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394B -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394B
CN111224394B CN201910974546.XA CN201910974546A CN111224394B CN 111224394 B CN111224394 B CN 111224394B CN 201910974546 A CN201910974546 A CN 201910974546A CN 111224394 B CN111224394 B CN 111224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termining
new energy
model
pow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45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4394A (zh
Inventor
汪梦军
马士聪
王铁柱
张曦
曾思成
郭剑波
赵兵
王姗姗
王天昊
于光耀
马世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9745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4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4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确定新能源占比;根据新能源占比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使得人们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而新能源发电是利用新能源的主要途径。新能源发电机组不同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由于加入了变流器控制环节,实现了机电解耦,其稳定特性发生改变。中国的新能源发电比例正逐渐提高,并将继续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同步机组发电后,会引起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特性的改变。新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后,系统对频率的暂态支撑能力变弱、稳态调节能力降低,其本质原因为电网惯量水平和调频容量相对下降,导致频率稳定问题突出。
电力系统是典型的高阶非线性系统,在建立各个模型的详细数学模型后,可以利用全状态时域仿真法进行数值求解,全面地得到系统的频率动态响应特性。但全状态时域仿真法计算量大,一般只适用于离线分析。目前有方法实现了电力系统在扰动后的稳态频率快速计算,但现有方法中均未考虑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对稳态频率计算的影响,无法应对和解决我国新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多、频率稳定越来越突出的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包括:
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k;
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
可选的,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的确定公式如下:PL=Ps+Pr。
可选的,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可选的,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2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2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31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32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33
可选的,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系统,包括:
同步模块,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k;
第二参数确定模块,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
可选的,第一参数模块用于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确定公式如下:PL=Ps+Pr。
可选的,第一参数模块用于确定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可选的,第二参数确定模块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4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4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43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44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45
可选的,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本发明将所研究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聚合成单机模型,将所有的新能源发电近似聚合成一个新能源发电单机模型,可用于实际电网的分析和运行;
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单机系统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基于惯量中心概念,将所研究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聚合成单机模型,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如图2所示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其中Gr表示将所有新能源发电近似聚合后的一台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Gs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
定义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为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为k;
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6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6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63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71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72
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系统200,包括:
同步模块201,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202,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k;
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确定公式如下:PL=Ps+Pr。
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第二参数确定模块203,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8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8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83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84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BDA0002233174110000085
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本发明将所研究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聚合成单机模型,将所有的新能源发电近似聚合成一个新能源发电单机模型,可用于实际电网的分析和运行。
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k;
所述的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的确定公式如下:PL=Ps+Pr;
所述的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1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1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13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21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3.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同步模块,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Pr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Ps,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根据PL、Pr和Ps确定新能源占比k;所述的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确定公式如下:PL=Ps+Pr;
所述的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新能源占比k,以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PL作为参考值,确定公式如下:
Pr=kPL
Ps=(1-k)PL
第二参数确定模块,根据新能源占比k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具体为:
母线电磁功率实时平衡,稳态时,Ps+Pr=PL,当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变化量为ΔP时,ΔP=αPL,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转子转速公式,所述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31
其中:ω为转子转速标幺值,所述ω与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的标幺值相等、TJ为惯性时间常数;PE为单机系统模型电磁功率、PT为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
用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对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进行替换,确定惯性时间常数TJ,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32
其中,TJ0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负荷供电时惯性时间常数,PE=Ps+ΔP=(1-k+α)PL
当PE=PT时,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33
根据单机系统模型机械功率变化率,确定转子转速变化率,公式如下:
Δω(%)=-σΔPT(%)
其中,σ为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
根据转子转速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34
根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系统的转子转速,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为:
Figure FDA00036907049400000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所述的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调速器的调差系数σ,取值为0.04到0.05之间。
CN201910974546.XA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224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4546.XA CN111224394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4546.XA CN111224394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394A CN111224394A (zh) 2020-06-02
CN111224394B true CN11122439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082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4546.XA Active CN111224394B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439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620A (zh) * 2012-12-24 2013-04-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间歇能源并网下的自动发电控制模型的设计方法
WO2014063413A1 (zh) * 2012-10-26 2014-05-01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通过调整电压辅助调节电网频率的方法
CN107240918A (zh) * 2017-07-27 2017-10-10 江苏大学 一种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等值简化方法
CN109599865A (zh) * 2018-12-13 2019-04-09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0414B2 (en) * 2012-05-11 2018-08-2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frequenc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nventional plants and wind power pla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3413A1 (zh) * 2012-10-26 2014-05-01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通过调整电压辅助调节电网频率的方法
CN103066620A (zh) * 2012-12-24 2013-04-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间歇能源并网下的自动发电控制模型的设计方法
CN107240918A (zh) * 2017-07-27 2017-10-10 江苏大学 一种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等值简化方法
CN109599865A (zh) * 2018-12-13 2019-04-09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能源高占比的特高压电网频率;常烨骙;《电网技术》;20190228;第43卷(第2期);第621-6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394A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rasúa et al. Dynamic response and governor tuning of a long penstock pumped-storage hydropower plant equipped with a pump-turbine and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CN115313524B (zh) 一种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19795A (zh) 增强系统阻尼的核电机组励磁及pss参数优化整定方法
CN109800455B (zh)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暂态无功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1864769A (zh) 考虑风机和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7591836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最大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649596B (zh) 一种考虑系统初始状态的频率全响应解析模型
CN110912152B (zh)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新能源最大占比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24394B (zh) 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90769B (zh) 一种确定新能源调频的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71972B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惯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58091B (zh) 一种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和装置
WO2022016733A1 (zh) 对电压源型风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主控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91647A (zh) 一种面向频率响应容量规划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
CN109494761B (zh) 一种计及资源动作速度的紧急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46553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出力占比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1237116A (zh) 非线性隐极水轮发电机水门与励磁联合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11082457B (zh) 一种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
CN111555354B (zh) 一种自主可再生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88311B (zh) 一种只计及无功电流影响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CN112421650B (zh) 一种评估电网惯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6127742A (zh) 同步发电机对电网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082454B (zh) 一种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振荡风险量化指标的方法及系统
Zhu et al. Hopf Bifurcation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Doubly-Fed Variable-Speed Pumped Storage Unit. Energies 2022, 15, 204
JP2012085449A (ja) 電力系統安定化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