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5064A -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5064A
CN111235064A CN202010158818.1A CN202010158818A CN111235064A CN 111235064 A CN111235064 A CN 111235064A CN 202010158818 A CN202010158818 A CN 202010158818A CN 111235064 A CN111235064 A CN 111235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ial agent
compound microbial
agricultural compou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88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5064B (zh
Inventor
袁宗胜
刘芳
张国防
黄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i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588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5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5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5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2Solid waste from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seed coats, olive pits, almond shells, fruit residue, rice hu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总活菌浓度(5~8)×108cfu/ml或(2~3)×109cfu/g。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防病、抗病、抗逆、抗重茬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土壤都面临着土壤性状恶化、土壤酸化、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土壤贫瘠、地力衰竭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土壤生态如此恶劣的形势下,如何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生成。对于当前土壤中出现的通透性不强、保水保肥性差、地力差等问题,正是受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影响,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又受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因此,微生物在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质循环链上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当前土壤中出现的板结、酸化、盐渍化、土壤贫瘠、地力衰竭等问题的原因是肥料在土壤中长期积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营养转化,而养分的释放和转化正是靠微生物。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有机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等,在其理化反应中对上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固定、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把他们分解成低害甚至无害的物质,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此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例如抗生性微生物,它们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这样就可以防治和减少土壤中土传微生物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后获得固体菌粉,再通过一定的载体吸附获得农用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而利用工业发酵后的单一微生物发酵液,或多种微生物发酵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则制成为农用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但是目前单一微生物菌剂作用单一、效果不理想;一些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于所选用的菌种的协同能力差,导致稳定性差,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防病、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
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或发酵液的质量比为(2~5):(2~5):(2~8):(2~8):(2~6)。
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为(5~8)×108cfu/ml或(2~3)×109cfu/g。
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
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按质量比混合,制成固体混合菌粉;载体与固体混合菌粉以100:2~5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所述载体为麸皮和米糠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促生复合内生菌剂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液按照质量比为(2~5):(2~5):(2~8):(2~8):(2~6)的比例混合获得。
上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上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抗病力中的应用。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已于2019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98。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已于2019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9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利用筛选出的具有强解磷解钾固氮作用的产气肠杆菌、乙酸钙不动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复配。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富含有益菌群,多菌种协同作用,促进作物新陈代谢,增强植物的萌发能力,使根系发达,提高养分吸收能力,促进作物生长;能够提高作物防病、抗病、抗逆、抗重茬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作物具有强防病促生、高质高产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菌种材料:
(1)产气肠杆菌CT-B09-2,其分类命名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CT-B09-2,已于2017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7,保藏地址:中国北京,已公开。
(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其分类命名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WYS-A01-1,已于2017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8。保藏地址:中国北京,已公开。
(3)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B05,已于2019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98,保藏地址:中国北京。
(4)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B06,已于2019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99,保藏地址:中国北京。
(5)地衣芽孢杆菌LYN-3,其分类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YN-3,已于2013年03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49,保藏地址:中国北京,已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质量比为(2~5):(2~5):(2~8):(2~8):(2~6);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为(5~8)×108cfu/ml或(2~3)×109cfu/g。
在本发明中,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优选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当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固体制剂时,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包括载体。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为麸皮、米糠。所述载体麸皮和米糠与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总的质量比优选为100:(2~5)。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固体制剂时,通过分别将所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发酵液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成固体菌粉后,按比例混合。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制剂时,通过将发酵后的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液按照质量比为(2~5):(2~5):(2~8):(2~8):(2~6)的比例混合获得。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体菌粉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菌种活化后进行连续两级种子液培养,接入发酵培养基发酵、浓缩获得浓缩菌液,将所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的浓缩菌液与保护剂(脱脂奶粉)混合后经冷冻干燥获得所述固体菌粉;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液与轻质碳酸钙混合后经喷雾干燥获得所述固体菌粉。
在本发明中,将菌种接于NB培养基中培养15~25h获得一级种子液;所述培养温度优选为25~35℃,所述培养的转速优选为150~ 350 r·min-1
本发明在获得一级种子液后,将所述一级种子液转接于N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 ~20h获得二级种子液。本发明中,所述一级种子液转接的接种量优选为0.5% ~ 1.0%(V/V),所述培养优选在发酵罐中进行,所述培养的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所述发酵罐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5℃~ 35℃,所述培养的转速为200~ 350r·min-1,所述培养的时间优选为10~20h。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级种子液的OD600优选为0.6~1.0。
本发明在获得所述二级种子液后,将所述二级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级种子液的接种量0.5% ~ 1.0%(V/V),所述发酵培养过程中的罐压维持在0.05MPa;所述培养的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所述发酵罐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5℃~ 35℃,所述培养的转速为200 ~350r·min-1,所述培养的时间优选为15~35 h。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级种子液的OD600优选为0.8~1.5。
本发明在获得发酵菌液后,将所述发酵菌液浓缩获得浓缩菌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浓缩菌液的浓缩倍数为5~20倍;所述浓缩的方法,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的发酵菌液通过高速离心的方法获得浓缩菌液;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菌液通过陶瓷膜过滤的方法获得浓缩菌液。本发明对所述浓缩设备的具体参数设置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的参数设置实现上述倍数的浓缩即可。
本发明在获得所述发酵菌液后,将所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的发酵菌液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获得浓缩菌液,所述浓缩菌液加入保护剂(脱脂奶粉)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固体菌粉,所述浓缩液与保护剂(脱脂奶粉)的质量比为10:1,所述真空冷冻干燥过程控制条件为3~5 h冷至-40℃维持3~5 h后抽真空,通热水控温-20℃,升华,去除水份。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菌液通过陶瓷膜过滤获得浓缩菌液,所述浓缩菌液加入轻质碳酸钙后通过喷雾干燥获得固体菌粉,所述浓缩液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0:2~5,所述喷雾干燥过程控制指标为物料进口温度150~200℃,出口80~85℃,物料在塔内干燥时间15~30S。
实施例1
(1)产气肠杆菌CT-B09-2菌液、固体菌粉的制备:
产气肠杆菌CT-B09-2一级种子液制备:
活化产气肠杆菌CT-B09-2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于150ml NB培养基中(121℃下,灭菌30min),28 ℃,180 r·min-1 条件下振荡培养 20 h,得到一级种子液。
产气肠杆菌CT-B09-2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一级种子液接入无菌的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 ~ 1.0%(V/V);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25℃~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0~15 h。二级种子液的OD600值在0.6~0.8,此时菌种活力最强。
产气肠杆菌CT-B09-2发酵液制备:
将产气肠杆菌CT-B09-2的二级种子液,按照接种量为0.5% ~ 1.0%(V/V)接入无菌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每升):酵母抽提浸膏25-50克,麦芽糖浆12-20克。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25℃~ 35℃,转速为200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5~20 h,pH回升至7.5~8.0,OD600值0.8~1.0,终止发酵,得到发酵成熟菌液。
产气肠杆菌CT-B09-2菌粉制备:
将上述所得的发酵成熟菌液经过高速离心机离心后,加入保护剂(脱脂奶粉)混合均匀,浓缩菌液与保护剂(脱脂奶粉)的质量比为10:1,得到固液混合物,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3~5h冷至-40℃维持3~5 h后抽真空,通热水控温-20℃,升华,去除水份。得到产气肠杆菌CT-B09-2固体菌粉,菌粉含水量小于5%(W/W),活菌数为2~5×1011cfu/g。
(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菌液、固体菌粉的制备:
活化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于150ml NB培养基中(121℃,下,灭菌30min),28 ℃,180 r·min-1 条件下振荡培养 20 h,得到一级种子液。
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一级种子液接入无菌的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 ~ 1.0%(V/V);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25℃~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0~15 h。二级种子液的OD600值在0.6~0.8,此时菌种活力最强。
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发酵液制备:
将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的二级种子液,按照接种量为0.5% ~ 1.0%(V/V)接入无菌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每升):酵母抽提浸膏25-50克,麦芽糖浆12-20克。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25℃~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5~20 h,pH回升至7.5~8.0,OD600值0.8~1.0,终止发酵,得到发酵成熟菌液。
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菌粉制备:
将上述所得的发酵成熟菌液经过高速离心机离心后,加入保护剂(脱脂奶粉)混合均匀,浓缩菌液与保护剂(脱脂奶粉)的质量比为10:1,得到固液混合物,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3~5h冷至-40℃维持3~5 h后抽真空,通热水控温-20℃,升华,去除水份。得到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固体菌粉,菌粉含水量小于5%(W/W),活菌数为2~5×1011cfu/g。
(3)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菌液、固体菌粉的制备:
活化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于150ml NB培养基中(121℃,下,灭菌30min),28 ℃,180 r·min-1 条件下振荡培养 20 h,得到一级种子液。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一级种子液接入无菌的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 ~ 1.0%(V/V);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5~20 h。二级种子液的OD600值在0.6~0.8,此时菌种活力最强。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发酵液制备: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的二级种子液,按照接种量为0.5% ~ 1.0%(V/V)接入无菌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每升):酵母抽提浸膏:10-20克,麦芽糖浆:25-35克,氯化镁:0.2-0.5克,氯化钙:0.1-0.4克,氯化锰:0.1-0.4克,磷酸氢二钾:1.0-2.5克。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30~35h,pH回升至7.5~8.0,OD600值1.2~1.5,下罐时间以取样镜检芽孢在90%以上成熟时,终止发酵,得到发酵成熟菌液。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菌粉制备:
将上述所得的发酵成熟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后,加入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所述浓缩菌液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0:2~5,得到固液混合物,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条件为:物料进口温度150~200℃,出口80~85℃,物料在塔内干燥时间15~30S。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固体菌粉,菌粉含水量小于5%(W/W),活菌数为2~5×1011cfu/g。
(4)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菌液、固体菌粉的制备:
活化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于150ml NB培养基中(121℃,下,灭菌30min),28 ℃,180 r·min-1 条件下振荡培养 20 h,得到一级种子液。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一级种子液接入无菌的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 ~ 1.0%(V/V);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5~20 h。二级种子液的OD600值在0.6~0.8,此时菌种活力最强。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发酵液制备: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的二级种子液,按照接种量为0.5% ~ 1.0%(V/V)接入无菌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每升):酵母抽提浸膏:10-20克,麦芽糖浆:25-35克,氯化镁:0.2-0.5克,氯化钙:0.1-0.4克,氯化锰:0.1-0.4克,磷酸氢二钾:1.0-2.5克。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30~35h,pH回升至7.5~8.0,OD600值1.2~1.5,下罐时间以取样镜检芽孢在90%以上成熟时,终止发酵,得到发酵成熟菌液。
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菌粉制备:
将上述所得的发酵成熟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后,加入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所述浓缩菌液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0:2~5,得到固液混合物,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条件为:物料进口温度150~200℃,出口80~85℃,物料在塔内干燥时间15~30S。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固体菌粉,菌粉含水量小于5%(W/W),活菌数为2~5×1011cfu/g。
(5)地衣芽孢杆菌LYN-3菌液、固体菌粉的制备:
活化地衣芽孢杆菌LYN-3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于150ml NB培养基中(121℃,下,灭菌30min),28 ℃,180 r·min-1 条件下振荡培养 20 h,得到一级种子液。
地衣芽孢杆菌LYN-3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一级种子液接入无菌的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 ~ 1.0%(V/V);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15~20 h。二级种子液的OD600值在0.6~0.8,此时菌种活力最强。
地衣芽孢杆菌LYN-3发酵液制备:
将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二级种子液,按照接种量为0.5% ~ 1.0%(V/V)接入无菌发酵罐中,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如下(每升):酵母抽提浸膏:10-20克,麦芽糖浆:25-35克,氯化镁:0.2-0.5克,氯化钙:0.1-0.4克,氯化锰:0.1-0.4克,磷酸氢二钾:1.0-2.5克。培养条件为:通气手动调转速和空气流量来调节DO(DO40%),培养温度为30℃~ 35℃,转速为200 ~350r·min-1,罐压0.05MPa;培养的时间30~35h,pH回升至7.5~8.0,OD600值1.2~1.5,下罐时间以取样镜检芽孢在90%以上成熟时,终止发酵,得到发酵成熟菌液。
地衣芽孢杆菌LYN-3菌粉制备:
将上述所得的发酵成熟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后,加入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所述浓缩菌液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0:2~5,得到固液混合物,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条件为:物料进口温度150~200℃,出口80~85℃,物料在塔内干燥时间15~30S。得到地衣芽孢杆菌LYN-3固体菌粉,菌粉含水量小于5%(W/W),活菌数为2~5×1011cfu/g。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按照质量比为1:1:1:1:1混合均匀为固体混合菌粉。再将载体麸皮和米糠(麸皮和米糠以任意质量比混合)与上述固体混合菌粉以100:2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固体制剂1,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2×109cfu/g。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按照质量比为5:5:8:8:6混合均匀为固体混合菌粉。再将载体麸皮和米糠(麸皮和米糠以任意质量比混合)与上述固体混合菌粉以100:5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固体制剂2,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3×109cfu/g。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按照质量比为3:4:5:5:4混合均匀为固体混合菌粉。再将载体麸皮和米糠(麸皮和米糠以任意质量比混合)与上述固体混合菌粉以100:3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固体制剂3,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大于2.5×109cfu/g。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成熟菌液按照质量比为2:2:2:2:2的比例混合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1。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成熟菌液按照质量比为5:5:8:8:6的比例混合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
将上述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成熟菌液按照质量比为3:4:5:5:4的比例混合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3。
实施例2
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在番茄种植上的应用
选择连续5年种植番茄地块3亩,供试土壤为潮土,质地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条件具有代表性。种植番茄品种为中蔬5号,双行种植,大行距为70厘米,小行距为45厘米,株距为35厘米。每亩移栽3500株。
试验方法: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10=60平方米。处理1:常规施肥+冲施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1,1公斤/亩;处理2:常规施肥+产气肠杆菌CT-B09-2固体菌粉,1公斤/亩;处理3:常规施肥+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固体菌粉,1公斤/亩;处理4:常规施肥+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固体菌粉,1公斤/亩;处理5:常规施肥+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固体菌粉,1公斤/亩;处理6:常规施肥+地衣芽孢杆菌LYN-3固体菌粉,1公斤/亩;处理7(CK1):常规施肥+冲施灭活过的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1,1公斤/亩;处理8(CK2):常规施肥+冲施等量清水。处理2~6单菌种固体菌粉总活菌浓度与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1相同。
施肥方法:常规施肥:移栽前基施48%包膜控释肥(15-15-18)50公斤/亩,自采收始结合浇水每10天冲施一次复合肥(20-5-20)15公斤/亩,共冲施4次。
供试本发明所述农用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处理1~6:移栽返苗后冲施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1及各单菌种固体菌粉;处理7(CK1):移栽返苗后冲施灭活后的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1。
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
结果表明:
1、对番茄生物性状的影响
冲施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各单菌种固体菌粉后,处理1~6明显表现为:1)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植株健壮,以处理1的效果尤为显著。其中,处理1比处理8(CK2)株高增加3.1厘米,单株果数增加0.1个,单果重增加11.8克。2)雌花多,座果率高,座果整齐,果实硬度大,植株衰老慢。果型正,畸果少,大小一致,口感好,商品性好。其中,处理1效果尤为显著。3)提高抗病性,施用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各单菌种固体菌粉后番茄的抗病性显著提高。其中,处理1与处理8(CK2)相比,叶霉病、脐腐病发病率分别减少4.7%、1.4%。施用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各单菌种固体菌粉对番茄重茬病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其中,处理1比处理8(CK2)减少了18.6%,抗重茬效果极其显著。处理7(CK1)无明显效果。
表1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物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
Figure 382061DEST_PATH_IMAGE001
1、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对番茄产量进行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6的番茄产量均明显高于处理7(CK1)、处理8(CK2)。其中,处理1与处理7(CK1)、处理8(CK2)差异极显著,处理7(CK1)与处理8(CK2)无差异显著。处理1较处理7(CK1)增产率达16.5%;处理1较处理8(CK2)增产率达16.38%。处理1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处理2~6各单菌种固体菌粉。
表2产量统计 单位:公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实施例3
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在番茄种植上的应用。
选择连续5年种植番茄地块3亩,供试土壤为潮土,质地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条件具有代表性。种植番茄品种为中蔬5号,双行种植,大行距为70厘米,小行距为45厘米,株距为35厘米。每亩移栽3500株。
试验方法: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10=60平方米。处理1:常规施肥+冲施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2.5升/亩;处理2:常规施肥+产气肠杆菌CT-B09-2发酵成熟菌液,2.5升/亩;处理3:常规施肥+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发酵成熟菌液,2.5升/亩;处理4:常规施肥+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发酵成熟菌液,2.5升/亩;处理5:常规施肥+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发酵成熟菌液,2.5升/亩;处理6:常规施肥+地衣芽孢杆菌LYN-3发酵成熟菌液,2.5升/亩;处理7(CK1):常规施肥+冲施灭活过的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2.5升/亩;处理8(CK2):常规施肥+冲施等量清水。处理2~6单菌种发酵成熟菌液总活菌浓度与实施例1制备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相同。
施肥方法:常规施肥:移栽前基施45%包膜控释肥(15-15-15)50公斤/亩,自采收始结合浇水每10天冲施一次复合肥(20-5-20)15公斤/亩,共冲施4次。
供试本发明所述农用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及单菌种发酵成熟菌液:处理1~6:移栽返苗后冲施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及相应的单菌种发酵成熟菌液;处理7(CK1):移栽返苗后冲施灭活后的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2。
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
结果表明:
2、对番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冲施本发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及各单菌种发酵成熟菌液后,处理1~6明显表现为:1)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植株健壮,以处理1的效果尤为显著。其中,处理1比处理8(CK2)株高增加3.6厘米,单株果数增加0.3个,单果重增加8.8克。2)雌花多,座果率高,座果整齐,果实硬度大,植株衰老慢。果型正,畸果少,大小一致,口感好,商品性好。其中,处理1效果尤为显著。3)提高抗病性,施用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各单菌种发酵成熟液后番茄的抗病性显著提高。其中,处理1与处理8(CK2)相比,叶霉病、脐腐病发病率分别减少2.9%、2.1%。对番茄重茬病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处理1比处理8(CK2)减少了39.3%,抗重茬效果极其显著,处理7(CK1)无明显效果。处理1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处理2~6。
表3 不同对番茄生物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
Figure 730827DEST_PATH_IMAGE003
1、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对番茄产量进行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6的番茄产量均明显高于处理7(CK1)、处理8(CK2)。其中,处理1与处理7(CK1)、处理8(CK2)差异极显著,处理7(CK1)与处理8(CK2)无差异显著。处理1较处理7(CK1)增产率达12.83%;处理1较处理8(CK2)增产率达13.29%。处理1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处理2~6各单菌种发酵成熟液。
表4产量统计 单位:公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
2.根据权利按要求1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或发酵液的质量比为(2~5):(2~5):(2~8):(2~8):(2~6)。
3.根据权利按要求1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总活菌浓度为(5~8)×108cfu/ml或(2~3)×109cfu/g。
4.根据权利按要求1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
5.根据权利按要求4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固体菌粉按质量比混合,制成固体混合菌粉;载体与固体混合菌粉以100:2~5的质量比混合后获得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制剂;所述载体为麸皮和米糠以任意比混合。
6.根据权利按要求4所述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产气肠杆菌CT-B09-2、乙酸钙不动杆菌WYS-A01-1、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5、解淀粉芽孢杆菌JL-B06和地衣芽孢杆菌LYN-3的发酵液按照质量比为(2~5):(2~5):(2~8):(2~8):(2~6)的比例混合获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述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抗病力中的应用。
CN202010158818.1A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235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818.1A CN111235064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8818.1A CN111235064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064A true CN111235064A (zh) 2020-06-05
CN111235064B CN111235064B (zh) 2021-11-02

Family

ID=7086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8818.1A Active CN111235064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50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5249A (zh) * 2021-03-10 2021-04-30 闽江学院 一种促生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2877253A (zh) * 2021-03-10 2021-06-01 闽江学院 一种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
CN113943193A (zh) * 2021-06-15 2022-01-18 闽江学院 一种海洋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63268A (ko) * 2012-11-16 2014-05-27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신규미생물 바실러스 아밀로리퀴파시엔스 naas-1과 이를 함유하는 미생물제제 및 미생물농약
CN104066327A (zh) * 2011-09-23 2014-09-24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用于增强植物生长的脂壳寡糖组合和方法
CN104093829A (zh) * 2011-12-16 2014-10-08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慢生根瘤菌菌株
CN106045588A (zh) * 2011-09-14 2016-10-26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组合使用脂壳寡糖和/或壳寡糖与解磷微生物促植物生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5588A (zh) * 2011-09-14 2016-10-26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组合使用脂壳寡糖和/或壳寡糖与解磷微生物促植物生长
CN104066327A (zh) * 2011-09-23 2014-09-24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用于增强植物生长的脂壳寡糖组合和方法
CN104093829A (zh) * 2011-12-16 2014-10-08 诺维信生物农业公司 慢生根瘤菌菌株
KR20140063268A (ko) * 2012-11-16 2014-05-27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신규미생물 바실러스 아밀로리퀴파시엔스 naas-1과 이를 함유하는 미생물제제 및 미생물농약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5249A (zh) * 2021-03-10 2021-04-30 闽江学院 一种促生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2877253A (zh) * 2021-03-10 2021-06-01 闽江学院 一种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
CN112725249B (zh) * 2021-03-10 2022-05-13 闽江学院 一种促生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3943193A (zh) * 2021-06-15 2022-01-18 闽江学院 一种海洋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064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6859B1 (ko) 연작 바나나의 시들음병을 방지하기 위한 길항세균 및 그것의 미생물 유기질 비료
CN109652329B (zh) 一种芽孢杆菌属固体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1235064B (zh) 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0616171B (zh) 一株耐盐碱太平洋芽孢杆菌及其活菌制剂与应用
CN111362751B (zh) 一种人参专用的复合微生物抗病促生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4401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制备工艺与施用方法
CN110590457A (zh) 一种农作物生物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7898A (zh) 一种具有防治烟草土传病害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4091A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土壤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55197B (zh) 用于促进盐碱地苜蓿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13278553B (zh) 一种添加非固氮菌的增强型高效固氮复合菌系及其应用
CN108409411B (zh) 一种增强水稻抗逆性的生物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1459B (zh) 一株用于防控连作百合土传枯萎病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1484368A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13897316B (zh) 地衣芽孢杆菌BLc06及其制备的功能型瓜果育苗生物基质和应用
CN112680373B (zh) 一种胶质芽孢杆菌及使用其固态发酵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5557815A (zh) 一种具有解决连作障碍的生姜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9635B (zh) 胶冻样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088186A (zh) 一种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2725249B (zh) 一种促生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KR102660548B1 (ko) 옥신 생산능, 인산 가용화능, 및 질산염 또는 아질산염 제거능을 갖는 바실러스 노발리스 kt24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CN112342164B (zh) 一种Rhodoblastus sphagnicola耦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624877B (zh) 一种茄科类果菜和单子叶作物叶面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29282B (zh) 一种具有农残降解功能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4409446B (zh) 一种耐旱菌的低水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350026 south 3, third floor, vitality building, No. 3, Goldman Sachs Road, Science Park,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ZHI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 xiyuangong Road, Shangjie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NJI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