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1405B - 热交换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1405B
CN111201405B CN201780095155.XA CN201780095155A CN111201405B CN 111201405 B CN111201405 B CN 111201405B CN 201780095155 A CN201780095155 A CN 201780095155A CN 111201405 B CN111201405 B CN 111201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nsor
indoor
heat exchange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1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1405A (zh
Inventor
安田真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01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1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1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1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Abstract

热交换换气装置(50)具有:供气用鼓风机(3);排气用鼓风机(2);主体壳体(1),其具备供由供气用鼓风机(3)形成的供气流通过的供气风路和供由排气用鼓风机(2)形成的排气流通过的排气风路;全热交换器(4),其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湿度传感器(15),其检测排气风路中的全热交换器(4)的上游侧的空气的湿度;外气湿度传感器(10),其检测供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空气的湿度;及控制部(11),其基于室内湿度传感器(15)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对供气用鼓风机(3)及排气用鼓风机(2)的运转进行控制,控制部(11)基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检测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Description

热交换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一边进行换气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热交换换气装置那样,存在下述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于外气风路的传感器来检知湿度,在湿度为基准值以上的高湿度状态的情况下,使供气用鼓风机暂时停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2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湿度传感器那样检测空气的状态的空气状态传感器如果设置于外气风路,则也会直接曝露于外部空气(外気空気)包含的雾或海盐粒子、温泉气氛或机动车排气包含的硫化物、及农药包含的氮化物这样的污染源物质。湿度传感器通常为电阻式或静电电容式。在电阻式中,由于水的附着而输出下降,在静电电容式中,由于废物的附着,检知部的静电电容偏离而产生测定误差。在产生测定误差那样的异常在传感器发生的状态下,无法确保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动作的可靠性。
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由于即使检测空气的状态的空气状态传感器发生异常也无法检测出该异常,因此存在有在测定误差仍产生的状态下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动作继续的可能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检测对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的空气状态传感器发生异常的情况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具有:供气用鼓风机;排气用鼓风机;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具备供由供气用鼓风机形成的从室外朝向室内的供气流通过的供气风路和供由排气用鼓风机形成的从室内朝向室外的排气流通过的排气风路;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对排气风路中的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空气即室内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对供气风路中的比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空气即外部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及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供气用鼓风机及排气用鼓风机的运转进行控制。控制部基于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热交换换气装置起到能够对检测空气的状态的空气状态传感器发生异常的情况进行检测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判断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外气湿度传感器是否发生异常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直接连结风路开放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室内湿度传感器朝向外气风路侧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硬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的控制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通过软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的控制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换气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具有:作为外轮廓的主体壳体1;形成排气流的排气用鼓风机2;形成供气流的供气用鼓风机3;在排气流与供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作为热交换器的全热交换器4;供排气空气EA流出的排气吹出口5;供供气空气SA流出的供气吹出口6;供外部空气OA流入的供气吸入口7;供室内空气RA流入的排气吸入口8;测定外部空气OA的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9;测定外部空气OA的相对湿度的外气湿度传感器10;控制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动作的控制部11;作为用户接口的遥控器12;对于排气空气EA是在向全热交换器4通过的风路中通过还是在不经由全热交换器4直接向排气用鼓风机2传送空气的旁通风路中通过进行切换的风路切换挡板13;测定室内空气RA的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4;以及测定室内空气RA的相对湿度的室内湿度传感器15。从排气吸入口8流入的室内空气RA在全热交换器4中通过而成为排气空气EA,并从排气吹出口5流出,由此形成排气流。从供气吸入口7流入的外部空气OA在全热交换器4中通过而成为供气空气SA,并从供气吹出口6流出,由此形成供气流。
热交换换气装置50在室内侧具备供气吹出口6及排气吸入口8,在室外侧具备排气吹出口5及供气吸入口7。热交换换气装置50具备:使室外侧的供气吸入口7与室内侧的供气吹出口6连通的供气风路;以及使室内侧的排气吸入口8与室外侧的排气吹出口5连通的排气风路。即,主体壳体1具备:供由供气用鼓风机3形成的从室外朝向室内的供气流通过的供气风路;以及供由排气用鼓风机2形成的从室内朝向室外的排气流通过的排气风路。
供气用鼓风机3组装于供气风路。排气用鼓风机2组装于排气风路。全热交换器4设置于供气风路与排气风路之间,在外部空气OA与室内空气RA之间连续地进行全热交换。
在全热交换器4中,使排气流通过的一次侧风路与使供气流通过的二次侧风路隔着具有透湿性的分隔材料而相邻。因此,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交换潜热,能进行全热交换换气。
风路切换挡板13设置在排气风路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位置。在风路切换挡板13关闭时,成为排气流的室内空气RA在全热交换器4中通过,与成为供气流的外部空气OA连续地进行全热交换,但是在风路切换挡板13打开时,成为排气流的室内空气RA在设置于全热交换器4的旁边的旁通风路中通过,不与成为供气流的外部空气OA进行热交换而向室外排出。
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设置在供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部分,即供气吸入口7与全热交换器4之间的风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供气风路中的供气吸入口7与全热交换器4之间的部分称为外气风路30。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对供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空气即外部空气OA的状态进行检测的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设置在排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部分,即排气吸入口8与全热交换器4之间的风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排气风路中的排气吸入口8与全热交换器4之间的部分称为室内风路31。室内湿度传感器15是对排气风路中的全热交换器4的上游侧的空气即室内空气RA的状态进行检测的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
外气温度传感器9、外气湿度传感器10、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连接于控制部11,关于外气温度TOA、外气湿度RHOA、室内温度TRA及室内湿度RHRA的信息定期地向控制部11发送。
无论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状态如何,外气温度传感器9、外气湿度传感器10、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始终测定温度或湿度。因此,关于外气温度TOA、外气湿度RHOA、室内温度TRA及室内湿度RHRA的信息即使在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的情况下也定期地向控制部11发送。即,热交换换气装置50运转的状态是供气用鼓风机3及排气用鼓风机2动作的状态。而且,热交换换气装置50停止的状态是供气用鼓风机3及排气用鼓风机2停止的状态。
图2是表示判断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外气湿度传感器是否发生异常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控制部11判断热交换换气装置50是否为运转中。如果热交换换气装置50为运转中,则在步骤S1中成为“是”,进入步骤S9,控制部11使热交换换气装置50运转。在从步骤S1进入步骤S9的情况下,由于热交换换气装置50已经运转,因此控制部11使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继续。如果热交换换气装置50不为运转中,则在步骤S1中成为“否”,进入步骤S2,控制部11通过计时器计测从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
在步骤S3中,控制部11判断从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是否比T_stop变长。T_stop是用于判定热交换换气装置50内的空气条件在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中成为相同的情况的阈值。在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中,在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中温度及湿度这样的空气条件不同,但是如果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则根据熵增定律,热交换换气装置50内的空气条件变得均匀。在从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比T_stop长的情况下,因向热交换换气装置50内导入外气而产生的影响消失,可以看作在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中空气条件变得相同。
在从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为T_stop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成为“否”,返回步骤S2,控制部11继续计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在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停止起的经过时间比T_stop长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成为“是”,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再次开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再次开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的条件可以列举通过遥控器12进行使热交换换气装置50运转的操作的情况及外部空气OA的湿度低于开始间歇运转的阈值的情况。在再次开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成为“是”,控制部11进入步骤S8并将计时器清零。然后,在步骤S9中,控制部11开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在未再次开始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运转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成为“否”,在步骤S5中,控制部11求出通过外气温度传感器9检测的外气温度TOA与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室内温度TRA之差|TOA-TRA|,判断是否为阈值Ta以下。阈值Ta是用于进行是否搅拌了空气的判定的阈值。如果|TOA-TRA|为阈值Ta以下,则为搅拌了空气的状态,在|TOA-TRA|超过阈值Ta的情况下,为搅拌不充分的状态。
如果|TOA-TRA|为阈值Ta以下,则在步骤S5中成为“是”,进入步骤S6。在|TOA-TRA|超过阈值Ta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中成为“否”,控制部11重复进行步骤S5。
在步骤S6中,控制部11求出通过外气湿度传感器10检测的外气湿度RHOA与通过室内湿度传感器15检测的室内湿度RHRA之差|RHOA-RHRA|,判断是否为阈值RHa以下。阈值RHa是用于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阈值。如果|RHOA-RHRA|为阈值RHa以下,则为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未发生异常的状态,如果|RHOA-RHRA|超过阈值RHa,则为外气湿度传感器10发生异常的状态。
如果|RHOA-RHRA|为阈值RHa以下,则在步骤S6中成为“是”,返回步骤S4。如果|RHOA-RHRA|超过阈值RHa,则在步骤S6中成为“否”,在步骤S7中,控制部11使表示外气湿度的测定结果正产生误差的信息显示于遥控器12。在步骤S7及步骤S9之后,控制部11结束对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进行判断的处理。
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在室外侧具备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在室内侧具备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室外侧的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存在由于污染源物质的附着而在传感器发生异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室内侧不同于室外侧,不会吸入雾或高湿度空气,污染源物质难以附着,因此在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难以发生异常。因此,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作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的判断的基准。即,利用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能够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
阈值RHa只要设为与想要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值的偏差这样的差值即可。特别是在想要利用湿度传感器检知雾或高湿度空气而使供气用鼓风机3间歇运转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特性偏差而将低湿度误检知为高湿度,即使在实际的湿度低的状态下也使供气用鼓风机3进行间歇运转的可能性。因此,阈值RHa只要设为相对湿度管理基准的上限值与基于高湿度的间歇运转控制开始湿度RHHUM之差即可。在日本,将建筑物卫生法的室内的相对湿度管理基准上限即70%RH与基于高湿度的间歇运转控制开始湿度RHHUM之差设定为阈值RHa,只要设为RHa=(RHHUM-70)即可。
在外气湿度传感器10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11使表示经时劣化发生的信息显示于遥控器12,因此用户能够容易识别到外气湿度传感器10发生异常的情况,能快速地进行保养修配。通过对外气湿度传感器10进行保养修配,能够在未发生异常的状态下使用热交换换气装置50。
另外,如果仅在高湿度时的间歇运转控制中使用外气湿度传感器10,则只要仅在室内湿度RHRA为70%时进行阈值RHa的判定就能够检测高湿度时的测定误差。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根据关于外气温度、外气湿度、室内温度及室内湿度的信息,能够检测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特性的偏差。即,在基于外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及室内温度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而判断了热交换换气装置50内的空气是否被搅拌的基础上,能够基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检测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因此,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在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检测的外气湿度进行间歇运转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误检知引起的间歇运转的发生。由此,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能够实施高精度的节能控制及换气装置的保护控制。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可获知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误差的大小,因此在外气湿度传感器10被更换之前的期间,控制部11存储考虑了测定误差而修正后的真实的检测值并控制热交换换气装置50,由此,即使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输出产生误差,也能够适当地使热交换换气装置50运转。
在上述的说明中,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设置在供气风路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部分,但也可以设置在排气风路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下游侧的部分。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具有调节供气流的温度的直接蒸发盘管(直膨コイル)16、对供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单元17、测定从供气吹出口6吹出的供气流的温度的供气温度传感器18、以及测定从供气吹出口6吹出的供气流的湿度的供气湿度传感器19,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不同。直接蒸发盘管16及加湿单元17设置在供气风路的比供气用鼓风机3靠下游侧的部分。
直接蒸发盘管16在外部空气OA为高温高湿时以对空气进行除湿的目的而使用,在外部空气OA为低温低湿时以对空气进行加温的目的而使用。由于设置供气温度传感器18及供气湿度传感器19,因此控制部11能够识别从供气吹出口6吹出的供气流的除湿量及加湿量。因此,控制部11能够算出用于维持室内湿度的除湿能力或加湿能力,能够同时实现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由于设置供气温度传感器18及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供气风路是供外部空气OA通过的风路,因此在供气温度传感器18及供气湿度传感器19上,与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同样地存在附着外部空气OA包含的污染源物质的可能性。而且,在利用直接蒸发盘管16对供气流进行除湿的情况下,因除湿而产生的露水会附着于直接蒸发盘管16的表面,因此存在直接蒸发盘管16的表面附着的露水飞散而附着于供气温度传感器18或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可能性。因此,供气温度传感器18及供气湿度传感器19与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同样地可能会发生异常。
如果在除湿运转时供气湿度产生偏差,则会误检知为从供气吹出口6吹出的空气的湿度高而认为除湿不足。在该情况下,由于进行提高除湿能力的控制,因此节能性受损。而且,如果在加湿运转时供气湿度产生偏差,则会误检知为从供气吹出口6吹出的空气的湿度高而认为加湿过多。在该情况下,由于进行降低加湿能力的控制,因此室内的舒适性下降。
供气温度传感器18及供气湿度传感器19也是通过将与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和阈值进行比较而能够检测异常的发生,能够防止节能性及室内的舒适性的下降。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根据供气温度、供气湿度、室内温度及室内湿度,检测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特性的偏差,能够防止由误检知引起的除湿不足及加湿过多的产生。因此,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换气装置50能够防止节能性及室内的舒适性的下降。
实施方式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将供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部分即外气风路30与排气风路中的比全热交换器4靠上游侧的部分即室内风路31连结的直接连结风路32。在直接连结风路32设置有挡板33。在图4中,直接连结风路32设置于主体壳体1之外,但是直接连结风路32也可以是在将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分隔的壁上形成的孔。当在将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分隔的壁上形成的孔设为直接连结风路32时,挡板33对作为直接连结风路32的孔进行开闭。
在通常换气运转时,挡板33将直接连结风路32闭塞,不会妨碍向全热交换器4供给空气。由于挡板33将直接连结风路32闭塞,因此外气风路30的空气与室内风路31的空气不会混杂,外气温度传感器9及外气湿度传感器10测定外部空气OA的温度及湿度,室内温度传感器14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5测定室内空气RA的温度及湿度。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直接连结风路开放的状态的图。在换气运转停止并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时,挡板33将直接连结风路32开放,使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连通。因此,外气风路30的空气与室内风路31的空气通过直接连结风路32而混合,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的判断的精度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在直接连结风路32内配置以空气的导入及搅拌为目的的鼓风机,强制性地将外气风路30的空气向室内风路31取入,促进外气风路30内与室内风路31内的空气条件的均匀化。而且,可以在不使换气运转停止并使供气用鼓风机3及排气用鼓风机2仍动作的状态下,使直接连结风路32开放而将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连结,实现外气风路30的空气条件与室内风路31的空气条件的均匀化。
另外,也可以在直接连结风路32中设置空气隔断阀以取代挡板33,在通常运转时将外气风路30和室内风路31隔断。
实施方式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在将外气风路30与室内风路31分隔的壁上设置旋转部34。室内湿度传感器15设置于旋转部34的一方的面。在旋转部34具备未图示的旋转机构,从而能够切换使旋转部34的设置有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面是成为外气风路30侧还是成为室内风路31侧。在通常的换气运转时,室内湿度传感器15朝向室内风路31侧,检测室内空气RA的湿度。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室内湿度传感器朝向外气风路侧的状态的图。在热交换换气装置50停止运转并检测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异常时,旋转部34旋转,室内湿度传感器15被朝向外气风路30侧。通过室内湿度传感器15和外气湿度传感器10检测相同外气风路30内的空气的湿度来提高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的判断的精度。而且,能够缩短用于判定热交换换气装置50内部的空气条件是否成为均匀的时间的阈值T_stop,能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当换气运转再次开始时,室内湿度传感器15由于旋转部34的旋转而被朝向室内风路31侧,测定室内空气RA的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外气湿度传感器10也能够切换是朝向室内风路31侧还是朝向外气风路30侧,在换气停止时且不是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的判断中的情况下,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朝向室内风路31侧,由此能够缩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曝露在外部空气OA包含的污染源物质下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4中,判断了检测湿度的外气湿度传感器10有无异常,但只要是CO2传感器或氨传感器这样的测定气体成分量的传感器,就能够同样地判断有无异常。而且,如果设置的传感器存在两个,则只要将一方设为基准即可,因此在室内空气RA比外部空气OA含有更多的水滴或粉尘的环境下运用热交换换气装置5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值设为基准来判断室内湿度传感器15有无异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4中,热交换换气装置50具有进行全热交换的全热交换器4,但也可以设为具有仅进行显热的交换的显热交换器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控制部11的功能通过处理电路实现。即控制部11具备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进行下述处理: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以及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测定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供气湿度传感器19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而且,处理电路可以是专用的硬件,也可以是执行存储装置保存的程序的运算装置。
在处理电路为专用的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将它们组合的结构。图8是表示通过硬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的控制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在处理电路29装入有逻辑电路29a,该逻辑电路29a实现下述处理: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以及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测定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供气湿度传感器19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
在处理电路29为运算装置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下述处理: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以及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测定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供气湿度传感器19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
图9是表示通过软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的控制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处理电路29具有执行程序29b的运算装置291、将运算装置291用于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292、以及存储程序29b的存储装置293。运算装置291在随机存取存储器292上展开存储装置293存储的程序29b并执行该程序29b,由此实现下述处理: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以及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测定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结果之差,判断供气湿度传感器19是否发生异常的处理。软件或固件由程序语言记述并保存在存储装置293中。运算装置291可以例示中央处理装置,但是没有限定于此。
处理电路29通过读出存储装置293存储的程序29b并执行该程序29b而实现各处理。即,控制部11具备用于存储程序29b的存储装置293,在由处理电路29执行该程序29b时,结果是执行基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与室内湿度传感器15的测定结果之差来判断外气湿度传感器10是否发生异常的步骤、或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19的测定结果与外气湿度传感器10的测定结果之差来判断供气湿度传感器19是否发生异常的步骤。而且,程序29b也可以说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步骤及方法的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电路29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一部分。
这样,处理电路29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各功能。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的结构,可以与其他的公知技术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壳体,2排气用鼓风机,3供气用鼓风机,4全热交换器,5排气吹出口,6供气吹出口,7供气吸入口,8排气吸入口,9外气温度传感器,10外气湿度传感器,11控制部,12遥控器,13风路切换挡板,14室内温度传感器,15室内湿度传感器,16直接蒸发盘管,17加湿单元,18供气温度传感器,19供气湿度传感器,29处理电路,29a逻辑电路,29b程序,30外气风路,31室内风路,32直接连结风路,33挡板,34旋转部,50热交换换气装置,291运算装置,292随机存取存储器,293存储装置。

Claims (9)

1.一种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
供气用鼓风机;
排气用鼓风机;
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具备供由所述供气用鼓风机形成的从室外朝向室内的供气流通过的供气风路和供由所述排气用鼓风机形成的从室内朝向室外的排气流通过的排气风路;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供气流与所述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
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对所述排气风路中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空气即室内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
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对所述供气风路中的比所述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空气即外部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供气用鼓风机及所述排气用鼓风机的运转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室内空气比外部空气含有更多的污染源物质的环境下运用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测定值设为基准,基于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是否发生异常,
所述控制部在外部空气比室内空气含有更多的污染源物质的环境下运用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测定值设为基准,基于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是否发生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供气用鼓风机及所述排气用鼓风机停止的状态下,判断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
直接连结风路,所述直接连结风路将所述供气风路中的比所述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部分与所述排气风路中的比所述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部分连接;及
挡板,所述挡板对所述直接连结风路进行开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挡板使所述直接连结风路开放的状态下,判断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发生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存储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差值,并基于所述差值来修正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供气用鼓风机及所述排气用鼓风机停止起经过了设定时间之后,判断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具备:
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排气风路;及
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气风路,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为阈值以下时,判断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中的一方是否发生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及所述外部空气状态传感器是湿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对所述供气风路中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供气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的供气空气状态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室内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供气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差,判断所述供气空气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异常。
CN201780095155.XA 2017-10-19 2017-10-19 热交换换气装置 Active CN111201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7841 WO2019077718A1 (ja) 2017-10-19 2017-10-19 熱交換換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1405A CN111201405A (zh) 2020-05-26
CN111201405B true CN111201405B (zh) 2021-08-03

Family

ID=6617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155.XA Active CN111201405B (zh) 2017-10-19 2017-10-19 热交换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93850B2 (zh)
CN (1) CN111201405B (zh)
WO (1) WO20190777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3686A1 (ja) * 2022-04-20 2023-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7185A (zh) * 2004-06-09 2005-12-1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
CN102939504A (zh) * 2010-06-11 2013-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23307U (zh) * 2010-12-08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
JP2014163551A (ja) * 2013-02-22 2014-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104236056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型全热交换器
CN106461256A (zh) * 2014-07-04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CN106489055A (zh) * 2014-07-04 2017-03-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7736A (ja) * 1996-08-01 1998-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装置及びそのリモコン装置並びに空調用の状態表示装置
JP2001153438A (ja) * 1999-11-24 2001-06-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08216209A (ja) * 2007-03-07 2008-09-18 Calsonic Kansei Corp 湿度センサ異常検出システム
JP5084860B2 (ja) * 2010-03-19 2012-11-2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放射性物質管理施設用電気装置及びその電子機器監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7185A (zh) * 2004-06-09 2005-12-1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
CN102939504A (zh) * 2010-06-11 2013-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23307U (zh) * 2010-12-08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
JP2014163551A (ja) * 2013-02-22 2014-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104236056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型全热交换器
CN106461256A (zh) * 2014-07-04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CN106489055A (zh) * 2014-07-04 2017-03-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1405A (zh) 2020-05-26
JP6793850B2 (ja) 2020-12-02
WO2019077718A1 (ja) 2019-04-25
JPWO2019077718A1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3650B1 (ko) 결로방지와 화재연동이 가능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6440222B (zh) 洁净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1052904A3 (ko) 전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31658A (ko) 메인터넌스가 용이한 바이패스형 열회수 환기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US20210207872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al speed of blower fan
EP3862642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2287901B1 (ko) 환기장치
EP3851752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and ventil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2425661B1 (ko) 환기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059624B (zh) 新风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U2008320195B2 (en) Humidity control apparatus
JP7340742B2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CN111201405B (zh) 热交换换气装置
JP2004169966A (ja) 空気調和機の試験装置
JP6053563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KR20080029294A (ko) 전열 교환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715974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098006A (ja) 揮発物測定装置
KR101423448B1 (ko) 외기도입 냉방용 환기 유니트
KR101349812B1 (ko)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KR10197076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동파방지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11121260A (zh) 一种送风装置
EP3967953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7187237A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JP2018071905A (ja) 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