钢筋。然而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同,大而笨重的构件与部品的吊装较为困难,因此各类钢筋的连接与避让十分关键,否则造成现场施工困难,不仅增加工时,更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本申请主要解决节点大量钢筋的避让问题。
另外,由于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问题,往往造成连接节点的抗剪能力严重不足。并且由于大量钢筋的存在,很难设置合理的剪力键,有些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本申请主要解决在考虑钢筋合理避让的前提下,又要保证节点足够的抗剪能力,且这种提高,不能带来生产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由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柱构成;
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顶端,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水平相对呈直线相对,一根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构成水平T字形节点;
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数量相等,且均一一对应;最外侧钢筋为不弯折钢筋与预制混凝土柱的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相靠近,且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位于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内侧;
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数量为偶数时,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的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水平弯折两次,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未弯折前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平行;另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不弯折;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数量为奇数时,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和未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数量相差1根;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各自分开,同类钢筋相邻;两侧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为一根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相对应;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未弯折的中间部分呈直线;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外伸钢筋部分均相互错开且相互平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一次弯折均向内侧弯折,梁同一端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弯折方向均相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弯折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与相对应的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呈直线;预制混凝土柱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与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连接的一侧两端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两角部直钢筋的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避让弯折钢筋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进行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钢筋仍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中间直钢筋、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柱的内部均匀分布,伸出预制混凝土柱的部分均分布在预制混凝土柱方形横截面的下面两个角部,且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相邻角部的避让弯折钢筋的间距比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梁宽度宽20~80mm;弯折纵筋加强筋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伸向对侧,在伸入四分之三至八分之七的预制混凝土柱宽度出向上弯折;相对应的钢筋间距为20~40mm;
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位于避让弯折钢筋之间;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竖直方向进行二次弯折,弯折后水平位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上部且垂直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
进一步地,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包括混凝土预制梁、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梁箍筋、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弯折纵筋加强筋、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
混凝土预制梁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均匀分布;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其中一端不弯折,另一端未伸出部分水平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为偶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数量相等,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为奇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数量相差1根;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各自分组并列排开;当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为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时,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向内侧弯折;同一端其他钢筋的弯折方向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弯折方向相同;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进行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时,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弯折纵筋加强筋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和弯折纵筋加强筋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所述梁箍筋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
在混凝土预制梁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的混凝土预制梁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均匀分布;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两端均竖向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弯折纵筋加强筋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和弯折纵筋加强筋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所述梁箍筋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箍住所有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
在混凝土预制梁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进一步地,预制混凝土柱包括预制柱、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双弯筋加强箍筋、直筋弯筋加强箍筋、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弯折筋加强钢筋、套筒。
预制混凝土柱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内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角部直钢筋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避让弯折钢筋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
预制混凝土柱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外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连线上,设置2根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最近的中间直钢筋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中间直钢筋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的未弯折段钢筋的中点;
在角部直钢筋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之间均分别各设置一根中间直钢筋和一根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其中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与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相邻;
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着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的未弯折段钢筋的竖直顶部;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的未弯折段钢筋之间采用弯折筋加强钢筋连接,弯折筋加强钢筋的均分别向上部和下部伸至预制柱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的内部延伸,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和弯折筋加强钢筋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顶部竖直伸出预制柱,底部与套筒连接且伸至预制柱的底部;
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顶部伸出预制柱的部分与底部的相应的套筒竖直对齐;
角部直钢筋和中间直钢筋均不进行弯折;
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未弯折段钢筋在预制柱的内部均匀分布;内侧的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伸出预制柱的部分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外侧的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伸出预制柱的部分呈现一字形分布;
在上部和下部的每个边上的两个相邻角部直钢筋、避让弯折钢筋、中间直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两根均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双弯筋加强箍筋;一根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和另一根不进行弯折的钢筋相邻时,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直筋弯筋加强箍筋;
避让弯折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的第一弯折点处均分别设置弯折筋加强钢筋,弯折筋加强钢筋的一端均分别向上端和下端伸至预制柱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的内部延伸,避让弯折钢筋、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均分别和弯折筋加强钢筋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预制柱顶部四周中部均分别开设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竖直深度为二分之一至一倍的第二弯折点到预制柱顶面的距离;向预制柱中心伸入的长度为50~10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是能够使大量的节点钢筋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避让,且在保证合理避让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各个方向的剪力键,节点承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显著提高了节点的抗剪能力。节点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等特点,且构件便于生产,各种钢筋避让和剪力键设置,不影响工厂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平面示意图;
图2为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型节点外侧立面示意图;
图3为预制混凝土柱内侧立面示意图;
图4为预制混凝土柱外侧角部钢筋避让分解图;
图5为预制混凝土柱外侧角部钢筋避让组装图;
图6为预制混凝土柱外侧角部钢筋避让旋转就位图。
图中,1a为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为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2为装配式混凝土柱;
1-1为混凝土预制梁;1-2为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3为梁箍筋;1-4为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5为弯折纵筋加强筋;1-6为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7为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
2-1为预制柱;2-2为角部直钢筋;2-3为T形下端口避让弯折钢筋;2-4位中间直钢筋;2-5为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6为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7为双弯筋加强箍筋;2-8为直筋弯筋加强箍筋;2-9为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2-10为弯折筋加强钢筋;2-11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由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和预制混凝土柱2构成;
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水平相对呈直线相对,一根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构成水平T字形节点;
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相等,且均一一对应;最外侧钢筋为不弯折钢筋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相靠近,且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位于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内侧;
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为偶数时,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的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水平弯折两次,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前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平行;另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不弯折;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为奇数时,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未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相差1根;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各自分开,同类钢筋相邻;两侧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为一根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相对应;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未弯折的中间部分呈直线;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外伸钢筋部分均相互错开且相互平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一次弯折均向内侧弯折,梁同一端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弯折方向均相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弯折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相对应的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呈直线;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与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连接的一侧两端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2-2,两角部直钢筋2-2的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2-3,避让弯折钢筋2-3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2-2进行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钢筋仍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中间直钢筋2-4、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在预制混凝土柱2的内部均匀分布,伸出预制混凝土柱2的部分均分布在预制混凝土柱2方形横截面的下面两个角部,且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相邻角部的避让弯折钢筋2-3的间距比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梁宽度宽20~80mm;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伸向对侧,在伸入四分之三至八分之七的预制混凝土柱2宽度出向上弯折;相对应的钢筋间距为20~40mm;
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位于避让弯折钢筋2-3之间;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竖直方向进行二次弯折,弯折后水平位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上部且垂直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
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梁1-1、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梁箍筋1-3、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弯折纵筋加强筋1-5、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
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匀分布;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其中一端不弯折,另一端水平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偶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数量相等,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奇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数量相差1根;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各自分组并列排开;当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向内侧弯折;同一端其他钢筋的弯折方向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弯折方向相同;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进行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1-1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弯折纵筋加强筋1-5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1-3,所述梁箍筋1-3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
在混凝土预制梁1-1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1-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1-1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均匀分布;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两端均竖向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1-1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和弯折纵筋加强筋1-5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1-3,所述梁箍筋1-3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箍住所有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
在混凝土预制梁1-1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1-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1-1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预制混凝土柱2主要包括预制柱2-1、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双弯筋加强箍筋2-7、直筋弯筋加强箍筋2-8、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2-9、弯折筋加强钢筋2-10、套筒2-11。
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内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2-2,角部直钢筋2-2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2-3;避让弯折钢筋2-3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2-2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
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外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连线上,设置2根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最近的中间直钢筋2-4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中间直钢筋2-4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的中点;
在角部直钢筋2-2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之间均分别各设置一根中间直钢筋2-4和一根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其中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与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相邻;
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着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的竖直顶部;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之间采用弯折筋加强钢筋2-10连接,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均分别向上部和下部伸至预制柱2-1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2-1的内部延伸,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和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顶部竖直伸出预制柱2-1,底部与套筒2-11连接且伸至预制柱2-1的底部;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顶部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与底部的相应的套筒2-11竖直对齐;
角部直钢筋2-2和中间直钢筋2-4均不进行弯折;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未弯折段钢筋在预制柱2-1的内部均匀分布;内侧的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外侧的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呈现一字形分布;
在上部和下部的每个边上的两个相邻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两根均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双弯筋加强箍筋2-7;一根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和另一根不进行弯折的钢筋相邻时,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直筋弯筋加强箍筋2-8;
避让弯折钢筋2-3、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第一弯折点处均分别设置弯折筋加强钢筋2-10,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一端均分别向上端和下端伸至预制柱2-1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2-1的内部延伸,避让弯折钢筋2-3、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均分别和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预制柱2-1顶部四周中部均分别开设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2-9,竖直深度为二分之一至一倍的第二弯折点到预制柱2-1顶面的距离;向预制柱2-1中心伸入的长度为50~100mm。
其他未说明的钢筋配置以及相关构造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由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和预制混凝土柱(2)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竖直的预制混凝土柱(2)顶端,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水平相对呈直线相对,一根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构成水平T字形节点;
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相等,且均一一对应;最外侧钢筋为不弯折钢筋与预制混凝土柱(2)的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相靠近,且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位于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内侧;
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为偶数时,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的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水平弯折两次,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前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平行;另一半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不弯折;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为奇数时,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未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数量相差1根;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各自分开,同类钢筋相邻;两侧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为一根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
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一一对应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为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相对应;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未弯折的中间部分呈直线;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与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外伸钢筋部分均相互错开且相互平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一次弯折均向内侧弯折,梁同一端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弯折方向均相同;在边角部的弯折两次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弯折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相对应的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呈直线;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与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连接的一侧两端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2-2),两角部直钢筋(2-2)的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2-3),避让弯折钢筋(2-3)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2-2)进行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钢筋仍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中间直钢筋(2-4)、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在预制混凝土柱(2)的内部均匀分布,伸出预制混凝土柱(2)的部分均分布在预制混凝土柱(2)方形横截面的下面两个角部,且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相邻角部的避让弯折钢筋(2-3)的间距比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梁宽度宽20~80mm;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伸向对侧,在伸入四分之三至八分之七的预制混凝土柱(2)宽度出向上弯折;相对应的钢筋间距为20~40mm;
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垂直于两根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位于避让弯折钢筋(2-3)之间;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竖直方向进行二次弯折,弯折后水平位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上部且垂直于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其特征在于:T形左右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a)包括混凝土预制梁(1-1)、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梁箍筋(1-3)、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弯折纵筋加强筋(1-5)、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
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均匀分布;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其中一端不弯折,另一端未伸出部分水平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偶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数量相等,当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奇数时,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同一端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数量相差1根;进行二次弯折与不弯折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各自分组并列排开;当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为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向内侧弯折;同一端其他钢筋的弯折方向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弯折方向相同;
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进行二次弯折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时,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1-1)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和弯折纵筋加强筋(1-5)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1-3),所述梁箍筋(1-3)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
在混凝土预制梁(1-1)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1-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1-1)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下端口混凝土叠合梁(1b)的混凝土预制梁(1-1)的底层预埋3~6根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均匀分布;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两端均竖向二次弯折,二次弯折后仍平行于未弯折段;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二次弯折后的部分与未弯折的部分平行,且间距为40~100mm;第二个弯折点距离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为200~400mm,第一个弯折点距离第二个弯折点的距离为300~6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在第一个弯折点处设置弯折纵筋加强筋(1-5),弯折纵筋加强筋(1-5)与未弯折段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呈直线,一端伸至混凝土预制梁(1-1)的端部,另一端向混凝土预制梁(1-1)的内部延伸,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和弯折纵筋加强筋(1-5)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第一弯折点出设置梁箍筋(1-3),所述梁箍筋(1-3)箍住所有最外侧的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的第二弯折点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所述纵筋弯折点加强箍筋(1-4)箍住所有梁底避让竖向弯折纵筋(1-7);
在混凝土预制梁(1-1)两端的端部中间位置,竖直向下开设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梁端现浇剪弯加强口(1-6)位于最外侧的梁底避让水平弯折纵筋(1-2)之间,深度为混凝土预制梁(1-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向混凝土预制梁(1-1)内部伸入的长度为150~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柱(2)包括预制柱(2-1)、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双弯筋加强箍筋(2-7)、直筋弯筋加强箍筋(2-8)、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2-9)、弯折筋加强钢筋(2-10)、套筒(2-11);
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内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角部直钢筋(2-2),角部直钢筋(2-2)连线上,设置2根避让弯折钢筋(2-3);避让弯折钢筋(2-3)在顶部和底部均向最近的角部直钢筋(2-2)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
预制混凝土柱(2)为方形横截面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2)外侧的方形2个角均分别设置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连线上,设置2根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最近的中间直钢筋(2-4)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中间直钢筋(2-4)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的中点;
在角部直钢筋(2-2)和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之间均分别各设置一根中间直钢筋(2-4)和一根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其中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与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相邻;
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上下两端均分别向着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进行二次弯折,中间为未弯折段钢筋,两端为二次弯折段钢筋,二次弯折后,钢筋仍竖直平行于未弯折段钢筋;两端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位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的竖直顶部;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的二次弯折段钢筋与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的未弯折段钢筋之间采用弯折筋加强钢筋(2-10)连接,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均分别向上部和下部伸至预制柱(2-1)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2-1)的内部延伸,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和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顶部竖直伸出预制柱(2-1),底部与套筒(2-11)连接且伸至预制柱(2-1)的底部;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顶部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与底部的相应的套筒(2-11)竖直对齐;
角部直钢筋(2-2)和中间直钢筋(2-4)均不进行弯折;
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未弯折段钢筋在预制柱(2-1)的内部均匀分布;内侧的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呈现垂直的L形分布;外侧的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伸出预制柱(2-1)的部分呈现一字形分布;
在上部和下部的每个边上的两个相邻角部直钢筋(2-2)、避让弯折钢筋(2-3)、中间直钢筋(2-4)、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两根均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双弯筋加强箍筋(2-7);一根进行二次弯折的钢筋和另一根不进行弯折的钢筋相邻时,在第一弯折点处设置直筋弯筋加强箍筋(2-8);
避让弯折钢筋(2-3)、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的第一弯折点处均分别设置弯折筋加强钢筋(2-10),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一端均分别向上端和下端伸至预制柱(2-1)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向预制柱(2-1)的内部延伸,避让弯折钢筋(2-3)、向中间避让的角部弯折钢筋(2-5)、向角部避让T形左右端口弯折钢筋(2-6)均分别和弯折筋加强钢筋(2-10)的重合段搭接长度为800~1000mm;
预制柱(2-1)顶部四周中部均分别开设柱端现浇剪弯加强口(2-9),竖直深度为二分之一至一倍的第二弯折点到预制柱(2-1)顶面的距离;向预制柱(2-1)中心伸入的长度为50~100mm。
CN202010223382.X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Withdrawn CN1112364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382.XA CN111236420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382.XA CN111236420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6420A true CN111236420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6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3382.XA Withdrawn CN111236420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64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7604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弯筋排布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7604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弯筋排布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7604B (zh) * 2020-09-11 2022-03-22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弯筋排布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7193A (zh) 装配式预制梁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487605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CN105064529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的大板剪力墙结构
CN103924710A (zh) 低层装配式复合墙体房屋钢板焊接节点结构
CN105569222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大板剪力墙的上下连接技术
CN21242750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
CN107816126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嵌入式预制柱与预制阳台
CN111236420A (zh)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CN111809729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
CN203742077U (zh) 一种内设钢筋桁架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柱
CN219471198U (zh) 一种耗能减震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CN111236421A (zh)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
CN212358827U (zh) 钢筋避让与加强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
CN210459701U (zh) 一种隐形梁装配式免拆保温楼板结构
CN212358585U (zh)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t形节点
CN212582886U (zh)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一字形节点
CN111236482A (zh) 装配式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避让与加强连接一字形节点
CN216948729U (zh) 一种高层装配式型钢再生砼框架-rc核心筒组合结构
CN111236481A (zh) 装配式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避让与加强连接l形节点
CN111236422A (zh) 一种钢筋避让装配式梁柱加强l形节点
CN203080733U (zh) 外砌模内砌体建筑结构体系
CN112982736A (zh) 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
CN112031268A (zh) 独立住宅地下室预制混凝土保温墙板
CN103993672A (zh) 低层装配式复合墙体房屋榫式连接节点结构
CN112726820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