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2160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2160A
CN111212160A CN201911364769.0A CN201911364769A CN111212160A CN 111212160 A CN111212160 A CN 111212160A CN 201911364769 A CN201911364769 A CN 201911364769A CN 111212160 A CN111212160 A CN 111212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magnet
display device
opening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47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47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2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2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2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和拉伸组件,所述第一屏幕开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拉伸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所述拉伸组件用于拉动并展开所述第二屏幕;其中,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前,所述第二屏幕覆盖所述开口且处于平展状态;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后,所述第二屏幕位于所述开口的外侧且处于卷收状态。本申请在不影响感光器件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全面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边框越来越窄,追求100%的屏占比逐渐成为全世界的主流趋势。
随着屏幕占比的增大,手机听筒及传感器等装置可以做的很小从而隐藏到手机边框中,而手机前置摄像头的传统大小和位置设置,使其很难隐藏在手机边框中。因此,如何隐藏前置摄像头、实现全面屏成为手机生产厂家正在努力攻克的难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如何隐藏前置摄像头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全面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第一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开设有一开口;
第二屏幕,所述第二屏幕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以及
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且用于拉动并展开所述第二屏幕;
其中,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前,所述第二屏幕覆盖所述开口且处于平展状态;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后,所述第二屏幕位于所述开口的外侧且处于卷收状态。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拉伸组件包括:
卷轴,所述卷轴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卷轴用于卷收所述第二屏幕;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固定件为第一磁铁,所述连接件为第二磁铁;
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前,所述第一磁铁具有磁性,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连接,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平展状态;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消失,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卷收状态。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磁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匹配。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固定件为另一卷轴,所述连接件为卷轴线;
所述卷轴线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卷轴固定连接,所述卷轴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另一卷轴线,所述卷轴通过所述另一卷轴线与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另一卷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卷轴线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平展状态时,所述卷轴线卷收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为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开口与所述感光器件正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感光器件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互补设置,并在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设置拉伸组件,利用第二屏幕可卷曲的优势,通过拉伸组件来控制第二屏幕的伸展状态,从而在不影响感光器件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全面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摄像头启动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再者,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方、下方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或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仅以显示装置应用在手机上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另外,本申请各实施例提及的感光器件可以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感光作用的器件。其中,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均以感光器件为摄像头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摄像头可以位于手机的上方或者下方,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本申请仅以摄像头位于手机的上方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屏幕10、第二屏幕11、拉伸组件12以及感光器件13。第一屏幕10开设有一开口10a。第二屏幕11及拉伸组件12设置在第一屏幕10朝向感光器件13的一侧。拉伸组件12用于拉动并展开第二屏幕11。在感光器件13启动前,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在感光器件13启动后,第二屏幕11位于开口10a的外侧且处于卷收状态。
由此,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的互补设置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第一屏幕10开设有用于供感光器件13采光的开口10a,在第一屏幕10朝向感光器件13的一侧设置拉伸组件12,利用第二屏幕11可卷曲的优势,并通过拉伸组件12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比如,当拉伸组件12来控制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时,第二屏幕11和第一屏幕12互补形成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完整的显示屏;当拉伸组件12来控制第二屏幕11处于卷收状态时,第二屏幕11卷收在开口10a的一侧,使开口10a暴露出来,以便感光器件13进行工作。因此,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在不影响感光器件13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全面显示效果。
具体的,第二屏幕11为柔性屏。在感光器件13启动前,第二屏幕11完全覆盖开口10a,以保证第二屏幕11所在区域的显示效果不受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开口10a与感光器件13正对设置。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感光器件13可以为摄像头。通常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摄像头的采光,开口10a覆盖感光器件13所在的区域,以保证摄像功能的正常进行。另外,开口10a的具体形状及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拉伸组件12包括卷轴121、固定件122和连接件123。卷轴121位于开口10a的一侧,且与第二屏幕11的一端固定连接。卷轴121用于卷收第二屏幕11。固定件122位于开口10a的另一侧。连接件123与第二屏幕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拉伸组件12设置在整机板上并与手机内的供电电源连接。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摄像头所在区域被第二屏幕11完全遮挡,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完整的全面屏,如图1所示。在摄像头启动后,拉伸组件12带动第二屏幕11,并将其卷收至卷轴121上,使开口10a暴露出来,以便摄像头进行工作,如图2所示。
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22为第一磁铁。连接件123为第二磁铁。具体的,在感光器件13启动前,第一磁铁122具有磁性,第一磁铁122与第二磁铁123磁性连接,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在感光器件13启动后,第一磁铁122磁性消失,第二磁铁123远离第一磁铁122,第二屏幕11处于卷收状态。
可选的,第一磁铁122为电磁铁。第二磁铁123为常规磁铁或其他磁性物质。其中,第一磁铁122与手机供电电源相连接,可以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启与关闭,进而控制第一磁铁122是否产生磁性,从而通过第一磁铁122与第二磁铁123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一磁铁122与第二磁铁123相互吸引,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具体的,当摄像头关闭时,第一磁铁122具有磁性,第二磁铁123向靠近第一磁铁122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卷轴121释放第二屏幕11,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并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
进一步的,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一磁铁122的磁性消失,第二磁铁123由卷轴121带动而远离第一磁铁122,第二屏幕11卷收至卷轴121上,使开口10a暴露,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摄像头启动时,还可以通过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第一磁铁122的磁场方向,使得第一磁铁122连接于第二磁铁123的一端呈现出与第二磁铁123相同的极性,第一磁铁122对第二磁铁123具有排斥力,第二磁铁123通过排斥力的作用以及卷轴121的拉动而远离第一磁铁122,此时,第二屏幕11通过卷轴121与排斥力的共同作用而卷起,从而使开口10a暴露,以便摄像头进行工作。因此,上述设置通过改变第一磁铁122的磁场方向,在不影响摄像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第二屏幕11的卷收速度,进而提高摄像头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卷轴121、第一磁铁122以及第二磁铁123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一磁铁122吸引第二磁铁123,同时,卷轴121释放第二屏幕11,使得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二磁铁123远离第一磁铁122,第二屏幕11被卷收至开口10a的一侧,使开口10a暴露,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
请参阅图5和图6。其中,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磁铁122上开设有定位槽122a。
具体的,定位槽122a与第二磁铁123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屏幕11的面积与开口10a的面积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屏幕11的面积也可以大于开口10a的面积,本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另外,定位槽122a的具体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头关闭时,第一磁铁122具有磁性,第二磁铁123向靠近第一磁铁122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卷轴121的共同作用使得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上述设置通过在第一磁铁122上开设定位槽122a,使得第二磁铁123直接被吸引至定位槽122a内,从而避免第二磁铁123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二磁铁123对位不准,使得第二屏幕11在展开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影响第二屏幕11所在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卷轴121、第一磁铁122以及第二磁铁123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一磁铁122吸引第二磁铁123,同时,卷轴121释放第二屏幕11,使得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二磁铁123远离第一磁铁122,第二屏幕11被卷收至开口10a的一侧,开口10a暴露,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同时,通过在第一磁铁122上开设定位槽122a,避免了第二屏幕11在展开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第二屏幕11所在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7和图8。其中,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件122为另一卷轴122。连接件123为卷轴线123。卷轴线123的一端与另一卷轴122固定连接,卷轴线1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屏幕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将卷轴121定义为第一卷轴121、固定件122定义为第二卷轴122。
具体的,卷轴线123的一端与第二卷轴122固定连接。卷轴线1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屏幕11。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头启动时,第一卷轴121将第二屏幕11卷起,第二卷轴122放开卷轴线123,使暴露出开口10a,进而完成摄像功能。当摄像头关闭时,第一卷轴121释放第二屏幕11,第二卷轴122将卷轴线123卷起,卷轴线123拉动第二屏幕11覆盖第一屏幕10的开口10a,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共同组成全面屏,从而实现全面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第一卷轴121、第二卷轴122以及卷轴线123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二卷轴122将卷轴线123卷起,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一卷轴121将第二屏幕11卷起并暴露出开口10a,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
请参阅图9和图10。其中,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拉伸组件12还包括另一卷轴线124,卷轴121通过另一卷轴线124与第二屏幕11的一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将另一卷轴线124定义为第二卷轴线124。
具体的,第二卷轴线124的一端与第一卷轴121固定连接。第二卷轴线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屏幕1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卷轴121靠近第二屏幕11的一侧设置第二卷轴线124,使得第二屏幕11的两端分别通过卷轴线与其对应的卷轴连接,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二屏幕11的面积设置为与第一屏幕10的开口面积相同,在不影响摄像头采光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第二屏幕11的使用面积,从而在实现全面显示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约了工艺成本。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第一卷轴121、第二卷轴122、第一卷轴线123以及第二卷轴线124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二卷轴122将卷轴线123卷起,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一卷轴121将第二屏幕11卷起并暴露出开口10a,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同时,第二卷轴线124的设置还可以减小第二屏幕11的使用面积,进而节约工艺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1和图12。其中,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另一卷轴122上开设有凹槽122b。卷轴线123与凹槽122b固定连接。当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时,卷轴线123卷收于凹槽122b内。
具体的,凹槽122b围绕第二卷轴122的圆周侧设置,以形成环状闭合结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22b也可以为半环状结构。另外,凹槽122b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头关闭后,第一卷轴121释放第二屏幕11,与此同时,第二卷轴122将卷轴线123卷起,卷轴线123拉动第二屏幕11覆盖第一屏幕10的开口10a,使第二屏幕11处于平展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卷轴122上开设凹槽122b,可以将第一卷轴线123卷收至凹槽122b内,避免第二屏幕1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影响第二屏幕11所在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凹槽122b的截面形状为梯形。通过将凹槽122b设置为梯形,可以将偏移的卷轴线123及时导向至凹槽122b内,有效防止了第二屏幕11在展平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第二屏幕11与开口10a对应的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22b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等,本实施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第一卷轴121、第二卷轴122以及卷轴线123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二卷轴122将卷轴线123卷起,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第一卷轴121将第二屏幕11卷起并暴露出开口10a,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同时,通过在第二卷轴122上开设凹槽122b,可以防止第二屏幕11在展平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第二屏幕11所在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3至图14。其中,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拉伸组件12还包括驱动电机125。固定件122为固定板。连接件123为伸缩杆。
具体的,固定板122上开设有通孔122c。伸缩杆123的一端穿过通孔122c与驱动电机125固定连接。伸缩杆1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屏幕11。
可以理解的是,在摄像头启动前,驱动电机125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驱动电机125驱动伸缩杆123的伸展,第二屏幕11被卷收至卷轴121中,使暴露出开口10a,以便摄像头进行工作。上述设置通过卷轴121与驱动电机125的驱动作用来卷收第二屏幕11,在不影响摄像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第二屏幕11的卷收速度,进而提高了摄像头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屏幕10与第二屏幕11互补设置,并通过卷轴121、固定板122、伸缩杆123以及驱动电机125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第二屏幕11于平展与卷收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100的全面显示效果。具体的,在摄像头启动前,第二屏幕11覆盖开口10a且处于平展状态,第一屏幕10和第二屏幕11共同组合成全面屏;在摄像头启动后,卷轴121将第二屏幕11卷起并暴露出开口10a,以便摄像头完成摄像功能。同时,驱动电机125的设置还可以提高第二屏幕11的卷收速度,从而在不影响摄像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摄像头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开设有一开口;
第二屏幕,所述第二屏幕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以及
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幕朝向感光器件的一侧,且用于拉动并展开所述第二屏幕;
其中,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前,所述第二屏幕覆盖所述开口且处于平展状态;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后,所述第二屏幕位于所述开口的外侧且处于卷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
卷轴,所述卷轴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卷轴用于卷收所述第二屏幕;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第一磁铁,所述连接件为第二磁铁;
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前,所述第一磁铁具有磁性,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连接,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平展状态;在所述感光器件启动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消失,所述第二磁铁远离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卷收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另一卷轴,所述连接件为卷轴线;
所述卷轴线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卷轴固定连接,所述卷轴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另一卷轴线,所述卷轴通过所述另一卷轴线与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卷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卷轴线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屏幕处于平展状态时,所述卷轴线卷收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为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屏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所述感光器件正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件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CN201911364769.0A 2019-12-26 2019-12-26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212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4769.0A CN111212160A (zh) 2019-12-26 2019-12-26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4769.0A CN111212160A (zh) 2019-12-26 2019-12-26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2160A true CN111212160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4769.0A Pending CN111212160A (zh) 2019-12-26 2019-12-2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21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453A (zh) * 2020-12-22 2021-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333629A (zh) * 2022-01-17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1372Y (zh) * 2008-03-20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保护装置
CN205665972U (zh) * 2016-04-28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87584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调整机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376019A (zh) * 2018-05-28 2018-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540608A (zh) * 2018-04-2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76931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9562600U (zh) * 2019-04-22 2019-10-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93394A (zh) * 2019-08-02 2019-11-22 广东中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灵敏移动终端用摄像头组件
CN110602291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1372Y (zh) * 2008-03-20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保护装置
CN205665972U (zh) * 2016-04-28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87584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调整机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540608A (zh) * 2018-04-2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376019A (zh) * 2018-05-28 2018-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76931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9562600U (zh) * 2019-04-22 2019-10-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93394A (zh) * 2019-08-02 2019-11-22 广东中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灵敏移动终端用摄像头组件
CN110602291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453A (zh) * 2020-12-22 2021-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333629A (zh) * 2022-01-17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333629B (zh) * 2022-01-17 2023-09-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4978A1 (zh) 移动终端
US112435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108902B2 (en)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11212160A (zh) 显示装置
EP3525433A1 (en) Mobile terminal
WO2019227296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36215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US11880239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812830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0042873A1 (zh) 移动终端
CN209930310U (zh) 一种隐藏式旋转升降手机摄像头
CN101163163A (zh) 柔性显示单元及具有该柔性显示单元的移动终端
WO2021129833A1 (zh) 电子设备
CN207354360U (zh) 一种全屏手机
WO2018068589A1 (zh) 更换摄像头镜片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摄像模组
CN112068760A (zh) 终端、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7644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21104314A1 (zh) 一种柔性屏组件及智能终端
WO2020221352A1 (zh) 终端设备
CN112514355B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0371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1164715A1 (zh) 电子设备
US11800662B2 (en) Deformable display devic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5346439A (zh) 显示装置
CN112002247A (zh) 一种全面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