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0815U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 Google Patents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90815U CN206090815U CN201621093552.2U CN201621093552U CN206090815U CN 206090815 U CN206090815 U CN 206090815U CN 201621093552 U CN201621093552 U CN 201621093552U CN 206090815 U CN206090815 U CN 206090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muscle
- wall body
- shea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建筑单元,每个建筑单元包括呈网格式框架的预制剪力墙墙体以及包括预制空腹夹层板,预制空腹夹层板包括上层板以及多根空腹梁,相邻的空腹梁平行间隔设置,且多根空腹梁与上层板一体浇筑成型,预制空腹夹层板位于预制剪力墙墙体的顶部,多根空腹梁搭接在预制剪力墙墙体上,多根空腹梁与预制剪力墙墙体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该建筑的关键部品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方式,在提高预制构件品质的同时,也实现关键部品的规格化、统一化及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户型房屋的多样化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推行建筑工业化,以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目前,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目前传统现场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还是不尽人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较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对传统的建筑业提出产业转型与升级要求。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10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30%。因此,反映建筑产业发展的建筑工业化再一次被行业所关注,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国装配式结构体系重新迎来发展契机。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住宅建筑结构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建筑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工业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结构形式单一,建筑质量与功能较差,公共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及舒适性亟待提高,因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出现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需对传统公共建筑的建造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使用效果较好的新型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住宅建设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工业化程度不同、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住宅建设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工业化程度不同、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包括建筑单元,每个所述建筑单元包括呈网格式框架的预制剪力墙墙体以及包括预制空腹夹层板,其中:
所述剪力墙墙体包括外框架、多根横梁、多根纵梁以及墙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纵横交错设置,多根所述横梁和多根所述纵梁围成了多个呈矩形状的通孔,多根所述横梁和多根所述纵梁位于所述外框架围成的矩形区域内,且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墙板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外侧且与所述外框架以及多根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墙板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预制空腹夹层板包括上层板以及多根空腹梁,相邻的所述空腹梁平行间隔设置,且多根所述空腹梁与所述上层板一体浇筑成型,所述预制空腹夹层板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的顶部,多根所述空腹梁搭接在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上,多根所述空腹梁与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腹梁包括上层受压部、中层连接部以及下层受拉部,所述中层连接部位于所述上层受压部以及所述下层受拉部之间,分别与所述上层受压部以及所述下层受拉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受压部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受压部包括多个横向受压板以及多个纵向受压板,所述横向受压板与所述纵向受压板呈角度设置,每个所述横向受压板与所述纵向受压板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受压板的一板面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一板面贴合在所述上层板的板面上,所述横向受压板的另一板面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另一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受压部包括多个横向受拉板以及多个纵向受拉板,所述横向受拉板与所述纵向受拉板呈角度设置,每个所述横向受拉板与所述纵向受拉板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受压部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层连接部包括多个中层连接柱,所述上层受压部的多个交叉位置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多个交叉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层受压部的一个交叉位置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一个交叉位置构成了一个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中层连接柱,所述中层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上层受压部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且所述中层连接柱垂直于所述上层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受压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钢筋,所述第一紧固钢筋沿平行于所述横向受压板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所述纵向受压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紧固钢筋,所述第二紧固钢筋沿平行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钢筋包括固定筋以及吸附筋,所述固定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两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受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筋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筋包括主筋、第一环状辅筋和第二环状辅筋,所述主筋垂直于所述上层板设置,所述主筋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状辅筋套设在所述第二环状辅筋外部,且所述第一环状辅筋与所述第二环状辅筋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状辅筋或者所述第二环状辅筋与所述主筋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受拉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垂直于所述横向受拉板的板面设置,且所述预埋螺栓凸出所述横向受拉板的下板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以及所述墙板构成矩形板状,所述剪力墙墙体包括四个外周面,四个外周面依次首尾连接,每个所述外周面上设置有结合槽,所述结合槽的长度方向沿对应的所述外周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结合槽的端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同时,该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还具有如下优点:
1、剪力墙墙体与预制空腹夹层板等关键部品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方式,在提高预制构件品质的同时,也实现关键部品的规格化、统一化及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户型房屋的多样化需求;
2、与传统的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建设相比,采用工业化生产、专业化配送及装配化施工的建造模式,施工现场主要依靠专业化机械,劳动力使用少,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保障了筒体结构公共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满足建筑整体质量性能的要求;
3、与传统的公共建筑建设相比,采用网格式框架的剪力墙墙体,适用于高层筒体结构公共建筑的装配式建设,空腹夹层板的使用,节约材料并提高建筑物的隔音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的剪力墙墙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的空腹夹层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腹夹层板的空腹梁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紧固钢筋的结构图。
图中:
空腹夹层板110,上层受压部111,横向受压板1111,纵向受压板1112,中层连接部112,中层连接柱1121,下层受拉部113,横向受拉板1131,纵向受拉板1132,第一紧固钢筋114,固定筋1141,吸附筋1142,主筋1143,第一环状辅筋1144,第二环状辅筋1145,第二紧固钢筋115,预埋螺栓116,上层板117,
剪力墙墙体120,外周面121,紧固加强筋组件122,紧固筋1221,横梁125,纵梁126,墙板127,外框架128,结合槽12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包括建筑单元100,一个建筑单元100为一层结构,多个建筑单元100从下至上依次重叠拼接形成多层建筑。在形成多层楼的结构时,可以以一个建筑单元100为基础,逐层向上拼接,还可以以多个建筑单元100为基础,逐层向上拼接,多个建筑单元100的拼接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小区的规划进行相应设计,施工时灵活多变。
请参阅图2和图3,每个建筑单元100包括呈网格式框架的预制剪力墙墙体120以及包括预制空腹夹层板110,预制空腹夹层板110设置有多块,位于同一层建筑单元100的多块预制空腹夹层板110安装在预制剪力墙墙体120的顶部,预制剪力墙墙体120用于围成建筑的外墙体。
请参阅图2,每个剪力墙墙体120通过在钢筋架上浇筑混凝土制成,加工时,直接在厂内根据设计先加工制造好,使用时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即可。每个剪力墙墙体120呈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框架结构包括外框架128以及多根横梁125和多根纵梁126,外框架128为矩形框,便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多根横梁125和多根纵梁126纵横交错设置,多根横梁125和多根纵梁126围成了多个矩形状的通孔,多根横梁125和多根纵梁126位于外框架128围成的矩形区域内,且分别与外框架128固定连接,横梁125好纵梁126的数量按需设置,横梁125与纵梁126之间的距离可以按需改变,能够预留出门窗的位置,便于后续门窗的安装。框架结构还包括墙板127,墙板127与外框架128固定连接,墙板127的高度与纵梁126的高度相同,墙板127增加了整体的承重能力,结构更加牢固可靠。框架结构具有四个外周面121,每个外周面121为矩形面,分别为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周面12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外周面121,第一外周面121和第二外周面121上分别设置有结合槽,结合槽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外周面121的长度方向同向,相邻的第一外周面121和第二外周面121上的结合槽的端部相连通,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结合槽能够与混凝土较好的接触,现浇筑的混凝土与剪力墙墙体120形成一个结构更加牢固的整体,受力更好。
进一步的,在剪力墙墙体120的每个外周面121上安装紧固加强筋组件122,紧固加强筋组件122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紧固筋1221,每个紧固筋1221的一端位于剪力墙墙体120内,其另一端伸出剪力墙墙体120的对应的外周面121,在对相邻的剪力墙墙体120进行固定连接时,需要在相邻的剪力墙墙体120之间浇筑混凝土,紧固加强筋组件122预埋在混凝土内,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混凝土与剪力墙墙体120的结合更加紧密,结构更加牢固可靠,通过紧固加强筋组件122和结合槽的共同作用,后浇筑混凝土能够与剪力墙墙体120更加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抗震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
具体的,紧固筋1221采用一根钢筋沿着弯折线弯折制成,弯折线垂直于钢筋的长度方向,弯折线设置有两根,两个弯折线平行设置,弯折后,紧固筋1221形成了U形状,U形的紧固筋1221的开口端插装在剪力墙墙体120内,与剪力墙墙体120固定连接,U形的紧固筋1221的封闭端位于剪力墙墙体120外,相邻的剪力墙墙体120进行混凝土浇注固定时,混凝土与U形的紧固筋1221结合牢固,紧固筋1221在浇筑过程中不易变形,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结构强度高,抗震能力强。
请参阅图3,空腹夹层板110安装在剪力墙墙体120的顶部,作为下层建筑的天花板结构,也作为上层建筑的地板结构。空腹夹层板110包括上层受压部111、中层连接部112以及下层受拉部113,中层连接柱1121位于上层受压部111以及下层受拉部113之间,中层连接部112分别与上层受压部111以及下层受拉部113固定连接,上层受压部111与上层板117固定连接。
上层受压部111包括多个横向受压板1111以及多个纵向受压板1112,横向受压板1111与纵向受压板1112呈角度设置,每个横向受压板1111与纵向受压板1112与交叉处固定连接,优选设置为,横向受压板1111和纵向受压板1112垂直设置,便于加工制造,横向受压板1111和纵向受压板1112设置为矩形板,结构简单,便于浇筑成型,且多根横向受压板1111和多根纵向受压板1112之间围成了具有多个矩形腔的框架结构;横向受压板1111的一板面与纵向受压板1112的一板面贴合在上层板117的板面上,横向受压板1111的另一板面与纵向受压板1112的另一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请参阅图4,将同一楼层的多个空腹梁进行连接固定时,相邻的空腹梁之间通过搭建浇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固定,且形成了连接梁的结构,因此,为提高相邻的空腹梁的连接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的楼面板的结构强度,在横向受压板1111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钢筋114,第一紧固钢筋114沿平行于横向受压板1111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纵向受压板1112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紧固钢筋115,第二紧固钢筋115沿平行于所述纵向受压板1112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
具体的,第一紧固钢筋114包括固定筋1141以及吸附筋1142,固定筋11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部以及位于两个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两个固定部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横向受压板1111固定连接,固定筋1141为U形结构,优选采用一根钢筋进行弯折制成,结构强度高,吸附筋1142安装在连接部上,吸附筋1142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固定筋1141固定连接,结构牢固可靠。固定筋1141采用预埋的方式固定在横向受压板1111内,固定筋1141所在的平面与横向受压板1111的板面平行,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将相邻的空腹梁的对应的固定筋1141进行绑扎,进浇筑即可,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的连接梁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吸附筋1142包括主筋1143、第一环状辅筋1144和第二环状辅筋1145,主筋1143垂直于上层板117设置,主筋1143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环状辅筋1144套设在第二环状辅筋1145外部,且第一环状辅筋1144与第二环状辅筋1145于交叉处固定连接,第一环状辅筋1144或者第二环状辅筋1145与主筋1143固定连接。浇筑完成后,固定筋1141和吸附筋1142位于混凝土层内,没有外露的部分,不需要进行切割处理,简化了施工步骤。第一环状辅筋1144优选设置为圆环状,第二环状辅筋1145优选设置为圆环状,便于加工制造,第一环状辅筋1144套设在第二环状辅筋1145外后,第一环状辅筋1144和第二环状辅筋1145具有两个交叉位置,两个交叉位置之间的连线为既是第一环状辅筋1144的直径,同时也是第二环状辅筋1145的直径,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吸附筋1142能够非常牢固的嵌在混凝土内,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了吸附作用,增强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牢固性,提高了相邻的空腹梁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抗震能力。优选设置为,第二紧固钢筋115的结构与第一紧固钢筋114的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详细描述。
下层受压部包括多个横向受拉板1131以及多个纵向受拉板1132,横向受拉板1131与纵向受拉板1132呈角度设置,每个横向受拉板1131与纵向受拉板1132与交叉处固定连接,优选设置为,横向受拉板1131与纵向受拉板1132分别为矩形板状,且相互垂直设置,围成了具有多个矩形腔的框架结构,上层受压部111与下层受拉部113相对设置,即上层受压部111和下层受拉部113为结构相同的两个部分,上层受压部111在受力过程中承受了压力,下层受拉部113在受力过程中承受了拉力。在进行同一层的多块密肋梁的连接固定时,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因此,需要在下层受拉部113的底部搭建模板组件,为了便于模板组件的安装,优选设置为,横向受拉板1131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预埋螺栓116,预埋螺栓116垂直于横向受拉板1131的板面设置,且预埋螺栓116凸出横向受拉板1131的下板面,同时在横向受拉板1131的沿纵向受拉板113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预埋螺栓116,进行模板搭建时,将模板主体挂在位于侧面上的预埋螺栓116上,同时,通过在模板主体的下板面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螺接在相邻的密肋梁的预埋螺栓116上即可,模板的搭建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混凝土浇筑成型。
中层连接部112包括多个中层连接柱1121,上层受压部111的多个交叉位置与下层受拉部113的多个交叉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上层受压部111的一个交叉位置与下层受拉部113的一个交叉位置构成了一个安装部,每个安装部上设置有中层连接柱1121,中层连接柱1121的一端与上层受压部111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下层受拉部113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且中层连接柱1121垂直于上层板117的板面。
整个密肋梁采用工厂浇筑一体成型,呈框架结构,重量大大减轻,节省了施工的材料,同时,浇筑完成后的密肋梁通过上层受压部111承受压力,中层连接部112承受剪切力以及下层受拉部113承受拉力,在减轻了密肋梁的重量的同时不会影响密肋梁的受力,整个密肋梁的结构安全合理。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制作剪力墙墙体120;首先组装钢模板,制作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入模,然后用混凝土浇筑形成墙板127,最后标准养护1天~2天,拆除钢模板,形成预制网格式框架-剪力墙墙体120;
步骤S200、制作空腹夹层板110,首先组装钢模板,绑扎钢筋网片;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最后标准养护1天~2天,拆除钢模板,形成具有上层板117和空腹梁的预制空腹夹层板110;浇筑完成后的空腹夹层板110包括上层板117和空腹梁,空腹梁具有上层受压部111、中层连接部112以及下层受拉部113,上层受压部111与下层受拉部113通过中层连接部112连接,中层连接部112包括多个中层连接柱1121,即空腹梁的受力部分划分均匀,上层受压部111和下层受拉部113之间除设置有中间连接柱外,其他区域为空心结构,大大减轻了空腹夹层板110的重量。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空腹夹层板11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牢固可靠,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即可,节省了施工的时间。
步骤S300、施工基础,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所述基础圈梁上预留构造柱钢筋头和防水构造;基础圈梁是连接地下部分和墙体部分的中间结构,提高房屋的整体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对建筑物起腰箍的作用,提高墙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开裂破坏。
步骤S400、预制构件安装,将预制网格式框架剪力墙墙体120吊装搁置在所述基础圈梁的预设位置并将所述构造柱钢筋头插入所述剪力墙墙体120的底部的预留孔洞内,然后进行灌浆锚固;将相邻的所述剪力墙墙体120之间的预留连接钢筋进行嵌套,浇筑形成混凝土连接柱;
步骤S500、预制空腹夹层板110的安装,调整预制空腹夹层板110定位及就位,预制空腹夹层板110的水平连接筋与预制网格式框架-剪力墙墙体120的预留钢筋嵌套,相邻的预制空腹夹层板110之间的预留钢筋进行嵌套,在预制空腹夹层板110的底部预留螺栓处安装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相邻的预制空腹夹层板110之间形成连接梁;空腹夹层板110为空心结构,空腹夹层板110与剪力墙墙体120以及相邻的空腹夹层板110固定时,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首先要在空腹夹层板110的底部,也即空腹夹层板110的下层受拉部113的底部搭建模板组件,模板主体通过下层受拉部113上的预埋螺栓116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可靠,相邻的空腹夹层板110浇筑完成后形成了混凝土连接梁,空腹夹层板110与剪力墙墙体120浇筑完成后,最靠近剪力墙墙体120的多个中层连接柱1121和剪力墙墙体120固定连接,形成了混凝土连接柱,施工方便可靠,浇筑完成待混凝土凝结后拆除模板组件,完成施工。
步骤S600、重复所述步骤S100-所述S500从下至上逐层施工,建造完形成多层建筑的结构,进行多层建筑单元100的混凝土浇筑固定施工时,相邻的两层的建筑单元100的对应的剪力墙墙体120以及位于相邻两层的建筑单元100之间的空腹夹层板110浇筑完成后为一体结构,一次混凝土浇筑即可实现相邻建筑单元100的对应的剪力墙墙体120和空腹夹层板110的固定,施工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单元,每个所述建筑单元包括呈网格式框架的预制剪力墙墙体以及包括预制空腹夹层板,其中:
所述剪力墙墙体包括外框架、多根横梁、多根纵梁以及墙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纵横交错设置,多根所述横梁和多根所述纵梁围成了多个呈矩形状的通孔,多根所述横梁和多根所述纵梁位于所述外框架围成的矩形区域内,且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墙板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外侧且与所述外框架以及多根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墙板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预制空腹夹层板包括上层板以及多根空腹梁,相邻的所述空腹梁平行间隔设置,且多根所述空腹梁与所述上层板一体浇筑成型,所述预制空腹夹层板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的顶部,多根所述空腹梁搭接在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上,多根所述空腹梁与所述预制剪力墙墙体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腹梁包括上层受压部、中层连接部以及下层受拉部,所述中层连接部位于所述上层受压部以及所述下层受拉部之间,分别与所述上层受压部以及所述下层受拉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受压部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受压部包括多个横向受压板以及多个纵向受压板,所述横向受压板与所述纵向受压板呈角度设置,每个所述横向受压板与所述纵向受压板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受压板的一板面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一板面贴合在所述上层板的板面上,所述横向受压板的另一板面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另一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受压部包括多个横向受拉板以及多个纵向受拉板,所述横向受拉板与所述纵向受拉板呈角度设置,每个所述横向受拉板与所述纵向受拉板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受压部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连接部包括多个中层连接柱,所述上层受压部的多个交叉位置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多个交叉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层受压部的一个交叉位置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一个交叉位置构成了一个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中层连接柱,所述中层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上层受压部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层受拉部的一个交叉位置固定连接,且所述中层连接柱垂直于所述上层板。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受压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钢筋,所述第一紧固钢筋沿平行于所述横向受压板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所述纵向受压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紧固钢筋,所述第二紧固钢筋沿平行于所述纵向受压板的长度方向凸出对应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钢筋包括固定筋以及吸附筋,所述固定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两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受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筋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筋包括主筋、第一环状辅筋和第二环状辅筋,所述主筋垂直于所述上层板设置,所述主筋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状辅筋套设在所述第二环状辅筋外部,且所述第一环状辅筋与所述第二环状辅筋于交叉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状辅筋或者所述第二环状辅筋与所述主筋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受拉板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垂直于所述横向受拉板的板面设置,且所述预埋螺栓凸出所述横向受拉板的下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以及所述墙板构成矩形板状,所述剪力墙墙体包括四个外周面,四个外周面依次首尾连接,每个所述外周面上设置有结合槽,所述结合槽的长度方向沿对应的所述外周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结合槽的端部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3552.2U CN206090815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3552.2U CN206090815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90815U true CN206090815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8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93552.2U Active CN206090815U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908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1171A (zh) * | 2018-07-03 | 2018-10-16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CN113202208A (zh) * | 2021-04-30 | 2021-08-03 | 福州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WO2023178935A1 (zh) * | 2022-03-23 | 2023-09-28 | 刘星东 |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
-
2016
- 2016-09-29 CN CN201621093552.2U patent/CN2060908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1171A (zh) * | 2018-07-03 | 2018-10-16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CN113202208A (zh) * | 2021-04-30 | 2021-08-03 | 福州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202208B (zh) * | 2021-04-30 | 2022-11-15 | 福州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WO2023178935A1 (zh) * | 2022-03-23 | 2023-09-28 | 刘星东 |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5565B (zh) |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及建筑施工方法 | |
CN104453093B (zh) |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8385904B (zh) | 一种屋面女儿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174770U (zh) | 预制柱与施工现场基座连接结构及建筑物 | |
CN106436894B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住宅以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8756061A (zh) |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混合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6436975A (zh) | 一种内置钢梁剪力墙 | |
CN206090815U (zh)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 |
CN2921139Y (zh) | 组合式空腹大板楼盖 | |
CN110439291A (zh) | 一种适用于低层建筑的装配式生产施工方法 | |
CN212104574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楼层板与剪力墙角钢结构 | |
CN201202181Y (zh) | 预制混凝土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建筑 | |
CN107313551A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801655U (zh) | 一种装配式四通电缆井 | |
CN207376945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 |
CN212773070U (zh) | 一种单向预制双向受力空心叠合板 | |
CN207647033U (zh) | 一种预制钢筋笼结构 | |
CN210066817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 |
CN106245752A (zh) |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以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3334492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 |
CN111851791A (zh) |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 |
CN203361332U (zh) |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 |
CN216920677U (zh) | 大型假山类外包装首层支撑结构 | |
CN215888962U (zh) | 一种薄底槽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 |
CN214884339U (zh) | 模块化装配式建筑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